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公司加氣砌體工程質量通病防治作業指引(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0716
2022-09-13
20頁
6.04MB
1、加氣砌體工程作業指引(質量通病防治)修訂記錄日 期日 期修改內容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1. 目的:明確砌筑工程的標準做法,提高砌筑實測質量、觀感質量,杜絕質量通病的出現。2. 適用范圍:適用于湖南XX建設集團所有在建項目。3. 編制說明:1. 2. 3. 3.1 本標準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項目均按此標準執行。除執行本標準的相關內容外,還應滿足以下安全文明作業的規范、標準要求: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 11968-2006 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 50315-2011蒸壓加氣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 12、7-2008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411-20073.2 本標準未盡事項,必須滿足國家和地方的規范、規程及公司相關標準的質量要求。4. 砌筑工程材料設計要求4.1 內外墻材料要求所用砌塊強度等級為A3.5,干密度等級為B05。4.2 砌筑粘結劑采用強度等級為M7.5專用粘結劑(具體性能見表5.2)。4.3 導墻:廚衛、陽臺根部有防水要求的砌塊墻底部應用強度C20高度不小于200mm的細石混凝澆筑導墻;外墻外挑結構(雨棚、外墻腰線、空調板)上部上口處設置高度不小于200mm的反坎3、導墻,建議反坎導墻與結構一次成型。其余部位可用混凝土磚砌筑,高度不小于200mm。4.4 過梁門窗洞口以及寬度大于600mm的預留洞口頂部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高度為120mm;過梁伸入兩端墻體長度不小于250mm;部分門洞頂部離上層結構梁底距離小于過梁高度,在結構施工時將梁底下移,一起澆筑完成。4.5 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不應小于(墻厚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20。5. 砌筑工程工藝做法:5.1 原材料n 砌塊進場的砌塊應符合產品標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 11968-2006)的要求。材料進場時,生產廠家按批量提供產品的質量證明文件及使用說明書。材料質量驗收以現場抽取實物4、試樣并以其檢驗結果為依據。材料進場時,應對砌塊的外觀質量、尺寸偏差、立方體抗壓強度、干密度進行檢驗。以一萬塊為一批,檢驗結果應符合下表要求:表5.1砌筑專用砌塊性能指標項目指標尺寸允許偏差/mm長度L3寬度B1高度H1缺棱掉角最小尺寸不得大于/mm0最大尺寸不得大于/mm0大于以上尺寸的缺棱掉角個數,不多于/個0裂紋長度貫穿一棱二面的裂紋長度不得大于裂紋所在面的裂紋方向尺寸總和的0任一面上的裂紋長度不得大于裂紋方向尺寸的0大于以上尺寸的裂紋條數,不多于/條0爆裂、粘模和損壞深度不得大于/mm10平米彎曲不允許表面輸送、層裂不允許表面油污不允許立方體抗壓強度平均值不得小于/MPa3.5單組最小值5、不得小于/MPa2.8干密度不得大于/(kg/m3)500n 粘結劑材料進場時,生產廠家按批量提供產品的質量證明文件及使用說明書。各項指標應符合下表要求:表5.2砌筑專用膠粘劑性能指標序 號項 目單位性能指標M5.0M7.51外 觀-均勻一致,無結塊2保 水 性%95953抗壓強度(28天)MPa5.010.07.512.54泡水抗壓強度(21天+1天)MPa3.55.05粘結強度(28天)MPa0.40.56可操作時間h1.52.07晾置時間min4.05.08收 縮 值mm/m1.11.15.2 現場施工準備 圖紙深化砌筑小樣圖(1)在大面積砌筑施工之前編制各戶型砌筑小樣圖和排磚圖,砌筑小6、樣圖中包括砌筑階段開間進深尺寸、外門窗洞口及室內各門窗洞口尺寸,窗臺壓頂標高。排磚圖中,明確各墻體、洞口處通過施工過程中利用灰縫寬度控制提升砌筑墻體觀感質量。(2)甲方、總包、監理單位對砌筑班組針對小樣圖和砌筑各工序要求進行技術交底,并明確各單位質量控制職責和驗收環節,并做好交底記錄。 (3)砌筑小樣圖、排磚圖必須貼置于對應戶型內。排磚圖及砌筑小樣圖范本見下圖: 現場放線由基準控制線,引出砌筑軸線、邊線,并距離墻體邊線墻體 3050cm 引出檢測和恢復控制線。砌筑時必須采用雙線控制,管井、門洞等部位必須彈控制線??偘鼏挝慌c監理單位共同對控制線的準確性進行復核。依據這些控制線進行砌筑作業。施工放7、線1:彈砌筑雙控制線。施工放線2:管道井、煙道也須設置雙控線。成品煙道和水電預留孔,在結構施工階段,須放線定位。施工放線3:門窗洞口放線定位:通過將控制線引到梁、墻、地面進行洞口定位。施工前準備粘結劑:在攪拌前根據水灰比在桶內先放水然后均勻的灑入粘結劑干粉,用電動工具進行攪拌約十分種,粘結劑攪拌完成必需在4小時內使用完畢,超過時間后不可再加水攪拌使用。砌塊集中堆放、集中加工:砌塊從廠家運到工地后,集中堆放場地必須做到“上蓋下墊”,即:在上方采用搭棚的方式,棚的外檐超出砌塊外邊至少1m,有效防雨;下方采用方木+模板鋪平臺,平臺高出周邊至少10cm,并能有效排水。砌塊集中切割:建議設置砌塊集中切割8、場地(防塵、防噪)。對砌塊采用濕法切割。砌塊場地內運輸:必須專門制作方正實用的運輸小車,以有效控制破損率。運磚車尺寸為:長1300mm寬500mm高800mm,最多每車運輸12皮200 mm200mm600mm尺寸的加氣塊。嚴禁采用翻斗車。將排磚小樣圖張貼于現場:將洞口左右、上下定位表達清楚,經監理和甲方確認實施。排磚圖張貼到現場。設置二次構件集中加工區:集中加工過梁、窗臺板、空調孔預制塊、門窗洞口邊預制塊。(推薦使用定型鋼模,提升預制塊品質) 預制1:預制過梁。預制2:門窗洞口邊小跺,預制“L”形砼砌塊或者預留拉結鋼筋現澆。預制3:預制空調孔預制塊。預制4:預制門窗洞口邊預制塊。預制5(推薦9、):使用預制窗臺壓頂梁,提高效率。立皮數桿:按排列圖與標高線設砌塊皮數桿線,植筋位置用粉筆標識。導墻設置:在有防水要求的砌塊墻底部應用C20細石混凝澆筑導墻,廚衛、陽臺處高度不小于200mm;導墻混凝土澆筑前,要鑿毛地面,混凝土防水反梁模板應固定牢靠;混凝土要用振搗棒振搗密實。 植墻體拉結筋:立皮數桿定好位后,填充墻應沿鋼筋混凝土墻或柱全高不超過600mm設置26拉結鋼筋。拉結鋼筋宜根據皮數桿的標識后置于灰縫所在位置的混凝土墻柱上。埋設在墻體內的水平拉結筋應預先在砌塊的水平灰縫面開設凹槽,(槽寬、深度比鋼筋大1520mm),置入鋼筋后,應用粘結劑填實至槽的上口平。 設置墻體拉板:每隔500mm10、高或兩皮砌塊設L型鐵件連接;L型鐵件與砌塊墻用3個長度大于等于50mm鐵釘固定,與結構柱、剪力墻用3個長度大于等于27mm射釘固定。砌塊墻與混凝土柱、剪力墻交界處設置加強網。5.3施工工序要點基本工藝流程砌筑工程嚴格執行工序流程管理,前道工序未完成驗收,后道工序不得施工。監理前后工序需進行旁站驗收記錄。工序如下:清理基層施工放線砌塊排列圖、立皮數桿導墻施工拉結鋼筋或拉板設置首次1.5m高度或窗臺標高砌筑安裝窗臺板上部砌塊砌筑安裝過梁及構造柱頂塞縫清理驗收工序間歇要求(1)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齡期不應少于28天。(2) 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 1.5m,距上一批間歇時間不小于24h。 (3) 砌11、筑完后至頂部塞縫間歇時間不小于14天。(4) 頂塞縫完成至抹灰間歇時間不小于14天。砌筑前施工機具完備:具體包括:灰刀、錘、吊線錘、毛刷、卷尺、皮數桿、摟槽器、砂漿刮勺、鋼齒磨板、磨砂板。砌筑前清潔檢查:用毛刷清理砌塊表面浮砂(塵),處理干凈后再鋪水平、垂直灰縫處的膠粘劑。砌筑第一皮砌塊前:應先用水潤濕地面,再用M5水泥砂漿找平,厚度1520mm,調整好第一皮砌塊的水平高度。砌筑第一皮砌塊時:先在水泥砂漿墊層上根據位置控制線和垂直度進行調整,位置準確后在砌塊底面水平灰縫和側面垂直灰縫滿涂粘結劑后進行砌筑。水平和垂直度控制:每皮砌塊砌筑前先用靠尺檢查下皮砌塊表面(鋪漿面)的平整度,不平整處用磨砂12、板磨平,砌筑時需用水平尺和橡皮錘時時控制平面的水平和立面垂直度。砌筑每皮砌塊1:先在下層砌塊上表面用刮勺均勻刮涂膠粘劑,并在砌塊側面灰縫處刮涂膠粘劑。砌筑每皮砌塊2:上墻后,用橡皮錘輕擊砌塊,校正水平與垂直。橡皮錘的敲擊應先從砌塊的頂部向里敲,然后再水平方向壓實,使膠粘劑能從灰縫中溢出,達到砌筑滿漿的要求,作業應在膠粘劑晾置時間內完成?;铱p應隨砌隨勾。 砌塊上下皮搭接要求:墻體在平面和轉角砌筑時砌塊上下皮應錯縫搭接,其平面砌筑時搭接長度一般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塊長度的1/3,且不小于100mm。砌筑灰縫控制:膠縫厚度為24mm。水平灰縫飽滿度要求90%,垂直灰縫飽滿度要求80%。并及時將溢出的膠粘13、劑清除干凈。墻體平整度修正措施:墻體砌完后如有不平整的部位,可用鋼齒磨板和磨砂板磨平,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管線開槽1:應使用專用工具并輔以手工鏤槽器,嚴禁錘斧剔鑿。水平向開槽總深度不得大于墻厚的1/4,豎向開槽總深度不得大于墻厚的1/3,應避免交叉雙面開槽。管線開槽2:敷設管線后的槽用修補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結劑補平。 線盒按灰餅正確固定后,用水泥砂漿填實并切成八字角。管線開槽3:水泥釘+銅絲固定管線,固定釘間距不超過300mm。嚴禁腳手拉結設置在外墻砌塊上:腳手架硬拉結應設置在外墻外表面的混凝土結構上。外保溫砌塊留槽:砌筑砌塊時,與門窗洞口保溫收口混凝土預制塊及砌塊采用14、留槽方式。強弱電箱處理:管線密集區設置構造柱,箱體區采用專用U型預制砼塊,解決隔音與開裂問題。構造柱: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構造柱與墻體連接處的砌體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設計時,按以下做法: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 300mm,槎口深度150mm,自底向上,先退后進。澆筑構造柱混凝土前,必須先通過與構造柱相連砌體的垂直度、平整度的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澆筑;采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螺栓應從構造柱內部穿過,不得在砌塊上鑿孔。不得采用穿鐵絲的方式固定模板。窗臺壓頂:可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窗臺壓頂,板帶的厚度不小于120mm,寬度同墻厚,每邊深入200mm(不足200mm的通長設置);采用C215、0細石砼澆筑,縱向配筋為310,箍筋為6250;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帶應一次澆筑完成。建議采用預制窗臺板。過梁:洞口寬度小于600mm時,可采用 30mm厚M10水泥砂漿內設28的鋼筋過梁,鋼筋應埋入砂漿中,錨入洞口兩邊砌體不小于 250mm。 洞口寬度大于600mm時(包括臨時施工洞口),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支座長度應根據洞口寬度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時,支座處砌體頂部應找平,安裝時應坐砌砂漿。洞口過梁搭接長度不小于250mm。頂塞縫:砌體頂部與梁板之間預留3050mm空隙。分兩次嵌填密實;嵌縫前清除浮灰,第一次用C20細石微膨脹混凝土填塞,兩側留出16、20mm,待砼初凝后,再用水泥砂漿嵌縫壓實。圈梁:墻高 4m 時,墻體半高處應設置端部與結構構件連接且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圈梁。當圈梁在門窗洞口處切斷時,洞口上方過梁的截面和配筋不得低于圈梁的設計要求。5.4質量標準 符合國家及行業頒布的砂加氣砌塊設計施工驗收相關規范要求。實測指標要求具體見表5.3:表5.3 砌筑方面的實測指標要求序號檢查內容允許偏差檢查工具1表面平整度0,8mm2米靠尺、楔形塞尺2垂直度0,5mm2米靠尺3方正度0,10mm5米卷尺4外門窗洞口尺寸-5,10mm5米卷尺或激光測距儀砌筑方面的觀感指標要求具體見表5.4:表5.4 砌筑方面的觀感指標要求序號檢查內容指標17、要求1表面砌塊規格統一,無缺棱掉角;正手墻表面平整,無不合理混砌現象。甩漿顆粒均勻飽滿。無交叉污染。2灰縫灰縫橫平豎直,寬度均勻,勾縫美觀,無通縫、瞎縫等質量通病。3二次結構二次結構橫平豎直;表面平整;邊緣整齊,無漏漿現象。4開槽與預埋機械開槽邊緣整齊,橫平豎直,無歪斜。6. 管理措施6.1 工藝樣板 每戶型設置砌筑工藝樣板。 每單體每施工班組設置工藝樣板。 砌筑工藝樣板水電預埋同步完成。6.2 砌筑過程驗收監理以層為單位對以下砌筑過程工序進行100%的驗收,驗收通過后才可進入下到工序施工。驗收內容如表6.1所示。表6.1 砌筑工程檢查驗收表項目名稱編 號日 期天 氣棟號及樓層工 序砌筑檢查施18、工部位 層 區檢 查 項 目自檢驗收簽字監理驗收簽字施工放線及排列圖、立皮數桿: 排列圖上墻,按要求放線完成,皮數桿設置正確。導墻:導墻底部鑿毛,模板位置固定牢靠,并進行隱蔽驗收。拉結鋼筋或拉板設置:按要求正確設置,并通過隱蔽驗收。兩次砌筑:兩次砌筑滿足工序間隙要求(首次砌筑不高于1.5m或窗臺板高度)。組砌方法正確,灰縫飽滿,無通縫及瞎縫。砌筑預制構件留置正確,過程測量滿足實測實量要求。構造柱:模板、對拉螺栓設置準確,鋼筋通過隱蔽驗收。馬牙槎預留尺寸滿足要求。頂塞縫:砌筑完后至頂部塞縫間歇時間不小于14天,頂塞縫滿足工藝兩次塞縫要求,采用微膨脹細石砼。檢 查 結 果施工單位自檢意見監理單位檢查意見萬科項目部檢查意見備 注6.3 砌筑實測實量驗收砌筑完成后,總包質檢員需在2天內完成各項指標的實測,并將實測結果進行反饋;如有發現問題總包完成整改核查后報監理復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總包實測結果數據每周五上午報送甲方備案,以便隨時抽查。6.4 可視化管理可視1:每面砌筑墻砌筑排列圖貼于砌筑現場??梢?:實測數據上墻,總包、監理、甲方分別以白、藍、紅三種顏色。可視3:砌塊集中加工后,進行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