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樓地基處理工程灰土擠密樁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4602
2022-09-07
19頁
173.04KB
1、*校區教學科研樓地基處理工程 灰土擠密樁方案編制單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編 制:審 核:編制時間:2017年9月 5 日 1.前言 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校區教學科研樓地基處理DDC灰土擠密樁工程。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教學科研樓地基處理DDC試樁灰土擠密樁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設計,設計號17-127基礎處理平面圖及設計說明、技術要求編制的。1.2編制依據1)基礎處理平面圖及設計說明、技術要求;2) 擬建工程場地施工環境、社會環境條件及我公司類似工程施工經驗;3)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設計院,勘察階段:詳勘2017.05;4) 工程測量規范GBJ50026-2007;5)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6)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 500252004;7)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10)建筑場地墓坑探查與處理技術規程DBJ 61-57-2010;11)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程DBJ 6162006;12)試樁檢測報告。 2.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提供的資料,擬建*教學科研樓位于*校區內,緊鄰*#教學樓南側,地勢較為較平坦。場地屬黃土建筑丙類級非自重濕陷性場地,為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提高地基承載力,設3、計采用孔內深層灰土夯擴擠密樁(以下簡稱DDC樁)進行地基處理,施工前已進行了成樁工藝試驗,確定了施工工藝和參數,數量按設計及規范要求,本工程共計2800根樁,其中試樁4組(7根/組)28根已經完成,并經檢測單位試驗全部合格,現剩余2772根工程樁樁及22根塔吊基礎樁,共計2794根樁。3.設計參數 3.1高程參數 1)本工程0.00相當于絕對高程438.95m。 2)DDC樁施工樁頂標高-2.60m,相當于絕對高程436.35m。3)設計樁頂標高-3.10m(有效樁頂標高),相當于絕對高程435.85m。 3.2孔內深層夯擴樁(DDC)施工前技術要求。1)挖除自然地面以下土到設計地面標高。2)4、按建筑場地墓坑探查與處理技術規程DBJ 61-57-2010對墓、坑、井進行探查與處理(詳見普探報告)。 3.3 DDC試樁設計參數 1)樁距900mm,排距780mm,呈梅花形布置,除試樁外,剩余工程樁2772根,設計樁徑400mm,成樁孔徑550mm,有效樁長5.0m。 2)夯擴成樁后消除地基處理范圍內樁間土的全部濕陷性。 3)樁孔填料采用2:8土,填料夯實后的壓實系數c0.97,樁間土的壓實系數c0.93。4.施工組織 4.1項目經理部組成及崗位職責 為保質、保量、安全完成DDC灰土擠密樁施工任務,我公司將選派管理能力強、實際施工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人員組成本工程的施工管理機構項目經理5、部。項目經理部組成如下: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現場經理)技術負責材料供應組質檢組技術組成孔組安全組電工組土方組夯填組拌料組工程施工組1)項目經理:崗位職責負責總體施工方案的制定;解決施工過程中的重大技術問題; 檢查工程的施工質量;與有關單位的聯系及協調。2)技術負責: 負責施工、測量組、技術組、質檢組、材料組的工作。 崗位職責檢查測量組設置的控制點座標、高程對基坑開挖線及基坑標高及樁位點進行復核和抽樣檢查;對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會同技術組制定技術方案; 對質檢組提出的有關質量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完善;嚴把材料關,對夯填材料質量、含水量、密實度等進行抽查,及時調整方案; 督促施工員對成樁質量及擠密效果進6、行自檢;督促和檢查施工員填寫報表和施工記錄;完成項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工程進度及質量監督和管理;工程設備的管理及施工現場人員調動;負責各生產班組的施工質量、進度及工作協調; 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嚴把原材料、夯填材料的質量關。3)其他主要人員 質檢員:* 技術員:*安全員:* 資料員:*材料員:*測量員:*4)生產班組成孔組1個,其崗位職責為a.負責成孔工作b.成孔設備維修及保養。 拌料及回填夯實組各1個,其崗位職責為a.負責灰、土料過篩、運輸b.負責回填夯實c.做好夯填記錄 d.維修夯填設備。 土方組1個其崗位職責為: a.負責清理垃圾土 b.挖、倒基坑內素土4.2勞動力安排 根據本工程7、的特點,除現場項目經理部管理人員外,其他勞動力安排如下:試樁成孔組10人拌料組2人夯填組5人 土方組2人 安全組2人 其他人員2人合計:勞動力總人數23人。5.施工方案 5.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 施工用水、電將根據發包人提供的水源、電源位置(距施工現場100m內)由我公司自行接至施工場地。 現場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設備的臨時停放將按發包人的要求執行。 5.2施工順序 建立建筑場地座標、高程系統測放基坑開挖線挖除室外自然地坪以下500mm厚的耕土(清表垃圾土)基坑開挖至-2.60m試樁試驗檢測合格工程樁施工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3施工準備 1)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報甲方、監理審批。 2)協同業主8、做好場地的三通一平工作。 3)按要求搭建臨時設施。 4)安裝現場水、電路。 5)機械設備進場、組裝、調試。 6)對業主交付的測量數據、設計圖紙等進行仔細檢查核對,熟悉設計意圖。 7)備料原材料送檢,作擊實試驗。取施工現場土試樣做2:8土擊實試驗1組,以確定灰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優含水量。 8)上報開工報告申報開工。 5.4 DDC灰土擠密樁施工方案 5.4.1施工放線 1)據業主提供的測量控制點,建立樁位控制點,并妥善保護。根據樁位控制點,按設計要求的樁間距測放出樁位。2)樁位測量定位由專職測量人員負責進行,采用經緯儀定向和鋼尺量距進行。 3)樁位點測放后須經監理工程師復檢。 4)樁位測放質量標9、準及檢查方法。 樁位偏差不超過50mm,經緯儀和尺量檢查。 地面標高采用水準儀檢查。 5.4.2成孔 結合現場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條件,適合采用長螺旋鉆機成孔。 1)樁機就位,由施工員檢查核對樁位,并保證長螺旋鉆桿中心垂直對準樁位,對位偏差5cm。樁機要保持穩定,使其在成孔過程中不發生移動或傾斜。 2)每片成孔順序由里向外,分批隔排隔行施工。成孔直徑不小于設計樁徑400mm,允許誤差為-20mm。成孔深度不小于設計孔深,允許誤差為+500mm。孔口中心偏差0.40D(D為樁身直徑)。 除以上順序外,先施工軸以東部分(影響采暖地溝)和塔吊基礎部分。3)樁身穿過的土層,由于土層密度、結構、包含物(鈣10、質結核)的差異,成孔難易程度不同。為保證成孔質量,使孔徑、垂直度符合要求,長螺旋鉆機成孔時,在黃土中采用白灰撒點,輕鉆定位,逐步加壓作業,直至孔深達到設計深度,并認真填寫成孔記錄。 4)成孔時,隨時觀察回彈情況,以掌握可能遇到的異常現象,如地下障礙、墓穴等。 5)成孔過程中,應經常用檢查樁孔的垂直度,發現偏差及時調整保證成孔垂直度1.5%。 6)成孔后及時檢查樁孔的質量,對超差、縮孔等采取措施及時處理。處理方法如下:a.樁位偏差采用尺量檢查,偏差超過0.40D,采用素土夯實回填后重新成孔。b.成孔直徑偏差采用尺量檢查偏差超過20mm,采用素土夯實回填, c.成孔深度采用尺量檢查。要求不小于設計11、孔深允許誤差為+500mm。孔深小于設計孔深時重新成孔,誤差超過+500mm時用素土夯填至設計孔深。 5.4.3回填土的質量控制措施 a.填料含水量每班抽檢不少于1次。 b.當含水量大于最優含水量2%時,涼曬回填土使含水量達到要求,當含水量小于最優含水量2%時,則適當向土料灑水,使含水量達到要求。 c.回填土大小應均勻,顏色一致,當天料當天用完。 5.4.4回填夯實 1)回填土用小鏟車運輸,按規定間隔、次數、數量進行填料。 2)采用卷揚式電動夯錘夯擊成樁。夯機由指定操作人員專人操作,邊填料邊按規定的擊數夯實至基坑底面。根據施工經驗,選用錘重18 kN,落距4.00m,夯擊能量72kNm。 3)12、夯實機平穩就位、對中,夯錘應自由落入孔底。 4)填料前先對孔底進行3擊預夯。 5)填料采用手推車或機械08裝載機計量,每次填料量為一車,虛方量約為0.1m30.12 m3,夯擊數6米以上采用6擊,6米以下采用8擊。落距4.00m 。以后每夯實段夯擊數(n)于落距(s)具體執行參數如下表:(每次填料量不大于0.12m3)孔深h(h)落距S(m)夯擊數n(次)1/2h以下461/2h以上386)填料、夯擊交替進行,邊填邊夯均勻下料,均勻夯擊至基坑底面。 7)施工員對樁的夯填質量進行管理,隨時檢查,并認真填寫施工記錄。 8)抽樣檢驗: a.對樁身夯填質量進行隨機抽樣檢驗。由于樁長過大,孔中取樣困難,13、施工過程中在施工面以下0.5m深度處用人工取樁身素土環刀樣檢驗夯填質量。最終抽檢數量為成樁數的2%,要求樁體素土壓實系數填料夯實后的壓實系數c0.95。 b.原料土采用本場地開挖黃土及鉆機成樁開挖土,開工前做1組素土擊實試驗,以試驗的最大干密度控制樁身夯填質量。當原料土源改變時,仍應做1組素土擊實試驗。 5.4.5 DDC試樁施工注意事項及問題處理 1)施工中應作好雨季施工準備工作,對回填土應進行及時覆蓋,以防淋濕。回填土不能用含水率超過規范要求的土進行回填。 2)灰土應隨用隨拌,盡量避免在場地長時間堆放,拌好的灰土嚴禁過夜使用。 3)成孔過程中,如發現樁孔有局部輕微縮頸現象,可用洛陽鏟削擴樁14、徑,使之達到設計要求,并保證夯錘順利落入孔底,若樁孔縮頸比較嚴重,可在孔內填入灰土或碎磚渣,稍停一段時間后,再重新成孔。 4)對抽檢不合格的灰土夯擴樁,采用在三樁中心處加樁的方法予以處理。 5.4.6 DDC工法工序檢驗及確認方法 1)進入工地的各種施工材料,未經檢查、試驗及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所有材料進場都要求認真檢查并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檢查。 2)實行施工人員自檢、工序交接檢查和質檢員復檢的“三檢”制度,任何一道工序未經質檢人員和監理工程師簽字,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3)對于監理工程師、設計人員提出的問題,經理部立即組織專人限期整改。施工接受監理的檢查,確保工程質量。 5.5質量檢驗 1)質15、量檢驗 a.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首先由施工員自檢,經質檢員檢驗合格后請監理工程師驗收,經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b.質量檢驗內容,樁位、樁徑、樁長及樁身夯實效果。 c.施工結束后,由檢測單位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 5.6機械、設備的配置 1)步履式長螺旋鉆機 1臺 2)電動卷揚夯實機 (18kN) 2套 3)小鏟車 2輛 5)裝載機 1臺 6)水準儀 1臺 7)經緯儀 1臺5.7材料的選擇 5.7.1材料的選擇 土料:現場黃土。 石灰:外購粉灰。5.8水、電用量計劃 1臺長螺旋鉆機用電功率10kW,2臺電動卷揚夯實機,負荷為20kW,1臺灰土拌和機15kW。其它設備用電負荷約3kW,用電總16、負荷為48kW。 現場用水主要為回填土拌和用水,用水量根據土的含水量確定。 6. 施工進度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 6.1施工進度計劃 1)前期準備工作1天;2)試樁測放樁位、機械安裝、測試1天: 3)DDC樁施工約需15天。 6.2工期保證措施 1)由實踐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管理生產、協調各工序、各專業的工作關系。 2)人力資源按一班作業配置,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時間。 3)DDC樁成孔設備進場1臺(套),保證全勤2臺(另一臺隨時調用)。4)施工過程中按1個班次考慮,采用12小時工作制,所有上崗人員均要有上崗證。 5)在施工過程中認真作好設備的維護、保養,把施工中的設備故障率降至最低。6)切實落實施工材17、料計劃,責任到人,確保施工材料滿足施工需要。 7)對地層情況認真分析,采取最佳的施工方案,遇到特殊情況及時研究及時解決。 8)加強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以免影響工程進度。 9)做好施工人員的素質教育,科學管理,文明施工。 7.工程質量指標及質量保證措施 7.1工程質量指標 本工程施工質量等級為合格。 7.2質量保證措施 1)本工程采用項目經理制的管理辦法,項目經理對該工程的技術、質量、安全生產、施工進度、成本核算等全面負責。全體施工管理人員在項目經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工作。 2)本工程項目配置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將自始至終負責本項目的實施中途不更換,且保證任何情況下至少其中1人在現場組18、織生產。 3)各職能班組分工負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4)技術質檢組要充分發揮本組的職能作用,對每道工序都要實行監督和檢查,對重點工序實行重點檢查。對不合格工序要堅決責令其返工并對該班組采取罰款措施。 5)施工期間遇雨天,采取防雨措施,防止石灰、土料、回填土受雨水淋濕。 6)全體工作人員,應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思想,在項目經理部的統一領導下,緊密團結,分工協作,確保按期、優質地完成施工任務。8.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對本工程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使人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施工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操作技術規程、規范和本施工組織設計。 3)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上崗,不戴安全帽19、不得進入現場。 4)配備專業電工,進行安全用電管理。 5)現場供電線路的設計、安裝要合理、牢固,移動性電器必須用電纜供電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主供電路必須由專職人員負責,任何人員不得隨意推拉電源開關。 6)施工場地設置警示帶或警示牌,閑散人員不得入內。 7)接受業主、監理及治安組對現場質量、治安環衛等工作的監督管理。 8)各種易燃品應放置于安全的地方,避免發生火災。 9)高壓線正下方嚴禁施工。在其下方或兩側施工時,與高壓線距離不得小于7m。 9.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 9.1文明施工目標 建立一個環保、安全、優質、文明、衛生、整潔的文明工地,創建文明工地。 9.2環保施工措施 1)樹立環保意識,遵守20、環保法令,加強環保意識教育。 2)及時申報排污、噪音等有關環保手續,按批準的文件執行。 3)生活及工程污水集中排放,工地垃圾集中清理。 4)施工現場白灰堆料場地及灰土拌合機應搭設防護棚,棚內白灰有必要時應覆蓋,以免對周邊教學區的影響。5)對施工道路及時灑水養護,防止塵土污染。6)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聲污染,夜間施工加強照明。 7)對廢舊物資、廢棄物進行回收,集中進行無公害處置。 9.3文明施工措施 9.3.1文明施工要求 1)項目部主要成員對國家有關創建文明工地文件精神領會貫通,全管理機構。 2)健全各項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 3)各工種、班組均設立相應的文明安全崗,責任到人。 421、)管理人員掛牌上崗,堅持規范用語和文明用語。 5)材料場地、現場道路、施工用電設施、施工機械設備、施工周轉材料、標識標牌、生活文化醫療場地及設施等硬件保證齊全。 6)加強職工教育工作,通過安全、質量技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使職工講文明、講禮貌、講安全、講質量、講衛生、遵紀守法,以達到文明工地要求。 7)為了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提高企業效益,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應制定實現文明工地的具體計劃和措施。 9.3.2 文明施工措施 1)現場圍護 設立門衛,門旁設立明顯的標牌。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管理負責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 本工程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嚴22、禁閑雜人員進入工地。 2)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場地整平。 現場做好排水措施,確保場地不積水。 指定車輛行駛路線,保證車輛進出道路暢通,合理布置現場。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管理負責人,做到現場清潔整齊,并現場掛牌。 施工現場的臨時用水、用電要有專人管理,不得有長流水、長明燈路面、廁所、現場衛生、門衛有專人管理。 施工場地做到水管、電線架設有序,設備清潔。 實行規范操作,堅持文明生產,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施工人員必須著裝統一、整齊,實行掛牌上崗。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高跟鞋,嚴禁酒后進入現場,嚴禁打架斗毆,嚴禁在生活區亂竄。 現場設備按發包人指定位置放置,經23、常保持機身清潔,清理機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隨地流淌。 施工現場不準亂堆垃圾及廢棄物,應在適當地點設置臨時堆放點并定期外運,清運渣土垃圾及流體物品,要采取遮蓋防漏措施。 3)現場布置 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料場、設備、水電線路,要嚴格遵循有關規定搭設整齊。 材料應分類堆放整齊,覆蓋圍護,嚴防材料變質、銹蝕。 易燃易爆及有毒材料設專庫存放。 現場使用的打樁機,要按平面固定位置停放,遵守機械安全技術規程,經常保持機身周圍環境的清潔,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 現場拌和材料白灰存放設有有密閉的防護棚,白灰取用完畢要及時進行全覆蓋。灰土拌和機及白灰棚附近設有防霧霾設備。4)標識、標牌 施工安全標志醒目,危險區的禁令標志明顯,通道處有提示性標志。 機械設備一機一牌,即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及制度等。 施工人員掛牌上崗。 施工現場設置宣傳標語和黑板報,并適時更換內容,起到鼓舞士氣、表揚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附件:工程樁施工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