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人工島項目海上施工船只安全施工及溢油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046
2022-09-08
12頁
22KB
1、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人工島項目海上施工船只安全施工及溢油應急預案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編制依據按照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對于海上施工安全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家海上安全施工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人工島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第二條 編制目的 通過有效的應急響應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降低溢油事件對海洋污染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第三條 編制原則建立高效、集中、統一的應急指揮系統,充分發揮人、財、物優勢,最大限度控制突發安全事故、溢油事件造成的損失。第四條 預防原則堅持“響應迅速,救援得力,環保得力,安2、全第一”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第五條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海南鼎頂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開發的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人工島項目海上施工安全管理及溢油突發事件。第二章 基本情況第六條 地理位置 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項目位于文昌市新埠海域,填海面積49.9公頃,西距海口越18km,南距東寨港20km。第七條 氣候情況文昌市屬熱帶北緣沿海地帶,具有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特點,屬熱帶季風島嶼型氣候。光、水、濕、熱條件優越,全年無霜凍,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23.9,多年在23.424.4之間,年最低氣溫0.36.6,出現在1月份。年平均10積溫為8474.3,。年平均日照1953.8小時。雨量豐富,但時空分布3、不均,干、濕季明顯,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1721.6毫米,平均1529.81948.6毫米。811月間該市常受到強熱帶風暴和臺風的影響,年平均發生2.6個第八條 災害源及事故特點(一)突發風暴潮:8-11月份時常有臺風來襲。(二)重大危險源:施工作業時的安全隱患。(三)水上作業:貨運船舶、施工船舶 等。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第九條 組織機構與職責組織機構:海南鼎頂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指揮: 蘇明義 副總指揮:李舜成員:姜智 曾影指揮中心:人工島項目部 接警中心:安全生產辦公室 值班電話: 第十條 現場指揮機構現場指揮:姜智 曾影第四章 應急預案啟動 第十一條 現場指揮系統啟動一旦接到安全、溢4、油事故報告,指定的現場指揮立即趕赴現場。 在指定的現場指揮及海事監督人員到達現場前,由船員中級別最高者擔當臨時現場指揮。第十二條 現場施救 (一)現場指揮(臨時現場指揮)應立即采取以下應急行動: (1)確定溢油事故現場的準確地點和溢油原因(包括船名、船型、碰撞/擱淺、船東/貨主),及時向溢油應急指揮部報告,同時組織緊急處置。 (2)及時報告溢油種類、溢油事故的規模(包括油跡的長、寬、形狀、顏色),現場風速、水流狀況及浮油漂流動向,組織必要的監視監測,并定時(一般為10分鐘)向溢油應急指揮部報告溢油漂流動向。 (3)及時根據現場情況預測并報告進一步溢油的可能性,判斷溢油應急反應等級,責令責任方采5、取可能做到的一切防溢油措施,要求應急指揮部迅速調動應急隊伍及裝備。 (4)溢油應急隊伍及裝備到達現場后,組織指揮現場溢油圍控和清除,并根據溢出油種類、規模、地點、擴散方向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5)采取任何應急反應行動,均應根據溢油規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確定相應的應急等級,并及時報告溢油應急指揮部。二. 溢油的控制與清除 (一)選擇適宜對策: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圍控、回收或清除水面溢油,防止其漂及岸邊,污染岸線。 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風、浪、流、溫度、環境敏感資源)和溢油特性(黏度、揮發性、溶解度、油膜厚度、風化程度等),選擇適當的水面和岸上清除對策.選擇清污對策時,必須考慮是否具有專6、門或替代的設備、器材和材料,同時還要考慮相應的輔助設施及配套設備,如: (1)圍油欄拖帶船及指揮船。 (2)回收油接收設施。 (3)溢油分散劑噴灑設備和載帶船舶或飛機。 (4)回收廢油及污染物的處置設施等。 (二)明確清污作業限制要求: 1.圍油欄圍控 (1)在浪高水域,溢油可能會濺過圍油欄,發生濺油的條件如下: 波浪高度高于圍油欄的水上部分。 波浪波長與波高之比小于5-101。 (2)水流流速較大時會影響圍油欄的滯油性能,流速對圍油欄的垂直分量達到0.7節時為臨界流速,必須采用減少垂直分量的辦法才能提高圍油欄的滯油性能,包括: 避免使圍油欄沿與水流流向垂直的方向布放,以降低作用于圍油欄的垂直7、流速分量。 在使圍油欄與水流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同時要考慮各階段圍油欄連接后的整體剛性。 2.撇油器回收 (1)水面比較平靜時撇油回收效果較好,但在風浪大情況下一般不能使用,具體限制如下: 風可以卷起輕質油,使其離開水面。 波浪較大、特別是出現短波和駭浪時,撇油器不能跟隨波浪,使其性能受到影響。或使撇油器的集油機構移動,離開水面油膜,影響回收。 急流使溢油在圍油欄下面逃逸,高流速使水面溢油太快地移過撇油器的集油機構,不能有效回收。 (2)溢油粘度是影響撇油器回收效果的主要因素,具體限制為。 溢油粘度大于2,000cst時,一般撇油器不能正常工作。 溢油在風蝕過程中粘度會顯著上升,嚴重乳化的原油粘8、度甚至高達130,000170,000cst,影響撇油器的有效性。 對于高傾點的原油和瀝青球,可采取油拖網作為撇油裝置替代一般撇油器。 (3)油膜厚度是決定撇油系統有效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只要油膜有足夠的厚度,則幾乎任何一種撇油裝置都是有效的,而當積聚的溢油減少時,撇油器的回收效率都會下降,簡單的撇油裝置(如抽吸型撇油器)受油膜厚度影響最為明顯。 (4)在撇油器工作環境中如果有雜物,則可能使撇油器的運行發生障礙,某些撇油器如親油型撇油器,對雜物很敏感。 3.化學消油劑 (1)任何情況下使用化學消油劑,均應經溢油應急指揮部批準。并且噴灑化學消油劑最好使用專用的噴灑設備,如無專用噴灑設備,也可使用船9、上的消防泵代替。 (2)決定是否使用化學消油劑,應考慮下列因素: 在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有火災、爆炸等危險,以及危及人命或設施安全的不可抗拒的情況下。 對于物理、機械的方法難于處理的溢油,采取化學消油劑促使其向水體分散所造成總的損害比把溢油留在水面上不處理的損害小。 溢油可能向水產養殖區、環境敏感區移動,威脅著商業利益或對環境有損害,并且在到達上述區域之前不能通過自然蒸發,或風浪流的作用而自行消散,也不能用物理方法圍控和處理。 溢油的類型及水溫適合于化學分散(一般來說,水溫需高于擬處理油的傾點5以上),氣象等條件宜于分散溢油擴散。 (3)限制使用化學消油劑的原則 下述情況不宜使用化學消油劑,但發10、生或可能發生有火災、爆炸等危險,以及危及人命或設施安全的不可抗拒的情況除外: 溢油為汽油、煤油等易揮發的輕質油,或呈現彩虹特征的薄油膜。 溢油為難于化學分散的油,例如有高蠟含量、高傾點的大慶原油、華北原油等。 溢出油為在環境水溫下不呈流態或經過幾天風蝕后形成有清晰邊緣的“巧克力奶油凍”樣的厚碎片。 溢油發生在封閉的淺水或平靜的水域。 溢油發生在環境敏感區或電廠冷卻系統的吸水口。 4.現場焚燒 現場焚燒可在短時間內燒掉水面大量的溢油,作業簡單,所需后勤支援少。但應做到注意避免以下問題: 焚燒地點應遠離碼頭、岸邊設施、環境敏感區,且應防止誘發二次燃燒。 如采取現場焚燒,則要在溢出后1-2天內(油包11、水乳狀液中含水量不小于30%),且風、浪較小時進行。 5.岸線清除 岸線溢油的清除一般可直接進行,正常情況下不需要專用設備。根據油品的種類和數量、污染的地理范圍、受到影響的岸線長度和自然狀況制定岸線清除方案。岸線清除通常有以下三個階段: (1)清除重污染物及浮油。 (2)清除中度污染物、擱淺于岸線的油及被油污染的岸邊泥沙。 (3)清除輕度污染岸線污染物及油跡。 大區域的污染清除的方法由岸線類型決定,漂到岸邊的浮油應盡快地圍攏與收集,以防止流到未被污染的岸線。可使用泵、真空罐車或油罐拖車收集浮油,若車輛無法到達,可使用桶、勺、或其他容器撈起溢油,再將裝油的容器用船運走。此外,還可使用適量的吸油材12、料。待流動的溢油清除后,對于沙灘可用鏟車收集被油污染的砂石;對其他類型的岸線,通常可用高壓水或分散劑清除污油,用涼水或熱水沖洗取決于設備性能及油的種類,一般情況下水溫大約加熱到60并以10-20升/分鐘的水流噴射沖洗,同時必須將沖洗下來的油污水收集起來。三. 溢油清除的原則(1)對于非持久性油類,如:汽油、輕質柴油、航空煤油、輕質原油等: 一般不采取回收方式,讓其揮發。 當有可能向附近敏感區域擴大時,可使用圍油欄攔截和導向。 在有可能引起火災的情況下,可使用化學消油劑,使其乳化分散,但應按程序嚴格控制用量。 (2)對持久性油類,如柴油、中、重質原油、船舶燃料油、重油: 在可能的情況下,采取浮油13、回收船、撇油器、油拖把、油拖網、吸油材料以及人工撈取等方式,盡量進行回收。 (3)以下情況可暫不采取清除行動: 溢出量較少,岸線或資源不受威脅。 溢油為揮發性(非持久性)油類。 (4)可暫不采取清除行動的原則: 進行清除比自然清除更有害。 不能確定清除方法的有效性。四. 回收油及油污廢棄物的處置溢油現場清除收集起的油,通過煉油廠、污水接收處理站或油的回收裝置(如綜合油污回收船上的油水分離器)進行處置。如果岸線清除后,由于油的風化以及油中滲入了細沙、碎石、泥土,就必須考慮其他方法,如直接傾倒;埋于陸地以利于土壤改造或作為次等級公路的路面鋪設材料;焚燒等。處理的方法取決于油和碎石的數量及類型、環境14、因素及費用,具體由環保部門提出處置意見。 1. 回收油再利用 回收油再利用是處置回收油的第一方案,當回收油的質量符合一定要求時(如:油可以泵吸;油內固體含量低等),通過煉油廠、污水接收處理站或油的回收裝置(如綜合油污回收船上的油水分離器)處理后的回收油可直接或摻合于燃油中再利用。 對未乳化油可使用重力分離法分離出其中的水分。對“油包水”乳化油,可將其加熱到時80或使用破乳劑破乳,然后再用重力法進行分離。 2. 直接填埋 可把含油量低于20%的油污砂石或油泥傾倒在指定的填埋場,填埋時應避免造成地下水受到污染,此外,還可填埋于陸地以利于土壤改造或作為次等級公路的路面鋪設材料。 3. 焚燒 油類焚燒15、會引起煙氣擴散,而且很難實現完全燃燒,會產生焦油狀的殘余物,因此應注意焚燒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焚燒裝置應安裝凈化裝置,并經環保部門檢測合格,許可后,方可進行。 4. 增強生物降解 通過生物降解的方法可以處理油和含油廢棄物。陸地上的油需與潮濕的營養基混合。降解率取決于溫度、可得到的氧氣含量以及氮、磷等養料量。采用生物降解泥土溫床法,并通過定期通風、追加磷、氮肥料,則可提高生物對油的降解率。 5. 存儲注意事項 清污作業結束后大量的油污砂石需要處置,在不能及時運走的情況下,必須臨時存儲這些油污砂石,為收集和最后處理提供緩沖余地。對于岸線被清除的油污砂石,將其暫存岸邊的運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從岸邊運到暫存點,過些時間再運到最后處理場所。 存儲前應盡可能地從油污碎石中將污油分離出來,以便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污油處置。經收油機和吸油材料回收的油可直接暫存于油輪艙內,靠岸后即可用罐車運至指定處理場所。如果沒有特別的容器,從岸邊回收的油可用土墻圍起來,或裝入加厚的塑料袋(或其他防油袋)簡單存放并保證油不溢出來。臨時存油的地方應選擇非敏感區域,避免由于受到油的侵蝕而干擾植物生長。將油運走后,存放場所應盡可能恢復原來面貌。第五章 附則第十三條 本方案由海南鼎頂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解釋。第十四條 本方案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