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及以下配網工程驗收管理規定(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0898
2022-09-13
13頁
188.04KB
1、10千伏及以下配網工程驗收管理規定1 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電業局10kV及以下配網工程施工驗收管理。2 規范性引用文件配網設計、施工及驗收的國家和行業標準閩電營銷20061257號 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配電網規范化管理辦法(修訂稿)閩電生產20061008號 福建電網城市中低壓配電網建設改造技術導則(修訂) 閩電營2004276號 新建住宅電力工程建設規范 Q/FJG 100292004 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設備交接及預防性試驗規程(試行)3 職責和權限3.1 生產技術部負責制定配網改造工程的驗收要求,參加驗收工作。3.2 業擴項目部負責配網改造及業擴工程的項目建設,組織工程中間質檢、隱蔽工程簽2、證,負責協調工程驗收及消缺,負責組織業擴工程的驗收。3.3 配電部負責配網工程驗收交接及投運前的質量把關,參加配改及業擴工程的配電站房土建移交、中間驗收質檢與竣工驗收工作。3.4 營銷部負責用戶產權的配網設備驗收工作。3.5 施工單位根據工程設計與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作業,驗收前開展三級自檢并及時進行缺陷整改,按規定移交圖紙資料。3.6 設計單位參與配網工程的驗收工作。3.7 物資公司負責配網物資的入網管理,杜絕進入“三無”產品,負責產品售后服務。3.8 其它部門(安監部、保衛部)參與配網工程的消防、安全防護、防誤等相關驗收工作。4 總則4.1 驗收組織表1序號工程驗收范圍參加驗收部門組織部門3、備注1移桿改線、接戶表箱等零星工程,配變容量在400kVA及以下工程運行維護單位、施工單位業擴項目部施工單位應自檢合格21、 新建配電室、配電站2、 架空、電纜線路在0.5km以上,1km以下運行維護單位、設計部門、營銷部業擴項目部施工單位應三級自檢31、新建開閉所、開關站2、架空、電纜線路在1km及以上3、單臺配變容量在1000kVA及以上運行維護單位、設計部門、生技部、項目部、調度所、營銷部業擴項目部施工單位應三級自檢注:用戶產權設備、計量裝置,營銷部有關人員應參加;自動化通訊設備,調度所應參加;蓄電池設備,直流專責應參加;開閉所、開關站、配電站消防器材及環境安全,保衛部、安監部應參加。44、.2 配網工程實行標準化驗收,施工單位三級自檢與工程竣工驗收時均應嚴格使用標準化驗收卡(附錄A.1、A.2),并使用書面的“電業局配網工程驗收單”(見附錄B)、“電業局配網工程缺陷整改反饋表”(見附錄C)進行缺陷整改工作。 4.3 工程驗收及送電基本流程:4.3.1 非當日送電工程驗收及送電基本流程:a) 項目單位組織工程中間質檢b) 施工單位三級自檢,合格后提交驗收申請c) 項目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d) 施工單位消缺處理,項目單位組織復查e) 設備送電會簽后,設備投產f) 送電后一個月內,施工單位移交竣工圖紙 當日送電及零星工程驗收及送電基本流程:a) 施工單位自查合格b) 運行維護單位驗收5、,施工單位立即處理缺陷c) 無影響送電的缺陷,設備先送電d) 施工單位及時處理遺留缺陷,運行維護單位復查5 工程驗收的一般要求5.1 圖紙資料與設備編號:a) 根據配電GIS流程管理與配電GIS異動管理規定,配改工程設計中由設計單位負責使用GPS儀采集桿塔、配電站房經緯度坐標,設計圖紙中應包括地理坐標資料。b) 工程申請接電時,施工單位應在GIS系統中按工程實際錄入相關異動圖紙資料,運行維護單位審核,發現問題施工單位需及時更正。若施工單位未在GIS系統中及時錄入異動資料,運行維護單位有權拒絕審批接電申請。c) 根據配網設備編號管理規定,項目單位應組織在施工前完成圖紙編號工作(命名單位應 在一個6、工作日內完成設備編號),并及時將編好設備名稱編號的施工圖紙分別送交施工單位、運行維護部門及相關單位。d) 根據配網設備編號管理規定,零星工程由施工單位負責新立桿、新安裝配變的臨時修編,維護部門負責桿上開關、刀閘、跌落熔絲的現場編號。當日要操作的開關、刀閘、跌落熔絲應在操作前完成現場編號。當日未操作的開關、刀閘、跌落熔絲應在三日內完成編號,但如有進行操作必須在操作前完成現場編號。e) 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中發現疑問時,應及時向項目單位反映。需要進行設計變更時,應向項目單位申請,同意后由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通知,并按流程完成設備命名變更工作。f) 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提供三級自檢報告、設改通知書。7、非當日送電的工程,施工單位應在設備送電一個月內,向設備運行維護單位移交竣工圖紙。竣工圖紙應與現場一致。當日送電的工程,工程竣工后5個工作日內移交竣工資料。用戶產權工程應另移交一份給營銷部。g) 應移交的竣工資料:設備試驗報告、竣工報告單、出廠合格證、設備說明書(可使用復印件),工程現場監理和隱蔽工程簽證、線路青賠協議、設備產權分界協議等。5.2 施工單位使用標準化驗收卡,開展質量三級自檢工作,并在自檢合格后向驗收組織單位提交驗收申請與自查表。5.3 業擴項目部組織有關部門使用標準化驗收卡進行工程驗收,應填用“電業局配網工程驗收單”(見附錄B),業擴項目部應于驗收后一個工作日內通知施工單位及時進8、行整改。項目單位應督促缺陷整改消除工作。5.4 分期施工送電的配電站房工程應分別組織驗收送電工作,已送電部分的竣工資料應在送電后一個月內移交運行單位。5.5 施工單位完成整改后,應及時向項目單位提交 “電業局配網工程缺陷整改反饋表”(見附錄C),并抄送運行維護單位。由驗收組織單位組織復查。5.6 設備送電前,營銷部、業擴項目部應在用電協議書或在用戶建設工程合同中明確配電站房的檢修通道及電纜槽架等通道的使用權限。當用戶產權人更換時,應及時更新有關協議,以確保通道暢通與設備分界明晰。5.7 當日送電工程,無影響設備安全的缺陷,允許設備先行送電,但施工單位應在10日內完成遺留缺陷的整改工作,并書面通9、知項目單位再次組織檢查。6 附則未認真執行本規定,將按局有關考核規定提交考核。附 錄 A(規范性附錄)配網工程標準化驗收卡表A.1 配電站房電纜驗收表序號驗收項目自檢結果(或)存在問題整改意見一圖紙、技術資料1.有完整、正確、與現場相適應的電氣接線圖、設備參數圖、二次圖紙、電纜清冊、其他設計及設計變更圖紙2.工程竣工后一個月內,提供完整、正確、與現場相符竣工圖紙(含CAD圖紙)3.在GIS地理圖中繪制清晰的實際電纜線路路徑平面圖。(應標有路徑與參照物距離的尺寸及圖例)4.有關房屋及通道使用證書或協議書是否齊全5.試驗報告按預防性試驗規程如實填報完整,主要設備的技術說明、出廠試驗及合格證資料齊全10、6.進出開關室、電纜工井電纜敷設斷面圖,斷面圖中新敷設的每一條電纜應標注電纜線路名稱,電纜工井圖(原有電纜可統一標注“非本工程施工的原有電纜”)7.隱蔽工程的施工、簽證記錄及中間驗收資料,各類人員的簽名齊全、規范8.異動單及驗收表填寫完整二變壓器1.變壓器本體、風冷溫控器及所有的附件應無缺陷,引線連接部分連接可靠、接觸良好,變壓器及母排上無遺留雜物2.高、低壓引線相序色標明顯正確, 3.500kVA及以上油浸式變壓器應按規范設置泄油池,且變壓器油坑內鵝卵石潔凈,油變無滲油現象4.800kVA及以上油浸式變壓器須設瓦斯保護5裸露的高低壓母排應進行絕緣熱縮處理三盤柜1.盤、柜、分線箱、表箱按要求編11、號2.斷路器(開關)、刀閘操作機構操作靈活無卡澀,開關分、合閘位置指示正確;3.防誤裝置齊全,符合規范要求,且安裝正確4.所有電氣連接部分應緊固 5.熔管無裂紋、變形,與鉗口接觸緊密,撞針指示朝向正確6.盤、柜儀表外觀完好無破損,指示燈顯示正確、完好,各儀表顯示正確 7.電纜槽架應完整牢固、接地可靠8綜合測試儀為湖南威勝插卡式9裸露的高低壓母排應進行絕緣熱縮處理四箱變、戶外環網箱、分線箱1.肘型頭應插接到位,并接地。應配帶電顯示器2.戶外箱變在人行道、或人員密集區應設防護欄桿3.戶外設備應采用單獨的接地網并做好均壓環4.戶外設備基礎應設計開透氣窗等防潮排氣措施,電纜管溝及四周封堵要嚴密5.戶外12、設備應設置操作平臺、四周均有電力警示標志6.設備基礎應高出地面20-30厘米, 7.箱變內高壓室與低壓室之間的隔板要為可拆卸的,便于搶修、維護8裸露的高低壓母排應進行絕緣熱縮處理五保護、負控、遠動、直流1.蓄電池組外觀完好,絕緣良好,絕緣電阻不小于0.5兆歐2.蓄電池布線排列整齊,極性標志應清晰、正確3.蓄電池外殼無凹凸或滲漏現象,引線端子連接牢靠4.雙電源切換接觸器完好5.保護整定正確6.電容器外殼無凹凸或滲漏,引出端子連接牢固、墊圈、螺母齊全 7.互感器有機絕緣物無裂紋,安裝整齊,同一組互感器的極性方向應一致六電纜1.電纜最小彎曲半徑為電纜直徑15倍、相色標志正確,屏蔽線、接地線分別單獨引13、入接地點2.電纜中間接頭應做觀察井并加裝防爆盒3.移動、路燈、閉路線等弱電電纜不能與電纜同應溝鋪設4.電纜終端頭處應用抱箍固定,電纜戶外終端頭不直接與刀閘、跌落等設備連接,需采用引線連接5.標志磚、樁埋設是否符合規范,直線510米,不可見的拐彎點應設標志磚(郊區應設置80CM高的豎樁)6.電纜溝、電纜橋架及電纜隧道中的電纜直線敷設應在間隔100m處及電纜敷設走向有變化處;戶外電纜工井、電纜入孔井;變電站、開關站(開閉所)、配變站、配電站等在電纜進出口處、電纜豎井的兩端均需掛電纜標志牌。7.電纜溝應無積水,溝蓋板應完整、工井蓋應符合要求8.預埋管道是否通暢,管口應無毛刺和尖銳棱角,未使用的空管兩14、端應封堵嚴密。9.所有電纜孔洞用低標號水泥封堵10.銘牌懸掛在電纜頭終端頭下端明顯位置,銘牌為合金質,規格為70x120x2mm,采用裸銅線綁扎,銘牌上字體應采用電纜銘牌筆刻字,內容應含線路名稱、用戶名稱、電纜規格、型號、長度、回路、用途及起迄點、電纜頭型號、電纜接頭型號、電纜接頭編號,施工單位(班組)、施工日期,字體采用宋體,字號四號字,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七土建部分,照明及消防設施1.配電所、站、室選址時,地面應滿足防汛要求,標高不得低于75米黃海標高2.配電站室內平面應高于室外平面50-60CM,基礎型鋼安裝后,需高出抹平地面10CM。 3.配電所、站、室應使用甲級防火門并向外開啟(詳見15、規范化標準)4.配電所、站、室一般不設窗戶,若設窗戶需采用塑鋼窗,窗外側加裝不銹鋼網窗(5*5mm)、不銹鋼防盜窗5.配電室應設立獨立控制通風裝置,并配溫控自啟、停裝置6.配電站室大門門檐上、風機上視情況需裝設水泥或不銹鋼雨披7.配電室的內墻表面應粉刷白色防水涂料,地面應鋪防滑瓷地磚或在打平的水泥地上涂耐磨涂料,所用水泥標號不小于C20,室內清潔,無雜物8.配電室屋頂、樓板不得有滲漏,配電室屋頂及各面墻壁不應有滲水,配電室不得有排水管、排污管;排水(污)管不得從配電盤頂部穿越;若有則設計施工上考慮防范措施。9.室內照明符合設計要求,燈具不應布置在設備上方,應采用線槽敷設, 不得使用帶鏈條的燈具16、。應急燈裝設高度為距地面2米。室內應設置至少四盞應急燈(大門兩側各一盞,柜后兩側各一盞),若有單獨變壓器室,則每間變壓器室至少需設兩盞照明,配電室排風應良好,室內照明控制開關應裝設在臨近大門處。10.配電室、變壓器室應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滅火器應裝入專用滅火器箱11.按要求鋪設足夠的絕緣墊并成條敷設12.電纜蓋板應有拉手,四周應用角鐵包邊,蓋板承載力應能滿足設計要求,所有電纜蓋板應完整,無破損、松動;所有電纜孔洞應用有機防火堵料封堵并做防水處理;在電纜進出口處應設防火隔墻;防火隔墻應采用電纜防火包。八接地1.開關柜不能通過柜體固定焊點作為接地,應引出與地網可靠連接;成排的配電裝置的兩端均應與直接17、與接地網相連;站房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2.接地外露部分標志應齊全,兩點以上分別接入地網;接地電阻配電室不大于4歐,動力箱不大于10歐。3.避雷器外部應完整無缺損,封口處密封良好,引線牢固、避雷器接地良好、可靠4原則上應采用熱鍍鋅扁鋼,焊接工藝應按規范要求(搭接焊接的搭接長度應為扁鋼寬度的2倍或圓鋼直徑的6倍)九其它1.操作工具、鎖匙應齊全2.箱變、環網柜高壓熔絲(管)配一套3.抽屜式開關柜配置一套抽屜式開關配品4.新產品應配置相應的備品5.站名、圖板、雙重編號等按規范化要求制作6.配電室內應配置桌、椅各一張,水桶、拖把各一個;每個站應設有一張二次熔絲配置圖自檢簽證:本施工班組對照以上標準相關部18、分自檢合格。施工班組: 工作負責人: 審核人: 項目單位:表A.2 配電線路驗收表驗收項目自檢結果自檢(或)存在問題整改意見一、圖紙、技術資料1.有完整、正確、與現場相適應的走向圖、桿塔明細表,弧垂表、其他設計及設計變更圖(包括CAD圖)2.工程竣工后一個月內,提供完整、正確、與現場相符竣工圖紙(含CAD圖紙)3.在GIS地理圖中繪制清晰的實際線路路徑平面圖。(應標有路徑與參照物距離的尺寸及圖例)4.試驗報告按預防性試驗規程如實填報完整(出廠報告可替代現場試驗報告),主要設備的技術說明、出廠試驗及合格證資料齊全5.隱蔽工程的施工、簽證記錄及中間驗收資料,各類人員的簽名齊全、規范6.有關清賠協議19、文件是否齊全7.異動單及驗收表填寫完整二、電桿、鐵塔基坑及組立1.鋼筋混凝土電桿焊接頭應除銹、刷防銹漆;不應有縱向裂紋,橫向裂紋不應超過0.2毫米、長度不應超過1/3周長,桿身彎曲不應超過桿長的1/10002.電桿埋設深度至少應滿足:9米桿:1.6米;10米電桿:1.7米;12米電桿:1.9米;15米電桿:2.3米。3.雙桿基礎的根開誤差不應超過正負30毫米,邁步不應超過30毫米;4.電桿埋設后,回填土應夯實,應有防沉土層,其培土高度應超出地面300毫米,瀝青路面、水泥地面應恢復原狀。5.轉角桿應向外角預偏,緊線后不應向內角傾斜,向外角傾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一個桿梢。終端桿應向拉線側預偏,向20、拉線側傾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一個桿梢。6.鋼管桿、鐵塔及鐵件均應熱鍍鋅配件;鐵塔基礎應有保護倒角,防止塔材浸水腐蝕;有設備的桿塔在離地面2m以上安裝腳踏釘或腳踏抱箍7.橫擔安裝應平整,端部上下傾斜左右扭斜均不應超過20毫米8.施工單位按異動單臨時修編桿號三、導線及拉線安裝9.導線不應有磨傷、斷股、金鉤、扭彎等現象。10.同一檔距,同一根導線上的接頭不得超過一個,接頭位置距導線固定點不應小于0.5M。絕緣導線不應有接頭,跨越公路、鐵路、房屋、大檔距等不應有接頭。11.觀察馳度的誤差不應超過設計馳度的5%;導線緊好后,導線馳度相差不應大于50毫米。12.防震錘數量及間距滿足要求13.拉線棒與拉線盤21、應垂直,連接處應采用雙螺母(防盜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長度應為500700mm,拉線坑應有斜坡14.拉線與電桿的夾角宜采用45,當受地形限制時,不應小于30跨越公路的水平拉線,對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6米15.110kV線路每相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300毫米;1kV以下配電線路、不應小于150毫米。110kV線路的導線與拉線、電桿或構架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200毫米;110kV引下線與1kV以下線路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毫米。16.導線與建筑物的垂直距離,在最大馳度時,110kV線路應大于3米,1kV以下線路應大于2.5米。17.導線與建22、筑物的之間的水平距離在最大風偏情況下, 10kV線路應大于1.5米,1kV以下線路應大于1.0米。18.10KV導線與弱電線路交叉跨越的距離不應小于2米,1KV與弱電線路交叉跨越的距離不應小于1米。19.10KV導線與鐵路、公路、河流等之間的距離應不于6.5-7.5米,1KV為5.5-6.5米20.10KV配電線路通過林區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凈寬度為線路兩側向外各延伸5米(公園等經濟林不應小于3米),導線與樹木(考慮樹木自然生長高度)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3米21.10KV導線與街道、行道樹之間的距離在最大弧垂情況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5米、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米,1KV導線垂直及水平距離均不應小于123、米; 四、電桿上的電器設備1一根桿塔上(含雙桿三桿)不得裝有兩組及以上刀閘、熔斷器2桿上變壓器:(1)變壓器外殼、低壓側中性點均應雙接地,總容量為100千伏安及以上的變壓器,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歐。總容量為100千伏安以下的變壓器,接地電阻不應大于歐(2)變壓器臺距地面高度,一般采用2.5-3米,安裝變壓器臺,在公路邊人行道應安裝離公路面4-4.5M;落地式變壓器臺應裝設固定圍欄(3)變壓器高壓刀閘不高于配變臺架6米,跌落式熔斷器的裝設高度,應便于在地面操作,但距變壓器臺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3米。各相熔斷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0米。變壓器的低壓側應裝設開關保護、綜合測試儀、低壓避24、雷器。 (4)腳踏抱箍應在兩米以上安裝,腳踏抱箍安裝在綜合測試儀同桿側。腳踏抱箍最后一步(從地面開始計數)的踩腳部分應朝向配變高壓側,且腳踏抱箍與配變臺架的夾角約為60度。3桿上避雷器:相間距離不小于350毫米;引下線鋼絞線不小于GJ-35;引下線與接地網應可靠連接、接地電阻實測值小于10歐。4桿上隔離刀閘: 刀閘宜裝在離地在6-7M間;各相隔離刀閘之間相間距離不應小于0.5米5跌落式熔斷器:跌落宜在離地6-7M米間;安裝時應與桿塔保持10-15度的傾斜度;熔絲配置是否滿足要求;相同隔離不應小于0.5米。6桿上開關: 應裝于雙桿上,且開關距離地面的距離宜在6-6.5M;外殼接地應可靠,接地電阻25、應小于10歐;柱上開關的兩側均應設防雷裝置;(1)應在有刀閘或開關的進線、電纜聯絡的兩端、分支線、用戶產權設備分界點處安裝故障顯示器(2)干線聯絡刀閘或開關的前、后桿各向該刀閘或開關側安裝一組接地掛環。刀閘或開關是控制分支線的,在支線的第一根桿向該刀閘或開關側安裝一組接地掛環。7綜合測試儀安裝位置要求其底部離配變臺架約1.2米高度處。五、接戶線1.接戶線安裝后,在最大馳度情況下,對路面中心垂直距離不應小于規程規定:1、通車車道為6米;2、通車困難的街道、人行道、胡同(巷等)為3.5米;3、進戶點的對地距離不應小于2.5米。4、與同桿交叉的接戶線,最小凈空距離不應小于0.1米5、接戶線在弱電線路26、上方凈空距離為0.6米6、接戶線在弱電線路下方凈空距離為0.3米。2.接戶線的線間距離,不應小于規程規定:自電桿引下者為200毫米;沿墻敷設者為150毫米。3.接戶線不宜跨越建筑物,如必須跨越建筑物時,在最大馳度情況下,對與建筑物垂直距離不應小于2.5米。與窗戶或陽臺的水平距離為0.75米。4.不同金屬、不同規格的接戶線不應在檔距內連接;跨越通車道的接戶線不應有接頭 5.表箱安裝離地面1.4M,進表箱處應有防水彎頭,表箱外殼應完好、接地電阻小于10歐。6.表箱配置的漏電斷路器,分斷時間0.4秒施工班組: 工作負責人: 審核人: 項目單位:附 錄 B(規范性附錄)電業局配網工程驗收單編號:施工單位工程名稱工程編號驗收人員驗收時間驗收意見:施工單位營銷部簽名項目部簽名配電部簽名生技部簽名聯系主題:需整改及完善項目序號或桿號缺陷情況整改建議備注其它說明: 施工單位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單應如實填寫(圖實相符)。 要求反饋期限送電前必須整改反饋后、進行全線二次驗收合格后方可送電主送:配電部、配電分公司 抄送:生技部 電業局業擴項目部 年 月 日附 錄 C(規范性附錄)電業局配網工程缺陷整改反饋表工程名稱: 工程編號:序號缺陷內容整改反饋情況(整改方案)整改單位或負責人簽字整改時間(整改期限)備 注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