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區城市防洪應急預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5384
2022-09-08
14頁
186.49KB
1、惠州市區城市防洪應急預案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有效防范和處置暴雨洪水災害,保證城市防洪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特制訂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等有關法律、法規,參照國家防總 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編制本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惠州市區惠城區中心區(以下簡稱市區)內因暴雨和江河洪水造成洪澇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四)工作原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和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堅持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原則;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2、度原則;堅持服從大局,各司其職原則;堅持依法防洪,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快速反應,部門聯動,及時、高效地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原則。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市政府設立市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簡稱市三防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全市的防汛防旱防風工作,市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辦公室(簡稱三防辦)為常設辦事機構。(一)市三防指揮部組織機構。市三防指揮部由市長任總指揮,常務副市長、分管三防工作的副市長、75200 部隊司令部一名領導、惠州軍分區一名主要領導、市政府協調三防工作的副秘書長、市水利局局長任副總指揮。成員由市府辦,市發改局、經貿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規劃建設局、交通局、信息產業局、3、水利局、農業局、衛生局、海洋漁業局、三防辦、公用事業局、公路局、氣象局、電信局,惠州供電局、海事局,省水文局惠州分局等單位組成。(二)市三防指揮部職責。市三防指揮部是城市防洪搶險組織指揮機構,負責城市防洪搶險工作。主要職責是制訂城市防洪應急預案,及時掌握水、雨情信息,督促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落實城市防洪搶險的各種預案和措施。(三)市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城市防洪搶險救災期間重大事項、涉外信息發布及涉外新聞采訪等協調工作。75200 部隊:負責搶險救災中的急難險重任務,根據市三防指揮部的請求出動兵力、裝備投入搶險救災。惠州軍分區:負責組織協調駐惠部隊、武警支隊、市公安消防支隊和4、民兵預備役人員做好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同時協助維護社會秩序和交通管制,協助轉移危險區域的群眾。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廣播電視臺及各媒體做好防洪搶險救災宣傳報道工作。市水利局:負責惠州大堤(南、北堤)的安全監測和防洪排澇工作,搶修水毀堤圍設施和堤圍除險加固。市經貿局:負責協調電力、商業、物資等部門的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市財政局:負責防洪搶險救災市級財政預算安排,及時下撥資金并監督檢查,保證救災資金及時到位。市規劃建設局:負責協調園林、環衛等部門的防洪搶險工作。市交通局:負責協調組織有關部門保障防洪搶險車輛和交通運輸車輛的暢通,全力搶修水毀道路、橋梁。市民政局:負責安置受災人員,安排受災困難人員基本生活5、救助,申請管理分配救災款物,并監督檢查使用情況。市衛生局:負責調度衛生技術力量,搶救傷病員,開展防病治病,預防和控制疫病的發生、傳播、蔓延。市教育局:負責做好對學生防洪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災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市公用事業局:負責協調自來水總公司、公共汽車總公司等部門的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做好城市排澇應急預案,確保排水暢通,及時搶修損壞的市政設施,保障市民的飲用水供應。市公路局:負責組織搶修水毀公路、橋梁,確保公路通行順暢。惠州供電局:負責對損壞電力設施的修復和城市防洪搶險救災的電力供應。市信息產業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通信部門(公司)保障防洪搶險通信暢通。市電信局:負責防洪搶險救災有線通信保6、障工作,及時搶修損壞的有線通信線路設施。市氣象局:負責天氣監測和預報、預警。省水文局惠州分局:負責水、雨情的監測和預報、預警。市公安局:負責維護社會治安和協調維護交通秩序。(四)市三防辦職責。及時掌握水、雨情動態,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領導報告,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會商,分析評估洪水態勢,提出防洪對策和措施,向有關部門傳達市三防指揮部的防洪搶險指令。三、預防預警機制(一)預防預警信息。1.氣象水文信息。市氣象局負責實時氣象信息監測和報告。市氣象臺加強對重大氣象災害,特別是未來降雨的預測,并及時報市三防指揮部和有關領導。省水文局惠州分局負責東江、西枝江實時水情、雨情信息的監測和報告。當惠州水位達7、到警戒水位 13 米時,省水文局惠州分局要對東江上游和西枝江上游的水情、未來可能達到最高洪峰水位作出分析預測,并將預測結果及時報市三防指揮部。2.工程信息。當惠州水位達到警戒水位 13 米時,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應加強對堤圍工程的巡查監測,并將堤圍、涵閘、排澇站等設施的運行情況上報市三防指揮部。當堤圍或涵閘、排澇站等穿堤建筑物出現重大險情時,堤圍管理處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及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二)預警報警行動。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水災害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防洪搶險的準備。組織準備。建立健全城市防洪組織指揮機構,落實防汛責任人、搶險隊伍(含機動搶險隊伍8、)。工程準備。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加強對堤圍和涵閘、排澇站等穿堤建筑物的管理維護,確保涵閘、排澇站運行正常。預案準備。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應制訂堤圍防洪排澇搶險預案,市三防指揮部制訂市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物料準備。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按堤防防汛器材貯備標準,儲備必需的防洪搶險物料,市級防汛物資存放在惠州大堤白沙仔三防倉庫。2.江河洪水位預警。省水文局惠州分局負責洪水的預報監測,當惠州水位達到警戒水位 13 米時,應每小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一次東江(惠陽站)水位、流量(博羅站)的實測數據和未來洪水的趨勢,為指揮部領導防洪決策提供依據。3.水庫泄洪預警。白盆珠、角洞、紅花湖水庫和惠9、州西湖、東江水利樞紐工程應嚴格按照防限水位(允許蓄水位)運行,當氣象預報有強降雨時,應提前泄洪。泄洪前應向有關領導報告和向社會公眾預警。白盆珠水庫、紅花湖水庫、東江水利樞紐的調度和預警由市三防指揮部負責,角洞水庫由惠城區三防指揮部負責。預警方式分別通過手機短信、固定語音電話、新聞媒體提前向公眾預告。4.內澇災害預警。當氣象預報將有強降雨,市區內可能出現嚴重內澇時,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要做好防洪排澇的準備工作,一旦外江水位較高,自排閘門關閉,內澇水達到允許排澇水位以上時,根據市三防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立即啟動排澇設施進行排澇。市公用事業局和排水管理單位要加強市區排水設施管理,并落實應急排水措10、施,確保排水暢通。必要時,按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通知低洼地區居民及企事業單位及時轉移人員和財產。5.報警。惠州氣象臺、省水文局惠州分局是我市洪水災害的報警部門,負責對我市突發防汛信息或洪水災害信息的監測、報警和預測。6.接警。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負責防汛報警的接警。7.處警。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接到洪水災害預警后,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市三防指揮部領導報告并通報各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應根據預警級別,做好防洪搶險準備。(三)主要防御方案。1.市政府批準的本預案。2.惠州大堤(南、北堤)管理處制訂的防洪排澇搶險預案。3.市三防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制訂的防洪搶險預案。(四)預警級別及發布。1.洪水預警級別11、劃分及確定。洪水災害預警級別按洪水大小和影響程度確定。根據我市歷年洪水記錄,預警級別按東江惠州水位分為五級:級惠州水位 17.52米(100 年一遇),級惠州水位 17.11 米(50 年一遇),級惠州水位 16.51 米(20 年一遇),級惠州水位 15.94 米(10 年一遇),級惠州水位 15.4513 米(5 年一遇以下)。2.洪水預警級別發布。根據省水文局惠州分局對洪水預測和分析結果,達到洪水預警級別時,由市三防指揮部發布洪水預警,并通知有關成員單位和新聞媒體對外發布預警信息。四、應急響應(一)應急響應行動。1.當洪水達到預警水位時,視洪水災害預警級別程度,市三防指揮部召開防洪會議,12、分析洪水災害情況,宣布進入緊急防洪狀態,并通過新聞媒體對公眾發布緊急防洪動員令。2.市三防指揮部設立防洪搶險小組。綜合協調組:市政府辦公室主任(組 長)市水利局局長(副組長)宣傳報道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組 長)市水利局局長(副組長)水文氣象組:省水文局惠州分局局長(組 長)市氣象局局長(副組長)技術指導與防洪調度組:市水利局局長(組 長)市三防辦主任(副組長)交通運輸組:市交通局局長(組 長)市公路局局長(副組長)治安保衛、交通保障組:市公安局局長(組 長)市交警支隊支隊長(副組長)供電組:惠州供電局局長 通信保障組:市信息產業局局長(組 長)市電信局局長(副組長)衛生救護組:市衛生局局長(13、副組長)后勤保障組:市水利局局長(組 長)物資保障組:市經貿局(組長)市三防辦(副組長)3.市三防辦。(1)收集整理水雨情、險情、災情及時向省防總和市委、市政府、市三防指揮部領導報告。(2)負責指揮部領導與各小組之間的聯絡以及各小組之間的協調。(3)執行指揮部的決策,做好信息的上傳下達,督查、反饋指揮部各項決定的落實情況。4.市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實行 24 小時值班,領導上崗帶班。同時,惠州大堤(南、北堤)各責任地段單位應組織人員每天 24 小時輪班上堤巡邏,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市政府辦公室:負責防洪搶險重大事項協調和境外新聞媒體采訪報道。75200 部隊和惠州軍14、分區:視洪水預警級別程度,各派一名領導到市三防指揮部就位指揮。應市三防指揮部請求,協調駐惠部隊、武警惠州支隊、市公安消防支隊并組織指揮民兵預備役部隊投入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防洪搶險救災宣傳報道,電視臺、電臺收到市三防指揮部發出的城市緊急防洪動員令后,30 分鐘內向公眾播發,并及時播發有關暴雨洪水警報,播發市三防指揮部的汛情通報和有關防洪搶險救災的先進事跡和抗洪搶險動態。市水利局:負責防洪工程搶險技術指導。省水文局惠州分局:負責江河水情的監測,每小時報告一次東江(惠陽站)、西枝江(平山站)水位和流量(博羅站),對最新的水情和可能達到最高洪峰水位,作出綜合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市三15、防指揮部。市氣象局:負責對未來天氣的降雨趨勢、降雨程度作出預報,并將預報結果報市三防指揮部。市交通局:負責組織和協調航運、汽車運輸總公司防洪搶險車輛調配和交通管理。市公安局:負責維護社會治安,保障防洪搶險車輛優先通行。組織協調市公安消防支隊、邊防支隊參加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市衛生局:負責組織衛生部門和醫療隊伍搶救傷病人員及預防和控制疫病的發生、傳播和蔓延。惠州供電局:負責保障防洪搶險用電。市信息產業局:負責協調有關通信部門(公司)做好應急機動通信準備,保障防洪搶險的無線通信暢通。市電信局:負責保障防洪搶險的有線通信暢通。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協助組織發生山洪引起的滑坡或泥石流等地帶的人員迅速轉移。市16、教育局:負責洪區及危險地帶師生的安全轉移。5.惠城區三防指揮部:組織轄區內的單位在責任地段上巡邏和進行搶險救災,同時負責橋東片防洪搶險和人員轉移。(二)信息報道、處理和發布。1.汛情、水情、險情、災情等防汛信息實行歸口處理,分級上報。2.防汛信息的報送,應快速、準確,重要信息立即上報,若一時難以準確把握,先報告基本情況后抓緊補報詳情。3.市三防辦將特別重大的汛情、險情、災情即時向省防總、市委、市政府報告。4.防汛信息由市三防指揮部通知有關新聞單位適時向社會公布。(三)應急解除。當洪澇災害得到有效控制,由市三防指揮部通知各有關部門、單位和新聞媒體向社會宣布城市緊急防洪行動結束,解除應急狀態。五、17、應急保障(一)通信與聯絡保障。1.通信保障。市信息產業局負責組織協調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廣東省移動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廣東省聯通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做好相應無線通信保障應急準備,市電信局做好有線通信的保障。視洪水級別程度,必要時調度應急通信設備在抗洪搶險現場為防洪搶險通信臨時指揮提供通信保障。2.聯絡保障。按市三防指揮部提供的城市防洪搶險單位、負責人及各相關單位人員聯絡電話進行聯絡。(二)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1.應急隊伍保障。(1)市三防指揮部制訂的城市防洪預案規定各成員單位的防洪責任地段及上堤搶險人數(詳見附件)。(2)市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城市防洪搶險機動搶險隊,發生洪澇災害18、時,按市三防指揮部命令執行機動搶險任務。(3)駐惠部隊、武警支隊、市公安消防支隊及民兵預備役部隊是抗洪搶險的重要力量,隨時投入抗洪搶險。2.交通運輸保障。市交通局負責協調公路、航運、汽運等部門,按照防洪搶險預案要求,提供交通運輸保障。交警、交通運輸部門對防洪搶險人員、防洪搶險救災物資運輸給予優先通行。3.醫療防疫保障。市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衛生防疫部門做好疾病防治、防疫消毒、搶救傷員等工作。4.治安保障。市公安局負責制訂抗洪搶險應急狀態下維護治安秩序方案,保障城市抗洪搶險的治安安全。5.物資保障。(1)惠州大堤(南、北堤)按照堤防防汛器材貯備規定儲足防汛物料。(2)市級防汛物資存放在惠州大堤白沙19、仔三防倉庫及下埔橫江瀝三防倉庫。6.供電保障。惠州供電局負責保障抗洪搶險用電。7.經費保障。除申請國家、省特大防汛費外,市財政安排一定資金用于補助抗洪搶險及水毀工程等設施的修復。8.社會動員保障。(1)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在緊急情況下,市三防指揮部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調用所需物資設備和人員參加抗洪搶險。(2)三防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有關部門,在抗洪搶險期間,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解決防汛的實際問題,同時充分調動本系統、本單位的力量,全力支持抗洪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三)宣傳、培訓和演習。1.宣傳。市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應加強對城市防洪避險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洪意識和自20、救能力。2.培訓。市水利局、三防辦負責不定期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防洪搶險的知識和防洪搶險的能力。六、善后工作(一)救災。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救災工作會議,部署做好災后的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設施修復、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等善后工作。(二)救濟救助。市民政部門負責協調解決困難人員臨時基本生活救濟救助。(三)水毀工程修復。1.水利部門負責惠州大堤(南、北堤)、水毀堤圍、設施的修復和除險加固,確保堤圍在下一次洪水到來時安全。2.市規劃建設、公用事業、交通、通信、電力等部門,應盡快組織人員修復水毀設施,盡快恢復供水、供電、交通、通信。(四)防汛搶險物料補21、充。根據當年的防汛搶險物資消耗情況,堤圍管理單位應按堤防防汛器材貯備標準及時補充防汛物資。七、附則 本預案將根據情況的變化適時作相應修改,報市政府批準。本預案由市三防辦負責解釋。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生效。附件:市區防洪責任地段任務劃分表 市區防洪責任地段任務劃分表上堤搶險人數 名稱 單位 起止 任務(米)巡邏 人數 五年 洪水 二十年 洪水 五十年 洪水 惠城 區三 棟 鎮 18號 小堤 1264 10 50 200 300 市環 保局 12號 樁 700 8 40 160 240 市規 劃建 設 局 23號 樁 700 8 40 160 240 市工 商局 34號 樁 700 8 40 16022、 240 市審 計局 45號 樁 700 8 40 160 240 市地 稅局 56號 樁 700 8 40 160 240 市國 稅局 67號 樁 723 8 40 160 240 市財 政局 78號 樁 889 8 40 160 240 市經 貿局 89號 樁 800 8 40 160 240 市外 經貿 局 910號 樁 800 8 40 160 240 市統 計局 1011號樁 800 8 40 160 240 市物 價局 1112號樁 800 8 40 160 240 市勞 動保 障 局 1213號樁 800 8 40 160 240 市發 改局 1314號樁 600 6 40 1623、0 240 市人 口計 生 局 1415號樁 600 6 40 160 240 市體 育局 1516號樁 600 6 40 160 240 市衛 生局 1617號樁 600 6 40 160 240 市教 育局 1718號樁 600 6 40 160 240 市文 化局 1819號樁 600 6 40 160 240 市公 路局 1920號樁 1000 10 50 200 300 市交 通局 2021號樁 1073 10 50 200 300 江南 辦事 處 七聯 堤 6561 30 150 600 900 75200部 隊 機動 任務 500 2000 3000 惠州 大堤 南堤小小 計計 24、22610 192 1520 6080 9120 惠城 區汝 湖 鎮 汝湖 至馬 屋 5690 60 250 1000 1500 江北 辦事 處 望江 至菊 花 頭 3031 36 150 600 900 市委 組織 部 12號 樁 200 4 20 40 100 市委 統戰 部 23號 樁 200 4 20 40 100 市委 政法 委 34號 樁 100 2 10 20 40 市公 安局 45號 樁 300 6 20 40 80 市司 法局 56號 樁 100 2 10 20 40 市農 業局 67號 樁 300 6 20 40 80 市林 業局 78號 樁 300 6 20 40 80 25、市海 洋漁 業 局 89號 樁 300 6 20 40 80 市氣 象局 910號 樁 300 6 20 40 80 市水 利局 1011號樁 300 6 20 40 80 市府 辦 1112號樁 300 6 20 40 80 市人 事局 1213號樁 300 6 20 40 80 市民 政局 1314號樁 300 6 20 40 80 市旅 游局 1415號樁 300 6 20 40 80 市外 事僑 務 局 1516號樁 200 4 10 20 40 市口 岸局 1617號樁 200 4 10 20 40 小金 口街 道 辦事 處 英頭 至風 門 坳 3259 36 150 600 90026、 惠州 大堤 北堤小小 計計 15980 212 830 2760 4460 合合 計計 34080 404 1350 8840 13580 說明 1.當惠州達到警戒水位13米時,各責任地段單位應組織人員上堤巡邏,發現險情,應立即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2.出現險情時,由市三防指揮部派技術人員到場指導搶險,各單位應盡可能派人上堤參加搶險,人員不足時,由市三防指揮部統一協調或派部隊參加突擊搶險。3.單位領導或搶險負責人有調整的,應及時組織新到位的人員到任務地段熟悉情況。4.惠州大堤南堤樁號順序由原來的下游至上游編號改為由上游至下游編號。各單位責任地段基本不變。個別單位增加了一些長度,主要是大堤加固后將過去的堤段全部連接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