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禾七尚多層住宅2地塊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7179
2022-09-09
14頁
1.62MB
1、目 錄一、編制說明2二、工程概況3三、鋼筋連接形式選擇3四、鋼筋加工5五、鋼筋連接工藝5六、鋼筋工程施工10七、施工配合15一、編制說明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2;3、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5、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5-2011;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0204-20027、恒禾七尚2#地塊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恒禾七尚2#地塊位于廈門市五緣灣內湖東側,鐘鳴路以北,西鄰主園路,東臨檳城路,北靠馬盧奇路;本工程結構類型2、為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總建筑面積約84376m2,其中高層74051m2(地上50500m2,地下23551m2),多層10325m2(地上5338m2,地下4987m2)。高層(68#樓)地上2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99.1m,功能布局為一類高層住宅,一層為店面、變配電室及架空層,二層以上為住宅,地下為車庫及設備用房;多層(3136#樓)地上4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為15.85m;功能布局為多層住宅。 本工程所有鋼筋加工在現場加工成型。鋼筋工程的重點是鋼筋的下料、定位、綁扎、焊接或機械連接,其中對底板基礎梁的鋼筋特別要加強控制。三、鋼筋連接形式選擇連接形式連接部位連接圖搭接、焊接連接剪力墻3、豎向鋼筋(直徑 D16)剪力墻、柱豎向鋼筋(直徑 D16)板鋼筋、剪力墻水平鋼筋機械連接梁、地下室底板(直徑 D25)柱(包括剪力墻暗柱直徑 D18)四、鋼筋加工(1)鋼筋材料控制鋼筋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進行外觀檢查。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力學性能檢查從每批鋼筋中任選兩根鋼筋,每根取兩個試件分別進行拉伸試驗(屈服點、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和冷彎試驗。如有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下表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件重作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件4、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產品,予以退場。(2)鋼筋加工加工事項具體要求鋼筋除銹鋼筋的表面應潔凈。油漬、漆污、浮皮和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鋼筋的除銹一般可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一是在鋼筋冷拉或鋼絲調直過程中除銹,對大量鋼筋的除銹較為經濟省力;二是用機械方法除銹,如采用電動除銹機,對鋼筋的局部除銹較為方便。此外,還可采用手工除銹(用鋼絲刷或砂盤)、噴砂和酸洗除銹鋼筋加工(1)鋼筋放樣與下料:提前校核圖紙,嚴格按照圖紙及施工規范放樣,進行樣板引路施工。(2)鋼筋調直:HPB235級鋼筋調直采用調直機調直,確保鋼筋表面光滑,無明顯壓痕。(3)鋼筋切斷:采用切斷機切斷。(4)鋼筋彎曲:采用彎曲機彎曲,5、加工箍筋時,做好彎折角度標識,自中間向兩端彎折,避免累計誤差超標。五、鋼筋連接工藝(1)鋼筋直螺紋連接加工本工程鋼筋機械連接采用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鋼筋等強度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是先將鋼筋的橫肋和縱肋進行剝切處理后,使鋼筋滾絲前的柱體直徑達到同一尺寸,然后再進行螺紋滾壓成型。1)絲頭的加工內 容施工流程鋼筋端面平頭剝肋滾壓螺紋絲頭質量檢查帶帽保護絲頭質量抽檢存放待用施工要點鋼筋端面平頭:平頭的目的是讓鋼筋端面與母材軸線方向垂直,宜采用砂輪切割機或其它專用切斷設備。剝肋滾壓螺紋:使用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機將待連接鋼筋的端頭加工成螺紋。絲頭質量檢驗:操作者對加工的絲頭進行的質量檢驗。帶帽保護:6、用專用的鋼筋絲頭保護帽或連接套筒將鋼筋絲頭進行保護,防止螺紋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絲頭質量抽檢:對自檢合格的絲頭進行的抽樣檢驗。存放待用:按規格型號及類型進行分類碼放。質量控制1、鋼筋端頭平切的目的是為了使接頭擰緊后能讓兩個絲頭對頂,更好地消除螺紋間隙。2、螺紋長度靠擋鐵進行保證,加工不同規格的鋼筋使用不同長度的擋鐵,擋鐵側面打印著其所加工的鋼筋規格。2)螺紋的直徑靠設備本身來保證,檢驗方法見下表:序號檢驗項目量具名稱檢驗要求1螺紋牙型及直徑目測、螺紋環規1、牙型完整,牙頂寬度大于0.3P的不完整絲扣,累計長度不得超過兩個螺紋周長。2、通端螺紋環規能順利旋入螺紋。3、止端螺紋環規允許環規與端部螺7、紋部分旋合,旋入量不應超過3P(P為螺距)。2絲頭長度卡尺或專用量規應滿足規定的要求33)檢驗流程:若第一次抽檢合格率低于90%時,可不再進行第二次抽檢,而直接進行逐個檢驗。4)連接套筒本工程中擬采用的連接套的接頭形式有:標準型、正反絲型,這些連接套的形式及使用要求如下表圖序號使用要求套筒型式1正常情況下鋼筋連接標準型2用于兩端鋼筋均不能轉動情況下的鋼筋連接正反絲扣型接頭外型尺寸示意圖:普通連接套筒外形尺寸示意圖異徑接頭套筒外形尺寸示意圖5)連接施工內容工藝流程操作要點鋼筋就位:將絲頭檢驗合格的鋼筋搬運至待連接處。接頭擰緊:使用扳手或管鉗等工具將連接接頭擰緊。作 標 記:對已經擰緊的接頭作標記8、,與未擰緊的接頭區分開。施工檢驗:對施工完的接頭進行的質量檢驗。6)質量控制a質量要求連接鋼筋時,鋼筋規格和連接套的規格一致,并確保鋼筋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完好無損。連接鋼筋時可用普通扳手旋合接頭到位。b質量控制直螺紋接頭的制作和安裝每道工序由質檢員分項把關,抽檢并填寫記錄表,經檢查合格后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在鋼筋下料時,每個接頭要預長20mm30mm切割消耗。鋼筋套絲加工應比工程進度提前一個施工段,保證施工進度。連接鋼筋之前,先回收塑料保護帽,并檢查鋼筋規格和牙形是否與連接套筒規格相同,檢查螺紋絲扣是否清潔,發現雜物要洗刷干凈。連接完畢的鋼筋接頭要用明顯的標記示意,以防有鋼筋接頭漏擰,外露絲扣9、部分需有1個完整絲扣。7)質量檢驗a現場檢查現場施工過程中隨機按1%的比例進行連接接頭現場檢查,并按10%的比例進行螺紋連接長度檢查。如發現有一接頭的外露有效絲扣超過了2牙,則對該批接頭逐個檢查,對查出的不合格接頭必須重新連接。并按表填寫接頭質量檢查記錄。b力學性能檢查:現場單向拉伸檢驗按驗收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形式、同規格接頭,以500個為一個驗收批,不足500個也作為一個驗收批。對接頭的每一驗收批,如一組中有一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檢。復檢中仍有一個試件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該驗收批判定為不合格。(2)電渣壓力焊連接施工要點內容施工準備10、a操作前檢查材料設備、機具、批示儀表是否合格、正常運轉;b焊藥經烤箱250恒溫烘烤2小時;操作工藝a檢查鋼筋接頭質量,對不符合要求者應進行處理;b固定焊接夾具和藥盒;c引弧過程:接通電源,迅速將上鋼筋提起,使兩端頭之間的距離為24mm引弧;d電弧過程:靠電弧的高溫作用,將鋼筋端頭的凸出部分不斷燒化,同時將接口周圍的焊劑充分熔化,形成渣池;e電渣過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將上鋼筋插入渣池中,電流通過渣池產生高溫,使鋼筋端頭迅速而均勻熔化;f擠壓過程:停止供電,對鋼筋施加壓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屬、熔渣及氧化物等雜質擠出結合面;g收集剩余焊藥,拆除卡具;h待焊頭冷卻后敲掉熔渣;i焊接前檢查電壓、電11、壓下降5%時不宜焊接。質量技術標準a焊接后對焊頭應全部作外觀檢查,焊包四周鐵漿應飽滿均勻,無裂紋、氣孔、夾渣及明顯咬肉等缺陷,上下鋼筋軸線偏移不得超過0.1d,同時不得大于2mm;接頭處鋼筋軸線傾斜不大于40,不合格者應割掉重焊;b機械性能試驗以300頭為一批,不足300頭以每單位施工段為一批。取3個作拉力試驗,焊頭的極限強度滿足設計和規范求。成品保護a不得過早拆卸卡具,導致接頭彎曲變形b焊后不準砸鋼筋接頭,不準往剛焊完的接頭上澆水c焊接時搭好腳手架,不準踩踏其他已綁好的鋼筋上六、鋼筋工程施工(1)柱鋼筋施工1)柱施工流程柱施工流程套柱箍筋鋼筋接長箍筋綁扎經過計算,將柱需要箍筋套入下部鋼筋上鋼12、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接長,將上部與下部鋼筋連接一起。將主筋上劃線,將箍筋分布,綁扎在主筋上。2)柱鋼筋的保護加塑料墊塊、在柱頂加鋼筋定位箍。柱筋在砼澆筑中極易偏位,砼凝固后很難校正,施工中應采取加固措施:3)柱鋼筋施工注意事項柱頂部位的鋼筋交叉密集,須在鋼筋綁扎前進行放樣,確定交叉部位的鋼筋擺放順序,避免鋼筋過密影響鋼筋綁扎及下步施工。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下層柱的鋼筋露出樓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將其收進一個柱箍直徑,以利上層柱的鋼筋搭接。當柱截面有變化時,其下13、層鋼筋的露出部分,必須在綁扎梁的鋼筋之前,先行收縮準確。框架梁鋼筋,應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柱鋼筋綁扎: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框架柱變截面處,鋼筋的加工不能用火烤,要采用機械彎曲。按圖紙要求計算每根柱的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甩筋上,然后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柱的立筋,柱插筋見下圖:(2)墻體鋼筋施工流程圖豎筋接長水平鋼筋綁扎安放墊塊及拉鉤墻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扎,其搭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規范要求。安裝環狀塑料墊塊保證墻體鋼筋保護層厚度,14、間距1m,梅花形布置。安裝墻體拉接鋼筋,梅花形布置。墻身鋼筋放置,豎向鋼筋在內,水平鋼筋在外。為保證墻體雙層鋼筋橫平豎直,間距均勻正確,采用限位筋。為保證墻體的厚度,對拉螺桿處增加短鋼筋內撐,短鋼筋兩端平整。在墻筋綁扎完畢后,校正門窗洞口節點的主筋位置以保證保護層的厚度。(3)梁、板鋼筋施工 1)地下室底板鋼筋施工底板鋼筋施工流程:定位放線鋼筋骨架定位下層橫向鋼筋下層縱向鋼筋保護層混凝土墊塊固定綁扎成網型鋼支架上層縱向鋼筋上層橫向鋼筋柱、墻插筋。承臺鋼筋施工流程:定位放線鋼筋骨架定位下層橫向鋼筋下層縱向鋼筋保護層混凝土墊塊固定綁扎成網型鋼支架上層縱向鋼筋上層橫向鋼筋柱、墻插筋。鋼筋保護層采用415、040mm C40混凝土墊塊,間距1.01.0m梅花狀布置。底板上、下層鋼筋之間用14鋼筋制作成幾字形馬鐙支架,間距1.50m。大承臺上、下層鋼筋之間馬鐙支架采用直徑25的鋼筋余料制作,間距1.50m布置。2)樓板梁板鋼筋施工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梁端第一個箍筋要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箍筋應加密(不小于1.5倍梁高卻不小于500mm;一級抗震設計不小于2倍梁高且不小于500mm)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好墊塊,間距不宜大于1000mm;受力筋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的短鋼筋(直徑25mm并不小于主筋直徑),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樓板單16、元呈扇形,鋼筋仍以雙向平行方式排布,靠近梁邊增設補充鋼筋,滿足起步鋼筋距梁邊5cm 的要求;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板面鋼筋定位要準確牢固,墊塊間距1m梅花形布置在面筋交叉點下,與板面筋八字扣綁扎;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板梁鋼筋位置示意圖:為了保證樓板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同強度混凝土墊塊橫縱間距1000梅花型設置在樓板最下部鋼筋下。雙層板筋上層鋼筋支撐采用“幾”字形馬蹬,示意圖如下:樓板厚度(mm)支撐鋼筋縱橫間距(mm)100200121000200300141000七、施工配合鋼筋綁扎的配合主要指鋼筋工與木工及架子工的配合,一方面鋼筋綁扎時應為木工支模提供空間,并提供標準成型的鋼筋骨架,以使木工支設模板時,能確保幾何尺寸及位置達到設計要求;另一方面,模板的支設也應考慮鋼筋綁扎的方便,梁板鋼筋綁扎時凡梁高大于700者應留出一面側模不得支設,以供鋼筋工綁扎梁底鋼筋。待綁扎以及墊塊放置均已完成后梁側方可封模,另必須重視安裝預留預埋的適時穿插,及時按設計要求綁附加鋼筋,確保預埋準確,固定牢靠,更應作好看護工作,以免被后續工序破壞,混凝土施工時,應派鋼筋工看護鋼筋,保證樓板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墻板、柱子插筋位置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