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公路改建工程項目建議書(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3539
2022-09-14
30頁
13.97MB
1、XX線XX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地理位置圖第一章 總論11.1 項目名稱與承辦單位11.2 項目概況11.3 編制依據21.4 編制原則21.5 研究范圍31.6 結論3第二章 項目提出背景和建設必要性52.1區域概況52.2項目提出的背景52.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6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83.1項目建設地點83.2交通條件83.3自然條件83.4地質地貌93.5地震烈度103.6施工條件10第四章 工程建設方案114.1設計原則114.2設計依據114.3道路現狀及分析114.4工程建設方案124.5建設內容與規模13第五章 環境影響分析155.1環境影響預測155.2評價標2、準155.3環境影響分析155.4環境影響評價19第六章 建設管理206.1建設期項目管理206.2建設期組織機構206.3項目運營期管理20第七章 項目建設施工進度21第八章項目招投標228.1編制依據228.2招標范圍及內容228.3招標方式228.4評標組織、評標原則及決標23第九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249.1投資估算249.2資金籌措25第十章效益分析2610.1社會效益2610.2經濟效益2610.3環境效益2710.4評價結論27 平面布置圖附:工程數量表及總估算表第一章 總論1.1 項目名稱與建設單位項目名稱:XX線XX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建設單位:甘肅省XX公路分局XX線XX3、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起點位于。1.2 項目概況1.2.1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點:甘肅省XX市XX縣1.2.2建設內容及規模XX線XX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起點位于XX縣西GXX線K2687+560,終點位于SXX線K51+450。路線平面布設見下圖。建設規模:三級公路,設計時速30Km/h。1.2.3實施期項目建設期6個月,建設期從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1.2.4總投資及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為1925.21萬元。1.3 編制依據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04)4、公路瀝青路面4、設計規范 (JTG D502006)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6、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632007)8、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 (JTG D812006)9、 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1.4 編制原則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遵照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突出公路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增強城鎮防災減災能力;優先恢復滿足群眾基本生活生產所需的基礎設施,適當優化提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2、符合公路建設總體規劃,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做到交通與土地利用相協調。3、5、結合公路基礎設施情況,并且考慮到近期和遠期相結合,對XX線XX至XX三級公路進行改造。1.5 研究范圍在廣泛收集原有道路設計、施工、養護及交通量調查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實地勘測,對工程地質、河流水文情況進行了調查。結合影響區的社會經濟、交通運輸、國防戰備等有關資料,分析了現有公路的技術狀況、交通量的適應程度。對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設條件、建設方案、環境影響、建設管理、工程進度計劃、招投標、投資估算、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及研究,并得出項目建設所產生的各方面的效益。1.6 結論有效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對于XX市及XX縣、肅南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加快建設XX具有十分重要6、的意義。綜合擬建項目的使用功能,并結合區域社會經濟、綜合運輸網絡、公路網、XX市經濟的發展規劃,本項目的建設將會產生以下影響:1、本項目的建設連接XX縣及肅南縣經濟建設聯動作用,有效促進XX縣及肅南縣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2、項目的建設符合XX公路發展規劃,項目建成后社會效益良好。3、本項目建設區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條件較好,有利于項目的實施。項目的實施可完善XX市路網結構。總之,2012年XX線XX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的實施,是XX市道路路網規劃的要求,是交通運輸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本項目建設盡快實施,有利于路網結構的優化7、升級,提高道路網絡的運行質量;有利于改善路網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適應交通運輸發展的形勢需要;有利于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充分發揮道路的使用效益。根據XX公路分局及市交通局發展規劃,本項目建設內容合理、規模適當、建設任務緊迫,項目資金來源有保證,建議盡快實施該項目的建設。第二章 項目提出背景和建設必要性2.1區域概況XX縣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地理位置在北緯385730394230,東經995110030,東鄰甘州區,西接高臺縣,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毗鄰,境內東西長約49.7公里,南北寬約77公里,土地總面積2727.29平方公里。全縣共轄二鄉五鎮8、,104個行政村,總人口14630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034人。2010年全縣國內生產產值26.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26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7935元。蘭新鐵路復線,國道XX線和連霍高速公路穿越縣境,縣鄉公路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為全縣商品流通、科技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2.2項目提出的背景XX縣作為XX市經濟比較發達的縣之一,社會經濟、城鎮建設發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長,交通問題也日益突出。XX縣至XX公路做為XX縣境內的一條重要的道路,擔負著該縣重要的交通任務。隨著這幾年社會經濟9、的迅速發展,該路路面已經嚴重破損,大多數路段路面由原來的瀝青路面破損為砂礫路面。如何改善該路的交通狀況,適應交通發展需要,已成為當地政府和群眾關注的焦點。隨著XX縣經濟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該路的交通問題將會日益突出。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大力發展公路交通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XX縣的對外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二級或二級以上的公路構成公路的主骨架,以XX縣城區為中心通達各鄉鎮。XX縣基本形成了遠距離以國道、省道、縣道為主,近距離以村鎮道路為主的交通格局。目前在XX縣境內屬XX公路分局管養的公路有3條,連霍高速公路臨清段;國道XX線;XX線(XX至XX),其余道路均由XX縣交通運輸局10、管養。為了改善XX縣公路的交通狀況并完善路網結構,確保道路安全暢通,XX公路分局提出了對XX(XX至梨園)線公路改建工程計劃。2.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XX縣城鎮建設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社會、經濟環境已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方面,發展速度及水平不高,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隨著XX縣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項目建設符合XX市、XX公路分局公路規劃XX市公路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按照功能完善、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和集約發展的原則,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更加廣闊的經濟發展平11、臺。進入“十二五”以來,隨著國家振興經濟的蓬勃發展,XX縣、肅南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為吸引各方面投資提供良好的環境。本項目為公路改建工程,屬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因此,項目的建設符合XX市“十二五”規劃,對順利實施總體規劃,實現規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設有利于促進XX縣、肅南縣的發展,引領縣域經濟騰飛在城鎮建設中,基礎設施要先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發展規劃中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城鎮基礎設施,才能有效地帶動縣域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發展,負擔起XX縣、肅南縣的物質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術含量高、投資強度大、無污染、產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業企業落戶,才能不12、斷地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化發展。隨著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落實完善,必將彰顯出城鎮巨大的發展潛力。該項目作為XX縣連接肅南縣的重要的交通道路,同時,也是連接國道XX線與省道XX線的重要公路。完善的路網結構和交通基礎設施是周邊鄉鎮發展的必要的保證。建議盡快實施本項目,以期進一步增強XX縣、肅南縣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促進XX縣、肅南縣在新起點上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3、本項目的建設是交通量增長的要求隨著XX縣、肅南縣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車輛的保有量逐年增長,交通流量也將隨之不斷增長,現有道路已經不能滿足交通量增長的需要,本項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車速度,降低運輸成本。4、項目建設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環境,13、滿足城鎮建設需要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有效改善XX縣與肅南縣的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出行環境,增強其為XX縣和肅南縣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提升兩縣的的城鎮化水平。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政策,符合XX市的發展規劃,有利于促進XX縣和肅南縣經濟建設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改善路網結構,有利于XX縣、肅南縣經濟發展。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3.1項目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點位于XXXX縣。3.2交通條件XX縣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連霍高速公路、國道XX線貫穿全境,交通條件便利。3.3自然條件XX縣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XX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東經995110030、14、北緯38573942之間。東鄰XX市甘州區,西接高臺縣,南依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毗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為2777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水量充足。3.3.1氣候XX線XX至XX段路線地處河西走廊內陸,周圍多戈壁和沙漠,氣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多風沙,冬長而寒,夏短而熱,晝夜溫差大,屬典型的中溫帶干旱氣候。項目區年平均氣溫為8.9;年平均氣溫最高是1998年、1999年,為17 ,最低是1967 年,為0.3。該地區一年中各月平均氣溫以7月為最高,1月為最低。冬季和夏季各月變化平穩,春季和秋季各月變化劇烈,秋溫略高于春溫。最熱月平均氣溫為30.6,最冷月為-15、9.5 。極端最高氣溫為39,極端最低氣溫為-24.5。XX縣各月氣溫統計表單位: 月份項目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氣溫-9.5-2.43.914.216.521.223.520.615.97.40.5-4.78.9極端最高6.717.821.733.532.734.534.433.829.424.818.610.839極端最低-24.5-20.1-11.5-0.8-0.47.712.26.71.3-6.8-17.8-22.6-24.53.3.2風況項目區地處內陸,受季風影響很小,風向的年變化不明顯,夏季盛行東南風,其余各季盛行西北風。風速的季變化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冬兩季最小16、。年平均風速1.8m/s;春季45月份風速偏大,平均2.22.6 m/s,冬季風速最小,平均1.31.4m/s。3.3.3水文該區主要在平原水文地質區:主要指XX盆地,地下水儲存條件較好,分為河溝谷第四系潛水和山前平原第四系潛水。主要分布在XX盆地的潛水和承壓水。潛水埋藏深度由南部的150米以上,向北逐漸降低,承壓水分布在細土平原,含水層為砂、砂礫石,水位低于地面35米。3.4地質地貌沿線地質構造復雜,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是青藏高原向內蒙西高原跌落的第一級分界處,也是重力梯度的分界帶,南北地貌差異很大,地殼厚度在此發生明顯變化,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又處于天山內蒙褶皺系北山褶皺帶的南部,按板塊構造17、分解,有阿拉善古陸板塊、北祁古洋板塊和南祁連古陸板塊三個單元。項目位于XX縣境內,根據公路自然區劃為西北干旱區()綠洲荒漠2區,項目區屬青藏高原祁連山地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交匯地帶,區內大體可分為三個地區,即北部合黎龍首山區,南部祁連山區,中部走廊平原區。該段工程路線布設走廊平原區,走廊平原依地貌形態可分為四種形態:洪積碎石戈壁平原、綠洲平原、沼澤湖灘多發育于沖積、沙丘。項目沿線地勢平坦,地表為沖積土組成,土層肥沃,開墾年代久遠,是主要農作物產區。3.5地震烈度本路段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確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0.10,地震動反應普特特征周期0.4。3.6施工條件路線項目位于河西走18、廊中部,是XX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勢平坦,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氣候屬川區溫和及干旱氣候,海拔13802278米。公路基本沿原路改建,部分路段需調整縱坡和平曲線半徑。施工地段大多處于非居民區和非耕種區,沿線筑路材料豐富,施工條件優越。第四章 工程建設方案4.1設計原則XX線是XX縣路網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國道XX線與省道XX線在XX縣境內主要的連接線,也是連接XX縣和肅南縣主要的載體。該公路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在XX公路分局路網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結合XX縣、肅南縣公路建設的特點,改善并提高公路交通條件。2、結合本路段的實際情況,本著經濟、適用、美觀的原則,道路路線盡量依照原路,并按相應規范要19、求進行設計。4.2設計依據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04)4、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 D502006)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6、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22004)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632007)8、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 (JTG D812006)4.3道路現狀及分析該公路作為國道XX線與省道XX線的連接線,交通承載力大。所存在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1)公路路況路面病害嚴重,通行條件20、差原路K0+000-K8+000段部分路段原瀝青路面還存在,但是破損面積較大,路面病害多,多數路段坑槽、沉陷嚴重。其余路段路面破損非常嚴重,基本為砂礫路面。公路通行能力很差,見圖1、圖2。圖1 路面情況 圖2 路面情況(2)路基排水設施不完善原路只在個別路段有排水設施,但已經破損,不能完全利用。大多數路段沒有排水設施。雨水對路基的危害比較嚴重,由于路基較低,雨水往往對路面也造成危害。全線大多數涵洞凈高較低,淤塞嚴重,排洪能力很差。見圖3、圖4。圖3 涵洞情況 圖4 涵洞情況 (3)橋梁狀況全線共有小橋9座,完全利用7座,可維修利用1座,建議拆除重建1座。拆除重建小橋樁號為K22+725,防洪321、號橋,原橋為3-6.0米鋼筋砼板橋。該橋原為二類橋,經過2011年板體注膠后,利用至今。目前該橋板體有裂縫,橋面破損,基礎沖刷嚴重,建議拆除重建。見圖5、圖6。圖5 橋梁情況 圖6 橋梁情況 4.4工程建設方案根據就地取材,節約投資為原則,經過現場查勘,路線利用原路,原路基穩定性好,可以利用。如果選擇其他路線走向,工程量較大,所需構造物較多。同時考慮當地施工技術,以方便施工為前提進行設計,力求選材合理經濟,利于養護,路面采用瀝青路面。瀝青路面是一種結構可靠、使用性能優良的路面,具有噪聲低、震動小、無反光等優點,汽車行駛有較好舒適性。同時,瀝青混凝土路面機械化施工程度高,材料及材料配合、機械作業22、質量檢驗均易于科學管理和控制,施工質量易于保證。瀝青路面鋪筑速度快,相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開放交通早,可以提前發揮路面的使用功能。瀝青混凝土路面還具有維修、養護方便、快捷等優點。路基設計包括路基土方、橋涵及構造物;路面設計內容包括行車道、路肩。4.5建設內容與規模1.全線按照三級公路標準設計,計算行車速度30公里小時。道路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設計為二車道。兩側為路肩和路緣石。對部分路基較低的路段進行適當的提高。完善路基排水設施,對不能利用的涵洞等構造物進行拆除重建。原路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通過改建工程,要對全線交通安全設施進行完善。路面結構層為15cm天然砂礫墊層+20cm水泥穩定砂23、礫基層+(3+2)cm上拌下貫式瀝青路面。路基標準橫斷面圖7.5m0.5m 6.5 m 0.5m30kmh第五章 環境影響分析5.1環境影響預測該建設工程的實施對周圍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工程施工期間以下幾方面:1、工程開挖會導致局部生態環境暨生態影響破壞。2、施工揚塵,會對施工區的局部大氣環境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3、施工機械運行及運輸車輛流動對施工區聲環境質量造成一定影響。4、基坑開挖棄渣,就地堆放,對地面環境質量也會帶來一定影響。5、施工材料在施工區堆放,對施工區人員、車輛往來有一定影響。5.2評價標準1、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G B032006)2、公路環境保護設計24、規范 (JTG B042010)5.3環境影響分析5.3.1環境污染因素分析項目建成后為該區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促進了沿線區域的資源開發,刺激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有利于沿線土地資源進一步利用與開發,帶動該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該道路整修工程的建設不可避免的對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環境、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只涉及少量土建工程,對施工路段周邊會產生輕微的影響,可能給當地居民生產和生活帶來短暫的不便,而這只發生在建設期,項目完工后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1、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分析(1)生態及景觀環境本道路施工長度為總計為23.25、3Km。施工中地面開挖等工程的實施,將會擾動原有地表產生裸露作業面,在大雨或暴雨天氣下受地表徑流的沖刷作用易產生水土流失,將對施工場地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及景觀環境產生短暫的不利影響。(2)施工噪聲、振動施工過程中使用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如裝載機、破碎機、汽車、切割機等產生的施工噪聲、施工振動,也會對周邊居民建筑產生不利影響,由于本項目道路處于非居民區,施工噪聲、振動對人居環境的影響不大。(3)施工廢氣施工過程中路面拆除、混凝土攪拌、車輛運輸、建材裝卸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粉塵,以無組織排放的形式;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機械會有燃油煙氣產生,燃油煙氣中含有少量的THC、CO、NO2等;由于本項目周邊26、人居建筑較少,施工產生的揚塵、煙氣、瀝青煙等施工廢氣對周邊空氣污染不大。(4)施工廢水本項目施工期間地面開挖、邊坡防護、場地平整等產生松動土,在大雨或暴雨天氣下受地表徑流沖刷進入城市雨水管網或地表水體,會增加雨水中的泥沙等懸浮物,堵塞城市管網或影響地表水質。施工機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機械被暴雨沖刷后產生的油污進入地表水體將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也會對地表水體將產生一定影響。(5)施工固體廢物項目施工期將產生一定數量的固體廢物,包括建筑垃圾、廢棄施工材料、施工人員生活垃圾,若不妥善處置會對周邊環境及環境衛生產生不利影響。2、營運期環境影響因素分析(1)生態及景觀環境27、本項目是道路改建工程,將有助于改善道路狀況,路面為瀝青路面。項目建成后將較大地改善原有道路交通,將對項目區生態及景觀環境將得到較大的提升,生態及景觀環境正效益明顯。(2)交通噪聲營運期噪聲污染主要源于車輛行駛產生的交通噪聲,聲級的大小交通量、車輛的類型及路面狀況等因素有關。本項目實施后由于路面、路況的改善,將減少鳴笛、剎車、車輛顛簸等產生的交通噪聲,在車流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項目實施后聲環境狀況較現狀會有較大的改善。(3)廢氣在營運期,影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車尾氣及道路揚塵,以CO、NO2、TSP、PM10為代表性污染因子。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污染物排放量與交通量成正28、比,與車輛的類型及汽車運行情況有關。本項目實施后由于路面、路況的改善,汽車尾氣及路面揚塵的污染物排放量會較現有污染狀況有較大的改善。(4)廢水城市道路營運期廢水主要為雨季初期雨水沖刷路面產生的路面徑流,由于本項目屬于市政道路,路面徑流中主要為少量泥沙,項目營運期對水環境影響較目前現狀有較大改善。(5)固體廢物營運期固體廢物為少量的車輛行駛過程中漏撒的運輸物質。5.3.2主要污染防治對策及措施1、生態及景觀環境施工期項目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應制定詳細的施工組織方案,施工期間必須加強管理,預先做好防護、遷移、遮蓋等工作;施工期在人員密集域內,須應留出必要的安全防護通道,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做好施工29、場地的封閉、遮蓋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減小施工期對城市生態及景觀環境的影響。2、噪聲防治措施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須向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備案,并在施工場地及施工運輸道路附近發布安民告示;優先選用優質低噪聲、低振動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施工中加強設備維護,杜絕非正常運行;施工期在人居密集區、學校、醫院等需要特殊安靜的區域,應對施工機械采取隔聲罩或施工場地設置隔聲擋護屏障等措施,以減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高噪聲、強振動等機械作業時間應避開在夜間。對運營期交通噪聲的干擾,通過采取在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在學校、居民區集中地帶設置禁鳴標志,減緩或控制交通噪聲影響。3、廢氣30、治理措施施工期應對施工場地、施工運輸通道定期灑水抑塵,人居密集或揚塵嚴重的施工場地應使用防塵幃幕,運輸車輛加遮蓋蓬布密閉運輸;對于本項目設置混凝土攪拌站、瀝青拌合站不應設置在城鎮區域內,應遠離城鎮居民區下風向設置。營運期通過綠化帶建設,進一步改善項目區空氣環境。4、廢水治理措施道路施工應按施工段建設施工廢水臨時沉淀池,施工廢水經處理后方可排入雨水系統;施工人員應就近租住當地居民房,生活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系統。5、固體廢物治理措施施工期產生的挖方、建筑垃圾、廢棄施工材料等盡量用于道路回填或綠化,不能利用的,經統一收集后清運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理。生活垃圾設置臨時垃圾收集設備,定期清運到城市活生垃31、圾處理場處理。營運期加強路面清掃,加強路面環境衛生管理。6、其他保障措施(1)交通組織、分流措施。(2)風險預防措施。5.4環境影響評價項目主要位于縣城西部非城市區域,屬非污染類的項目,不涉及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項目區道路兩側居民住宅較少,施工期和運營期項目作業對周邊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強施工期與營運期管理等,不利影響可以得到較好控制。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強施工期管理等,其影響可以得到緩減或消除。工程完工后,工程區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將得到較大的改善。第六章 建設管理6.1建設期項目管理本建設項目,32、對工程質量要求起點高、質量好,在建設全過程中,要全面實行招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在項目建設中將嚴格按照有關基本建設質量規范,對各專項工程的設計按規定選用具備國家要求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各項工程施工隊伍采取招標方式確定,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工程監理單位進行建設全過程監理,切實保證從工程設計、設備選型及采購、材料采購、工程施工各環節均按照國家有關設計和施工技術規范執行。同時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標準進行驗收。6.2建設期組織機構項目建設由建設單位成立項目辦,項目監理由中標單位組織成立監理辦,項目施工由中標單位專職人員成立工程項目經理部。項目辦全面負責本項目的建設管理,監理辦負責項目監33、理工作,項目經理部具體負責項目的施工等工作。6.3項目運營期管理項目建設完工后由管養單位負責該項目的日常運營及維護。27第七章 項目建設施工進度本項目為XX線XX至XX三級公路改建工程。項目建設期6個月,從2012年13月份開始進行項目前期籌備工作及工程招投標工作,2012年4月工程施工期間,2012年9月底項目竣工驗收。詳見項目建設進度計劃橫道圖,如下表71。表71 項目建設進度計劃橫道圖 單位:月序號項目名稱2012年2012年134567891項目前期籌備工作2工程招投標3工程施工4項目竣工驗收 第八章 項目招投標8.1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計劃委34、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第30號令 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3、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第3號令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4、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第5號令 工程建設項目自行招標試行辦法5、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第9號令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加招標內容以及核準招標事項暫行規定8.2招標范圍及內容按照甘肅省招投標條例的規定,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必須進行招標:1、單位工程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基礎設施工程;2、重要設備、材料貨物的采購單價合同估算價在30萬元人民幣以35、上的;勘察、設計、監理等單項估算合同價在3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單項合同估算價低于(一)、(二)、(三)項規定的標準,但項目總投資額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8.3招標方式招標人自行招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具有項目法人資格;(二)具有與招標項目規模和復雜程序相適應的工程技術、概預算、財務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專業技術力量;(三)有從事同類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的經驗;(四)設有專門的招標機構或者擁有3名以上專職招標業務人員;(五)熟悉和掌握招標投標法及有關法規規章。招標人不具備自行招標條件時,可以選擇招標代理機構,委托其辦理招標事宜。項目招標均均采用國內公開招標。招標前,在國內相關媒體上發布招標公告,36、根據項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初選入圍單位,在入圍單位中確定中標單位。8.4評標組織、評標原則及決標1. 根據七部委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及國家、省市有關招投標法規、規定及項目的特點組成招標領導小組和評標、決標小組。2. 評標原則(1)報價合理(2)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工期及質量、安全有保證。(3)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符合要求以及單位資信業績良好。3. 決標評標專家組根據招標文件中的評標辦法進行評標,向招標領導小組推薦候選單位,并提供詳細的評標報告。招標領導小組經綜合考慮后擇優選定中標單位,向中標單位發放中標通知書。 第九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9.1投資估算9.1.1投資估算依據1、公37、路工程概預算定額 (交通部2007年10月19日公布);2、甘肅省以工代賑農村公路工程投資估算及概(預)算編制辦法 (2010年10月1日執行);3、二零一一年第一期甘肅省公路主要、綜合外購材料指導價格 (甘肅省公路工程定額站發布);9.1.2建設投資經測算本項目建設投資1925.21萬元。9.1.3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本項目其他費用投資1925.21萬元,詳見表9-1。表9-1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投資估算表序號費用名稱取費標準計算費用(萬元)1工程設計費相關規定13.982建設單位管理費相關規定18.103工程建設監理費相關規定27.154合 計59.239.1.4總投資該項目總投資XX萬元,各項38、費用詳見下表9-2。表9-2 項目總投資估算表序號工程名稱建筑設備購置其它投資占建設投資比例(%)工程費及安裝費費用(萬元)一建筑安裝工程費用1809.9194.011路基工程費196.4610.202路面工程費1417.2173.613橋梁涵洞120.686.274其他設施19.100.995稅金56.462.93二其它費用三工程建設其他費用59.233.08預備費56.12.91四總投資1925.21100.00%9.2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1925.21萬元,項目所需資金均由政府投資。 第十章 效益分析為了適應目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就要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服務于社會。本項目為改造工程項39、目,改善交通環境,保障行車安全、行人人身安全為主要目的。所產生的效益難以用貨幣量化表示,本項目表現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應以宏觀的特點,把該公路改造工程與交通條件改善等宏觀效益綜合在一起來評價,綜合進行分析。10.1社會效益該路段道路改造工程不僅解決了原道路路況差的難題,也是改善XX縣路網總體形象的重要舉措。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提升車輛行駛速度,提高辦事效率,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改善項目影響區域的社會和自然環境,從而為公路沿線土地開發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吸引更多外資的投入,拉動XX縣經濟的發展。10.2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實施完善了城市基礎配套設施,是提高城市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40、公益事業,并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由此產生的間接經濟效益是非常大的,主要體現在時間節省的經濟效益、運輸成本下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交通事故下降的經濟效益等。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徹底改善區域道路交通環境質量,提高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出行環境;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XX縣基礎配套設施,有利于推進XX縣經濟發展。實踐證明,該項目的實施是加快XX縣發展的有效舉措,可以提升公路沿線未開發土地價值,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項目建設地區,其間接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10.3環境效益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已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促進社會和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我41、國環境保護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本項目在設計和建設中,在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始終圍繞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這一主題,把自然生態環境作為主要目標。項目的環境效益包括灰塵量的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量的減少,道路及周邊環境的改善等。工程通過提升行車速度,完善排水管網的方式可大大改善其周邊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可取得預計的環境效益。隨著項目實施,本項目的建成將發揮其重要作用,帶動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從而使XX縣、肅南縣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10.4評價結論改造工程實施以后,能有效解決當地群眾出行難問題,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評價結果表明,本項目的實施,在總體上有利于改善路網結構,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適應交通運輸發展的形勢需要;在區域經濟上有利于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充分發揮道路的使用效益;在周邊人民群眾中是直接發揮了便利出行,減少運輸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在文化信息上改善項目所在地交通狀況,將加強周邊鄉鎮以及周邊地區的交通聯系,對加快人民致富步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建議本項目盡快實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