危險化學品車輛交通運輸事故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4129
2022-09-06
12頁
41.50KB
1、危險化學品車輛交通運輸事故應急預案1 總則1.1編制目的為提高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應對可能發生的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加強事故的協調處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快速處置和協調水平,確保快速、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保障安全暢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效減少事故損失。1.2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對預案、危險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交通突發事故總體應急預案等2、法律法規,結合管委會實際,特制訂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管委會所轄路段危險化學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1.4 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建立健全信息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管委會成立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實行分級負責、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落實3、崗位責任制。 依法規范,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實現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 資源整合、協同應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人員、資金、設備、物資等進行有效整合,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正常進行。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科學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加強各部門間密切協作,以及社會各界相關力量,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突發事件聯動處置機制。 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員工自救、互救和應4、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素質。2 風險分析2.1危險化學品有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受到摩擦、撞擊、震動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極易引起燃燒、爆炸和污染。因此危化品運輸車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危害性極大,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群體性事件,同時引起的火災和爆炸。泄漏的有毒物質和放射性物質會污染自然環境,造成生態破壞和影響交通運輸的安全。2.2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頻發,也與一些車輛運輸違法行為有關:危險化學品車輛存在不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不按規定行駛、超載、違法臨時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承運人擅自變更通行證規定的運輸車輛、駕駛員、押運員、運輸時間和運輸線路,配備不具有上崗資質的押運員等;5、部分生產經營單位受經濟利益驅動,存在僥幸心理,在尚未申領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的情況下,非法從事劇毒化學品營運,致使運管部門不能及時掌握劇毒、爆炸等危險化學品流向。3 組織機構及職責管委會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組成見下圖。指揮協調組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搶險救援組信息后勤保障組專家顧問組辦公室3.1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管委會成立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領導小組”),在管委會領導下開展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工作。 領導小組組成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管委會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擔任,成員由管委會各科室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職6、責主要職責: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應對道路交通事故應急工作指示,部署道路交通事故應急工作,檢查落實情況;統一指揮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掌握現場應急救援情況,協調現場應急救援行動;評估應急救援效果,適時調整方案;當應急處置工作由上級應急指揮部門統一指揮時,按照上級應急指揮部門的指令,執行應急救援行動。3.2指揮協調組成員及職責組長:管委會主任副組長:管委會副主任成員:辦公室、工會相關人員主要職責:組織協調管委會各部門參與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救援、搶險和救災工作;及時了解掌握事故影響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負責協調交警、路政和地方相關部門,共同進行應急處置工作;宣傳報道應急工7、作中出現的感人事跡;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3.3 搶險救援組成員及職責組長:管委會副主任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成員:各部門相關人員主要職責:及時做好搶救傷員、疏散人員和車輛、擺放標志標牌等先期處置工作;積極配合施救工作;事故處理結束后及時清理打掃現場;負責道路事故處置情況、道路交通情況及其他現場信息的收集上報工作;承辦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3.4 信息后勤保障組成員及職責組長:管委會副主任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成員:各部門相關人員主要職責:實施24小時值班接警,負責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預測、預警信息的接收、上報,收集、匯總事故信息及各工作組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做好事故信8、息發布工作,做好管委會應急領導小組與上級應急管理機構的聯絡、信息溝通、宣傳報道等工作。負責應急狀態期間后勤保障相關工作,包括應急人員就餐、飲水、御寒、住宿,應急車輛調配和維護,落實救援、搶險和救災資金。4 處置程序4.1預警分級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的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按照危險品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分為四級預警:特別重大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級)、重大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級)、較大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級)和一般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級)。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預警級別和響應等級一覽表預警級別級別描述顏9、色危化品事故嚴重程度對應的響應等級級特別重大紅色1)危化品車輛事故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或者重傷11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及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以上。2)發生危險品泄露事故,毒性強、污染嚴重,須進行人員疏散的。3)危險品泄露著火、爆炸。級響應(特別重大)級重大橙色1)危化品車輛事故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傷3人及以上10人及以下2)發生危險品泄露事故,毒性不強,不需進行人員疏散。級響應(重大)級較大黃色1)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件造成重傷1至2人,或者輕傷3人及以上。2)發生危險品車輛翻車、碰撞事故。級響應(較大)級一般藍色1)危化品車輛事故造成輕傷1至2人。2)危險品車10、輛發生事故或故障,需要施救。級響應(一般)4.2應急響應 對應預警級別,應急響應相應分為級響應(特別重大)、級響應(重大)、級響應(較大)、級響應(一般)四個響應等級。(刪除分項) 啟動條件根據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預警級別和災害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見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預警級別和應急響應情況一覽表。 啟動程序1)管委會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收集到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信息,通過評估滿足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條件,或接到上級應急響應指令后,啟動響應級別的應急響應。2)級響應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發布響應指令;級、級、級響應可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委托副組長發布響應指令。(發布11、級別調整)3)組長或副組長發布響應指令后,指揮協調組及時向管委會各部門下達應急響應指令,同時向上級報告應急響應情況,級、級響應還應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響應行動1)應急領導小組宣布啟動應急響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認真貫徹上級工作要求,部署應急處置工作。2)各工作組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根據本預案規定開展應急工作。3)根據搶險救援應急處置需要,應急領導小組相關人員趕赴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現場進行相應處置。4)根據需要調集應急救援物資和力量趕赴現場。5)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現場的處置,應在交警部門統一指揮下進行,管委會協助、配合縣安監、公安、交警、路政、消防、環保、醫療等部門開展應急處置措施。12、6)將現場災情、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上報縣政府,并通報相鄰鄉鎮。7)當事態發展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級、政府應急辦給予支持。 響應終止災情解除,應急處置工作穩定后,級響應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決定終止應急響應;級、級、級響應可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委托副組長決定終止應急響應。(對應發布級別)并上報上級,同時在1小時內通知相關部門終止響應,恢復正常工作,并負責組織善后工作。4.3信息報告 建立應急值班制度和信息報告制度,公布報告電話和管委會應急領導小組成員電話,各應急機構和成員之間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人員聯絡方式具體見附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突發事件,死亡事故或13、交通堵塞事故必須以快報形式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上級安全生產部。 搶險救援組負責突發事件現場信息的采集和報送,需要重點采集的信息包括:1)事故發生準確位置、所屬地方行政轄區、事件類型、原因、現狀,已經造成的破壞、損失、人員傷亡等情況,可能的事故等級;2)事故的危險性分析,是否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及可能對公共安全、環境造成的最大危害程度;3)到達現場進行處置的部門、人員及組織情況,已經采取的措施、效果,下一步工作計劃;4)已發出的援助要求和已開展救援活動的時間、設備、聯系人等;5)現場氣象情況及近期動態預報。 信息快報內容道路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影響范圍和程度,已造成的后果及發展趨勢,14、已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和成效,下一步工作計劃。并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續報。 信息報送的主要方式是電話、網絡、傳真、手機短信及其它有效通信方式。5 處置措施5.1接警先期處置 值班室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通知相關人員,應立即趕至現場,使用車載標志桶先行設置臨時安全隔離區域。 應急領導小組調集應急救援人員和設備趕赴事故現場,在現場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實施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提醒事故車輛打開雙跳燈,開啟車上危險信號燈,夜間還須同時開啟示寬燈和尾燈,引導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5.2 了解事故狀況 全面查看事故現場,對駕駛員進行詢問,了解有無人員傷亡及傷亡人數,車輛占道情況,事故具體位置(樁號、方向)15、事發時間,車牌號碼、車型、噸位,事故類型,現場通行狀況,是否有損失,初步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 及時向駕駛人、押運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了解運載物品的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盡可能查清泄漏物的種類、屬性和泄漏源,隨時向監控分中心報告。5.3 信息上報發布 將現場信息及時、簡要、準確上報,報告內容包括:1)事故發生準確位置、事件類型、原因、現狀,已經造成的損害和可能的事故等級;2)發生事故車輛的詳細資料,所載物品的詳細資料;3)事故的危險性分析,包括影響范圍與危害程度及其發展變化趨勢;4)事故可能引發的災害性后果,及可能對公共安全、環境造成的最大危害程度;5)應急救援車輛、物資等,到達現場的快捷路16、徑、是否需要運載物轉運等。根據事故等級通知安監部門、120急救中心、119消防、環保部門、轄區派出所。根據交通管制情況及時發布信息,發布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信息,提示過往車輛謹慎駕駛或擇道繞行。5.4 做好現場維護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白天應在事故來車方向150米處,按照由遠及近的原則連續擺放錐形標,設立警戒區域;夜間或者惡劣天氣應在事故來車方向200米處按照由遠及近的原則連續擺放錐形標,設立警戒區域,必要時應使用電子頻閃警示燈警示來車。白天需從距事故現場來車方向500米以外開始設置警告標志和限速標志,夜間或者雨、雪、霧等天氣情況,需從距事故現場來車方向1000米以外開始設置警告標志和限速標志。17、配合交警拉設警戒帶,設置警戒區域,進行現場保護,清理、疏散無關車輛、人員。嚴禁現場駕駛員、附近村民隨意穿行、圍觀,在警戒區域內嚴禁吸煙、撥打手機、使用明火和能夠產生靜電的器材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等嚴重后果的行為。經環境保護、安全監管等部門及公安消防機構監測可能發生重大險情的,例如一旦出現槽罐安全閥發出聲響或槽罐變色,要立即協助交警將現場人員撤至安全區域。5.5維護交通秩序 配合交警做好現場秩序維護,在能夠通行的情況下,配合交警維護現場秩序并疏導車輛減速有序通行。 造成道路堵塞時,需要封閉交通的,應配合交警部門立即在事故現場兩端主線上,設置警告標志和禁行標志,并配合交警做好滯留車輛主線容留及護尾18、工作,引導車輛有序停放。 協助交警確保應急車道暢通,引導醫療、消防、施救車輛順利出入事故現場。協助專業救援機構營救受害人員、疏散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5.6合理分流車輛 如遇多車追尾、人員傷亡、車輛自燃、危化品泄露等重特大事故或相對復雜的情況,造成道路堵塞,應急領導小組現場人員應與交警、路政人員會商,綜合考慮事故救援難易、車輛積壓情況、車流量大小,分析預測阻斷通行時間,采取相應分流措施。 交通管制指令應由現場交警負責人下達,同時第一時間通知管委會現場人員。采取分流措施前。5.7配合施救清障 按照“先人后車,先通后清,先易后難”的原則,確保道路能夠快速通行。 主動配合、積極參19、與、增強預見性,積極參與制定救援方案,分析所需的救援設備的種類和型號,建議、督促交警提早安排救援設備到場,快速安全清除事故車輛。配合交警維持施救秩序,勸說無關人員離開清障施救作業區,起重臂下及回轉區內嚴禁站人,以免影響清障施救或造成其他意外事故。事故現場油污、遺落物、泄漏物和拋灑物較多,必須清理完畢后才可正常放行,危化物品清理必須在相關專家指導下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清理過程配合交警在現場攔截或疏導車輛,維持交通秩序,直至現場徹底清理完畢。5.8安全有序撤離事故處理結束且現場清理完畢后,立即逆向撤除標志標牌,恢復正常通行。積壓車輛較多時,一旦恢復通行,要注意控制交通流量,并提醒在場人員注意安全,20、正常放行后,現場人員方可撤離現場。5.9注重自身安全時刻做好自身安全防護,人員要在安全區域內勘查事故,車輛必須停放在安全區域,按規范著統一服裝及反光背心,夜間引導車輛要手持熒光指揮棒。5.10及時記錄上報 上報包括:何時接警、何時到達、何時上報上級領導、采取何種措施;上級領導指示時間、內容;參加救援的部門和人員及到達時間;上級領導到達現場的時間、職位;現場處置結果;現場撤離、道路恢復通行時間等。記錄要及時、準確、完整、無缺項,如有需要拍照留證。 記錄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通報事故現場處置情況,若是重特大危化品車輛運輸突發事故,應每隔1小時向上級通報事故現場處置情況。6 安全防護6.1在確認所載物21、品性質前,現場應急人員不得進入警戒區域,原則上不得靠近載物車;待險情消除后方可勘查現場。在此之前可先在警戒線外拍攝現場情況,擺放標志標牌要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6.2進入現場的應急人員應經現場指揮機構批準,要嚴格按照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理規范的處置要求,穿戴必備的防化服,佩戴防護用具,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防止接觸有毒、有害物質。6.3如果未判明有毒、有害物質的特性,須對毒性作最壞的假定。盡量選擇上風口位置站立,避免吸入有毒氣體。6.4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在現場專業部門的指導下,配合開展救援、搶險和清障工作,決不允許擅自行動,要確保不出意外。6.5現場營救工作原則上由受過專門訓練的消防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承擔。6.6 進行危險品車輛事故施救,必須由專業人員實施,或在專業人員采取保護措施后,再進行車輛施救作業。6.7協助有關部門對從危險區、作業區離開的管委會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檢查和清污,必要時進行醫學檢測和觀察。6.8掌握作業時間,隨時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時撤出救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