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突發事故性環境污染應急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7113
2022-09-08
16頁
33.50KB
1、化工有限公司突發事故性環境污染應急預案目 錄前 言1、預案簡介2、預案目的3、職 責4、適用范圍5、應急救援方針和原則第一章 公司概況1、公司簡介2、地理氣象條件3、生產工藝簡介第二章 突發事故性污染源的確定第三章 公司內外消防設施及人員狀況1、公司內的消防設施狀況2、公司外的消防設施狀況第四章 醫療結構1、正陽縣人民醫院2、正陽縣中醫院第五章 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職責和分工1、指揮機構2、職責3、人員分工第六章 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和分工第七章 事故處置1、一般事故處置2、重大事故處置3、專項事故處置第八章 信號規定第九章 有關規定和要求附:1、幾種危險化學品的基本常識2、公司平面布置圖3、2、全廠用水平衡圖4、合成氨工藝流程圖5、甲醇工藝流程圖前 言一、預案簡介為了控制應急事件的發展并盡可能消除環境事故,將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國務院第284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二、目的本預案的目的是說明本公司應急救援組織具有的資源和運作方法,以處理企業可能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減少事故損失,保障員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三、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建立和保持應急狀態的職責屬于總經理。公司總經理負責預案的頒發、保障預案和實施程序每年進行審查和修訂。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負責人員培訓的管理,以確保具有充足的應急反應3、能力。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負責保證進行重組的演習,所有員工都有義務履行本預案各自的職責。四、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公司各類緊急情況,從較小的緊急事件到可能對附近居民和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影響的重大事故。五、應急救援方針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優先;保護環境、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第一章 公司概況一、公司簡介本公司(原正陽縣化工總廠),是1974年籌建76年建成投產的年生產能力為3000噸合成氨的小氮肥廠,主要產品為碳酸氫銨。2002年11月由駿馬化工集團租賃,更名為駿馬化工集團正陽分公司。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技改,目前已形成年產6萬噸合成氨(聯產3萬噸甲醇)、1.5萬噸三聚氰胺的生產能力。公司現有員4、工377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6人,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達9600多萬元(不包括在建項目),化工人員實行四班三倒運轉制,生產人員288人,臨時工89人。二、地理氣象條件公司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東南80公里,東經11440,北緯3259的正陽縣城南1公里處(南關外167號)。東鄰正陡公路,500米以內有化肥庫,家屬院南500米以內有部分農田,西500米以內為農田區,北鄰環城路,500米以外有一個小型加油站和部分農田。本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5,最高氣溫39.5,最低氣溫7,年平均風速3.7m/s,全年主導風向偏南風,冬季偏東北風,夏季西南風,5、平均風力2.8級,最大風力7級,氣候特點春長冬短,春季風多雨少,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雨多潮濕,秋季溫度適宜,溫差小。三、生產工藝簡介合成氨以煤為原料,采用間歇式固定層常壓氣化法,經造氣制出合格的水煤氣送到氣柜,混合為半水煤氣,經濕法脫硫后去壓縮機,由壓縮機加壓后送變換,經全低變將其中的CO轉變為CO2和H2,再經脫碳脫除二氧化碳后,進入壓縮機五段加壓送入甲醇合成塔后,經銅洗塔除去其中少量的CO、CO2,進入壓縮機六段加壓,然后進入合成塔,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進行合成反應,生成氨、再經氨分離器和冷凝塔分離出液氨,減壓后送液氨貯槽備用。甲醇由壓縮機五段放出來的氣體,經濾油后進入甲醇合成塔,經冷6、卻分離后,進入粗甲醇貯槽,計量后,用泵打入預精餾塔精餾,預精餾后粗甲醇經主精餾塔再次精餾,冷卻后送往精甲醇貯槽,經商品泵裝槽車銷售。第二章 突發事故污染源的確定本公司是一個以生產化肥為主的化工企業,主要產品有碳銨、甲醇、中間產品液氨和三聚氰胺,工藝流程復雜,生產過程高度連續,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點,這些物質在突發事故時易擴散到大氣或流入水體中,可造成環境污染。一、本公司現有液氨貯槽5個,150m3兩個,48 m3一個,25 m3兩個(停用)。正常條件下,液氨儲存量在4050T。二、現有甲醇液氨貯槽4個,400 m3粗甲醇貯罐2個,25 m3甲醇中間貯槽2個。正常條件下,甲醇儲存7、量在810T。第三章 公司內外消防設施及人員狀況一、公司內的消防設施及人員狀況專兼職消防人員9人,義務消防人員25人,各化工崗位及有關單位都配備有消防器材,其中干粉滅火器40具,CO2滅火器20具,蒸汽消防膠管20根(20m/根)。生產區有消防管網、室外消火栓11個,其管徑為DN65DN100。二、公司外消防設施及人員狀況公司二公里處有縣消防大隊,專業消防人員26人,水灌消防車5輛(隨車器材齊全)。第四章 醫療結構一、縣人民醫院該醫院距生產區2公里,二級甲等醫院具有處理泄漏事故、交通事故、火災、中毒等重大突發事故搶救和治療能力。二、縣中醫院該醫院距生產區1公里,二級甲等醫院,具有處理泄漏事故、8、交通事故、火災、中毒等重大突發事故搶救和治療能力。第五章 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職責和分工一、指揮機構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 長: 孫長城副組長: 楊振亞 楊 林 楊 超成 員: 張建軍 鄒中勝 張學友 劉衛強 張付斌 張應輝 曹建華 張紅衛 張新生 李天祿 田雙喜 趙建立 代衛紅 張作杰 姚文香 董亞輝 王海濤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安環科),日常工作由安環科兼管。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組成同上,指揮部設在生產科。如果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不在廠內,由生產科長、安環科長為臨時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二、職責1、指揮領導小組9、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三、指揮部人員分工總 指 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指揮部成員:(1)安環科長:張學友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2)生產科長:鄒中勝1、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10、停車調度工作。2、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3、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4、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3)保衛科長:劉衛強1、負責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2、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4)設備科長:張付斌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工作。(5)供應科長:王文志負責搶救救援物資的供應工作。(6)公 司 辦:王 洋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搶險救援的對外協調工作。第六章 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分工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11、務主要是擔負本公司各類事故的救援和處理,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分工如下:一、通信聯絡隊負責人:劉衛強成 員:保衛科、安環科、生產、調度室各抽1人組成。職 責:負責各隊人員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二、治安消防隊負責人:劉衛強成 員:保衛科、安環科職 責:1、負責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定警戒、指導群眾疏散。 2、負責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三、搶險處置隊負責人:鄒中勝成 員:生產科和車間工藝人員組成職 責:負責搶險工藝處置、指揮協調。四、搶險搶修隊負責人:張付斌成 員:設備科和車間搶修人員組成職 責:負責搶修搶險、指揮協調。五、醫療救護隊負責人:張擁軍成 員:由公司辦、保衛科、醫院組成職 責:12、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生活必需用品供應。六、物質供應隊負責人:王文志成 員:供應科、倉庫各抽1人組成職 責:負責搶救物質的供應工作。七、監測隊負責人:鄒中勝成 員:中心化驗室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有害物質監測。第七章 事故處置液氨、甲醇泄漏和危險廢物突發事故是本公司突發事故性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結合化肥生產特點,處理事故要從全局出發,統籌兼顧,綜合預防和疏散的對策,嚴格控制各種危險物品、消除危險因素,把事故危險性降低到最小范圍內,迅速控制泄漏,防止蔓延的再次發生,作業人員能迅速撤離危險區,安全疏散。車間要有突發性事故污染應急預案,要有人員名單,聯系電話。定期組織事故演練,讓每個職工都熟悉緊急狀13、態下逃生方法與防中毒措施以及排除事故的步驟。一、一般事故可因設備泄漏,由安全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二、重大事故可因設備、工藝等原因發生大量毒物(NH3、CH3OH)泄漏,一時難以控制,發生后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生產科、調度或消防隊報警,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2、調度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車間,要查明事故部位和原因,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理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專業救援隊伍趕往事故現場。3、指揮部成員接到通知后按專業迅速向上級主管公安、消防、環保、安監、衛生等領導機關報告事故情況。4、發生事故的14、車間,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的地點、泄露部位和原因。凡能通過切斷物料或倒槽等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指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5、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要配戴好空氣防毒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 6、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示支援。7、生產科、安環科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的單位,在查明事故部位和范圍后,能否控制,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如需緊急停車則按程序迅速下達執行。8、治安消防隊到達15、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警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當毒物擴散危及到廠內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廠區過往行人,向上風方向的安全地帶疏散。9、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治安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10、監測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查明毒物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風向和速度,并對下風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11、搶險搶修隊到16、達事故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設備搶修,控制事故以防擴大。12、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專門工作小組:(1)事故調查小組在生產副總經理指揮下,由安環、生產、保衛、發生事故單位組成,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搶修小組在生產副總經理指揮下,由設備、電力、儀表、發生事故單位組成。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生產。夜間發生事故,在指揮領導小組到達前,由公司值班和調度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控制任務三、專項事故處置1、氨貯槽一旦發生突發性泄漏,現場人員立即向調度和消防隊報警,說明情況,能切斷污染源的立即切斷,必要時立即停車,同時迅速打開17、噴淋裝置稀釋,并根據情況倒入適量的冰醋酸中和。2、甲醇灌區突發事故處置甲醇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罐區具有防雷裝置,每年系統檢查一次,其接地裝置電阻不大于10。消防用水要布局合理。甲醇貯槽液位計指示要精確,不得將甲醇隨意排入地溝。甲醇的充裝、使用、貯運應遵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決定,同時應遵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事故發生時,啟動應急預案,甲醇系統緊急停車,切斷系統,迅速報告調度,撥打火警電話119,說明火災地點和火情,接應消防車輛。同時迅速開啟槽區的消防用水,滅火器等,撲滅余火。3、三胺車間氨氣泄漏事故處置車間內一旦發生氨氣泄漏,現場人員立即向當班班長和車間主任報告,迅速查明泄漏18、源,并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對能切斷泄漏源的立即切斷,必要時立即停車。同時,如果發現有人在現場中毒后,立即將其撤離污染區至上風處,脫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若患者停止呼吸,須進行人工呼吸,嚴重者送醫院進行救治。4、危險廢物突發事故處置公司危險廢物有廢觸媒和廢機油。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廢觸媒主要是皮膚接觸,雨水侵蝕滲透地下;廢機油主要是發生泄漏及火災;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應采取以下措施:急救措施:(1).廢觸媒皮膚接觸:廢舊觸媒卸下時,應做好全身防護,一旦大量皮膚接觸或者吸入大量攜帶氣時,應立即轉移至空氣清新處,并用清水清洗接觸皮膚。 (2).廢觸媒雨水侵蝕:一旦發生雨水侵蝕,甲醇廢舊觸媒將與其反應19、,反應物會滲透到地下,污染地面環境。所以,應立即清除廢舊觸媒,并清除地面污染物,嚴禁有用水沖洗地面。(3).廢油泄漏:一旦發生泄漏,應立即查找泄漏源并關閉泄漏源。泄漏的廢油應立即動員人力清除,可用海綿或者其它吸油能力較強的物質暫時吸附地面油污,嚴禁動火,并防止二次泄漏和著火事故的發生。(4).廢油火災:如果發生火情,請立即組織人員撲火,可以用滅火器或者滅火車滅火,也可以用消防沙撲滅,或者動用消防栓和消防車防止火勢的蔓延。廢油泄漏應急處理:(1).在發生泄漏時,首先熄滅所有明火、隔絕一切火源,防止發生燃燒和爆炸。(2).處理人員需佩戴所要求的防護用品及防毒面具。(3).現場用沙土圍堤,回收物料,20、避免進入下水道等密閉系統;剩余液體用吸收棉吸附,并將吸收棉回收。(4).不得用水沖洗,防止污染區域擴大。第八章 信號規定公司救援信號,主要使用電話報警聯絡。公 司 電 話:88消 防 隊:119副 總 指 揮:調 度 室: 8089危險區邊界警戒經為黃黑帶,警戒硝佩戴臂章,救護車鳴燈。第九章 有關規定和要求為了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地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一、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進21、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二、做好救援物資器材準備工作必要時指揮通訊、報警、洗消、消防、搶修、氣體防護、交通工具和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三、建立并完善各項制度1、值班制度公司各車間均建立晝夜值班制度,保衛科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消防人員在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全副武裝出動消防車輛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搶險工作。2、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養情況。3、總結評比制度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與安全工作同檢查、同講評、同獎罰。附I 幾種危險化學品的基本常識一、氨(NH3)1、理化特性無色氣體,22、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可燃點780,爆炸極限17.1%26.4%(體積比),最小引燃(爆)能量0.77MJ。易液化,壓縮成液體后儲存鋼制貯罐(瓶)內。在GB13690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中屬2,3類有毒氣體,易溶于水,與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1立方水可溶解700立方的氨,易溶于乙醇、乙醚,蒸發1千克流氨可產生1316L氣氨,1噸液氨泄漏可使28萬m3遭受污染,對人體、水源、土壤和大氣造成嚴重危害。2、人體危害氨吸入人體,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咳嗽、眼結膜、鼻結膜、咽部充血、水腫;中度中毒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紺、有肺炎跡象;重度中毒者會發生肺水腫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吸入高濃度氨可引起反應性呼吸停23、止,氨或高濃度氨能致皮膚灼傷。3、人體傷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者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就醫。眼睛接觸者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人體吸入后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進行人工呼吸,就醫。二、甲醇(CH3OH)1、理化特性無色澄清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易燃、閃點11,爆炸極限5.5%44.0%(體積比),最小引爆能量0.215MJ。在GB13690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屬2,3類易燃液體,易溶于水、醇、醚等。2、人體危害經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可引起病變,可導致代謝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意識朦朧,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可致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3、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者,迅速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衣服。眼睛接觸者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體內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者,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化酸鈉溶液洗胃,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