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建工程質量實測實量操作指引(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9607
2022-09-09
22頁
202.54KB
1、質量實測實量操作指引一、目的1. 通過定期評估,識別并消除項目風險。2. 通過對質量缺陷和管理風險的整改措施的跟蹤和落實,持續提升工程質量標準和觀感,消除客戶投訴隱患。二、適用范圍適用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五經理部所有在建工程(自開工至交付完成)項目。三、取樣總則1. 隨機原則:各實測取樣的樓棟、樓層、房間、測點等,必須結合當前各樓號的施工進度,通過圖紙或隨機抽樣事前確定。2. 可追溯原則:對實測實量的各項目標段結構層或房間的具體樓棟號、房號做好書面記錄并存檔。3. 完整原則:同一分部工程內所有分項實測指標,根據現場情況具備條件的必須全部進行實測,不能有遺漏。4. 效率原則:在選取實測套房時,要2、充分考慮各分部分項的實測指標的可測性,使一套房包括盡可能多的實測指標,以提高實測效率。5. 真實原則:測量數據應反映項目的真實質量,避免為了片面提高實測指標,過度修補或做表面文章,實測取點時應規避相應部位,并對修補方案合理性進行檢查。四、操作細則1. 混凝土結構工程1.1 基本原則同一標段內根據各樓棟進度,在實測前隨機確定已拆完模板的2個樓層作為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實測層。1.2 截面尺寸偏差(砼結構)1.2.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施工尺寸與設計圖尺寸的偏差。評判標準:5,8mm。1.2.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1.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以鋼卷尺測量同一面墻/柱截面3、尺寸,精確至毫米。(2)同一墻/柱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測量截面尺寸1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第二尺第一尺3001200墻或柱地面墻柱截面尺寸測量示意1.2.4 示例:1.3 表面平整度(砼結構)1.3.1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表面平整程度。評判標準:0,8mm。1.3.2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1.3.3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剪力墻/暗柱:選取長邊墻,任選長邊墻兩面中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2) 當所選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4、4個角(頂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所選墻長度大于3米時,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還需在墻長度中間位置水平放靠尺測量1次表面平整度,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跨洞口部位必測。實測時在洞口45度斜交叉測1尺,該實測值作為新增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5) 砼柱:可以不測表面平整度。1.3.4示例:1.4 垂直度(砼結構)1.4.1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評判標準:0,8mm。1.4.2測量工具5、:2米靠尺。1.4.3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剪力墻:任取長邊墻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2) 當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30cm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墻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30cm和墻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6、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砼柱:任選砼柱四面中的兩面,分別將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時各測1次垂直度。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1.4.4 示例:1.5 頂板水平度(砼結構)1.5.1指標說明:綜合反映同一房間砼頂板的平整程度。評判標準:0,15mm。1.5.2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塔尺。1.5.3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同一跨板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8個實測區。(2) 在實測板跨內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同一實測區距頂板天花線約30cm處7、選取4個角點,以及板跨幾何中心位,分別測量砼頂板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以最低點為基準點,計算另外四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偏差值。當最大偏差值15mm時,5個實測點均合格;當最大偏差值15mm時,則5個實測點均不合格,即5個計算點均不合格。(3) 所選2套房中頂板水平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8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1.5.4 示例:2、砌筑工程2.1 基本原則2.1.1 實測前,根據同一標段內各樓棟進度隨機選取處于砌筑階段2套房作為砌筑工程的實測套房。2.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2.2.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砌體墻體表面平整程度。評判標準:0,8mm。2.2.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8、形塞尺。2.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面墻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優先選取有門窗、過道洞口的墻面。測量部位選擇正手墻面。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2) 當墻面長度小于3米,各墻面頂部和根部4個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別測量2次,其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墻面長度大于3米時,還需在墻長度中間位置增加1次水平測量,3次測量值均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墻面有門、窗洞口時,在門、窗洞口45度斜交叉測1尺,該實測值作為新增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5) 所選2套房中墻面表面平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9、套房數。2.2.4 示例:2.3 垂直度(砌筑工程)2.3.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砌體墻體垂直的程度。評判標準:0,5mm。2.3.2 測量工具:2米靠尺。2.3.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面墻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優先選取有門窗、過道洞口的墻面。測量部位選擇正手墻面。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2) 實測值主要反映砌體墻體垂直度,應避開墻頂梁、墻體斜頂磚、墻底灰砂磚或砼反坎,消除其對測量值的影響,如兩米靠尺過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3) 當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側陰陽角30cm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砌體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10、距離下部地面位置30cm時測1次垂直度。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4) 當墻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30cm和墻體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砌體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離下部地面位置30cm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這3個測量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5) 所選2套房中墻面垂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2.3.4 示例:2.4 外門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2.4.1 指標說明:反映洞口施工尺11、寸與設計圖紙尺寸的偏差,以及外門窗框塞縫寬度,間接反映窗框滲漏風險。評判標準:5,20mm。另結構洞也按此標準組織實測。2.4.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或激光測距儀。2.4.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同一外門或外窗洞口均可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8個實測區。測量時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體邊對邊,各測量2次門洞口寬度及高度凈尺寸(對于落地外門窗,在未做水泥砂漿地面時,高度可不測),取高度或寬度的2個實測值與設計值之間的偏差最大值,作為判斷高度或寬度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2) 所選2套房中的外門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實測區不滿足8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2.4.4 示例:2.5 砌筑12、重要構件(砌筑工程)2.5.1 指標說明:反映墻體砌筑過程中,墻體出現裂縫和滲漏的重要控制節點。2.5.2 評判標準:(1) 門窗框固定塊:采用C20混凝土塊、水泥磚或其他材料。固定塊寬度同墻厚,高度應與砌塊同高或砌塊高度的1/2 且不小于100mm,長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固定塊中心距洞口上下邊的距離為15025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且均勻分布。大孔輕集料砌體墻的門窗洞口兩側應灌芯柱,配212,C20 混凝土澆筑。(2) 砌體墻空調孔:如為空心磚砌體墻,不得采取直接開孔方式安裝空調套管;無倒坡。(3) 現澆或預制窗臺板:寬同墻厚,高度100mm,每邊入墻13、內100mm(不足100mm通長設置)。(4) 現澆構造柱:底部、頂部各預留4根鋼筋,砼一次澆注至梁板底。構造柱遺漏扣分。(5) 洞口大于600mm的過梁:同墻寬,入墻不少于250mm。因平面限制,入墻小于150mm時,采用植筋及現澆。 (6)墻頂空隙的補砌擠緊或灌縫間隔不少于7天; (7) 不同基體(含各類線槽)之間掛網,基體搭接不小于100mm;掛網前墻體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漿填補。 2.5.3 測量工具:目測,5米鋼卷尺,滾珠或滾球。2.5.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內墻10個測區,外墻10個測區。每一面砌體墻作為1個實測區,同一實測區,分別檢查合格標準中要求14、的實測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標準。其中任何一項節點標準未滿足,此面墻即為不合格。(2)測量方法:采用目測、尺量、放滾珠方法,檢查同一個實測區是否符合評判標準。(3)數據記錄:同一實測區只要有任何一個問題不符合合格標準,則該實測點不合格;反之,則該實測點合格。不合格點均按“1”記錄,合格點均按“0”記錄。2.5.5 示例:(1戶、8個實測區,8個實測點)墻8墻7墻5墻4墻3墻2墻1墻62.6 砌筑工程觀感2.6.1 砌塊規格2.6.2 混砌2.6.3 灰縫缺陷2.6.4 二次結構缺陷2.6.5 評判標準:(1)砌塊規格:砌塊規格統一,無缺棱掉角(缺角最長邊3cm),無斷磚。(2)混砌:除斜頂磚、下檻和15、其他預制塊外,墻體由兩種及以上材料進行砌筑的現象。(3)灰縫缺陷:瞎縫、透縫、灰縫不密實。(4)二次結構缺陷:構造柱、窗臺板、防水反坎等二次結構澆筑不密實,存在蜂窩、露筋、夾渣、開裂等質量缺陷。2.6.6數據記錄:抽檢2戶(含外墻),第(1)、(2)項全屋檢查,每套房間4面墻各計1個樣本點,每戶不少于6個測區,每一面墻作為一個測區;累計6測區,不合格記“1”,合格記“0”。第(3)、(4)項全屋檢查,每套房間4面墻各計1個樣本點,每戶不少于12個測區,每一面墻作為一個測區;累計12測區,不合格記“1”,合格記“0”。3. 抹灰工程3.1 基本原則3.1.1 實測前,根據同一標段內各樓棟進度隨機16、選取處于抹灰階段24套房作為抹灰工程的實測套房。戶數最多的房型為必選。3.2 墻體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3.2.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抹灰墻體表面平整程度。評判標準:0,4mm。3.2.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面墻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2) 當墻面長度小于3米,在同一墻面頂部和根部4個角中,選取左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別測量1次。2次測量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墻面長度大于3米,在同一墻面4個角任選兩個方向各測量1次。同時在墻長度中間位置增加1次水平測量,這3次實測值作為判斷17、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所選實測區墻面優先考慮有門、窗洞口的墻面,實測時在門、窗洞口45度斜交叉測1尺,該實測值作為新增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5) 所選2套房中墻面表面平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2.4 示例:3.3 墻面垂直度(抹灰工程)3.3.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抹灰墻體垂直的程度。評判標準:0,4mm。3.3.2 測量工具:2米靠尺。3.3.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面墻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具備實測條件的門洞口墻體垂直度為必測項。(2) 當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30cm位置,分別按以下18、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墻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30cm和墻體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這3個測量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所選2套房中墻面垂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3.4 示例:3.4 陰陽角(抹灰工程)3.4.1 指19、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抹灰墻體陰陽角方正程度。評判標準:0,4mm。3.4.2 測量工具:陰陽角尺。3.4.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面墻的任意一個陰角或陽角均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2) 在同一個墻面陰角或陽角部位,從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別測量1次。2次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所選2套房中的所有房間的陰陽角的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4.4 示例:3001200第一尺第二尺陰陽角測量示意3.5 頂棚水平度(抹灰工程)3.5.1 指標說明:綜合反映同一房間頂棚的平整程度。評判標準:0,15mm。3.20、5.2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塔尺。3.5.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已完成膩子找平的同一功能房間內頂棚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8個實測區。(2) 同一實測區距頂棚天花線30cm處位置選取4個角點,在板跨幾何中心位選取1點,使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板跨內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分別測量頂棚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每層不少于4塊板,每塊板5個點,共40個檢測點,以最低點為基準點,計算另外四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偏差值。偏差值15mm時,5個實測點均合格;偏差值15mm時,該實測點不合格。(3) 每間房間的5個檢查數據作為5個樣本點數,每超標一個點,記錄為一個不合格點。(4) 所選2套房中頂21、棚水平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8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5.4 示例:3.6 凈高(抹灰工程)3.6.1 指標說明:綜合反映同一房間室內凈高實測值與理論值的偏差程度。評判標準:20,20mm。3.6.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激光測距儀。3.6.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個功能房間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8個實測區。(2) 實測前,所選套房必須完成地面找平層施工。同時還需了解所選套房的各房間結構樓板的設計厚度和建筑構造做法厚度等。(3) 各房間地面的4個角部區域,距地腳邊線30cm附近各選取1點(避開吊頂位),在地面幾何中心位選取1點,測量出找平層地面與天花頂板間的5個垂直距離,22、即當前施工階段5個室內凈高實測值。(4) 用圖紙設計層高值減去結構樓板和地面找平層施工設計厚度值,作為判斷該房間當前施工階段設計理論室內凈高值。5個實測值與設計值對比產生的偏差值均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5個計算點。(5) 所選2套房中室內凈高偏差的實測區不滿足8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6.4 示例:3.7 房間開間/進深偏差(抹灰工程)3.7.1 指標說明:選用同一房間內開間、進深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之間的偏差。評判標準:-10,10mm。3.7.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激光測距儀。3.7.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個功能房間的開間和進深分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功23、能房間的12個實測區。(2) 同一實測區內按開間(進深)方向測量墻體兩端的距離,各得到兩個實測值,比較兩個實測值與圖紙設計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時合格;大于10mm時不合格。(3) 所選2套房中的所有房間的開間/進深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7.4 示例:3.8 窗框內側與墻面內側大小頭偏差(抹灰工程)3.8.1 指標說明:反映窗內側墻體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現大小頭現象,影響交付觀感。評判標準:0,5mm。3.8.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3.8.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任一窗都可以作為一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2) 實測時窗框測量24、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裝飾收口。(3) 平窗框內側墻體,在窗框側面中部各測量2次墻體厚度和沿著豎向窗框盡量在頂端位置測量1次墻體厚度。這3次實測值之間極差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4) 外墻凸窗框內側墻體,沿著與內墻面垂直方向,分別測量凸窗臺面兩端頭部位窗框與內墻抹灰完成面之間的距離。2個實測值之間極差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5) 所選2套房中的所有戶內門洞/外墻窗內側墻體厚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8.4 示例: 3.9 戶內門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3.9.1 指標說明:反映戶內門洞尺寸實測值與設計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現“大小頭”現象。評判25、標準:高、寬10mm;厚度5mm;(墻體厚度全部實測,但只有精裝房記入評分)。3.9.2 測量工具:激光測距儀、5米鋼卷尺。3.9.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每一個戶內門洞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2) 實測前需了解所選套房各戶內門洞口尺寸。實測前戶內門洞口側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層施工,以確保實測值的準確性。(3) 實測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層后,同一個戶內門洞口尺寸沿寬度、高度各測2次。若地面找平層未做,就只能檢測戶內門洞口寬度2次。寬度和高度的2個測量值與設計值之間偏差的最大值,作為該戶內門洞口尺寸高、寬偏差的2個實測值。每一組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6、1個計算點。(4)所選2套房中戶內門洞尺寸偏差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9.4 示例:3.10 房間方正度(抹灰工程)3.10.1 指標說明:考慮實際測量的可操作性,選用同一房間內同一垂直面的墻面與房間方正度控制線之間距離的偏差,作為實測指標,以綜合反映同一房間方正程度。評判標準:-10,10mm。3.10.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激光掃平儀。3.10.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距墻體3060cm范圍內彈出方正度控制線,并做明顯標識和保護。(2) 同一面墻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3) 在同一測區內,實測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掃平儀對彈出的兩條方正度控制線27、進行校核,無誤后采用激光掃平儀打出十字線,沿墻長度方向分別測量2個位置(兩端)與控制線之間的距離(如果現場找不到控制線,可以一面帶窗墻面為基準,用儀器引出兩條輔助方正控制線)。選取2個實測值之間的極差,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4) 所選2套房中方正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3.10.4 示例:3.11 空鼓(抹灰工程)3.11.1 指標說明:反映戶內墻體抹灰空鼓的程度。3.11.2 檢查工具:空鼓錘。3.11.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所選戶型內每一自然間1面墻作為1個實測區。每一自然間內所有墻體全檢。1個實測區取1個實測值。1個實28、測值作為1個合格率計算點。所選2套房累計30個實測區,不滿足3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 合格標準:戶內墻體完成抹灰后,墻面無空鼓。(3) 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通過空鼓錘敲擊檢查所有墻體抹灰層空鼓。(4) 數據記錄:不合格點均按“1”記錄,合格點均按“0”記錄。3.11.4 示例:(共1戶、15個測區、15個實測點)3.12 裂縫(抹灰工程)3.12.1.1 指標說明:反映戶內墻體抹灰裂縫的程度。評判標準:無裂縫。3.12.1.2 測量工具:目測。3.12.1.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所選戶型內每一自然間1面墻作為1個實測區。每一自然間內所有墻體全檢。1個實29、測區取1個實測值。1個實測值作為1個合格率計算點。所選2套房累計30個實測區,不滿足3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 合格標準:戶內墻體完成抹灰后,墻面無裂縫。(3) 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通過目測檢查所有墻體抹灰層裂縫。(4) 數據記錄:不合格點均按“1”記錄,合格點均按“0”記錄。3.12.1.4 示例:(共1戶、15個測區、15個實測點)自然間1自然間5自然間7自然間3自然間2自然間6自然間43.12 抹灰觀感3.12.1墻面起砂3.12.2外露鋼筋頭、鋼絲網等3.12.3缺棱掉角3.12.4接茬粗糙3.12.5 修補3.12.7 評判標準:(1)強度不足,起砂;(2)外露鋼筋頭、鋼絲30、網、混凝土面等;(3)陽角明顯破損(約2cm以上);(4)分兩次粉刷接茬收口不規整、收口位置不符合要求(外窗、門洞口等部位收邊收口除外);(5)未使用機械切割直接剔鑿修補或修補不規矩。3.12.8 數據記錄:(1) 第(1)項全屋檢查,每套房間4面墻各計1個樣本點,每戶不少于10個測區,每一面墻作為一個測區;累計10測區,不合格記“1”,合格記“0”。(2) 第(2)、(3)、(4)項全屋檢查,每套房間4面墻各計1個樣本點,每戶不少于6個測區,每一面墻作為一個測區;累計6測區,不合格記“1”,合格記“0”。(3) 第(5)項全屋檢查,每套房間4面墻各計1個樣本點,每戶不少于8個測區,每一面墻作為一個測區;累計8測區,不合格記“1”,合格記“0”。4. 相關附件4.1 質量實測合格率評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