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教御府住宅工程懸挑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7461
2022-09-09
18頁
600.04KB
1、目 錄一、編制說明1二、概況1三、方案選擇1四、材料要求2五、平臺吊裝要求4六、安全保證措施4七、安全技術措施5八、應急預案68.2 應急機構崗位職責78.3 現場警戒和保護78.4 人員傷亡事故應急處理措施7九、計算書8 I懸挑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0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二、概況本工程2、為 “倫教御府”住宅工程,位于順德倫教大成尾新成路以西、南苑西路以南地塊,八、九座為地下室一層,地上30層,五座為地上31層,三、四座為地上32層,總建筑面積:75656.92。建設單位為佛山市順德區倫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廣東省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廣東國晟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擬建場地四周已進行平整,周邊地下無管線埋藏,場內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設備可隨時進場施工。其他未盡事宜,按照廣東省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圖集要求執行。三、方案選擇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結構設計,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23、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選用材料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4、結構選型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5、綜合以上幾點,同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型鋼懸挑卸料平臺。6、每一單元配置四套懸挑卸料平臺,往上輪番周轉使用。四、材料要求主梁用16號工字鋼、次梁采用14號槽鋼。鋼材強度等級不低于Q235,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 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的規定。2、腳手板、腳手片采用符合有關要求。3、預埋螺栓的直徑為20.0 mm的一級圓4、鋼。4、拉結鋼絲繩采用不低于61916。5、外側設置48雙道防護欄桿及密目式安全網。6、制作方法:平臺尺寸為2.56米。主梁采用16號工字鋼二道,長度為6 米,間隔2.5米。水平次梁采用14號槽鋼5道,長度為2.5米,間隔勻分。底部采用50*100木枋300,面層滿鋪模板(詳見附圖)卸料平臺剖面示意圖1卸料平臺平面示意懸挑槽鋼預埋件斜拉鋼絲繩預埋件五、平臺吊裝要求卸料平臺加工制做完畢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吊裝。吊裝時,先掛好四角的吊鉤,傳發初次信號,但只能稍稍提升平臺,放松斜拉鋼絲繩,方可正式吊裝,吊鉤的四條引繩應等長,保證平臺在起吊過程中的平穩。吊裝至預定位置后,先將平臺工字鋼與預埋件固定后,再5、將鋼絲繩固定,緊固螺母及鋼絲繩卡子,完畢后方可松塔吊吊鉤,卸料平臺安裝完畢后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驗收一次。具體構造要求如下:1、懸挑式卸料平臺應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其結構構造應能防止左右晃動。2、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3、斜拉桿或鋼絲繩,構造上宜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靠近建筑一側的一道為安全儲備,另外一道作受力計算。4、應設置四個經過驗算的吊環,吊運平臺時使用卡環,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用甲類3號沸騰鋼制作。5、懸挑式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于不得少于三個,建6、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懸挑式卸料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6、臺面應面鋪腳手板。7、懸挑式卸料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固定的防護欄桿。防護欄桿不低于1.2m。8、懸挑式卸料平臺吊裝,需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9、懸挑式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10、卸料平臺上應顯著地標明容許荷載值。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應配備專人加以監督。六、安全保證措施1、搭設時用起重機械吊裝到相應位置后,將平臺與建筑物連接牢固不得滑動,將鋼絲繩與平臺連接平穩后方可撤7、出其中機械。2、平臺每天使用前必須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輔設的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3、平臺上裝料不得超過荷載并限載800Kg,不得超長超過平臺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過防護欄桿。4、平臺上的防護欄桿不得任意拆除。5、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扶平穩不能碰撞平臺,其他人員不得在平臺上逗留。6、放物料時必須按規格品種堆放整齊,長短分開,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臺上組裝和清理模板。7、不得從上一層向下一層平臺上亂拋物料。8、夜間施工平臺上必須保持足夠的照明。七、安全技術措施1、卸料平臺的上部拉結點,必須設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2、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8、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 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3、卸料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4、卸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鉤;5、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6、操作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容許荷載,配專人監督。7、卸料平臺一側應掛牌,注明該平臺的承重量,本料臺最大載重量為1500Kg,切勿超載。8、卸料平臺每次搬移時,應檢查平臺是否有過大的變形,焊縫是否存在細小裂縫等現象。9、卸料平臺吊至上一吊點,應檢查平臺與主體連接點是否符合設9、計要求,如每個節點的構造要求。10、卸料平臺每側兩道鋼絲繩拉緊程度是否接近,是否存在一根緊一根松的情況,否則應用倒拉鏈進行調整。11、卸料平臺的欄桿是否牢靠,在吊運中是否碰壞。12、卸料平臺在建筑物垂直方向上,即上下兩個位置應錯開,以免妨礙塔吊吊運重物。13、卸料平臺不能吊掛在陽臺等部位,因為陽臺等到部位結構安全度偏小,應掛靠在主體結構大梁等部位。14、卸料平臺不能與外腳手架連接,因為卸料平臺存在動荷載,對外腳手架有不利影響。15、卸料平臺的吊環應采用Q235鋼制作,鋼絲繩與吊環之間要用卡環連接,不得將吊鉤直接鉤掛吊環。穿進吊環的鋼絲用卡頭連接固定時,卡子不得少于3個。16、卸料平臺轉移到新的10、地點,在松卸塔吊吊鉤前應檢查各部位,平臺搭設在主體大梁上是否穩定可靠,鋼絲繩是否卡牢,待一切檢查可行后方可松卸塔吊吊鉤。17、卸料平臺外口邊應略高于內口邊,不可向外傾斜。18、卸料平臺外側三面均應設置圍護欄桿,當吊運構件超長時,超過平臺長度應將端部防護格柵門打開,待該構件運入建筑物后,立即關閉。19、在正式使用卸料平臺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一次安全技術交底,講解使用卸料平臺應注意的事項及平臺上作業人員與塔吊司機如何保持聯系,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八、應急預案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專項安全應急小組對現場懸挑卸料平臺進行全程跟蹤檢查、控制管理。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11、明確規定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保障施工正常進行。8.1、安全應急組織機構:組 長:王 軍 (聯系電話:13702935300)副組長:楊金華(聯系電話:13902835366)組 員:彭健、付春伊、王 濤施工過程中由項目安全組織機構進行過程跟蹤、檢查、驗收,凡未經檢查、驗收合格不得進入下一步施工工序,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應急事故采用對講機公共頻道8頻道呼叫。8.2 應急機構崗位職責組 長: 全面負責應急處理工作,領導應急處理的指揮和協調,向項目部經理、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和總經理報告應急處理工作;具體負責應急現場的直接指揮,組織對人員和財產的搶救;負責對擾民問題進12、行溝通和協調;副組長 負責組織本工程應急情況的處理,負責項目部應急情況的指揮和協調,負責通訊聯絡、車輛調度,和地方消防、醫療機構聯絡溝通;組 員負責應急處理的資金和物資準備及調度,協助處理應急情況;8.3 現場警戒和保護1)人員救治a.發生上述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急小組組織人員,全力以赴在事故點尋找救護傷亡人員,及時救出現場,就近送的曲江人民醫院救治,必要時:b.應急小組致電120急救中心到現場協助救護和送醫。2) 現場警戒a.發生上述事故后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有組織緊急進行疏散;b.事故點拉紅白警戒帶圍護,并設專職人員進行現場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出。8.4 人員傷亡事故應急處理措施1)適13、應范圍:針對施工現場所發生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坍塌等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2)應急準備工作:施工現場配備2副擔架,吸氧器、急救箱等配備常用的衛生醫療用品。3)施工由專人擔任醫療衛生員,并經過培訓,懂一些常見的救治、包扎方法;4)熟悉當地醫療機構地點、交通路線、聯系電話,發生較嚴重的傷亡情況時,緊急護送就醫。5)項目部定期對進場作業工人,進行認真細致安全教育、培訓,做好三級安全教育,認真講解“發生緊急情況的急救措施和辦法”。6)項目部為施工現場作業員工購買個人意外傷害保險。7)急救小組組長最快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進行指揮、調度組織員工及時搶救傷員至安全地帶,并進行止血急救措施,盡快護送去醫院救治。14、8)對出事施工現場進行警戒,保護現場,阻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以待調查。9)發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向上級公司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人員傷亡情況 請示協助。九、計算書型鋼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一、構造參數卸料平臺名稱卸料平臺卸料平臺類型類型一:主梁垂直建筑外墻平臺長度A(m)4.3平臺寬度B(m)2.5卸料平臺與主體結構連接方式U形鋼筋主梁間距L1(m)2.5次梁間距s(m)0.75次梁外伸長度m(m)0內側次梁離墻水平距離a(m)1.3外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1(m)4.1外側鋼絲繩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1(m)6內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2(m)1.8內側鋼絲繩上部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2(m)3鋼絲繩夾個15、數3二、荷載參數面板自重Gk1(kN/m2)0.39次梁自重Gk2(kN/m)0.1424主梁自重Gk3(kN/m)0.1935欄桿、擋腳板類型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欄桿、擋腳板自重Gk4(kN/m)0.15安全網設置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自重Gk5(kN/m2)0.01施工活荷載Qk1(kN/m2)1堆放荷載Pk(kN)8堆放荷載作用面積S(m2)7.5施工活荷載動力系數1.3三、設計簡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側立面圖節點一 四、次梁驗算次梁類型槽鋼次梁型鋼型號14a號槽鋼截面慣性矩Ix(cm4)563.7截面抵抗矩Wx (cm3)80.5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16、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次梁內力按以兩側主梁為支承點的簡支梁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1+1.41.3 Qk1)s+1.2Gk2=(1.20.39+1.41.31)0.75+1.20.1424=1.887kN/m p1=1.4Pk=1.48=11.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1+Qk1)s+Gk2=(0.39+1)0.75+0.1424=1.185kN/m p2=Pk=8kN 1、抗彎強度 計算簡圖(kN) Mmax=q1(L12/8-m2/2)+p1L1/4=1.887(2.52/8-02/2)+11.22.5/4=8.474kN.m 17、=Mmax/(xWX)=8.474106/(1.0580.5103)=100.256N/mm2f=205N/mm2 次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max=q2L14/(384EIx)(5-24(m/L1)2)+p2L13/(48EIx)=1.1825004/(384206000563.7104)(5-24(0/2.5)2)+825003/(48206000563.7104)=0.521mm=L1/250=2500/250=10mm 次梁撓度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q1B/2=1.8872.5/2=2.35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2=q18、2B/2=1.1852.5/2=1.481kN五、主梁驗算主梁類型工字鋼主梁型鋼型號16號工字鋼截面面積A(cm2)25.15截面回轉半徑ix(cm)6.1截面慣性矩Ix(cm4)934.5截面抵抗矩Wx (cm3)116.8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根據建筑施工高處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主梁內力按照外側鋼絲繩吊點和建筑物上支承點為支座的懸臂簡支梁計算(不考慮內側鋼絲繩支點作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3+Gk4+Gk5)=1.2(0.193+0.150+0.010)=0.424kN/m p1=1.4Pk/219、=1.48/2=5.6kN R1=2.35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3+Gk4+Gk5=0.193+0.150+0.010=0.353kN/m p2=Pk/2=4kN R2=1.481kN 1、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R左=-47.174KN Mmax=23.625kNm N=R左/tan=R左/(h1/a1)= -47.174/(6.000/4.100)=-32.235kN =Mmax/(xWX)+N/A=23.625106/(1.05116.800103)+-32.235103/25.15102=179.820 N/mm2T外=-57.135kN 鋼絲繩強度滿足要求!七、拉環驗算拉環直徑d(mm)20抗拉強度(N/mm2)50節點二 =T外/(2A)=-57.135103/23.14(20/2)2=-90.980 N/mm2 f= 50N/mm2 拉環強度滿足要求!九、焊縫驗算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厚度he(mm)8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長度lw(mm)120節點三 f=T外/(helw)=-57.135103/(28.000120.000)=-29.758N/mm2ffw=160N/mm2 拉環焊縫強度滿足要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