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廠房新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6665
2022-09-08
21頁
37.54KB
1、昌碩科技(上海)F7廠房廠房新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鋼結構)內容提要控制目標關鍵控制點控制措施其它部分鋼結構監理細則一、 編寫依據1、工程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施工圖(含套用的標準圖集)及設計文件、地質勘察報告; 2、以下國家、行業規范(規定、規程):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JGJ8291);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CECS200:2006)3、其他相關規程、規范4、施工圖紙和設計變更、洽商5、公司質量體系文件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了解施工合同所包含內容,明確監理范圍;2、收集2、本工程所需的相關技術文件,并組織監理人員進行學習(特別是對規范中的強制性條文的掌握);對施工所涉及的各種報驗手續(報驗單)的正確填寫進行必要的了解;3、熟悉圖紙,檢查圖紙設計深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核對圖紙上構件的數量和安裝尺寸,檢查構件之間有無矛盾等;對圖紙進行會審,將發現的問題匯總,及時向設計單位反饋;了解和掌握各種代號(材料、焊接、螺栓型號等);4、了解與審核施工工藝,在技術上是否合理,構造是否便于施工,圖紙上的技術要求按加工單位的施工水平能否實現等;5、掌握施工質量和驗收標準(包括工廠加工、組裝和現場的安裝);確定檢驗方法和手段,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對需進行復試的材料,掌握在現場取樣的方3、法;6、參加設計交底,要求設計單位對工程的工藝、質量及制作和安裝作進一步的明確。三、事前控制1、審批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1)、是否涵蓋了合同與圖紙所包括的全部內容;2)、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質量檢查員的資質和必需、有效的上崗證件;3)、準備使用的加工、安裝設備,測量儀器的型號、數量是否滿足施工需要;4)、施工材料、構配件的采購、加工、運輸情況;5)、準備采用的施工工藝是否合理,便于現場作業;6)、現場施工環境的影響問題(場地的運輸通道;材料和構配件的臨時堆放地等);7)、施工安全的預控及應急措施;2、對外加工單位進行考察;1)、加工單位的相應資質;2)、操作人員是否有上崗證,其技術4、水平能否保證對產品的加工質量;3)、加工設備和能力是否能保證質量和進度的要求;4)、其產品檢驗方法、手段是否先進;檢驗設備(和工具)是否正常(有相應的在有效期內的檢定證書);5)、現場的施工場地是否滿足需要。3、審批施工單位的進度計劃1)、與總計劃進度進行相比較,是否符合總進進度計劃;2)、與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是否符合現狀;3)、分析現場的總的施工力量是否滿足進度計劃的需要,4)、提出建議,提醒應重點考慮的部位及施工工序,重點保證的關鍵部位等內容。4、對原材料的控制主控項目:鋼材、鋼鑄件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進口鋼材產品的質量應符合設計和合同規定標準的要求5、。焊接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鋼結構連接用高強度大六角螺栓連接副、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高強度螺栓、普通螺栓、鉚釘、自攻釘、拉鉚釘、射釘、錨栓(機械型和化學試劑型)、地腳錨栓等緊固標準件及螺母、墊圈等標準配件,其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和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出廠時應分別隨箱帶有扭矩系數和緊箍軸力(預拉力)的檢驗報告。1)、了解原材料的進貨渠道,是施工單位進貨還是建設單位供貨,以便根據不同情況協助材料的進場檢驗工作;2)、材料進場必須有質量證明文件(包括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中文標識等);現場應查看是否與圖6、紙相符,外觀質量及規格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鋼材的代用必須由設計單位確定;3)、按規定應復試的鋼材必須有復試報告,并按規定實行有見證取樣和送檢;4)、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和扭剪型高強度連接副應有扭距系數和緊固軸力(預拉力)檢驗報告,并按規定做進場復試,實行有見證取樣和送檢;(注:對高強度螺栓的識別、檢驗和相關檢驗報告等,需進行必要的學習);5)、防火涂料應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四、事中控制1、鋼結構制作一般要點1)、切割前應將鋼材表面切割區域內的鐵銹、油污等清除干凈;鋼材表面銹蝕、麻點或劃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偏差值的一半; 斷口處如有分層缺陷,應會同有關單位7、研究處理。2)、切割后,斷口上不得有裂紋和大于1.0mm的缺棱,并應清除邊緣上的熔瘤和飛濺物等。3)、剪切和沖孔時應注意工作地點的溫度。4)、矯正、彎曲和邊緣加工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5)、加工后的鋼材表面不應明顯的凹面和損傷,表面劃痕深度不宜大于0.5mm。6)、磨光頂緊接觸的部位應有75的面積緊貼。7)、精制螺栓孔的直徑應與螺栓公稱直徑相等,孔應具有H12的精度。主強度螺栓、半圓頭鉚釘等孔的直徑應比螺栓桿、釘桿公稱直徑大1.03.0mm,螺栓孔應具有H14的精度。8)、板迭上所有螺栓孔、鉚釘孔、均應采用量規檢查,其通過率應滿足有關規范的要求。9)、制作的允許偏差必須符合規范的規定。2、鋼結8、構焊接主控項目:焊工必須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書。持證焊工必須在其考試合格項目及其認可范圍內施焊。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作出判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析法GB11345或鋼溶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合質量分級GB3323的規定,且達到驗收規范規定的允許偏差值。一般要點1)、焊條(劑)和粉芯焊絲使用前,必須按照質量證明書的規定進行烘焙,焊絲應除凈銹蝕和油污。2)、首次采用的鋼種和焊接材料,必須進行焊接工藝性能和力學性能試驗。3)、厚度大于34mm的普通碳素鋼和厚度大9、于30mm的低合金鋼,工作地點溫度低于0時,應進行預熱。4)、多層焊接應連續施焊,其中每一層焊道焊完后應及時清理,如發現有影響焊接質量的缺陷,必須清除后再焊。5)、要求焊成凹面的貼角焊縫,必須采取措施使用使焊縫金屬與母材間平緩過度。6)、焊縫出現裂紋時,焊工不得擅自處理,應申報有關負責人查清原因,訂出修補措施后,方可處理。7)、嚴禁在焊縫區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8)、對接和T形接頭的焊縫,應在焊件的兩端配置引入和引出板,其材質和坡口型式應與焊件相同。9)、焊縫金屬表面焊波應均勻,不得有裂紋、夾渣、焊瘤、燒穿、弧坑和針狀氣孔等缺陷,焊接區不得有飛濺物。10)、焊接完畢后應清除熔渣及金屬飛濺物,并10、在焊縫附近打上鋼號代號。11)、按鋼結構的重要程度分三級進行焊縫質量的檢驗。12)、焊接H型鋼的翼緣板拼接縫和腹板拼接縫的間距不應小于200mm,翼緣板拼接縫長度不應小于2倍板寬;腹板拼接寬度不應小于300mm,長度不應小于600mm。焊縫質量檢驗1)、鋼結構的焊縫質量分三級,各級檢查項目、檢查數量和檢查方法見有關規定。2)、外觀檢查普通碳素結構鋼焊縫的外觀檢查,應在焊縫冷卻至工作地點溫度以后進行,低合金結構鋼應在完成焊接24小時以后進行;焊縫金屬表面焊坡應均勻,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渣、焊瘤、咬邊、燒穿、弧坑和針狀氣孔等缺陷,焊接區不得有飛濺物。焊縫外觀檢驗的質量標準應符合規定;焊縫 位置、11、外形尺寸及允許偏差必須符合施工圖和規范要求;3)、無損檢驗對一級焊縫將按100%檢測(箱柱焊接、梁對接、柱對接),二級焊縫取20%進行檢測。3、鋼結構螺栓連接一般要點1)、高強螺栓必須經試驗確定扭矩系數或復驗螺栓預拉力。2)、高強度螺栓連接,必須對構件摩擦面進行加工處理,處理后的摩擦系數應符合設計要求。3)、處理好摩擦面的構件,應有保護摩擦面的措施,并不得涂油漆或污損。4)、高強度螺栓板面接觸應平整。5)、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時,安裝前應逐組復驗所附試件的摩擦系數,合作后方可安裝。6)、安裝高強度螺栓時,構件的摩擦面應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業。7)、高強度螺栓應順暢穿入孔內,不得強行敲打。穿入方12、向宜一致,便于操作,并不得作臨時安裝螺栓用。8)、安裝高強度螺栓必須分初擰和終擰兩次擰緊,每組螺栓的擰緊順序應從節點中心向邊緣施擰,其處露絲扣不得少于2扣。9)、永久性的普通螺栓連接應符合:1)每個螺栓不得墊兩個以上的墊圈,或用大螺母代替墊圈,螺栓擰緊后,外露絲扣應不少于23扣并應防止螺母松動; 2)任何安裝孔均不得隨意用氣割擴孔。普通螺栓和高強螺栓連接的構造要求1、每一桿件在節點上或拼接連接的一側,永久性的螺栓數目不宜少于兩個。對組合構件的綴條,其端部連接可采用一個螺栓。對抗震結構設計,每一桿件在節點上或拼接連接的一側,永久性的螺栓數目不應小于三個。2、高強度螺栓應采用鉆成孔,孔徑應符合有關13、規定;3、在高強度螺栓連接范圍內,構件接觸面的處理方法應在施工圖中說明;4、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通常采用并列和錯列的布置形式;螺栓行列之間以及螺栓與構件邊緣的距離,應符合相關規定。普通螺栓的施工要求1、安設永久螺栓前應先檢查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確,精度是否滿足規范的要求,尺寸有誤差時應予調整;2、精制螺栓的安裝孔,在結構安裝后應均勻地放入臨時螺栓和沖釘,臨時螺栓和沖釘的數量,應計算確定,但不少于安裝孔總數的1/3。每一節點應至少放入兩個臨時螺栓,沖釘的數量不多于臨時螺栓數量的30%。精制螺栓的安裝孔,條件允許時可直接放入永久螺栓。擴孔紅的A、B級螺栓孔不允許使用沖釘;3、永久性的普通螺栓,14、每個螺栓一端不得墊2個及以上的墊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墊圈。螺栓擰緊后,外露螺紋不應少于2個螺距;4、螺栓孔不得采用氣割擴孔;高強度螺栓連接與施工一、高強度螺栓連接副高強度螺栓連接副包括一個螺栓、一個螺母和一個墊圈。二、高強度螺栓連接分為摩擦型連接和承壓型連接兩種。前者在荷載設計值下,以連接件之間產生相對滑移,作為其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后者在荷載設計值下,以螺栓或連接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作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承壓型連接不得用于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連接、承受反復荷載作用的構件連接和冷彎薄壁型鋼構件連接。在高層鋼結構中都是應用摩擦型連接。摩擦型連接在環境溫度為100 150時,設計承載力應降低115、0%。三、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施工1、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驗收與保管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按批配套供應,并必須有出廠質量保證書。運至工地的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副應及時檢驗其螺栓楔負載、螺母保證載荷、螺母及墊圈硬度、連接副的緊固軸力平均值和變異系數,檢查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數 的檢驗以鋼結構制造批(單項工程每2000T為一批,不足者亦視作一批)為單位,由制造廠和安裝單位分別進行,每批三組。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運輸、裝卸、保管過程中,防止損壞螺紋。應按包裝箱上注明的批號、規格分類保管。在安裝使用前嚴禁任意開箱。2、高強度螺栓連接構件栓孔的加工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栓孔應鉆孔成型,孔邊無飛邊、毛刺。連接構16、件的栓孔孔徑、栓孔孔距應符合相關規定。連接處板迭上所有的螺栓孔、均用量規檢查,其通過率為:用比孔的公稱直徑小1.0MM的量規檢查,每組至少通過85%;用比公稱直徑大0.2-0.3MM的量規檢查,應全部通過。凡量規不能通過的孔,須經施工圖編制單位同意后進行擴孔或補焊后重新鉆孔。3、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安裝和緊固若兩個被連接構件的板厚不同,為保證構件與連接板間緊密結合,對由于板厚差值而引起的間隙要做如下處理:間隙d1.0MM,可不作處理;d = 1.0-3.0MM,將厚板一側磨成1:10的緩坡,使間隙小于1.0MM;d3.0MM,應加放墊板,墊板上下摩擦面的處理與構件相同。安裝高強度螺栓時,應用尖頭17、撬棒及沖釘對正上下或前后連接板 的螺孔,將螺栓自由投入。安裝用臨時螺栓,可用普通標準螺栓或沖釘。臨時螺栓穿入數量應由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述規定:1)、不得少于安裝孔總數的1/3;2)、至少應穿兩個臨時螺栓;3)、已穿入部分沖釘,則其數量不得多于臨時螺栓的30%。高強度螺栓施工時,先在余下的螺孔中投滿高強度螺栓,并用扳手扳緊,然后將臨時螺栓逐一換成高強度螺栓,并用扳手扳緊。在同一連接面上,高強度螺栓應按同一方向投入,應順暢穿入孔內,不得強行敲打。入不能自由穿入,該孔應用鉸刀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徑應小于1.2倍螺栓直徑。安裝高強度螺栓時,構件的摩擦面應保持干凈,不得在雨中安裝。摩擦面如用生銹處理18、方法時,安裝前應以細鋼絲刷除去摩擦面上的浮銹。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施工所用的扭距扳手,班前必須校正,其扭距誤差不得大于5%。校正用的扭距扳手,其扭距誤差不得大于3%。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的擰緊應分為初擰、終擰。大型節點應分為初擰、復擰、終擰。初擰扭距為施工扭距的50%左右,復擰扭距等于初擰扭距。終擰扭距等于施工扭距。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的擰緊亦分為初擰、終擰。大型節點亦分為初擰、復擰、終擰,直至擰掉尾部梅花頭。個別不能用專用扳手終擰的,取終擰扭距為0.13 PC D(PC :高強度螺栓施工預拉力;D:高強度螺栓螺桿直徑)。高強度螺栓的初擰、復擰、終擰在同一天內完成。螺栓擰緊按一定順序進行,一般應由螺栓19、群中央順序向外擰緊。4、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對于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先用小錘(0.3KG)敲擊法進行普查,以防漏擰。然后對每個節點螺栓數的10%(不少于1個)進行扭距檢查。檢查時先在螺桿端面和螺母上畫一直線,然后將螺母擰松約60,再用扭距扳手重新擰緊,使兩線重合,測得此時的扭距應在0.9TCH 1.1TCH范圍內。如有不符合規定的,應再擴大檢查10%,如仍有不合格者,則整個節點的高強度螺栓應重新擰緊。扭距檢查應在螺栓終擰1小時以后,24小時之前完成。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終擰檢查,以目測尾部梅花頭擰斷為合格。對于不能用專用扳手擰緊的,則按上述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檢查方法辦理。在高空進行20、高強度螺栓的緊固,要遵守登高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擰掉的高強螺栓尾部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內,嚴禁隨便拋落。高強度螺栓的緊固要配合鋼結構的吊裝速度。從目前情況看,每人每日約可緊固100套高強螺栓,可參考此數字來安排施工人數。4、鋼結構安裝一般要點1)、構件在工地制孔、組裝、焊接和鉚接以及涂層等的質量要求均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2)、構件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被破壞的涂層部件以及安裝連接處,應按照有關規定補涂。3)、裝卸、運輸和堆存,均不得損壞構件和防止變形,堆放應放置在墊木上,已變形的構件4)、矯正,并重新檢驗。5)、確定幾何位置的主要構件應吊裝在設計位置上,在松開吊鉤前應作初步校正并固牢。6)、多層框21、架構件的安裝,每完成一個層間的柱后,必須按規定校正; 繼續安裝上一個層間時,應考慮下一個層間安裝的偏差值。7)、設計要求頂緊的節點,相接觸的兩下平面必須保證有70緊貼。8)、各類構件的連接接頭,必須經過檢查合格后,方可緊固和焊接。9)、墊鐵規格、位置正確,與柱底面和基礎接觸緊貼平穩,點焊牢固。坐漿墊鐵的砂漿強度須符合規定。10)、欄桿安裝后須作強度檢驗。11)、構件中心和標高基準點等標記完備清楚。12)、結構表面干凈,無焊疤、油污和泥沙。13)、結構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的規定。鋼結構吊裝一)鋼結構吊裝準備1、編制鋼結構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內容包括:計算鋼結構構件和連接件數量;選擇吊裝機械;22、確定流水程序;確定構件吊裝方法;制定進度計劃;確定勞動組織;規劃鋼構件堆場;確定質量標準、安全措施和特種施工技術等。選擇吊裝機械是鋼結構吊裝的關鍵。選擇吊裝機械的前提是:必須滿足鋼構件的吊裝要求;機械必須保證供應;必須保證確定的工期。吊裝流水程序要明確每臺吊裝機械的工作內容和各臺吊裝機械之間的相互配合。其內容深度,要達到關鍵構件反映到單件,豎向構件反映到柱列,屋面部分反映到節間。對重型鋼結構廠房,柱子重量大,要分節吊裝。2、基礎準備和鋼構件檢驗基礎準備包括軸線誤差量測、基礎支承面的準備、支承面和支座表面標高和水平度的檢驗、地腳螺栓位置和伸出支承面長度的量測等;柱子基礎軸線和標高是否正確是確保鋼23、結構安裝質量的基礎,應根據基礎的驗收資料復核各項數據,并標注在基礎表面上基礎支承面準備的兩種做法:1)、基礎一次澆筑到設計標高;2)、基礎預留標高(約5060mm),安裝時做足。應按規范要求檢查基礎支承面、支座和地腳螺栓的允許偏差;鋼構件外形和幾何尺寸是否正確,關系到結構安裝能否順利進行。為此,在吊裝之前應根據規范的有關規定,仔細檢驗鋼構件的外形和幾何尺寸,如有超出規定的偏差,在吊裝之前應設法消除。此外,為便于校正鋼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行架和吊車梁的標高等,需在鋼柱的底部和上部標出兩個方向的軸線,在鋼柱底部適當高度處標出標高控制線,對于吊點亦應標出,便于吊裝時按規定吊點綁扎。3、驗算行架的吊24、裝穩定性吊裝行架時,應保證行架上、下弦角鋼的最小規格滿足相關規定,否則,在吊裝過程中行架將引起較大的變形,失去穩定性。因此,在吊裝之前需要進行加固。二)鋼結構吊裝1、鋼柱吊裝與校正當鋼柱經起重機吊至與吧定位置并插進錨固螺栓臨時固定后,經過初校,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0mm以內方可使起重機脫鉤。鋼柱的垂直度用經緯儀檢驗,如有偏差,用螺旋千斤頂或油壓千斤頂進行校正。在校正過程中,隨時觀察柱底部和標高控制塊之間是否脫空,以防校正過程中造成水平標高的誤差。2、吊車梁吊裝與校正在鋼柱吊裝完成經調整固定于基礎之上后,即可吊裝吊車梁。鋼吊車梁均為簡支梁形式,梁端之間留有10mm左右的間隙。梁的擱置處與牛腿面之25、間留有間隙,設鋼墊板。梁與牛腿用螺栓連接,梁與制動架之間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吊車梁吊裝前必須:1)、密切注意鋼柱吊裝后的位移和垂直度的偏差;2)、實測吊車梁擱置處梁高制作的誤差;3)、認真做好臨時標高墊塊工作;4)、嚴格控制定位軸線。吊車梁的校正主要為標高、垂直度、軸線和跨距等。標高的校正可在屋蓋吊裝前進行,其他項目的校正宜在屋蓋吊裝完成后進行,因為屋蓋的吊裝可能引起鋼柱在跨度方向有微小變動。檢驗吊車梁的軸線,以跨距為準,與吊車梁上沿長度方向拉通鋼絲,再用鉛錘檢驗各根吊車梁的軸線。亦可用經緯儀在柱子側面放一根與吊車梁軸線平行的校正基線,作為校正吊車梁軸線的依據。吊車梁跨距的檢驗,用鋼皮尺量測,跨26、度大的用彈簧秤拉測。吊車梁標高校正,主要是對梁作高低方向的移動,可用千斤頂或起重機等。軸線和跨距的校正是對梁作水平方向的移動,可用撬杠、鋼楔、花籃螺栓、千斤頂等。吊車梁安裝的允許誤差應符合規定。三)鋼桁架的吊裝與校正桁架多用懸空吊裝,為使行架在吊起后不致發生搖擺,和其他構件碰撞,起吊前在離支座的節間附近用麻繩系牢,隨吊隨放松,以此保持其正確位置。行架的綁扎點要保證行架的吊裝穩定性,否則就需在吊裝前進行臨時加固。鋼行架的側向穩定性差,如吊裝機械的起重量起重臂長度允許時,最好經擴大拼裝后進行組合吊裝,這樣不但可提高吊裝效率,也有利于保證其吊裝的穩定性。行架臨時固定如需用螺栓或沖釘,則每個節點處應穿27、入的數量必須由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不得少于安裝孔總數的1/3;2)、至少應穿兩個臨時螺栓;3)、沖釘穿入數量不宜多于臨時螺栓的30%;4)、擴鉆后的螺栓(A級、B級)的孔不得使用沖釘。鋼行架要檢驗校正其垂直度和弦桿的正直度。行架的垂直度可用掛線錘球檢驗,弦桿的正直度可用拉緊的測繩進行檢驗,其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五)防腐涂料處理(一)、鋼構件表面處理構件表面的除銹方法分為噴射、拋射除銹和手工或動力工具兩大類。構件的除銹方法與除銹等級應與設計文件采用的涂料相適應。手工除銹中ST2為一般除銹,ST3為徹底除銹。噴、拋射除銹中SA2為一般除銹,SA21/2為較徹底除銹,SA3為徹底除28、銹;(二)、鋼結構的油漆鋼結構的油漆應注意下述事項:1、涂料、涂裝遍數、涂層厚度均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當設計文件對涂層厚度無要求時,宜涂裝45遍,涂層干漆膜厚度應達到以下要求:室外應大于125M,室內應大于100M。涂層中幾層在工廠涂裝,幾層在工地涂裝,應在合同中規定。2、涂料施工應先做樣板,通過質量驗收后再大面積展開。3、配置好的涂料不宜存放過久。涂料應在使用的當天配置。稀釋劑量、的使用應按說明書的規定執行,不個隨意增加。4、涂裝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當產品說明書無要求時,室內環境溫度宜在538之間,相對濕度不應大于85%。結構表面有結露時,不得涂裝。雨雪天不得在室外29、作業。涂裝后4小時之內不得淋雨,防止尚未固化的的漆膜被雨水沖壞;5、施工圖中注明不涂裝的部位不得涂裝。安裝焊縫處應留出3050mm暫不涂裝;6、涂裝應均勻,無明顯起皺、流掛、附著應良好。(三)防火涂料處理1、 防火涂料的選擇必須符合圖紙要求,必須已在消防局備案的產品;2、 防火涂料施工必須由專業施工單位進行;3、 防火材料進場必須提供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4、 施工單位應提供施工方案和施工及管理人員名單;5、 對須做防火涂料部位的基層進行驗收,對不符合施工的因素進行處理;6、 涂料的厚度必須達到要求,在大面積施工前,必須先做樣板,達到驗收標準后,經相關方驗收,再進行大面積實施;7、 對有基層和30、面層的涂料,須對基層的驗收通過后,方能進行面層施工;8、 施工完成,經監理驗收通過后,方可通知專業驗收單位驗收。五、事后控制相關資料:按DBJ01-51-2003建筑工程資料規律管理規程整理:施工物資資料1)、工程物資進場報驗表(A4監)2)、材料、構配件進場檢驗記錄(表C41)3)、材料試驗報告(通用)(表C42)施工記錄1)、隱蔽工程檢查記錄(表C51);2)、預檢記錄(表C52)3)、交接檢查記錄(表C54)4)、構件吊裝記錄(表C515)5)、焊接材料烘培記錄(表C517)施工試驗記錄1)、(超聲波探傷報告)(表C615)2)、(超聲波探傷記錄)(C616)3)、(鋼構件射線探傷報告)31、(C617)。施工質量驗收記錄附1:驗收方法一、 安裝前鋼結構檢驗1)、錨栓基礎檢驗2)、用經緯儀測定跨度及間距軸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用水平儀測檢基礎平面標高和傾斜度;4)、檢查基礎錨栓:錨栓埋設位置,錨栓伸出長度及螺紋長度,錨栓垂直度,錨栓絲扣有無損壞。1、鋼柱檢驗:1)、用鋼尺檢查柱子總長度;2)、用剛尺檢查柱底至牛腿面長度;3)、檢查柱底與基礎錨栓,牛腿面與吊車梁、柱與托架、柱與屋架、柱與柱間支撐之間連接孔位置、孔徑與孔距;4)、用鋼角尺檢查柱底平面、柱頂平面、牛腿平面的平整度;5)、拉麻線(或鋼絲)檢查柱子撓度。2、鋼吊車梁檢驗:1)、檢查吊車梁頭線。檢查時,用兩根木制直尺靠在吊32、車梁兩端中心線,目測兩端直尺是否在同一垂直線上;2)、用鋼尺檢查吊車梁長度;3)、用鋼尺檢查吊車梁高度;4)、用鋼尺檢查吊車梁兩端底腳孔距及兩端面連接板孔距;5)、用麻線(或鋼絲)檢查吊車梁側向撓曲度;3、鋼屋架、行架檢驗1)、用鋼尺檢查屋架(或行架)跨度;2)、用麻線(或鋼絲)檢查屋架(或行架)平面撓度;3)、檢查屋架與柱子的聯結點尺寸:a、如嵌入式屋架,應檢查屋架上弦兩端的螺栓孔與柱子的相應螺孔是否相符;b、如擱置式屋架,應檢查兩端支座板的中心線、螺孔孔徑和孔距;c、有氣樓和檁條的屋架,須檢查氣樓連接孔與檁托的位置與間距。4、支撐檢驗1)、用鋼尺檢查各類支撐長度和高度;2)、檢查各類支撐的孔徑和孔距;3)、用麻線檢查各類支撐的撓曲值。5、摩擦面檢查必須檢查摩擦面處理后的質量,必要時須測試摩擦系數,使之達到設計要求。6、檢查鋼材和其他材料的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