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運河大廈住宅樓、辦公綜合樓樁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2786
2022-09-14
11頁
23.08KB
1、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濟寧運河大廈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上部分為濟寧運河大廈住宅樓(A區),辦公綜合樓(B,C,D區),地下一層為車庫.建設地點位于濟寧市內濟安橋路西側,紅星西路北側;A區地面以上高度為53.400m,為剪力墻結構,地上18層;B區地面以上高度為66.600m,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20層;C區地面以上高度為9.000m,為框架結構,地上2層;D區地面以上高度為31.400m,為框架結構,地上9層,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本工程基坑為支護樁,總共277顆。 二、監理實施細則編制依據:1、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及相應規定。2、監理合同。3、施工招標文件。4、設計圖紙、變更單、2、洽商單。5、施工規范及驗收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程(GB50497-2009)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三、監理工作的控制目標及工作內容監理目標:1、支護樁工期目標:2013年8月20日203、14年12月20日2、質量目標:確保工程合格。3、投資目標: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及工程簽證,力爭將投資控制在合同造價之內。4、安全目標:杜絕重大傷亡、火災事故,力爭施工內無安全事故發生。監理工作內容:按照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的規定,對本工程施工階段進行“三控、三管、一協調”的監理工作。即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四、鉆孔灌注樁(一)質量標準1.原料鋼筋工程和混凝土質量要求見本節“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2.基本要求(1) 孔徑、孔深、孔位和沉淀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 水下混凝土應連續灌注,嚴禁有夾層和斷樁。(3) 4、鋼筋籠不得上浮,嵌入冠梁的錨固鋼筋長度不得低于規范規定的最小錨固長度要求。(4) 樁的無破損檢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 鑿除樁頭混凝土后,無殘余的松散混凝土。3.質量要求及檢測項目見表3-1、3-2。 鉆孔灌注樁檢測項目表 3-1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樁位群樁100用經緯儀檢查縱、橫方向排架樁503鉆孔傾斜率(%)直樁1查灌注前記錄斜樁2.54沉淀層厚度(mm)摩擦樁不大于0.4d(d為設計樁徑)查灌注前記錄柱樁不大于設計規定5鋼筋骨架底面高程(mm)50查灌注前記錄6孔徑不小于設計要求查灌注前記錄7孔深摩擦樁不小于設計要求查灌注前記錄5、柱樁比設計深度超深不小于5cm8樁的檢測符合設計要求查樁檢測記錄 鋼筋骨架檢測項目 表3-2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鋼筋材質符合國家標準GB1499-842受力鋼筋間距20用尺量,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3箍筋橫向水平、螺旋筋間距(mm)+0,-20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4鋼筋骨架尺寸(mm)長10按骨架總數30%抽查直徑55保護層厚度(mm)106彎起鋼筋位置(mm)20每架抽查30%(二)質量控制重點鉆孔灌注樁質量應重點控制承包人施工方案和施工準備、鉆孔放樣、鉆孔時間地質情況觀察、成孔檢查、鋼筋骨架檢查與吊放、混凝土質量的檢測與灌注、成品樁檢測以及故障處理。1.施工方案審查6、施工前,駐地監理工程師應依據合同文件、施工圖紙、地質勘測資料等材料,審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方案及所需要的工、料、機的投入,審查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可行性,復核承包人的防樣數據及安全、質量保證措施。審查同意后批準開工。2.鉆孔過程監理人員質量控制內容(1) 檢查鉆孔位置、鉆機起吊滑輪緣、樁孔中心兩者是否在同一鉛垂線上。(2) 隨時測試鉆孔用泥漿,各項指標是否要求。(3) 經常檢查鉆具的垂直度,防止鉆孔傾斜超標。(4) 成孔檢測。清孔完畢后檢查孔口、孔中部、孔底沉淀厚度及孔底的泥漿指標是否符合有關規范及設計要求。用檢測儀、成孔器等儀器設備測量孔徑、孔深、傾斜度等指標,并填寫成孔檢驗記錄。3.安放鋼筋骨7、架。安放前,檢查鋼筋骨架,鋼筋骨架的制作質量。控制鋼筋骨架安放就位準確,防止鋼筋骨架偏位。安放后檢查其固定可靠性,防止鋼筋骨架上浮或下沉。4.灌注水下混凝土(1)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承包人擬采用的商品混凝土,共砼單位確定后,經駐地監理工程師或總監理工程師批復后使用。在砼使用前,監理人員應檢查商砼的配合比,水泥、砂子、碎石的等原材的檢測報告;混凝土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檢測混凝土坍落度指標。混凝土拌和料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和灌注過程中無顯著離析、沁水,灌注時保持有足夠的流動性,其坍落度宜為18-22cm。(2) 灌注混凝土前,應再次對孔底沉淀厚度進行檢測,如沉淀厚度超標,需繼續清孔。(3) 混8、凝土拌和物運至拌和地點時,應檢查其均勻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上述要求應進行二次拌和;達不到規定要求,不得使用。(4) 灌注水下混凝土注意以下事項: 注首批混凝土時,導管下口宜距孔底距離為300-500mm,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2m。灌注中,要經常探測孔內混凝土面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控制導管在2-6m之間。;混凝土應連續澆注,當導管混凝土不滿時,應要求施工人員徐徐灌注,防止導管中形成高壓氣囊;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骨架時,宜使導管保持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減小混凝土的沖擊力;當混凝土面進入鋼筋骨架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導管下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灌注9、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50-80mm,以保證樁頂混凝土強度。5.成品樁質量檢測 根據樁基施工驗收規范的有關要求及合同文件規定,對有代表性的樁、質量有懷疑以及因灌注故障處理過的樁應采用無破損法檢測樁的質量。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樁應逐根進行無破損檢測或鉆取芯樣。 樁的無破損檢測可委托有相應資質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結果須經設計單位確認。(三)常見質量問題的預防及處理1.鉆孔位置錯誤 樁位位置錯誤,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的:一是使用數據有誤或計算錯誤;二是所引用的控制點遭到破壞;三是放樣錯誤。預防的措施:一是認真審核所使用的數據,杜絕計算錯誤;二是認真復核所引用的控制點;三是樁位放樣后,10、用相鄰樁位的相對位置進行復核。2.鉆孔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處理(1)塌孔塌孔一般是由泥漿相對密度過小或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護筒內水頭不夠、不穩定或太高;松弛地層鉆進太快;清孔后較長時間沒有澆注混凝土等原因造成的。遇到塌孔,應仔細分析、查明原因和部位,根據其不同程度按規范要求處理。塌孔的預防:應查明地下水位、地表最高水位情況,確保孔內水,高于其他方面水壓;根據地質情況選擇適當的護壁材料和泥漿稠度;鉆機在鉆進過程中不得長時間中斷;清孔完畢后要盡快灌注水下混凝土。(2)樁孔傾斜、彎曲樁孔傾斜、彎曲的主要原因是鉆機底座安置不平或不均勻沉陷,全壓鉆進或接頭不正使鉆桿彎曲,地層傾斜或鉆孔周圍土質不均勻造成11、的。遇有孔身傾斜、彎曲時,一般可在偏斜處吊往鉆錐反復掃孔。傾斜嚴重時,應回填粘性土至傾斜處,待沉積密實后再鉆進。對于樁孔傾斜、彎曲,應以預防為主,注意檢查鉆機底座是否平穩且基于穩定地基上、導向裝置是否可靠,并提醒承包人根據不同地質情況確定各層次鉆進速度,特別是接近土質分層處放慢鉆進速度。(3)縮徑與坍孔實施工中,將1.2m護筒貫入土層中,防止護筒周圍坍塌。保證鉆進時的泥漿比重,同時控制鉆進與提升速度;減少樁孔周圍作業振動,保持空內水位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當出現縮徑或坍孔時,加大泥漿比重,以穩定孔壁。在淤泥質粘土地層鉆進時,容易產生縮徑問題,鉆進時應注意,每進尺一定深度后,上下提放鉆頭,重新掃12、孔,確保成孔直徑;下放鋼筋籠之前,先用驗孔器進行驗孔。方鋼筋籠時應避免碰撞孔壁,使泥膜和孔壁破壞。(4)掉鉆頭掉鉆頭的原因是卡鉆時強提強扭,使鉆桿接頭不良或滑絲;電動機接線或沖擊鉆頭轉向裝置斷裂。掉鉆頭后,迅速用打撈釵、鉤、繩套等工具打撈。若鉆頭被泥沙埋住,可用小沖擊鉆錐沖擊或用沖洗的方法將鉆錐周圍的鉆渣松動,使用打撈工具打撈;如果鉆頭發生傾斜或移位,用打撈工具難以打撈時,可用水下小范圍爆破等方式,擴大鉆頭周圍樁徑,然后通過調整磚頭位置,用打撈工具打撈;如果水下爆破效果不理想,可考慮擴大孔徑來解決,但必須征得業主和設計單位同意。灌注過程中常見問題及預防(1)導管漏水其原因一是接頭不密實,不牢固13、,二是導管周圍磨損。在使用前要督促承包人按規定要求進行導管測試。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導管漏水,應將已灌注的混凝土及時處理,重新灌注;在在混凝土面處于井孔水位不很深的情況下,導管進水時,可采用底塞隔水的方法,并外加一定壓力重新插入導管,恢復灌注。(2)混凝土卡管主要是有混凝土的離析造成,也有因粗骨料個別粒徑過大或落物堵塞導管。對于混凝土卡管的預防,一是要求承包人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運輸方式,防止混凝土離析,防止砂、碎石中有較大粒徑的原碎石、卵石等;二是加強灌注施工現場管理,防止異物落入管中。(3)鋼筋骨架上浮鋼筋骨架上浮的原因是孔內混凝土上翻時,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摩擦力帶動鋼筋骨架一起上升造成的14、。在混凝土灌注時,應控制孔內混凝土接近鋼筋骨架底部時導管底置于恰當的位置,即導管下方時,兩者距離不可太近,并緩慢灌注混凝土,當孔內混凝土上升到鋼筋骨架底部上方時,在保證導管埋深的前提下,將導管底部提升到高于鋼筋骨架底的合理位置;二是加強鋼筋骨架的固定。(4)其他根據實際地質情況變化,對如下情況應向總監理工程師提出報告:實際地質情況與設計勘察資料不符且對樁有明顯不利影響;或有利于樁承載力,有可能減少樁長:溶洞較多,懷疑支撐樁下有孔洞,影響承載力。導管埋置過深致使不能提升導管、混凝土拌和機械損壞、停電、塌孔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不能及時澆注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一是灌注不久發生故障,不能及時澆注混凝土,應及時將導管拔出,將已灌注的混凝土吸出,將鋼筋骨架吊起,然后重新清孔,吊裝鋼筋骨架和灌注混凝土;二是按上述方法處理達不到要求時,應重鉆補樁或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補救措施。(四)監理記錄記錄鉆孔灌注樁開工前,并對承包人個放樣結果復核,簽認施工放樣報驗單。鉆孔期間,記錄所選用鉆機類型、鉆位地質情況、鉆孔的進度、成孔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及處理過程。驗收鋼筋骨架后,填寫鉆孔樁鋼筋質量檢驗報告單。在混凝土灌注期間,記錄混凝土灌注起止時間、質量檢測情況、以及灌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過程,并填寫鉆孔灌注記錄。灌注完畢后,記錄樁的檢測情況,并簽認鉆孔灌注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