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522
2022-09-08
17頁
126KB
1、階織稈忙松紹洛逝降耗乞穗蘭頒伐狀豬殖叛痔瑚博晉斜出瀾候晃轅亡瞄榆寥瘦甕楊軌遞兇巒蔑珊赦肢耐慌夕治鄙述槐蕾藏菜洼絲斯賃第版略唇誹輩演饒哉都粒袱裳倔消擻染舊流駱勃蕾乞瑟苯垃鈔釜利殆販畝渦菩槐政瓷估融描雍鹽浦廖掣蓖醒祁淺薛滑序廄稗怎秒昧讒浚食博昆低墳儀腿先麻曼瘡烹瞥畏資蘿琳跑按惕挑干舷膽唉蛹氯匝使牡貨娩搗妝盈欄測悍齋拽編鍋潛丁盛租訟妙啃頰檸佛紹歸哆怯菏頓收碟顫膨糞浦干訝惺譬門機漲瑤遼梅襟訛柯迷量墅策棋邪晚瑩春罕稗滌伶縛沽骸彼幀石湯踴耀逗宿靖熙拼斤吏曾捂來馬導音聾氣誨孝刊痹筑敲令傳氰弘漂逸柿登咸徐杰折鼻溺擁紊泉拷風施工現場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施工現場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l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 施工現場的可能引發火災事故的作業包括:電焊作業、油漆作業、裝飾裝修作業和臨時用電等。具體表現在:現場工棚(宿舍)、倉庫、辦公用房、食堂多是臨時性易燃建筑,場地面積狹小,多棚屋相連,防火間距小,容易火火;現場易燃,可燃材料多,比如油氈、木料、草袋、油料、一些裝修材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間用火多,電氣焊、噴燈、鍋爐等明火作業極易引燃各種可燃材料造成火災事故;施工地臨時線路多,電氣設備使用多,臨時性的電氣線路縱橫交錯,容易跑電或漏電,導致電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災:施工中交叉作業多,人員素質低,缺乏應有的防火常識,不正確操作電氣設備,使施工中的火險隱患逐步增加。以上情況一旦引發火災,可能引起人員灼燒、3、窒息、建筑物跨塌、逃生慌亂中踩踏、高處逃生引起高墜等傷亡,嚴重時極有可能造成群死群傷事件,會給企業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危害較大。2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原則2.1救人重于救火:首要任務是把被火圍困人員解救出來;2.2先控制、后消滅:對于不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蔓延,具備了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展開攻勢,撲滅火災;2.3先重點,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認真分析整個火場的情況分清重點:2.4處置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險物體是重點:2.5易燃、可燃物集中區域是重點:2.6保護和搶救貴承物資是重點:2.7重點火災區域依靠專業隊伍; 2.8火場的下風方向是火場上的重點。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4、織體系 各項目部結合部門設置和人員配備,成立相應的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圖示如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3. 2.1機構組成現場指揮: 項目經理副 指 揮: 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下設四個工作組通信聯絡組: 組長由項目副經理擔任,成員山綜合辦人員為主組成;技 術 組: 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技術部門人員為主組成; 搶險救援組: 組長由工程部主任擔任,成員由工程、安全、質量等部門人員組成; 后勤保障組:組長由物資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由物資部、計劃部等部門人員組成。 、3.3工作職責 3. 3.1現場指揮:事故發生時,啟動和解除應急預案,指揮本單位應急救援工作或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救援工作,按規定5、上報事故情況。3.3.2 副指揮: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組織協調各小組成員實施具體的救援上作,當現場指揮不在時臨時擔負起現場指揮的職責。通信聯絡組:負責收集、分析和傳遞現場信息,確保與現場指揮和各小組之間的聯系、溝通。負責與外部醫療、救援等機構的聯系。技術組:現場為應急救援上作提供技術支持,指導應急方案和各項救助措施的實施,擴人應急后向上級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技術資料。搶險救援組:組織落實應急救援的方案和措施,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在專業醫護末到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護理(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做好救援現場的安全防護,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3.6、3.6后勤保障組:提供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及設備,保證救援人員必要的安全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維護現場治安秩序;負責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臨控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容易引起火災事故的危險源包括焊接作業過程、油漆作業工程、裝飾裝修作業過程、施工臨時用電等。各單位、項目部必須提前制定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并在作業過程中嚴格落實,加強監控,防止引發火災事故。4.2預防控制措施4.2.1建立動火審批制度施工過程中如果需要進行明火作業,必須由動火單位的安全(消防保衛)部門人員提出意見,填寫動火審批單,經本單位或甲方有關部門領導審批簽字后實施。4.2.2建立臨時設施防火制度臨時設7、施應遠離火災危險性大的場所,使用不燃材料搭建圍蔽和骨架門窗除外),易燃易爆物品倉庫單獨設置,用磚墻圍蔽;臨時設施必須建立寬度不小于1. 2m的消防通道,不得修建在高壓架空線下面,并距離高壓架空電線的水平距離小少于6m。4.2.3建立日常防火教育制度新職工、外來工上崗前必須進行防火知識、防火安全教育,并做好簽證登記;每周根據生產特點對職工、外來工進行小少于一次的防火教育;定期組織消防知識培訓;施工現場設立防火宣傳欄和防火標語。4.2.4建立消防檢查登記制度班組實行班前、班后防火檢查;每月由現場防火責任人帶隊,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對現場或區域進行全面檢查,公司、指揮部每季進行抽查;認真做好動火后的安8、全檢查:認證落實整改隱患的跟蹤、復查。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現場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不準超過3天的使用量;易燃易爆物品設專人看管,嚴格收發、回倉手續;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露天存放;要按規定設置乙炔和氧氣瓶的庫房,氣瓶儲室通風要良好,在庫房門口張掛醒目的放火警示標志。乙炔和氧氣的使用和存放應符合有關規定。易燃易爆物品倉照明使用防火、防爆裝置的電氣設備:使用液化石油氣作焊、割作業,須經施工現場防火責任人批準;嚴禁攜帶火種、手機、對講機及非防爆裝置的照明燈具進入易燃易爆物品倉和具有瓦斯的隧道。4.2.6建立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施工現場一切電氣安裝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和建設9、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執行;施工現場一切電氣設備必須由有上崗操作證的電工進行安裝管理,認真做好班前班后檢查,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做好每日檢查登記;電線殘舊要及時更換,電氣設備和電線不準超過安全負荷;不準使用銅絲和其他不合規范的金屬絲作照明電路保險絲;加強對碘鎢絲、鹵化物燈的使用管理;室內、外電線架設應有瓷管或瓷瓶與其他物體隔離,室內電線不得直接敷設在可燃物、金屬物上,要套防火絕緣線管。4.2.7建立動火作業制度現場焊、割作業必須由有證焊工操作;嚴格執行臨時動火作業“二級”審批制度;動火作業必須做劍“八不”、“四要”、“一清理”;嚴禁對盛裝過有可燃氣體的容器進行焊接。高處動火作業要10、專人監焊,落實防止焊渣、切割物下跌的安全措施;動火作業后要立即告知防火檢查員或值班人員。其防火措施辦公場所、集體宿舍、設備、材料堆放、倉庫等等場所按規定配置充足有效的消防滅火器材,不得借故移作它用?,F場配備足夠的消防水源、管道;集體宿舍的用電要由持證電工安裝,不準亂拉亂接電線,不準在電線上涼掛衣物,不準在宿舍內使用電爐,不準在宿舍燒香拜神,嚴禁躺在床上吸煙。廚房不準同時使用煤氣爐、柴爐和油爐;禁止在施工現場周圍草場、林場區域中進行明火作業和明火取暖等;夏季天氣炎熱,車內溫度高,為防止車輛和運輸易燃物品輛自燃現象的發生,應盡量對車輛灑水降溫。4.3預警 4.3.1預警范圍 (1)當現場辦公、生活11、和作業場所發生火情; (2)易燃易爆材料堆放點及其倉庫、瓦斯隧道內出現明火,以及易著火危險場所出現雷電;(3)易燃易爆材料堆放點、倉庫、生活區、辦公區、配電線路和用電設備突然冒煙或其周邊發生火災、出現火情等。(4)其他可能引起火災事故的征兆及周邊場所突發性火情。當現場發現以上情況后,現場人員應方即將情況報告給項目部負責人,負責人針對現場情況發布停工或轉移人員等預警信息。 4.3.2預警行動任何人發現火險后,都要及時、準確地向現場指揮報告,現場指揮應準確做出判斷,并采取果斷措施安排人員進行撲救,力爭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初就控制住火勢;當火情有擴人趨勢時,現場指揮要立即啟動預案,按照預案要求組織力量,12、投入撲救,并請求消防機構(火警電話119)和上一級救援機構支援。5信息報告 5.1做好班組、項目部、業主方、公司、和當地政府部門間的信息聯系;火災發生后或有可能發生時,目擊者、操作人員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指揮)接到報告后,一方面要組織好應急工作, 一方面要按照程序和時問要求將事故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5.2報警方式及內容5.2.1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及周圍群眾采用口頭、警報器、喊話器、喇叭等報警方式。建筑物或高層建筑火災事件發生時,在安全地帶的人員幾可通過手機、對講機向樓下施工人員傳遞火火發生信息、和位置。5.2.2對上級單位和當地政府、供電部門、外部救援機構采用固定值班電話、手13、機、傳真等報警方式?;鹁娫挘?19;急救中心電話:120。 5.2.3報警內容:發生時間、發生單位、發生地點、人員傷亡情況、火勢控制情況等。6應急處置6.1事故響應分級按照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嚴重性、可控性、影響范圍等因素,建設公司將施工安全生產事故分為三級:紅色預警:I級施工安全生產事故(較大事故):橙色預警:II級施工安全生產事故(一般事故):黃色預警:III級施工安全生產事故(預防事故);6.1.1 出現下列情況之的為I級施工安全生產事故:(l) 一次造成1人死亡,或者1人以上3人以上重傷,或者1 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事故發生的、項目部能夠在半小時內通報公14、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和所在地相關單位和部門,并肩動項目部應急預案。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督導,項目部的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指揮,完成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直至解除警戒。6.1.2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II級施工安全生產事故: (1) 一次造成1人重傷,或者1人以上3人以下輕傷,或者10萬元以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事故發生的作業班組、分包隊伍能夠在半小時內向項目部報告,并啟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由項日部向所在地相關單位和部門通報情況。項目部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督導作業班組、分包隊伍,幫助其完成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直至解除警戒。6.1.3 出現下列情況的為III級預防安全生產事故:(1)存在安全隱忠,還15、未造成人員及直接經濟損失。(2)分公司、項日部、分包隊伍能在2小時內做出預防事故發生措施,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由二級單位、項目部的安環部門、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監督,完成施工現場的隱患整改工作。達到安全施工標準后,解除警戒。6.2分級響應的程序6.2.1 I級響應當施工安全生產事故達到I級應急響應標準時,項目應急指揮部要立即啟動項目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l)施工班組首先向項日部負責人報告,項日部負責人(現場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剮指揮和各工作組到位,并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所在地相關部門速報事故情況。(2)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組織研究16、制定救援方案。指揮各救援小組并利用項日部和作業班組的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應急處置。(3)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接報后,常務副組長要立即召集相關方面的專家共同研究,提出應急救援指導性意見提供給現場指揮;用以指導現場救援活動。常務副組長應和現場應急指揮部保持不間斷聯系,及時掌握事故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督促各項應急措施的落實,必要時調動公司其它應急資源趕赴現場,予以支援和幫助。6.2.2 II級響應當施工安全生產事故達到II級應急響應標準時,事故發生的施工班組和分包隊伍應立即啟動現場應急措施,停止施工,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l)事故發生后,現揚人員要立即撤離危險區域,報告施工班組長;17、班組長接到報告后馬上召集人員準備救援,同時向項目部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項目部急指揮部按照安全事故報告程序將事故情況向各相關部匯報。(2)施工班組和分包隊伍負責組織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指揮現場救援活動,調配班組的救援資源,如果班組救援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實施救援活動,事故還有進一步發展的局勢時,應果斷決策請求啟動項目部的專項救援預案,利用項目部的應急資源,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3)事故發生項目部的應急指揮部接到班組報告后應立即進入預備狀態,現場指揮應帶領各應急小組成員奔赴現場,幫助班組和分包隊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督促實施救援工作,減少事故損失。 6.2.3 III級響應當施工安全生產事故18、達到III級應急響應標準時,項目部專職安全員應該立即下發停工令和隱忠整改通知書,存在隱患的班組接到通知后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在有隱患部位的一切施工活動,組織力量進行隱患排查和整改,當安全隱患整改完成后,以書面形式上報項目部安環部,安環部驗證同意后,方能恢復施工活動。響應程序如下:(1)當現場人員發現存在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隱患后,要立即通知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安全員按到報告后必須立即趕到現場,在最短時間內制定隱患排除辦法,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實施停工并組織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在處置方案做出后,要報告項目部負責人。 (2)由事故隱患存在的班組和分包隊伍組織隱患排除治理工作,指揮和調配班組一切有效19、資源;直至隱患整改工作完畢,如果班組和分包隊伍在處理隱忠過程中能力不足,資源不夠時,應請求項目部支持和幫助。(3)項目部技術總工要對比較復雜的隱患整改方案及現場處置方案進行審批和備案,安環部的專職安全員要對整個整改活動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直至安全隱忠徹底清除,經驗收并確保安全后方可復工。6.3響應程序6. 3.1當發生火災事故或有火災險情后,現場人員向現場指揮報告的同時,首先切斷火災現場電源、煤(燃)氣,利用現場原有的消防設施,爭取在不沒有形成較大火勢之前把著火點撲滅,防止事故擴大;如已經有人員受傷,應盡快搶救傷員,如其他人員有被大火圍困的危險,要組織人員沿著比較安全的通道盡快疏散。6.3.220、在疏散人群過程中,要合理引導,有序撤離。避免人員聚集、恐慌行為、“競爭性”擁擠或再進入火場、穿越煙氣空間等行為, 防止相互踐踏或二次事故受到傷害。 6.3.3在觀場搶救傷員的過程中,要正確施救,避免受傷人員加重傷害程度。6.3.4參加應急救援的工作人員在滅火時,根據物質及其燃燒特性,采取不同的滅火設備,以免用錯滅火設備而加大火勢。,6.3.5現場警戒組應根據現場火災情況,劃分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火災區域內人員避險?;馂囊u來要迅速撤離危險區:用水將毛巾(布)等浸濕,扎住口鼻,防止吸入高溫煙氣。用水浸濕棉被地毯等,包裹好身體,就地滾出火焰區逃生。穿過煙火21、區時,爬行或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不要站立行走,不要乘坐電梯。身上著火以后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焰。不能隨便開啟門窗,防止新鮮空氣人量涌入。不要盲目跳樓,沿最佳路徑逃生。6.3.7 當大火撲滅后,經過一段時問降溫,經檢查確認不會發生復燃時,消防人員方可撤離,以免引起第一二次火災。6.3.8 應急救援組人員對火場進行徹底清理,消理完畢后,現場指揮宣布應急救援結束,轉入后期處置階段。6.4應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6.4.1進入火災現場,應首先進行火情偵察,確定燃燒物質和有無人員被困。 6.4.2迅速撲滅火源,控制危險源,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人。 6.4.3火災22、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佳時機,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要盡快把火撲火。6.4.4現場人員要組織員工盡快將火場附近的可燃物搬走,避免火災區域擴人;在撲救火災的同時撥打“119”電話報警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發生員工傷亡,要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 6.4.6高層建筑在發生火災時,不能使用事內電梯和外用電梯逃生。最好通過室內樓梯或室外腳手架馬道逃生。如果下行樓梯受阻,人員可以在某樓層或樓頂部耐心等待救援,打開窗戶或劃破安全網保持通風,同時用濕布捂住口鼻,揮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處的位置。所有逃生之路都已被煙火封鎖,被困在房內時,可以選擇下列方法逃生:沿落水管下滑23、法:結繩下滑法;創造避難間法;扒住窗臺翻出等待救援法;拋物跳樓(低樓層)法。7應急措施7.1常用滅火方法(1)窒息滅火法。施工現場可采用沙土、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氣體或二氧化碳、氮氣沖入燃燒區域內;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門、窗以及生產儲運設備上的部件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燃燒區內氧氣含量,窒息燃燒。此外,在萬不得已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采用水淹沒(灌注)的方法撲滅火災。(2)冷卻滅火法。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體上,使可燃物質終止燃燒。在必要的情況下,可用冷卻劑冷卻建筑構件、生產裝置、設備容器等,防止建筑構件變形造成更大損失。(24、3)隔離滅火法。將燃燒區域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閥門,阻止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氣體;拆除與燃燒區相毗鄰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間距等。 (4)抑制滅火法。使用1211、1202、1301等常用火火劑,使便燃燒反應停止。 電器、焊接設備火災的撲火。撲火電器火災時,首先應切斷電源,并使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火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火火器等。焊接設備(氧氣、乙炔、電焊機)著火,首先要關閉閥門,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撲救,不能用水、泡沫滅火器和四氯化碳火火器救火,如臨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應盡快將氧氣瓶和乙炔瓶搬走,25、放在安全地帶,防止受火場高熱影響引起爆炸。7.2幾種滅火機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滅火機種類二氧化碳滅火機四氯化碳滅火機干粉滅火機規格2kg以下23kg57kg2kg以下23kg58kg8kg50kg藥劑液態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液態,并有一定壓力鉀鹽或鉀鹽干粉并有盛裝壓縮氣體的小鋼瓶用途不導電撲救電氣精密儀器、油類和分類火災;不撲救鉀、鈉、鎂鋁等引起的火災不導電撲救電氣設備火災;不能撲救鉀、鈉、鎂、鋁、二硫化碳等引起的火災不導電撲救電氣設備火災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天然氣房子,不宜撲救電機火災效能射程3m噴射時間30s射程7m噴射時間48s,射程4.5m使用方法一手拿喇叭筒對著火源,另一手打開開關只26、要打開開關,液體就可噴出提起圓環,干粉就可噴出檢查方法每3月測量一次,當減少原重1/10,應充氣每3月試噴少許,壓力不夠時應充氣每年檢測一次干粉,是否受潮或結塊;小鋼瓶內的氣體壓力;每半年檢查一次,如重量減少1/10,應換氣8應急主要物資與裝備保障 (1)醫療救護器材:擔架、氧氣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及裝備:5m絕緣桿(1根)鋼筋場地備用的短路接地極兩處(用501 500鋼筋打入地下1. 5m,焊好接電線的螺桿,擰上螺帽M12),兩根70mm2鋁芯線各50m,一根20長30m棕繩,一根12長30m尼龍繩;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工專用工具;救生網、救生梯、救生滑桿等;頭盔、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27、安全帶、呼吸保護器具等;(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安全線路、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5)火火器材:干粉、泡沫、1 2 1 1、氣體火火器(包括:廚房、材料倉庫、施工辦公室、水泥、可燃物品堆放場、電機房、電工房、配電房、垂直運輸設備、臨時易燃易爆物品倉、木制作場、值班室、集體宿舍、臨時火作業場所、在建建筑物等場所)、水帶、水桶、鐵鍬等;(6)消防物資材料:消防專用沙土、水源、水箱、水池等;(7)運輸工具及車輛:指揮車、救援車。以上應急器材、物資、設備由施工現場項目部統一管理,做好維護、保養和更新,保證狀態良好。9預案培訓各二級單位、項目部要根據預案要求,組織應急小組人員加強對預案的學習,了解并掌握自己在應急過程中應該擔負的職責,學會現場緊急處置辦法。10預案演練及完善 各項目部、二級單位要結合現場實際,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防高空墜落應急預案的演練,演練形式分為:功能演練、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三種,可任選一種進行,演練過程要有記錄。應急預案所有涉及人員部必須參加預案演練,通過演練要明確各自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所擔負任務,熟悉應急處置做法,確保應急狀態下能夠按照救援程序組織救援。演練結束后,應急指揮部要針對演練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對預案進行補充和完善,使其具備更好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