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536
2022-09-08
18頁
46.50KB
1、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目錄1總則1.1編制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預案體系1.5工作原則2組織領導2.1組織機構2.2機構職責3應急預防3.1冬季采暖期應對重污染天氣的預防措施3.2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準備4預報預警4.1預警分級4.2預警發布和解除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5.2響應程序5.3響應措施5.4應急措施的執行與監督5.5響應終止、5.6后期評估6信息公開6.1信息公開的內容6.2信息公開的形式6.3信息公開的組織7應急保障7.1通信、信息及交通保障7.3技術保障8監督問責9附則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2、健康,根據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0113號)、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環辦函2013504號)、關于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的函(環辦應急函20161260號)、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魯政辦字201626號)、xx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xx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濟政發201613號)、xx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濟政辦發20163、27號)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文件。1.3適用范圍適用于我區行政區域內出現重污染天氣時的應急工作。本預案所指重污染天氣,是指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200,即空氣環境質量達到5級(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氣污染。沙塵暴天氣造成的環境空氣污染不適用本預案。1.4預案體系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包括本預案、區相關職能部門為落實應急預案制定的專項實施方案以及轄區內列入限產、停產名單的企業編制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方案。1.5工作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積極預防,加強應急;屬地負責,部門聯動;信息公開,社會參與的原4、則。2組織領導2.1組織機構區政府成立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總指揮由常務副區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擔任。成員由區委宣傳部、區經濟和信息化局、教育體育局、公安分局、國土資源分局、住房建設委、城管(執法)局、環保局、交通運輸局、農業局、衛生計生局、氣象局、供電公司負責人組成。區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環保局,區環保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區指揮部下設預報預警組、應急處置組、信息公開和宣傳組、醫療防護組、專家咨詢組。2.2機構職責區指揮部承擔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領導工作,修訂和完善區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負責應急處置重大事項的決策,預警的發布與解除,督促指導區有關部門5、應急管理,信息公開等工作。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協調各成員單位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聯動機制,制定實施方案;根據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向區指揮部提出啟動或解除應急響應建議,并具體組織實施;協調相關部門接受媒體采訪,提供新聞稿件;向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小組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承擔區指揮部日常協調、管理等工作。預報預警組由區環保、氣象部門組成,負責根據空氣質量和氣象觀測數據,對全區大氣環境質量進行監測預報,確定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及時報送區指揮部辦公室。應急處置組由區環保、經濟和信息化、國土資源、住房建設、公安、城管、交通運輸、農業和供電部門組成,負責按照本預案職責分工落實應急措施。信息公開和宣傳組由6、區委宣傳部門及環保、氣象、國土資源、住房建設、公安、城管、交通運輸、農業部門組成,負責重污染天氣發生時的新聞宣傳和輿情引導工作。醫療防護組由區衛生計生、教育體育部門組成,負責組織和督導醫療衛生機構做好醫療救護等工作,指導和督促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展健康防護工作。專家咨詢組由區環保、氣象部門聘請相關專家組成,負責重污染天氣發生時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和對策建議。區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詳見附件1。3應急預防3.1冬季采暖期應對重污染天氣的預防措施采暖期間,廢氣排放濃度日均值超標的企業,實施限制生產,且限產期間不得超標;限產后仍然超標的企業,環保部門應當依法責令其停產治理。區環保、住房建設、城管、交通運輸7、國土資源、公安、經濟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針對工業廢氣排放、城市建筑揚塵、交通運輸揚塵、非煤礦山揚塵、機動車限行、車用燃油品質保障等工作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污染大氣環境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3.2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準備區指揮部組織相關職能單位根據轄區內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和社會敏感度,列出限產、停產、停工企業和工地名單及應急響應先后次序。列入限產、停產名單的企業要向環保部門報送應急責任承諾書,并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方案,組織專家評審后報環保部門審核、備案。由住房建設、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部門提出并經區指揮部認定的重點工程,要按照一工程一方案的要求,由8、建設單位編制重污染天氣揚塵污染防治應急響應實施方案。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后,報區指揮部辦公室備案。住房建設、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督促落實工作。公安部門要制定機動車限行方案。區指揮部負責組織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培訓及應急演練。4預報預警4.1預警分級本預案所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確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采用省控(含)以上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監測結果日均值統計計算。預警等級由輕到重依次為藍色預警(級)、黃色預警(級)、橙色預警(級)、紅色預警(級)。藍色預警(級):預測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24小時9、均值,下同)200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黃色預警(級):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橙色預警(級):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且出現AQI日均值300的情況時;紅色預警(級):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及以上時,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并將持續1天及以上時。4.2預警發布和解除預警發布根據市指揮部的預警通知,由區指揮部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統一發布預警,并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小組備案。預警等級調整與預警解除根據市指揮部的指令,由區指揮部辦公室統一對外發布預警等級的調整與解除。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對10、應預警等級,實行4級響應。1當發布藍色預警(級)時,啟動級響應。2當發布黃色預警(級)時,啟動級響應。3當發布橙色預警(級)時,啟動級響應。4當發布紅色預警(I級)時,啟動I級響應。5.2響應程序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發布后,區指揮部按照本預案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并由區指揮部辦公室通過區政府網站發布應急響應通告,區委宣傳部門組織新聞媒體對應急響應通告進行宣傳發布。在啟動I級應急響應時,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組織通信運營企業通過手機短信及時向公眾發布應急響應信息。應急響應通告發布后,區指揮部辦公室立即通知區指揮部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及部門應急分預案迅速采取與預警級別相對應的應急措施。學校停11、課措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于應急響應通告發布后的次日起執行。重點企業停產、限產措施的實施時間按照各自應急響應減排方案的規定執行。5.3響應措施IV級響應措施IV級響應時,應當至少采取以下措施:1.城市主干道保潔適當增加灑水降塵作業頻次。2.強化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場揚塵控制措施。3.倡導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控制污染工序生產,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化工、鋼鐵、水泥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業,根據大氣污染情況適當調整產能,減少污染物排放。4.倡導公眾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5.提示兒童、老年人和易感人群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敏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外出采取防護措施。級響應措施級響應時,應當至少采取以下12、措施:1.強制性減排措施。(1)火電(不含超低排放企業)、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炭素等大氣重污染行業應當按照一企一策的規定采取限產限排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20%以上。(2)主城區內的非集中供熱燃煤工業鍋爐在日常運行的基礎上限產20%以上。(3)城區道路禁行渣土砂石運輸車。(4)增加道路保潔灑水降塵作業頻次。(5)嚴格施工工地、道路揚塵和堆場揚塵監督管理,停止易產生大量揚塵的土石方作業等施工環節(應急、搶險、救災工程除外)。(6)停止非煤礦山露天開采作業。2.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倡導公眾盡量減少能源消耗,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3.健康防護措施。建議中小學、幼兒園減少體育課等戶外活動13、;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和室外作業時間;易感人群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敏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外出采取相關防護措施。級響應措施級響應時,在實施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至少增加以下強制性減排措施:1.火電(不含超低排放企業)、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炭素等大氣重污染行業應當按照一企一策的規定采取限產限排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30%以上。2.停止拆遷工地施工作業和建筑、道路、園林、綠化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室內外施工作業項目(應急、搶險、救災和生產工藝要求不能立即間斷的施工作業除外)。I級響應措施級響應時,在實施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至少增加以下措施:1.強制性減排措施。(1)在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和確保安全生產14、的基礎上,火電(不含超低排放企業)、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炭素等大氣重污染行業應當按照一企一策的規定采取限產限排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50%以上。(2)道路保潔灑水降塵作業頻次至少比級增加1倍。(3)城區道路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公交、出租等民生保障車輛和正在執行緊急公務的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及電力搶險等車輛除外),增加公交車運力,延長公交車營運時間,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4)停止所有建筑、道路、拆遷工地的施工作業(應急、搶險、救災工程除外)。2.健康防護措施。(1)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2)中小學、幼兒園應當臨時停課。補充說明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相關職能部門加15、強對燃放煙花爆竹、露天燒烤、焚燒垃圾、秸稈等禁止行為的監管。5.4應急措施的執行與監督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建督查組,主要負責監督檢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后的措施落實情況,對未按要求采取措施的單位及責任人予以通報、曝光和責任追究。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實行各單位行政一把手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各項措施要責任到人,對于涉及企業、工地、車輛的應急措施,要明確具體監管責任單位、監管責任領導、監管責任人,確保相關應急措施落實到位。5.5響應終止區指揮部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報情況,及時調整預警級別、響應級別及響應措施。預警解除后,自然終止應急響應。5.6后期評估區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組織對每次重污染天氣應急情16、況進行總結、評估,除級響應外,其他應急響應終止3個工作日內,要將應急響應情況報送區指揮部辦公室。評估報告應包括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發現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等。及時組織對本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啟動臺賬管理和備案督查制度,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情況進行督查,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發揮應急工作“削峰降頻”作用,切實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6信息公開6.1信息公開的內容信息公開內容包括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重污染天氣可能持續的時間、潛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議、應急工作進展情況。6.2信息公開的形式通過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互聯網、政務新媒體、移動通訊等載體,17、以信息發布、科普宣傳、情況通報、專家訪談等形式向社會公布。6.3信息公開的組織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協調重污染天氣應急信息公開工作,區委宣傳部門負責組織落實新聞宣傳和輿情引導。7應急保障7.1通信、信息及交通保障區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之間應保持應急信息快速傳輸;環保部門和氣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網絡,保證數據快速、及時傳遞;建立應急組織機構通訊錄;按照xx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狀態下的公務用車保障工作。7.2監測與預警能力保障區環保局負責按照國家要求建立健全全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建立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與區氣象局聯合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提高預測預警能力。7.3技術18、保障成立市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專家咨詢組,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會商制度,為重污染天氣事件應急處置及善后工作提供科學技術支持,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8監督問責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對應急響應期間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企業以及未按要求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施工工地,依法責令其停止生產,除予以經濟處罰外,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9附則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調整和本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等情況,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對本預案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并經區政府批準后執行。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xx市長清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19、濟長政辦發201335號)同時停止執行。附件:1.區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表 2.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圖3.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體系圖附件一區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表單位主要職責區委宣傳部負責牽頭協調新聞宣傳和輿情處置工作,會同市指揮部辦公室適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或通氣會,正面引導輿論。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落實和督促應采取停產限產的工業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車用成品油品質的保障工作,協調電信運營企業向公眾發布重污染天氣應急信息;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住房建設委監督施工單位加強揚塵污染防治;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組織和督導建筑施工工地落實不同預警等級的應急措施;編制本部門20、應急實施方案。教育體育局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組織中小學及幼兒園減少或停止戶外活動,落實臨時停課措施;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公安分局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的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有關規定并監督實施,負責對應急響應期間違反禁行規定的渣土砂石運輸車輛進行查處;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國土資源局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督導露天非煤礦山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的應急措施;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城管(執法)局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在不同預警等級下,提高道路清掃灑水頻次,監督渣土運輸單位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嚴厲查處違反揚塵污染防治規定的各類施工單位,對露天燒烤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環保21、局實施空氣質量監測、預測、預警會商和信息發布,會同氣象部門向區指揮部辦公室提出預警發布建議;建立大氣污染源清單,組織審核重點行業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方案,檢查相關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會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監督限產停產企業落實相應措施;開展秸稈禁燒專項檢查;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農業局組織指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配合環保局加強秸稈露天焚燒的督查工作。交通運輸局根據區指揮部應急指令,指導和落實公路保潔措施、組織和督導公路施工工地落實不同預警等級的應急措施;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衛生計生局組織醫療機構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醫療救治工作,開展相關衛生防護知識宣傳工作;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氣象局向區指揮部辦公室及相關部門提供氣象監測預報信息,會同環保部門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監測預報,確定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供電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對限產企業采取限電措施;編制本部門應急實施方案。附件2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圖 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相關職能部門為落實應急預案制定的專項實施方案列入限產、停產名單的企業編制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方案附件3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體系圖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xx市長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預報預警組應急處置組信息公開和宣傳組醫療防護組專家咨詢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