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極端天氣應急處置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609
2022-09-08
16頁
37KB
1、 極端天氣應急處置方案01目 的在夏季安全生產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保證人員、機械設備安全,避免因惡劣天氣來襲引發的人員意外,依據相關管理要求和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處置方案。02適用范圍本處置方案適用于公司全體職工。03編制依據1、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電力建設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暫行規定3、電力建設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標準4、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5、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6、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04事件特征惡劣天氣主要指雷雨、暴雨、強降雨、臺風、颶風、龍卷風、大風、高溫、冰雹、冰凍、凝凍、暴風雪等天氣。光伏2、區 辦公區 生活區(1)雷雨、暴雨、強降雨、臺風、颶風、龍卷風、大風、高溫、冰雹等天氣以發生在夏秋季,容易造成設備、物資、機械設備較大范圍損壞,對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措施、設施、器具造成破壞,甚至會造成人員傷害,可能會導致工程建設癱瘓、設施設備嚴重損壞、物資嚴重流失等;(2)高溫是一種經常發生在夏季的災害性天氣,這種天氣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在高溫環境下作業,人體從高濕環境接受對流與輻射熱量,加上勞動和高溫環境增加的代謝產生熱量,遠遠超過機體的散熱量。導致人體不能維持熱平衡,同時,由于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失鹽,容易使人疲勞、煩躁和發怒,各類事故相對增多,易發生“高溫病”。(3)冰凍3、凝凍、暴風雪等易發生于冬季寒冷及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會妨礙交通、通訊、輸電線路安全,造成道路及高處作業面發生積冰、凝凍發生滑跌事件,致使交通事故多發和行人跌倒或摔傷。當惡劣天氣來臨前一般會發生天氣突變,烏云翻滾,開始刮風,氣壓降低,光線變暗,氣溫降低及強對流等異常氣候現象,應急領導小組應每天收聽天氣預報,及時發布惡劣天氣警報。0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應急領導小組是應對緊急情況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組長由電站安全第一責任人擔任,副組長由生產經理,成員由運維全體員工組成。成立應急搶險組、醫療救護組等應急處置功能組,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1)應急響應領導小組4、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2) 搶險救援小組組 長: 成 員: (3)醫療救護組組 長: 成 員:(4)后勤保障組組 長: 成 員:(1)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決定啟動、終止本預案。 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協調項目部各類緊急情況、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負責組織調配施工現場應急物資的使用。 負責組織與外部應急力量、政府部門的聯系。 負責應急信息、緊急情況的對內、對外發布工作。(2)職責分工A、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對應急預案的審批及現場應急的統一指揮,落實應急器材、應急藥品和預防物品的準備、保障工作。B、搶險救援組負責對突然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置,被困、受傷人員緊急搶救工作,負責被困人員的解救、受傷人員的5、臨時應急用藥等。C、醫療救護組負責協調、安排救護車輛及與地方醫療機構的聯系,負責受傷人員的善后安置工作。D、勤保障組負責應急材料的供給及受傷人員的救護。06應急處置(1)應急領導小組調配惡劣天氣災害應急資源,指導現場應急搶險工作。(2)根據現場情況,制定災害搶險措施和方案。(3)如有人員受傷或被困,應及時實施搶救。(4)如有必要,將災害影響區域人員疏散至安全地帶,轉移重要物資設備。(5)當發生大風、雷電、暴風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時,從事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相關工序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6)做好現場警戒和應急車輛調配工作。(7)工地主任、安全員或施工員在惡劣天氣突變或接到惡劣天氣、雷電等預警或發生6、中暑時,應及時向高處作業的班組長及人員下發撤退、避讓指令,并指揮撤退的方式、路線,避免擁堵發生踩踏、墜落事件。(1)當發生六級以上大風、暴雪天氣等惡劣天氣時,應立即停止現場高空作業,撤離危險作業場所。(2)當發生連降暴雨天氣,地面嚴重積水,生活、辦公區出現雨水倒灌現象,且暴雨無停止跡象時,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所有人員撤離至施工地附近的最高點。(3)撤離應遵循“先撤人,后轉移貴重物品、資料”的原則。并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組長。(4)施工現場內出現雨水倒灌時,組織將人員轉移至高處,迅速采用防汛沙袋將排水孔堵死。同時電話求助當地防汛指揮中心。(5)高溫天氣時,施工現場要提供糖水、綠豆湯等防暑降溫7、飲品及必要的防護用品和防暑藥品,并每天對水杯、餐具進行高溫消毒。同時,如果遇到溫度為36以上的天氣時,除需要連續作業的混凝土澆筑,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即在高溫期間實行午睡制度,每天中午停工休息,下午兩點半后恢復施工以錯開高溫時段,增加高溫作業、高空作業人員倒班頻率,防止因疲勞作業發生危險。同時,全力加強后勤保障,對施工人員膳食進行合理調配,并妥善安排藥品、飲品供應等相關防暑降溫工作。同時,對容器內和高溫條件下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通風和降溫措施。對露天作業集中和固定場所,應搭設歇涼棚,防止熱輻射,并要經常灑水降溫。施工人員的宿舍、食堂、廁所、沐浴間等臨時設施符合標準要求和滿足防暑降溫需要8、。(6)中暑的診斷與搶救:因長時間的日光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出現大汗頭暈、無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體溫略升高、血壓下降等癥狀。發現中暑病人都應立即將其移到陰涼通風處。(7)當惡劣天氣停止后,在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奔赴現場,搶救設備物資,把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由于施工現場位于金沙縣東南約29km的茶園鄉三合村,地貌上屬山間丘陵地貌,場地為山間坡地,屬山地氣候,降雨比較集中,雷雨、暴雨天氣多發,較易出現雷雨、暴雨天氣,為了確保施工人員的施工安全,在雷雨大風出現前或出現時,應采取下列應急措施。(1)每天及時收聽當地天氣預報。(2)安全人員及電工應定期對避雷設施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其完好。(39、)當看到天氣要有突變前,在高處作業平臺上的施工負責人及安全人員,應立即組織施工人員有序的通過電梯下到地面。(4)翻模平臺上的部分施工人員來不及下到地面時,應盡量躲在迎風筒壁的里側和順風筒壁的外側,并系好安全帶。(5)所有大型起重機械,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按規定要求停放好現場的起重機械。中暑是人長期在高溫的環境下,由于身體熱量不能及時散發,體溫失調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其癥狀是體溫升高,面色蒼白,脈搏快而細弱,血壓降低,嚴重時甚至昏迷。在高溫季節進行戶外高處作業,應采取錯時施工的措施,避免在高溫時段從事露天高處作業,高溫季節施工應為職工提供充足的防暑飲品和防暑、解暑藥品。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即采取如下措10、施:(1)迅速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揭開患者的衣扣、腰帶。(2)能喝水時馬上喝涼開水、淡鹽水或糖水。(3)用冷濕毛巾包敷病人的頭部和胸部,不斷給其散風、吹涼。(4)病人呼吸困難時要進行人工呼吸。(5)病人昏迷不醒、高熱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治療。事發電站人員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人員傷亡情況以及現場采取的急救措施情況,當事故進一步擴大出現人員重傷、死亡時,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在1小時內向公司等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信息,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單位名稱、地址、性質;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07注意事項1、落實天氣預報專人負11、責制度,及時傳達天氣預警信息。2、遇雷雨天氣時不要在大樹下、屋檐下等危險地方避雨,強雷電天氣盡量不要使用手機。3、搶險救災人員進行搶險時必須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聽從指揮,不冒險蠻干。4、備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抽水設備、編織袋、擔架、止血帶、發電機、照明設備、雨具等。5、及時檢查施工現場各類安全措施、安全防護,出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6、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擴大事故。極端惡劣天氣保證安全技術措施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極端天氣停電:大雨、大霧、大風、大雪、雷電、高溫、冰凍等極端天氣對安全生產運行影響巨大,極易發生惡性生產安全事故,可能造成送出12、線路接地、短路或遭雷擊接地、倒架、斷線、短路引起3kV線路停電,光伏電站發用電中斷,造成全站停電。(2)暴風雪極端性天氣 一旦發生暴風雪,嚴重影響站內人員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一旦發生暴風雪,天氣驟冷,會造成站內生活區域供暖溫度相對較低,影響站內人員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3)強降雨天氣水災夏季,由于雨水較多,站內下水道排堵塞或排放不及時,管路不暢通等原因,可能導致水災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水災事故,會造成設備毀壞及財產損失,嚴重時會造成人員傷亡。(4)地震極端地震極端可能導致升壓站設備設施倒塌損壞及財產損失,嚴重時會造成人員傷亡。(5)大霧極端天氣 大霧天氣,影響交通安全,給風電機檢修人員車輛13、通行帶來了困難。 大霧天氣,空氣中濕度較大,容易使電氣設備絕緣擊穿,造成事故。(6)大風極端 大風極端天氣,影響交通安全,影響光伏電站設備安全,無法對設備進行檢修處理。 大風極端天氣,風速較大時可能出現吹壞門窗,吹掀屋頂等情況,光伏組件吹飛等災害,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失。(1)全站停電,造成設備停運是生產安全的重大隱患,停電時間越長,造成的后果越嚴重。(2)道路交通受阻,進場道路及檢修道路積雪、洪水,影響站內人員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3)暴風雪極端天氣使生活區域溫度大幅降低,一旦發生暴風雪,天氣驟冷,會造成光伏電場停運和影響站內人員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4)地震極端嚴重時可能使設備倒塌損壞,大14、面積停電,人員傷亡,生產和生活陷入癱瘓,造成嚴重后果。(5) 大霧天氣會影響到道路交通安全,影響正常檢修工作,大霧天氣濕度較大,容易使設備絕緣擊穿,造成事故。二、應急處置原則事故發生后,及時向當班負責人匯報,由當班負責人逐級向上級匯報。事故或災難發生后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按照制定的方案快速有序開展事故處理及搶險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保護站內人員生命安全做為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自救,互救工作。(2)主要負責人要按照相關規定,迅速組織搶救。(3)實施快速應急15、響應和快速處置原則,必須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發生地,當班負責人也必須迅速到達。三、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的方式 定期組織極端天氣帶來的各種極端隱患排查分析。 及時掌握氣象局發出的氣象極端預警警報和極端天氣預報。 加強雨季隱患排查工作的檢查。(2)極端天氣預防措施A、根據實際編制極端天氣應急預案,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及處理方法,做到標識醒目、情況明確、措施周密有效。B、與氣象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每天向氣象部門了解氣象信息。對氣象部門發布的極端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要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值班人員隨時掌握氣象信息,預防極端天氣突變。C、要加強極端性天氣前后的巡查工作,汛期和暴風雪前、后,加強巡查和16、水災排查,加強升壓站和生活區域的巡查排查,特別是雨前雨后巡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D、極端天氣和防汛期間,站內值班人員及時觀察站內積水情況,配備足夠防洪、防汛、防雷擊、暴風雪的物資。E、配備完好的排水泵,定期檢查和維護。(1)預警A、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立即向上級匯報: 降雨量已快達到各配電室門口的位置,應向當班負責人匯報,進行迅速處理。 天氣預報中發出暴雨預警。 光伏電站范圍內出現暴風雪、冰凍等自然極端天氣情況下,造成送出線路接地、短路或線路倒架斷線引起跳閘,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 地震震級大于等于3級,小于等于4.5級,烈度大于三度的地震發生時,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光17、伏電站范圍內出現大雨、大霧、大風、大雪、雷電、高溫、冰凍等極端天氣,影響設備停運時應及時發出預警。(2)預警的方式、方法根據天氣預報及觀測降雨量、水位等情況,向站內值班負責人匯報。(3)信息的發布程序達到預警條件,站內人員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處理,并及時匯報,由當班負責人及時匯報。 四、信息報告程序極端天氣一旦引發事故時,最先發現情況的員工要立即向值班負責人報告,值班負責人要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的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進行迅速處理。隨后根據事態的發展變化再次向上級匯報。(1)極端天氣事故確認發生后,立即向值班負責人匯報,再由值班負責人逐級向上匯報。(2)值班負責人接到事故匯報后,及時上向18、級領導匯報。(3)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設備名、設備損壞、由什么原因引起,已采取的措施等。(1)值班負責任人根據人員匯報事故的情況,提出處理意見。(2)按照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應急處置組,組織或協調站內人員開展現場處置工作。(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安全措施。遇有洪水積聚、地震、坍塌等危險區域,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站內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1)若發生雷雨、暴雨、地震、水災或全站停電事故,應立即匯報當班負責人,當班負責任人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處理。(2)若因極端天氣造成接班員工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來站里進行接班,當班負責人要做好生產運行安排,延長當班人員上班時間,待接班人員全部到位后19、,方可進行交接班。(3)在極端天氣期間,要各執其責,積極行動,盡職盡責做好防范措施工作,并將工作情況及時向當班負責人匯報。(4)值班人員迅速判定極端的性質,了解可能受危地點、影響范圍。(5)掌握危險區域范圍,要對危險區域的設備做好預防措施,迅速組織人員進行全面隱患排查。(6)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保證極端天氣下渡險。五、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光伏電站負責人、值班負責人、值班員應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并確保通訊設備完好和聯絡通暢,當聯系電話號碼發生變更時應互相通報。相關器材的配備應以簡單的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應急使用。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提高人員救治和事故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