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樁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8844
2022-09-09
10頁
197KB
1、一、監理要點1. 施工前的監理控制1) 檢查建筑場所和鄰近的高壓電纜、通訊線路和其他地下管線;2) 研究工程地質報告、樁位平面布置圖、樁基結構施工圖;3) 審核承建單位的主要技術人員的資質;4) 審核承建人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5) 檢查預應力管樁的合格證,并進行管樁外觀檢查,核對管樁直徑、壁厚、長度,以及生產日期;6) 檢查備用電源的供電能力;7) 審核周邊沉降觀測點布置。2. 施工中的監理控制1) 復查測量放線、樁位及標高控制;2) 沉樁過程中,檢查接樁的焊接質量。樁的對中定位和垂直度的控制情況。接頭施焊要對稱進行,焊縫要飽滿,焊接時間要控制恰當,焊接完成后須自然冷卻8mim10m2、im,才可繼續沉樁;3) 沉樁到位后,檢查貫入度/油壓表續數是否達到預定值,以及終壓次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 組織設計院、質監站、甲方及施工方,確認靜載試驗以及動測的數量和樁號;5) 審核土方開挖的施工技術方案;6) 土方開挖過程中,監理人員須跟班檢查并及時處理好施工中出現的問題。3. 施工后的控制1) 靜載試驗和動測工作須在管樁復壓完畢15d后進行;2) 審查施工方提交的沉樁記錄、隱蔽工程記錄、樁位平面布置圖;3) 組織有關單位進行管樁驗收;4) 組織對樁基工程進行質量評定。4. 施工安全1) 經常檢查吊車纜繩是否完好無損,管樁捆綁起吊是否可靠,避免滑落傷人損物;2) 經常檢查用電安全,包3、括低壓照明用電,三相五線制;3) 經常檢查限位開關,爆押開關,如有損壞必須及時更換;4) 經常檢查、督促工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禁穿拖鞋進現場;5) 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甲方、施工單位進行現場施工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二、工藝流程本工程地基處理采用PHC管樁,靜壓法/錘擊法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正常不正常調整確認制定打樁順序樁位進行編號測量定位、樁機進場、材料進場檢查核實試樁、制定打樁參數樁機就位按地質、設計及試樁情況配樁、實施打樁方案旁站檢查記錄配樁、接樁、垂直度、落距、錘擊數、收錘等與預期參數比較合格不合格研究處理樁位復驗并記錄選樁檢測樁基驗收PHC管樁錘擊法施工工藝流程正常不正常調4、整確認制定壓樁順序樁位進行編號測量定位、樁機進場、材料進場檢查核實試樁、制定壓樁參數樁機就位按地質、設計及試樁情況配樁、實施壓樁方案旁站檢查記錄配樁、接樁、垂直度、壓力讀數、復壓等與預期參數比較合格不合格研究處理樁位復驗并記錄選樁檢測樁基驗收PHC管樁靜壓法施工工藝流程三、執行質量標準(本樁基工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施工及驗收規范(DBJ15-201-91);廣東省標準預應力砼管樁基礎技術規程(DBJ/T15-25、2-98)。四、質量目標控制點及預檢項目1. 監理人員對如下質量控制點進行控制1) 防止樁傾斜及偏位;2) 防止樁頂打/壓碎;3) 保證樁端條件符合設計要求;4) 預應力管樁的制作應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2. 監理人員以如下內容作為預檢項目1) 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樁位順序;2) 堆放場地:平整堅實,地基良好,排水順暢;3) 樁基質量檢查:按質量標準進行;4) 樁位復核:檢查樁位的平面位置。五、施工準備1. 建筑物場地工程地質資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2. 樁基工程施工圖(包括同一單位工程中所有的樁基礎)與圖紙會審紀要,可作為施工依據;3. 建筑場地和鄰近區域內的地下管線(管道、電纜)6、等的調查資料;4. 認真檢查打樁設備各部件的性能,以保證正常作業;5. 樁基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6. 水泥、砂、石子、鋼筋、外加劑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質檢報告;7. 有關荷載、施工工藝的試驗參考資料;8. 成樁機械必須經鑒定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機械;9. 樁基施工用的臨時設施,如供水、供電、道路、排水、臨時房屋等開工前準備就緒,場地平整,以保證施工機械正常作業;10. 基樁軸線的控制點和水準點應在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開工前,經復核后應妥善保護,施工中應經常復測。六、樁的驗收1. 樁的表面應平整、密實,掉角的深度不應超過10mm,且局部蜂窩和掉角的缺損總面積不得超過樁表面全部面積的0.57、%。并且不得過分集中;2. 由于收縮產生的裂縫深度不得大于20mm,寬度不得大于25mm,橫向裂縫長度不3. 得超過直徑的一半;4. 樁頂和樁尖處不得有蜂窩、麻面、裂縫和掉角;5. 管樁檢查時,應參照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做好記錄,樁上應注明編號、制作日期和吊點位置;6. 在現場驗收運來的管樁時,應附出廠合格證、并做入場登記。七、樁基實施細則1. 樁基的軸線應從基準線引出,水準點位置的設置應不受樁基影響,基數量不得少于2個;2. 樁基軸線的控制樁,應設在不受打/壓樁影響的地點。施工過程中對樁基軸線應采取系統檢查,每10天不少于1次,控制樁應妥善保護,移動時應先檢查其正確性并做好記錄,8、在每根樁壓入前應復核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 樁基施工時場地應平整,樁錘、樁帽、樁身應在同一中心線上,樁身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打樁時宜采用2臺經緯儀(或線錘)以正交方位觀測樁身垂直度。4. 打/壓樁順序的確定原則:1) 根據樁的密集程度,由中間向兩邊方向對稱進行,或由中間向四周進行或由一側向另一側進行;2) 根據樁的入土深度,宜先長后短;3) 根據樁的規格,宜先大后小;5. PHC管樁的焊接1) 管樁接長時,宜在樁頭高出地面0.5m至1m處進行;2) 接樁時,上下節樁段應保持順直,錯位偏差不宜大于2mm。3) 對接前,應清理干凈接駁面和坡口;4) 焊接時,先對稱點焊46點,再由兩個焊工對稱9、施焊;焊接層數不得少于二層,內層焊必須清理干凈后方能施焊外層;焊縫應飽滿連續;5) 焊接后自然冷卻時間不得少于8分鐘;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即打。6) 樁打/壓好后,注意保護好高出地面的樁頭,截樁頭宜用鋸樁器截割,嚴禁用大錘橫向敲擊或強行扳拉截樁。7) 樁打/壓完后,(在基坑開挖前)及時復測各樁位,并做好記錄;8) 樁打/壓完后基坑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位移和傾斜。機械開挖時,應制定對已完工程樁的保護措施。9) 基坑開挖好后,基礎施工前復測各樁位,與開挖前樁位記錄對照,并做好記錄,無異常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八、樁基驗收(PHC管樁施工后的檢查驗收)PHC管樁在施打/壓完成后,10、必須由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樁的完好情況以及單樁承載力進行檢測。在進行靜載試驗時,試驗設備安裝必須穩定牢固,試驗時不應產生傾斜或偏心,千斤頂墊座應與試樁頂全部接觸貼合,均勻受力。若試樁樁頂經過截樁處理,應采用在樁內壁澆注砼或樁頭頂用鋼套箍加固的方法加固樁頂,其頂面必須處理平整,保證受力均勻。1. 控制標準本工程樁基采用錘擊/觸壓PHC管樁,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為xxxxKN。根據試樁結果,施工中(錘擊法時),以最后3陣錘之貫入度(樁端為堅硬土層時)/樁端標高(樁端為一般土層時)為主控;(靜壓法時),終壓壓力取單樁設計承載力的2倍,沉樁標準以壓力表讀數為主,設計樁長為參考,達到壓樁力要求后,必須持11、荷xx分鐘到穩定為止并復壓3次,同時最短樁長不小于xx米。2. 質量檢查管樁基礎的工程樁成樁質量檢查包括樁身垂直度,樁頂標高、樁身質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樁身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截樁后的樁頂標高允許偏差為10mm;樁頂平面位置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值(mm)1單排或雙排樁條形樁基垂直于條形樁基縱向軸的樁100平行于條形樁基縱向軸的樁1502承臺樁數為24根樁基縱向軸的樁1003樁數為516根樁基中的樁周邊樁100中間樁Max(d/3,150)4樁數16根樁基中的樁周邊樁150中間樁d/2或1/2邊長5柱下單樁803. 工程驗收1) 管樁基礎工程驗收程序應符合下列規定:(1) 12、當樁頂設計標高與施工現場標高基本一致時,可待全部管樁施打完畢后一次性驗收;(2) 當樁頂設計標高低于施工現場標高需要送樁時,在送樁前應進行質量評定,待全部管樁打/壓完畢并開挖到設計標高后,再進行竣工驗收,并要求繪制打/壓樁工程竣工圖。2) 管樁基礎工程竣工驗收時,應具備下列文件和資料:(1) 樁基設計文件和施工圖,包括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通知書等;(2) 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基線復核簽證單;(3)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報告;(4) 經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包括實施中的變更文件及資料;(5) 管樁出廠合格證及管樁技術性能資料(產品說明書);(6) 打/壓樁施工記錄匯總,包括樁位編13、號圖,現場繪制的管樁收錘回彈曲線;(7) 打/壓樁工程竣工圖;(8) 成樁質量檢查報告;(9) 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10) 質量事故處理資料。附1 抗拔樁與承臺的連接1.工程概況xxxxxxxx工程,總建筑面積為xxxx,地下xx層,地上局部有xx層、xx層,地下室南北/東西長xxxxm東西/南北寬為xxxxm,上部建筑全部集中在xxxx區,即西半區只有地下室,地下室頂蓋即為室外廣場。基礎采用PHC砼管樁樁基,砼承臺,整體板式底板,樁帽與基礎底板下承臺采用剛接,樁采用了錘擊法/靜壓法沉樁的預應力管樁(即PHC樁)外徑xxxx,壁厚dxxx長Lxxxx,閉口樁尖,由于建筑物東部設有游泳池、籃球14、館、網球場,荷載很不均勻。考慮西部地下室抗浮的問題,故設計院在結構設計時,采用了一定數量的抗拔樁,該工程共用樁xxx根,其中抗壓樁xxx根,設計標準承載力xxxxKN,而抗拔樁達xxxx根,設計標準承載力xxxxKN,沉樁工作由專業施工單位完成。由于建筑物地下土層比較復雜,發生了一些樁達不到和超過設計標高,樁頭被打/壓碎等情況,設計單位針對這些情況,進行了補充設計,我們根據設計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編制了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使樁與承臺底板連成一體,達到設計要求。2.樁承臺連接的設計措施設計中樁與承臺的連接分抗壓樁連接和抗拔樁連接1) 抗壓樁的連接是采用xx根xxxxm長()xx的鋼筋制作的鋼筋籠,籠的15、下端焊接厚度為xxmm,直徑為xxmm(樁孔xxxmm)的鋼板做托板,再把鋼筋籠插進樁孔內xxxmm,外露xxxmm長的鋼筋,再用xxxxx箍筋綁扎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上口直徑為xxxmm,采用xx砼灌樁孔(見圖一)。2) 抗拔樁與承臺的連接是將xx根的鋼筋籠改為xx根,施工方法相同于抗壓樁承臺連接,同時再在樁頭端板上焊接xx塊-1060100鋼板,周焊,并在鋼板上分別焊接一根()xx長度為xxxmm的鋼筋(見圖二)。3.現場施工難點及對策現場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樁位偏高及偏低,且有樁被打/壓壞的現象。由于設計對樁承臺連接的要求相當高,并對此進行了補充設計,同時我們也拿出了許多施工方案進行比16、較,最終采用了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對策進行處理。1) 施工程序:檢查樁頂標高及好壞情況方案設計鋼筋籠及-10x60x100鋼板上鋼筋加長處理焊接鑿除樁頭清理焊接-10x60x100鋼板放鋼筋籠(綁扎柱籠)檢查驗收澆灌砼。2) 具體施工方法如下:(1) 當抗壓樁的頂標高高出設計標高時,先進行鑿樁作業,將樁頂標高鑿至設計標高,保留樁身內鋼棒,其他施工方法與抗壓樁承臺連接相同;當抗壓樁的頂標高低于設計標高時,挖土至樁頂,并使樁頭外露xxxmm,在樁頂板上焊接xx塊-10x60x100的鋼板(周焊),再在鋼板面上焊接()xxx的鋼筋,雙面焊,焊縫高度為xxmm,長度高出承臺底板xxxmm,箍筋采用xxxx17、x綁扎至承臺底,樁孔內的填芯鋼筋籠同樣在保證插入樁孔內xxxmm的情況下伸出被鑿除的樁頭xxxmm長(見圖三)。(2) 當抗拔樁頂標高超過0.0050.350m時,先對樁進行鑿樁作業,將樁頂標高鑿至設計標高,保留鑿出的樁身內鋼棒及端板,再進行其抗拔樁承臺連接的施工工序(見圖四)。(3) 當抗拔樁頂標高超過0.350m時,還是先對樁進行鑿樁作業,將樁頂標高鑿至設計標高,保留其鑿出的樁身內鋼棒及端板,但端板上無需再焊接鋼板及鋼筋,直接在樁孔內放入鋼筋籠,但要保證伸進樁孔內1000mm長,灌澆Cxx混凝土(見圖五)。(4) 當抗拔樁的樁頂標高低于設計標高時,施工方法采用與抗壓樁低于標高時的方法相同(18、見圖三)。(5) 當抗拔樁的樁頂標高低于設計標高且端板脫落即樁破壞時,先將樁的破壞處鑿掉且要同時保證身內的鋼筋不得低于xxxmm長,再在樁身的鋼筋上綁扎xxxxx箍筋,同時在樁頭上綁扎xxxxxx柱籠,套在被修理干凈的樁頭上,內配xx()xx,xx xxx的鋼筋,下端伸入被鑿除的樁頭下50mm,上端伸入承臺內600mm(見圖六)。4.樁頭連接檢測為了保證接樁的質量,對各種抗拔樁頭的板-板焊接及鋼筋-板的焊接,現場嚴格跟蹤檢查,在確保焊縫滿足要求的同時,對兩種焊接法均做了試件進行檢測,所測得的抗拉強度、斷裂特征及斷裂位置分別符合235鋼板及級鋼的要求,滿足設計要求。5.施工操作要求及質量控制1)19、 在樁端板上焊接12塊鋼板時,應盡量避開承臺內鋼筋網片的鋼筋,使直接擱在樁的端板上,避免鋼筋擱在鋼板上抬高鋼筋網片高度,而降低承臺的有效高度。2) 在鋼筋籠放入樁孔內前,應將樁孔內壁上的淤泥清洗干凈,使灌澆的混凝土與樁孔能很好的粘接。3) 在鋼筋籠放入樁孔前,為了防止澆筑混凝土時,鋼筋籠受力后掉入樁孔內,在鋼筋籠的主筋1000m處焊接三只10的90彎鉤,鋼筋籠放于樁孔后,彎鉤掛在樁的端板及混凝土上(見下圖)。4) 灌澆混凝土前,如發現樁孔內有積水,必須抽干,以便確保混凝土質量。遇到樁頂低于設計標高及樁被打/壓壞的現象,在挖出樁頭或鑿除壞樁頭后,進入下道工序時,必須將樁頭端板及被鑿除后的樁頭清理沖洗干凈方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