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蓋管理區防治牲畜口蹄疫疫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4151
2022-09-06
11頁
22KB
1、烏拉蓋管理區防治牲畜口蹄疫疫情應急預案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動物為主的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傳染病,我國規定為一類動物疫病。為預防、控制和撲滅口蹄疫,在發生牲畜口蹄疫疫情時,及時、有序、高效地進行應急處理,確保管理區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口蹄疫防治技術規范,結合管理區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一、防制牲畜W病疫情應急指揮系統和各部門職責1.動物防疫工作是政府行為,管理區統一成立烏拉蓋管理區緊急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指2、揮部下設辦公室,從有關部門抽調專人,實行聯合辦公。2.各場鎮對本轄區的動物防疫工作負總責,行政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各場鎮也要成立緊急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轄區內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和畜產品安全工作。場鎮緊急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的指揮長由各場鎮行政領導擔任。3. 有關部門的職責按照烏拉蓋管理區緊急動物疫情應急預案規定的單位職責執行。二、牲畜W病疫情的報告及確認(一)疫情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家畜以下臨床異常情況的,應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立即按照有關規定赴現場進行核實。臨床癥狀。1、牛呆立流涎,豬臥地不起,羊跛行;2 、唇部、舌面、齒齦、鼻鏡3、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現水泡;3 、發病后期,水泡破潰、結痂,嚴重者蹄殼脫落,恢復期可見瘢痕、新生蹄甲;4 、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成年動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豬常成窩死亡。疑似疫情的報告。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接到報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相關資格的獸醫人員到現場進行臨床和病理診斷。確認為疑似口蹄疫疫情的,應在2小時內將情況報告到管理區“防五”指揮部辦公室,并立即采取防疫措施,提出處理意見。并逐級上報至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向省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和國家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診斷為疑似口蹄疫病例時,采集病料,并將病料送省級動物防疫4、監督機構,必要時送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疫情的報告。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確診為口蹄疫疫情時,應立即報告省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和國家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省級獸醫管理部門在1小時內報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國家參考實驗室確診為口蹄疫疫情時,應立即通知疫情發生地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同時報國家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診斷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時,將樣本送至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疫情報告內容。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病牲畜的種類和品種、數量、臨床病變、飼養數量和免疫接種情況,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報告的單位和個人及聯系方式等。疫情報告形5、式。獸醫部門在報告、傳遞緊急疫情時,應以電話或密傳形式,同時將書面材料以最快形式上報管理區“防五”指揮部。疫情報告程序。發現可疑疑似W病疫情時,三場和巴鎮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站要在2小時內向管理區獸醫局或動物衛生監督所報告,獸醫部門要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初步確認,并在6小時內向管理區“防五”指揮部和錫盟緊急動物疫情控制委員會辦公室報告。疫情報告紀律。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外發布疫情信息。(二)疫情確認。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或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結果,確認口蹄疫疫情。三、啟動預案的條件1、相鄰盟市(通遼市、興安盟、赤峰市)有疫情發生;2、盟內旗縣有疫6、情發生;、管理區轄區內有疫情發生;、有其它特殊情況需要啟動預案時。有以上情況發生時,由管理區“防五”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四、防范措施(一)科學宣傳,群防群治。利用電視、小冊子、宣傳掛圖、黑板報、明白卡等多種形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牲畜W病的防治有關知識,積極引導農牧民主動做好各種防范工作,并配合做好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強制免疫等工作。增強防范意識和防疫能力,消除恐慌心理,自覺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防止疫情蔓延,維護管理區社會秩序穩定。(二)加強對外地購入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監督工作。在預案啟動前,動物衛生監督所、工商行政管理局、衛生監督所、衛生防疫站、商務局、食7、品藥品監督所、林業公安分局要形成聯控機制,加強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市場監督力度,凡是生產、加工、經營動物級動物產品必須持有檢疫合格證明和進貨票據,防止疫情從外地流入管理區。預案啟動后,嚴禁任何易感動物進入管理區。(三)嚴格疫情普查匯報制度牲畜W病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管理區“防五”指揮部辦公室從預案啟動之日起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三場、巴鎮及各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疫情普查責任制,要求專人負責疫情普查統計工作,在每天下午4:50以前將疫情普查情況上報“防五”指揮部辦公室。聯系電話377五、應急控制措施一旦發現疫情,要按照“早發現、快反應、嚴處理”的原則,堅決撲殺,徹底消毒,嚴格隔離,強制免疫,堅決8、防止疫情擴散。(一)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的劃分疫點。為發病畜所在的地點。相對獨立的規模化養殖場/戶,以病畜所在的養殖場/戶為疫點;散養畜以病畜所在的自然村為疫點;放牧畜以病畜所在的牧場及其活動場地為疫點;病畜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疫情,以運載病畜的車、船、飛機等為疫點;在市場發生疫情,以病畜所在市場為疫點;在屠宰加工過程中發生疫情,以屠宰加工廠(場)為疫點。疫區。由疫點邊緣向外延伸3公里內的區域。受威脅區。由疫區邊緣向外延伸10公里的區域。在疫區、受威脅區劃分時,應考慮所在地的飼養環境和天然屏障(河流、山脈等)。(二)疑似疫情的處置對疫點實施隔離、監控,禁止家畜、畜產品及有關物品移動,并對其內、外環9、境實施嚴格的消毒措施。必要時采取封鎖、撲殺等措施。(三)確診疫情處置疫情確診后,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1、封鎖。管理區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管理區“防五”指揮部,對疫區實行封鎖,管理區“防五”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后,應在24小時內發布封鎖令。跨行政區域發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對疫區發布封鎖令。2、對疫點采取的措施。(1)撲殺疫點內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對病死畜、被撲殺畜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2)對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3)對被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場地進行嚴格徹底消毒;(4)對發病前14天售出的家畜及其產品進10、行追蹤,并做撲殺和無害化處理。3 、對疫區采取的措施。(1)在疫區周圍設置警示標志,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設置動物檢疫消毒站,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對出入的車輛和有關物品進行消毒;(2) 所有易感畜進行緊急強制免疫,建立完整的免疫檔案;(3) 關閉家畜產品交易市場,禁止活畜進出疫區及產品運出疫區;(4)對交通工具、畜舍及用具、場地進行徹底消毒;(5)對易感家畜進行疫情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6)必要時,可對疫區內所有易感動物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4、對受威脅區采取的措施。(1) 最后一次免疫超過一個月的所有易感畜,進行一次緊急強化免疫;(2) 加強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5、疫源分析與追蹤調查。按11、照口蹄疫流行病學調查規范,對疫情進行追蹤溯源、擴散風險分析。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擴散、傳播的情況。對仍可能存在的傳染源,以及在疫情潛伏期和發病期間出售的動物及其產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糞便、墊料、飼料)等應立即開展追蹤調查。6、解除封鎖。(1)封鎖解除的條件。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條件:疫點內最后1頭病畜死亡或撲殺后連續觀察至少14天,沒有新發病例;疫區、受威脅區緊急免疫接種完成;疫點經終末消毒;疫情監測陰性。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條件:疫點內最后1頭病畜死亡或撲殺后連續觀察至少14天沒有新發病例;疫區、受威脅區緊急免疫接種完成;疫點經終末消毒;對疫區和受威脅區的易感動物進行疫情監12、測,結果為陰性。(2)解除封鎖的程序。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按照上述條件審驗合格后,由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向管理區“防五”指揮部申請解除封鎖,由管理區“防五”指揮部發布解除封鎖令。必要時由盟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組織驗收。7、疫情監測。監測主體: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監測方法:臨床觀察、實驗室檢測及流行病學調查。監測對象:以牛、羊、豬為主,必要時對其他動物監測。監測的范圍:養殖場戶、散養畜,交易市場、屠宰廠(場)、異地調入的活畜及產品。對種畜場、邊境、隔離場、近期發生疫情及疫情頻發等高風險區域的家畜進行重點監測。監測方案按照當年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工作安排執行。疫區和受威脅區解除封鎖后的監測:臨床監測持續一年13、,反芻動物病原學檢測連續2次,每次間隔1個月,必要時對重點區域加大監測的強度。在監測過程中,對分離到的毒株進行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特性分析與評價,密切注意病毒的變異動態,及時向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管理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對監測結果及相關信息進行風險分析,做好預警預報。監測結果的處理。監測結果逐級匯總上報至國家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四)處理記錄。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完整詳細地記錄疫情應急處理過程。(五)非疫區應采取的措施。加強疫情監測,實行24小時值班制、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進一步落實各項預防措施,防止疫情發生。(六)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采取的各種措施,必須在當地14、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下實施。(七)監督管理。1、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加強流通環節的監督檢查,嚴防疫情擴散。豬、牛、羊等偶蹄動物及產品憑檢疫合格證(章)和動物標識運輸、銷售。2、生產、經營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場所,必須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3、必要時根據防控家畜口蹄疫的需要建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對家畜及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對運輸工具進行消毒。發現疫情,按照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口蹄疫疫情認定和處置辦法相關規定處置。4、由新血清型引發疫情時,加大監管力度,嚴禁疫區所在縣及疫區周圍50公里范圍內的家畜及產品流動。在與新發疫情省份接壤的路口設置動物防疫15、監督檢查站、卡實行24小時值班檢查;對來自疫區運輸工具進行徹底消毒,對非法運輸的家畜及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處置及轉運、屠宰、加工、經營、食用口蹄疫病(死)畜及產品;未經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允許,不得隨意采樣;不得在未經國家確認的實驗室剖檢分離、鑒定、保存病毒。 6、商務局、食品藥品監督所、衛生監督所、工商局、動物防疫監督檢驗所負責動物及其產品市場和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監測和巡查,保證市場流通渠道暢通、平穩有序。發現有哄抬動物產品替代食品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查處。六、保障措施(一)物資保障管理區應儲備一定數量的疫苗、小型消毒設備、防護用品(眼罩、口罩、防護服、16、膠鞋、手套等)、消毒藥品和其他用品。(二)資金保障牲畜W病疫情處理所需經費用納入管理區財政預算,撲殺的病畜給予合理補貼,強制免疫費用由國家和自治區地方各級財政分擔。(三)技術保障管理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管理區境內牲畜W病的監測、風險評估、技術方案制定、防疫技術指導和防疫技術人員的培訓,監督疫情處理各環節技術措施的落實。(四)人員保障、管理區視疫情發展情況成立牲畜W病防治專家組,負責提出應急控制技術方案建議。、管理區管委會組建突發牲畜W病疫情防疫應急預備隊。應急預備隊按照管理區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的要求,具體實施疫情應急處理工作。應急預備隊由畜牧獸醫管理人員、動物衛生監督人員、獸醫及防疫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等組成。公安機關、駐烏部隊依法協助執行任務。七、管理辦法(一)實施本預案過程中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均為強制性措施,涉及到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當積極配合執行。(二)違反本預案規定,造成重大動物疫情擴散和蔓延,致使養殖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