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宅小區二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4040
2022-09-15
17頁
143.04KB
1、目 錄 文字部分1前言211工程概況212勘察目的313勘察依據和勘察工作遵循的規范、規程和標準41.4 勘察手段及勘察方案布置51.5 勘察完成的工作量及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61.6采用的高程系統和高程引測依據7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721地形地貌722地基土構成及特征723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724 淺層地基土承載力估算825地下水926場地地震效應1027不良地質現象103地基基礎方案分析1031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1132天然地基1133樁基1134樁基沉降量估算參數的取值1435工程施工及運營對周邊設施影響分析144 基坑工程分析與評價155. 結論與建議165.1結論165.2建議12、6 圖表部分序號圖表名稱張數編號1勘探點平面位置圖21-11-22圖例123工程地質剖面圖193-13-314靜力觸探分層參數表24-14-25靜力觸探測試成果圖表215-15-216土工試驗成果表76-16-77固結試驗成果圖表77-17-78鉆孔柱狀圖48-18-49土層壓縮曲線圖表29-19-2附表1: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附表2:地層特性表附表3: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表1前言11工程概況我公司受上海置業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擔了住宅小區二期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任務,該工程設計單位為上海友愛建筑設計事務所。本工程為一次性詳細勘察。擬建場地位于上海市閔行區顓橋鎮德昌路北側,南平路東側,江北路北側,3、交通便利。本期總建筑面積約85575.69m2,擬建建筑物性質詳見下表。擬建建筑物性質一覽表 表1建(構)筑物名稱結構類型層數基礎設計資料基礎底面單位面積荷載(kPa)有無地下室容許沉降量及相對傾斜基礎型式基礎尺寸基礎埋深(m)711號建筑剪力墻8號樓8層其余14層樁基/3.5m有1214號建筑剪力墻14層樁基/6.5m/有/配套公建及車庫框架3層(車庫7層)樁基/6.5m/有/勘察項目等級:依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02)第 4.2 節,本工程建(構)筑物等級為二級,場地地基復雜程度等級為中等復雜場地,綜合確定本工程勘察項目等級為乙級。 12勘察目的本次勘4、察目的主要是對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作出詳細評述,為擬建建筑物基礎設計,沉降量估算,樁基承載力估算等提供有關計算參數,具體要求如下:(1)查明擬建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土層的分布規律及工程地質特征,提供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對地基土作出分析評價;(2)查明明、暗浜等不良地質現象的分布范圍及深度,判明其危害性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分析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3)查明場地地下水埋藏分布情況,判別地下水及地基土對混凝土有無腐蝕性;(4)確定建筑場地類別及場地土類型;(5)若20.00m以內存在砂土和砂質粉土層,判別其在抗震設防烈度7度條件下的液化可能性;(6)對地基土的工程性質進行分析評價,提供天然地5、基承載力;對樁基礎,建議選用的樁基持力層,以及樁型、樁徑和相應的樁端入土深度,提供樁基設計參數,估算單樁豎向承載力及沉降量,并進行沉(成)樁可行性的分析。(7)提供基坑開挖設計所需巖土參數,對圍護、降水措施提出建議。13勘察依據和勘察工作遵循的規范、規程和標準勘察依據(1) 工程勘察合同與工程勘察任務委托書;(2) 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擬建建筑平面布置圖。遵循的規范、規程A、上海地區標準(a)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02)(b)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c)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程(DGJ08-9-2003)(d)6、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GJ08-40-2010)(e)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DGJ08-72-98)(f)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外業操作規程(DGJ/TJ08-1001-2004)(g)上海市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強制性條文(h)上海市基坑工程技術規范(DG/TJ08-61-2010)B、國家標準(1)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10)(2)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3)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4)國家標準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5)國家標準工程7、測量規范(GB50026-2007)(6)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7)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3年版)等有關規范、規程C、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靜力觸探技術標準(CECS04:88)()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1.4 勘察手段及勘察方案布置 勘探手段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02)中有關規定和設計技術要求,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鉆探取樣、原位測試(靜力觸探孔和標準貫入試驗)、小螺紋鉆孔及室內土工試驗等綜合勘察手段。 (1) 鉆探取樣 本次勘察采用2臺SH-30型鉆機,對粘性土采用螺紋鉆回鉆進,對粉性8、土、砂土采用沖砂鉆頭泥漿護壁循環回次鉆進。根據不同土性及狀態分別采用自由敞口取土器和環刀取土器,原狀土樣采用靜壓或重錘少擊方式采取。采取原狀土試樣等級為級。 (2) 靜力觸探試驗 本次勘察共投入靜力觸探機1臺,采用單橋探頭,進場前探頭已進行標定,探頭工作面積15cm2,試驗時貫入速率1.2m/min。數據自動記錄采集間隔10cm。(3)標準貫入試驗(1)標準貫入試驗主要用于砂土、粉性土層,與取土相間進行,采用63.5kg錘,落距76cm,自由落錘,記錄貫入土層30cm的錘擊數,地表下20m深度范圍內試驗間距一般為1.01.5m,20m以下試驗間距為2.03.0m。目的是判斷砂土或粉土的密實度,9、并計算此類土的地基土承載力以及壓縮模量。 (2) 標貫試驗留取擾動樣作顆分試驗,用以定名。 (4) 室內土工試驗室內試驗包括常規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和特殊試驗項目。常規物理性試驗主要內容為W、0、G、WP、WL及顆分試驗;常規力學性試驗主要為常規固結試驗和直剪固快試驗,其中壓縮試驗當固結壓力大于400kPa時采用慢速法。提供各土層的ep曲線及各土層土樣的C、值的峰值及壓縮系數(a)和壓縮模量(Es)值。為了解有關土層的滲透系數,在、夾和層進行了滲透試驗勘察方案布置依據有關規范要求、設計委托及擬建建筑物性質和規模。勘察方案布置采用“之”字形與網格狀相結合的布孔方案,對擬建714號建筑;主要勘探點間距10、為不大于35m,對擬建車庫,其開挖深度小于7米,屬三級基坑,其主要勘探點間距按3050m考慮,共布設31個鉆孔,其中取土、標貫孔數量約占勘探點總數的1/ 3,靜力觸探孔約占勘探點總數的2/3,共布設10個取土標貫試驗孔和20個靜力觸探孔。勘探點設計孔深:控制性孔深50.0 m,一般性孔深為40.00m;對擬建7號樓地段,其層數為8層,控制性孔深40.0m,一般孔深35.0m。為查明擬建場地有無暗浜等不良地質現象分布,沿基坑及建筑物邊線共布設了95個小螺紋鉆孔,間距不超過15.00m。1.5 勘察完成的工作量及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本次野外勘探自2012年3月31日至2012年4月4日完成,室內土11、工試驗于4月12日完成。共完成的勘探工作量見表2。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見表附表1。勘探工作量一覽表 表2野外工作室內試驗鉆探孔10個443.45m物理性試驗158項靜力觸探孔21個886m液塑限試驗110項取土樣原狀土158件固結試驗150項擾動土49件固結快剪148項小螺紋鉆孔95個264m顆粒分析97項標準貫入試驗49段次/勘探點標高測量21點地下水位測量10點1.6采用的高程系統和高程引測依據本次勘察各勘探點的位置是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點坐標和已有界址點,采用TOPCON全站儀測放確定。小螺紋鉆孔主要根據其與鉆探孔、靜探孔的相對位置采用鋼卷尺進行定位施放的。本次勘察采用吳淞高程,各勘探12、點標高引測點位于德昌路路中心線上一點,該點吳淞高程4.456m。其位置詳見勘探點平面位置圖(圖號:1)中標識。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該擬建場地位于上海市閔行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入海口東南前緣,其區域地貌屬于上海地區四大地貌單元中的濱海平原類型。擬建建筑地段原為廠房,勘察期間已基本拆除,實測各勘探點的孔口標高一般在3.924.87m之間,平均為4.43m,高差為0.95m。 22地基土構成及特征本次勘察表明,在所揭露深度50.45m范圍內的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世(Q4)沉積物和第四系上更新世(Q3)沉積物構成。主要由飽和的粘性土和粉性土組成。根據地基土的結構特征、成因及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等13、,共劃分層填土、層褐黃灰黃色粘土、層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灰色砂質粉土、層灰色淤泥質粘土、層灰色粘土、層暗綠草黃色粘土、1-1層草黃色砂質粉土夾粘性土、1-2層草黃色砂質粉土和2層灰黃灰色粉砂七個工程地質單元及分屬不同層次的亞層。各層地基土的結構與特征詳見“地層特性表(附表1)”。23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1)本工程對2層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均進行了分層統計,詳見附表2: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表。(2)本次勘察對場地內各層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進行分層統計,在刪除個別明顯不合理的指標后,提供各指標的最大值、最小值、算術平均值、均方差、變異系數等。(3)根據本次21個靜力觸探試驗資料(詳見14、附圖表5-15-21靜力觸探測試成果圖表),統計出每層土的平均比貫入阻力值的幅值,平均值為最小平均值,見附圖表4 靜力觸探分層參數表。(4)對2層地基土在不同荷重作用下的壓縮性指標分層進行了統計,并根據各級荷載下的平均孔隙比繪制而成土層壓縮曲線圖表 (附圖表9-19-2)。對于設計驗算地基沉降量所需要的壓縮模量(Es)值(自重壓力至自重壓力加附加壓力段的壓縮模量)在該壓縮曲線圖中自行選擇,換算后使用。(5)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為實測值N0, (6)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表中粘聚力(c)和內摩擦角()為試驗峰值。(7)由于軟件計算時采用四舍五入法,造成部分土層WL、WP及IP間關系個別不吻合。(8)15、由于1-1層夾粘性土,土質不均勻,導致個別指標離散型較大。24 淺層地基土承載力估算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第條規定采用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計算并結合靜探Ps值綜合確定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d),假定計算條件為:基礎形式為條形基礎,基礎寬度1.5m,基礎埋深1.0m,地下水位取0.5m,承載力系數Nr、Nq、Nc由表4.2.3-2中查得,基礎形狀系數采用1.0。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系按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5.2.3條及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02)第13.3.4條綜合確定。各淺層16、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及設計值估算值詳見表3淺層地基承載力估算一覽表 表3層序地層名稱單橋靜力觸探平均值fs(MPa)直剪固快試驗強度(峰值)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d(kPa)c (kPa)j ( o )粘土0.822717.08080淤泥質粉質粘土0.501418.55555夾砂質粉土2.29431.08585淤泥質粉質粘土0.441215.05555淤泥質粘土0.531212.56060注:表中fak和fd僅作為評價土層工程特性之用,設計時應根據實際基礎形狀、尺寸和埋深進行計算,并按規范考慮其軟弱下臥層強度及變形。25地下水潛水該擬建場地淺部土層中的地下水屬于第四17、系孔隙潛水類型,其地下水位動態變化主要受大氣降水影響,隨季節有所升降。在勘察施工期間,測得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0.501.00m之間,標高為3.544.09m,平均水位埋深0.79m,平均水位標高3.76m,水力坡度平緩。潛水水位詳見表2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第規定,上海地區淺部潛水水位埋深一般為0.301.50m,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約0.500.70m。建議天然地基承載力及抗浮驗算時可采用高水位埋深值(0.50m),對沉降計算和樁基布樁設計時可采用低水位值(1.50m) 地下水水質 勘察期間經調查,場區周圍地下水無環境污染源,18、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第條,本場地淺部地下水在類環境類型中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當長期浸水時,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當交替浸水時,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弱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26場地地震效應2.6.1地震效應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有關規定及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程(DGJ08-9-2003)中的有關規定,擬建建(構)筑物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根據擬建場地地基土土性及分布特征,該場地為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因無法避讓,設計須采取有效的19、措施。建筑場地類別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4.1.3條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程(DGJ08-9-2003)中有關規定,本場地覆蓋層厚度大于80m,擬建建筑場地類別為類,場地土類型為軟弱土。場地地震液化因擬建場地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擬建場地內20.0m深度范圍內分布有獨立成層的飽和砂質粉土(夾層),故利用標準貫入試驗進行了液化判別,判別方法采用單孔判別法,地下水位采用0.5m,其判別結果見下表地基土液化判別一覽表(標貫判別) 表4層號試驗點深度(m)粘粒含量c(%)實測標貫擊數N(擊)臨界標貫擊數Ncr(擊)液化判別鉆孔資料夾5.606.007.0020、6.06不液化K3夾5.606.0012.006.06不液化K5夾5.608.009.005.25不液化K6夾5.608.009.005.25不液化K10根據以上判別結果,擬建場地夾層地基土不液化。27不良地質現象擬建場地表層分布的層雜填土,土質不均勻,含石灰、瓦片等,層厚0.701.50m,平均厚度0.95m,層底標高3.982.97m,平均層底標高3.48m。除雜填土外,擬建場地中未發現其它影響場地穩定的不良地質現象。3地基基礎方案分析31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根據本次巖土工程勘察中所揭示的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該場地地貌簡單,地形平坦,地層基本穩定,從區域構造分析屬地殼穩定區域,同時場地內及21、周邊不存在滑坡、危巖等不良地質作用,適宜建造本工程。32天然地基 擬建場地層填土,土質不均勻,結構較松散,力學性質較差,不得作為擬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擬建場地內分布的第層粘土,該層厚度為1.00-2.30米,平均為1.74米,層頂標高2.973.98m。土的液性指數(IL)平均值為0.43,壓縮系數(a1-2)平均值0.43MPa-1,壓縮模量(Es1-2)平均值為4.57MPa,靜探比貫入阻力(Ps)平均值0.82MPa,呈可塑軟塑狀態,中等壓縮性土,可作為變電站等輕型輔助建筑的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當基礎寬度為1.5m,基礎埋深1.10m,地下水位埋深0.50m,基底砌置標高約3.322、3m,地基土承載力設計值fd建議采用80kPa。設計時應依據相應的基礎設計資料并按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條計算相應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修正值fa。由于該層土強度具有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變軟的特點,設計時基礎應盡量砌置于該層頂部。當采用天然地基時,基底砌置標高以下填土應挖除、回填并分層夯實。 33樁基擬建建筑物主要為8層及小高層建筑,如采用天然地基難以滿足上部荷載要求,故建議采用樁基礎。樁基持力層選擇根據設計要求并結合擬建場地各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對擬建工程可能采用的樁端持力層分述如下:層粘土,暗綠草黃色,層厚約3.11m,頂板埋深約25.3027.10m23、,相應層頂標高為-22.64m-20.78m,平均標高為-21.33m)平均值為0.30MPa-1,可塑,中等壓縮性,工程力學性質尚可,可作為擬建地下車庫及8層建筑的樁基持力層比選層位。假定承臺埋深3.5m,樁端入土深度27.50 m,樁端入土標高約-23.10m。1-2層砂質粉土,草黃色,頂板埋深約31.6032.80m,相應層頂標高為-27.13-28.33m,平均標高為-27.75m,平均層厚7.05m,含水量(W)平均值為29.8%,標準貫入擊數平均值為32.6擊,壓縮系數(a)平均值為0.17MPa-1,靜力觸探(Ps)平均值為10.47MPa,中等偏低壓縮性,工程力學性質較好,是擬24、建小高層建筑理想的樁基持力層。假定承臺埋深3.5m,樁端入土深度33.5 m,樁端入土標高約為-29.10m。樁型的選擇樁型選擇主要受場地周邊環境和沉樁可行性兩大因素決定。擬建場地周邊環境較開闊,本工程應首先考慮造價經濟、樁身質量容易控制的預制樁。可采用樁邊長0.350.40m的預制方樁或樁徑0.400.50m的PHC管樁。設計人員可根據對單樁豎向承載力的要求及變形控制要求并結合技術經濟對比選擇適當的樁型、樁基持力層及樁端入土深度。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fs)和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fp)的確定根據各地基土層的埋藏深度、土性、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靜力觸探(Ps)值,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25、勘察規范(DGJ08-37-2002)和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中的有關規定,各土層的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fs)值與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fp)詳見表5。 fs與fp值表 表5層序地 層 名 稱靜探Ps平均值(MPa)預制樁灌注樁抗拔承載力系數fs(kPa)fp(kPa)fs(kPa)fp(kPa)粉質粘土0.8215150.6淤泥質粉質粘土0.5015/15/0.6夾砂質粉土2.293525/0.6淤泥質粉質粘土0.441515/0.6淤泥質粘土0.5325/20/0.6粘土0.8840/30/0.6粘土2.0960150045/0.61-1砂質粉土夾粘性土4.21326、70/50/0.61-2砂質粉土10.479050006520000.6 單樁豎向承載力估算由上表5提供的(fs)與(fp)值,假定采用不同規格的預制方樁和預制管樁,根據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及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提供公式估算的單樁豎向承載力值詳見表6。單樁豎向承載力表 表6擬建物名稱樁型持力層樁邊長或樁徑(m)樁長(m)樁端入土深度(m)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Rd(kN)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Rk(kN)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kN)計算孔號711號建筑預制方樁0.3524.027.55551111555J4預制方樁27、0.4024.027.56501300650預應力管樁0.4024.027.55101021510預應力管樁1-20.4030.033.59981997998預應力管樁1-20.5030.033.51346269313461214號建筑預應力管樁1-20.4027.033.59621925962J19預應力管樁1-20.5027.033.5130126031301地下車庫抗拔預制方樁0.3521.027.5352/J5抗拔預應力管樁0.4021.027.5286/注:表中單樁承載力估算值,未考慮樁身結構強度和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樁基正式施工前,建議進行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單樁豎向承載力宜通28、過靜載荷試驗確定。34樁基沉降量估算參數的取值建筑物樁基沉降計算的準確度與樁端平面以下土層壓縮模量的取值精確度密切相關。工程實踐表明,由于目前取樣工藝的限制、土工試驗的誤差以及土的應力應變條件的改變而引起的土樣擾動不可避免,從而使土工試驗得到的壓縮模量數據偏小。本工程根據土工試驗以及標貫試驗、靜探試驗等原位測試成果,并結合工程經驗提出了樁端下各土層的壓縮模量建議值,見下表。沉降估算參數Es建議值 表7層序土層名稱壓縮模量Es(Mpa)土試Es值用Ps估算值用N估算值建議值暗綠草黃色粘土910 /9.51-1草黃色砂質粉土夾粘性土1714.5/15.01-2草黃色砂質粉土30353530.02灰29、黃灰色粉砂35404535.035工程施工及運營對周邊設施影響分析擬建工程采用預制樁方案,選用第層粘土作為樁基持力層時,只要選擇合理的沉樁設備和與之相適應的樁身強度,沉樁應該不會有困難。當選用1-2層砂質粉土作為樁基持力層時,由于粉土、粉砂中孔隙水壓力難以迅速消散,沉樁將有較大阻力,故施工須選擇合適的壓樁設備。另外,壓樁順利與否還受樁身結構強度、群樁密集程度、打樁次序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應引起業主、設計和施工單位的重視。在軟土地基中沉樁,由于擠土效應會引起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導致土體隆起和土體水平位移,對周圍環境有一定影響,施工時應采取嚴格限制沉樁速度,合理按排沉樁順序等措施。如采用鉆孔灌注樁,該30、施工工藝成熟,單樁承載力較高。缺點是上部的松散土層(填土、砂、淤泥質土)等易產生坍孔、縮徑、卡鉆,從而造成夾泥、斷樁,樁底沉渣超標等問題影響樁基質量。施工中產生的大量泥漿需要處理,且工期較長,并要注意樁底沉渣的清理。4 基坑工程分析與評價(1)本工程711號樓有地下室,基礎埋深約3.5m(從0.00算起,下同),1214號樓、配套共建及車庫地下為統底板,基坑埋深約6.5m。根據上海市基坑工程技術規范(DG/TJ08-61-2010)以上基坑均屬級基坑。基坑開挖主要在、及夾層中進行,基底位于夾層灰色砂質粉土中,由于地下水埋藏較淺,尤其因為有夾層砂質粉土的分布,在一定的水動力作用下,基坑開挖時該層31、易產生擾動和形成流砂和管涌等現象,需做好圍護和降水工作。(2)根據現有的場地狀況及經驗,圍護結構可采用格柵型深層攪拌樁或復合土釘墻方案。施工開挖到設計底面標高時,需預留0.20.3m采用人工挖土,并防止土體結構擾動,挖到設計底面標高后及時澆注混凝土墊層。(3)基坑施工階段需進行坑內降水、排水工作,一般可采用輕型井點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m處。在降水時,必須考慮降水對臨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可能造成的影響。(4)1214號樓、配套公建及車庫基礎埋深約6.5m,抗浮設計水位埋深按0.5m計算,底板處地下水浮力大于上覆荷重,需采取設計抗拔樁方案。(5)在基坑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32、周圍建筑物沉降和地下管線的監測,隨時掌握基坑周圍土體的位移和應力變化情況,以確保基坑安全和有效保護基坑周圍環境。(6)基坑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推薦如下表8。基坑圍護設計參數一覽表 表8層序土層名稱重度固結快剪(峰值)滲透系數(建議值)()C(kPa)Kv(cm/s)Kh(cm/s)褐黃灰黃色粘土18.717.0273.36E-078.11E-07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17.718.5149.46E-073.07E-06夾灰色砂質粉土18.931.041.80E-054.66E-05灰色淤泥質粘土17.012.5123.61E-076.77E-075. 結論與建議 5.1結論1. 該場地地形地貌33、較簡單,地層基本穩定,從區域構造分析屬地殼穩定區域,同時場地內及周邊不存在滑坡、危巖等不良地質作用,適宜建造本工程。2.擬建場地屬類建筑場地,軟弱地基土,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根據擬建場地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及分布特征,該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因無法避讓,設計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擬建場地內在20.00m深度范圍內有獨立飽和砂質粉土夾層分布,經液化判別,該層地基土不液化,故可不考慮擬建場地地基土液化問題。3. 本場地淺部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當長期浸水時,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當交替浸水時,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弱腐蝕性。對鋼結34、構具有弱腐蝕性。地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本場地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0.501.00m之間,標高為3.544.09m,水力坡度平緩,建議天然地基承載力計算和抗浮設計時可采用高水位埋深值0.50m,對樁基布樁設計和沉降計算時可采用低水位埋深值1.50m。4.擬建場地表層為層填土,土質不均勻,含磚塊、石灰等,平均層厚0.95m,層底標高3.48m。5.2建議1.擬建場地內分布的第層粘土,可作為變電站等輕型輔助建筑的天然地基基礎持力層。當計算條件為:條形基礎,基礎寬度1.50m,基礎埋深1.10m,砌置標高約3.33m,地下水位埋深0.50m,地基土承載力設計值fd建議采用80kPa。設計時應依據35、相應的基礎設計資料按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條計算相應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修正值fa。由于該層土強度具有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變軟的特點,設計時基礎應盡量砌置于該層頂部。當采用天然地基時,基底砌置標高以下填土層應挖除、回填并分層夯實。2.擬建工程可采用樁基方案,擬建7號建筑及地下車庫可以第層粘土作為樁基持力層;其余小高層建筑,可以第1-2層作為樁基持力層。設計人員可根據對單樁豎向載力的需求和變形控制要求,選擇適當樁端入土深度。樁周土極限摩阻力標準值(fs)、樁端土極限端阻力標準值(fp)及單樁豎向承載力估算值詳見表5表6有關數據。單樁豎向承載力必須通過單樁垂直載荷36、試驗確定,并建議按有關規定確定試樁數量。3.本工程如采用鉆孔灌注樁時應注意粉(砂)性土易產生塌孔。鉆孔灌注樁單樁承載力和成樁質量取決于現場作業的多道工序的質量和現場施工管理的水平,應加強施工監理及檢測與監測工作。并應做好泥漿排放工作,保護環境。為減少樁身沉降和提高單樁承載力可采取孔底壓漿工藝。4.本項目基坑等級均為級,埋深分別為3.5m和6.5m。基底位于第層淤泥質粉質粘土。根據本項目場地特點和當地工程經驗,建議采用格柵型深層攪拌樁或復合土釘墻方案。基坑圍護須進行專項設計。基坑圍護設計參數見表8。5. 擬建工程周圍有已建道路及已建建筑,為避免樁基施工對該已建建筑的影響,施工期間應采取必要的施工監測措施,確保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6基槽開挖后應通知我公司派員參加驗槽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3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