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指引手冊(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1798
2022-09-14
14頁
59.07KB
1、流程手冊支持文件編號:TFH-SJ-ZY003版本: A0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指引北頂編制日期審核日期批準日期修訂記錄日 期修訂狀態修改內容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指引【編制目的】:1. 以統一的技術措施規范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確保泰福恒公司產品品質,使之更好地滿足住戶及物管使用要求。2. 指導設計單位進行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工作,使公司關注的產品細部設計處于受控狀態。3. 為工程技術部專業工程師的設計質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據。4. 為工程技術部工程管理人員的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據。【內容形式】: 1. 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細部設計統一技術措施2. 重點部位構造作法及2、典型構造節點【適用范圍】:1. 本指引適用于住宅外墻散水以外,小區規劃區以內所有室外工程內容;2本指引可為我司其它部門了解住宅小區室外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控制要點,更好地從營銷、物管、客服等各方面共同確保公司住宅產品品質。【用詞說明】: 本指引中有關用詞含義如下:1.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2. 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作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編制說明】:本指引由公司品質管理部負責編制,并在首版發布后每隔一年進行一次修編。本指引中未特別標注單位的尺寸數據,單位為mm。【版 別】 2008年8月 首版3、目 錄第一部分:室外工程細部設計統一技術措施1. 總平面設計31.1. 消防31.2 流線設計31.3 附屬用房42. 綜合管網53. 智能化系統64. 景觀74.1 硬質景觀74.2 軟質景觀 94.3 水景景觀94.4 景觀水電105. 道路及室外停車場10第二部分:重點部位構造作法及典型構造節點121、車行道截水溝2、人行道截水溝3、擋墻截水溝4、建筑雨水溝5、小區車道斷面圖6、平臺屋面構造作法7、移動保安亭標準圖8、室外清潔取水點詳圖9、擋墻欄桿詳圖集第4頁。10、隔離島詳圖11、減速帶固定螺栓混凝土基座詳圖第一部分 室外工程設計統一技術措施1. 總平面設計1.1 消防1.1.1總圖中4、應做好消防車道及消防車登高面設計,注意人車分流;當消防車道下面為地下室時,結構應考慮消防車總重按荷載300KN考慮。1.1.2 登高面1.1.2.1 登高面宜在用地紅線內解決,條件限制時可利用綠化帶作登高面,登高面內綠化帶宜采用植草磚,且綠化帶下應設硬地,并按消防車荷載總重300KN計算。1.1.3 消防車道1.1.3.1 消防車最小轉彎半徑:高層12m,多層9m。1.1.3.2 消防車道的坡度:登高面不大于5,其它處不大于7。1.2 流線設計1.2.1 商住樓住戶大堂與流量大的商業人流出入口及貨運出入口應異向布置,如有困難必須同向布置時,兩出入口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6m。1.2.2 商業用房應5、盡量設置專用貨運通道,該通道宜隱蔽并方便貨物、垃圾進出。500以上大型商鋪宜設車行貨運出入口。1.3 附屬用房1.3.1小區主入口管理用房宜采用路中島式設置方式將出入車道分隔開,隔離島長度不應小于5m,寬度宜為1m,高度0.10m0.35m, 隔離島上設計物業收費亭,如無單獨設計時,則采用第二部分詳圖6。1.3.2 物業管理用房面積不應小于小區總建筑面積的0.5%,含物管辦公用房、門房、保安宿舍、庫房、工房、業主委員會用房等,宜相對集中布置,并應在圖紙上標注“管理用房”。物業管理用房應鋪設地磚,墻面、天面采用白色涂料。1.3.3 單獨設置的柴發機房、變配電所和開閉所在總圖中要綜合考慮,不宜設在6、入口附近,其與主體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6m。1.3.4 小區內應設置公廁,宜附屬于小區公建設置,若單獨設置時,與住宅間距不宜小于10m,公廁布點應結合總圖人流流線設計,設于人流集中交匯之處。如小區中央休閑區,主要人流通道附近,并考慮其隱蔽性,每個公廁的服務半徑宜為200300m。1.3.5 生化池不宜設于底層住宅私家花園內,生化池上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m。生化池排氣管宜附在建筑物外墻至屋面排放。1.3.6 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宜設于建筑物地下室,若有困難時,可設在室外,應盡量靠近水泵房。1.3.7 垃圾站1.3.7.1垃圾站大門寬度不低于3m,高度設計應考慮垃圾車能進入。1.3.7.2 垃圾站進深不7、低于6m,建筑面積不宜小于801.3.7.3 門選用手、電動兩用卷閘門。.4 垃圾站應設計排風系統、給排水系統及紫外線殺毒裝置。1.3.7.5 考慮建在小區地勢最低處,減輕清潔工中轉勞動量。1.3.7.6 垃圾站門外應考慮明溝排水,擋住垃圾站流出的污水。1.3.7.7 應在住宅(區)的下風向和較隱蔽處設垃圾站,其面積以每100戶5-7的標準配置,與住宅距離不宜小于10m,外部與道路相連;垃圾站地面宜作水磨石地面及內墻應貼光滑瓷磚,并配置給排水設施。.8 垃圾站服務半徑不應超過800m,垃圾站前區布置應滿足垃圾收集小車、垃圾運輸車的通行和安全作業要求。2. 綜合管網2.1 室外管線走向布置應同場8、地條件相協調,如排水管不宜穿越擋墻,避免出現大的跌落井。2.2 室外管線應與景觀總圖相協調,如:所有管井應布置于硬質鋪裝內或綠化地內,不應跨越道路路沿、硬質鋪裝邊界、擋墻線上、人行踏步、水景邊緣布置,且不宜設置在私家花園內。污水管井應避免布置在主要人流場所,如鋪裝廣場、水景、單元主入口前等地方。2.3 室外埋地給水管當管徑DN300時,宜采用給水球墨鑄鐵管;管徑為DN100DN300時,宜采用給水鑄態球墨鑄鐵管或給水球墨鑄鐵管,管徑DN100宜采用PPR管。2.4 在建筑總平面條件許可的前提下,污水管網不宜設計在車行道下,其走向應盡量結合地形作最短線路設計,不一定沿道路設置。2.5當場地條件許9、可,可采用明溝排放道路雨水時,宜采用明溝方式排水。2.6 住宅周邊雨水溝可采用明溝或暗溝的方式,當采用明溝方式時,應以卵石或金屬蓋板裝飾,明溝不宜進入底層私家花園;當采用暗溝的方式時,暗溝頂板標高應低于室外地面設計標高不小于300 。2.7 雨、污水管井、閥門井、電纜井等蓋板不宜選用混凝土井蓋,宜選用輕質復合材料井蓋。在主要人流視線5m內,蓋板應作飾面設計或標有項目Logo的定制品。2.8 強、弱電纜井、給水(消防)閥門井等管井底部應埋設直徑50-75 UPVC排水管接入就近雨水系統。2.9 根據項目基地的自然資源條件,強、弱電管網應盡量分開設計,電纜數量在 6根以內的宜埋管敷設,并應在綠化帶10、人行道下布置。確有困難時,弱電也可使用強電的電纜溝,但要滿足間距要求。2.10 水、電、氣表及電纜溝不應設置在底層私家花園內。2.11 電氣各管線檢查口宜設于綠化中。2.12 擋土墻上口應做排水明溝或封閉設計,擋土墻在底部應做排水溝設計,斷面由設計計算確定。擋土墻后應設計反濾層或反濾包。3. 智能化系統3.1 普通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宜包括以下功能內容:普通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安全防范子系統住宅內部報警裝置(紅外探測及緊急報警按鈕)訪客對講裝置周界防范報警裝置攝像監控裝置電子巡更裝置管理與監控子系統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緊急廣播與背景音樂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消防、機電設備監控裝置信息網絡子系統電話網有11、線電視網寬帶接入網3.2 樓宇對講系統宜采用非可視對講系統,在小區大門及各項目入口處應設置圍墻機。3.3 保安巡更系統應采用離線式保安巡更系統。3.4 廣播及背景音樂系統的揚聲器不應設在底層住宅廳及臥室窗外5m范圍內。3.5 車輛管理系統應與小區物管收費系統聯網工作。3.6 攝像監控系統應采用數字式系統,小區大門宜采用彩色帶夜視的攝像機,重點部位攝像機設置位置應與照明系統配合,保證攝像機周邊50m范圍內的照度要求,且攝像機的位置不應影響住戶的隱私。3.7 周界安全防范系統應采用總線制系統,宜每組紅外探頭設置為一個防區,并與電視監控系統進行聯動。3.8 二次供水高位水箱的低水位和高水位報警信號應12、輸送至監控中心,便于監控中心及時發現。3.9監控中心與保安宿舍之間應設置緊急報警按鈕,以利于監控中心在發生突發事件或緊急集合時通知宿舍安全人員。4. 景觀4.1 硬質景觀 小區宜設中央休閑區,面積不宜小于100。場地鋪裝以硬質材料為主,不應采用光面石材、地磚、玻璃等光滑的鋪裝材料。此場地與住宅外墻間距不宜小于10 m。 小區內宜設一兒童游戲場,占地面積20-50,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00m。4.1.3 兒童游戲場設計時應考慮不安全因素:游戲場內避免有尖銳利的石頭等硬物,秋千等設施應留有不小于3m的活動空間,選址不應緊鄰高差大于1.5m 的臨空面,或水深大于500 的水景,地面鋪裝采用軟墊或沙地。13、 小區內宜設老人健身場,占地面積20-50,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00m。場內安裝老人專用健身設備,地面為硬質鋪地。 小區內兒童游戲場和老人健身場宜相鄰布置。 小區內兒童游戲場和老人健身場與住宅外墻間距不宜小于10m。4.1.7 人行通道設計應考慮人的行走習慣合理確定線路,避免小于90的轉折。 室外步行道坡度不宜大于5%。當需在室外步行道上設踏步時,踏步數量不宜少于3步,否則應作坡道處理。當單段室外踏步長度超過4m時,應設置休息平臺,平臺寬度不應小于1.2m。室外踏步與步行道鋪裝宜采用不同材料。室外踏步高度設計宜為120160 ,寬度宜為300350 ,一般情況下推薦采用140320 。 當室外踏14、步寬度超過4m,同時步數超過3步時,應于踏步中間設置扶手。 室外坐椅坐面高度宜為380420 ,坐面寬度宜為400500 ,有靠背坐椅的靠背傾角宜為100110。室外坐椅長度,雙人椅宜為12001400 ,三人椅宜為18002000 。4.1.11 室外坐椅安放位置宜于以下場所:中央休閑區、老人兒童活動場、主要觀景景點、人行步道沿途等人流集結點及流線上適當位置。室外坐椅安放不應正對住宅陽臺或窗,且與住宅陽臺或窗間距不宜小于6m。主要人流流線上室外坐椅間距不宜小于100m。4.1.12 小區導視系統宜設置以下內容:標志類別標志內容適用位置名稱標志小區大門號牌項目名稱號牌棟號牌單元號牌樓層號牌戶門15、號牌樹木名稱標牌小區入口項目入口各棟住宅山墻各住宅單元入口住宅每層樓面墻上住宅每戶如戶門上重要珍稀樹木引導標志小區平面示意圖項目平面示意圖方向指示牌小區入口項目入口道路交叉口,重要公共設施周邊(如客戶服務中心、會所、公廁等)警示標志環境警示標牌工作場所警示標牌有危險的水邊、臨空面,限制進入的植物區域等設備機房、設備管井、消防監控中心等限制進入區域交通標志交通標牌行車線、人行橫道線等道路標線車庫標識系統道路交叉口、彎道、坡道等處禁止、警告、提示標牌小區主干道、路邊停車帶、集中人流穿越道路處等室內車庫公告標志宣傳欄公告牌小區入口、中心休閑區等人流集中處各住宅單元入口小區導視系統應與建筑及景觀設計風16、格相協調。 小區及項目出入口門禁刷卡處應設計雨棚。 小區及項目設有周界防越監控的圍墻線型宜平直,控制轉折數量,應設計保安巡邏通道。 小區內保安崗廳的設置位置應結合項目圍合方式及人流流線設計而確定,保安崗廳平面凈空尺寸宜為13001700 。 危險地段如高差大于2m,臨空面應設環境欄桿,欄桿應為立桿,且間距不應大于110 ,如無單獨設計時,環境欄桿詳第二部分圖5。 小區內座椅、垃圾筒、活動樹池等應與建筑及景觀設計風格相協調。 廣場、步道等硬質鋪裝場地應作排水設計。4.2 軟質景觀 有毒、有刺植物品種不應布置于人流通道及活動場地周邊。水景邊不宜種植落葉喬木。 綠化樹種植應與攝像及監控系統配合,喬木17、樹冠邊緣距安裝有紅外對射監控系統的圍墻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 m。 喬木種植與建筑物之間應有合理間距,喬木中心距建筑物有窗外墻或陽臺不應小于3m,距無窗外墻不應小于2m。 小區道路交叉口一定范圍內,不應栽種高度大于0.8m的灌木或喬木,以保證行車安全視距。 地下室屋頂平臺綠化種植土設計厚度宜為600800 ,可滿足灌木及小喬木栽種需要。較大的喬木則應采用局部堆土或設置樹池方式種植。如平臺面積過大需增加濾水層設計時,總厚度宜為8001000 。4.2.6 若停車位離住宅較近,宜在停車場與住宅窗之間密植植物,以遮擋視線和汽車燈光。4.3 水景景觀 人工水景水體深度不應大于500 ,水池底部應設計排水口18、及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以便清洗池底,水體應采用循環水系統,水泵出水口應高出水池液面。 自然生態水體當最深深度大于1 m時,宜沿水體周邊作深度小于1 m,寬度大于2 m的淺水區。如不能設淺水區時,應于駁岸邊設置高度11.2m的防護欄桿。4.3.3 室外游泳池最深處不應超過1.6m。4.3.4 應設深度為0.6 m的淺水區作為兒童游泳池,其面積不宜小于游泳池總面積的1/3,其與游泳池深水部分宜用柵欄隔開。4.3.5 室外游泳池區域同周邊公共區域應作隔離設計,且隔離帶應能遮擋視線。4.4 景觀水電4.4.1 景觀給排水管宜采用UPVC和PPR管材。4.4.2 水景水位控制,應設置可靠的自動補水裝置和19、溢流管路。4.4.3 補水池宜適當加大,減少使用中的“自來水”補水量。4.4.4 綠化灌溉點應按半徑不大于50 m配置。綠化灌溉點不應設在底層住宅廳及臥室窗外5m范圍內。4.4.5 室外清潔用水給水點應設置在車行道、人行通道邊緣,最好與下水道管井位置相鄰,間距宜為100-150 m,室外清潔用水給水點應配下水,采用下沉式埋地設計并接入就近的雨、污水管井。室外清潔用水點與綠化灌溉點應合并設置。50以上公用上人屋頂或露臺當附近無給水點時宜設置清潔用水給排水點。4.4.6 人行步道照明應選用光線向下的燈具,避免眩光,光源宜為9w節能燈。當人行步道一邊有墻體時宜選用嵌入式壁燈。光源高度宜為30012020、0 之間,燈具布置間距宜為46m,在有階梯路段,燈具則應布置于每段臺階的第一級與最后一級位置。4.4.7 車行道照明,小區主干道燈具安裝高度宜為6m,間距宜為25m,光源宜為150w高壓鈉燈;次干道燈具安裝高度宜為44.5m,間距宜為20m,光源宜為70w高壓鈉燈。且均應為單頭燈。4.4.8 景觀照明應按項目分設單獨回路,以便單獨計量,其路燈、景觀燈等應進行分段或分區交叉控制,便于在不同時段和季節適當開啟。4.4.9 景觀用水總表宜按每一封閉項目及公共區域分別設置,每區域內的景觀水景用水和清潔綠化用水也宜分別設表。5. 道路及室外停車場5.1小區內道路設計應一次到位,以免日后更改引起客戶糾紛。21、5.2混凝土抹面時不應在混凝土表面灑水或撒水泥以免混凝土路面起砂、剝落。5.3 機動車道上的排水溝溝蓋板宜選用帶膠邊的鑄鐵產品或樹脂產品,不宜選用水泥蓋板。5.4 室外停車位尺寸為2.55m,車位鋪裝后方應有至少1m無障礙空間以方便停車。5.5當室外停車位后方臨空高差超過500 時,應在每個車位后方臨空面加裝擋車障礙物。可選用鋼管、預制混凝土塊、成品橡膠塊等作障礙物,高度宜為80-100 。5.6 小區車行道路面材料宜選用改性瀝青或天然石材或預制水泥制品,不宜采用現澆混凝土,改性瀝青材料宜選用AC-10,坡度大于12% 路段可選用SMA。5.7 小區主干道寬度宜為6000 ,當于一邊設置單向停22、車帶時,寬度宜為75008000 ,次干道(雙車道)直線段寬度宜為5000 ;曲線段(平曲線半徑小于75 m時)寬度宜放寬為5500 ;次干道(單車道)、非消防車道寬度宜為3000,曲線段(平曲線半徑小于75 m時)宜放寬為3500 。5.8 人行通道設計應考慮人的行走習慣合理確定線路,避免小于90的轉折。5.9 減速帶固定螺栓應設混凝土基座,詳第二部分詳圖7。5.10車行道與停車位相鄰布置時,停車位與車行道的高差不應大于80 。5.11道路邊臨空且高差大于3m時應設擋車裝置。5.12 車行道在同一坡向的長度超過30m時,應設橫向截水溝,截水溝作法詳第二部分第1條。 第二部分:重點部位構造作法23、及典型構造節點1. 車行道截水溝作法詳西南04J J812-9/3,蓖子見詳圖集第1頁2. 人行道截水溝作法按西南04J J812-2b/3,蓖子見詳圖集第1頁3. 擋墻截水溝作法按西南J812-7/3,明溝4. 建筑雨水溝作法按西南J812-2a/3,明溝5. 小區車道斷面圖詳圖集第2頁6. 平臺屋面構造作法6.1 600800 厚種植土6.2 聚脂無紡布濾水層(120G/M2),四周上翻100 高,端部通長用粘結劑50 高6.3 100120 厚卵石排水層,卵石粒徑上層1020 ,下層3050 (或其它新型滲、排水片材)。6.4 聚脂薄膜隔離層6.5 4厚SBS防水層 6.6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6.7 1:6水泥爐渣找坡層,最薄30 厚(應設置排汽孔)或:結構找坡(當平臺面積較大時)6.8 鋼筋混凝土屋面板;7. 移動保安亭標準圖詳圖集第3頁。8、物業室外清潔取水點詳圖集第4頁。9、擋墻欄桿詳圖集第5頁。10、隔離島詳圖集第6頁。11、減速帶固定螺栓混凝土基座詳圖集第7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