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研究院動力站住宅樓工程鋼筋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2593
2022-09-14
11頁
100.04KB
1、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動力站住宅樓工程鋼筋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審批人: 江大智2009年3月一、 第一章、 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項目名稱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動力站住宅樓2、工程地點北京市豐臺區云崗路7號3、建設單位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動力站4、設計單位北京航天海鷹建筑設計所5、監理單位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6、質量監督單位航天三院第三監督站7、施工總承包單位北京誠通新新建設有限公司8、施工主要分包單位唐縣留九星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9、資金來源建設單位自籌10、合同承包范圍建筑安裝、裝修11、結算方式合同價加洽商增減賬12、合同工期550天13、合同質量目標合格 結構長城杯工程14建筑面2、積24875.14平方米15、結構形式基礎:筏基 主體:框架剪力墻 16、建筑層數地上:15層 地下:2層17、建筑高度檐口高度:44.7米 建筑總高:48.45米第二章、 監理依據文件及標準主要規程規范類別名稱編號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200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9-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3-91建筑地基基3、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04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行業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4、規程JGJ/T10-9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2002)JGJ130-200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42004主要圖集類別名稱編號國家國家建設標準圖集(J、G、S、K、R、D、X)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204G101-3、4建筑5、物抗震構造詳圖03G329-1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97G329-2、79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97(03)G329-36地方建筑構造通用圖集88J建筑設備施工安裝圖集91SB建筑電氣通用圖集92DQ主要標準類別名稱編號國家鋼筋焊接接頭實驗方法標準JGJ/T27-2001建筑工程飾面磚粘接強度檢驗標準JGJ110-9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行業建筑結構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DBJ/T01-69-2003建筑長城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DBJ/T01-70-2003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DBJ01-83-2003第三章、施工工藝要求及監理控制要求。(一)鋼筋工程質量控制要點6、一、 材料報驗與監理工作質控重點1砼結構所采用熱軋鋼筋的質量應符合現行標準的規定。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本批量(爐號)試驗報告單,每捆(盤)均應有標志。2 進場時按爐批號及不同直徑分批檢驗,每60t為一批,不足60t亦算一批。檢查內容包括查對標志、外觀檢查并按規定抽取試樣,做力學性能試驗,監理見證取樣不得低于30。經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在鋼筋加工中,如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情況,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份或其他專項檢驗。4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結構縱向受力鋼筋應進行檢驗,其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要求:(1) 抗拉與屈服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2) 鋼筋屈服強度實測值與7、鋼筋的強度標準值的比值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按一級抗震設計時1.25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按二級抗震設計時1.45 鋼筋運輸儲存不得損壞標志,并分批分別堆放整齊,避免銹蝕或油污。6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應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需要代換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并符合下列規定:(1) 不同種類鋼筋代換,按鋼筋受拉承載力相等的原則進行。(2) 當構件受抗裂、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代換后應進行抗裂、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3) 代換后,應滿足砼結構設計所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直徑、根數等要求。(4) 對重要受力構件不宜用I級光面鋼筋代換變形(帶肋)鋼筋。(5) 梁的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68、) 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代替原設計中的鋼筋,當必須代換時,應滿足本節4的要求。(7) 予制構件吊環,必須采用未經冷I級熱軋鋼筋制作,嚴禁以其他鋼筋代換。二、鋼筋加工的質控要點1.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污染和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凡屬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一律不得使用。2. 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調直鋼筋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 采用冷拉調直法時,可同時敲擊除表面銹斑,但要控制冷拉率,其中I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級、級鋼筋冷率不宜大于1。(2) 冷拔低碳鋼絲宜在調直機上調直,調直后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抗拉強度不低于9、設計要求。3. 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1) 級鋼筋末端需要作18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用于輕骨料砼結構時其彎曲直徑D不應小于3.5d。(2) 、級鋼筋末端需作90。或135。彎折時,級鋼筋的彎曲直徑D應不小于4d,級鋼筋不宜小于5d。(3) 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宜小于5d。4. 箍筋末端應作彎鉤其形式要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1) 級鋼筋其彎鉤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2) 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對一般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的10倍10、。5.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的控制值如表4: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mm) 表4項目允許偏差彎起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二)鋼筋綁扎與安裝質量控制要點一、鋼筋的綁扎質量監控要點1. 鋼筋的交叉點應采用鐵絲綁牢。2. 板和墻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全部扎牢。3. 梁和柱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位置。4. 在柱中豎向受力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平面與模板平面夾角應為45。角,對多邊形柱應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對于圓11、形柱鋼筋的彎鉤平面應與模板的切平面垂直。5. 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1) 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2) 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I、II級鋼筋可不做彎鉤。(3) 直徑不大于12mm受壓I級鋼筋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并在中心和兩端綁牢。(4) 受拉鋼筋的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表15的規定。受壓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一般取受拉筋搭長度r的0.7倍。 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 12、兩根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長度,以較細的直徑計算。受拉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 表15鋼筋類型砼強度等級C20C25高于C25I級鋼筋35d30d25d月牙紋II級45d40d35dIII級55d50d45d冷拔低碳鋼絲300mm注:當I、II級筋d25mm時,應按表增加5d采用。當螺紋鋼d25mm時,應按表減少5d采用。二、綁扎網和骨架時質控要點1. 綁扎網和骨架,其外型尺寸的允許偏差應按表16上數據控制。綁扎網和骨架的允許偏差 表16項目允許偏差(mm)網的長、寬10網眼尺寸20骨架的寬及高5骨架的長10箍筋間距20受力鋼筋間距10排距52. 焊接骨架和焊接網采用綁扎連接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13、 焊接骨架和焊接網的搭接接頭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焊接網在非受力方向搭接長度宜為100mm。(2) 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網在受力方向搭接長度應符合表17的規定。(3) 受壓鋼筋搭接長度為受拉筋的0.7倍。受拉焊接骨架和網綁扎接頭長度 表17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20C25高于C25I級鋼筋30d25d20d月牙紋II級鋼筋40d35d30dIII級鋼筋45d40d35d冷拔低碳鋼絲250mm注: 除符合17表要求外在受拉區不得小于250mm在受壓區不得小于200mm。 用螺紋鋼d25mm時,表中應再增加5d。 用螺紋鋼d25mm時,表中應再減少5d。 有抗震要求時應再增加5d。 用輕骨料砼14、時,搭接長度應增加5d。三、鋼筋綁扎的其他規定和技術要求:1. 各受力筋的綁扎接頭應相互錯開。2. 從任一幫扎中心至搭接長度L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幫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積占受力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以下規定:(1) 受拉壓不得超過25。(2) 受壓區不得超過50。(3) 幫扎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且不應小于25mm。3. 受力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具體要求時,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并符合表18的有關規定。且應注意:(1) 板、墻、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梁桂中箍筋和構造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2) 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mm) 表18環境與條件構件名稱砼強度等級低于C25C25C30高于C30室內正常環境板、墻、殼15梁柱25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板、墻、殼352515梁柱453525有墊層基礎35無墊層704. 安裝鋼筋時,配置的鋼筋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幫扎或焊接的鋼筋網和骨架,不得有變形、松脫開焊。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9的有關規定。鋼筋位置允許偏差(mm) 表19項目允許偏差受力筋的排距5鋼筋彎起點位置20箍筋、橫向鋼筋間距幫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焊接予埋件中心線位置5水平高度30受力鋼筋保護層基礎10柱梁5板、墻、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