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鐵工程質量控制監理細則(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9592
2022-09-09
11頁
37.54KB
1、 XX市XX-XX城際(XX路-XX段)軌道交通工駐地監理二標質量控制監理細則編 制 人 : 審 核 人 : 批 準 人 : 編 制 日 期 : XX軌道交通R3線監理二標駐地辦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監理工作范圍及監理工作內容31監理工作范圍32監理工作內容3三、監理工作依據、指導思想及目標51監理工作依據52監理工作指導思想53監理工作目標6四、質量控制的方法和階段6五、質量控制工作監理單位的職權和責任7六、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和措施71、事前控制7 2、事中控制8 3、事后控制9七、質量保證期質量控制工作9八、其他質量控制措施10一、工程概況XX市XX-XX城際(XX路-XX段)軌道交通2、工程線路全長約28.8km,共有12座車站,其中7座地下車站,5座高架站,本標段為第二駐地監理合同段,第二駐地監理合同段范圍包括:XX衛站(不含)至XX山站(不含)和XX衛停車場及出入線。本監理標段包含兩站三區間和XX衛停車場及出入線,均為地下車站,區間施工為礦山法施工。1停車場及出入線段停車場位于線路里程YCK12+785YCK13+500右側(濱海大道北側,泰山路南側,恒光熱電廠西側的三角地塊)規劃用地面積9.6公頃,建筑面積7.16公頃。停車場為框架結構,主要結構物有運檢庫、綜合樓、洗車庫、變電所等。停車場場坪標高約為6.5m8.5m,總用地面積95694.62 ,總建筑面積61435.3、35。出入線段為單洞雙線隧道,出入段線全長323m2黃海東路站黃海東路站位于黃海東路與薛泰路丁字路口處,為R3線第四座車站,本站跨路口設置,車站規模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11m島式站臺車站,車站總長*總寬*總高=166.1*19.7*13.21m,車站軌面埋深14.75m,總建筑面積:9305m2,主體建筑面積:6700m2,附屬建筑面積:2605m2,車站設置兩個出入口,兩組風亭。3東方影都站車站位于沿薛泰路(現泰山東路)跨規劃萬達形象大道東西敷設。車站總長度為241.9米,站后設置單渡線,標準段外包總寬度為21.7m,車站總建筑面積:12849.1m2,主體建筑面積:10753.7m2。車站設4、置四個出入口,其中C號出入口預留萬達接入條件,2組風亭。4XX衛站黃海東路站區間:XX衛站黃海東路站由XX衛站引出后,沿規劃泰山路向西敷設,區間長度約為1724.405m,全部采用礦山法施工。斷面形式為馬蹄形,復合襯砌暗挖結構,本段線路間距為13.5m14m。本區間共設置1處聯絡通道兼廢水泵房、2處聯絡通道,其中YSK14+508.337聯絡通道與臨時施工豎井合建。YSK15+334.852聯絡通道與施工斜井合建。區間設置1個豎井,1個斜井,均采用礦山法施工,結構形式為單線單洞,采用復合式襯砌。5黃海東路站東方影都站區間:黃海東路站東方影都站區間由黃海東路引出后,沿規劃泰山東路向西敷設,區間長5、度約1804m,全部采用礦山法施工。斷面形式為馬蹄形,復合襯砌暗挖結構,本段線路間距為13.5m70m。本區間共設置1處聯絡通道兼廢水房、2處聯絡通道,YSK16+560.500和YSK17+450.938兩處,線距分別為48.81m和13.57m,聯絡通道和施工豎井合建。區間設置2個豎井,采用礦山法施工,結構形式為單線單洞,采用復合式襯砌。6東方影都站XX山站區間東方影都站 XX山CBD站區間,沿規劃的薛泰路向西敷設。區間從東方影都站出發沿規劃道路直行,隧道線間距為15.0m,以R=1800m的半徑北拐直行,線間距由15m逐漸過渡到17m,下穿規劃小橋直行到達XX山CBD站。區間設置1座臨時6、施工斜井,為單線單洞隧道,采用礦山法施工,襯砌形式為復合式襯砌。二、監理工作范圍及監理工作內容1監理工作范圍 施工階段及缺陷責任期監理,包括管線遷改、交通疏解、土建施工以及委托人增加的工程內容。2監理工作內容2.1編制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2.2組織監理人員熟悉合同文件,了解施工現場;2.3參與交接樁和設計交底工作,審查承包人提交的復測成果;2.4督促和檢查承包人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及安全方案;2.5參加業主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工地會議和組織主持常規工地例會;2.6按規定程序發布開(復、停)工令,批準單項工程開工報告;2.7審核承包人授權的常駐現場代表的資質,以及其它派駐到現場的主要技術、管理人員的資質7、;2.8審查承包人工地試驗室的情況和其試驗的合法性,審核其人員資質;2.9建立監理的檢測工作體系,按照規定的頻率獨立開展監理的檢測工作;2.10審批承包人擬用于本工程的原始材料、成套設備的品質以及試驗和見證取樣;2.11審查承包人擬用于本工程的機械裝備的性能與數量是否滿足技術規范規定的工程質量標準的要求;2.12審查承包人實施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及主要方法或工藝;2.13審查分包合同和分包人的資質及業績;2.14會同業主審批承包人提交的總體進度計劃,檢查和督促承包人實施進度計劃,核批承包人的修正計劃;2.15要求承包人按照合同條件、技術規范和監理程序進行施工,通過旁站、巡視、檢測、試驗和整體驗收等8、手段全面監督、檢查和控制工程質量;2.16主動協調與本工程有關的所有接口,并做好記錄和備案;2.17調查、處理工程質量缺陷和事故,出現重大質量事故時,督促承包人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2.18發布開工、停工令,簽發中間交工證書;2.19對已完成質量合格的工程進行準確的計量;2.20辦理中間支付憑證手續,會同業主審核后簽發;2.21辦理變更手續,會同業主審核后發布變更令;2.22受理合同事宜,協助業主根據合同規定進行評估和處理;2.23根據合同規定處理違約事件,協調爭端,在仲裁過程中作證;2.24編制監理工作月報、周報;2.25對承包人的交工申請進行評估,會同業主組織對擬交工工程的檢查和驗收;2.29、6在業主和監理工程師確認交工驗收和交工資料符合合同要求后簽發交工證書;2.27督促、檢查承包人按業主的要求編制竣工文件;2.28編制監理方面的竣工文件;2.29監督承包人認真執行缺陷責任期的工作計劃,檢查和驗收剩余工程,對已交工工程中出現的缺陷、病害調查其原因并確定相應責任;2.30簽發工程缺陷責任終止證書;2.31辦理最終支付證書手續,會同業主審核后簽發;2.32配合業主的竣工驗收和工程移交工作;2.33在委托的工程范圍內的前期工作(征地、拆遷、管線遷改和處理、交通疏解和恢復工作等)實施方案、工程量的審核權、過程監理、現場簽證等,督促和協調進度、文明施工和環保、安全,及時向業主匯報;2.3410、業主交代的與本工程有關的其他工作。三、監理工作依據、指導思想及目標1監理工作依據1.1國家和省、市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1.2國家和省、市有關部委現行的有關工程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1.3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13)1.4建設主管部門有關本工程項目建設的審批文件1.5本項目工程的監理服務合同、工程承包合同、招標及投標文件1.6經批準的本項目工程設計、勘察文件及圖紙1.7XX市地鐵集團公司的有關文件、指令、工程管理辦法、技術規定等1.8經業主批準的工程變更、申報文件等2監理工作指導思想 監理二標駐地辦在監理服務合同所授予的職、權、責范圍內,通過目標監理、動態控制、組織協調等11、監理方法,督促承包人認真、全面履行工程合同的約定,規范化、程序化組織施工,有效進行安全、質量、進度、投資、環保監理的控制。發揮專業特長和科技實力,協助業主和承包人解決工程中的難點問題,使所服務的監理工作達到先進水平,實現所制定的監理目標。3監理工作目標3.1投資控制在不改變各工程承包合同內容的情況下,不突破合同約定的總投資。3.2質量控目標:合格率100%。3.3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環保目標:力保工程施工無重大傷亡事故,根據XX市環保的有關規定和各類建筑設施的安全標準,督促承包人落實安全生產、保護環境、創建文明工地,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良好外部環境,將施工對環境的損壞和干擾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力爭12、杜絕各項投訴的發生。四、質量控制的方法和階段 1、工程質量控制應以“主動控制”、“動態控制”和“重點控制”的方式進行。“主動控制”是質量管理工作中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動態控制”體現對質量進行全過程的管理;“重點控制”是指對隱蔽工程、關鍵部位和重要工序采取跟蹤或旁站監理。 2、工程監理的質量控制,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事前”是事前控制,通過對施工承包單位資質審查、設計文件及圖紙的審批和技術交底、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和施工條件的檢查、督促,以及相應質量保證措施的制定等進行控制。 “事中”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通過對施工環境條件的督促管理、施工方法和工藝的檢查、各工序檢查簽證及隱13、蔽工程重要工序的跟蹤和旁站監理等進行控制。“事后”是完工后的總體質量控制,通過審查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質量檢查報告,全面系統地查閱質檢報表和抽檢成果、檢查簽證、對有疑點的部位或漏檢部位的復檢或補檢進行控制。五、質量控制工作監理單位的職權和責任 1、工程質量控制工作中,業主授予監理單位的職權有:施工方案及措施的審查權、設計文件及圖紙的確認簽發權、施工過程工程質量監督和檢測權、施工記錄和資料的查閱權、質量否決權。 2、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的檢查監督,應承擔因檢查把關不嚴、決策指揮失誤、明顯失職等原因造成質量事故的質量控制責任。六、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和措施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也稱為“預控”,“14、預控”階段是工程質量控制的基礎,其主要內容和措施有: (1)施工承包單位選擇的分包單位資質,并提出意見。 (2)審核和簽發施工必須遵循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規程規范等質量文件及施工圖紙,并組織設計交底和澄清對設計文件、圖紙提出的問題。 (3)審查施工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 (4)審查批準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以及保證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 (5)組織向施工承包單位移交現場有關的測量網點;審查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測量實施報告,其內容包括測量人員資質、測量儀器檢定證書、施測方案和測點保護等;審查加密測量網點的成果并進行復測。 (6)檢查施工承包單位試驗室或委托試驗室的資格和計量認證15、文件,未經認證的試驗室,不能承擔試驗任務。 (7)審查批準施工承包單位提出的材料配比試驗、工藝試驗、確定各 項施工參數的試驗及其各項試驗的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8)審查進場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及施工承包單位按規定進行抽檢的結果。必要時監理單位進行抽樣檢測試驗,不符合合同及國家有關規定的材料及其半成品不得使用,且應限期清理出場。 (9)審查施工承包單位進場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配套設備和數量,以及設備完好率,以盡可能避免施工機械設備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10)審查施工承包單位采購的永久設備是否符合設計規定,并參加設備出廠驗收及設備到貨后的(開箱)檢查驗收。 (11)檢查施工前的其他準備工作是否完備(16、如水電供應、道路、場地、施工組織、以及其他環境影響因素),盡量避免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發生。 (12)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全部內容和工序進行認真的分析,預先確定質量控制點,并擬定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也稱為“程控”,“程控”階段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主要內容和措施有: 1)、檢查監督施工承包單位嚴格按設計圖紙放樣和施工,按規程規范施工,對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所有因素進行控制和管理。 2)、檢查監督施工承包單位嚴格執行檢查簽證制度,上道工序不經檢查簽證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檢查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嚴格按照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所提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進行施工。 4)、檢查17、核實施工承包單位的施工原始記錄,以及與質量有關的檢測記錄,對有懷疑的部位進行復查檢驗。 5)、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質量跟蹤檢查監督,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重要工序采取“旁站監理”的方式,對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及時指令施工承包單位采取補救措施。 6)、做好監理日志,隨時記錄施工中有關質量方面的問題,并對發生質量問題的現場及時拍照或錄相。 7)、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向施工承包單位發出違規通知,直至發布停工令、返工令。因質量事故或問題而停工的項目,必須在產生事故或問題的原因已經查清、事故或問題已經處理、預防產生事故或問題的措施已經落實,監理單位才可以發布復工令。 8)、組織并主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分18、析會,通報施工質量情況,協調有關單位間的施工活動,以消除影響質量的各種外部干擾因素。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也稱為“終控”,“終控”是工程質量總體控制的階段,監理工作的內容有: 1)、審查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竣工報告及其附件,全面系統地查閱有關質量方面的測量資料、質檢報表和抽檢成果、檢查簽證,對有疑點的部位進行復檢或補檢。 2)、審查施工承包單位對施工質量自檢成果,手續是否齊全,標準是否統一,數據是否有誤,以及審查質量等級評定結果是否符合規定。 3)、按規定組織和主持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檢查簽證及驗收,以及一般單位工程的驗收工作。對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重要工序,必要時組織預驗收。 4)、業主或總19、包單位確認的重要階段驗收、重要單位工程驗收以及合同項目的竣(交)工驗收,由業主總包單位組織和主持,監理單位協助工作。 5)、草擬合同項目的竣工驗收報告以及重要階段驗收報告。 6)、檢查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整理保存簽證驗收項目的質量文件。所有驗收、簽證資料,在合同項目整體驗收后,按檔案歸檔要求整理后移交給業主(總包)單位。 7)、對驗收工程項目按本工程技術合同條款和行業規范規定標準作出質量評定。 8)、編寫竣工工程質量控制分析報告。七、質量保證期質量控制工作 1)、工程項目驗收中,提出的質量缺陷或問題以及需要加強監測的部位,監理單位應指令缺陷責任單位負責處理并提請承擔監測工作的單位開展工作。 2)20、審查批準缺陷處理方案和監測實施方案,并報業主(總包)單位。 3)、檢查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按期完成缺陷或問題處理工作。定期檢查分析監測資料,提出補強加固意見,報業主單位批準。 4)、組織和主持質保期滿的檢查驗收工作。八、其他質量控制措施1)、質量事故的及時妥善處理是工程質量控制中的“補救措施”。監理單位應對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質量事故報告進行審查,對重大質量事故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并監督質量事故的處理。 2)、監理單位必須建立健全自身的質量控制組織機構,明確組織機構中各級人員在質量控制方面的職責,負責質量控制工作。 3)、監理單位必須對工程質量進行經常性檢查和分析,并定期提出工程質量報告和按規定格式編制工程質量統計報表,對重要質量事故應及時報業主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