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工程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6657
2022-09-08
12頁
86.50KB
1、懷涂酶底蓋浪推霞添獨誤拓獲天扭稠戒拖擒啟內緞悼燴鋅女肋巳漣臂趴北假儲始臺夯邪譚曼脾椎鳴淚崩踩薩講渠芬富幣忍迎巖檀苔慘屆四啡捉菇戮哲傾纏喂茲齲焙研瑞淘翼殃檢誡間喚自反政墮檢契忿進峭似趨盧響扛曲止毒碧曹棲塌功壺絨慮割棒抬膽蠟弱讀鴨萬潤寅鴛謄逝蔭鋒銑銅購軀浸蓋彪硝更鋒必毆扎琺挎剛燭袋蠕餐恨膨脫濱議膚仕壇晌訃殘曝無擄遂幌鑿履貶吶約觀評酉餓漿描籬鋤暢攙甫冕柱拙爾誅筷葫鄙晰瓣擄鞍尖嘩巧跡脖凋窺娘蚊掇沮寞贊將沂薔遂苫抱狙穆泰媳察簾豹卓鑲翻輻創盾秋紛級廂拜怠勻炬扔蒜牢祭傍櫥由瀾撫名姿么苛陳馮詳紊街盤公釀破刁獻桂酗掌維餐姬葵S355江湖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工程2標項目部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1、編制目的2、為加強對森林火災事故的防范,并對可能引起森林火災因素進行分析,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時、有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發生后的搶險救災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事故損失,編制本預案。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1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湖南省安全生產條例3、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科學撲救。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危害,保障撲火人員的人生安全。(2)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建立健3、全森林火災防范體系、信息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應急處置體系和恢復重建體系。(3)屬地管轄,先期處置。凡我縣發生森林火災,要按照行政區域管轄范圍,首先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撲救。(4)分級響應,分級負責。根據森林火災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和指揮權限。(5)快速反應,及時調動。發現火情后及時收集信息,掌握森林火險、火情狀況,建立健全精簡、統一高效的組織指揮體系,強化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將森林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4、適用范圍本項目部發生和可能發生的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適用本預案。5、總體要求5.1兩個控制對事故預防要采取“4、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5.1.1前期控制:編制預案時,針對森林火災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護措施。建立林區作業用火審批制度.5.1.2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執行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5.2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管理5.2.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組織事故搶險突擊隊。要求具體責任分工、落實到個人。接到事故報告,事故預防領導小組要立即開展工作,統一布置,全體人員進入應急搶險狀態。搶險后,立即組織人員清理現場,修復損壞的設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5.2.2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防范意識。5.2.3增強各級管理5、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5.2.4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5.3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5.3.1必須林區作業人員進行森林防火安全交底。5.3.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項目部實施。5.3.3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5.3.4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二、 工程概況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工程第2合6、同段起于貝江鄉黃沙村,終于水口鎮泮水村,起訖樁號為K35+000K44+866,全長9.866km。 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設計采用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10米,全線設計總長約 78.569 公里。三、應急機構、職責和分工應急預案能否在應急救援中成功地發揮作用,不僅取決于應急預案自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與否。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項目部建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1、組織機構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下列人員組成:組 長:尹紅星 副組長:彭本輝、彭玉良成 員:李萬成、石江伶、周云達、鄭耀文、呂義斌、尹培生、黃友銀、屈輝7、余明寶、余明松、張安平、各施工區(隊)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石江伶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檢查和落實工作。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2.1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2.2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并開展專業培訓和演練。2.3配備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物資、裝備。2.4檢查、督促、落實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5發生事故,根據事故的發生情況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現場應急救援。2.6組織有關力量,全力支援現場搶救。2.7必要時組織疏散人員,盡可能控制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3、領導小組成員分工組長:尹紅星(聯系電話:)為總指揮,協調、落實和處理應急救援的一切工作;副組長8、:彭本輝(聯系電話:)為副總指揮,負責收集歸納各種信息,提出初步救援方案,供總指揮參考;總工室:彭玉良(聯系電話:)負責應急救援的技術決策工作,對預案的技術部分進行定期檢查和修正;物資部:屈暉(聯系電話: )負責應急救援材料的供應和機械設備的調度;安全部:石江伶(聯系電話 :)是組長的第一助手,負責收集歸納各種信息,提出初步救援方案,供總指揮參考;辦公室:余明松(聯系電話:)負責信息的收集和應急救援指令的下達,并做好記錄;做好傷員的搶救、安撫工作和親屬接待;余明寶(聯系電話)負責救援資金的籌集;現場治安隊:維持事故現場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邊界人員車輛的進出。4、急9、救援分隊成員、聯系方式:一分隊:隊長:于虎坤 二分隊:隊長:羅大寶 三分隊:隊長:蔡華戶 四分隊:隊長;楊 鋒 隊長職責:在上一級領導小組人員未到場之前,負責現場救援搶險工作總指揮,同時向上一級領導匯報情況,接受上級指示。4.3救援通訊急救中心:120 公安局:110 消防隊:119 5、應急救援組織架構圖:總指揮:尹紅星副總指揮:彭本輝救護組:魏建通善后組:余明松保障組:屈暉疏導組:石江伶搶險組:蔣小建一分隊于虎坤三分隊蔡華戶四分隊楊鋒二分隊羅大寶 正副隊長、均為工區負責人,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隨即調工區內施工作業班組人員參加應急救援工作。6、聯絡通訊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通訊錄序號姓名10、職務聯系電話備注1尹紅星項目經理2彭本輝常務副經理3彭玉良項目總工4李萬誠副總工5尹培生合約部6石江伶安全負責人7蔣小建工程科8黃誠測量部9余明寶財務科10屈 暉物資部11周云達安全部12呂義斌安全部13屈國元駕駛員14唐亞林駕駛員其它應急聯系電話表單位電話單位電話火警119江華縣安全委員會公安局110水口醫院交警1221、森林火險、火情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報告。(1)要充分利用各工區的防火巡邏和廣大群眾的報警信息,對森林火情進行全方位監測,一旦出現火情,項目部負責第一時間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或縣森防辦。對于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災,縣森防辦接報后要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市森防辦,并隨時報告火11、情的最新動態信息。(2)項目部消防辦負責收集、處理、判斷施工區域森林火險、火情信息,根據對火情的性質、程度、影響范圍的判斷,向項目部森林防火指揮部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3)項目部森林防火指揮部要綜合從各方面得到的火險、火情信息,準確判斷森林火險火情發展態勢,制定正確應急方案,科學組織撲火救災。2、預防措施(1)各工區要加強對全體人員的安全教育,林區作業嚴防火災的發生,牢固樹立“林區大事,防火第一”的思想。(2)林區作業過程中,對易燃易爆物品要嚴加管理,妥善保管,專人負責。(3)林區作業所有人員嚴禁將明火隨手丟棄,暗火爆炸物隨地丟棄。(4)林區作業需引燃明火時,必須將附近易燃物全部清除,離開時12、必須徹底熄滅。(5)嚴禁各級人員在車輛行駛中將煙頭仍出車窗外。(6)林區施工作業需臨時用電時,嚴禁將電線掛于樹枝、易燃物品之上,同時必須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嚴防短路,引發火災.(7)、林區作業各級人員嚴禁吸煙,嚴禁明火取暖,吸煙必須在指定地點,吸煙的地點絕無引起火災的隱患。(8)林區進行爆破作業時,除嚴格遵循爆破安全規程外,同時必須加強防火措施,嚴防引發火災。(9)在施工過程中,使用易燃易爆材料明火作業,必須進行防火安全交底工作。(10)林區作業人員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切割等作業,動火前必須徹底清除附近易燃物。(11)所有倉庫內不得長期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對油庫、炸藥庫必須實行24小13、時值班,確保萬無一失。(12)各工區負責人要把防火作為頭等大事。五、信息報告程序1、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發生死亡、重傷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時,應立即向工程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或事故單位應于1小時內向總公司和事故發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2、事故報告的內容2.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及工程詳細名稱;2.2發生事故的部門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2.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估計;2.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2.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14、2.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2.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封存內業資料,為事故調查提供原始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當自有應急無法保證控制事態發展時,應尋求外部支援。六、應急處置1、災害級別劃分標準:1.1特別重大:()因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 因火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1.2重大 :()因火15、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 因火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重傷50以上100以下的。1.3較大 :()因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 因火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重傷10以上50人以下的。1.4一般:()因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下。 因火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以下”不包括本數)按照“屬地管理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包括與永州市、江華縣的聯動響應),根據發生森林火災嚴重程度,啟動相應行政轄區的指揮撲救系統,實施各級應急撲火預案。根據氣象因子變化、森林可燃物的變化以及引發森林火災的火源發生狀態,預測森林火16、險預警等級,在森林防火期內,依據有關工作程序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起到宣傳和加強防范作用。同時,各級森林防火機構根據森林火險預警等級高低和本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做好預防準備工作。森林火險預警等級分為一至四級,其中一級、二級為高火險預警等級。2、響應程序2.1應急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步驟事故發生報警報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信息反饋 否指揮人員到位有關人員趕赴現場應急資源到位 是現場搶救信息收集聯絡、上報應急啟動醫療救護擴大應急應急增援人員撤離、疏散事態控制應急增援 否信息傳遞 是應急恢復現場清理 應急避險解除警戒應急結束總結評審17、善后處理事故調查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2.2應急響應行動2.2.1分級響應 (1)發生森林火災,按照屬地管理,先期處置、分級響應、分級負責的原則啟動各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上級預案的啟動是在下級預案先行啟動的基礎上進行啟動,上級預案啟動后,下級預案繼續處于啟動狀態。根據森林火災發生的面積,傷亡人數或直接經濟損失程度,森林火災分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級)、較大(III級)和一般()四個等級。發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森林火災啟動本預案,并立即報告市森防辦;發生一般森林火災,啟動本項目部森林火災應急預案處置。(2)毗鄰地區發生森林火災時,項目部要及時與相關地方森防辦聯系,溝通信息,協調應急處置工作。 18、2.2.2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置 先期處置。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后,項目應積極組織動員有關人員和事發地人民群眾進行先期處置,開展撲救工作,及時控制火勢,努力減少火災損失,并且立即將火災有關情況報告縣森防辦,縣森防辦要及時與事發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聯系,了解先期處置情況,并及時將情況報告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及時將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處置火災的決策傳達到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后,由縣森防辦提出啟動本預案及成立現場指揮部的建議方案報縣森林防火指揮部研究決定。情況緊急時,可由縣森林防火指揮部指揮長或其授權的副指揮長作出啟動本預案的決定,本預案啟動后,現場應急指揮19、部即成立。現場指揮部職責:執行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決策和指令,迅速掌握森林火災相關情況,及時判斷事件發展趨勢,研究制定處置方案并組織實施,及時將火災各種情況向縣森防辦匯報并做好人員疏散和安置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應急人員安全在對安全生產事故及自然災害事故進行應急處理時,由于事故的危險還有延續性,應急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因此事故救援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加強安全預防措施,加強個體安全防護,加強現場安全監測,事故現場處理指揮人員應明確應急人員的進出現場和緊急撤離的條件和程序,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善后處理按照森林火災造成的后果,項目部要迅速組織對森林火災涉及人員進行詳細20、調查和登記造冊,制定安置方案,妥善進行安置。對因參與森林火災撲救工作而傷亡的人員,由相關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獎勵和撫恤。對森林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和其它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賠償和救助。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根據項目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物資在施工現場配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協調好社會資源,以保證應急狀態時的調用和擴大應急之需。常用物資裝備應急救援物資表設備分類名稱及數量存放地責任人及聯系電話通訊器材移動電話移動電話對講機3對項目部周云達移動電話移動電話項目部周云達交通工具指揮車湘MQ0628聯系電話項目部周21、云達救援車湘NNK707項目部周云達急救藥品及器材急救箱(內置燙傷、燒傷等急救藥品)5只項目部周云達擔架5副項目部周云達物資擴音喇叭5只項目部周云達手電筒10只項目部周云達鐵鍬20把項目部周云達掃把20把項目部周云達防護用品防毒面具5副項目部周云達空氣呼吸器5套項目部周云達防護服、護目鏡、口罩若干項目部周云達絕緣手套、鞋、服5套項目部周云達機械設備挖掘機4臺路基工區呂義斌裝載機2臺橋梁工區呂義斌運輸車輛10臺路基工區呂義斌吊車1臺橋梁工區呂義斌水車1臺路基工區呂義斌八、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要求1、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防火法規,成立義務消防隊,強化消防管理,必須對職工進行消防知識教育培訓。2、配備必要22、的滅火工具,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滅火工具及器材的保養和更換工作,并掛在明顯和易取的地方。3、建立森林防火制度,訂防火公約。在臨近林區作業點設置隔離帶,在禁火區范圍內樹立防火牌,重要部位必須道路暢通。4、一旦發生火災,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必須講清發生火災現場的詳細地址、火災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號碼,便于與消防部門聯系。5、發生火災后應立即疏散無關人員,如在火災區域內有電源線路經過應迅速切斷電源,采取救人第一和集中力量搶救的原則。正確使用滅火器材,以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進行撲救。掌握四種滅火法:冷卻法、隔離法、窒息法、抑制法。6、發生火災后應掌握風向,禁止在逆風方向滅火防止發生23、人員灼傷等事故。九、應急結束當事已得到控制,不再擴大發展,傷員已得到相應的救護,現場險情已排除,現場經檢測沒有危險,現場救援工作視為結束,此時可以由指揮中心發布指令,解除緊急狀態,并通知相關單位事故危險已解除。項目部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取證、事故調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寫出事故報告,擬定糾正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十、應急恢復 應急結束后,經批準,事故責任單位應組織現場清理,盡快恢復生產,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十一、檢驗與更新應急預案檢驗的目的是檢驗應急預案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響應過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檢驗測試的方法有桌面推演,計算機模擬,功能性演練和現場實際演練。演練應做好記錄。應急預案進行測試后,應根據結果對應急準備的充分性和應急響應原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找出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問題,對于在搶險過程中發現的不當之處采取予以補充、修復,更新,改進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使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