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道路西延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初步勘察)(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4059
2022-09-15
14頁
209.54KB
1、XX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筑工務局委托我公司為其擬建擬建XXXX路、XX路、XX路及XX路西延工程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為初步勘察。由XX工程XX設計研究總院設計,設計單位提供了附有 地質勘察要求的勘探點位置平面圖一份。擬建工程位于XX開發區XX路以西,XX村及其附近區域,包括XXXX路、XX路、XX路、XX路、簡支板橋梁及擋墻。根據設計 院提供的鉆探點與道路設計標高對應表及平面圖,擬建XX路長 約477. 16m,路面設計標高62. 5882. 50m, ; xx路長約332. 12m,路面設計標高 43. 55-53. 10m, xx 路長約 1407. 80m,路面設計標高36. 2877. 602、m; xx路西延長約1105. 78m,路面設 計標高43.5579. 88mo擬建橋梁為3X20m簡支板橋梁,三跨結構,單孔跨徑19.91m,多孔跨徑總長60. 93m,擬采用擴大基礎。二、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執行的規范、規程及應解決的主要問題1、遵照執行的規范、規程(1)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 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3) 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04)(4)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5)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6)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3、 B02-01-2008)(7) 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8) 甲方及設計院的任務委托書。2、應解決的主要問題(1) 查明沿線各地段的地質、地形、地層結構特征,各類 土層的性質、空間分布,劃分地貌單元;(2)查明沿線地段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性質、空間分布、發生和誘發條件、發展趨勢及危害程度,論證對路基穩 定性的影響程度,并提出計算參數及整治措施的建議;(3)查明沿線各地段路基的濕度狀況,提供劃分土基干濕類型所需參數;(4)應對道路沿線地段的路基穩定性和巖土性質作出工程地質評價,并為路基設計、確定路基設計回彈模量和路面結構組 合類型、路基壓實、防護和加固、路基排水設計以及不良4、地質現 象防治提供地質依據和必要的設計參數;(5)實測沿線地下水位,并查明沿線各地段的地下水類型、 地表水來源、水位和積水時間,以及排水條件,論證地表水、地 下水對路基穩定性的影響;(6)設計單位的技術要求。(二)勘察工作內容及布置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第2. 0.5條,擬建場 區場地分類為II類。本次勘察勘探點位置、數量要求均由設計單位提供,共布置 勘探點40個,其中xx路勘探點4個(Z2-1Z2-4) , xx路勘探點 3 個(Z6-1 Z6-3) , xx 路勘探點 11 個(Z7-1 Z7-11) , x5、x路西延道路勘探點7個(ZJ-1ZJ-7) , 3X20m簡支板橋梁勘探 點8個(TK1TK8),擋墻勘探點7個(1-7)。因場地原因,現場根據情況施工時對部分勘探點進行了移 位。3X20m簡支板橋梁勘探點(TK1TK8)和擋墻勘探點(1 7)原布置點位于車流量大的海爾大道上,移至現狀道路兩側施 工;XX路Z7-5Z7-7、XX路Z6-1Z6-3、xx路西延道路ZJ- 1ZJ-3和xx路Z2-3Z2-4,因原布置點有耕地、民房及其它 障礙物,施工時進行了移位。勘探點的深度要求: 、道路部分:填方段鉆探點要求鉆至道路原地面標髙以下不小于6米;挖方段鉆探點要求鉆至道路設計標高以下不小于6米。具體見6、下表(道路設計標高一覽表):鉆孔編號現狀實際標高設計高程Z2-181.8982. 50Z2-284. 737& 78Z2-36& 9273.41Z2-460. 9362. 576Z6-151.4453. 10Z6-246. 1547. 173Z6-342. 5043. 55ZJ-156. 6057.08ZJ-261.6660. 49ZJ-35& 5058.51ZJ-458. 3662. 59ZJ-562. 8272. 33ZJ-680.7179. 25ZJ-778.2479. 88Z7-177. 8277.60Z7-260. 9567. 62Z7-357. 2357.64Z7-444. 2247、& 445Z7-543. 1743. 75Z7-641.6141.60Z7-736. 0439. 563Z7-834. 5136. 92Z7-934. 6536. 28Z7-1041.9540. 63Z7-1157. 2347.08 、橋梁及擋墻部分:橋梁勘探點深度要求為鉆入中風化基巖且入巖深度不小于1. 5m;擋墻勘探點深度要求為鉆入強風化基巖且入巖深度不小于1. 5mo位置調整后的鉆探點進行了坐標反測,勘探點的具體位置 及類型詳見勘探點平面位置圖。按照設計單位的要求,經過現場踏勘和搜集資料,結合工程及場地的特點,本次勘察采用泥漿護壁回轉鉆進,標準貫入試驗及室內土工試驗相結合的勘探方法。(三8、)完成的實物工作量我公司于2013年5月11日至2013年5月13日完成全部勘 探點的野外工作,共投入XY-100型鉆機六臺,挖掘機兩臺。本 次完成的實物工作量見下表:項目單位數量備注測量定點點40鉆探孔/m40/276.1標準貫入試驗次95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孔6個取土樣件12其中6件原狀樣取巖樣塊20點載荷試驗取水樣組3簡分析本次勘察采用黃海高程系,XX城市坐標系,所有點位及標高 均為實測所得。三、場區工程地質條件(一)氣象、水文XX開發區屬XX暖溫帶沿海濕潤季風區氣候。年均氣溫 12. 3C,最高37. 4C,最低氣溫-16. 0Co年均風速5. 30m/s, 瞬間最大風速44. 20m/s9、o年均降雨量711. 20mm,最大降雨量 1272. 70mm,最小降雨量347. 40mm。年平均降雪日10天,日最大 降雪量230mm。年均霧日43.4天。季節性凍土深度小于0.50m。(二)地形、地貌擬建道路場區地形起伏較大,場區地勢總體上呈西高北低、 北高南低趨勢,鉆孔孔口標高41.9584.73m;孔口最大高差 42. 78m,原地貌類型分為兩種地貌單元:(一)沖洪積地貌:主 要分布在場地中東部,Z7-5Z7-10勘探點區域。(二)剝蝕殘 丘地貌:主要分布在除上述勘探點區域外的其他地段。(三)巖土層分布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本次鉆探揭露的深度范圍內的地層分述如下: 素填土(QF):黃褐色10、土黃色,稍濕,以粘性土、風化 砂為主,局部有少量礫石、碎石。局部為耕土。該層在勘探范圍內局部勘探點揭露(29個),層厚0.303. 40m,層底標高 31.71-84. 23m,層底埋深 0. 30-3. 40mo標準貫入試驗統計結果詳見下表:項目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 n 1變異系數8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值7.26.22.00. 2711.0/3.013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值7. 16.21.90. 2711.0/2.913-1雜填土(Q”):黃褐色雜色,稍濕,以建筑垃圾、 碎石、粘性土為主,局部見少量生活垃圾、淤泥質土。該層在勘探范圍內局部勘探點揭露(10個),11、層厚0.5010. 70m,層底標高 34. 24-62. 82m,層底埋深 0. 5010. 70m。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由加權平均法的統計結果詳見下表:項目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 n-1變異系數8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重型動力觸探試驗修正值4. 073.970. 580. 176. 63/2.616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實測值4. 154. 050.610. 186. 75/2. 726 粉質黏土(Q/如):黃褐色,稍濕濕,可塑硬塑。刀切面較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見少量的鐵猛質結核。該層在勘探范內局部勘探點揭露(6個),層厚1.10-6. 90m,層底標髙 29. 81 57. 12、73m,層底埋深 3. 20-8. 50m。 標準貫入試驗統計結果詳見下表:項目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 n-1變異系數6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值7.96.81.70.2112. 0/7. 08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值7.46.31.80. 2411.8/6.38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下表:地 層單位含水量W%天然 重度kN/mJ孔隙比e(i剪切試驗q壓縮 系數3.1-2Mpa 1壓縮 模量 ESl-2 MPaC kPa度統計數66666666最小值21.419.20. 6030. 1421.04.40. 203. 79最大值24.820.20. 7370. 2874.0113、1.40. 43& 22平均值23.020. 10. 6500. 2042.0& 20. 345.21標準差1.60. 10. 0490. 0520. 72.80. 091.70變異系數0. 070.010. 080. 240. 490. 350. 260. 33標準值24.319.80. 6910. 2424.95.80.413. 80該層的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仏=190kPao 、中粗砂(Q;1+pl):黃褐色灰白色,稍濕飽和,稍密中密,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磨圓度較差,級配稍好,局 部混粘性土,含量約15%25%。該層在勘探范圍內局部勘探點揭露(4個),層厚1.204. 60m,層底標高14、 26. 71-34. 41m,層底埋深 2. 60-7. 80mo 標準貫入試驗統計結果詳見下表:項目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 n-1變異系數8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值18.815.44.30. 2326. 0/13. 06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值17.214.53.40. 1922. 9/12. 76該層的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 =240kPao變形模量E0=18MPao 、強風化花崗巖(丫5彳):黃褐色,稍濕飽和。巖芯呈砂 礫狀碎塊狀。塊狀構造,組織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主要成分 為長石、石英,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很發育,巖體破碎,干 鉆不易鉆進,巖體完整程度為15、破碎,巖石堅硬程度為較軟巖,巖 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該層在勘探深度范圍內局部勘探點揭露(34個),揭露厚度 為 0. 606. 70m。標準貫入試驗統計結果詳見下表:項目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 n-1變異系數8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值108.099.243.60. 40195. 0/42. 068標準貫入試驗修正值101.993.840.30. 40181.4/41.468該層的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 -800kPao變形模量 E0=50MPao 、中風化花崗巖(丫訂:黃褐色淺肉紅色,稍濕濕, 巖芯呈碎塊狀短柱狀,礦物成分主要為長石、石英,風化節理 裂隙較發育16、。巖體完整程度為較破碎,巖石堅硬程度為較軟巖, 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V級。巖石點載荷強度及換算后的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結果詳見 下表:特征值平均值(X)標準值標準差oII 1變異系數8極值 max/min統計個數(n)點荷載強度(MPa)1. 151. 10. 390. 341. 96/0. 5540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G25.024.216. 50. 2637.8/14. 5740該層在勘探深度范圍內局部勘探點揭露(20個),揭露厚度 為 0. 8016. 50mo該層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 =2500kPao彈性模量E=2000MPao)場地水腐蝕性測試與評價本次勘察僅在局部區域發現17、地下水(Z6-3、Z7-5Z7-9地段),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層素填土層中 粗砂中的孔隙潛水及下臥層強中風化基巖中的基巖裂隙 潛水。潛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鄰近區域滲流補給,潛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鄰近區域滲流補給,排泄方式主要以地表蒸發和排向鄰近區域。勘察期間為枯水期,野外對鉆孔水位進行了實際量測,穩定水位埋深1.80-4. 50m,穩定水位標高30.0139. 00m,根據調查了解,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約l.OOmo本次勘察于Z6-3#、Z7-5#及Z7-9#取鉆孔水樣3組,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 2009年版)第斗築龍網12. 2. 1-12. 2. 18、5 條, 后判定:在II類環境下對水質分析報告進行綜合分析、在II類環境中SO產=112. 74/121. 19/111. 80mg/L300mg/LMg =9. 99/10. 94/10. 22mg/L2000mg/LNH=0. 00/0. 00/0. 00500mg/LOH =0. 00/0. 00/0. 0043000mg/L總礦化度=365. 41/352. 77/336. 96mg/L6. 5HCO3工 1. 38/1. 26/1. 32mmol/Ll. OOmmol/L判定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在長期浸水條件下C1 =84. 64/73. 84/70. 23mg/L10019、00mg/L判定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的條件下,C1 =84. 64/73. 84/70. 23mg/L3. 00m,綜合判定場 地類別為II類。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和表4. 1. 1: xx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05g,屬第三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 45so擬建場區為建筑抗震一 般地段。四 巖土工程分析 評價(一) 巖土體分析、評價層素填土,厚度較薄,力學性質不穩定,不經處理不宜作為 路基持力層。 層雜填土,厚度一般較小,局部厚度大,力學性質不穩定, 不經處理不宜作為路基持力層。 層粉質黏土,土的物理力20、學性質良好,可作為路基持力層。 層中粗砂,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良好,可作為路基持力層。 強風化花崗巖,力學性質較髙,是良好的路基持力層。 中風化花崗巖,力學性質很高,是良好的路基持力層。(二) 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通過鉆探揭露,擬建場區地形起伏較大,未發現不利于場地穩 定性的不良地質現象。道路修建在局部路段形成路堤和路塹邊坡, 采取邊坡防護與加固措施后擬建場區場地穩定性較好,修建道路和 橋梁適宜性較好。五、地基與基礎方案(-)道路部分根據擬建道路場區的工程地質條件,結合道路路面設計標高 等特征,建議采用層粉質黏土、層中粗砂、層強風化花崗 巖和層中風化花崗巖作為路基持力層,多數地段需進行挖方和 填方處21、理。各路段具體路基方案建議見下表:鉆孔編號現狀實際標髙設計髙程路基分析路基持力層選擇Z2-181.8982. 50/層中風化花崗巖Z2-284. 737& 78挖方路段層中風化花崗巖Z2-36& 9273.41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2-460. 9362. 576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6-151.4453. 10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6-246. 1547. 173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6-342. 5043. 55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J-156. 6057. 08/層強風化花崗巖ZJ-261.6660. 49挖方路段層強風化花崗巖ZJ-35& 5058.51/層中風化花崗巖ZJ-22、458. 3662. 59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J-562. 8272. 33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J-680.7179. 25挖方路段層強風化花崗巖ZJ-778. 2479. 88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7-177. 8277. 60/層強風化花崗巖Z7-260. 9567. 62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7-357. 2357. 64/層強風化花崗巖Z7-444. 2248. 445/層強風化花崗巖Z7-543. 1743. 75填方路段將來的換填土層Z7-641.6141.60填方路段將來的換填土層Z7-736. 0439. 563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7-834. 5136. 9223、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7-934. 6536. 28填方路段將來的填方土層Z7-1041. 9540. 63挖方路段層粉質黏土Z7-1157.2317. 08挖方路段層中風化花崗巖1、挖方地段通過上表分析,擬建道路挖方路段可采用層粉質粘土、 層強風化花崗巖和層中風化花崗巖作為路基持力層,層中風 化花崗巖和局部呈碎塊狀的層強風化花崗巖需爆破處理,建議 采用小能量爆破,以免路基土遭受破壞。根據邊坡巖土種類采用合適的路塹邊坡高度和邊坡坡度,并采取合理的邊坡防護與加固 措施,如種植植被、設置邊坡截水溝、噴漿抹面、設置護坡、護 墻等,防止水流及其它因素對路堤或路塹邊坡的危害。2、填方地段擬建場區現狀地24、面標高低于路面設計標高的地段需進行填方處理。土質路基壓實度不低于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表8. 4. 1規定。(二)橋梁和擋墻部分擬建簡支板橋為3X20m簡支板橋梁,三跨結構,單孔跨徑19.91m,多孔跨徑總長L。約60. 93m,根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 (CJJ56-94)表及3. 0.5.1,多孔跨徑總長滿足3OmWLoV 100m,故本次勘察的橋梁為中橋。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建議擬建橋梁采用擴大基礎,以 層強風化花崗巖作為地基基礎持力層。建議擬建擋土墻采用天然地基,以層強風化花崗巖作為地 基基礎持力層。地基土與扌當墻基底的摩擦系數對于強風化花崗巖可取0. 50,對于中風化花崗25、巖可取0. 60o(三) 設計和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施工中應注意的其它問題:1、在施工過程中如是雨季,施工時應做好排水措施,加強 路基的防滲處理,以防止地表水滲流造成對路基的破壞2、擬建道路和橋梁場地及兩側若分布有管線,應采取避讓 或其它措施。六、結論、建議1、通過鉆探揭露,擬建場區地形起伏較大,未發現不利于場 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現象。道路修建在局部路段形成路堤和路塹邊 坡,采取邊坡防護與加固措施后擬建場區場地穩定性較好,修建道 路和橋梁適宜性較好。2、依據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表及表4.1. &結合各巖土層原位測試數據,估算各巖土層剪 切波速后對場地土類別進26、行判定:第層素填土為軟弱土;-1層 雜填土為軟弱土;層粉質黏土為中硬土;層中粗砂為中硬土; 層強風化花崗巖為堅硬土;層中風化花崗巖為巖石。場地類別 為II類。3、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和表4. 1. 1: xx開發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05g,屬第三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擬建場區為建筑抗震一 般地段。4、擬建場區勘探深度范圍內局部區域見地下水。勘察期間為 枯水期,野外對鉆孔水位進行了實際量測,穩定水位埋深1.80- 4. 50m,穩定水位標高30.0139. 00m,根據調查了解,地下水位 年變化幅度約1. 00mo地下水和場地土對建筑材料具微腐蝕性。5、本地區標準凍土深度為0.50m。6、路基開挖后,應及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驗槽。遇有本次勘 察未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協商解決。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