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心遷建工程項目建議書(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83833
2022-09-15
20頁
44.50KB
1、*疾病控制中心遷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第一章 概述.5第二章 項目背景.6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8第四章 建設條件及地址.12第五章 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13第六章 設備配制及水、電、氣供應條件.14第七章 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15第八章項目組織管理.16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17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8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21第十二章主要結論.22第一章概述一、業主單位概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是政府設置的公共衛生事業機構,在縣衛生局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承擔轄區內的疾病預防與控制、應急預警與處置、疫情收集與報告、監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2、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等任務。前身為1952年創建的*衛生防疫站。二、項目概況本項目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工程,按省定縣級疾控中心標準建設,從舊址遷建到新址。項目主要內容為疾控中心綜合樓。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其中行政業務用房1000平方米,五大規范實驗室用房2000平方米,接種、體檢、倉庫及動物實驗等綜合用房1000平方米),計劃投資955萬元。爭取2006年初開工,2007年6月底前竣工交付使用。遷建后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更好地承擔保障全縣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任務,是全縣疾病預防控制業務的指導中心。第二章項目背景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我國公共衛生建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3、: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性危害性認識不足;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機制不健全 ;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能力差;農村公共衛生薄弱。2003年廣東等部分地區發生非典型肺炎暴發流行后,引起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加強以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為重點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成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識,擺上了黨和政府的議事日程,并在2004年7月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我國公共衛生建設的總體目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群眾對疾病預防控制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的服務內容越來越廣。為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要改革和完善衛生服務、醫療保健和衛生監督體系,發展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康復醫療。實施區域衛生4、規劃,調整和優化衛生資源配置。高度重視衛生防病工作,加強多發病、地方病、職業病和傳染病的預防控制。”作為我縣唯一的疾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全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業務指導中心,我縣的疾控中心將擔負起更重要的任務。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身為*衛生防疫站,位于城關鎮北門鐘山腳下,建于50年代,工作用房還是二層的石木結構瓦片房,目前存在四個主要問題:是檢測儀器缺乏和陳舊,實驗室場地狹小;是工作條件簡陋,缺乏有效的防護設施;是受周圍環境約束,交通不便;是和居民區相鄰,許多工作不宜開展。無論從環境、房屋面積、實驗室檢測室布局等,都已不適應工作的需要,阻礙了*疾控事業的發展。與我省兄弟縣市相比,差距很大。第三5、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對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為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全民族人口素質,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下發了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提出了到2010年在全國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較完善的衛生體系,基本完成縣級預防保健機構改造和建設任務。根據省衛生廳浙衛發2003375號“關于進一步調整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防治建設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省衛生廳已計劃將*新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項目列入省“五大百億”工程,要求我縣2004年開工,2007年建成。2004年6月11日,縣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還專題6、聽取了縣衛生局關于縣疾控中心建設項目的匯報,要求縣衛生局把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成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并按照科學選址、做好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立即著手做了一些前期工作。目前,省政府已正式將我縣新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項目列入省“五大百億”工程計劃。市政府同時把*疾控中心項目納入市重點工程。目前縣衛生局已與省衛生廳取得聯系,屆時將對*疾控中心建設予以適當扶持(省財政按省廳標準【*為2900 m2】對新增面積補助1050元/ m2,原有面積補助400元/ m2,但同時要求必須在2006年10月31前動工否則不予補助)。二、本項目的實施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不7、斷增長的預防保健需求的需要 解放前,*由于國衰民窮,戰亂頻繁,加上當時防疫力量薄弱,血吸蟲病流行歷史早,危害極為嚴重。1929年首次確診病例,到1979年全縣累計患血吸蟲病人64653人、死亡4121人,全縣有許多自然村成為無人村。受血吸蟲危害而造成田園荒蕪,妻離子散的悲劇到處可見。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成立了防疫、愛國衛生、血吸蟲防治委員會等領導組織和各類衛生防疫專業機構。通過采取各種有效的綜合性防治措施,才逐漸遏制住各種傳染病的蔓延。回顧*1950-2002年間主要傳染病在不同年代的流行情況,就很能說明問題。1954年為6964.07/10萬,1967年為4524.87/10萬,1972年8、為4412.90/10萬,1981為1705.40/10萬,1997年為270.45/10萬,2002年233/10萬,至此,可以說終于控制和消滅了境內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1984年4月1日,*衛生廳公布*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標準;1987年9月1日,省委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公布*達到基本消滅血吸蟲病標準;1991年2月8日,省衛生廳公布*為基本消滅瘧疾縣;1991年省政府地方病領導小組公布*為基本控制地甲病縣。近幾年,*傳染病呈穩中有降的趨勢,但發病形勢仍不容樂觀。以乙肝為主的病毒性肝炎、肺結核、出血熱等仍然嚴重危害我縣人民的健康。一些已經消滅或控制的疾病,如淋病、梅毒、 瘧疾等死灰復燃9、,有流行的可能。血防工作中出現釘螺面積擴大、滅螺難度增加、人畜流動頻繁等不利因素,加上周邊省疫情回升,對*造成很大的威脅。流行性出血熱也是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全縣的發病率居全省前列。同時,一些新的傳染病也不斷出現。O157:H7出血性大腸桿菌已在*市動物中檢出;2001年*市發現首次輸入性霍亂2例;2002年首次發現兩例艾滋病人到目前己達32例HIV攜帶者并呈急劇上升趨勢;萊姆病在*一些林區可疑存在。這些新的傳染病都對*人民群眾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地方病仍然是*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職業病防治工作也不容樂觀,全縣現有塵肺病494人,死亡54人。食10、物中毒、職業中毒、局部災害等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嚴峻的現實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業主想通過該項目建設,為加強疾病預防體系建設,提高應急控制能力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基礎。*疾控中心遷建項目的建設,既能解決*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目前存在的問題,也滿足了疾病控制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需求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加快城市化進程,有利于全縣衛生資源統籌布局的調整和推進,有利于提高衛生工作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利于業主自身服務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全縣衛生事業發展水平。對業主來說,也是借力發展的好機遇,它解決了業主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第11、四章建設條件及地址疾控中心是特殊社會服務機構,負有許多社會職責,如具體實施兒童計劃免疫、承擔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控制業務咨詢服務、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等職能,與全縣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方便群眾辦事,更好地為全縣人民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本項目建設用地宜規劃在交通便利、服務半徑大、幅射范圍廣、人群聚集的規劃區域內。目前,*規劃局已原則同意項目規劃在岙灘新區加油站旁,規劃用地8畝。該區域交通便利,高等級公路無需中轉即可直達各鄉鎮,與居民區也有一定的距離。各種管線、綠化、通迅,水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均已進入新區統一規劃,是較為理想的場所。第五章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屬*25個經濟欠發達縣。按省發改委、省衛生12、廳制定的建設標準,結合*衛生事業發展現狀及縣地方病、職業病等防控任務較重的實際,參照對西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要求,在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規范和國家計委、衛生部為西部地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訂的建議標準基礎上,另增加15%左右的建筑面積確定為遷建標準。 1、項目用地:共劃撥用地8畝。2、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為疾控中心綜合樓。3、人員配置:以服務人口35萬計算,機構編制人數4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6人,工勤人員9人。4、儀器設備裝備:通過配置達到縣(區)級疾控中心儀器設備基本裝備標準,能滿足開展經常性工作的需要。第六章 設備配備及水、電、氣供應條件檢驗檢測設備按國家計委、衛生部制13、訂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檢驗檢測設備配置標準配置。除了充分利用現有部分外,需新配置的部份儀器設備申請省衛生廳調撥,宣教、計劃免疫用儀器設備自籌款購置,部份實驗室設備列入項目預算。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達到縣級疾控中心基本裝備標準要求。本項目地塊座落在岙灘新區偏中心地帶。該區域管線、通訊、水、電、氣等已進入新城區統一規劃,由岙灘新區管理委員會統一實施。項目所需的水、電、氣、通訊等,可直接從預留接口接入。第七章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本項目位于岙灘新區規劃區內,新區規劃已通過環保評估。土地平整,管線鋪設將由新區管委會統一完成,本項目的建設對自然生態環境基本沒有影響。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的廢棄物為生活垃圾14、和極少量的實驗室“三廢”。業主的中心實驗室已經通過省級計量認證資格評審,對“三廢”有極其嚴格的處理程序,符合國家衛生部制定的廢棄物處理辦法規范要求,能保證不影響外部環境。第八章 項目組織管理 新項目建成后,業主將進一步加強內部改革與管理,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強專業隊伍建設,規定準入標準和條件,實行定編定員和考試招聘上崗,對不符合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人員,實行分流。采用特殊的人才引進政策,著力抓好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檔次。業務方面,在硬件設施支持下,業主重點要建立有效的疫情監測、預警和報告網絡體系,形成覆蓋全社會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加強隊伍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15、急調查處理能力;加強實驗室建設,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人群不良行為的干預;進一步加強為社會提供職業衛生服務的能力。通過努力,爭取在硬件設施方面達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配置標準,業務質量建設有一個質的飛躍,爭取達到市內領先。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一、進度安排原則2006年3月底前完成第一期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寫、報批,可行性報告編寫、評審和報批,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查和施工圖設計審查,土地劃撥,場地平整,地質鉆探,工程圖紙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并力爭06年4月開始工程施工。確保2007年6月底前完成配套安裝,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二、具體實施進度 建設進度安排表序號名稱0516、年12月06年3月06年6月06年9月07年6月1項目建議書編報2可行性報告編報3初步審計編審5施工設計6土地平整總圖7 土建施工8 配套安裝9 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固定資產投資根據疾病預防制機構特點和業務需要,本項目投資主要為綜合大樓,為衛生檢驗檢測,兒童計劃免疫預防接種,肺結核、犬傷、職業病診治,以及人員辦公等業務提供工作用房和必要的配套服務。綜合樓計劃4000平方米,五層,內容包括土建費用和檢驗檢測儀器安裝,辦公用品購置等(現有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全部利用,按配置標準需添置部分申請省衛生廳調撥)。計劃總投資955萬元,其中土地費用260萬、前期費用57萬、工程費用4217、8萬、配套費用70萬、其它費用15萬,標準實驗室建設80萬,不可預見費用45萬。具體內容如下:(一)土地費用 260萬元1、土地征用 政府行政劃撥 255萬元2、土地整理 5萬元(二)前期費用 57萬元1、規劃放樣費 3萬元2、工程勘察費 1萬元3、設計費 15萬元4、施工圖審查費 1萬元5、基礎設施配套 65元/m2 26萬元6、白蟻防止費 2元/m2 1萬元7、教育配套費 10元/m2 4萬元8、質量監督費 2元/m2 1萬元9、墻改基金 8元/m2 4萬元10、散裝水泥專項基金 1萬元(三)建設工程費用 428萬元1、土建費用 750元/m2 300萬元 2、室內裝修費用 260元/m218、 104萬元 3 水、電、弱電等 60/m2(電25 水10消防10弱電15 )24萬元 (四)配套工程費用 70萬元1、道路與鋪磚 12萬元2、綠化工程 20萬元3、電力工程 15萬元4、室外進、排水 8萬元5、圍墻和大門 15萬元(五)其它費用 15萬元1、工程監理 8萬元2、工程招標及代理 4萬元3、防雷費 3萬元(六)標準實驗室建設 80萬元(七)不可預見費用 總造價 5% 45萬元二、流動資金本項目所需流動資金,可按現有途徑解決,無需新增流動資金。三、資金來源該項目土地劃撥費255萬元和基礎設施配套費26萬元,由業主申請政府支持免交。其余所需資金674萬元,由省衛生廳撥226萬元(按19、省廳標準,新增面積補助1050元/平方,原有面積補400元/平方,已到位62萬元),置換部分業主現有土地收益解決400萬元,不足部份由業主申請縣財政配套解決(土地置換由政府操作,請縣財政先安排啟動資金100萬元)。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一、營運收入及稅金本項目屬社會公益事業,不以盈利為目的,不計算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主要收入為政府正常撥款和有償服務事業性收費。根據近幾年實際情況推算,業主預計未來10年內,年均有償服務收入約150萬元,政府正常撥款每年180萬元(按2005年實際撥款數推算),合計年收入約320萬元。本項目為非營利性項目,可享受免征營業稅及所得稅的稅收政策。二、營運成20、本估算據估算,項目的營運成本如下:1、人員工資福利費:3萬/人(按2005年實際人員計算,含工資、獎金、社會保險繳費),年約145萬元。2、辦公業務費:包括水、電、交通、通訊、培訓、辦公業務費用、生活設備購置等,年約100萬元。3。、專用材料等60萬3、設備維護費:年約10萬元。合計年支出315萬元。第十二章主要結論1、實施*疾控中心遷建項目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經此次異地遷建,業主擁有了較寬敞的工作場所和標準的實驗檢驗室,提高了硬件水平。對*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發展必將起到極大的促進工作。2、本項目符合*城區的城市規劃和全縣衛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優化了*衛生資源的配置,提升了業主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檔次,是縣2006年的“5.10”重點工程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3、本項目作為政府舉辦的衛生事業機構,正常營運的收入小于支出,因此必須依靠國家財政補助或政策支持才能正常運行。除固定資產投入外,要維持工作正常運行,本項目仍需要政府年安排預算資金180萬元。4、由于*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縣財政非常緊張,項目建設中必須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堅決避免鋪張浪費好大求洋的思想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