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公司基建項目一期工程質量通病控制監理實施細則(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8971
2022-09-09
19頁
968.50KB
1、監理實施細則工程名稱:蒼南愛博服飾有限公司基建項目一期(辦公綜合樓,1#、2#生產車間,職工食宿樓)工程專 業: 質量通病控制 編 制: 審 核: 質量通病控制監理實施細則一、工程概況 1、工程名稱:蒼南愛博服飾有限公司基建項目一期(辦公綜合樓,1#、2#生產車間,職工食宿樓)工程 2、建設地點:蒼南縣工業園區經一路以東地塊 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蒼南愛博服飾有限公司基建項目一期(辦公綜合樓,1#、2#生產車間,職工食宿樓)工程,北鄰天德泵業有限公司,東及南面鄰空地(擬規劃為工業用地),西鄰工業園區經一路,設計建筑0.00相當于黃海程5.800(暫定),本工程抗震設防類別劃分為乙類建筑,抗震設防2、烈度6度的地區,建筑物耐火等級二級,框架抗震等級三級,場地類別為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砌體結構施工質量等級B級。總建筑面積24484.7m2(不含地下室263.3m2),地上分別由二幢6層(1#生產車間及食宿舍樓)、一幢5層(2#生產車間)、其中辦綜合樓三層、食宿局部3層地下1層,(辦公綜合樓建筑高度為14.30m、1#生產車間建筑高度為21.70m、2#生產車間建筑高度為20.30m、職工食宿樓建筑高度為21.70m)。辦公綜合樓層高:一至二層層高為4.00m,三層層高6.00m;1#生產車間層高: 一層層高為3.90m,二層及以上均為3.53、0m;2#生產車間層高: 層高均為4.00m;食宿舍樓層高:一層層高為3.90m,二層及以上均為3.50m。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 混凝土強度等級:(樁基礎C35P8、基礎承臺梁C35;主體結構:辦公綜合樓:4.60m以下柱梁板C35,上部柱及梁板混凝土均為C30;1#生產車間:4.45m以下柱梁板C35,4.45m至7.35m柱C30,3.85m以上結構梁板均為C25; 2#生產車間:4.55m以下梁板柱C35,4.55m至7.95m柱C30,3.95m以上結構梁板均為C25;食宿舍樓:3.85m以下梁板柱C35,3.85m至10.85m柱C30,3.85m以上結構梁板均為4、C25 。)主體過梁、構造柱C25。裝修形式:外墻采用涂料外墻形式;內墻為普通抹灰刷白。三、專業工程的特點建筑工程常見質量缺陷是指建筑工程中經常發生的、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例如:墻面開裂、空鼓、滲漏;混凝土樓板裂縫;衛生間樓板、屋面、門窗滲漏;給、排水管道滲漏;陽臺護欄高度不足;安全玻璃;電器設備無防雷接地等。這些質量缺陷,有的影響觀感質量,有的影響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嚴重的將影響到房屋的使用壽命。仔細分析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總離不開影響工程質量的 “人、機、料、法、環”這五大因素,這些缺陷大多數成型在施工實施階段,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加以預防、控制和治理就變成尤為重要。為加大對建筑工程常見質量缺5、陷的防治,提高本工程的質量,根據國家的有關技術規范、標準,結合我公司對防治工程質量缺陷的一些先進經驗。編制了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控制監理細則作為指導本項目監理部進行質量控制及質量管理之用。三、監理工作的流程 編制質量通病監理實施監理細則審核施工單位的質量通病專項施工方案對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工序向施工單位進行交底督促施工單位對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工序向施工班組交底施工時質檢員和監理工程師共同對工序質量進行巡視檢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直到整改合格事后進行監理平行檢驗、驗收、功能性試驗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直到整改合格。四、監理工作的目標值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控制,使各種質量通病盡量少發生或不發生6、,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格標準。五、質量通病的控制要點見下表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結構常見缺陷裂縫砌體1. 砌筑砂漿應符合相應規范標準的要求,有專用砌筑砂漿的應采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2. 砌體灰縫應厚度一致,砂漿飽滿,不得出現瞎縫、透亮。3. 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磚、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在施砌時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d (宜大于40d);應控制砌塊砌筑時的含水率,表面有浮水時不得施工。4.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不應與其他塊材混砌。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常溫條件下的日砌高度應控制在1.6m以內。6. 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抹灰,應采取在基7、層抹灰中部設置加強網等防止開裂的措施,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墻面抹灰應在墻體砌筑30d后方可進行,外墻抹灰面應設分格縫。頂層粉刷砂漿中宜摻入抗裂纖維。7. 對設計要求的洞口、管道、溝槽和預埋件等,應在砌筑時預留或預埋;當必須在砌筑完成的墻體上開洞、開槽時,應采用專用機具鉆洞、切槽,避免捶擊、打鑿;洞槽修補時應采用適當的材料,保證密實粘結牢固,抹灰層應設置加強網等防裂措施。8. 磚混結構住宅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1) 頂層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7.5。2) 斜屋面應在檐口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3) 斜屋面臥梁下口的砌體應砌成踏步形。9. 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筋應連接8、牢固,后置筋應做拉拔試驗;留置位置應與砌體皮數相符合,不得彎折使用。10. 填充墻砌至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成至少間隔15d后,用柔性材料填嵌密實,或用斜磚補砌擠緊,其傾斜度宜為60,并用同級砂漿填滿擠實。11. 頂層框架填充墻采用灰砂磚、粉煤灰磚、混凝土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材料時,墻面粉刷層宜采用在基層抹灰中部設置加強網等防止開裂的措施。12. 加強網宜選用鋼絲(板)網或耐堿玻纖網布。13.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以下簡稱現澆板)的設計厚度不宜小于120mm(廚房、浴廁、陽臺板不宜小于100mm)。14. 當樓板內需要埋置管線時,管線不宜立體交叉穿越,管線的最大外徑9、不宜超過板厚的1/3。樓板雙層配筋時,管線宜布置在樓板的上下層鋼筋之間;當樓板采用單向配筋時,應沿管線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各加設一道4100寬600mm的鋼絲網片作為補強措施。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結構常見缺陷裂縫現澆混凝土結構圖14預埋管件的鋼絲網補強措施 15. 屋面及建筑物兩端的單元現澆板中宜設置雙層雙向鋼筋,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徑不宜小于8mm。外墻轉角處應設置放射鋼筋8100,長度為板跨度的1/3,且不得小于1.5m。16. 下列部位的混凝土現澆板內應配置防裂構造鋼筋(宜采用8100):1) 當建筑物平面不規則時,在房屋凹角處的樓板;2) 建筑物兩端陽角處及山墻處的樓板10、;3) 建筑物南面外墻設置大面積玻璃窗時,與南向外墻相鄰的樓板;4) 建筑物頂層的屋面板;5) 與周圍梁、柱、墻等構件整澆且受約束較強的樓板。圖16防裂構造鋼筋 17. 現澆地下室墻板、地下室外露頂板、屋面板的混凝土中宜采用添加纖維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18. 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宜采用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當采用預拌混凝土施工時,應對每車混凝土進行交接檢驗,嚴控施工坍落度,禁止現場加水。19. 澆搗時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過2M,振搗時應慢插慢提,不要漏震。按施工方案留設好施工縫(每一樓層一般宜先澆搗柱、墻、樓梯,停1h1.5h,再澆搗梁、板。)20. 加強混凝土現澆板的養護和保溫,11、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初凝前開始進行覆蓋或噴霧、蓄水養護,后繼灑水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d;對摻外加劑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夏季應采取保濕養護措施,冬季應適當延長保溫和脫模時間。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結構常見缺陷裂縫現澆混凝土結構21. 地下室外墻帶模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天,拆模后應沿外墻周邊設置噴淋管淋水保溫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22. 后澆帶封閉時間及要求應符合設計規范。封閉前后澆帶處混凝土應清理干凈,界面應修整并鑿毛;混凝土澆筑完畢應蓄水養護不少于14天。23. 已拆除支模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大于設計的可變荷載時,12、必須進行核算, 并據核算結果確定增設臨時支撐。24. 現澆板的板底宜采用批膩子等免粉刷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標高和幾何尺寸偏差室內25. 標高及幾何尺寸應由專人進行測量,各種測量儀器應定期校驗。26. 主體施工階段應及時彈出標高和軸線的控制線(如墻面1m線、地面方正控制線等),準確測量,認真記錄,并確保現場控制線標識清楚。27. 嚴格控制現澆板厚度,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現澆板板厚度的控制標識,每1.5-2平方米范圍內宜設置一處。28. 裝修階段應嚴格按所彈出的標高和軸線控制線施工,發現超標時及時處理。29. 樓板厚度的檢測數量,每檢驗批按10%的樓板數且不少于5塊板進行抽查。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13、漏外墻30. 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前應在現場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藝制作樣板間或樣板件,經各方確認后方可進行施工。31. 外墻外保溫找平層應采用中粗砂,水泥宜采用R32.5級,配合比宜采用1:2.5或1:3;找平層表面應拉毛,并應采取措施防止表面產生浮漿;找平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抗裂層中耐堿玻纖網格布不得干鋪。32. 外墻外保溫系統不宜采用粘貼飾面磚做飾面層。當采用時,技術方案應經有關部門專項審查通過后方可采用。面磚粘貼應采用與系統材料配套的柔性粘結劑及勾縫劑。面磚粘結材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陶瓷墻地磚膠粘劑JC/T547的技術要求,嚴禁采用普通水泥砂漿貼面磚及勾縫。飾面磚粘結層厚度不應小于5mm。14、33. 外墻外保溫粘貼飾面磚系統應結合立面設計合理設置分格縫,分格縫豎向間距不宜大于12m,橫向間距不宜大于6m。必要時可設置抗裂分隔縫和托架,并應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密封處理,確保面層不滲水。34. 外墻抹灰砂漿中宜摻用聚丙烯纖維或其它抗裂材料。35. 外墻抹灰應采用中粗砂,水泥宜采用R32.5級,使用前應做凝結時間和安定性檢驗。36. 抹灰前基層表面應清理干凈,并做界面處理。抹灰層與基層以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空鼓、裂紋。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外墻37. 砌體與混凝土結構交接處(梁底、柱邊)抹灰時應采取加強措施。宜在抹灰層中間放置鋼絲網或耐堿玻纖網布防止不同15、材料間的粉刷開裂。38. 凸出外墻的挑板、雨蓬在嵌入墻體位置應增設混凝土翻邊擋水,高度不小于150mm。圖3839. 外墻粉刷停息點應留置在樓層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各粉刷層的停息點應相互錯開。混凝土構件粉刷停息點圖3940. 外墻粉刷應設置分隔縫,在分格嵌條時,要四周交接嚴密,橫平豎直,不得有扭曲現象,分隔縫嵌縫應密實、光滑,無砂眼。41. 當采用飾面磚裝飾時,宜選用釉面磚,應采用專用粘結劑和勾縫劑。磚粘貼應采用滿粘法施工,面磚拼縫的寬度不應小于5,不得采用密縫。縫深不宜大于3,也可采用平縫。墻面陰陽角處宜采用定型角磚。42. 面磚的勾縫應在面磚固定至少24小時,面磚已經穩定并具一定強度后進16、行。面磚勾縫應連續、平直、光滑、無裂縫、無空鼓;宜按先水平后垂直的順序進行。面磚粘貼后應及時將表面清理干凈。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門窗43. 提供到工程現場的門窗產品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規范并滿足設計要求。嚴禁在施工現場制作門窗。門窗安裝前應進行相關性能的見證檢測(抗風壓性能、水密性能、氣密性能、傳熱系數、玻璃遮陽系數、可見光透視比、中空玻璃露點)。44. 窗框安裝前應根據飾面材料預留間隙對窗洞尺寸進行復核,用防水砂漿刮糙處理后固定外框。洞口與窗框預留間隙應按表39.1留置。洞口與窗框預留間隙表 表39.1墻體飾面材料洞口與窗框間隙(mm)涂料或馬賽克1520釉面磚217、025大理石或花崗巖板405045. 當外墻采用保溫板材保溫時,門窗洞口四角處保溫板不得切割,應采用整塊板切割成“L”形,接縫應至少距離角部200mm。見圖40。洞口周邊300mm范圍內保溫板應采用滿粘。 圖4546. 門窗窗框安裝應采用鍍鋅鐵片連接固定,鍍鋅鐵片厚度不應小于1.5mm,固定點間距:轉角處不大于180mm,框邊處不大于500mm。嚴禁用長腳膨脹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門窗框。47. 當采用發泡劑填充時,洞口應清理干凈并干燥后施打發泡劑,發泡劑應連續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飽滿,溢出門窗框外的發泡劑應在結膜前塞入縫隙內,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48. 施打密封膠應在基層干凈干燥后實施,采用中性硅18、酮密封膠。外墻鋁合金門窗框與墻體連接處應雙面打膠,嚴禁在涂料面層上打密封膠。49. 門、窗洞口外飾面的上天盤,應按不同外裝飾材料分設外低、內高的滴水線或滴水槽。外窗臺與窗下檻處要粉出圓檔,窗臺板應做出由內向外的排水坡度。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屋面50. 小高層及高層屋面應按二道防水設防,其中一道應為卷材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厚度不應小于1.5mm,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其厚度不應小于3mm。51. 屋面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平屋面采用結構找坡不應小于3%,建筑找坡不應小于2%。天溝、沿溝縱向找坡不應小于1%。52. 鋪設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層應設分格縫,分19、格縫縱橫間距不大于6m,縫寬為20mm。找平層當采用水泥砂槳時,應用1:2.5水泥砂槳,當采用細石砼時,其強度不應低于C25。53. 保溫層厚度應經熱工計算確定,保溫材料不宜用水泥膨脹珍珠巖、水泥膨脹蛭石等親水型保溫材料,其他塊狀、散狀屋面保溫層應設置排氣系統。排氣道應縱橫貫通,其間距根據保溫層厚度確定,最大不宜超過6m,排氣口應設置在不易被損壞和不易進水的位置。54. 剛性保護層應采用配筋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小于c25、厚度不小于50mm,分格逢間距不應大于6m,縫寬不應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剛性保護層與山墻,如女兒墻及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應 留縫做柔性密封處理,并鋪設高度、20、寬度均不小于250mm卷材泛水附加層。55. 屋面女兒墻、壓頂等縱向構件,應沿縱向每3米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女兒墻、壓頂粉刷層每隔3米及易產生變形開裂部位設分格縫,分格縫寬為10mm,縫內嵌填密封材料。 圖521鋼筋砼壓頂 圖522女兒墻構造柱設置56. 屋面落水口,出屋面管道、井(煙)道等部位,與剛性保護層交接處應留20mm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并做附加防水卷材增強處理, 其高度不應小于250mm,上口用管箍或壓條,將卷材上口壓緊,并用密封材料封嚴。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屋面圖56-1 伸出屋面管1-保護層;2-密封材料;3-C20細石混凝土填實;4-防水21、層;5-保溫層;6-金屬鍍鋅抱箍圖56-2 直水落口1- 保護層;2-附加增強層;3-水落口;4-防水層;5-密封材料;6-密封材料填實57. 出屋面管道根部直徑500mm范圍內,找平層應抹成高度不小于30mm的圓錐臺。伸出屋面井(煙)道及上屋面樓梯間周邊應同屋面結構一起整澆一道150mm高鋼筋混凝土防滲圈。58. 卷材防水層泛水收頭施工,當女兒墻為磚墻時,泛水高度不應小于 250 mm,防水層收頭應在磚墻凹槽內用防腐木條釘壓固定 ,釘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封嚴。當女兒墻為鋼筋混凝土時,泛水高度不應小于 250 mm, 防水層收頭用金屬壓條釘壓固定,釘距不得大于450 mm ,密封22、材料封邊,再在上部用金屬覆蓋保護。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屋面圖58 防水層在立墻上的收頭1附加增強層;2密封材料;3防水層;4金屬蓋板;5保護層59. 屋面變形縫施工時應采用卷材粘貼封蓋。變形縫兩側(或一側) 泛水矮墻宜與屋面結構一起整澆,泛水高度不應小于250mm,縫內填充聚笨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襯墊材料,并用卷材封蓋,頂部加扣混凝土或裝飾蓋板。圖59 變形縫防水構造1-合成高分子卷材;2-預制鋼筋混凝土壓頂;3-襯墊材料;4-保護層;5-聚苯乙烯泡沫板;6-金屬蓋板60. 配筋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施工除應符合標準的相關規定外,還應該滿足以下要求:1) 鋼筋網片應采23、用焊接型網片。2)混凝土澆搗時,宜先鋪設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壓平,再放置鋼筋網片,后鋪三分之一混凝土振搗且碾壓密實。收水后分二次壓光。抹壓時不應在表面加漿或撒干水泥。3) 分格縫上下貫通,縫內不得有水泥砂槳粘結,在分格縫和周邊縫隙干凈、干燥后用與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層處理劑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層應填襯泡沫棒,分格縫上粘貼左、右均不小于200mm寬的卷材保護層。4) 保水養護不少于14天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滲漏屋面圖60 分格縫構造1-襯墊材料;2-防水密封材料;3-卷材附加層;4-防水層61. 屋面防水施工完畢后,應進行蓄水或淋水試驗。使用24、功能常見缺陷滲漏樓地面62. 廁所間等有排水要求的房間與相鄰房間建筑地面面層間應有高差且不得小于30mm。63. 廁所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層。64.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應按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選用,進場時應查驗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性能檢測報告,防水材料應經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65. 衛生間的煙道、井道四周和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50mm。66. 管道穿樓板處,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有防水要求的樓板中的預埋套管中間宜增設25、止水環。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且端面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67. 找平層、防水層、面層施工前,基層應清掃、沖洗干凈,并應與下一層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面層不應有裂紋、脫皮、麻面、起砂等缺陷。68. 整體面層施工時,墻面與地面交接處宜做成半徑為10mm的小圓角。R10mm圖68 墻地面小圓角69. 整體面層的抹平應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壓光應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并應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天。70. 穿過有防水要求樓板的管道、地漏留洞封堵密實以及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必須分別進行蓄水檢驗,蓄水高度30mm-50mm,蓄水時間不少于2426、小時。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使用功能常見缺陷管道滲漏生活給水系統71. 根據給水系統的工作壓力、水溫、敷設場所等情況合理選材,并且管件應嚴格與管材配套。72. 給水系統應按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條進行水壓試驗。73. 管道施工時管材不應損傷、不應破壞其表面降低其耐壓等級。74. 給水連接配件應考慮外力作用,應采取補償措施避免接口拉開而滲水。排水管系統75. 排水管材進場時,應核查其質保資料并對管材壁厚、色差、管外標識、管材與配件的配合公差進行現場復核。76. 各排水橫管段應坡向正確,及時對地漏及地坪甩口進行密封。77. 塑料排水管檢查口蓋板擰27、緊前,密封圈應平整、干凈;蓋板應順螺紋擰緊,確保蓋內密封圈壓實。78. 塑料管伸縮節安裝前應劃出連接管材安裝到位后的插入深度標識,并按標示擰緊管配件。79. 排水管道安裝完后應及時做灌水試驗。灌水試驗可分系統、分段進行。除埋地排水管道以外,吊頂內(如精裝修住宅)及暗設(如下沉式衛生間墊層內的排水支管)的排水管道,應分樓層做灌水試驗。80. 埋地敷設的管道支墩應設在密實的實土墊層上。地漏返臭排水地漏81. 地漏應選用水封高度達到50mm的產品或在其防水管上加設存水彎。 82. 當地坪抬高時,隨地坪的地漏蓋不應與水封脫離而使地漏失效。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安全功能常見缺陷使用安全安全玻璃828、3. 建筑玻璃應滿足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規定及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2009的要求。84. 在可能產生擁擠和兒童集中的公共場所的門和落地窗,必須采用鋼化玻璃或夾層玻璃等安全玻璃。85. 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大于5m時,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86. 臨空的窗臺低于0.9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護高度由樓地面起計算不應低于0.9m。當采用低窗臺、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寬窗臺面時,貼窗護欄或固定窗的防護高度應從窗臺面起計算。87. 面積大于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邊離最終裝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應采用安全玻璃;移門玻璃應采用安全玻璃。安全功能常見缺陷使用安全欄板29、欄桿、扶手88. 陽臺、外廊、室內回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臨空處防護欄桿高度h應符合下列規定:1)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 h1.05m ;2)臨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層住宅)時: h1.10m。 圖88 欄桿高度計算(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凈高度,欄桿高度應從樓地面或屋面至欄桿扶手頂面垂直高度計算,如底部有寬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應從可踏部位頂面起計算。)89. 欄板和欄桿應以堅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載規范規定的水平荷載。90. 陽臺欄板和欄桿與外墻交接處應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嵌填處理。91. 欄板和欄桿距樓面或屋面0.1m高度范30、圍內不宜留空。92. 樓梯扶手高度h應符合下列規定:1)住宅室內樓梯扶手h0.9m,當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其扶手高度h1.05m;2)其它建筑室外樓梯扶手h1.05m;3)其它建筑室內樓梯扶手h0.9m;(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凈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圖92 欄桿起算高度93. 住宅和兒童經常使用的樓梯,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于0.11m,欄桿應采用不易攀登的構造;梯井凈寬大于0.11m時,必須采取防兒童攀滑的措施。94.序號缺陷現象部位或項目防治措施安全功能常見缺陷防雷接地焊接長度不足防雷接地95. 避雷(針)帶、均壓環、避雷引下線、接地體(線)焊接連接時,圓鋼與圓鋼、圓鋼31、與扁鋼、圓鋼與鋼管應雙面施焊,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扁鋼與扁鋼應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長度為扁鋼寬度的2倍;扁鋼與角鋼、扁鋼與鋼管應緊貼角鋼外側或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96. 焊縫連續飽滿。焊渣清除干凈,防腐良好。安全功能常見缺陷保護接地不良電氣線路敷設的金屬導管、線槽、橋架及其支架97. 非鍍鋅電纜橋架、線槽連接板的兩端和螺紋連接的鍍鋅鋼導管接頭兩端跨接接地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銅芯導線,其中導管、線槽兩端應采用銅芯軟導線。98. 螺紋連接的非鍍鋅鋼導管接頭兩端應焊跨接接地線。99. 金屬橋架、線槽及其支架全長應不少于2處與接地干線相連接;橋架、線槽全長大于30m時,應每隔2030m增加與接地干線的連接點,其起始端和終點端應與接地網可靠連接,進出配電箱(柜)時采用不小于42的銅芯導線與箱(柜)內的接地排可靠連接。100. 金屬導管進入配電箱(柜)時應與箱(柜)體的專用PE端子可靠連接。101. 接地連接點防松裝置應齊全,連接點處涂層應清除。鍍鋅電纜橋架、線槽連接板兩端有防松裝置的連接固定螺栓不少于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