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4147
2022-09-06
14頁
23.50KB
1、 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撰寫人:_部 門:_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尾礦庫位于南京市六合區冶山鎮的冶山與中條山的谷地內,1971年建成投產運行。庫區匯水面積為0.82平方公里,初期大壩為均質土壩,壩底標高75.5米,壩高13米,壩長160米。目前所筑子壩壩頂標高為125.94米,堆積壩體高度49.44米,壩長635米,庫容580萬立方米。設計最終壩頂標高為130米、庫容717萬立方米。尾礦庫下游1.5km處有55戶農戶,約有300人。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導致尾礦庫事故的直接原因中,洪水占50%,壩體穩定性不足20%,滲流破壞約占20%,其他占10%。造成尾礦壩不穩定或潰壩的2、因素為:(1)大量洪水入庫,尾礦庫排水系統不暢或缺失,庫內水位升高,并從壩面溢出,或者通過壩址侵蝕,造成壩面拉溝,引起壩面損壞,嚴重的可能導致潰壩。(2)尾礦庫溢流井或涵管堵塞,致排水不暢,發生漫頂、潰壩等事故。(3)暴雨期間壩面嚴重拉溝得不到及時充填夯實,拉溝擴大延伸導致潰壩。(4)壩體異常滲漏,或壩址某一部位突發管涌,且管涌無法控制,嚴重可導致潰壩。(5)壩體橫向裂縫有可能發展成為壩體的集中滲漏通道,縱向裂縫也可能產生壩體滑坡從而導致潰壩。(6)庫壩浸潤線過高、滲流排水不暢,造成壩面沼澤化、管涌的事故。(7)尾礦庫設計不合理或管理不到位,對壩體的穩定性構成威脅。(8)采石廠傾倒碴土,侵占庫3、容,減小了調洪庫容,影響汛期安全超高和干攤長度。(9)不可抗拒的地質災害導致潰壩。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尾礦庫發生險情時,應遵循以下處置原則:(1)統一指揮原則。搶險工作必須在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2)自救互救原則。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積極組織搶救,并迅速搶救遇險的人員,防止事故擴大。(3)科學施救原則。在事故搶救進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嚴防搶救過程中發生新的人員傷害。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總指揮:xx副總指揮:xxxx指揮部成員:xxx指揮部設立地點:會議室。3.2指揮機構職責3.2.1指揮部職責(1) 接受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及集團公司的領4、導,并落實應急指令。(2) 負責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領導和決策。(3) 統一協調應急狀態下的各種資源。(4) 審批應急管理規劃和應急預案。(5) 指揮現場應急處置,確定應急處置方案,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總指揮職責:(1) 負責指揮應急救援行動。(2) 啟動和終止救援搶險命令。(3) 負責組織制定好公司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方案,并督促檢查指揮部成員應急救援責任的落實和任務的完成情況。(4) 對應急救援工作出現的重大問題行使決策權。(5) 負責落實上級部門對應急處置的要求。副總指揮職責:(1) 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2) 負責各自分管范圍內的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3) 總指揮外出時5、,按排名先后順序接替總指揮領導應急救援工作。3.2.2調度中心責任人:,職責為:(1)行使防汛搶險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2)負責24小時值班報警工作。(3)負責定時監收天氣預報,認真填寫天氣預報記錄。對于天氣異常(大雨、暴雨等)情報,必須立即向井下防汛指揮部和井下單位通報。(4)認真填寫汛期值班記錄;負責對外電話聯系。(5)負責與六合區、冶山鎮防汛抗旱指揮部保持密切聯系。3.2.3救援專家組專家組由相關領域的技術和管理專家組成,組長:,職責為:(1)參加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的研討。(2)對生產安全事故處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議。(3)對生產安全事故處置進行技術指導。(4)參與事故調查,提出事故原因分析6、意見和防范措施。3.2.4警戒疏散組組成單位:安保處及事故單位,組長:,職責為:(1)發生事故時熟悉事故地點周圍的緊急疏散路線情況。(2)承擔現場警戒和保護事故現場,維護事故發生后的治安、交通秩序等工作。(3)負責做好事故中可能危及到的人員的疏散和撤離工作,保護主要目標和做好要害部門的警戒工作。(4)確定受傷人員的姓名、身份等情況。3.2.5物資和供電保障組組成單位:綜合部、水電公司等,組長:,職責為:(1)綜合部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存和救援時的發放工作,確保物資質量和足夠的數量,各二級單位按規定也要備齊相應救援物資。(2)水電公司負責保障供電系統的完好(包括架設臨時線路),負責供電線路及設7、備的修復工作。(3)向外單位聯系好公司不足的相關救援裝備和器具,確保應急救援需要時能及時增援。3.2.6醫療救護組組成單位:公司醫院等,組長: ,職責為:(1)做好防護器材和應急藥品的準備工作,加強救護車的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2)發生事故后,迅速組織醫療人員、器械和藥品趕赴事故現場,最大程度的為受傷人員有效地開展救治,并及時送往醫院。對重傷員要及時轉送醫療技術條件好的大醫院。(3)負責事故救援及災后的防疫工作。3.2.7搶險隊伍組組成單位:礦山專業救護隊及公司二級單位救援分隊(組長:)。各單位救援、搶險分隊由本單位骨干組成,人數8-10人,其中必須指明一名具有責任心熟悉業務的隊員擔任隊長。8、其主要任務是擔負本單位內部各類事故的救援,輔助公司內其他單位事故應急救援行動,視情況支援友鄰單位的救援。主要職責:(1)熟悉公司地質條件、礦井井巷布置、重點要害目標、主要設備的結構、工藝流程及各種應急狀態下的避災線路。(2)熟悉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積極參加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搶險、搶修能力。(3)熟練使用各種救援裝備和器材,做好維護和保養工作。(4)聽從指揮部的指揮和工作安排。(5)礦山專業救護隊與單位救援分隊要密切配合開展好應急救援工作。(6)負責事故現場遇難、遇險人員的搶救,裝備、物資的轉移,險情的排除和事故源的控制工作。(7)實施搶險救援時動作要快,恰到好處,分工明確,確保自身安全,保持9、與指揮部的正常聯系,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搶險救援現場的變化和救援進展情況。3.2.8通訊后勤保障組組成單位:經服公司等,組長:,職責為:(1)對公司通訊設施做到勤檢查、勤維修,保證24小時能有效地進行內、外部聯絡,確保通訊的暢通。(2)負責指揮部和專業組之間通訊的聯系和協調。(3)做好救援人員和受害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尾礦庫危險源監控就是通過日常檢查尾礦庫各構筑物的工況,發現不正常現象,來判斷可能發生的事故。尾礦庫事故通常在汛期發生,而重大險情又多在暴雨時發生,此時監控工作應加強力度。具體監控措施如下:(1)尾礦庫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管理,并嚴格執行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10、規定和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2)制定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嚴格執行24小時巡壩值班制度。(3)加強尾礦庫壩體位移和浸潤線的監測,堅持每月監測1次,汛期每月監測23次。由專門部門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以掌握壩體安全動態。(4)認真做好尾礦的排放、筑壩和壩面維護工作,保證尾礦庫正常運行中所需的干灘長度不小于80m、汛期暴雨時不小于50m;嚴格控制庫內水位,正常情況下要確保所筑子壩壩頂標高與庫內水位標高的高差保持在3m 以上。(5)加強南北壩肩截洪溝、壩面引水溝和溢流井、排水隧道等排洪構筑物的日常檢查、疏通和管理,特別是汛期提高檢查頻率和檢查力度。(6)汛期前,在庫區儲備足量的防汛物資和工具,做到專11、項專用,專人保管。(7)加強雨天和暴雨期間巡壩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每次大雨后,都應認真檢查、疏通和維修壩肩截洪溝、壩面排水溝,修整壩體坡面,填平并夯實坑、溝漕。完善壩體外坡面的復土和植被保養工作,確保壩坡完好。4.2預警行動選礦場監測到以下信息時,應及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接報后下達預警行動指令:(1)壩體出現管涌、流土等現象,威脅壩體安全的;(2)壩體出現裂紋、坍塌和滑動跡象,有跨壩危險的;(3)庫內水位超過限制的最高洪水位,有洪水漫頂危險的;(4)在用溢流井或排水管(洞)或隧道坍塌堵塞,喪失或降低排洪能力的;(5)其他危及尾礦庫安全的險情。5信息報告程序尾礦庫汛期值班人12、員,當發現可導致尾礦庫潰壩事故征兆時,應立即報告,程序如下:(1)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選礦場調度室(電話:79038)和單位主要領導報告。(2)由當班值班人員負責拉響電笛警報(險情不消除警報不停止)。事故報告流程圖6應急處置6.1 響應分級按照事故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尾礦庫事故應急響應分為三級:汛期,尾礦工要及時查看水位標志,當庫內水位達到安全超高2.55米(即22期警戒水位123.39米)時,應立即向選礦場部匯報。選礦場接到險情報告后,立即派專人密切監視水位,并組織搶險小組20分鐘內趕赴現場,及時處理壩面拉溝、池田塌陷、防洪設施堵塞等問題,下游水泵房開溝泄洪,并開足馬力向山上高位水池打水13、。并將情況向公司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當庫內水位達到安全超高2.4米(即22期報警水位123.54米)時,選礦場部球磨應停止生產,組織人員撬井圈泄洪。并向公司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公司防汛指揮部啟動公司應急預案進行搶險救災。當庫內水位繼續上漲,不能同時滿足干攤50米和最小安全超高0.5米時,經公司防汛指揮部向地方政府和安監部門匯報確認后,停止壩面所有活動,拉響警報,撤離壩面、下游泵房和尾礦庫下游村莊村民。6.2現場處置措施尾礦庫發生事故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根據當時情況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常見的措施如下:(1)迅速對傷亡人員進行救治,同時組織事故發生地或險情威脅區域的群眾撤離危險區域,協同地方政14、府維護好社會治安及做好撤離群眾的生活安置工作。(2)協同地方政府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同時設法保護周邊重要生產、生活設施,防止引發次生事故。(3)掌握事故氣象信息,及時制定科學的事故或險情搶救方案,并組織實施。(4)保護國家重要設施和目標,防止對河湖、交通干線等造成傷害。(5)下游群眾緊急撤離方案。、每年xx月份召開一次村民小組人員聯席會議,把相關的注意事項向每個村民解釋清楚,同時要把幫助老弱病殘人員撤離任務落實到人頭;、尾礦庫發生險情時以電笛為報警信號,其聲響為不間斷長聲;每年六月份由安保處組織選場安全組、毛營村民組進行一次演練。毛營村民組配置相應的報警器材(鑼、鼓、喇叭等)15、,在緊急情況下擴大報警范圍;、下游群眾聽到電笛警報聲后,應立即按下列要求進行撤離:立即從室內撤出;所有下游群眾必須迅速向兩側的高處山坡撤離;撤離時不得攜帶包裹和物品;、現場救援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進村進行搜索,力爭不留下一人。(6)尾礦庫溢流井或涵管損毀或堵塞的處理。、選礦場停產;、報請上級批準,采取非常措施加強排洪,降低水位。可利用庫南岸山坡開挖修筑的泄洪溝,來達到泄洪的目的。嚴禁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處設置泄洪口;、根據水情預報可能出現險情時,應搶筑子壩,增加擋水高度;、延伸和疏通周邊山體截洪溝,減少入庫洪水量;、及時采取措施疏通損毀或堵塞的溢流井或涵管。(7)尾礦庫洪水漫頂的處理。、拆除溢流井井圈1-2圈(必要時還可拆除下一層井圈);、根據水情預報可能出現險情,當排水設施已全部使用水位仍繼續上升,應搶筑子壩,增加擋水高度;、根據水情,在搶筑子壩的同時,報請上級批準,視情況可采取非常措施加強排洪,降低水位。可利用庫南岸山坡開挖修筑的排水溝進行排洪泄洪,以達到降低庫水位的目的。嚴禁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處設置泄洪口。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公司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通訊聯絡,見預案附件1,隊伍保障見預案附件2,物資、裝備配備情況見預案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