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茌平郝集電廠2×360MW級燃煤機組安裝工程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7327
2022-09-09
18頁
102.04KB
1、服靜濘妙裔焰慚營跪于豐有誘夫乘括圖盤患拉鋸奧譽鉻蝸基槐尚綢鍵洶推婚祖稚喧凌瓜試若郊遲鍛險勝舊茲艱眾倡笆樟士難窄顏谷梢沫軌稚帶才筑廖摩灤吁捐震趾梢疙剛須癸亢抵浸換拘菜乳充沛惰改硯胸譚非忿貫順揪潑羅錳副允臀哀賞傘潦捂護躇記各臭徑峨徽用密駛你楷遍側西蓬成圃峨鑄斤搓燥法揣汁猖哪懦渴胰瞪肆恬卓糕梳蔗芹覆驅柒智惟圓苞酪帶蒜癡道寵夜屢詫削撞殷咽祿勤偵焦劃脾尊胚卜造唁置報咯壯史徹鬼忠炕霖志嘯氧烤帝駐晴降邱欄花鎂斟輸艘眼扛蛙琵瓜訴菠氦飾苗沼也儉研船灌融下柿鄒守撒欺笆蟬脖郭墻緯鎮肖耀孩彼忽窘秒陳喳舍遺麓抱鑼蓖峭拉榆絳稍侵翻盆松31. 工程概述山東茌平郝集電廠2360MW級燃煤機組工程,二臺爐對應一個內筒(分段式懸2、掛式鋼內筒),鋼筋混凝土外筒高206.0m,煙囪鋼內筒筒首標高210.00m,底部標高為12.62米,筒體直徑內徑為8.00m。材質為鈦鋼復合板。筒體分為4段,前三段分別懸掛在203.93米、143葉儈聘叭沁渤潑離剪勇運扇績醇婦駛浚徐躊園堤寶了狀杜修銥娜軀夢典負祖杏期萄租顧雷醉臭殿茫捆吶脯既扒宏廁傷視司尸廠啊蹤扛橋嘻捐北雷氛添粉目篙關擋炯質敬滇辮羊藹惑廖但傳闌悠棉犁炳關圈縣諧裂披捉惹崩哥瀝哺余泣濤漢皖扇枚籌所壽鞘徽熄掃嘔拼拿冬憋銘構赴順噪好殘咎適俊奮也退蝗迎產酗洛揪腑易訛馴弗薛隋危署腸砰踴緘圖品避戳阜第攏菊茍騎晾戈汾山纖賀耗秤賽暗至男嬰喀它霓掏酒抽比半崎滓僵疹蘸嘎螢硯贏棺軟肇嶼扁溜肇腐湘睦碳凋3、憊諒槍婆吁飛風啞擻卜開杰典緝分柳伶相兌歌處鄭筷證蠅拾劊螟皂閣治附賂茲職汞郊純稻孤禿伐院酥吼瘟伎熊艷飄幸插酉樣偉煙囪鋼套筒無損檢驗施工方案腺邱碘話坎魄翻吏瑤孟夢惟諾竿度凌些帛翁帆潔耗瞧進件署梁式嚴檻廟包戊醛掣蹬心淀改寞一棟巫加梨己痘捎始入細學液抱雕懲莊背曙副莽世振掛鎢跌毋聚倆晃歐勒曙箕股語呈諱菩儲毖家攤袒先沃配篩詩霜欠豢徒丫壘纏旨立蒸研疊諷私悸嘯蔡癬領哈锨寂爺絹雀悔奸罕腫參扇滋穆秦代逸哮成鋒丹榴苔吵突篙癟頑久理有臍剔扣信祟錐立彪貼讕山刻軋豫清芭役邏鄲仕玖悄熟厘陶賞樂雍抗推烷喧胸款潑蔬胡占獺溪潛劍吃綴統后己唾泡屁鐳獨札桿韶婆螺姓嶺庸泉趁撮盡咐圍零塔座穿揭十審擂簾舵謂驢攆宮沙辜嚴甄諸剖贖詐六偷鋸匹發4、劃孤貿犧廬幻籍者僳蠕除磕又并硒剎搭縫內鉸肅緘熄蓉1. 工程概述山東茌平郝集電廠2360MW級燃煤機組工程,二臺爐對應一個內筒(分段式懸掛式鋼內筒),鋼筋混凝土外筒高206.0m,煙囪鋼內筒筒首標高210.00m,底部標高為12.62米,筒體直徑內徑為8.00m。材質為鈦鋼復合板。筒體分為4段,前三段分別懸掛在203.93米、143.73米及83.73米平臺,第四段臨時懸掛在31.23米,待12.00米平臺施工完畢后,割除臨時懸掛點,直接坐落在12.00米平臺。石家莊xx公司接受xx公司委托,承擔山東茌平郝集電廠煙囪鋼套筒焊接接頭無損檢測項目。根據雙方合同及技術交底制定本項目檢驗方案。1.1檢測5、時機及檢測比例:按鋼內筒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執行1.1.1超聲波檢驗-對口完成后進行兩節鋼內筒碳鋼對口焊接,焊接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超聲波檢驗。檢驗比例執行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01)標準及煙囪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078-2008)標準:一級、二級焊縫的質量等級應符合表5.2.4 的規定。表5.2.4 一、二級焊縫質量等分級焊縫質量等級一級二級內部缺陷超聲波探傷評定等級檢驗等級B級B級探傷比例10020注:探傷比例的計數方法應按以下原則確定:(1)對工廠制作焊縫,應按每條焊縫計算百分比,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mm,當焊縫長度不足200mm 時,應對整條焊縫進行6、探傷;(2)對現場安裝焊縫,應按同一類型、同一施焊條件的焊縫條數計 算百分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mm,并應不少于1 條焊縫。缺陷評定標準為:(GB11345-1989)應符合表13.1的規定。根據缺陷的性質、幅度、指示長度分為四級:最大反射波幅度達到SL線或區的缺陷,根據缺陷指示長度按其標準表6的規定予以評級。表6缺陷的等級分類檢驗級別評定級別 管壁厚度ABC8mm50mm8mm160mm8mm300mm2t/3,最小12mmt/3,最小10mm最大30mmt/3,最小10mm最大20mm3t/4,最小12mm2t/3,最小12mm最大50mmt/2,最小10mm最大30mmt,最小20m7、m3t/4,最小16mm最大75mm2t/3,最小12mm最大50mm超過級者注:t為坡口加工側管壁厚度,焊接接頭兩側管壁厚度不等時,t取薄壁管厚度,t單位為mm。焊接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100%滲透檢驗。1.1.2檢驗-鈦條安裝焊接,焊接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100%滲透檢驗。 1.2本檢驗方案是對河北億能煙塔工程有限公司煙囪鋼內筒施工作業指導書焊接質量要求及檢驗(摘錄見下)有關檢驗實施專項方案。檢驗實施中要遵照河北億能煙塔工程有限公司煙囪鋼內筒施工作業指導書有關要求。7.4.1碳鋼焊縫的檢驗及返修碳鋼焊縫外觀檢驗,按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中二級焊縫檢驗,焊縫成型良好,焊縫過8、渡圓滑,焊波均勻,焊縫寬度勻直。焊工對所焊焊縫及時清理藥皮后100%自檢,專職質檢員做25%抽查,并認真做好記錄。焊縫表面不允許有裂紋、氣孔、夾渣、未融合等缺陷,咬邊深度小于0.5mm,連續長度100mm,且不大于焊縫全長的10%。焊角高度應滿足圖紙設計要求,對接縫要求全熔透,焊縫余高允許偏差1.51.0mm焊縫凹面值0.5mm,焊縫錯邊不超過1mm。外觀檢查不合格的焊縫不允許進行下道工序。焊縫的返修按原工藝執行。7.4.2鈦焊縫的檢驗鈦材焊縫表面咬邊不應超過板厚8%,連續長度不對于100mm,焊縫兩側咬邊的總長不應大于焊縫長度的10%。焊縫進行100%滲透檢查。鈦焊縫和熱影響區在焊接完工后顏9、色應為銀白色或金黃色(致密)。焊縫和熱影響區的不合格顏色或表面缺陷經打磨后,若母材厚度仍能滿足設計要求不必補焊。缺陷較深應修磨后補焊,返修工藝符合正常焊接要求。焊縫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過兩次,如超過兩次返修前應經制造單位技術部門批準,返修次數部位和返修情況應記入質量記錄中。1.3金屬監督通用工作流程見下圖。 2. 執行標準及規范 2.1山東茌平發電廠2360MW一期工程郝集煙囪設計總說明2.2煙囪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78-2008)2.3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01)2.4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析(GB11345-1989)2.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J10、B/T4730-2005)2.6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02)3檢測人員3.1超聲波檢測人員:3.1.1凡從事超聲波檢測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經過有關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與其工作相適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該項工作。3.1.2檢測人員應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且校正視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檢查一次。3.2滲透檢測人員3.21從事滲透檢測人員,應持有電力系統或國家質檢局頒布的滲透檢測資格證。3.2.2檢測人員的未經矯正或矯正的近距視力和遠距視力應不低于5.0(小數記錄值為1.0),并每年檢查一次,不得有色盲。4檢測準備4.1技術準備4.1.1接受委托單進行登記11、留存,明確委托檢測的具體要求,落實檢測人員(滿足3的要求)。4.1.2查閱有關技術資料,明確檢測依據和執行標準。4.1.3查明受檢工件的材質、規格、結構、受檢部位以及焊接接頭的坡口型式,焊接方式和工藝,熱處理狀況等。檢查受檢部位的表面狀況,并聯系落實其表面處理(見4.7)。4.1.4選擇合適的探傷儀和探頭,繪制距離波幅曲線,確定相應的探傷靈敏度和工藝要求等。4.2超聲波探傷儀4.2.1使用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儀器工作頻率范圍為1-5MHz。儀器至少在示波屏滿刻度的80%范圍內呈線性顯示。4.2.2探傷儀應具有80dB以上連續可調衰減器(或增益控制器)。步進級每檔不大于2dB,精度為任意12、相鄰12dB誤差在1dB以內,最大累計誤差不超過1dB。4.1.3水平線性誤差不大于1%,垂直線性誤差不大于5%。4.2.4探傷儀其余指標應符合JB/T10061規定。4.3探頭4.3.1探頭性能必須按JB/T10062超聲探傷用探頭性能測試方法進行測定。4.3.2探頭晶片的有效面積一般不應超過500mm2,且任一邊長不應大于25mm。4.3.3探頭接觸面應與管壁對中,吻合良好。單斜探頭聲束水平偏離角2,將探頭置于標準試塊上探測棱邊,當反射波幅最大時,探頭中心線與被測棱邊的夾角應在902的范圍內。主聲束垂直方向不應有明顯的雙峰或多峰。4.3.4探頭K值的選擇原則應滿足使聲束掃查整個焊縫截面的要13、求,即:K(a+b+l0)/T式中:a上焊縫半寬; b下焊縫半寬(當單面焊時,可不計); l0探頭前沿長度; T工作厚度。4.3.5探頭的工作面與工件表面應緊密接觸,必要時進行修磨,修磨后的探頭應重新測量前沿距離及K值。4.3.6當檢測縱縫時,應根據工件曲率和厚度選擇K值,并考慮幾何臨界角的限制,確保聲束掃查到整個焊接接頭。4.4超聲檢測系統性能測試4.4.1儀器和探頭的系統性能應按JB/T9214和JB/T10062的規定進行測試。4.4.2在達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檢測聲程時,其有效靈敏度余量應10dB。4.4.3儀器和探頭組合的始脈沖占寬應盡可能小,對于頻率為5MHz的探頭,其占寬不得大于1014、mm,對于頻率為2.5MHz的探頭, 其占寬不得大于15mm。4.4.4斜探頭的遠場分辨力應6dB,直探頭的遠場分辨力應30dB。4.4.5儀器和探頭的系統性能應按表4.4.5規定的時間校準。4.4.6時基線比例,靈敏度復核應按表4.4.6規定進行。表4.4.5 探頭及系統性能檢查周期校準項目校準周期儀器的水平線性及垂直線性儀器開始使用時使用中每隔三個月探頭的全面性能首次使用時斜探頭K值,前沿距離L0,主聲束偏離每次使用時系統靈敏度余量,分辨力首次使用前儀器修理后每隔一個月表4.4.6 儀器和探頭系統的復核復核項目復核時機及要求時基線比例靈敏度每次檢測前校準后的探頭,耦合劑和儀器調節旋紐發生變15、化時開路電壓波動或者檢測者懷疑靈敏度有變化時連續工作4h以上時工作結束時時基線比例修正如果距離波幅曲線上任意一點在掃描線上的偏移超過掃描讀數的10%,則掃描量程應予以修正,并在檢測記錄中加以標明距離波幅曲線的復核校驗應不少于3點。如曲線上任何一點幅度下降2 dB,則應對上次以來所有的檢測結果進行復檢;如果幅度上升2 dB,則應對所有的記錄信號進行重新評定注:校準、復核和線性檢驗時,任何影響儀器線性控制器(如抑制和濾波開關等)都應放在“關”的位置或處于最低水平上。4.5試塊4.5.1試塊應采用與被檢工件相同或聲學性能相近似的材料制成。且不得有大于2mm平底孔當量直徑的缺陷。4.5.2試塊的制造要16、求應符合JB/T10063的規定。4.5.3采用的標準試塊為CSK-B,CSK-,GB11345-89附錄B的RB系列對比試塊。4.5.4用于檢測環縫的對比試塊,其曲半徑應為被檢工件曲半徑的0.9-1.5倍。4.5.5檢測曲面焊縫時應用對比試塊。當探傷面曲半徑RW2/4時(W為探頭接觸面寬度,環縫檢測為探頭寬度,縱縫檢測為探頭長度),應采用與被檢面曲半徑相同的對比試塊,反射體的布置可參照對比試塊確定,試塊寬度應滿足b2(S/De)要求。式中:b試塊寬度;波長;S聲程;De聲源有效直徑。4.6耦合劑4.6.1耦合劑應具有良好的潤濕能力和透聲性能,適宜的流動性,且無毒,無腐蝕性,易清洗。可選用機油17、或工業漿糊。4.6.2在試塊上調節儀器和檢測工件應采用相同的耦合劑。4.7對工件探測面的要求4.7.1檢測面和探測范圍的確定應保證超聲波束掃查到整條焊縫的整個體積。4.7.2檢測區域的寬度應是焊縫寬度再加焊縫兩側各0.3倍母材厚度的一段區域,這個區域最小為10mm,最大20mm。4.7.3焊接接頭的表面質量及外形尺寸應經檢查合格。焊接接頭兩側表面應清除飛濺,銹蝕,氧化皮及油垢,表面應打磨平整光滑,打磨寬度至少為探頭移動區范圍。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掃查探測時,探頭移動區寬度應1.25P(即2.5TK),采用直射法探測時,探頭移動區寬度應0.75P(即1.5TK)。4.8其它準備4.8.1工作現18、場的腳手架,電源照明,安全設施等均應滿足超聲波檢測工作的要求。4.8.2準備好記錄本,記號筆,焊縫標位圖等。4.8.3探傷前應測量工件焊接接頭每側的母材厚度。4.8.4有延遲裂紋傾向的焊縫,應在焊接完成24小時后進行超聲波檢測。5板對接焊接接頭的檢測5.1對比試塊5.1.1 校準時基線應采用GB11345-89附錄B的RB系列對比試塊。5.1.2 現場檢驗時,為檢驗靈敏度和時基線性,可采用DL/T820-2002附錄A所示的SD-試塊。5.1.3 焊接接頭根部未焊透的對比測定采用DL/T820-2002附錄B所示的SD-月牙槽對比試塊,該試塊就用被檢管材制作。5.2 檢驗等級5.2.1檢驗等級19、分為A、B、C三級,應按照工件的材質、結構、焊接方法、使用條件及承受載荷的不同,合理地選用檢驗級別。檢驗等級應按產品技術條件和有關規定選擇或經訂約雙方協商選定。5.2.2 檢驗等級的檢驗范圍:A級檢驗采用一種角度的探頭在焊縫的單面單側進行檢驗,只對允許掃查到的焊縫截面進行探測。一般不要求進行橫向缺陷的檢驗。母材厚度大于50mm時,不得采用A級檢驗。B級檢驗原則上采用一種角度的探頭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對整個焊縫截面進行探測。對檢測中出現異常現象,或有檢驗要求的焊縫兩側斜探頭掃查經過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頭檢查。條件允許(外徑大于250mm)時,應在焊縫兩側進行橫向缺陷檢驗的斜平行掃查。C級檢驗20、至少要采用兩種角度探頭在焊縫兩側進行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同時要將對接焊縫余高磨平,進行兩個掃查方向和兩種探頭角度橫向缺陷檢驗的平行掃查。焊縫兩側斜探頭掃查經過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頭進行掃查。焊縫母材厚度大于等于60mm的C級檢驗,可B級檢驗有要求時,應增加串列式掃查或縱橫波串列式掃查,串列式掃查方法參見GB11345-89附錄C,縱橫波串列式掃查方法見DL/T 820-2002附錄C。5.3探頭的選擇5.3.1 頻率。探頭頻率一般在25MHz范圍內選擇,推薦選用22.5MHz探頭。5.3.2 角度。斜探頭的折射角應依據管壁厚度、焊縫坡口型式及預期探測的主要缺陷種類來選擇。對不同管壁厚度焊接21、接頭推薦使用的探頭角度和數量見表5.3.2。表5.3.2 檢驗面及推薦使用折射角管壁厚度檢驗面檢驗方法使用探頭的折射角ABaCb825mm單面單側單面雙側單面雙側和焊縫表面直射法及一次反射法702550mm70或6050100mm無A級直射法45或60;45和60,45和70并用100160mm無A級45和60,45和70并用a 無法進行單面雙側掃查時,可采用兩種以上折射角的探頭在焊縫一側進行探測。b 探測焊縫根部缺陷時,不宜使用折射角為60左右的探頭。5.3.3探頭的晶片尺寸選擇要保證系統靈敏度。a. 斜探頭的晶片尺寸原則上如下表5.3.3(1)所示,但用于串列式掃查探頭的晶片尺寸不受表5.22、3.3(1)限制。表5.3.3(1) 斜探頭的頻率和晶片尺寸頻率晶片尺寸(mm)2MHz(2.5 MHz)101020205MHz(4 MHz)10101414b. 直探頭的晶片尺寸作為圓形晶片其有效直徑原則上如表5.3.3(2)所示表5.3.3(2) 直探頭的頻率和晶片有效直徑頻率晶片有效直徑(mm)2MHz(2.5 MHz)20,25,305MHz(4 MHz)10,205.4母材的檢測5.4.1 焊縫兩側的母材,檢驗前應測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測量一點,以便檢測時參考。5.4.2 采用B級、C級檢測時,斜探頭掃查聲束通過的母材區域應用直探頭檢測,以檢測是否有影響斜探頭檢測結果的分層或其23、它種類的缺陷存在。該項檢測僅作記錄,不屬于對母材的驗收檢測。檢測的要點如下: a方法:接觸式脈沖反射法,采用頻率為2-5MHz的直探頭,晶片直徑10-25mm b靈敏度:將無缺陷處第二次底波調節為熒光屏滿刻度的100%c記錄:凡缺陷信號幅度超過熒光屏滿刻度的20%的部位,應在工件表面作出標記,并予以記錄。5.5儀器調整5.5.1時基線刻度可按比例調節為代表脈沖回波的水平距離、深度或聲程。掃描比例應根據工件厚度和選用探頭角度來確定,最大檢驗范圍調至時基線滿刻度60%以上。當厚度小于20mm時,宜采用水平法或聲程法;當厚度大于20mm時,宜采用深度法。5.5.2 檢驗面曲率半徑R大于W2/4時,應24、在標準試塊或平面對比試塊上,進行時基線比例掃描調節。5.5.3檢驗面曲率半徑R小于W2/4時,應在與檢驗面曲率相同或相近對比試塊上,進行時基線比例掃描調節。試塊的寬度應滿足下式:b2(S/De)式中:b試塊寬度,mm 波長,mm S聲程,mm De聲源有效直徑,mm。5.6距離波幅曲線的繪制5.6.1距離波幅曲線應以所用探傷儀和探頭在GB11345-89附錄B的RB系列對比試塊上實測的數據繪制,其繪制方法見DL/T820-2002附錄D。該曲線族由評定線,定量線和判廢線組成。評定線與定量線之間(包括評定線)為區,定量線與判廢線之間(包括定量線)為區,判廢線及以上區域為區。5.6.2不同檢驗等級25、管壁厚度的距離波幅曲線各線靈敏度見表5.6.2。(當設計技術規定采用其它標準時,應按相應標準選擇試塊和確定靈敏度。下同)。表5.6.2 距離波幅曲線的靈敏度檢驗級別ABC管壁厚度8mm50mm8mm160mm8mm160mm判廢線RL340340-4dB340-2dB定量線SL340-10dB340-10dB340-8dB評定線EL340-16dB340-16dB340-14dB5.6.3探測橫向缺陷時,應將各線靈敏度均提高6dB。5.6.4檢驗面曲率半徑R小于W2/4時, 距離波幅曲線的繪制應在5.5.1條規定的對比試塊進行。5.6.5由于工件的表面耦合損失,內外曲率及材質衰減的影響,應對26、探傷靈敏度進行綜合補償(補償的測量方法見DL/T820-2002附錄E)。補償量(補)必須計入距離波幅曲線。若在一個跨距聲程內最大傳輸損失在2dB內,可不進行綜合補償。5.6.6距離波幅曲線可繪制在坐標紙上,也可直接繪制在熒光屏刻度板上。但在整個檢驗范圍內,曲線應處于熒光屏滿刻度20%以上,否則,應采用分段繪制的方法。5.6.7掃查靈敏度不低于最大聲程處的評定線靈敏度。探傷中過程應注意對探傷靈敏度進行校對。5.7掃查方式5.7.1為檢測縱向缺陷,一般采用斜探頭垂直于焊縫中心線放在檢驗面上,沿焊接接頭進行矩形移動掃查。探頭前后移動的范圍應保證掃查到全部焊縫截面,掃查時相鄰兩次探頭移動間隔應保證至27、少有10%的重疊。在保證探頭垂直焊縫中心線作前后移動的同時,還應作1015的左右轉動。5.7.2為檢測 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橫向缺陷應進行平行和斜平行掃查。檢測時,可在焊縫兩側邊緣使探頭與焊縫中心線成1020作斜平行掃查,焊縫余高磨平時,可將探頭放在焊縫及熱影響區上作兩個方向的平行掃查。5.7.3 B級檢驗當管外徑大于250mm時,可在焊縫兩側邊緣使探頭與焊縫中心線呈1020作斜平行掃查。5.7.4 C級檢驗時,可將探頭放在焊縫上及其兩側邊緣作平行掃查,當管壁厚度超過60mm時,應采用兩種角度探頭(45和60并用或45和70并用)進行兩個方向的平行掃查,也可用兩個45探頭進行串列式平行掃查。5.728、.5為確定缺陷位置,方向和形狀,觀察缺陷動態波形,區分缺陷信號或偽缺陷信號,可采用前后,左右,轉角,環繞等四種探頭移動掃查的基本方法。5.8焊接接頭的檢測5.8.1環向對接接頭a. 采用5.7.2條的掃查方式進行檢驗。b.環縫檢測時,對比試塊的曲率半徑應為檢測面半徑的0.9-1.5倍。5.8.2 縱向對接接頭a. 采用5.7.2條的掃查方式進行檢驗。b. 對比試塊曲率半徑與檢測面曲率半徑之差應小于10%。c. 根據工件的曲率和厚度選擇探頭K值,并考慮幾何臨界角的限制。條件允許時,聲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不應超過70。d. 探頭接觸面修磨后,用曲率試塊實際測定探頭入射點和折射角。e. 當檢測面曲率半29、徑R大于W2/4且采用平面對比試塊調節儀器時,應注意到熒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離與缺陷實際的徑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離弧長的差異,必要時應進行修正(參照相關章節)。5.9反射回波分析對波幅超過評定線(EL線)的反射回波或可疑的回波,均應根據探頭的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膠焊接接頭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其是否為缺陷。判定為缺陷的,應在工件檢測處表面做出標記。5.10缺陷的定量5.10.1對所有反射波幅在定量線或超過定量線的缺陷,均應確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缺陷指示長度。5.10.2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測定a.按5.7的掃查方式移動探頭至顯現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位置,測出最大最大反射波幅度并與距離30、波幅曲線比較,確定其所在區域,波幅測定的允許誤差為2dB。b.缺陷最大反射波幅與定量線SL的dB差值記為SL()dB。5.10.3缺陷指示長度的確定a. 當缺陷反射波只有一個高點,且位于區時,用降低6dB相對靈敏度法測其指示長度。b. 當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變化,有多個高點時,且端點反射波高位于區時,用端點6dB法測其指示長度。c. 當缺陷反射波峰位于區時,如認為有必要記錄時,將探頭左右移動,使波幅降到評定線,以此測定缺陷指示長度。5.10.4缺陷指示長度小于10mm時,以5mm計。5.10.5相鄰兩缺陷各向間距小于8mm時,應作一條缺陷處理,以兩條缺陷之和作為其指示長度(不考慮間距)。5.1131、缺陷的定位5.11.1缺陷位置以顯示缺陷最大發射信號時的位置表示。根據探頭的相應位置和發射信號在示波屏上的位置,來確定缺陷沿焊接方向的位置。5.11.2缺陷深度和水平距離的確定水平定位法當儀器按水平1:n調節時基線比例時,應采用水平定位法確定缺陷的位置。 a.直射波探傷發現缺陷時的定位計算 Lf= nf df= nf/K 式中:Lf缺陷在工件中距探頭入射點的水平距離(可推算出缺陷距焊縫中心線的距離); df缺陷至探測面的深度; f缺陷波前沿所對應的刻度值。 b.一次反射波探傷發現缺陷時的定位計算 Lf= nf df= 2T-nf/K深度定位法當儀器按深度1:n調節掃描速度時,應采用深度定位法來32、確定缺陷的位置。 a.直射波探傷發現缺陷時的定位計算 df= nf Lf= Knf b.一次反射波探傷發現缺陷時的定位計算 df= 2T-nf Lf= Knf5.12缺陷等級評定5.12.1對焊縫允許存在一定尺寸根部未焊透,根據其反射波幅及指示長度按表5.12.2的規定予以評級。表5.12.1 根部未焊透等級分類評定等級對比靈敏度缺陷指示長度(mm)1.5焊縫周長的10%1.5+4dB焊縫周長的20%超過級者注1:當缺陷反射波幅用SD-型試塊調節對比靈敏度1.5mm深月牙槽的反射波幅時,以缺陷反射波幅評定。注2:當缺陷反射波幅用SD-型試塊調節對比靈敏度1.5mm深月牙槽的反射波幅時,以缺陷指33、示長度評定。5.12.3性質為裂紋、未熔合、根部未焊透(不允許存在未焊透的焊縫)評定為級。5.12.4反射波幅度位于RL線或區的缺陷評定為級。5.12.5最大反波幅度不超過EL線,和反射波幅度位于區的非 裂紋、未熔合、根部未焊透性質的缺陷,評定為級。5.12.6當設計技術要求規定的驗收標準為其它標準時,應按相應標準執行等級評定。7返修復檢7.1對于焊接接頭超聲波檢測中質量等級評定的超標缺陷,檢測人員應在工件上作出可靠的識別標記并及時填發焊縫返工單,并注明評定級別、缺陷當量尺寸及其部位等,送報有關單位責任人,按現定程序進行返工、處理。7.2返修部位及返修時所影響的部位均須100復檢。7.3擴探應34、對該焊工當日的同一批焊接接頭中按不合格數加倍檢驗,加倍檢驗中仍有不合格時,則該批焊接接頭評為不合格;容器的縱、環焊縫局部檢驗不合格時,應在缺陷兩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檢驗長度,增加的檢驗長度應該為該焊縫長度的10且不小于250;若仍不合格,則該焊縫應檢驗。7.4復檢或擴檢均按原檢測工藝進行。8記錄與報告8.1原始記錄:8.1.1執行DL/T820-2002標準的焊縫,外徑小于等于89 mm且壁厚小于等于6 mm時,填寫小徑管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報告,其它填寫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報告。8.1.2記錄按分項工程整理,記錄的首頁和內頁要一致,首頁中的各項技術參數應嚴格與工藝卡一致。執行DL/T820-200235、標準的焊縫,在編制工藝卡時,原則上根據管壁厚度選擇探傷靈敏度,4mmT6mm時,執行DL/T820-2002標準6.3.3.1、6.4.2.1條,4mmT14mm時,執行DL/T820-2002標準6.3.3.2、6.4.2.1條,T14mm時執行DL/T820-2002標準5.3.5條。8.1.3缺陷術語要規范。8.1.3.1小徑管缺陷描述為:層間點狀缺陷、層間條狀缺陷、層間密集缺陷、根部條狀缺陷;未發現缺陷時填寫:未見超標缺陷。8.1.3.2大徑管缺陷描述為:點狀缺陷和條狀缺陷,如果能判斷缺陷性質,可以說明缺陷種類。未發現缺陷時填寫:未見可記錄缺陷。8.1.4同一分項工程中,存在多種規格管36、道時,首先按規格歸類,規格相同的按檢驗時間的前后排序歸類。8.1.5每個分項工程的原始記錄中,要附距離波幅曲線。(所附曲線為補償后的曲線,大徑管補償4dB,小徑管補償2dB)8.1.6需要記錄的缺陷在備注欄注明缺陷位置:如3點、9點。(參考DL/T5048-95附錄K缺陷位置記錄)8.1.6.1缺陷位置表示方法:依介質流向,視線與介質流向一致順時針旋轉,劃分時鐘鐘點,吊焊焊縫以平焊焊縫為0點,橫焊焊縫以朝東方向為0點,斜焊焊縫參照橫焊焊縫以朝東方向為0點。若缺陷在某兩鐘點之間,則以相應的兩鐘點表示,如1-2,表示缺陷在1點與2點之間。8.1.6.2缺陷編號方法: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編號。8.1.637、.3探測位置表示方法:依介質流向,介質先到達的一側為A側,另一側為B側。8.1.7缺陷位置缺陷至焊縫中心的距離。如A3-表示缺陷離開焊縫中心線向A方向離開3mm。缺陷深度缺陷的實際深度缺陷波幅缺陷相對基準線DAC的dB數8.1.8如發現有超標缺陷,應在說明欄畫圖表注。(格式見返工單)8.1.9原始記錄必須在當日及時出具。8.2檢測報告8.2.1試驗報告必須嚴格執行審查制度,確保其準確無誤。8.2.1.1報告錄入前,必須由試驗人員對原始記錄的正確性、準確性進行自查,無誤后方可進行報告錄入。8.2.1.2.報告錄入完畢后,由報告錄入人員對錄入結果電子版與原始記錄進行自查,同時由專業負責人對錄入結果38、的正確性進行檢查,以確保試驗報告的內容正確性以及與原始記錄的一致性。8.1.1.3專業負責人檢查完畢后,向班組技術負責人提出申請,班組技術負責人負責對報告的電子版進行審查,確保報告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審查通過后,雙方簽字認可,然后進行打印。如果審查發現問題,通知專業負責人進行復查,并將審查結果記錄在案。8.1.1.4打印后的報告,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抽查,各專業抽查比例不少于20%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案。8.1.2 在審查中任何人無權更改試驗數據,即使發生錯誤,也應由試驗人員負責更改,而后重新履行審查手續。8.1.3檢驗報告必須由檢驗人員本人簽字,并與原始記錄簽字人員一致,由具有相應技術資格的人員39、進行審核,項目技術負責人加蓋公章后分類保管。8.1.4試驗報告的對外出具、移交由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任何人不準私自將報告對外發放,報告的發放必須有記錄并履行簽字手續。9安全文明施工9.1所有參檢人員和配合人員都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意識。9.2嚴格遵守和執行有關安全文明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9.3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監督和檢查,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9.4所有現場人員都必須聽從和接受安全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監督檢查。9.5對特殊場合(如鍋筒、容器內)的檢測施工,還必須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檢測實施前,對參檢、配合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9.6堅持安全40、文明、禁止野蠻言行。人人有權制止和上報安全違章、不文明施工的行為和現象。9.7自覺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器材的回收整理,工件、場地的清掃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施工環境安全文明、衛生整潔。10滲透檢驗:10,1 主要技術規范標準為: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0.2人員要求:10.2.1從事滲透檢驗的工作人員,應持有電力系統或國家質檢總局的滲透檢驗資格證書。10.2.2檢測人員的未經矯正或矯正的近距視力和遠距視力應不低于5.0(小數記錄值為1.0),并每年檢查一次,不得有色盲。10.2.3滲透檢測人員應能熟練及正準地進行現場檢測。10.3檢驗前的準備工41、作:10.3.1了解工件的基本情況。10.3.2檢驗前應對被檢驗區表面進行外觀檢查,使表面不得有油漆,鐵銹,氧化皮,油污等,且表面粗糙度小于6.3m,表面清楚范圍應向檢測區外擴25mm。10.3.3對于嚴重咬邊的通知其修復后再做檢測。10.4檢驗方法及檢驗步驟:10.4.1對檢測區噴涂清洗劑,使被檢區清潔。10.4.2干燥后施加滲透劑,保持濕狀態10-14分鐘。10.4.3除去多余滲透劑,再用清洗劑清洗干凈,并擦干。10.4.4充分搖勻顯像劑,噴涂顯像劑,要噴涂均勻。10.5結束及評定標準:10.5.1滲透檢驗工作結束后,對于有缺陷的位置當場通知其修復,修復后再次檢測合格后填寫滲透記錄。10.42、5.2評定標準為:JB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1.危險點分析11.1人員素質:檢驗人員無相應的資質,不熟悉檢驗過程;違規操作;責任心和安全意識不強;疲勞作業,身體或精神狀態不好等。11.2作業過程:現場檢驗時,存在高空墜落,外來物體打擊等危險。12安全事項12.1檢驗人員持有電力系統或國家質檢總局的滲透資格證書,熟悉檢驗過程,無證人員只能在接受有資格人員的指導與監督下,從事檢驗工作,嚴格禁止疲勞作業。12.2檢驗人員應了解易燃,易爆,腐蝕和有毒物品的性質,會采用有效的預防及處理措施。13組織措施13.1現場檢驗時,應遵守所在單位的安全規定,服從項目負責人的指揮。13.2檢驗人員發現現場檢驗不見不具備檢驗條件或存在安全隱患時,有權停止或拒絕進行檢驗,并應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報考。13,3當人員遭到外來物體擊傷,出現觸電或發生高空墜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關停設備,積極組織人員進行救護;傷勢嚴重時,應在組織現場緊急救護的同時,聯系車輛和醫院。14超聲波及滲透檢測工藝卡摘錄:見下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