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縣新安鎮古城村村莊規劃方案(2019-2025年)(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0304
2022-09-13
6頁
73.10MB
1、2019.12 臨渲縣新安鎮省城襯村莊規劃圖件圖說明特色保護類臨澧縣新安鎮古城村村莊規劃(2019-2025)綜合規劃圖說明書 規劃圖說明:規劃圖說明:一、村莊定位一、村莊定位及發展目標及發展目標 古城村規劃發展類型為特色保護類。依托村莊現有的資源(水稻、遺跡),將古城村發展成現代化農業基地、文化旅游地,建設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二二、國土空間布局、國土空間布局及用途管制及用途管制(一)(一)國土空間布局規劃國土空間布局規劃 1、農用地 村域內農用地包含耕地、園地、商品林和其他農用地。規劃保持商品林和園地面積不變,耕地面積減少 1.75 公頃,設施農用地面積增加 1.75 公頃。規劃期內農用2、地面積保持不變。2、建設用地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65.47 公頃,占村域總面積的 16.28%。規劃保持村莊工業物流用地、村莊基礎設施用地、特殊用地的面積不變,農村住宅用地面積減少 0.13 公頃,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增加 0.13 公頃。規劃期內建設用地面積保持不變。村內無生態用地。(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 1、生態用地(1)水域 嚴禁在水域范圍內違法建(構)筑物、進行與生態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嚴禁破壞塞水河及水庫水面,禁止侵占、填埋水域等危害水域安全行為。不得在水域范圍內及周邊沿岸丟棄或堆放垃圾、渣土及糞便。(2)林地 控制林地內的零散地改變用3、途、鼓勵村民合理開發荒廢地植樹造林。嚴禁各類建設用地占用生態林地。嚴禁未經許可砍伐林木、看山采石。2、農用地(1)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各類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必須按照“占多少、墾多少,占水田、補水田”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湖南省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裂,占水補旱的行為。(2)加大耕地管護力度 按照數量、質量和生態全面管護的要求,依據耕地等級實施差別化管護。禁止農田棄耕或撂荒,禁止占用區內耕地進行新的生產建設活動。(3)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4、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不得多預留一定比例永久基本農田為建設占用留有空間。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必須堅持農地農用,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內建房、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永久基本農田耕作層;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法定單獨選址條件的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因選址特殊,無法避讓基本農田的,在用地預審和審查報批前,必須對選址方案、基本農田調整及補劃方案等進行論證和聽證。禁止占用基本農田進行生態走廊、長防護林建設5、和公益林建設。禁止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進行挖塘養魚、畜禽養殖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禁止臨時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種活動對基本農田耕作層造成永久性破壞。(4)加強基本農田質量建設 鼓勵通過土地整理、復墾、發開等措施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加大對基本農田的投入力度,綜合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積極推進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3、建設用地(1)農村住宅用地 臨澧縣新安鎮古城村村莊規劃(2019-2025)綜合規劃圖說明書 鼓勵村民新建住房集中選址。應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新建住宅的宅基地面積應符合 湖南省實施辦法的規定及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宅基地面積標準;選址應6、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避讓區,退讓距離應符合鐵路、高壓走廊、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河流渠道水體等規定的標準。精準核實村內危房、空心房數量及面積,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空心房”整治、廢棄地利用等措施,鼓勵村民優先拆除空心房等基礎上新建住房。鼓勵村民優先利用現有低效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新建住房;房屋確需擴大的,優先考慮非耕地或劣質耕地;合理引導農村住宅建設選址,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的難處居民點。(2)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各類建設用地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用地審批制度。先申請、后審批,杜絕未批,先建的違法用地現象出現。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應當堅持便民利民,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約節7、約土地。公益性服務設施用地不可調整為其它用地。三三、住房布局規劃、住房布局規劃 規劃農村住宅用地面積 59.87 公頃,占村域總面積的 14.89%,規劃期內面積減少 0.13 公頃。四四、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 1、產業發展策略(1)明確主導產業(2)助力脫貧(3)預留產業發展用地 2、產業發展定位 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導產業,魚蝦等養殖為輔;工業以筒子加工、碎石加工為主導;輔以“申鳴故里、生態古城”文化旅游行業共同發展。五五、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 1、道路規劃 規劃村內完善道路系統,新修機耕道,硬化、拓寬村道,形成“環狀路網”,實現村組道路循環暢通。村內規劃新修機耕道 24 處,長8、度約 6500 米,寬度 2.5 米3.0 米;規劃硬化道路 6 處,長度約 1850 米;規劃拓寬道路 1 處,長度約 400 米,拓寬至 5 米。六六、公共、公共和基礎和基礎設施規劃設施規劃 1、公共服務設施規劃(1)公共管理設施:現有的古城村綜合服務中心。(2)醫療衛生設施:現有衛生室 2 處,基本滿足村內需求。(3)養老設施:村部有一處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文體設施:村部現有 1 處圖書室、一處籃球場、1 處活動廣場,規劃新增 1 處活動廣場。(5)商業服務設施:農家超市 5 家,農資超市 2 家,生活便利。2、基礎設施規劃(1)水利設施:規劃溝渠硬化 28 處,翻新 1 處,提高9、農田灌溉排水能力。(2)電力與通信設施:現有 1 處中國移動基站和 9 處變電站,規劃增加 6 處變電站。(3)環境衛生設施:村內現有 30 處垃圾收集點,垃圾集中轉運至鎮上垃圾中轉站。七七、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保護修復和綜合整治規劃綜合整治規劃 1、生活垃圾治理:督促居民進行生活及農業生產垃圾就地分類,定點投放等習慣;選擇合適地點修建垃圾池,并內安排相關衛生人員定時收集處理。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2、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推進廁所革命。要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衛生廁所。加強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10、銜接。3、生活污水治理:根據村內區域條件、住宅聚集程度,因地制宜,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4、水利設施治理:村內規劃把原有灌溉溝渠通淤、硬化,在原有渠道的基礎上改善提升灌溉條件。5、提升村容村貌:規劃居民居住集中規范,異地搬遷散戶等。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臨澧縣新安鎮古城村村莊規劃(2019-2025)綜合規劃圖說明書 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推進村莊綠化,鼓勵村民綠化庭院并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組織開展植樹造林,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八八、歷史11、文化及特色風貌保護歷史文化及特色風貌保護規劃規劃 村內有 6 處遺址,分別為袁家廟遺址、龜心堡遺址、陳家臺遺址、黃陵橋遺址、石家祠堂遺址、張家榜遺址,在文物文化保護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對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范圍控制,并予以公布。(2)對已確認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應嚴格按照文物的保護等級、保護范圍進行保護,并根據其實際需要,劃定相應的建設控制地帶,防止建設活動對文物的破壞。(3)其中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但是,因特殊情況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12、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并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任何新建和改建工程,以保持其歷史真實性。并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及“修舊如舊”的方針,進行精心保護和維修。(4)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必須嚴格控制其高度、體量、形式、色彩等,使其與文物古跡的環境風貌相協調;工程設計方案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準。(5)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13、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應當限期治理。(6)對地下文物古跡埋藏區,應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嚴禁在保護區范圍內進行地下開發建設。(7)對于文物古跡的自然性破壞,應盡快提出維護、修復計劃與設計:對于建設性破壞,古建筑被一些單位所占用,應明確其使用要求,限期搬遷,歸文物部門管理。(8)文物普查中發現的文物古跡,尚未確定保護級別者,應根據其價值大小,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九九、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1、維護規劃的嚴肅性。規劃一經批準,就具備法律效力,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必須報原審批機關批準。2、加強規14、劃的宣傳和普法教育活動。廣泛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擴大宣傳,讓村民理解、認識和支持村莊規劃建設。3、加強規劃管理專業隊伍建設。逐步培養若干名懂業務、重事業、思想素質高的規劃建設管理人員,確保規劃的實施。4、基礎設施先行的建設序列。建設時,應由建設管理部門牽頭,綜合協調各個基礎設施部門,同時施工或預埋,避免重復開挖。5、在實施前必須明確各類市政管線走向、級別,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采取避讓措施,必要時應進行規劃調整,以確保建設項目安全。6、在實施規劃前,必須進行專項的地質詳勘和建設安全、生態及環境影響評價,并以此為依據,確定工程項目是否需要采取相應防護措施或規劃調整,以確保建設項目安全。7、結合規劃內容,提出納入村規民約的條款建議。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