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公司建筑樓混凝土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0786
2022-09-13
13頁
44.54KB
1、XX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監控及數字安防系統研發設計及產業化期B樓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混凝土工程) 編制人: 審核人: 日期: 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監理依據三、本工程專業特點四、監理控制要點事前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事中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事后監理控制要點五、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監理控制一、 工程概況監控及數字安防系統研發、設計及產業化項目期B樓工程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外包產業園內,建筑占地面積2696,總建筑面積34969(地上建筑面積30588,地下建筑面積4381)。該工程結構類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13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為53.8(建筑物室外地面至13層屋面高度)。本工程工程樁采用樁2、底后注漿機械成孔灌注樁;支護樁采用鉆孔灌注樁、雙軸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各層各部所用商品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層號柱墻梁板1C50(外墻柱及消防水池處為C50P6)C50P6(除WQ4外墻為C35P6)C35P6C35P612C50C50C40C403C45C45C40C4045C40C40C40C4067C35C35C35C35813C30C30C30C30主屋面C30C30C30C30機房屋面C30C30C30C30二、 監理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混凝3、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三、 本工程專業特點監控及數字安防系統研發、設計及產業化期B樓工程每層平面面積比較大,柱、梁截面尺寸較大,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連續澆筑避免施工時冷縫的出現,還要振搗到位保證大截面柱梁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筑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工程是極為重要的分項工程,在施工中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養護等環節是本工程 監理控制的要點。四、 監理控制要點 、事前監理控制要點1、 組織有關監理人員學習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規范。2、 各工程項目施工前,組織相關圖紙會審,會審后,要求施工單位及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監理工程師主要4、審核內容包括:主要施工方法、質量保證措施、安全保證措施、進度計劃、機具設備計劃、勞動力使用計劃、成品保護措施等。施工組織設計經監理審批同意,并報業主批準后方可實施。3、 檢查施工單位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管理人員資格證和特殊工種);檢查施工單位是否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是否有辦理工種間交接驗收手續;檢查施工單位是否已提供有資質單位設計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4、 混凝土工程所用有關材料、機械設備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能使用,審核內容包括:材料品種、規格、性能是否滿足國家有關標準和施工配合比規定,作業機械是否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配備及機械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進場試驗5、報告,并應對其品種、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 普通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所用粗、細骨料,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粗骨料粒徑最大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及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對混凝土實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2,且不得超過50mm。 骨料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骨料中嚴禁混入煅燒過的白云石或石灰塊。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來源水時,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的規定。 混凝土中摻用外加劑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外6、加劑的品種及摻量必須根據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氣候條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經試驗后確定。5、 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筑、養護必須滿足規范要求。 混凝土攪拌須保證原材料稱量準確,偏差滿足下表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稱量的允許偏差(%)材料名稱允許偏差水泥、混合材料2粗、細骨料3水、外加劑2注:各種計量工具應定期校驗,檢查使用中計量工具有無合格標簽;骨料含水率測定次數根據天氣情況而定。 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到達澆筑地點應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有離析現象時,還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采用泵送混凝土時: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如7、管道向下傾斜,應防止混入空氣,產生阻塞;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標號相同的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預計泵送間歇時間超過45min或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混凝土;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在地基或基土上澆筑混凝土時,應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排水措施,對干燥的非粘性土,應用水濕潤;對未風化的巖石,應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積水。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當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有串筒、滴管或振動滴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錢,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后與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在澆筑與柱8、和墻連接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墻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再繼續澆筑。澆筑層的厚度按搗實混凝土的方法不同而加以控制。 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避免出現冷縫。 混凝土運輸、澆筑和間歇的允許時間(min)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不高于25高于25不高于C30210180高于C30180150注:當混凝土摻有速凝或緩凝型外加劑時,其允許時間應根據實驗結果確定采用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搗實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并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等;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應不小于50mm9、;當采用表面振搗器時,其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當采用附著式振動器時,其設置間距通過實驗確定,并應于模板緊密連接;當采用振動臺振實干硬性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時,宜采用加壓振動的方法,壓力為13KN/。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確定,并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縫的留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柱宜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的下面;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2030mm處;單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次梁跨中的中間1/3范圍內;墻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雙向受10、力樓板,多層剛架和其他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的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MP;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在澆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混凝土應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置施工縫,當須留置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 在設備基礎的地腳螺栓范圍內施工縫的留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水平施工縫,必須低于地腳螺栓底端,其與地腳螺栓底端的距離應大于150mm;當地腳螺栓直徑小11、于30mm時,水平施工縫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腳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總長度四分之三處;垂直施工縫,其與地腳螺栓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徑的5倍。 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的施工縫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標高不同的兩個水平施工縫,其高低接合處應留成臺階形,臺階的高寬比不得大于1.0;在水平施工縫上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對地腳螺栓進行一次觀測校準;垂直施工縫應加插鋼筋,其直徑為1216mm,長度為500600mm,間距為500mm,在臺階式施工縫垂直面上也應補插鋼筋;施工縫的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在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用水沖洗干凈,濕潤后在其表面抹1015mm厚與混凝土同標號的一層水泥砂12、漿。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澆水,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應在澆筑完畢后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采用硅酸鹽水泥、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對摻有緩凝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暴露的全部表面應用塑料布覆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檢查腳手架是否牢固及道路是否暢順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對木模應澆水濕潤,且不得積水。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等進13、行檢查。作業期間,木工、鋼筋工跟班檢查,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事中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1、 施工過程監理控制要點 檢查督促施工單位按規定正確使用和移動振搗器,中途停歇后再澆搗時,新舊接縫范圍要小心振搗,模板接縫應嚴密,若接縫寬超過2.5mm,應予填封,梁筋過密時應選擇相應的石子粒徑。 檢查模板安裝是否平整光滑,安裝前要把粘漿清除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且澆搗前對模板澆水濕潤。 對鋼筋較密的部位應分次下料,縮小分層振搗的厚度,并按規定使用振動器。 在重新開始澆混凝土前應對柱頭、施工縫、樓板腳等部位重新檢查,清理雜物、泥沙、木屑。 鋼筋墊塊厚度要符合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14、放置間距適當,小直徑鋼筋,墊塊間距宜密些,使用振動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安全排除后才移動。 對于豎向結構側模應防止模板腳吊腳;在澆筑混凝土前先澆50100mm后的水泥漿。 安裝梁板模板前,先安裝梁柱接頭模板,并檢查其斷面尺寸,垂直度、剛度,符合要求才允許接駁梁模板。 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應用抹子認真抹平。2、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應按規定進行檢查,且在監理日志中詳細記錄 檢查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 檢查混凝土質量應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尚應進行抗滲性試驗,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具體要求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中所規定。 每一現澆樓層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15、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單位工程每一驗收項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事后監理控制要點1、 混凝土表面缺陷面積小且數量不多的蜂窩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漿抹平,施工前,須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洗刷基層。 出現蜂窩、露石和露筋的部位應鑿去薄弱的混凝土層和個別突出的骨料顆粒,然后再用鋼絲刷或加壓水先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強度提高一級的細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細搗實。 對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缺陷,必須會同設計等有關單位研究處理。2、 混凝土工程施工監理中應收集整理以下資料: 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和進場性能試驗報告。 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攪拌質量記錄。 混凝土試塊檢驗報告。3、 16、當采用預拌混凝土時,供應商應提供下列資料: 水泥品種、標號及每立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骨料的種類和最大粒徑。 外加劑、摻合料的品種和摻量。 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坍落度。 混凝土配合比和標準試件強度。4、 混凝土施工中應注意加強產品保護 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任意踩踏板面筋,不能碰動預埋件的插筋。 不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應搭設跳板,保護模板牢固和嚴密。 已澆筑樓板,樓板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以后,方準在面上進行操作機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側模板拆除時要確保混凝土表面不致損傷。 混凝土外觀質量檢查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17、范GB50204-2002五、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1、 水泥宜選用低熱或中熱的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嚴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水泥用量宜控制在420kg/m內。2、 石子的含泥率不超過1%,砂的含泥率不超過3%3、 宜安排在低溫條件下施工。當施工氣溫大于30時要周密分析和計算溫度(包括收縮)應力,并采取相應的降溫差和減少溫度應力措施。4、 砂子要選用粗砂或中砂。5、 可摻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質量可靠符合規程要求。6、 混凝土中可摻入一定數量的毛石(10%15%)。摻入的毛石應是新鮮的微風化巖,投放前洗凈晾干,投放要均勻。7、 配合比設計時可利用混凝土60天的后期強度。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緩凝型減水劑。8、 加強養護和溫度檢測。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及表面溫度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均應控制在25以下。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9、 當分層澆筑時,應在每個澆筑層上、下均有溫度筋。添加的溫度筋不小于8150。且上層鋼筋的綁扎應在澆下層混凝土后進行。在上層澆筑前應將層面上浮漿、松動的砂、石級雜物清除干凈并不得有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