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江西段電力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2723
2022-09-14
16頁
114.36KB
1、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江西段電纜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電力工程)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江西段 JXJL-2 標聯合體監理項目部二一三年三月新建鐵路杭州至長沙客運專線JXJL2 標段電纜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人:審 核 人:批 準 人:編制日期:二一三年三月目錄一、監理實施細則編制依據3 二、工程特點3 三、監理的工作范圍和重點5 四、監理流程圖、控制要點、目標及控制手段 5 五、監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3 六、電纜工程旁站監理部位14 一監理實施細則編制依據1.已批準的新建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杭州至長沙JXJL2 標段工程監理規劃2.設計圖紙及相關文件3.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4.高速鐵路電力工程2、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 號5.高速鐵路電力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7-2010)6.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7.現行的相關專業規范、標準二工程特點電纜敷設過程中要求 A 端在上列一側B 端在局前井用戶方向一側主干電纜在托板上的位置彎、曲半徑、拿彎余長定位措施應符合“市話電纜技術規定”的要求如在通道電纜遇有拐彎內角彎或外角彎處電纜必須采用扎帶與托板扎牢防止電纜回位每條上列電纜根據所在局所要求應有標號編碼牌。PVC 電纜在爬架上位置、間距要求與配線架上列點垂直間距一致PVC 電纜拿彎應符合曲率半徑要求采用浸蠟麻線與電纜爬架扁鐵綁扎牢固。成端上列電纜應3、采用 PVC 型號全色譜并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絕緣電阻不低于2000M.KM 和屏蔽接地性能成端電纜采用單裁或雙裁方法應保證芯線絕緣皮無損傷單位線序與色譜一致。成端電纜把線綁扎PVC 纜芯主干部分應纏扎有阻燃性能的聚氯乙烯帶寬為200mm以黃色為主增容擴建應隨舊有顏色。成端電纜把線與總配線架、導引架、電纜爬架的固定綁扎應采用浸蠟麻線扎牢成端把線電纜應處于上線槽中心位置距保安排為 170mm。保安排安裝時要求組件齊全、完好絕緣性能符合標準型號生產廠家、合格證齊備安裝位置正確、牢固地線連接良好、有效與成端把線距離符合技術要求。成端豎接頭要求安裝工藝、質量嚴格擺放定位托架的標準整齊、美觀、規范化。電纜敷4、設前先要進行環境檢查要做到一下幾點a、地下電纜進線室內沒有積水沒有影響布放電纜的障礙物b、布放電纜所經過的人孔、手孔沒有積水、垃圾c、布放電纜的路由上沒有影響機械、車輛施工的障礙物d、布放電纜路由經過路通暢。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為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增強安全、防范和文明生產意識做好防火、防盜工作承包單位根據施工地段現場情況制定施工安全和文明生產措施施工期間必須遵守、維護單位及路由穿越的院落、路口等的安全。具體做到以下幾項要求a、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持有安全部門簽發的出入證及用火證b、地下電纜進線室及人孔、手孔內嚴禁存入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工作場所不準吸煙c、夜間施工照明應加強交流電源5、的管理不準私拉電源線d、承包單位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制訂文明施工公約、措施始終保持地下室、電纜通道、人孔、手孔及工作面的整潔無堆積雜物保持環境衛生。監理人員應檢查承包單位在施工前對設備、器材進行清點、測試合格證、入網證等準備工作情況確保電纜布放順利進行。三監理的工作范圍和重點1.監理的工作范圍:滬昆客專江西段DK430+172-DK569+839范圍內電纜工程2.監理的工作重點21 電纜工程監理重點如下:1、電纜到場后,應進行外觀檢查和絕緣測試,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2、電纜中間接頭和終端頭的制作。3、電纜溝的溝深和電纜的防護尤其是特殊地段的防護。4、過規定管的施工。四監理流程圖、控制要點6、目標及手段一、電纜(流程圖)監理工程師熟悉設計文件,了解施工條件,核對施工圖紙,參加技術交底,審核承包單位交樁復測資料,審核承包單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組織機構及施工機械、人員進場情況、開工條件等。二、控制要點2.1 施工前準備工作2.2.1 監理單位應會同承包單位赴現場核對設計文件,參加技術交底。監理工程師工作內容:1熟悉設計文件,核對施工圖紙;2了解現場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質條件;3掌握設計中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設備;4掌握設計標準及其安裝結構的質量要求。施工準備直埋電纜敷設生產房屋及電纜溝、道內電纜敷設隧道內、橋梁上電纜電纜穿小河、小溪時電纜敷設電纜頭制作安裝工程7、竣工1 審 核 施 工 方 案,核 查 進 場 材 料、設 備、配 件 質量 證 明 文 件 及 測 試 報 告,并 簽 認 報 驗 單。2 對 隱 蔽 工 程、重 點 部 位、關 鍵 工 序 進 行 監 控。3 核 查 安 裝 技 術 記 錄 及 相 關 的 測 試 試 驗 報 告。1督促、檢查承包單位整理、編制竣工文件。2參加工程初驗檢查。2.2.2 監理單位審核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重點檢查施工組織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監理工程師提出修改建議或意見,報建設單位。2.2.3 審核承包單位施工機械、設備、人員進場情況及施工準備工作。2.2.4 審核單位工程的開工報告,報建設單位。2.38、 直埋電纜敷設質量控制2.3.1 電力電纜及材料配件的檢查1審核電纜廠家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及相關技術資料。2確認電纜的規格、型號、長度及電壓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3 電纜外表應無紋擰、鎧裝壓扁、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2.3.2 直埋電纜的敷設質量控制1電纜溝的開挖檢查電纜溝的深度及空越農田時的保護措施。電纜與鐵路、公路、排水溝、城市街道、廠區、街道交叉以及進入建筑物時保護措施。電纜間、電纜管道與建筑物間的最小凈距離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電纜溝開挖的棄土不能堵塞水溝,污染道碴,對損壞的設施應及時恢復原貌。2直埋電纜的敷設質量控制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同溝敷設兩條以上電纜時9、,不得重迭、交叉、扭絞;中間接頭的外殼與相鄰電纜的距離不應小于0.25m;多根電纜接頭要前后錯開,其距離不應小于0.5m;直埋電纜接頭盒外面應有保護盒;電纜終端頭,中間接頭處應留有適當備用長度;電纜樗牌(樁)的安設地點有安裝質量應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4 廠房、電纜溝內、隧道內電纜敷設2.4.1 室內及電纜溝邊、隧道內的電纜外麻護層應剝除,對其鎧裝應有防腐措施;裸鉛包電纜固定處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3.4.2 對可能受到機械損傷及行人易接近處的電纜,應有可靠的保護措施。2.4.3 電纜支架、橋架間距、最上層或最下層支架與溝頂、樓板或溝底,地面的最小凈距及電纜溝或電纜隧道寬度應符合設計和有10、關標準的規定。2.4.4 金屬電纜支架橋架的接地應連接可靠,接地電阻滿足設計要求。2.4.6 垂直敷設或超過 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 2m 固定,水平敷設的電纜,順電纜首末兩端及轉彎,電纜頭的兩端處加以固定。2.5 管道內電纜敷設2.5.1 保護管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 倍,混凝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其內徑不應小于10mm。2.5.2 保護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穿入電纜的彎曲半徑的要求,且彎曲后應無裂紋或明顯凹下,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徑的1%,每根保護管的彎頭不超過3 個,直角彎不超過2 個。2.5.3 當塑料管明設時,直線長度超過30m 時,宜加裝伸縮帶;硬塑料管套11、接或插入深度不小于保護管外徑的2.2 倍。2.5.4 混凝土、陶土管、石棉水泥管等電纜管的敷設地基應堅實、平整,不應有沉陷;管內應無積水無雜物,且應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2.5.5 敷設的電纜管應排列整齊;金屬電纜管外表防腐完好;明敷電纜管的支點距離不宜超過3m。2.5.6 穿入電纜管的電纜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入金屬保護管內。2.5.7 利用電纜保護管作接地線時,接地線應焊接良好;有絲扣的管接頭處用跳線焊接。跳線和接地線的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2.6 橋梁上電纜敷設2.6.1、電纜按進場批次進行檢查,電纜外表應無絞擰、鎧裝壓扁、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電纜的絕緣12、試驗合格;電纜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工程師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見證試驗及觀察檢查。2.6.2、橋上使用的電纜槽道和支架的規格、型號、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電纜槽道應平直,轉彎等過渡組件配合嚴密,支架和鋼制槽道防腐層良好。監理工程師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及觀察檢查。2.6.3、電纜槽、電纜支架在橋梁上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纜槽、電纜支架在切梁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方式以及槽內墊層的規格、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固定牢固。2、電纜槽應齊全無破損,槽口接縫應嚴密。電纜支架排列整齊。2.6.4、橋墩兩端和伸縮縫出的電纜應留有松弛量,松弛部分應有減振措施并固定良好。2.6.5、橋梁兩13、端的電纜應穿鋼管保護,出入口及管口處應密封,引下鋼管應有防止雨水滲入路基的措施。2.6.6、橋梁上電纜槽道蓋板應密封良好。2.6.7、電纜標志牌的裝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內、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2、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訖點;并聯使用的電纜應有順序號。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3、標志牌規格宜統一。標志牌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監理巡視檢查平行檢驗。2.7 電纜穿過小河、小溪時的敷設2.7.1 電纜過小河、小溪采用的保護管的埋深不應小于河床以下0.5m,石質河底可淺埋。2.7.2 使用的電14、纜規格型號和電纜過河位置、線路走向等應符合設計要求;電纜在水底部不應有接頭2.7.3 水底電纜與陸上電纜連接處的接頭應設有錨定裝置;河床及河岸易沖刷的地方,應有防止電纜被供水及流冰沖擊的保護措施。2.8 電纜終端頭與電纜接頭的制作與安裝質量控制2.8.1 電纜及電纜頭附件的規格應一致,零部件完整齊全;電纜耐壓試驗合格。2.8.2 高壓電纜頭的電纜護層剝切長度、絕緣包扎長度及芯線連接強度應符合電纜制作工藝要求。2.8.3 電纜終端頭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相位一致,并與電網相序吻合。2.8.4 電纜頭處金屬護套及鎧裝層應接地良好,采用的接地線截面應符合相關標準。2.8.5 電纜頭的接地電阻,以及與15、相關設備的帶電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2.7 電纜穿過小河、小溪時的敷設2.7.1 電纜過小河、小溪采用的保護管的埋深不應小于河床以下0.5m,石質河底可淺埋。2.7.2 使用的電纜規格型號和電纜過河位置、線路走向等應符合設計要求;電纜在水底部不應有接頭。2.7.3 水底電纜與陸上電纜連接處的接頭應設有錨定裝置;河床及河岸易沖刷的地方,應有防止電纜被供水及流冰沖擊的保護措施。2.8 電纜終端頭與電纜接頭的制作與安裝質量控制2.8.1 電纜及電纜頭附件的規格應一致,零部件完整齊全;電纜耐壓試驗合格。2.8.2 高壓電纜頭的電纜護層剝切長度、絕緣包扎長度及芯線連接強度應符合電纜制作工藝要求。2.8.316、 電纜終端頭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相位一致,并與電網相序吻合。2.8.4 電纜頭處金屬護套及鎧裝層應接地良好,采用的接地線截面應符合相關標準。2.8.5 電纜頭的接地電阻,以及與相關設備的帶電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2.8.6 電纜終端和接頭應采取加強絕緣、密封防潮、機械保護措施。6kV 以上電纜接頭處有改善電纜屏蔽端部電場集中的有效措施,并確保外絕緣相間和對地距離。監理工程師觀察、測量檢查。2.8.7 電纜終端頭的固定方式、接地電阻,以及與相關設備的帶電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監理工程師觀察、測量檢查及見證測試。2.8.8、電纜終端頭與設備連接的金具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正確,固定牢靠。2.8.9 電17、纜的電氣試驗項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且試驗合格。電力電氣設備試驗項目設備名稱試驗項目說明電力電纜1、測量絕緣電阻;2、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3、檢查電纜線路的相位;4、充油電纜的絕緣油試驗。監理工程師查閱試驗報告。2.8.10 電纜線路兩端終端頭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與系統的相位一致。電纜線芯壓接后端子或連接管上的凸痕應修理光滑。2.8.11 電纜頭應安裝固定牢固,電纜頭的防振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列敷設的電纜,其接頭的位置宜相互錯開。施工單位觀察及測試檢查。2.8.12 電纜頭處金屬護套及鎧裝層應接地良好,所采用的接地銅絞線或鍍錫銅編制線的界面應符合表9 的規定。監理單位觀察、測量檢查。18、表 9 電纜頭接地線截面(mm2)電 纜 類 型接地線截面電力電纜150 及以下25 120 及以下16 10 及以下4 控制電纜 2.5 2.8.13 控制電纜終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頭應有防潮措施。2.8.14、電纜標志牌的裝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間、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2)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訖點;并聯使用的電纜應有順序號。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3)標志牌規格宜統一。標志牌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三、監控目標符合設計要求和驗收標準,一次驗收安全質量合格率100%。四、監控手段5.19、1 通過審核有關技術文件、報告或報表等手段進行控制。5.2 通過進行現場監督和檢查的手段進行控制(包括旁站監理、巡視檢查和平行檢驗)。5.3 通過下達指令文件和一般管理文書的手段進行控制。5.4 通過規定監理工作程序,要求按規定的程序工作和活動。5.5 利用支付控制手段進行控制。五監理工作方法和措施器材和原材料到場,監理應進行外觀檢查,并見證施工單位的測試、試驗,對重點關鍵工序管理應旁站。電纜埋設深度可能不夠監理檢驗。電纜穿越鐵路、公路、排水溝等防護措施可能不符合設計要求監理檢查。電纜的留余可能不符合要求監理檢驗。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可能出現操作不規范、簡化程序監理旁站。六電纜工程旁站監理部位根據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附錄B 鐵路工程旁站監理部位要求,旁站部位如下:一、電纜線路:交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