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習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4765
2022-09-07
11頁
226.85KB
1、.工傷事故應急預案演習一、演習目的:為了提高生產部員工對突發工傷事故的應對能力,各相關部門責任人及員工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否合理、快速以及項目制定“工傷事故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特進行本次“工傷事故應急預案”演習。二、演習依據:相關人員依據“工傷事故應急預案”闡述的權責處置事故。三、責任部門:工程部、安全部。四、演習人員:組長:王筍副組長:高敬良組員:楊濤、劉立佳、朱成孟、靳得鵬、周順志、谷志偉、趙明亮、陳新、陳忠方、夏學生、杜芮、王永昌、李建輝、郭中華、張小龍、趙興田、郭金明、田大偉五、演習分工:1.現場受傷模擬由負責組織,人員參加。2.其他相關責任人按照各自職責應對。3.演習總指揮王筍,發布演習2、開始和結束口令,負責檢驗各個環節及演習時間計時,評估演習成績。六、演習方案:1.由勞務隊長陳杰組織,模擬生產現場發生一起因違章操作導板動作造.成的人員骨折安全事故,傷員疼痛倒地,現場生產停止,班長組織人員保護現場并上報當班作業長。2.當班作業長接報后,立刻趕赴事發地,查看傷情,組織人員做好傷者急救和保護現場工作,通知緊急調派車輛至車間3#門口等待送醫,3.當班作業長調派人員,分工做好傷者緊急救治和醫療器械的準備,將傷者用擔架抬至現場西側主路,同時安排人員至工地南大門附近迎接管理部安排的送醫車輛。4.項目安全員組織搶救工作,指導人員將傷者謹慎正確送上緊急護送車,避免因為救治不良造成傷者二次傷害,3、安排人員護送傷者送醫院救治。5.傷員安全送上車子后模擬演習結束。6.公司安全員組織事故原因調查并制定整改措施。七、演習時間:2015年 6 月 10 日。八、演習評估表演習檢查表檢查項目演練效果反應速度模擬事故發生的現場:2015 年 6 月 10 日上午 10:00 點,木工加工區操作工劉某在木工加工時思想不集中,致使木工電鋸傷及劉某右手臂。血流不止。2.事故發生后的緊急響應:(見事故響應流程圖).劉某旁邊的操作工張某發現這一現象,立即切斷電源,一邊立即對傷者采取簡單的搶救措施,一邊火速通知現場安全員,安全員得到消息后馬上匯報給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并立即趕往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立即啟動緊4、急響應小組和義務救護小組(并編組明確職責),安全總監高敬良任義務救護小組組長。見緊急響應小組名單、義務救護小組名單和職責分配表;一邊通知安全員保護現場,一邊安排車輛通知義務救護隊火速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一邊聯系醫院方面。同時安排辦公室做好善后處理,責令技術部找出事故發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預案的有效性預案對現場有指導意義,可讓現場事故處理更快更全面。九、事故現場急救與處理在作業現場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后,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及時采取科學、正確的現場急救方法,就可大大降低受傷人員的死亡率或減輕受傷人員傷愈后的后遺癥。因此,每位從業人員都應熟悉并掌握現場急救的簡單方法,以避免或防止延誤救護時間和采5、用不正確的救護方法,使事故發生以后的自救與互救更具及時性和有效性。第一節止血法人體在突發事故中引起的創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和血管的損傷,可能是閉合性的或是開放性的損傷,造成出血征象。一般來說,一個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約相當于體重的8%左右,一個體重為60 公斤的人,血液約為4800 毫升。出血量少時,一般不引起傷員血壓、脈搏的變化;若出血量超過總量的20%以上時,出現頭昏頭暈、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出冷汗、皮色蒼白、尿量減少等癥狀。出血量超過總量的40%就有生命危險。因此,止血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措施,必須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止血,這對搶救傷員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一、常用止血方法及適用部位常6、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壓迫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及加墊屈肢止血法等,目前,以加壓包扎止血法應用最廣泛。壓迫止血法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血的臨時止血。方法: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壓迫傷口附近靠近心臟一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能很快起到臨時止血的效果。2止血帶止血法只適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其他止血方式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一般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布制(紗布、毛巾、布帶等)等,醫務人員多用橡皮止血帶止血。布制止血帶的方法:繞受傷肢體一圈綁扎打結固定,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直到不流血為止。在綁扎和絞止血帶時,不要7、過緊或過松。過緊造成皮膚或神經損傷;過松則起不到止血的作用。3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各種傷口,是一種可靠的非手術止血法,應用最廣泛。方法:先用無菌紗布或干凈毛巾敷在傷口上,然后用繃帶緊緊包扎,包扎范圍應比傷口稍大。若傷肢有骨折,還要另加夾板固定。4加墊屈肢止血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關節或膝關節的彎曲功能,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目的。在肘窩或腘窩內放入棉墊或布墊,然后使關節彎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繃帶把前臂與上臂(或小腿與大腿)固定。二、身體不同組織出血的止血方法1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從傷口滲出,出血量少,色紅,危險性小。處理時只需要在傷口處蓋上消毒紗布或干凈手帕等,再加上棉花團或紗布卷,然后用繃帶8、扎緊即可止血。2靜脈出血血色暗紅,緩慢不斷流出。處理時一般抬高出血肢體以減少出血,然后在出血處放幾層紗布,加壓包扎即可達到止血目的。3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來自傷口的近心端,呈搏動性噴血,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險性大。動脈出血一般使用壓迫法止血,即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用手指把動脈壓在骨面上予以止血。三、身體不同部位出血的止血方法1頭部出血.頭部前面出血時,可在耳前對著下頜關節點壓迫顳動脈,如圖 62a 所示;頭部后面出血時,應壓迫枕動脈止血,壓迫點在耳后乳突附近的搏動處。2面部出血要壓迫面動脈,壓迫點在下頜角前面約2cm處,用手指正對著下頜骨壓住。3頸部出血要壓迫頸總動脈。用手指撳在一側頸根部,向9、中間的頸椎橫突壓迫,如圖62b 所示。但絕對禁止同時壓迫兩側的頸總動脈,以免引起大腦缺氧而昏迷。a)頸動脈壓迫部位 b)頸總動脈壓迫部位圖 62 顳動脈和頸總動脈壓迫部位4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壓迫鎖骨上方,胸鎖乳突肌外緣,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壓迫。5前臂出血可壓迫肱動脈,使傷指外展,用四指壓迫上臂內側。6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可用兩手的拇指放在手腕橫紋上方的兩側橈、尺動脈搏動處,將其分別壓于橈、尺二骨上。7手指出血將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分別壓迫手指掌側的兩側的指動脈。8大腿部出血可壓迫股動脈。壓迫點在腹股溝皺紋中點搏動處,用手指向下方的股骨面壓迫。9足部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10、間脛后動脈。四、止血時的注意事項1采用壓迫止血法時,應根據不同的受傷部位,正確選擇指壓點。2采用止血帶止血時,注意止血帶不能直接和皮膚接觸,必須先用紗布、棉花或衣服墊好并做時間標記,在轉送醫院途中,要每隔1 小時松解止血帶1-2 分鐘,用指壓法代替止血。3扎止血帶的部位不要離出血點太遠,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組織缺血、缺氧。一般綁止血帶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的1/3 處。.第二節包扎法有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紗布、繃帶或毛巾等包扎起來。及時、正確的包扎,既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保持傷口清潔,防止污物進入,避免細菌感染。當傷員有骨折或脫臼時,包扎還可以起到固定敷料和夾板的作用,以減11、輕傷員的痛苦,并為安全轉送醫院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繃帶包扎1環形包扎法適用于頸部、腕部和額部等處??噹咳毻耆虼蟛糠种丿B,末端用膠布固定,或將繃帶尾部撕開打一活結固定。2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先用環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繃帶漸漸斜旋上纏或下纏,每圈壓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端在原位纏兩圈予以固定。3螺旋反折包扎法多用于粗細不等的四肢包扎。開始先用螺旋包扎,待到漸粗處,以一手拇指按住繃帶上面,另一手將繃帶自該點反折向下,并蓋前圈的一半或1/3。各圈反折須整齊排列,反折頭不宜在傷口和骨頭突出的部位。4“8”字包扎法多用于肘、膝、腕和踝等關節處。包扎是以關節為中心,從中心向兩邊12、纏,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地包扎。5回轉包扎法用于頭部的包扎。自右耳上開始,經額、左耳上,枕外粗隆下,然后回到右耳上始點,纏繞兩圈后到額中時,將帶反折,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繃帶經過頭頂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傷員或助手按住此點,繃帶在中間繃帶的兩側回返,直到包蓋住全頭部,然后纏繞兩圈加以固定,如圖 63 所示。圖 63 回轉包扎法.二、三角巾包扎1頭部包扎法將三角巾底邊折疊成兩指寬,中央放于前額并與眼眉平齊,頂尖拉向腦后,兩底角拉緊,經兩耳的上方繞到頭的后枕部打結。如三角巾有富余,在此交叉再繞回前額結扎。另外,可將三角巾的頂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結,形似風帽。把頂角結放于前額,底結放在后腦部下方,包住頭13、部,然后再將兩底角往面部拉緊,包繞下頜拉至腦后枕部打結固定,如圖64 所示。圖 64 頭部風帽式包扎法2面部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頂角打一結,套在下頜處,罩于頭面部,形似面具。底邊拉向后腦枕部,左右角拉緊,交叉壓住底邊、再繞至前額打結。包扎后,可根據情況,在眼、口處剪開小洞。3上肢包扎法當手臂受外傷時,可將傷臂的手指尖對著毛巾一角,把這一角翻向手背,另一角從手掌一側翻過手背并壓在掌下,再把三角巾的另一端翻過來,包繞前臂,最后用帶子結扎。上臂受傷時,可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結后套在受傷的那只手臂的手指上,把另一底角拉到對側肩上,用頂角纏繞傷臂并用頂角上的小布帶結扎,然后把受傷的前臂彎曲到胸前,成近直角形,最14、后把兩底角打結。手部受傷時,可將手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朝向三角巾的頂角,底邊橫向腕部,把頂角折回,兩底角分別圍繞手掌左右交叉壓住頂角后,在腕部打結,如圖65 所示。圖 65 三角巾手部包扎法4下肢包扎法膝關節(肘關節相同)受傷時,應根據傷肢的受傷情況,把三角巾折成適當寬度,使之成為.帶狀;然后把它的中段斜放在膝(肘)的傷處,兩端拉向膝(肘)后交叉,再纏繞到膝(肘)前外側打結固定,如圖66 所示。足部受傷時,將腳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腳趾朝向三角巾的頂角;把項角折回,兩底角分別圍繞腳掌左右交叉壓住項角后,在腳腕部打結。圖 66 三角巾膝部包扎法三、包扎時的注意事項1包扎時要做到快、準、15、輕、牢?!翱臁本褪前鷦幼饕杆?、敏捷、熟練;“準”就是包扎部位要準確;“輕”就是包扎動作要輕柔,不能觸碰傷口,打結也要避開傷口;“牢”就是要牢靠,不能過緊或過松,。過緊會妨礙血液流動。影響血液循環;過松容易造成繃帶脫落或移動。2頭部外傷和四肢外傷一般采用三角巾包扎和繃帶包扎。如果搶救現場沒有三角巾或繃帶,可利用衣服、毛巾等物代替。3在急救中,如果傷員出現大出血或休克情況,則必須先進行止血,不要因為忙于包扎耽誤了搶救時間。第三節斷肢(指)與骨折的處理一、斷肢(指)的處理發生斷肢(指)后,除作必要的急救外,還應注意保存斷肢(指),以求進行再植。保存的方法是:將斷肢(指)用清潔布巾包好,不要用水沖16、洗傷面,也不要用各種溶液浸泡。若有條件,可將包好的斷肢(指)置于冰塊中,快速送往醫院。二、骨折的固定方法對于骨折的傷員,在送往醫院前,需對傷肢進行固定。1上肢肱骨骨折的固定肱骨骨折可用夾板固定,即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條狀物等,放在上臂內外兩側,并用繃帶或布帶纏繞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也可用一塊夾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側,中間墊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2前臂骨折的固定用長度與前臂相當的夾板,夾住受傷的前臂,再用繃帶或布帶自肘關節至手掌進行纏繞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前臂吊在胸前。.3股骨骨折的固定用兩塊一定長度的夾板,其中一塊的長度與腋窩至足根的長度相當,另一塊的長度與傷員的腹17、股溝到足根的長度相當。長的一塊放在傷肢外側腋窩下并和下肢平行,短的一塊放在兩腿之間,用棉花或毛巾墊好肢體,再用三角中或繃帶分段扎牢固定,如圖67 所示圖 67 股骨骨折固定法4小腿骨折的固定取長度相當于由大腿中部到足根那樣長的兩塊夾板,分別放在受傷的小腿內外兩側,用棉花或毛巾墊好;再用三角巾或繃帶分段固定。也可用繃帶或三角巾將受傷的小腿和另一條沒有受傷的腿固定在一起。5脊椎骨折的固定這是一種大型固定。由于傷情較重,在轉送前必須妥善固定。取一塊平肩寬長木板墊在背后,左右腋下各置一塊稍低于身厚約2/3 的木板,然后分別在小腿膝部、臀部、腹部、胸部,用寬帶予以固定。頸椎骨折者應在頭部兩側置沙袋固定頭18、部,使其不能左右擺動,如圖68 所示。圖 68 胸腰椎骨折的固定三、骨折臨時固定的注意事項1骨折部位如有傷口出血,應先止血,并包扎傷口,然后再作骨折的臨時固定。2對于有明顯外傷畸形的傷肢,只要做臨時固定進行大體糾正即可,而不需要按原形完全復位,也不應把露出的斷骨送回傷口,否則會給傷員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或因處理不當使傷情加重。3進行骨折固定時,要注意防止傷口感染和斷骨刺傷血管、神經,以免給以后的救治造成困難。4對于四肢和脊柱的骨折,要盡可能就地固定。在固定前不要無故移動傷員和傷肢。為了盡快找到傷口,又不增加傷員的痛苦,可剪開傷員的衣服和褲子。5臨時固定用的夾板和其他可用作固定的材料,其長度和寬度19、要與受傷的肢體相稱。夾板應能托住整個傷肢。除了把骨折的上下兩端固定好外,同時要把上下兩個關節固定好。6夾板不能同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毛巾、布單等柔軟物品墊好,尤其在夾板的兩端,.骨頭突出的地方和空隙的部位,都必須墊好。7固定時不可過緊或過松。四肢骨折應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并露出手指或趾尖,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如發現指(趾)尖蒼白發冷并呈青紫色,說明包扎過緊,要放松后重新固定。第四節傷員的搬運經過急救以后,就要把傷員迅速地送往醫院。搬運傷員也是救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搬運不當,可使傷情加重,嚴重時還可能造成神經、血管損傷,甚至癱瘓,難以治療。因此,對傷員的搬運應十分小心。一、20、單人搬運法如果傷員傷勢不重,可采用扶、掮、背、抱的方法將傷員行走。有三種方式:單人扶著行走,即左手拉著傷員的手,右手扶住傷員的腰部,慢慢行走。此法適于傷員傷勢不重,神志清醒時使用;肩膝手抱法,若傷員不能行走,但上肢還有力量,可讓傷員鉤在搬運者頸上。此法禁用于脊柱骨折的傷員;背馱法,先將傷員支起,然后背著走。二、雙人搬運法有三種方式:平抱著走,即兩個搬運者站在同側,并排同時抱起傷員;膝肩抱著走,即一人在前面提起傷員的雙腿,另一人從傷員的腋下將其抱起;用靠椅抬著走,即讓傷員坐在椅子上,一人在后面抬著靠背部,另一人在前抬椅腿。三、幾種傷情的搬運法1顱腦傷昏迷者搬運首先要清除傷員身上的泥土、堆蓋物,解21、開衣襟。搬運時要重點保護頭部,傷員在擔架上應采取半臥位,頭部側向一邊,以免嘔吐時嘔吐物阻塞氣道而窒息,若有暴露的腦組織應保護。抬運應兩人以上,抬運前頭部給以軟枕,膝部、肘部要用衣物墊好,頭頸部兩側墊衣物使頸部固定。2脊柱骨折搬運法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擔架抬運。應由24 人,使傷員成一線起落,步調一致。切忌一人抬胸,一人抬腿,如圖6-9 所示。傷員放到擔架上以后,要讓他平臥,腰部墊一個衣服墊,然后用34 根布帶把傷員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運中滾動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轉,刺激血管和神經,使下肢癱瘓。.圖 69 脊柱骨折傷員的錯誤搬運法3頸椎骨折搬運搬運頸椎骨折傷員時,應由一人22、穩定頭部,其他人以協調力量平直抬到擔架上,頭部左右兩側用衣物、軟枕加以固定,防止左右擺動。4腹部損傷搬運嚴重腹部損傷者,多伴有腹腔臟器從傷口脫出,可采用布帶、繃帶做個略大的環圈蓋住加以保護,然后固定。搬運時采取仰臥位,并使下肢屈曲,防止腹壓增加而使腸管繼續脫出。四、搬運傷員時的注意事項1在搬運轉送之前,要先做好對傷員的檢查和完成初步的急救處理,以保證轉運途中的安全。2要根據受傷的部位和傷情的輕重,選擇適當的搬運方法。3搬運行進中,動作要輕,腳步要穩,步調要一致,避免搖晃和振動。4用擔架抬運傷員時,后面的抬送人員及時留意傷員的面部情況。5為防止傷員在抬運轉送過程中受寒受凍,要注意給傷員蓋好毯子,使身體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