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質量檢測實施細則(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1290
2022-09-13
10頁
81.54KB
1、XXX線路基工程質量檢測實施細則XXX建設指揮部目 錄1檢測內容 2檢測技術方案 2.1路基本體檢測概述 2.2檢測指標的試驗方法 2.3質量評定 2.4路橋、路涵過渡段檢測 2.5特殊地基處理檢測 1.檢測內容 路基工程檢測主要包括路基填筑質量,特殊地基處理后的強度及穩定性。路基壓實質量應同時滿足密度指標和剛度指標的規定。密度指標是指壓實系數 K 和孔隙率 n 兩項指標,剛度指標是指地基系數 K 30 、變形模量 Ev 2 ( Ev 2 / Ev1 )、 動態變形模量 Evd 三項指標。2.檢測技術方案2.1路基本體檢測概述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壓實檢測指標:對細粒土、粉砂、改良土應采用壓實2、系數和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對砂類土(粉砂除外)應采用相對密度和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對礫石類、碎石類應采用地基系數和孔隙率作為控制指標;對塊石類應采用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基床底層的壓實檢測指標:對細粒土、粉砂、改良土應采用壓實系數和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對砂類土(粉砂除外)應采用相對密度和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對礫石類、碎石類或級配砂礫石應采用地基系數和孔隙率作為控制指標;對塊石類應采用地基系數作為控制指標。基床表層的壓實檢測指標:對礫石類、碎石類或級配砂礫石應采用地基系數和孔隙率作為控制指標。2.2檢測指標的試驗方法壓實系數(1)環刀法適用于現場填筑材料為土質均勻的細粒土,選用內徑61.3、8mm、高40mm、壁厚2mm、刃口厚0.3mm的環刀,利用輔助取土器取樣,取樣過程中應避免土樣擾動,樣品取好后,修平環刀兩端,現場稱取試樣質量,并按規定表格記錄(進行平行試驗,平行差不大于0.03g/cm3),樣品應防止含水率損失,密封后帶回試驗室進行含水率試驗;試驗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壓實系數 式中:Kh-壓實系數;-現場實測干密度;-標準擊實試驗所得填料最大干密度式中:-現場實測密度; -現場實測含水率(2)灌砂法適用現場填料為粗粒土和細粒土,試驗前應選用砂粒徑在0.250.50mm和密度在1.471.61g/cm3,的標準砂,同時做好標定標準砂密度及灌砂漏斗砂質量的準備工作。按照試驗規4、程要求,挖直徑為150mm,深度為1520cm試坑進行現場檢測,操作過程中應防止土樣撒失,當灌砂桶標準砂停止流動時關閉閥門,分別稱取土樣和灌砂桶的質量,作好檢測記錄,樣品應防止含水率損失,密封后帶回試驗室進行含水率試驗,試驗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壓實系數 式中:Kh-壓實系數;-現場實測干密度;-標準擊實試驗所得填料最大干密度 式中:-現場實測試坑土體質量; -現場實測含水率;-灌入試坑標準砂質量; -標準砂密度地基系數采用K30平板載荷試驗測定地基系數。按照試驗規程要求,在測試點安裝調試好K30平板載荷裝置,在試驗過程中,當總下沉量超過規定的基準值(1.25mm),或者荷載強度超過設計的最大接5、觸壓力,或者達到地基的屈服點,試驗即可終止;根據試驗記錄繪制荷載強度與下沉量關系曲線,從曲線得出下沉量基準值時的荷載強度,并按下式計算地基系數:地基系數 式中:-曲線中=1.2510-3m相對應的荷載強度 -下沉量基準值(=1.2510-3m)孔隙率試驗采用灌砂法,按下列公式計算孔隙率:孔隙率 式中-為測試點土體的孔隙比式中:-顆粒密度(g/cm3);wo -初始含水率(%);-初始濕密度(g/cm3)2.3質量評定優先按照設計文件和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的規定執行,其次依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標準執行。若在檢測過程,測試結果達不到標準6、要求,需立即通知監理和施工方,重新進行碾壓,并進行二次檢測,至檢測符合標準為止。 2.4路橋、路涵過渡段檢測路橋、路涵過渡段壓實檢測按填料的不同應采用地基系數、孔隙率來控制。路橋、路涵過渡段壓實質量檢測時,應選擇一側至少兩個斷面,即臺背和路基土接茬部位。2.5 特殊地基處理檢測特殊地基主要是指地質結構是軟弱層,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規范要求,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和塌陷的地段,為改良地基承載力所采用一些砂石樁、CFG樁、水泥土樁等與土體聯合形成復合地基,強化原地基承載力。不論地基處理的方式如何,樁身質量與復合地基承載力是必檢項目。樁身質量檢測主要包括樁長和樁身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對復合地基進行載荷試驗,7、主要是驗證地基的處理效果是否達到設計要求。2.5.1 檢測內容 1. 復合地基承載力 2. 單樁或樁間土的密實度2.5.2 檢測方法 1. 平板載荷試驗 2. 圓錐動力觸探 檢測儀器 鉆機、動力觸探(N63.5)貫入器、平板載荷試驗設備(承壓板、百分表、千斤頂等) 準備階段 1.各檢測機構須及時進行檢測標段的人文、自然、地理、交通等條件及檢測項目概況的了解。 2. 各檢測機構須及時向監理單位或受檢單位下發復合地基檢測準備須知,提高檢測報檢的有效率、縮短外業檢測時間。 3.復合地基檢測準備須知內容至少必須包括:1)施工單位提供設計文件及施工資料。2)施工單位的相關技術負責人必須到檢測現場。 外業8、實施階段 1. 采用慢速法,必須在本級荷載作用下沉降穩定后加下一級荷載。 2. 必須及時進行補壓操作,嚴禁在荷載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試驗。 3. 掌握好終止加荷條件,適時卸荷。 4. 不要觸動位移測量裝置、基準梁位置。 5. 利用同類項目的檢測經驗,通過最大沉降量合理與否的甄別來判斷試驗過程的合理性。 6.圓錐動力觸探時,自樁頂以下2.0m開始記錄每貫入10cm的錘擊數。4.6 數據分析與質量評定根據平板載荷試驗測定的復合地基承載力fspk和壓縮模量Es雙指標評定復合地基質量。 根據錘擊數評價單樁或樁間土的密實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4.7 檢測報告復合地基的檢測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工程設計施工概況、9、檢測依據、檢測設備、檢測實施方案、檢測結論、靜載荷動探曲線。4.8 各種樁的特點及試驗方法 CFG樁CFG樁素稱無砂砼,屬置換樁,施工中易產生斷樁,使構成的復合地基沉降過大。CFG樁樁質量檢測采用低應變法。砂樁(砂石樁)砂樁,屬擠密樁,是通過砂體對周圍土層的擠密,使土粒結構重新排列,強化地層的透水性和承載力,此樁在處理過程中存在一些長度和擠密程度不夠,造成復合地基沉降過大,使上部結構易產生不均勻沉降。砂樁樁身質量檢測采用動力觸探(N63.5),從樁頂以下2m計數,至樁底,剔除異常值后,進行綜合評價。旋噴樁旋噴樁,屬置換樁,施工中經常存噴灰量不夠或噴灰量不均勻,特別是在水位以下成樁質量均很難得到10、保障,工后沉降是結構物的主要控制指標。樁身質量檢測采用鉆芯法,一是檢測成樁質量,二是復核樁體是否按設計要求進入承載較好的土層。 復合地基載荷試驗1承壓板面積的確定:根據一根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de:等邊三角形布樁 de=1.08s正方形布樁 de=1.13s 矩形布樁 de=1.13以上公式中:s、 s1、 s2分別為樁間距,縱向間距和橫向間距。根據以上公式和已知的設計布樁形式可計算出承壓面積;承壓板形式要根據布樁形式來確定,正方形布樁可采用方板和圓板,三角形(梅花形)和矩形布樁必須采用圓板。面積置換率m=樁體截面積Ae/每根樁分擔的面積Ap2試驗時承壓板的安置和基準梁的架設承壓板11、底面標高應與樁頂設計標高相適應(即未鋪褥墊層)。承壓板底面下宜鋪設粗砂或中砂墊層,墊層厚度取50150mm,樁身強度高時取大值。CFG、旋噴樁建議用150mm,其它樁體建議用60100mm。試驗標高處的試坑長度和寬度,應不小于承壓板尺寸的3倍。試坑開挖時要盡量必免對樁頂標高以下土體擾動,基準梁的支點應設在試坑之外。3加載在進行正式加載前,最好進行一次2分鐘的預壓,壓力是最大加載量的2%。主要是為消除砂墊層引起的不均勻沉降。加載等級可分為812級。最大加載壓力不應小于設計要求壓力值的2倍。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逐級加載,每級荷載達到相對穩定后加下一級荷載。穩定標準為每一小時沉降不超過0.1mm,12、并連續出現兩次。讀數時間為每級加載后, 按10,10,10,15,15,30,30分鐘的時間間隔讀數,直至變形達到穩定標準或滿足中止加載條件時為止。4終止條件沉降急劇增大,土被擠出或承壓板周圍出現明顯的隆起;承壓板的累計沉降量已大于其寬度或直徑的6;在某一級荷載下,24小時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當達不到極限荷載,而最大加載壓力已大于設計要求壓力值的2倍。 5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第一:當壓力沉降曲線上極限荷載能確定,而其值不小于直線段比例界限的2倍時,可取比例界限;當其值小于比例界限的2倍時,可取極限荷載的一半;第二:當壓力沉降曲線是平緩的光滑曲線時,按相對變形值確定:對砂石樁或振沖樁13、復合地基或強夯置換墩:當以黏性土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15所對應的壓力(b和d分別為承壓板寬度和直徑,當 其值大于2m時,按2m計算);當以粉土或砂土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1所對應的壓力。對擠密樁、石灰樁或柱錘沖擴樁復合地基,可取sb或sd=0.012所對應的壓力。對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可取sb或sd=0.008所對應的壓力。對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或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當以卵石、圓礫、密實粗中砂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08所對應的壓力;當以黏性土、粉土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0.01所對應的壓力。對水泥土攪拌樁或旋噴樁復合地基,可取sb或sd=0.006所對應的壓力。對有經驗的地區,也可按當地經驗確定相對變形值。按相對變形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不應大于最大加載壓力的一半。試驗點的數量不應少于3點,當滿足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可取其平均值為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目前、級鐵路與國標有差異)。6試驗評價通過試驗所得到的承載力大于設計值,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