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鐵罐車間及附屬配套工程應急救援預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482
2022-09-08
18頁
41KB
1、 目 錄一、編制依據 2二、編制原則 2三、工程簡況 2四、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 2五、應急區域范圍劃定 2六、預案的組織 3七、應急預案的設備設施 7八、應急救援步驟與措施 7九、應急知識培訓 16十、應急預案措施的演練、評價及修改 17十一、通信聯絡 17十二、事故報告 17一、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2、建設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3、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和調查程序規定。4、建設工程安全操作規程二、編制原則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2、貫徹“以人為本,快速有效”原則。3、“屬地救援”原則,即:立足于重大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2、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三、工程簡況本工程項目位于鶴山市共和鎮工業西區,總建筑面積約4644平方米,擬建設辦公樓(三層)、鐵罐車間(單層)及附屬配套工程,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四、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1、基坑開挖后的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坍塌。2、高處腳手架發生部分或整體倒塌及搭拆作業發生人員傷亡事故。3、壓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違反安全規程發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事故,4、自然災害,如雷電、地震、強風、暴雨等對設施的嚴重損壞。5、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故障或發生嚴重漏電。6、其他作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如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3、破壞;五、應急區域范圍劃定1、工地現場內應急區域范圍制定。1.1、腳手架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1.2、山體邊坡及自然災害事故等危害半徑以外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1.3、電氣設備故障、嚴重漏電事故以及任何絕緣區域,如木材堆放場等為應急區域范圍。2、工地場外應急區域范圍的劃定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圍檔)處,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屬政府職能。在事故(危險)發生后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確定應急區域范圍。應急電話: 火警電話: 119 醫療救護: 120 公司辦公室: 公 安: 110 六、應急預案領導組織機構:1、成立應急預案的獨立領導小組(4、指揮中心)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雷智勇 電話:87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組 長:黃小紅副 組 長:黃連朝、余國炎 下設各專項救援支持負責人:通訊聯絡組組長:余國炎 技術支持組組長:劉圣球消防保安組組長:謝增富搶險搶修組組長:鄭 強醫療救護組組長:崔 寧后勒保障組組長:黃千英組 員:工程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救援組組長救援組副組長救援組副組長技術支持組通訊聯絡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搶險搶修組消防保安組2、應急組織的分職責2.1、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筑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5、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就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2.2、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6、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采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2.3、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聚,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2.4、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7、與整理及對外聯絡。2.5、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2.6、消防保衛組職責1)、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2)、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3)、設置事故現地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4)、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車輛的進入。5)、保護受害人財產。6)、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2.7、搶險搶修8、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4)、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5)、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2.8、醫療救治組1)、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2.9、后勤保障組職責1)、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9、資的征集。2)、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3)、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七、應急預案的設備設施1、基本裝備1)、特種防護品:如絕緣手套等。2)、一般防救護品: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網、防護網;救護擔架1付、醫藥箱1個及臨時救護擔架及常用的救護藥品等。3)、專用飲水源和沖洗設備。2、專用裝備1)、醫療器材:擔架、塑料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5)、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工具車。6)、滅火器材:消防栓及消防水帶、滅火器等;滅10、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八、應急救援的步驟與措施(一)、 火災1、火災事故的處理1)、任何人發現火災,應立即打119電話報警。報警應盡量詳細說明:發生火災的具體位置,建筑物規模、樓層數,燃燒可能原因,火勢蔓延情況,并在路口引導消防隊進行撲救。2)、立即報告公司總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公司應急救援小組趕赴現場,協助項目部組織滅火和搶救。3)、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滅火,減少損失,起火后5分鐘內是撲滅火災最有利時機。4)、迅速搶救傷員,搶救物資,首先搶救人命,注意搜索偏僻隱蔽部位。5)、迅速疏散人員。6)、機械工負責開動高壓水泵,保證消防水壓,電工拉閘切斷現場其他電源。11、7)、保安組負責警戒和維持秩序。8)、工程項目部應購置急救藥箱、帶氧氣并防毒面具,擔架等應急物資。9)、及時報急救中心120,請求支持救援。10)、火災撲救時,根據火情,撲救指揮者可以決定以下事項:A使用各種水源;B切斷電力、可燃氣體和液體的輸送;C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D利用臨近建筑物的有關消防設施;E請求供水、供電、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協助。2、火災現場人員自救措施1)、發生火災,應迅速報警。了解情況的人員應及時將現場被困人員及易燃易爆物品情況告訴消防人員。2)、救火人員應注意自我防護,使用滅火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因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傷害。3)、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12、生,不要貪戀財務。4)、必須穿過濃煙逃走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裹身體,用濕毛巾或濕布扣住鼻子,貼近地面爬行。5)、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住火苗。6)、當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二)、觸電急救基本方法1、使觸電者脫離電源1)、首先查明觸電者是否脫離電源,并應防止觸電者二次觸電或搶救者觸電。2)、脫離電源方法:A.斷開電源開頭;B.使用絕緣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離或挑開電源或帶電體;C.用導電體使電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電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跳閘而斷開電路。2、對觸電者進行急救1)、觸電者停止呼吸、心臟不跳動,如果沒有其他致命的13、外傷,應視觸電為假死,必須立即在現場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即使請醫生和送醫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2)、搶救可用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方法。3)、急救的同時,報120急救中心醫院搶救。3、搶救方法1)、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A.使觸電者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解開領口和衣服,仰臥在比較堅實(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B.用一只手捏緊鼻孔,另一只手掰開嘴巴(如果掰不開嘴巴,可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貼鼻吹氣)。C.深吸氣后,緊貼嘴巴或鼻孔吹氣,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D.救護人換氣時放松觸電者的嘴和鼻,讓其自然呼吸。2)、胸外心臟擠壓法(心臟跳動停止者)A.解開觸電者的衣服14、,讓其仰臥在地上或硬板上。B.救護人員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送,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點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C.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分鐘擠壓6次為宜。D.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其胸部自動復原,血又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膛。3)、如果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擠壓法要同時交替進行。4)、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中止。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身體僵冷或尸斑,經醫生作出無法救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搶救。(三)、焊接中毒高溫、高熱、強烈照射而產生環境和不良通風,是導致焊接中15、毒的主要原因,常見的有日射病、熱射病、熱痙攣三種情況。處理方法為迅速將患者轉移到涼通風處,解開衣服,用冷濕手巾敷在額部,隨時更換,并讓患者多喝開水,可內服人丹、正氣丸等。(四)、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多種情況,在毒物性質未查明之前,應盡快就醫,根據病情,對癥治療。一般急救處理原則:1、排出毒物:盡快排除胃腸道內未被吸收的毒物。2、防止毒物吸收,保護胃腸道粘膜。3、使用特效解毒劑。4、促進已被吸的收毒物排泄。(五)、中暑1、癥狀中暑是由于長時間工作或生活在高溫或高濕度的環境中,人體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體溫失調而引起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面色蒼白、脈搏快而細弱、血壓降低,嚴重時甚至昏迷。2、16、應急措施發生中署,迅速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患者的衣扣腰帶。患者能喝水時馬上給其喝涼開水、談鹽水或糖水、清涼飲料。患者體溫升高,可冷敷,冷水擦身體,或不斷給其扇風吹涼,以助散熱。如果患者呼吸困難,要進行人工呼吸,并給病人嗅氧水,重癥中署昏迷不醒、高熱時迅速送醫院治療。(六)、機械傷害當機械性傷害發生時,應盡快將傷員搬到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1、止血1)、出血的種類A.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象小噴泉一樣噴出,時間捎久,就會有生命危險。B.靜脈出血:血色暗紅,出血時慢慢流出,時間久了也有危險。C.毛細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時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常自17、動凝固。2)、止血方法止血方法一搬有四種,即加壓包扎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A.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子蓋住傷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B.指壓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拳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臟的一頭)用力壓向其下面的骨頭,阻斷血液來源,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C.填塞止血法:把消過毒的棉花或紗布填塞在傷口處,在用加壓法包扎,在此適用于腋窩、肩部、大腿部傷口的止血。D.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適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當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時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帶,也可用繃帶、三角巾18、布帶等代替。使用止血帶時要記住六個字:快:動作快,搶時間準:看準出血點,準確包扎止帶墊:墊上墊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上:扎在傷口上方,接近傷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適:松緊適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放:每隔半小時放松分鐘,松止血帶時,應同時用指壓法壓迫止血,緩緩放松。3、包扎1)、包扎的目的: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傷肢、減輕疼痛。2)、包扎注意事項:A.動作要輕而熟練,不可碰撞傷口;B.包扎部位要準確;C.接觸、覆蓋傷口的敷料要干凈,最好經過消毒;D.包扎要牢固,緊松合適,打結應避開傷口。3)、包扎用器材:有條件時可用三角巾,四頭帶和專用繃帶等包扎救護材料。19、當無專用材料時,可靈活的采用身邊干凈的衣服、毛巾等進行包扎。(七)、邊坡坍塌應急救援方法1、當發生邊坡坍塌事故時,要立即組織人員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在有人被壓于邊坡底時,要立即組織人員,盡快排除險情,搶救傷員。2、馬上報120急救中心,到現場搶救傷員。3、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公司和有關應急領導應急救援單位。4、清理事故現場,檢查現場施工人員是否齊全,避免遺漏傷亡人員。5、如果邊坡坍塌影響附近的建筑物、構造物、地下設施等,應盡快處理。6、預備應急救援工具:鐵鏟、藥箱、擔架等。(八)、空高墜落人從高處跌下后,由于跌下的高度、身體落地的部位及姿態的不同,癥狀表現各異,高處跌落下時的急救要點如20、下:1、首先要仔細觀察傷員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現象并盡可能了解傷員落地時的身體的著地部位。2、如果傷員是頭部著地,同時伴有嘔吐、昏迷等癥狀,很可能是顱腦損傷,應該迅速送醫院搶救。如果發現傷員的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萬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紗布去堵塞,因為這樣可能造成顱內壓增高或誘發細菌感染,會危及傷員的生命安全。3、 如果傷員是腰腎背部先著地,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癱瘓,這時不能隨意翻動,搬動時要三個人同時同一方向將傷員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轉脊柱。運送時要平穩,否則會加重傷情。(九)、化學藥品大量泄露泄露處置一般要求:1、有毒易燃氣體危險化學品:1)、迅速撤離至安全地點,隔離、切斷火21、源;2)、應急人員進入現場防護3)、切斷氣源;4)、通風;5)、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2、液體危險化學品:1)、隔離,切斷周圍火源;2)、應急人員進入現場的防護;3)、堵漏;4)、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圍堤收容或用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其他適當的處理方式;5)、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3、固體危險化學品:1)、隔離;2)、應急人員防護;3)、堵塞;4)、用適當的工具直接收集;5)、現場處置。(十)、災害性天氣 在得到災害性天氣預報后,應盡快通知有關部門,做好防災準備,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基本措施包括:1、地下室或其它集水不能排泄的地方要準備好足夠的排洪設備;2、對可能因刮22、風或雷電擊導致電路出危險的線路,應切斷其電源;3、加固房屋、雨棚、腳手架、電線桿等臨時性設施;4、對由于集水導致存在危險因素的部位,如未完工的集水井、電梯井等,應采取措施、加裝護欄,懸掛警示牌等措施,以防人員掉落;5、做好救護準備,備好應急醫藥;6、天氣情況惡劣時必須停工或進行人員轉移。(十一)、燒、熨傷處理方法1、化學性皮膚燒傷1)、發生化學性皮膚燒傷時,應立即將患者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品沾污的衣服,用足量流動清水沖洗創面15-30分鐘,無條件時,可細心擦盡水份,將患部用干凈的布蓋住,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應盡快就醫。2)、如果是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23、多層濕布覆蓋創面,以隔絕空氣,阻止燃燒,不要用油質藥膏涂抹,以免磷溶于油,被傷處吸收而中毒;2、火焰燒傷1)、發生火焰燒傷時,應立即脫去著火的衣服,并迅速臥到,慢慢滾動而滅火焰,切忌用手撲打,以免雙手重度燒傷;切忌奔跑,以免發生呼吸道燒傷。2)、對于小面積的四肢創面可用冷水(一搬10-20,夏季)沖洗30-60分鐘,然后簡單包扎,去醫院進一步處理。3、燙傷1)、對明顯紅腫的輕度燙傷,要立即用冷水沖洗幾分鐘,用干凈的紗布包好即可。如果皮膚起水泡疼痛難忍、發燒,要立即冷卻分鐘以上,若患處起了水泡,不要自己碰破,應就醫處理,以免留下疤痕。2)、如果燙傷部位很臟,可用肥皂沖洗,不可擦洗,包上消毒紗布。24、包扎后局部發熱、疼痛并且沒有液體滲出,可能是細菌感染,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3)、如果衣服與皮膚粘連,不可撕拉或用水浸濕,可將未粘的部分剪去,粘連部分留在皮膚上,盡快到醫院治療。4、電擊燒傷發生電擊燒傷時,要將創口用鹽水或新潔爾滅棉球洗凈,用凡士林油紗布或干凈的毛巾、手帕包扎好,去醫院進一步處理。5、化學性眼燒傷1)、發生化學性眼燒傷時,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時,被燒傷的眼睛要在下方,以防止沖洗過的水流入另一只眼睛,無法沖洗時,也要把臉埋入清潔水中,把眼皮掰開,眼球來回轉運分鐘以上。2)、如果是電石,生石灰顆粒入眼內,應立即用蘸有石臘或植物油的棉球簽去除顆粒,再用水沖洗。3)、不論是哪一種眼25、燒傷,充分沖洗后都要立即送醫院眼科治療。九、應急知識培訓制定應急培訓計劃,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要分開進行。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員工能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會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十、應急預案措施的演練、評價及及修改1、成立演練組織,由系統內的應急組長適時組織實施。2、演練時必須準備充分。3、劃分演練的范圍和頻次。5、演練應有記錄。6、事故發生后應急小組組長應組織進行原因分析,填寫“事故調查報告”,并備案一份,以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驗證。7、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后,應急小組26、組長應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價與修改,使其不斷完善。十一、通信聯絡項目部必須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十二、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任何人發現事故應立即向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報告,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1、輕傷事故:應由項目部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2、重傷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27、會組織;3、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應到達現場;4、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企業應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托人)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到達現場:5、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6、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7、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企業應在8小時內通知勞動管理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