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至日照增建二線工程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7262
2022-09-09
19頁
536.04KB
1、第一節 工程概況一 、線路位置及修建意義至日照增建二線工程主線位于濟南局管轄范圍,我公司施工里程為474+840-K482+679,共7.839km,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區范圍。同時,兗日線與青新線引入臨沂市區,不僅改善了老區的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同時促進了沂蒙山區建材,旅游資源的開發,使沿線礦產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國民經濟增長及地區的發展將產生深運的影響。二、地區自然概況、自然地理概況青新線引入菏日線臨沂地區的臨沂站改擴建及相關工程,均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境內,建筑物眾多、交通便利、地形平坦開闊、起伏甚微。該段屬沂沭河沖積平原,地面高程6569m,主要河流為沂河,河床寬淺。2、地層巖性甲、第2、四系(Q)(1)、第四系全新統(Q4):人工填筑砂粘土(Q4ml),黃褐色及棕黃色,硬塑,多為修建既有房屋、鐵路而填筑,厚度0-4.0m,局部夾少量碎石等物。(2)、第四系上新統(Q3):以沖洪積砂粘土、粘土(Q3al+pl)為主,局部夾細中、粗砂透鏡體;厚度6-10米。粘土為膨脹土,棕黃色及黃褐色,硬塑,自由膨脹率Fs=45-80%,液限45.9-64.6%,該粘土層具膨脹性。乙、石炭系中統(C2):為淺灰色,青灰色石灰巖,碎屑結構,中百層狀構造,節理不發育,局部具深蝕現象,均被第四系覆蓋,僅分布在臨沂站范圍內。丙、燕山期花崗巖(r5):鉆探僅在臨沂站內揭示,中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呈棕黃色,3、風化極嚴重。3、氣象特征(1)、該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具季風大陸性特征,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多集中在6-9月份,臨沂市主要氣象要素見表(一): 臨沂市主要氣象要素(1957-1970) 表(一)年平均氣溫0C最冷月平均氣溫0C極端最高氣溫0C極端最低氣溫0C年平均降水量mm年平均相對濕度主要風向最大風速m/s13.3-1.740.016.5911.269NNE.NE24()、土壤最大凍結深度0.40米4、水文地質特征該區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地下水深大于10m,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經取樣化驗分析,水質對普通砼不具侵蝕性。城南河、陷泥河均為城市排污河流,河水不宜作為施工用水。、地震4、基本烈度:度 6、特殊土及不良地質: 我公司管段地質分布為膨脹土,自由膨脹率Fs=45-80%,液限45.9-64.6%。且下伏石灰巖(C2),局部具深蝕現象,且為粘性土充填。三、線路主要技術指標、線路等級:級、正線數目:雙線(既有為單線,增建后為雙線)、限制坡度:、牽引種類:內燃、機車類型:DF4、DF8、最小曲線半徑:400m、牽引質量(t):4000、5000、到發線有效長度(m):1050m、閉塞類型:半自動、自動、正線鋼軌類型:既有線50kg/m、增建線60kg/m,軌長25m。四、主要工程竣工數量1、正線鋪軌:7.498km;2、正線鋪碴:22985m3;3、鋪道岔:單開26組;交5、叉渡線3組;4、站線鋪軌:12.338km;5、站線鋪碴:40571m3;6、路基土石方:337490m3 ,其中站場 175229m3 ,區間 162261m3。7、路基防護:漿砌 6490m3,種紫樹槐 47808棵,種草 11498m2。8、橋梁:座 ,共計 180.72 延米,其中中橋 2 座 ,計 73.61延米,小橋 5 座計 107.11 延米。9、剛架橋:明挖座 ,共計 330.9 頂平方 。 10、涵渠:26 座 ,共 213.08 橫延米,其中管涵座,計 57.72 橫延米,蓋板涵 13 座,計 99.15 橫延米,框架涵 4 座,計 56.21 橫延米。11、車站:臨沂區6、段站。其中,道岔29 組,地道座,計8.06橫延米, 站臺座, 共計 7708 m2,雨棚座,共7708 m2 ,出站口1處。第二節 勘測設計過程新鄉至日照線菏澤至日照段增建二線工程,由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為總體設計單位,其中K470+708.8、K474+349.7、K478+381變更增加的座頂進橋涵由濟南鐵路局勘測設計院設計。鐵三院1998年月完成施工圖文件,全線于1999年月開工。我公司于1999年月進場,到2000年月,線下主體工程全部完工。由于臨沂站要滿足青新線引入的需求,于2000年月對車站改造進行了類變更,2001年月完成變更圖紙的設計,2001年12月竣工交驗。第三節 施工過7、程一、施工部署集團公司于1999年月中標,確定k474+840k482+679段由我公司施工,其中包括臨沂站的改擴建相應工程。我公司成立菏日復線項目經理部,由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寶任項目經理,陳東任總工程師,項目部設“三部一室”、一隊、二隊、三隊、機工隊,共計300余人,見組織機構框圖(圖1)。1999年月10日,張國寶經理率隊20余人到現場安攤建點,做施工復測及征地拆遷等準備工作。施工隊布置及任務劃分(見圖2)第一項目隊:自管段起點k474+840至k478+900全長4.06km,主要負責該管段內的橋涵任務及正線鋪軌工程。第二項目隊:k478+900至k481+150,臨沂站站場改造及站內結構8、物、附屬工程施工。第三項目隊:k481+150至k482+679段橋涵工程,路基附屬及正線鋪軌。 機工隊:負責全管段內路基土石方施工任務。組織機構框圖(圖1)二、分項工程施工(一)、橋涵工程、橋梁工程:本段共計中小橋座,計 180.72 延米。其中:中橋座,計 73.61延米;小橋座,計 107.11 延米;剛架橋 10 座,計 1319.4 頂平方,其中明挖 3 座,計 330.9 頂平方,頂進橋 7 座,計 988.5 頂平方。見工程數量匯總表(1) 鉆孔樁基礎:樁基礎施工采取沖擊鉆機成孔,泥漿護壁,砍球法灌筑C20水下砼。鉆孔完畢,清孔、測定孔底沉碴,泥漿比重,合格之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9、收,檢查鋼筋籠。鋼筋籠采用16t吊車吊裝入孔,為防止鋼筋籠沉入孔底,按設計計算好的尺寸加工個鋼筋鉤,將整個鋼筋籠掛于鋼護筒上,以防止鋼筋籠偏移及沉入孔底。城南河中橋鉆孔樁深度均按設計要求施工,陷泥河中橋鉆孔樁除日照臺1#樁按設計樁施工外,其余樁由于地質巖層為斜面,鉆孔時始終偏孔,且拋填片石亦無法糾偏, 后經設計、監理現場鑒定,決定采用人工挖孔C15砼護壁。人工挖孔從2000年10月開始到2001年6月結束。按設計要求,樁底入巖層較深,且施工存在較大難度及安全隱患,故請監理及設計院現場鑒定巖層情況后,決定將日照臺樁長由12m變更為10m,新臺由10m變更為 8m,見菏日施橋序號名 稱里 程孔 跨10、 結 構數 量座延長米/頂平方1中小橋7其中:中橋273.61陷泥河中橋K477+1811-20m予應力砼梁129.23城南河中橋K481+8522-16m予應力砼梁144.38其中:小橋107.11K475+8091-12m122.02K476+0991-10m119.22K477+0491-10m118.02K478+2191-16m124.62K482+4331-12m123.23剛架橋101319.4其中:明挖3330.9淮海路中橋K479+0471/161.1紅衛路中橋K481+1161/112.8牽出線中橋QK0+0901/57其中:頂進7988.5臨西九路中橋K474+8621/11、324.38臨西四路中橋K477+800.51/89.28臨西七路中橋K476+4121/202.52機務段立交K478+3811/172.32臨西五路K477+3812/200臨西九路K474+349.71/113.05合計17工 程 數 量 匯 總 表 (1)工 程 數 量 匯 總 表(2)序號規 格 名 稱里 程單位數量備 注一圓 涵K474+960.5延米57.7211-1.25m圓涵K475+199.6延米4.0621-1.25m圓涵K475+261.1延米4.0631-1.25m圓涵K475+600延米4.0641-1.25m圓涵K477+211.46延米7.0951-1.25m圓12、涵K477+774.5延米7.0961-1.25m圓涵K477+822.2延米4.0671-1.25m圓涵K481+637.5延米4.0681-1.5m圓涵QK0+934延米12.1291-1.0m圓涵延米12.12二蓋板涵延米99.1511-3.0m蓋板涵K475+465.3延米4.0321-6.0m斜蓋板涵K476+237.27延米9.131-2.5蓋板涵K476+276.5延米8.0941-6.0m蓋板涵K476+394.21延米9.275m變更51-2.5m蓋板涵K476+869.4延米7.0661-4.0m蓋板涵K480+093延米7.06施工數量71-3.0m蓋板涵K480+69913、延米5.06施工數量81-2.0m蓋板涵K480+905.6延米4.06施工數量91-2.0m蓋板涵K480+103延米6.06101-2.0m蓋板涵K481+130.4延米5.06111-6.0m蓋板涵K481+455.40延米8.09121-1.0m蓋板涵K482+041.00延米13.12131-3.0m蓋板涵K482+094.00延米13.09三框架涵延米56.2111-6mK470+708.8延米1421-6mK476+419延米17.0631-4mK477+407.5延米17.0641-4mK480+300延米8.09旅客地道變-12。明挖基礎:小橋基礎均為明挖 ,施工前制定專項安14、全技術措施,報請局指或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對既有路基進行防護施工, 經檢查合格后, 人工拆除既有橋錐體護坡。挖基采用挖掘機,人工修邊清底。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請監理工程師驗證地基土質與設計相符后,立基礎模板,灌筑基礎砼?;A每層施工完畢及時回填,確保了既有路基的穩定及施工安全。 梁體架設:16m以下梁體采用在已成型的路基面預制, 搭設鋼便橋,拖工拉就位,16m、20m梁采用外購,從既有線運至工地,人工卸梁拖拉就位。 頂進施工:既有平交道改為立交,均為框構頂進橋。采用封道施工,在既有線左側開挖工作坑預制框構,加固線路,頂進就位。線路加固見示意圖(3)??驑嫿娱L采用就地預制,屬常規施工工藝。、涵15、渠工程框架涵頂進采用就地預制,頂進就位。接長蓋板涵及圓涵采用人工挖基,擠漿法砌筑片石,面石采用鑿斜條紋石灰巖料石,勾凹縫。蓋板及圓管節均在預制廠集中預制,運至工地吊車吊裝。為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每個工點施工前均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局指或監理審批,同意后進行施工。(二)、路基工程本管段路基土石方共337490m3,其中區間162261m3,站場175229m3,由于本管段處于臨沂市 區,附近取土困難,為確保文明及環保施工,取土均于10km以外。見土方調配示意圖(4)。、區間路基工程:本管段區間均為填方地段,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填方段共計約6km,其中k482+000k482+200段路堤基底16、拋填片石約4500m3,DK479+200DK479+500段清除生活垃圾約7000m3,其余地段地基均按常規施工方法處理。 路基填方工程于1999年月開工,由機工隊負責施工。路基土石方的開挖、裝運、鋪填、碾壓等采用機械化作業確保了施工進度,又滿足了路基填筑施工質量要求。施工期間,共配備了挖掘機臺,推土機臺,壓路機臺,自卸翻斗車15輛。配備部分工人進行局部找平,剔除大于15cm的塊石及雜物,修整路基邊坡。管段路基均在計劃鋪軌日期前完成。、站場路基工程:站場填方共計175229m3,原設計82397m3,由于青新線的引入,站場類變更增加92832m3。土方開工時間2001年3月,竣工時間200117、年7月。、路基排水及防護路基排水漿砌共計6490m3,主要利用當地民工或部分協外隊伍施工,由經理部進行技術監控,每個工點均安排經驗豐富的領工員現場監控,確保了漿砌質量。砂、石料均經試驗合格,水泥為沂州.0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漿攪拌采用砂漿攪拌機拌合,手推架子車運至砌筑地點,擠漿法砌筑,勾凹縫,縫寬8-12mm,縫深8mm。砌體砂漿飽滿,表面平整,幾何尺寸準確。路堤坡面為種紫樹槐及鋪固土網墊防護,其中DK474+862-DK479+100為紫樹槐,DK481+900-DK482+679段為鋪固土網墊防護,站內DK479+100-K479+500段采用重力式擋土墻防護,見圖5。(三)、軌道工18、程 本段內軌道工程包括正線及臨沂站線改造工程,總計鋪軌19.836km,全部采用人工鋪軌。鋼筋砼軌枕由汽車直接運到路基上,再由人工散開,就地進行硫磺錨固。軌料的運輸根據各鋪軌口鋪軌工程數量計算出軌料用量,在靠近所鋪軌線路的既有線上要點卸車后,采用人力配合裝載機拖拉倒運,將軌散開。站線軌料部分不易用機械拖拉的軌料,采用對既有站線要點,單軌車運輸的方式,將軌料運到目的地。道岔鋪設,對于能鋪設到位的,一次鋪設到位,對于不能鋪設到位的插入道岔,采用就近預鋪、經精確計算后配好二端短軌。臨沂站插入單開道岔 13 組,插入交叉渡線 3 組,均采用要點施工。全部線路鋪設均采用相對式,鋼軌經過逐根丈量,曲線內側19、按縮短量計算鋪入廠制標準縮短軌,軌道工程中的底碴及面碴采用預鋪,用汽車運到路基上后由人工散鋪平整開,確保底碴厚度。站線插入的道岔及要點撥接改造的線路采用汽車運碴到附近,再由人工抬運到目的地。2000年9月份,先從K474+840處由西向東鋪軌,上碴、整道、養道工序均由菏日經理部職工負責施工。站線大撥接是2001年10月15日到10月31日,主要是由長期與臨沂工務段配合施工的經驗豐富的社會勞動力進行施工,共調集了400余人擔負運散碴、拆換運輸鋼軌、軌枕、撥接、搗固、整道及養護作業。站線10-18股的升級改造工作于2001年10月1日到2001年12月15日期間進行。線路的養道作業采用邊起道邊搗固20、,逐步接近軌面設計標高,待軌面接近設計標高后采用人工排搗作業法逐段搗固,再起道找平、再排搗一遍后改用內燃搗固機再搗固一遍。正線及站線在開通前均采用了內燃機車在線路上進行壓道5遍。正線及站線、3、4、5、6、7、8、9道及東西遷出線于2001年10月移交臨沂工務段,站內1018道于2002年1月移交臨沂工務段。本標段軌道工程中60kg/m及50kg/m單開道岔均采用了AT型道岔。(四)、站構工程根據局指任務劃分,臨沂站擴建由我公司與二公司共同施工,我公司施工里程為:DK478+100-DK480+472,二公司為DK480+472-DK481+250,我公司主要施工頂目有:站臺及雨棚,處平交道,21、處列檢通道及處郵政通道,出站口,站坪及相關通站道路,工程數量見表3。臨沂站站臺鋪面原設計為鋪連鎖塊,后經建指要求,基本站臺鋪面變更為鋪花崗巖,二站臺鋪面維持原設計的連鎖塊面?;菊九_及二站臺雨棚接長均為鋼結構,基本站臺柵欄為金屬柵欄?;菊九_花崗巖鋪面基底為三七灰土,10cm厚C10 砼墊層,3cm厚M10水泥砂漿作結合層鋪3cm厚花崗巖。二站臺及站坪,基底為三七灰土,15cm厚中砂做找平層鋪6cm厚連鎖塊,細砂灌縫。列檢通道為10cm中砂做找平層,上鋪40408cm四方塊。通站道 路為C20砼現澆。整個站構工程于2001年10月日竣工。三、安全與質量1、工程質量我公司于1999年月10日進點22、,公司組織了較強的管理班子,并對全員職工進行了崗前培訓,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樹立“創優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的觀念。建立質量創優制度,由項目經理對創優工作全權負責,各項目隊明確各自的質量責任,做到分級負責,逐級保證。嚴格技術交底,測量工作的復測制。各道工序嚴格三檢制,嚴格各種原材料的試驗及復試工作,各種記錄齊全。創優檢查制度:把創優意識貫穿于現場檢查中,每月集中一次由主要領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外業量測、內業檢查。外業量測按照行業標準對工程結構、外觀輪廓尺寸及中線、水平進行實際量測,作出記錄,作為評定質量等級的依據之一,內業按管理部門對口檢查,對資料的齊全、完整性經討論后作出創優檢查評定結果。23、技術保證制度:建立總工程師,工程部長,各專業工程師崗位職責。嚴格圖紙會審, 嚴把技術交底、測量關,步步有人復核,把質量事故消除在源頭。試驗保證制度:嚴格按建指的要求進行各種原材料的購買,做到進場有合格證或質量保證書,試驗室嚴格進行復檢 及自檢工作,不合格品杜絕使用于工程中。2、安全生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以經理部為首、各項目隊具體負責,加強施工作業現場控制和職工安全生產教育為重點,定期檢查為主干,專人檢查組織相結合的安全保證體系。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標準工地,確保了本管段工程安全、優質、高效地建成。從1999年5月到2001年12月全部竣工期內,無輕傷及以上事故、無鐵路行車險性事故、無汽車行車事故、無火警事故的好成績,創造了項目工點無任何事故的記錄,為我公司在既有線施工創造了良好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