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7126
2022-09-08
11頁
21KB
1、 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撰寫人:_日 期:_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控制和消除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xx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xx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制定本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縣范圍內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四)事件分級突發環境事件分為四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一般(級)四級(見附件1)。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一)縣突發環境事件2、應急指揮部及職責縣人民政府設立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縣人民政府分管環保工作的副縣長擔任,副指揮長由縣政府辦聯系環保工作的副主任、縣環保局局長擔任,成員由縣環保局、縣應急辦、縣安監局、縣發改局、縣教育局、縣工信局、縣公安局、縣監察局、縣民政民宗局、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工局、縣水務局、縣商務局、縣衛計局、縣林業局、縣文旅局、縣科技局、縣信訪局、縣氣象局、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縣公安消防大隊、縣電信、移動、聯通公司等有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其主要職責是:1.領導和指揮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積極開展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23、.督查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3.及時向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有關部門報告事態變化情況,適時向社會公布。4.根據需要,向州人民政府和州環保局、駐甕武警部隊及相鄰縣(市)請求支援和幫助。5.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二)縣環境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縣環境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縣環保局,縣環保局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職責是:1.負責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日常工作。2.掌握全縣突發環境事件動態,接收各級各有關部門的預測預警信息,分析突發環境事件情況,研判突發環境事件發展趨勢,向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提出應急行動意見,執行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決定。3.按照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指示,召4、集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提出應急處置方案,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4.協同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定實施應急預案的各項開支。5.向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提出對實施應急預案單位和個人的獎懲意見。6.修訂完善xx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7.完成縣環境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三)縣環境應急指揮部組成部門職責縣環保局:負責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確定危害范圍和程度;指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處理。縣應急辦:負責全縣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上報、協調調度工作,履行應急值守,發揮運轉樞紐作用。縣安監局:負責指導、協調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縣發改局:負5、責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物資儲備和用途提出合理建議,參與組織協調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后的恢復重建工作。縣教育局:負責協調、組織學校師生的緊急避險工作。縣工信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中電力保障的協調工作;配合開展突發環境事件調查。縣公安局:負責現場治安警戒、群眾疏散、參與事故查處;依法控制事故相關責任人;負責維護現場及周邊的交通秩序,確保救援通道暢通;做好網絡輿情監控工作。縣監察局:負責對突發環境事件中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的履職情況進行調查,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的責任。縣民政民宗局:負責協調組織受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居民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經費落實和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并6、按有關政策協調做好遇難人員遺體處置工作。縣財政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申報、籌集和撥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有關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縣交通運輸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現場道路暢通和應急救援人員及物資的運輸保障;協助收集、消除道路和水路污染物。縣農工局:負責組織核定突發環境事件中農田土壤、農作物和畜禽水產的受污染情況,組織協調相關農業環境污染應急處理和受污染威脅的農業珍稀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工作;協助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現場的農業生產物資、牲畜的疏散和轉移工作。縣水務局:負責實施或協調應急水量調度,參與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水質、水量同步監測等水資源信息,負責7、制定飲用水緊急供水方案并協調實施。縣商務局:負責協調、組織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縣衛計局:負責組織開展醫療救援和突發環境事件健康危害評估工作。縣林業局:負責棲息地遭受污染威脅的珍稀瀕危陸生野生物種的保護工作。縣文旅局:負責聯系廣播電視臺做好相關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配合做好受污染景區人員的疏導救援和有關污染情況核實工作。縣科技局:負責對地震震情和災情進行通報。縣信訪局:負責做好傷亡人員家屬的來訪接訪工作。縣氣象局:負責提供有關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必要時在突發環境事件區域進行加密可移動氣象監測,提供現場氣象預報服務信息并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縣公安消防大隊:組織預備役8、部隊、駐甕武警部隊和公安消防部隊參與現場警戒及應急救援工作,協助控制和降低污染事故的危害。電信、移動、聯通公司:負責提供應急通訊保障設施,確保事發地及其周邊通訊暢通,以及相關信息數據傳輸。本預案未列出的其他部門和單位,根據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指令,按照本部門、本單位職責和應急處置需要,依法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工作。(四)現場環境應急指揮部1.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需要,縣環境應急指揮部派出現場環境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處置工作。2.現場環境應急指揮部通常設綜合協調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護組、應急監測組、應急處置組、后勤保障組、新聞報道組、善后維穩組、專家技術組9、(見附件2),具體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相關應急處置工作。專家技術組由縣環境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聯系組建。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三】:監測預警(一)監測監控1.縣環境應急指揮部要充分利用現有網絡系統,逐步建立突發環境事件監測、預測和預警信息反饋機制。2.縣環境應急指揮部及有關職能部門要適時采集、整理、分析縣內突發環境事件相關信息,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報告,定期向社會公布。重點對以下對象進行監測監控:(1)xx河、洗馬河、巖根河和江界河等流域。(2)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3)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土保持重點預防保護區和重點監督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區以及重要生態功能區。(4)居民聚集區、醫院、10、學校等敏感區域。(5)砒霜(三氧化二砷)、氰化鉀等劇毒化學危險品,酸、堿、氨、氯等危險化學品和重金屬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運輸、管理單位及其周邊環境保護目標。(6)放射源的儲存、使用、管理單位。(7)排污企業及其周邊環境保護目標。3.縣環境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其有關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的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信息監控。(1)環保部門會同氣象部門負責生物物種安全事件、環境空氣污染事件、輻射事件信息的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并對相應的預警信息進行監控。(2)環保部門會同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港口水域和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污染事件的信息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并對相應11、的預警信息進行監控。(3)環保部門會同水務、氣象部門負責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藻類污染事件、水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預警,并對相應的預警信息進行監控。(4)環保部門會同民政、安監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有可能引發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信息的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并對相應的預警信息進行監控。(二)預警發布藍色預警信息由縣環保局批準后發布。黃色預警信息由州環保局批準后發布。橙色預警信息由州環保局報請省環保廳批準后發布。紅色預警信息由州人民政府報請省人民政府批準或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授權發布。預警等級分級標準見附件1。(三)預警措施1.當發布藍色預警后,事發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采取以12、下措施:(1)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2)發布預警公告,宣布進入預警期,并將預警公告與信息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3)及時收集、報告相關信息,向社會公布反映突發環境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預報和預警工作。(4)組織有關部門和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及專家,隨時對突發環境事件進行分析和評估,預測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響范圍和強度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級別。(5)向社會公布與公眾有關的突發環境事件預測信息和分析評估結果。(6)及時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發布可能受到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的警告,宣傳避免和減輕危害的常識,公布咨詢電話。2.當發布黃色及以上預警時,還應采取下列措施:(1)責令應急救援隊伍、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并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的準備;(2)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3)根據預警級別,針對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負有監管責任的政府或部門可以對排放污染物可能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實行停運、限產、停產等相應措施,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或限制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4)調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做好應急保障工作。(5)依法采取的預警措施所涉及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