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景花園高層住宅項目懸挑腳手架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4356
2022-09-07
16頁
227.04KB
1、太湖上景花園A地塊高層住宅項目一標段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1. 太湖上景花園A地塊高層住宅項目一標段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紙2. 太湖上景花園A地塊高層住宅項目一標段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5.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2001)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 2002)7.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8.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9.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第三版 吳德安 主編)10.實用建筑結2、構設計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 施嵐青 主編)11蘇州市建設局2006第24號文件12.城建部建質200987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13.蘇州2005年中心城區建設工程重大危險源申報制度管理規定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太湖上景花園A地塊高層住宅項目一標段工程建設地點:建設單位:產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集團)有限公司建筑面積:55979.83平方米結構類型及層次: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地上25層工程概況:本項目包括1幢10#住宅和東、西2個地下車庫,建筑總面積55979.83平方米;其中10#樓建筑面積20216.51平方米,建筑高度75.9米,地上25層,地下1層,剪力墻結構,抗震設3、防烈度為6度;東地庫為地下1層為汽車庫,地上局部1層,建筑面積17178平方米,西地庫為地下1層,建筑面積18585.32平方米。本工程10#樓從二層樓面即開始分四挑搭設懸挑腳手架,第一挑為2層7層進行懸挑搭設,搭設高度18m,;第二挑為8層13層進行懸挑搭設,搭設高度18m, 第三挑為14層19層進行懸挑搭設,搭設高度18m,;第四挑為20層屋面層進行懸挑,懸挑高度19.2m;機房層腳手架在大屋面搭設臨時落地式腳手架。三、腳手架設計計算構件自重及有關說明:1、腳手片選用竹笆腳手板,其自重標準值為0.14kN/m2,靠近建筑物端外伸部分采用木腳手板,其自重標準值為0.35kN/m2。腳手架外側4、設0.3m高的踢腳桿、1.2m高的483.5鋼管欄桿。2、安全網采用每100cm2不少于2000目的密目安全網,沿架高全封閉,其自重標準值為:0.06/(1.86) = 0.0056 kN/m2。3、全部桿件采用48(3.03.5)鋼管,其自重標準值按壁厚3.5mm考慮,取0.0384kN/m。截面幾何特征值按壁厚3.2mm考慮,取截面積A = 4.50cm2,截面模量W = 4.73 cm3,回轉半徑i=1.59cm。直角扣件自重標準值為13.2N/個,旋轉扣件自重標準值為14.6N/個,對接扣件自重標準值為18.4N/個。 4、本工程腳手架布置均滿足規范構造要求,故對縱向、橫向水平桿不作驗5、算,只對立桿的穩定性、18、樓板、地基承載力和連墻件進行驗算。腳手架內外立桿的受力按實際搭設的重量計算。四、懸挑腳手架計算取搭設高度最高段計算:20層屋面層段懸挑腳手架,搭設高度19.2m。,立桿縱距1.5m,橫距0.9m,步距1.8m,分10步搭設,采用18#工字鋼懸挑。連墻件按兩步3跨布置,最高層連墻件滿跨布置。1、 荷載計算(1)桿件自重荷載計算外立桿荷載計算序號構件計算數據標準值分項系數設計值1立桿19.2138.4657N1.22縱桿1.541038.42304N1.23橫桿(0.50.9+0.1) 1038.4211N1.24扣件51013.2+(3+1.010) 18.4899N6、1.25剪刀撐6 (1.82+1.52)0.5+1.8 38.4955N1.26安全網221.85.6144N1.27桿件自重合計1+2+3+4+5+65170N1.26.20KN8腳手片0.50.91.510140945N1.351.28KN9恒載7+87.48KN10活載(.50.9+0.1) 1.521.65KN1.42.31KN11荷載組合9+109.79KN 內立桿荷載計算序號 構件計算數據標準值分項系數設計值1立桿19.2138.4657N1.22縱桿1.521038.41152N1.23橫桿(0.50.9+0.2) 1038.4250N1.24扣件31013.2+(3+0.5107、) 18.4543N1.25桿件自重合計1+2+3+42602N1.23.12KN6腳手片0.50.91.510140+0.251.543501470N1.351.99N7恒載5+65.11KN8活載(0.50.9+0.2) 1.521.95KN1.42.73KN9荷載組合7+87.84KN(2)計算風荷載產生的彎矩: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 2001)表7.2.1得:當h =43m時,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 =1.17(C類地區),當h =60m時,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 =1.35(C類地區),基本風壓,風壓變形系數s = 0.624。當h =43m時 k = 0.7zs0 = 0.8、71.170.6240.40 =0.204kN/m2風荷載產生的彎矩當h =60m時 k = 0.7zs0 = 0.71.350.6240.40 =0.236kN/m2風荷載產生的彎矩2、計算立桿的穩定系數立桿計算長度:l0 = Kh =1.1551.51.8 = 3.119 m式中=1.5由腳手架規范(JGJ130 - 2001)表5.3.3查得= l0 /i = 311.9/1.59 = 196查腳手架規范(JGJ130 - 2001)附錄C得 = 0.1883、立桿的穩定性驗算 當h = 43m時 (滿足)當h =60m時,對立桿荷載進行折減,則N9kN (滿足)4、連墻件驗算連墻件按每9、隔3跨(即水平間距4.5m)設一拉結點。(1) 計算風荷載:k = 0.7zs0 = 0.71.260.6240.40=0.22kN/m2由風荷載產生的軸向力NlwNlw = 1.4kA = 1.40.23621.84.5= 5.35kN(2)連墻桿的軸向力Nl:Nl = Nlw + N0 =5.35 + 5.0 = 10.35kN(3) 連墻桿的抗滑驗算:(連墻件具體做法見詳圖)R = Nl =10.35kN RC =8 kN 一個扣件的抗滑承載力為8KN,雙扣件承載力為12KN,故需采用雙扣件。求出連墻桿的軸向力Nl達到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8kN時基本風壓值當Nl = 8 kN時,Nlw 10、= Nl - N0 = 8 - 5 = 3 kN 當H16m時,z0.757(C類地區)。故建筑物16m以下連墻件可采用單扣件。5、懸挑18承載力驗算(1)工字鋼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如右圖:MA=0RB= (7.841.9+9.792.8)/1.6=26.4KNRA = 26.4(7.849.79) 8.77kNMB = 0.37.84+ 1.29.79 = 14.1kNm選用I18 ( W = 185 103mm3 ) (滿足)(2)工字鋼撓度驗算RC產生的撓度RD產生的撓度 (滿足)(3)錨環驗算錨環所受拉力設計值:N=1.5RA=1.58.77 =13.15KN選用18(A=255mm2)11、錨環,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f=50N/mm2,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18錨環承載力F = 502552 =25500N = 25.5kN13.15kN (滿足)錨環長度計算:其中N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錨筋的軸向拉力 d樓板錨筋的直徑 fb樓板錨筋與混凝土的容許粘結強度,計算中取1.5N/mm2h樓板錨筋在混凝土內的錨固深度實際取每個錨環的錨固長度取300mm,且末端設彎鉤。(4)在錨環拉力作用下,對跨度最大的樓板進行驗算樓板尺寸跨度最大為25204940,同一個方向受3個錨環拉力,驗算時按荷載作用的最不利情況考慮,即按3個集中力共同作用的方向考慮,N=R12、A=12.86kN。計算簡圖如下圖所示: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附錄B第B.0.5條,局部荷載作用面的長邊平行板跨時,荷載有效分布寬度為:2.52m所以:取b=2.52m 樓板自重:所以: 板厚100mm、混凝土強度為C30、樓板所配分布鋼筋為10200,鋼筋面積(1m板寬)為:As=393mm2。查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吳德安主編) P61/表2-1-19得:As=393mm2時,可承受的彎矩為: (滿足)(5)陽臺邊梁200400跨度為4200的梁驗算陽臺邊梁所受壓力:N = 38.5kN樓板傳給梁的力為:梁自重和板傳給的力共同產生的彎矩:故總的彎矩為 28.88kNm13、+8.67kNm=37.55kNm 查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吳德安主編) P103/表2-1-25得:梁截面bh為250400mm、混凝土強度為C30, ,此梁底部實配受力鋼筋316,AS=603mm2,所能承受的彎矩為79.33 kNm 。 (滿足) 五、構造要求1、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2) 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3) 使用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mm。2、立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14、2)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腳手架底層步距不大于1.8m。3、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 60之間。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2)在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4、架體與建筑物拉結:(1)連墻件采用483.5的鋼管,與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預埋同樣鋼管,用直角扣件固定,按每層樓面兩跨設一個拉結點,轉角處1.0m以內按垂直方向每層樓面設一拉結點。一字型腳手架的15、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垂直間距不大于層高。(2)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且盡量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節點處,確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結時,必須經工地技術負責人同意,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后才能除去,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3)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4)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六、搭拆方案1、腳手架搭設中,材料和配件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規定。經現場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2、立桿基礎(1)落地立桿垂直穩放在8150150的鋼板底座上,底端以上0.2m設縱橫掃地桿。(2)懸挑腳手架采用I18,用116、8的預埋錨環與工字鋼焊接牢固,工字鋼上焊25長150mm的鋼筋作為立桿底座,確保鋼管軸線與工字鋼中軸線重合。并用15.5斜拉鋼絲繩對懸挑進行加固。 (3)立桿落在樓層上時,立桿下設8150150的鋼板底座。3、腳手板與防護欄桿:(1)除操作層、操作層上下層、底層、頂層滿鋪腳手片外,還應在中間至少滿鋪一層腳手片。懸挑腳手架必須層層滿鋪。(2)腳手板必須垂直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施工層腳手片與建筑物之間大于150mm時,施工及施工層以下每隔3步及底部亦應進行封閉。(3)腳手板須用18號鉛絲雙股并聯綁扎不少于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無探頭板,腳手板要求完好無損,破損的要及時更換。17、(4)腳手架外側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內側,安全網用18號鉛絲張掛嚴密。懸挑腳手架必須層層封閉。(5)腳手架外立桿內側設1.2m高鋼管防護欄桿和0.3m高踢腳桿。腳手架里立桿外側形成臨邊 (如遇大開間門窗洞等),在腳手架里立桿內側設1.2m高防護欄桿和0.3m高踢腳桿。4、桿件搭接:(1)腳手架立桿接長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縱桿采用對接,如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并與相交的橫向水平桿伸出端或立桿用旋轉扣件固定。(218、)相鄰立桿搭接、對接必須錯開一個檔距,同一平面上的接頭不得超過50%。5、腳手架搭設(1)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2)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3)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6、拆除腳手架時的注意事項:(1)檢查拉結點、扣件及支撐體系是否完好,否則應采取措施加固。清理腳手片上雜物,防止落物傷人。(2)劃出工作區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3)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逐層進行。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19、拆除。一般是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大橫桿,小橫桿,立桿等。必須同步拆除,中間停頓時,不得留危險桿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5)材料工具嚴禁拋至地面。六、注意事項1、按照規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2、注意桿件的搭設順序,必須交圈同時升高。3、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4、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5、桿件和扣件必須經現場抽樣合格才準使用,有變形的桿件和不合格的扣件20、(有裂紋、尺寸不合格,扣接不緊等)不能使用。6、搭設工人必須有上崗證,佩掛安全帶,戴安全帽。7、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8、沒有完成的腳手架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以免發生意外。9、腳手架與各類輸電線路的距離必須達到符合規定的安全距離,否則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搭設或拆卸時,謹防碰及觸電傷人。10、六級或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應停止腳手架作業,雨雪后腳手架應有防滑措施。11、腳手架必須有良好的避雷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12、腳手板的施工荷載必須符合方案要求,不得超載。13、腳手架上的垃圾雜物必須及時清理,發現腳手板缺失或破損應及時更換。14、腳手架搭設后21、由公司組織分段驗收,辦理驗收手續,驗收合格并掛合格牌后,方可投入使用。15、對斜拉鋼絲繩必須經常檢查,不得松弛。16、腳手架在使用期,項目部每周至少檢查一次,檢查結果報分公司,分公司每月至少一次檢查,檢查結果報集團公司。七、腳手架施工應急救援預案為了積極應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預先控制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好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有序地事故搶救和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施工生產秩序,保障工程順利施工,按照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公共衛生防治、消防法、關于特大安全生產行政責任追究的決定和建設部、江蘇省建委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要求,為確保本工程在22、出現安全生產事故時,應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展開,起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并盡可能消除事故,將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一)、應急救援預案建立的原則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是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前提下,貫徹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現場協調、項目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本項目部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和周邊社會救援組織而編制的預案。(二)、項目部應急領導組織指揮組:組長 羅明 副組長 章慶岳成員 邱建中 朱乾榮救護組:黃 ?。ńM長)、朱乾榮(成員) 用電保護組: 許士力(組長)、梅靖(成員) 義務消防組:成員 邱進中、張志剛、金揚 汽車駕駛員:成員 邱建中 架子工負責人:方23、偉 架子工帶班:(三)、應急組的職責1、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進行應急任務的分配和人員、應急資源設備調度,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在第一時間內分別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報告,緊急情況處置過程,還應及時向上述領導、部門反饋后續情況。2、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立即起動,應急領導組的組長任總指揮,指揮組內成員進行處置協調工作;副組長任現場指揮,指揮現場救援、圍護等一切工作,負責人員救援、人員疏散;后勤服務由辦公室負責物品供應并接待相關人員,撥打120、119、110救護;現場保安組由安全科、工程管理科成員組成,負責現場保護;事故調查組由公司技術負責人、24、公司工會、人事部、項目總工程師、項目質檢科負責,現場取證與事故調查及上報;善后處理組由黨政工會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四)、應急救援預案1、報警、報告發現或得知事故情況的人員,經確認應馬上向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成員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撥打119火警,向消防部門報警。組長接到報警后,通知組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根據事故類別分別向公司、上級主管部門及公安、勞動、環保、建設單位、監理公司現場總監報告,事故報告單的格式按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進行。報警和通訊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和相關設施、事故類型:坍塌、高空墜落、25、物體打擊、觸電、爆炸與火災、機械傷害、油品化學品泄漏、食物中毒、聯系人姓名、電話等。2、現場搶救1)對于人員傷殘救護,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立即打急救電話120,營救事故受傷人員。疏通交通路線,引導救護車。落實隨行陪同人員陪護。2)對于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引導、合理布置消防車和重點保護區域,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重點監控和保護。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受傷人員。通過信號、廣播,組織、引導人員的疏散??刂剖鹿蕝^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密切注視事故發展的蔓延情況,盡量減少損失,如繼續擴大,由副組長及時向組長報告,請求地方及友鄰單位支援。3)對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領導26、組的任務:實施急救措施,嚴重者,應及時與醫療部門聯系搶救??刂剖鹿蕝^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切斷氣源,預防爆炸,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而引起爆炸,應立即實施消防措施。迅速撤離污染區人員,可能的話,將容器移至合適的地方,實施泄漏應急救援處理措施。應急救援處理人員應采取防護措施。合理處理廢棄的氣體,減少環境污染。4)對于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應立即先斷開電源開關。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之脫離電源。脫離電源后,應迅速通知醫療部門,同時對傷者進行現場施救,先救后搬。搬運中要注27、意觀察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若發現觸電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則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同時進行心外按壓。5)對于熱燒傷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的進出。盡快使傷員脫離致傷因素,以免繼續損害深層組織,并格外注意觀察傷員有無進展性呼吸困難,為下一步救治創造條件。傷員經現場處理后,立即送醫院救治。6)對于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等引起的出血、軟組織割裂傷、挫傷、刺傷、骨折等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根據現場條件,及時、正確地采取暫時性的止血方法止血。采取包扎固定措施,預防感染,減少出血、操作、疼痛,預防休28、克。傷員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盡快正確地運送傷員到醫院。7)對于傳染、職業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任務:宣傳、貫徹、招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目錄中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綜合管理、急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慢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職業衛生與職業病的預防控制。對傳染病人進行隔離,其它公共部位進行消毒。對職工健康,組織進行職工體檢,對職業病患者進行治療、對常見的職業病在職工中宣傳防護知識加以防護。3、應急救援方法1)火災:隔離滅火,火災范圍,采用窒息法和冷卻法把火撲滅。施工現場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撲滅油品火災用干粉、泡沫滅火器;撲滅可燃氣體火災用干粉;可燃固體復燃火災用水29、體滅火器;電氣、高溫場所用干粉、氣體滅火器。對于工地木工加工場或木材火災,可用掃帚、樹枝進行人力拍打,或用鐵鍬挖土覆蓋、掩埋;沙箱可用于撲滅地面油類火災,油鍋著火,可用棉被、毛毯沾水捂蓋滅火,液化器氣閥或膠管著火,用干粉撒上。2)有毒有害易燃氣體: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3)燒傷:先使人員脫離火災現場,進行緊急臨時處置,立即送往醫院治療。4)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等引起的出血、軟組織割裂傷、挫傷、刺傷、骨折等事故:按現場情況,進行緊急處置,立即送往醫院治療。5)傳染病、職業病:執行中30、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目錄中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綜合管理、急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慢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職業衛生職業病的預防控制。(五)、救援器材項目部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1、醫療器材:擔架、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能滿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具36V以下安全線路、安全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5、交通工具:向120救護中心救援。6、滅火器材:項目部現場配置到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 (六)、應急知識培訓應急救援組的成員在本工程施工前,進行緊急救援知識培訓。培訓內容:燒傷急救常識、骨折急救常識、中毒急救常識、坍塌事故處理知識、31、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七)、通信聯絡項目部必須將110、120、119、項目部應急組成員的手機號碼、工地搶險指揮號碼在施工現場公示,使所有員工都熟知這些號碼。(八)、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成立善后領導小組,做好善后工作外,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輕傷事故:項目部應在24小時內向公司領導、安全生產辦公室和工會報告。重傷事故:公司接到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和勞動社會保障局。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32、項目部2小時內報告公司和向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勞動社會保障局和人民檢察機關報告,填報事故快報表。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度搶救無效死亡的,項目部在2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勞動社會保障局。在緊急情況下,能果斷地采取措施,對保護國家、本工程中的財產,防止事故發生,控制事故擴大、蔓延,避免爆炸、火災等事故的有功者,按其被保護價值的15%給與獎勵;對避免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的有功者,給與500010000元的獎勵。在本工程中能一貫模范地遵守和宣傳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為工程的安全生產獻計獻策,并有突擊貢獻或事跡者,項目部給與5002000元獎勵;對發現重大隱患及時報告并及時整改的職工,項目部給與5002000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