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運營與維護績效考核管理辦法(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2597
2022-09-14
24頁
1.40MB
1、-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運營與維護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第一條為了保障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以下簡稱“規劃三街”)運營與維護,提高臨汾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市化發展質量,全生命周期有效監督、監控規劃三街運營與維護績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臨汾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運營、維護和管理活動。第三條第三條 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運營維護各參與方的定義(一)甲方:臨汾市市政公用局,為本項目實施機構,負責本項目合同的簽訂和實施。(二)乙方:XX 公司,是為運營、維護和移交本項目而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XX 公司(以下簡稱“項目公司”):由臨汾2、市市政府授權臨汾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有限公司(政府出資方)與中標的社會資本方共同組建項目公司。(三)運營維護承包商:項目公司在報經甲方事先書面同意后,按照甲方事先書面認可的遴選方式、資格條件等選精選資料-擇的專業臨汾市規劃三街道路工程運營單位,負責本項目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第二章 運營與維護績效考核第四條第四條 基本規定(一)市政道路的養護應包括道路設施巡查、養護工程和檔案資料。道路設施應包括車行道、人行道、路基、分隔帶、各種設施井、路燈、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牌、標線及其它附屬設施。(二)市政道路的養護、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市政道路的養護維修作業應以機械化施工為主。2.市政道路的養護管理部3、門應備有應急、搶險、救援人員及設備。3.市政道路上的防眩、防撞、隔離、誘導等設施出現破損、缺失應立即維修、補齊。(三)市政道路的養護應按養護里程配備養護設備、檢測設備及專業養護技術人員。(四)市政道路養護單位應建立養護技術檔案,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市政道路應以每條道路為單位建立檔案。2.養護技術檔案應包括道路的基本技術數據,各類施工技術文件,巡檢、年檢的檢測資料和圖片等。第五條第五條 路基養護工作標準精選資料-(一)一般規定1.市政道路路基養護應包括路基結構、路肩、邊坡、擋土墻、邊溝、排水明溝、截水溝等。2.路基應保持穩定、密實、排水性能良好。3.路基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路肩應無坑槽、4、沉陷、積水、堆積物,邊緣應直順平整。(2)土質邊坡應平整、堅實、穩定,坡度應符合設計規定。(3)擋土墻及護坡應完好,泄水孔應暢通。(4)邊溝、明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坡度應順適,無雜草,排水應暢通。(5)對翻漿路段應及時維護處理。(二)路基翻漿1.對易發生翻漿的路段應加強預防性養護工作。雨季前,應檢查整修路肩、邊溝,補修路面碎裂和坑槽;雨季后應疏掏排水設施,修理邊溝水毀;冬季應及時清除路面積雪,填灌修補裂縫。2.翻漿路段必須查明原因,對病害的范圍、一般發生時間、氣候變化、病害表面特征、路面結構、平時的養護情況等進行詳細調查分析,作出記錄,并應確定其治理方案。(三)路 肩精選資料-1.路肩應平整、5、堅實。2.路肩出現車轍、坑槽、路肩邊緣積土,應及時處理。(四)邊 坡1.邊坡的坡面養護應保持設計的坡度,表面平順、堅實。應經常觀察路塹邊坡的穩定情況,及時處理危巖,清除浮石。2.邊坡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邊坡出現沖溝、缺口、沉陷及塌落時應進行整修;(2)路塹邊坡出現沖溝、裂縫時,應及時填塞搗實;如出現潛流涌水,應隔斷水源,或采取其他措施將水引向路基以外。3.邊坡經加固后形成的護坡,應加強養護與檢查,發現損壞應及時修理。(五)邊溝、排水溝、截水溝邊溝、排水溝和截水溝的淤積物應及時清除,溝內流水應暢通,斷面完好。對溝斷面破損應及時整修恢復。第六條 隧道工程養護(一)一般規定1.隧道營運管理包括6、交通管理、管理設施與安全設施。2.隧道工程運營與維護包括:隧道結構(主要指襯砌和洞門)的養護和附屬設施。3.隧道工程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精選資料-隧道養護工作范圍包括:洞身、洞門、路面和兩端路塹、防護措施、排水系統、洞口減光設施以及通風、照明、標志、標線、監控、消防、防凍、消音等設施的檢查、保養、維修和加固。(二)隧道維修保養檢查1.經常檢查系統地了解隧道建筑物的一般技術狀態,發現病害并調查需要修理的工作量。以目測為主,每日一次,由隧道養護巡檢組負責。2.定期檢查詳細了解建筑物各部分的狀態,特別是洪水前后的情況,發現病害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確定需要修理的工作項目和工作數量,并按性質劃分維修、大7、修和基建范圍,作為制定和修訂年度計劃的依據。3.特殊檢查對有嚴重病害,要作特別檢查。當發生交通事故、起火爆炸、自然災害及結構嚴重損壞時,應及時進行特殊檢查,分工原則同定期檢查。(三)隧道檢查與養護工作內容1.檢查襯砌的變形和裂縫狀況,洞內滲漏水狀況,及時進行針對性處治。2.檢查路面、人行道并修理損壞部分。3.檢查各種標志、標線及用白色反光材料涂刷部位,如有污染、缺損,及時清掃、修理、涂料、刷新。精選資料-4.檢查隧道附屬設施,維護并確保通風、照明、通訊、監控、消防、消音等設施經常處于完好狀態。5.檢查隧道內外排水系統,修理損壞部分,定期疏通,保持暢通。6.及時清除隧道內外的塌(散)落物、隧道口8、邊仰坡上的危石、積雪、積水和掛冰。7.經常保持洞內各部的清潔,以提高照明和引導視線的效果。8.維護洞口減光設施和樹木花草的完好。9.定期檢查洞內有害氣體含量、路面亮度、煙霧濃度及燥聲值。第七條第七條 瀝青路面養護(一)常見破損的維修1.裂縫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縫寬在 1Omm 以內的,應采用熱瀝青灌縫,縫內潮濕時應采用乳化瀝青灌縫;(2)縫寬在 1Omm 以上時,應采用細粒式熱拌瀝青混合料或乳化瀝青混合料填縫。2.坑槽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坑槽深度已達基層,應先處治基層,再修復面層;(2)在低溫寒冷季節,可采用瀝青冷補材料處治;精選資料-(3)當采用熱修補方法時,應先沿加熱邊線退9、回1OOmm,翻松被加熱面層,噴灑乳化瀝青,加入新的瀝青混合料,整平壓實;(4)修補的坑槽應為順路方向的矩形,坑槽四壁不得松動且必須涂刷粘層油,槽深大于 50mm 時必須分層攤鋪壓實。3.擁包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擁包峰谷高差不大于 15mm 時,可采用機械銑刨平整;(2)擁包峰谷高差大于 15mm 且面積大于 2m2時,應采用銑刨機將擁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至少 30mm,清掃干凈后,噴灑粘層油,并采用熱瀝青混合料重鋪面層;(3)基礎變形形成的擁包,應更換已變形的基層,再重鋪面層。4.沉陷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土基和基層已經密實穩定,可只修補面層;(2)土基或基層被破壞時,應10、先修補基層,再重鋪面層;(3)橋涵臺背填土沉降時,應先處理臺背填土后再修補面層。正常沉降時,可直接加鋪面層。5.車轍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車轍在 15mm 以上時,可采用銑刨機械清除;精選資料-(2)當聯結層損壞,應將損壞部位全部挖除,重新修補;(3)因基層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車轍,應先修補基層。6.波浪(搓板)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波浪(搓板)的波峰與波谷高差起伏大于 15mm 時,應采用銑刨機削平;(2)當銑刨后的路面露出粗骨料或底面層時,應重鋪面層,且厚度應大于 30mm(3)當局部強度不足時,應先修補基層,再重鋪面層。7.麻面與松散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已成松散狀態的面層11、,應將松散部分全部挖除,重鋪面層,或按0.81.Okgm2的用量噴灑瀝青,撒布石屑或粗砂進行處治;(2)瀝青面層因不貧油出現的輕微麻面,可在高溫季節撒布適當的嵌縫料處治;(3)大面積麻面應噴灑瀝青,并撒布適當粒徑的嵌縫料處治;(4)城區可采用稀漿封層或微表處等方法維修。8.泛油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輕微泛油的路段,可撒 35mm 粒徑的石屑或粗砂處治;精選資料-(2)較重泛油的路段,可先撒51Omm 粒徑的石屑采用壓路機碾壓。待穩定后,再撒 35mm 粒徑的石屑或粗砂處治;(3)嚴重泛油路段,應將含油量過高的軟層銑刨清除后,重鋪面層。9.脫皮的維修應符合下列規定:(1)封層的脫皮,應清除12、已脫落和松動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層;(2)瀝青面層層間產生脫皮,應將脫落及松動部分清除,在下層瀝青面上涂刷粘層油,并重鋪瀝青層。10.啃邊的維修應將破損的瀝青面層挖除,補砌路緣石,在接茬處涂刷粘結瀝青,再恢復面層。第八條第八條 其他路面養護(一)塊石鋪砌路面1.塊石鋪砌路面應設基層、墊層(整平層),且強度滿足交通荷載要求。石塊之間應采用填縫料嵌填密實。2.塊石鋪砌路面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保持路面整潔;(2)填縫應保證飽滿;(3)填縫料破碎時應重新勾縫;(4)春季和雨季應增加巡檢次數,排水系統應通暢。精選資料-3.塊石路面補修質量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第 113、3.4.2 條的規定。(二)水泥混凝土預制砌塊路面1.砌塊路面的養護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第 13.4.2 條的要求。2.砌塊路面的小修應包括下列內容:(1)局部砌塊的松動、缺損、錯臺;(2)局部沉陷、壓碎,檢查井四周爛邊;(3)砌塊路面上的局部掘路修復工作。3.當砌塊路面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及時安排中修或大修工程:(1)縱橫坡度不滿足設計要求,出現大面積積水;(2)砌塊路面狀況指數 PCI 小于 50;(3)掘動道路寬度超過 23,面積大于該路段總面積的 12;(4)彩色砌塊顏色大面積脫落。4.大中修工程必須進行施工維修設計或施工方案設計。5.局部更換的砌塊,其顏色14、圖案、材質、規格宜與原路面一致,路面磚強度和最小厚度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表 8.2.5 的規定。6.砌塊路面的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精選資料-(1)鋪砌必須平整、穩定,灌縫應飽滿,不得有翹動現象;(2)面層與其他構筑物應接順,不得有積水現象。8.砌塊路面的檢查驗收質量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第 13.4.2 條的規定。第九條第九條 人行道的養護(一)一般規定1.人行道養護應包括人行道基層、面層及人行道無障礙設施、人行道緣石、樹池和踏步等。2.對人行道及其附屬設施應經常巡查,并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第 4.215、.4 條的要求。3.人行道及其附屬設施應處于完好狀態,人行道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表面平整,無積水,砌塊無松動、殘缺,相鄰塊高差符合要求;(2)緣石、踏步穩定牢固,不得缺失;(3)樹池框不得凸起、殘缺;(4)人行道上檢查井不得凸起、沉陷,檢查井蓋不得缺失;(5)盲道上的導向磚、止步磚位置應安裝正確。(二)面層養護1.面層養護應包括下列內容:精選資料-(1)砌塊填縫料散失的補充;(2)路面磚松動、破損、錯臺、凸起或凹陷的維修;(3)較大面積的沉陷、隆起或錯臺、破損的維修;(4)檢查井沉陷和凸起的維修。(5)面層砌塊縫隙應填灌飽滿,砌塊排列應整齊,面層應穩固平整,排水應通暢。(三)人行道基礎16、養護1.人行道兩側立緣石不得缺失。形成坑槽的路面磚及安裝話亭、報箱、燈桿、工作排架等形成的洞穴,應及時修補。2.當人行道變形下沉和拱脹凸起時,應對基礎進行維修。(四)緣石養護1.緣石應保持清潔,冬季應及時清除含有鹽類、除雪劑的融雪。2.混凝土緣石應經常保持穩固、直順,發生擠壓變形,拱脹變形應予以調整,調整后的緣石應及時勾縫。3.更換的緣石規格、材質應與原路緣石一致。4.緣石養護質量標準應符合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的規定。(五)樹池、踏步養護1.樹池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樹池邊框應與人行道相接平整;精選資料-(2)混凝土樹池出現剝落、露筋、翹角、拱脹變形,鑄鐵類、再生17、塑料類的樹池出現斷裂、缺失應及時維修更換。4.踏步破損或失穩,應及時維修。5.維修踏步每階高度應一致。當踏步頂面為貼面時,應具有防滑性。第十條第十條 綠化工程養護(一)一般規定綠化工程養護管理工作的內容:澆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松土除草、補栽、扶正支撐、綠地容貌、安全施工等(二)綠化工程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樹木的養護(1)中耕除草經常對喬木、灌木下的大型野草進行鏟除,特別對樹木危害嚴重的各類藤蔓。除草結合松土時,注意不能過淺也不要過深,因為太淺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過深又會傷害苗根;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結的土壤,在蒸騰旺季須及時松土,松土范圍約為樹冠覆蓋面的 2/3,18、深約 20cm;精選資料-中耕除草應選在晴朗或初晴天氣,土壤不過分潮濕的時候進行,深度以不影響根系生長為限。(2)澆水對新栽植的樹木應根據不同樹種和不同立地條件進行適時、適量的澆灌,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已栽植成活的樹木以雨水為主,灌木在連續 1 個月以上出現旱情時,應進行抗旱灌溉;夏季灌溉宜早、晚進行,冬季灌溉選在中午進行,灌溉要一次澆透。(3)施肥樹木生長在土壤中,除需要適當的溫度、日光、空氣和水分外,還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養分不足,樹木就不能很好生長和發育。樹木所需要的養分一方面是土壤供給,但這部分養分不能滿足植物需要,另一方面是靠施肥,向土壤中加添養料,供給樹木生長需要。我們所做的施肥19、就是為了滿足樹木對養分的要求。樹木休眠期需施基肥(冬天),一般一年一次;樹木生長期施薄肥,可按照植株的生長勢進行;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穴,根據植株根的伸展幅度確定位置,一般為主干直徑的 3 倍處,分 4 個方向挖 4 個穴,深度和寬度約 2530cm,施肥應避免觸及根、葉,施精選資料-后及時覆土;基肥施肥量應根據樹種、樹齡、生長期以及土壤理化性狀等條件而定。施用的肥料種類視樹種、生長期及觀賞等不同要求而定,主要肥料為有機肥(豆餅肥),早期欲擴大冠幅,宜施氮肥;施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要選天氣晴朗,土壤干燥時施肥,如在陰雨天施肥,由于樹根吸收水分慢,不但養分不易吸收,而且肥分不會被雨水沖失20、,造成浪費。B、施用的肥料要充分腐熟,并用水稀釋后才能施用,否則樹木反會有害。C、由于樹木的根群分布廣,吸收養料和水分全在根須部分,因此,施肥要在根部四周,不要靠在樹干的地方。(4)病蟲害防治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對癥下藥,噴灑均勻;常用農藥樂果、鉀胺磷、多菌靈、百菌清、托布津,按 1:8001:1000 比例稀釋使用;如發現鉆心蟲,應鉆洞治蟲,農藥比例為 1:2 稀釋使用。(5)修剪整形與保護冬季休眠期進行一次修剪,以整形為主,培養樹木骨架,修除枯死病蟲枝、冗枝,清除藤蔓;修剪下垂妨礙人們觀瞻和活動枝條,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剪,保持樹形自然優美,修剪下的枝葉要立刻清除,以免干枯影響精21、選資料-美觀;修剪時,切口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呈 45度傾斜,剪口要平整,應涂園林常用防腐劑。對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防扯裂;設立防風障,用草繩包扎樹干或涂上一層防凍涂料等防寒措施;凡易受凍害的樹木,冬季應采取根際培土,枝葉積雪時應及時清除。2.草坪的養護草坪為禾本科,特點平整度較好,耐旱、耐踐踏,病蟲害較少,養護要求一般為夏天抗旱、雨季施肥、日常修剪、除雜草。(1)除草夏天一般隔一段時間除草一次,草坪中雜草應及時挑除,常年保持草坪中無高大雜草,純凈率達 90%以上。(2)澆水水是草坪生長的重要物質,土壤干燥時,應及時澆水,保證草坪無缺水現象發生。噴灌時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22、透的原則,在澆足澆好返青水與封凍水外,還應視生長季節,根據不同草種的抗旱性、土壤性質和氣候狀況,合理澆水,早晚進行,忌中午酷熱時澆水。雨季要適當少澆或不澆。同時注意雨后及時排水,避免草坪內積水,以防爛根,引發病精選資料-害。(3)施肥施肥是草坪管理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措施。春秋季為冷季型草的生長旺季,應結合長勢和土壤狀況大量施肥;夏季冷季型草長勢衰弱,生長緩慢,一般不施肥,特別是不施用純氮肥,主要在雨季施肥,一般幾個月一次,生長季節可按具體情況追施化肥;可在入夏時施一些有機肥或緩效態的復合肥。不同種類的化肥,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因此選用的化肥品種不同,施用量應分別計算。肥料主要為氮磷鉀肥、復合肥等,23、氮、磷、鉀比例為 5:4:3,根據草坪面積每平方米用量約 320g,要求播撒均勻;施肥應保持草坪生長旺盛,無營養不良等現象。(4)病蟲害防治草坪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定期藥劑防治,做好病情、蟲情預測工作,及時防治,“治早、治小、治了”。(5)修剪、平整適當的修剪,有利于草坪的生長和擴繁,當生長快速草坪達一定高度時就應修剪。修剪頻次:夏天修剪的次數稍多一些,其它季節修剪次數較少一些,在土壤不潮濕且松軟時進行;精選資料-軋草前必須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礫、樹枝等雜物;軋草要平整,邊角無遺漏;凡低洼常年積水處,要填土整平或淺溝排水,空禿地段應及時補植,保證草坪的覆蓋度和致密度。3.綠化帶的24、養護(1)除草每巡查綠化帶發現有雜生植物、爬藤等應及時予以連根清除,如果雜草比較繁多,可正常使用選擇性除草劑進行清除,以保證綠化帶的生長。(2)澆水以保濕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漬,以免引起爛根,影響生長;因天氣炎熱干旱而出現特缺水時,則必須相應增加澆水次數,保證所有植物不因缺水而出現萎蔫。(3)施肥基肥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3 個月施一次緩溶肥,施肥時應嚴防肥料粘在枝葉上或撒落路邊,肥料不許成堆貼近植物根部。必要時還進行根外施肥。4.病蟲害防治在遇到一些常見的蟲害時,提倡生化物防治、人工防治,使用農藥必須以不傷害工人的健康為前提,盡量使用高效低精選資料-毒農藥,噴藥時25、將噴藥槍伸入植物內從葉背面噴。在使用農藥時,必須在晴朗無風的天氣一次性完成,噴藥后4 小時內下雨的,要待天晴后重噴。使用小型霧器或手動噴霧器噴灑,避免藥液擴散,影響周圍人員健康。5.修剪整形綠化養護要定期修剪,根據不同季節,長勢,合理安排修剪期。修剪一是有利于抑制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則枝生長,墻體豐滿,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滿足設計欣賞效果。(1)定期修剪,待新的枝葉長至一定長度時進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間隔時間過長會失形,必需進行修剪,每次修剪原則上不超過上一次剪口;(2)修剪要求刀口鋒利緊貼籬面,不漏剪重剪,旺長突出部分多剪,弱長凹陷部分少剪,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修剪后26、應徹底清理剪下的枝條;(3)中午、雨天、強風、霧天不宜修剪,修剪時身體不能壓著植物,如果植物太寬可分別在兩邊進行修剪;(4)生長不良或遭受病蟲害而嚴重變形的植株應及時用大小相當的同類植株予以更換,以保持美觀。第十一條第十一條 道路附屬設施的養護(一)分隔帶及護欄精選資料-1.分隔帶及護欄應保持整齊、清潔、無缺損。當損壞或丟失,應按原設計的樣式、顏色及時修補。2.防撞墩類分隔帶應保持整齊、醒目,定期清洗。3.路緣石類分隔帶,應按路緣石維修標準進行檢查、維護。4.金屬類護欄,宜定期清洗。當油漆脫落面積較大、有銹蝕現象,應重新刷涂油漆。(二)標志牌1.路銘牌、指示牌應經常保持整齊、清潔。2.路銘牌、27、指示牌出現松動或傾斜等現象時應及時進行修復,對嚴重破損的路銘牌應及時更換。(三)檢查井、雨水口1.路面上的檢查井蓋、雨水口,應安裝牢固并保持與路面平順相接。檢查井及其周圍路面 1.5m1.5m 范圍內不得出現沉陷或突起。2.檢查井井座、雨水口出現松動,或發現井座、井蓋、井箅斷裂、丟失,應立即維修補裝完整。3.在路面上設置的其他種類的檢查井,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鑄鐵檢查井蓋CJT3012-1993 的規定。5.維修后的檢查井、雨水口,在養生期間應設置圍擋和安全標志加以保護。精選資料-(四)附屬構筑物、標志、防護等其他設施病害與缺陷的界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施變形、缺損:設施殘缺、位置不當、式樣28、尺寸顏色不規范、不鮮明等;(2)設施損壞:設施出現斷裂、沉陷、傾斜、脫落等局部損毀者;(3)設施功能失效:道路附屬構筑物因各種原因無法正常使用。第十二條第十二條 巡查養護工作制度及安全防護(一)巡查的基本要求和方式1.基本要求巡查人員每天進行一次日常巡查。雨季和暴雨時應采取加強巡查措施,安排專職巡查人員。所有的巡查都應是按計劃進行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目標。巡查人員應及時做好巡查記錄,把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匯總整理提交給項目資料人員存檔并及時上報給項目公司。2.巡查方式巡查方式包括日常巡查,定期巡查和緊急巡查等。(1)日常巡查:每日巡查一次。巡查人員采用乘坐機動車、電動車和下車人工步行相29、結合的方式,節假日不休息照常巡查,雨季和暴雨時加強巡查頻次。精選資料-(2)定期巡查:由項目公司派專業技術人員完成。按照規定的期限由專業技術人員對需要進行定期檢查的設施進行全面的技術狀況檢查。(3)緊急巡查:由巡查組人員完成。根據上級管理部門或者市民提供的緊急情況或者遇到特殊情況(如自然災害天氣,暴雨、大風、重大活動、上級部門特殊通知)需要及時到達指定地點進行巡查。(二)巡查內容1.檢查所轄區段排水管道堵塞和溢冒情況;2.檢查管道溝渠,雨水井淤積情況;3.檢查檢查井井壁的破損情況、井內亂插、亂接排水管道情況;4.檢查所轄區域內占道、開挖、水浸、破壞市政設施情況;5.檢查所轄區域路面及人行道、道30、緣、側平石等損壞情況;6.檢查所轄路面交通標志、標牌及標線的損壞情況;7.檢查所轄區域路燈的運行情況;(三)巡查工作要求巡查人員每日巡查前準備好巡查車輛和工具,按巡查計劃進行巡查。精選資料-1.巡查人員應按巡查要求填寫巡查記錄,按路段、路面、人行道等資料整理交資料管理人員。2.巡查記錄應嚴格按表格填寫,重點注意:(1)巡查表中拍照的時間要和照片的時間一致;(2)拍照的角度和參照物要方便施工人員便于找到的標志性建筑物和路口的位置;(3)巡查道路發現的問題要寫明道路區間范圍;(4)巡查人員需要測量需要施工的具體工程量(如損壞路面的 XXM2、道路緣石尺寸規格,塊數、井蓋的規格、材質等等);(5)巡31、查資料必須每天一份,分門別類,工整清楚;(6)資料接交要有記錄。(四)安全防護措施1.上崗的各類工作人員要穿警示標志工作服、佩戴上崗證,安全文明工作。2.檢查人員在開啟井蓋時應在機動車行駛的方向前設置警示標志,保證工作人員安全;3.若在巡查中發現緊急情況,應及時向項目公司主管領導匯報,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應在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意外事故發生;4.嚴格按照安全文明要求巡查施工,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精選資料-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準時到崗嚴禁工作期間干與工作無關的事;6.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預防不安全事故發生,自覺維護本單位利益和形象;7.項目安全員隨時檢查施工期間的安全措施,措施不到位嚴禁施工;8.所有巡查施工人員除嚴格遵守項目公司安全生產規定外,應嚴格遵守本安全規定。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具體運營與維護考核詳見附表規劃三街運營與維護績效考核評分表。第十四條第十四條績效考核按照PPP項目合同10.10條、16.4.4條執行。精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