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康華東路延長段道路工程監理細則(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9597
2022-09-09
26頁
168.22KB
1、中山市康華東路延長段道路工程(城東二號 K0+400)監 理 細 則編制:審核:二 00 八年十月十五日目錄第一節編制依據:2 第二節工程簡況 3 第三節監理目標 3 第四節工程工程監理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4 第五節監理工作的流程 5 第六節監理控制要點及措施21 第七節工程驗收 21 第八節質量通病的防治 27 第九節應用的表單主要有28 一、編制依據:1.1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1.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7-87;1.3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30-2003;1.5公路路基施工技2、術規范JTG F10-2006;1.6市政排水管渠道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3-90;1.7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8;1.8建設工程監理規范 GB50319-2000;1.10本工程建設監理規劃;1.11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12本工程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等。二、工程簡況:中山市康華東路延長段道路工程(城東二號K0+400),業主為中山市市政工程建設中心。本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兩部分。位于中山市東區五馬峰公園西側的老富頭村和白沙灣,北與城東二號路相接,南至老富頭村。道路全長 400M,道路路幅為 24M(橫斷面布置為 4.0M 人行道+16M機動車道+道 4.0M3、 人行道)。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結構,路面結構為23cm水泥混凝土面層,抗彎拉強度 5.0Mpa,20cm厚 6%水泥石粉穩定基層,密實度要求大于 97%,15cm厚 4%水泥石粉穩定底基層,密實度要求大于 95%。根據中山市污水工程建設性規劃,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統,由于道路標高較低,采用單獨排水管排至城東二號路12M 渠道,合流排水管道采用HDPE塑料排水管,要求采用環剛度大于等于8KN/的管材,管道基礎采用石粉回填基礎,其中塑料管底以下0.4M 范圍內回填石粉,密實度不小于95%,管兩側回填石粉密實度不小于95%,管頂以上 0.5M 范圍內,密實度不小于80%,管道采用承插式橡膠密封圈接口,與4、檢查井連接采用中介層做法連接;雨水口采用帶水封平篦雨水口,雨水口連接管采用D200混凝土排水管連接。工程總投資為 500萬元。三、監理目標:1、投資目標:500 萬元。2、工期目標:開工日期:2008 年 9 月 21日;竣工日期:2003 年 1 月 8 日;3、質量目標:合格工程。四、工程工程監理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工程監理人員情況序號姓名專業職務職稱1 牛彩霞公路工程工程總監注冊監理工程師2 文福章工民建總監代表注冊監理工程師3 陳建新工 民 建專業監理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恒浩建監理單位總監協調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理員總監代表4 牛彩霞公路工程水電專業監理工程師注冊監5、理工程師5 彭友訓公路與橋梁監理員工程師6 強高有工 民 建土建監理工程師工程師五、監理工作的流程監理工作的流程不同意同意不合格合格六、監理控制要點及措施在監理的全過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始終使工程處于受控狀態。一)、準備階段監理控制要點1、熟悉合同文件、設計文件及有關技術資料,組織或協助業主組織圖紙會審和設計技術交底;總監委派專業監理工程師圖紙消化、細則編寫、細則交底人上崗資質機機械報審料材料報驗法施工方案審查現場環境檢查返工簽署分項工程開工令各工序自檢合格后報監理檢查驗收簽署合格證明文件、計量單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整理監理內業資料2、審查承包人的施工組織設計,提出審查意見,審核、檢查6、進度計劃及質量目標控制計劃,簽返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3、審查承包人現場工程管理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審核其組織機構、管理制度、人員的資格證和上崗證是否能確保工程工程的施工質量;4、檢查施工機具進場情況,審查施工機具性能和數量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簽返進場設備報驗單;5、審查承包人報送的 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 和分包單位有關資質資料,符合有關規定后,簽返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6、復核承包人報送的測量放線控制成果,檢查控制樁的保護措施,審查專職測量人員的資格及設備檢定情況,符合要求后簽返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7、核查承包人各類材料的進場數量、質量(含質保書)及檢測報告,簽返7、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8、檢查承包人施工準備情況,批復工程開工報審表。二)、施工階段工作控制要點(一)、路基工程1、土石方工程:1)、基本要求:(1)清除地表腐植土0.3M 并壓實,當松土厚度超過0.3M 時,應翻挖土后再回填分層壓實。(2)路基坡度要求:橫向坡大于1:5,挖成內傾24%寬度不小于1M的臺階。縱坡大于 12%時,采用縱向分層施工,并逐層壓實。對填方路段現場檢查橫向和縱向坡度。對坡度超過設計規定值的,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平面位置、標高、縱坡、橫坡由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核。(3)填料攤鋪:最大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最薄一層應不小于10cm。每填筑 2 層,應重新對中線、邊8、線、高程進行放樣,并按實際情況計算并控制最后一層填土厚度。(4)透水性不良的土,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每層土碾壓前進行含水量的檢測,符合要求方可開始碾壓,并按規定檢測壓實度。(5)路基壓實長度搭接要大于2M或按規定留 1:1 邊坡。(6)路基填料的要求: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度不宜小于50cm。以透水性不強的土填下層時,頂面應做出成4%的雙向坡。凡不因潮濕影響而變更其體積優良的土應填在上層,強度較小的土應填在下層。不得使用強風化巖用于浸水部分。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有機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標大于 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要用時,必須采取措施,經檢驗合9、格后方可使用。核對土質,掌握邊坡的變化,并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因此,填土除按規定進行實驗外,取土地點的變化,土質的變化均應通過實驗決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使用。(7)挖方路基、填方路基,均應對土質進行檢查,對基底進行壓實實驗,壓實度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并留置1 組照片。(8)路塹在路床范圍內含水量較多或有滲水現象,應設滲井、滲溝或換土等。路塹開挖完成后及時進行含水量檢查,發現含水量較大或有滲水現象時,審核承包人提出的排水或降低地下水的措施,并按有關標準進行監督、控制、確保排水系統暢通。(9)對松鋪厚度和壓實度的控制,應根據現場壓實度實驗提供的松鋪厚度和控制壓實遍數進行。如10、果實驗碾壓遍數超過10 遍,應考慮減少填土厚度。壓實機械宜選用振動壓路機或3550T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工藝:第一遍要求不振動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各種壓路機碾壓行駛的速度開始宜慢,碾壓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內側向外側。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的 1/2。前后相鄰區段縱向重疊1.0 1.5m,確保無漏壓、無死角,壓實均勻。(10)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并采用水平分層全寬壓實,各層壓實度標準應符合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 中表 3.1.3-1、3.1.3-2的規定。2)、挖方路基質量控制要點:(1)土方開挖11、:開挖出的適用于種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土,應分類儲存在指定地點或分類用于路基填筑。(2)土方開挖不論開挖工程量和開挖深度大小,均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洞取土。(3)路塹開挖如遇土質變化要改變邊坡時,應及時報批。(4)路塹路床表層下為有機土、CBR 不符合規定的土或含水量較大或有滲水現象時,均應清除換填或設盲溝、滲溝排除地下水。(5)土方開挖應根據路塹深度和縱向(6)邊溝、截水溝及其他引、截排水設施,臨時排水設施等,應根據設計圖級的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先行施工好,確保施工現場雨水能迅速排除,并保持其完好、暢通。(7)平曲線外邊溝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的溝底平順相銜接。(8)現場檢查所12、有排水溝渠施工工藝,均應從下游出口向上游開挖,截水溝不應在凹坑處通過,必須通過時,必須分層壓實填平,然后反挖成形通過。(9)挖方路基如有棄土產生,承包人應提出施工方案報有關單位審批后實施,防止棄方造成環境污染,施工方案應包括棄方式、調運方案、棄土位置、棄土形式、坡腳加固方案,堆放坡度、排水系統的布置與計劃安排等。(10)路基挖方質量控制標準應符合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 中表 3.1.3-1、3.1.3-2的規定。3)、填方路基質量控制要點:1)首先做好施工范圍內的排水工作,把臨時排水設施和永久排水設施相結合,完成排水系統,并確保完好暢通。2)路堤基底應給予壓實,其壓實度應13、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其原狀土強度不夠時,應進行換填,深度不小于30cm;路堤填筑高度小于1.5m時,視為零填路堤路基,翻挖深度30cm,密實度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3)填筑材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有機土、生活垃圾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數大于 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必須使用時,必須采取措施,經過檢查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現場填料強度及其粒徑應符合規范要求,5)按實驗確定的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組織施工,控制壓實度,特殊位置密實度的實驗應符合有關規定(包括填土最大于密度、最佳含水率、土的強度等)。6)路堤填筑應分層填筑壓實,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時,應根據實驗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4、2之內。7)填土寬度每邊應比設計斷面寬0.5m,路堤壓實必須按全寬進行碾壓,壓實寬度不小于設計寬度,最后削坡。8)路堤填筑工藝,宜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若原地面不平,應由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壓實檢驗合格后,再填上一層,原地面縱坡大于 12的地段,可采用縱向分層施工法,沿著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當橫坡陡于 1:5 時。原地面應開挖成24倒坡,且寬度不小于lM,并用小型夯實機夯實由最低一層臺階填起,并分層夯實,直到所有臺階填完,半挖半填地段,必須在山坡上從填方坡腳向上挖成向內傾斜24的臺階,寬度不小于 lM,其中挖方一側在行車道范圍內的寬度不足一車寬時,應開挖一個車道寬。填方分段作業時,兩15、段交接處,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m或按 1:l 坡度分層留臺階。9)不同土質混合填筑路堤的控制。a、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且每種土累計總厚度不小于0.5m。b、以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層時,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c、以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上層時,不應覆蓋在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d、凡不因潮濕或凍融影響而變更其體積的優良土應填在上層,強度較小的土應填在下層。10)對土石路堤的控制a、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傾填方法,均應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b、分層厚度、壓實厚度應經實驗確定,且不超過40cm。c、壓實后滲水性差異較大的土石混合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不宜縱向分幅填筑,如確需縱向分幅填筑,16、應將壓實后滲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兩側。d、土石混合料中,當石料含量超過70%時,土石可混合填鋪,但應避免硬質石塊(特別是較大塊的)集中,石料強度大于20MPa時,石塊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的2/3,超過時應給予清除;強度小于 15MPa 軟質巖,最大粒徑不超過壓實層厚度。11)路基成形整修控制:路基填到設計高程后,恢復中線和水平控制線,按設計寬度、坡率,臺階對路基邊坡進行整修,先用反鏟刷除超填部分,并留 1020cm寬待人工修整拍打,使邊坡順直、平整;同時,用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對路基基床進行整平、碾壓成形,成形后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測,抽檢驗收,合格后及時安排路堤防護施工,以免邊坡沖刷17、。2、路床工程質量控制要點1)路床不得有翻漿、彈簧、起皮、波浪、積水等現象;2)路床用 1215 噸壓路機碾壓后,輪跡不得大于5mm;3)石質路床必須嵌縫緊密,不得有坑槽和松石;4)路床的質量控制目標如下表序號工程壓實度(%)及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檢驗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圍點數1 壓實系數(深度0cm)快速路和主干路輕型擊實98 1000平 M 3 用環刀法檢驗重型擊實95 次干路輕型擊實95 重型擊實93 支路輕型擊實92 重型擊實90 2 中線高程20mm 20mm 20m 1 用水準儀器測量3 平整度20mm 30mm 20m 路寬9 1 用 3m直尺量取最大值915 2 15 3 4 寬度+18、200mm,0+100mm,0 40m 1 用尺量5 橫坡20mm 且不大于0.3%0.5%20m 路寬9 2 用水準儀器測量915 4 15 6(二)基層工程1)、水泥級配碎石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圖)各項材料實驗檢查、整修下承層混合料組成設計施工測量放樣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2)、水泥級配碎石質量控制要點:1、拌和質量1)配料必須準確,以保證混合料的級配及結合料用量滿足施工用配合比要求。2)加水拌和要均勻,并保證達到工地混合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3)必要時從出料口抽取混合料,作水泥劑量測定及篩分實驗。2、攤鋪質量1)攤鋪混合料時應盡量避免粗、細料離析。2)在施工作業段內,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19、時,中間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超過了水泥初凝時間應設置施工縫。材料進場報監理工程師審查鋪裝實驗段攪拌、運輸攤鋪、找平、整形分段分遍碾壓、施工灑水養護檢查質量、測定各類數據并記錄報監理工程師驗收下道工序施工碾壓或整修3)因故超過了水泥終凝時間的混合料,不宜使用。4)攤鋪時取現場的拌和料制成1515cm的圓柱體試件,做 7 天齡期飽水抗壓強度實驗,并滿足強度標準要求。3、整平質量1)用平地機(或人工攤鋪)將混合料按松鋪厚度要求整平,并達到要求的橫坡。2)檢查松鋪厚度,以保證壓實厚度滿足設計要求。4、壓實質量1)用振動壓路機、三輪壓路機在規定的終凝時間內將混合料碾壓密實,并達到要求的壓實度。2)超過終20、凝時間未能碾壓的混合料,應以鏟除。3)檢查壓實度及壓實厚度,并達到規定的壓實標準,與此同時檢測壓實厚度滿足設計要求。5、質量控制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檢驗頻率范圍點數1 當量回彈模量值或計算回彈彎沉值不小于設計要求取樣檢驗50m 2 2 壓實度(重型擊實)不小于規定要求用灌砂法測定1000m21 3 厚度10%用尺量50m 1 4 寬度不小于設計規定用尺量50m 1 5 橫坡高程 1%水準儀測量100m 37 6 縱坡高程10mm 水準儀測量20m 1 7 表面平整度10mm 用 3m 直尺量取最大值50m 1(三)、面層工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工藝:合格不合格2、質量21、控制要點: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模板宜采用鋼模,最好是同路面厚的槽鋼,不允許變形,模板高度控制在2mm 偏差范圍內。2)路面砼的含砂率控制在3035%,砼拌合用砂及碎石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規范 GBJ97-87第 4.1.2 條及 4.1.3 條規定要求。3)水泥路面的砼強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砼配合比應比設計強度提高 1015%。4)砼拌和物攤鋪前,應對模板的間隔、高度、潤滑、支撐的穩定情況和基層的平整、濕潤情況,以及鋼筋的位置和傳力桿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5)砼拌合物的振搗及砼板做面,應符合規范GBJ97-87第 4.4.4條及檢查、整修基層面施工放樣安模板設立拉桿水泥砼攤鋪振搗壓平、抹面擬定22、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檢驗平整度及時調整真空吸水、抹光、壓紋養護、控制交通、拆模檢驗、資料整理、驗收取樣實驗4.9.2 條規定要求。6)脹縮縫及縱縫的施工,傳力桿及拉桿的埋設,必須符合設計、規范要求。7)砼路面在施工完畢時,宜用麻袋覆蓋或其它養護措施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時間宜為 1421 天。養護期滿后將覆蓋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跡。8)縮縫的縫槽施工,應采用切割機切割,切割時間以砼的抗壓強度達10MPa 時為宜,或 400個溫度小時為宜,以不掉角碎邊為原則,切割深度為4cm。9)砼板養護期滿后,立即灌縫,灌縫必須在縫槽的干燥狀態下進行,填縫料應與砼壁粘附緊密、飽滿。10)澆筑完成的砼板,必要23、時應檢驗實際強度,可現場鉆取園柱試件,進行園柱劈裂強度的實驗,以園柱劈裂強度推算砼強度。11)質量控制標準:序號檢查工程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和頻率1 支模直順度5 50m一點取最大值2 高程5 水準儀測量,20m一點3 水泥砼抗壓強度不低于設計值每臺班一組4 抗拆強度試塊強度平均值不低于設計值每臺班一組5 砼板厚+20 -5 用尺量,每塊二點6 路面平整度5 用 3m直尺量最大值,每塊一點7 井框與路面高差3 用尺量最大值,每座一點8 相鄰板高差3 尺量,每縫一點9 縱橫縫順直度10 縱縫 20m拉線,橫縫沿板寬拉線,量最大值10 中線高程 20 每 20m一點,用水準儀測量11 路面寬度24、-20 尺量,每40m一點12 蜂窩麻面面積 2%尺量蜂窩麻面總面積,每塊每測成一處13 橫坡度10 且不大于 0.3%水準儀每20m測二點(四)、附屬構造物工程1、路石、緣石、人行道工程質量控制要點:1)路緣石、側石及九格彩磚的質量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九格磚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2)側石、緣石必須穩固,并應線直、彎順、無折角,頂面應平整無錯牙,側石勾縫應嚴密,緣石不得阻水。3)臥底水泥砂漿的配合比及緣石背后的砼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4)緣石背后砼必須密實,側石背后回填必須密實。5)人行道路床的壓實度及基層的質量,壓實度必須符合設計、規范要求。6)九格彩磚鋪砌必須平整穩定,灌縫應飽滿,不得有25、翹動現象。7)人行道面層與其它構造物應順接,橫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積水現象。8)質量控制標準側石、緣石質量標準序號工程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及方法1 直順度10 100m一點,拉20M小線量最大值2 相鄰塊高差3 20m一點,用尺量3 縫寬3 20m一點,用尺量4 緣石頂面高程 10 20m一點,用水準儀具測量人行道質量控制標準序號工程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檢驗頻率范圍點數1 壓實度路床90%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驗100m 2 基層95%2 平整度5 用 3m直尺量最大值20m 1 3 相鄰塊高差3 用尺量最大值20m 1 4 橫坡0.3%水準儀測量20m 1 5 縱縫直順10 拉 226、0m小線量取最大值40m 1 6 橫縫直順10 沿路寬拉小線量取最大值20m 1 7 井框與路面高差5 用尺量每座1 2、排水工程質量控制要點:1)邊溝截水溝及其他引、截排水設施的位置,斷面尺寸及有關要求應按設計圖紙的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應先做好這類排水設施和臨時排水設施,其出口應通至橋涵進、出口處。2)截水溝不應在地面坑凹處通過,必須通過時,應按路堤填筑要求將凹處填平壓實,然后開挖成形通過,并防止不均勻沉陷和變形的發生。3)平曲線外邊溝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的溝底平順相銜接。曲線內側不得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的發生。4)路塹和路堤交接處的邊溝應徐緩引向路堤兩側的天然溝或排水溝,不得沖刷路堤,路基坡27、腳附近不得積水。5)所有排水溝渠應從下游出口向上游開挖,嚴禁將溝挖筑在未加處理的棄土上,溝形應整齊、溝坡平順、暢通,排水系統完整有效,溝水排泄不得對路基產生危害。6)當發現路塹路床頂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較多的土層時,應換填透水性好的材料,換填深度應滿足要求,并平整凹槽底面,設置滲溝,將地下水引出路外,再分層回填壓實。7)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層表面不應有積水現象,填方路堤施工應根據土質情況和氣候狀況。頂面做成24%的排水橫坡;挖方施工中路基各層頂面的縱、橫坡,應根據路塹橫斷面形狀、路線縱坡大小,路塹施工斷面長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確定臨時排水系統,確保在施工中,能及時將雨水排走。8)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斷施28、工時,必須將施工層表面及時整平并壓實;排水溝的出口應通至橋涵進出口處,排、截水溝挖出的廢土應堆置在溝與路塹邊坡頂一側,并予以夯實。9)邊溝坡度應與路同坡,并滿足最小坡度0.3%的要求。10)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現有地下管線設施、文物等。11)各類防滲加固設施要求堅實穩定,表面平整美觀,排水設施要求縱坡順適,溝底平整、排水暢通,對邊溝要求線形美觀、直線順直、曲線線形圓滑。1)審查承包人報送的在施工過程中經過調整、補充或變動的施工方案;2)審核承包人報送的重點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工藝和確保工程質量的措施;3)復驗承包人在施工過程中報送的施工測量放線成果;4)審查承包人報送的擬進場的工程材料、構配件和29、設備的質量證明資料及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符合要求簽返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準予進場;并對進場的實物按有關規定采用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進行抽檢。對經檢驗不符合要求者則責令承包人限期將其撤出現場;5)定期檢查承包人的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計量設備的技術狀況;6)對施工過程進行巡視和檢查,對隱蔽工程的隱蔽過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難以檢查的重點部位進行旁站;7)審查承包人報送的隱蔽工程報驗申請表和自檢結果,并進行現場檢查,符合要求簽返 隱蔽工程報驗申請表,同意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不符合要求則予以退還,待承包人整改完成后重新報送;8)審核承包人報送的分項工程質量驗評資料,符合要求時予以簽認;30、9)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缺陷,及時發出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承包人限期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符合要求時簽返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10)對進度、造價目標進行風險分析,及時制定防范性措施,力爭實現合同目標;11)審查承包人報送的施工進度計劃,并經常檢查其實施情況,符合要求時簽返施工進度計劃報審表;當實際進度滯后于計劃時,及時發出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承包人采取調整措施,并對調整后的進度計劃進行審查,能滿足計劃要求時簽返施工進度計劃(調整)報審表,并督促承包人按此實施;12)審查工程變更的方案,確定工程變更價款;13)審核工程量清單和工程款支付申請表,做好工程計量及支付工作;14)及時、妥善31、處理費用和工期索賠事件;七、工程驗收1 驗收程序(詳見下圖)不合格合格工序施工完畢施工單位自檢、專職檢、初驗通知駐現場監理工程或其代表整改不合格合格2 驗評標準:質量標準執行CJJ1-90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八、質量通病的防治:1 水泥穩定層1)、混合料離析(1)、現象:混合料粗細不均,局部骨料或細料比較集中。混合料離析會造成平整度不好和結構強度不均勻等危害。(2)、產生原因a、混合料拌合時含水率控制不好,過干或過濕;b、混合料攪拌時間不足,粗細料未完全充分拌合均勻;c、混合料直接用鏟車翻拌,拌和質量難保證;d、混合料未按規定配合比進行拌和或砂石料級配不好。(3)、防治對策a、出廠前發現32、骨料離析,應采用鏟車翻堆混合料拌均后出廠;b、混合料由于集料級配不好或配合比控制不當而造成離析,則應通過增加細料或粒料進行復拌,以消除離析現象;c、進入施工現場的混合料發現有離析現象時應在現場路床外拌勻后會同現場檢查實驗室實驗合格?簽署質檢意見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再攤鋪,或者退料。2)、施工接縫不順(1)、現象:基層表面拼縫不順直,或在拼縫處有明顯高低不平。(2)、產生原因a、先鋪的混合料壓至邊端時,由于推擠的原因,造成“低頭”現象,而在拼縫時未作翻松,直接加新料,由于壓縮系數不同,使該處升高。b、先鋪的邊端部份碾壓時未壓,后攤鋪時部份接下去攤鋪,雖松方標高一致,但先鋪部份含水量較低,壓縮性較小,33、碾壓后形成高帶。c、攤鋪機攤鋪時,縱向拼縫未搭接好,先鋪段邊緣的成型密實度較低,后鋪段搭接時拋高又未控制好,碾壓后形成接縫不順直,或高或低。(3)、防治對策a、精心組織施工,盡可能地減少施工段和縱向拼縫;b、在分段碾壓時,拼縫一端應預留一部份不壓(35m)以防止推擠,影響壓實,同時又利于拼接;c、攤鋪前,應將拼縫處已壓實端先翻松(長度 0.5 1m)至松鋪厚度,連同未壓部份及新鋪材料一起整平碾壓,使之成為一體;d、人工攤鋪時,盡可能整個路幅攤鋪,以消除縱向拼縫。3)、施工平整度不好(1)、現象:壓實后表面平整度不好,不符合質量驗評標準。(2)、產生原因a、人工攤鋪時沒有按方格網控制平整度,機鋪34、時不能均勻行駛、連續供料,停機點往往成為不平點;b、混合料由幾家單位供應,故級配區別較大,影響攤鋪系數和壓實系數,混合料的含水率不均勻,混合料離析,粗細不勻,均對平整度產生不良影響;c、下臥層不平,混合料攤鋪時雖表面平整,但壓縮量不均勻,產生高低不平。(3)、防治措施a、非機鋪時,在基層兩側及中間設立標高控制樁,縱向每5M設一斷面,形成網格;b、機鋪時要保證連續供料,勻速攤鋪。用鏟車、推土機攤鋪時其行駛路線應均勻,不應隨意加鋪混合料,以防松緊不一;c、同一產家的料鋪在同一段,不要混雜,不同廠家的料攤鋪系數應由廠家確定,混合料配合比應確定;d、下臥層的平整度應達到驗收要求;e、攤鋪好以后,應進行35、攤鋪層平整度修整,然后進行碾壓。4)、壓實度不足(1)、現象:壓實度不合格或合格率偏低,開挖樣洞可看到骨料松散,不密實。(2)、產生原因a、碾壓時,壓路機噸位與碾壓遍數不夠;b、下臥層軟弱,碾壓厚度過厚,超過規范規定的碾壓厚度;c、混合料配合比不準,混合料的實際配合比及使用的材料同確定最大干密度時的配合比及材料有較大差異。(3)、防治對策a、碾壓時,壓路機按規定的碾壓工藝要求進行;b、下臥層軟弱或發生“彈簧”時,必須進行處理和加固,嚴格控制壓實厚度,一般不大于20 厘 M,最大不超過 25 厘 M;c、嚴格控制好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混合料的均勻性;d、加強現場檢驗,發現壓實度不足,應及時分析原因,36、采取對策。2 水泥砼路面1)、砼和易性不好(1)、現象a、混合料膠凝材過多或過少;b、混合料中水泥砂漿量過少,石子空隙充填不良,砼不密實;c、混合料在運輸、澆筑過程中,產生離析分層,表面泌水嚴重。(2)、原因分析a、水泥用量選用不當。當水泥用量過少,水泥砂漿量不足,混合料松散;當水泥用量過多,水泥砂漿富裕太多,易成團,難澆筑;b、砂率或水灰比選擇不當,水泥品種選擇不當,較易造成泌水,離析;c、混合料配合比不準,計量不精確,攪拌時間不足,管理不嚴格等都會對混合料的均勻性和和易性產生直接影響。(3)、防治對策a、正確進行路面砼的配合比設計及實驗,嚴格按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7-87)要37、求執行;b、砼的水灰比及坍落度應按道路的性質、使用要求及施工條件來合理選用,合理選用砼的砂率;c、為改善砼和易性,必要時可摻減水劑,但必須經過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d、嚴格計量裝置的標定和使用,加強對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保證混合料配合比準確,和易性良好。2)、縱、橫向裂縫(1)、現象:沿著與道路中線大致相垂直的方向產生裂縫以及順著道路中線方向出現的裂縫。(2)、產生原因a、砼路面鋸縫不及時,由于溫縮和干縮發生斷裂;b、切縫深度過淺,由于橫斷面沒有明顯削弱,應力沒有釋放,因而在臨近縮縫處產生新的收縮縫;c、砼路面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陷,導致板底脫空而產生裂縫;d、砼板厚度與基礎強度不38、足產生荷載型裂縫。(3)、防治對策a、嚴格掌握砼路面的切割時間,一般在抗壓強度達到10Mpa左右即可切割;b、保證基礎穩定、無沉陷;c、砼板厚度與基層結構應按規范設計。3)檢查井周圍裂縫(1)、現象:在檢查井或收水井周邊轉角處呈現放射性裂縫,或在檢查井周邊呈現縱橫向裂縫。(2)原因分析a、水泥砼路面板中設置檢查井或收水井,使路縱橫截面減少,同時板中孔穴的存在,造成應力集中,大大增加了井周邊特別是轉角處的溫度和荷載應力;b、井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基礎和回填土的沉降使板體產生附加應力;c、在井周邊的砼板所受的綜合疲勞應力大于砼路面設計抗折強度而產生裂縫。(3)、防治對策a、合理布置檢查井位置,如將其39、騎在橫縫上,當檢查井離板縱橫小于 1M時,窨井上的板塊放大至板邊;b、井基礎和結構要加固,回填土密實穩定,使井及周邊不易沉降,減少附加應力;c、井周圍的砼板塊用鋼筋加固或用抗裂性優良的鋼纖維砼代替,以控制砼裂縫發生或控制裂縫的寬度。4)、角隅斷裂(1)、現象:砼路面板角處,沿與角隅等分線大致相垂直方向產生斷裂,在脹縫處特別容易發生。(2)、原因分析a、角隅處于縱橫縫交叉處容易產生唧泥,形成脫空,導致角隅應力增大,產生斷裂;b、基礎在行車荷載與水的綜合作用下,逐步產生塑性變形累積,使角隅應力逐漸遞增,導致斷裂;c、脹縫往往是位于端模板處,拆模時容易損傷;而在下一相鄰板澆搗時,由于已澆板塊強度有限,極易受傷,造成隱患,故此處角隅較易斷裂。(3)、防治對策a、選用合適的填料,減少或防止接縫滲水,重視接縫養護,使接縫處于良好的防水狀態;b、采用抗沖刷、水穩性好的材料,以減少沖刷與塑性變形;c、沿路面拆模與澆搗時要防止角隅損傷并注意充分搗實;d、脹縫處角隅應采用角隅鋼筋補強。九、應用的表單主要有:1)監理工程師通知單2)監理備忘錄3)砼施工開澆報告4)材料/購配件/設備報驗單5)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6)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7)隱蔽/分項工程報驗單8)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9)工程變更單10)交工申請報告單11)監理日記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