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建設工程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4114
2022-09-15
18頁
33.04KB
1、第一章 項目法人責任制實施方案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綦江縣xx苗圃有限公司農業產業化建設工程項目性質:改擴建項目業主:綦江縣xx苗圃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建設地址:古南鎮新興村建設規模及內容:租用地217畝進行生態、休閑、旅游農業建設,其中改擴建魚池33畝(改建魚池20畝,擴建魚池13畝),改建苗圃花木基地184畝,新建農家樂用房3000平方米,停車場1000平方米,新建豬舍200平方米,大棚400平方米,魚池配套用房200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總投資310.7萬元資金來源:申請銀行貸款100萬元,業主自籌210.7萬元。建設工期:2006年1月-2006年12月二、項目業主簡介綦江縣xx苗圃有限2、公司是重慶市xx房地產開發有限第二分公司實施多元化經營的基礎上組建的,注冊資本25萬元,經營范圍為種植、水果、銷售、花卉。公司現有員工30人,其中各種專業技術人員10人。第二章 可研報告編制依據一、綦江縣“十一五”農村經濟事業發展規劃;二、綦江縣林業苗圃有限公司轉讓合同;三、土地租用協議書;四、古南鎮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張昌華業主納入通惠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管理的批復;五、計投資1993530號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六、2005年9月28日簽訂的咨詢委托業務約定書。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不斷增長的需要隨著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受恩格3、爾系數下降的影響,全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總量增長放緩,但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突出的是要求農業在繼續提供農產品的同時,發揮生態保護、旅游觀光、文化傳承等新的功能作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不僅要求吃飽吃好,而且要求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度假場所。今天,浩瀚的森林、遼闊的草原、清澈的水面、碧綠的田野、恬靜的鄉村已成為都市人日益向往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現代農業已變成多功能農業,越來越成為復合產業,垂釣、采摘、觀賞等就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復合產業。以現代發展理念為引領,不斷擴展農業功能,是當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課題。這既是基于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農業面臨一系列深刻變革提出4、的新要求,也是對國內外一些地方農業和農村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適應這一新要求,應當大力發展旅游觀光農業、鄉村旅游業,以不斷擴展農業發展新空間,拓寬農業的內涵和外延,開辟農民增收新渠道。 實踐證明,利用農業和農村景觀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覽、采摘、品嘗、體驗、休閑,不僅讓人們享受到田園樂趣,更為重要的是為現代農業注入了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賦予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二)提升農業的地位的必要 通過該項目的建設,使城市居民對農業有了更深的了解。農業不再是傳統的簡單的行業。農業與工業一樣需要現代化,也能夠作到現代化,農業工人一樣需要知識,需要訓練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農業工人(農民)。(三)調整5、農業產業結構的必要本項目的實施,以林業為主,帶動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多業并舉,同步推進,改變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休閑農業的轉型。(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按照新農村建設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該項目的實施,凈化了農村的生活環境,改善人居生活條件,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五)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必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日益改善,對苗木花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快城市化進程,美化居民小區和千家萬戶,建設一個有規模、有檔次、有質量的苗木花卉基地十分必要。二、項目建設的6、可行性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家財政支出、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綦江縣各級政府重點支持的項目,項目建設完全可行。第四章 項目建設擬選地址、占地面積和 拆遷情況本項目擬選地址位于古南鎮新興村,占地面積217畝,無拆遷。第五章 工程建設規模及內容一、項目建設規模 租用地217畝,其中改擴建魚池33畝(改建魚池20畝,擴建7、魚池13畝),改建苗圃花木基地184畝,新建農家樂用房3000平方米,停車場1000平方米,新建豬舍200平方米,大棚400平方米,魚池配套用房200平方米。二、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一)改擴建魚池33畝(改建魚池20畝,擴建魚池13畝)1、對現有20畝魚池池坎進行維修加固,鋪設給水管道和電路改造。2、新建標準化魚池13畝。3、新建魚池配套用房100平方米。4、購置相關設備(二)改建苗圃花木基地184畝1、對苗圃花木基地的灌溉系統、道路、供電設施等維修改造。2、新建大棚400平方米。3、新購苗種進行種植。4、購置相關設備(三)標準化建設豬舍200平方米(四)建農家樂用房3000平方米和停車場1008、0平方米第六章 建設工程標準該項目建設工程標準如下:1、GBJ 391990 村鎮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GB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3、GB 7959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4、GB50841992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5、GB116071989 漁業水質標準6、GB14554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7、GB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8、GB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規程9、GB165491996 畜禽產地檢疫規范10、GB/T1782431999 中、小型集約養豬場設備11、GB/T1782441999 中、小型集約化養豬環境參數及環境管理12、GB/T3042002 規模9、化豬場生產技術規程13、GB185962001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七章項目進度安排該項目計劃建設工期12個月,具體安排如下: 1、2006年1-3月完成規劃、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環保申報等建設前期手續;2、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完成建設實施、竣工驗收;3、2007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第八章 生態與環境保護措施一、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存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施工期間,施工噪聲、粉塵;二是項目運營期的液態廢物和固體廢棄物。因而既要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又要減少項目運營期對環境影響。(一)項目建設期1、廢水: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污水。2、廢氣:施工期大氣污10、染主要為施工期機械作業時產生的廢油廢氣,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等。3、噪聲: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機、載重汽車等機械設備工作時產生的噪聲,其噪聲約8595分貝。4、固體廢棄物: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混凝土澆注中產生的棄渣,施工廢料等。(二)項目運營期1、廢水:主要是生活廢水、養豬場排放的糞便和各種污水;2、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固體糞污。二、環境影響的分析及治理措施1、機械尾氣影響及治理措施:本項目工程施工所有施工機具燃油后將產生一定量的CO、NO2,由于機器數量有限,尾氣排放量也較小,施工機械設備施工作業時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范圍主要局限于施工區,且對環境空氣影響小。2、施工粉塵影響及11、治理措施:施工粉塵主要是易揚塵的材料運輸時產生的粉塵,施工現場裸露的土堆、地表在遇風吹揚情況下和水泥、建筑材料運輸和裝卸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揚塵,施工車輛的進出攜帶泥土抖落在道路上,將造成泥塵污染,在施工過程中,應保持車輪清潔,多風季節注意對裸露地表灑水。對易揚塵的材料運輸時使用密閉運輸車或用雨布遮蓋,這樣,施工過程中的粉塵污染將大大降低。減少對空氣環境的污染。3、場地廢水環境影響及治理措施:施工場地廢水主要為大氣降雨產生,污水量隨降雨而變化,污水污染物以無機的SS為主。廢水通過場地污水系統排放。4、施工期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及治理措施:除必須連續作業的工程項目,一般不安排夜間加班施工,。同時為減少12、施工期運輸車的喇叭聲,發動機聲、混凝土攪拌機聲等噪聲對豬的影響,要求工程承包商盡量采用低噪聲機械和采取降噪聲措施。5、施工期固體廢棄物對環境影響及治理措施: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混凝土澆筑中產生的棄土、施工廢料等。施工中對產生的棄土石方和廢料運至指定的渣場傾倒。生活垃圾實行分類后,按環衛部門統一要求處置后,運至指定的垃圾場傾倒,以保護好生活、生產環境。6、項目運營期廢棄物處理,豬場廢棄物處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養豬場污水和糞便應進行分開集中處理,其處理能力、有機負荷和處理效率應根據建場規模計算和設計,處理后應符合GB18596規定。 第九章 招投標方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13、法、國家計委第3號令以及重慶市有關工程招標文件的規定,本項目建設應進行招投標。推薦方案如下:1、勘察、設計單位,由業主直接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2、工程監理單位,由業主直接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監理單位。3、工程施工單位,由業主采用邀請招標形式確定施工單位。第十章 項目投資及構成、資金籌措方案和 資金落實情況一、投資估算依據1、全國統一建筑工程基礎定額重慶市基價表(1999),重慶市安裝工程單位基價表重慶市發布的有關工程造價方面的政策規定及指導結算價;2、參考綦江地區同等建筑市場造價。二、投資估算范圍(一)、改擴建魚池33畝(改建魚池20畝,擴建魚池13畝)1、對現有20畝魚池池坎進行維修加固,14、鋪設給水管道和電路改造,按0.5萬元/畝估算。2、新建標準化魚池按1萬元/畝估算3、新建魚池配套用房按500元/平方米估算。4、購置相關設備按2萬元估算(二)標準化建設苗圃花木基地184畝1、對苗圃花木基地的灌溉系統、道路、供電設施等維修改造按0.1萬元/畝估算2、新建大棚按300元/平方米估算3、新購苗木按0.2萬元/畝估算4、購置相關設備按2萬元估算(三)標準化建設豬舍按500元/平方米估算(四)建農家樂用房按600元/平方米估算(五)停車場按40元/平方米估算(六)預備費預備費是指在初步設計概算內及投資估算中難以預料的、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工程費用。該費用根據重慶地區平均水平并結合實際15、情況按10萬元估算。(七)建設期利息根據該項目的正常建設情況,建設周期為1年,根據該項目的具體情況,貸款金額100萬元,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3-5年期貸款利率6.93%確定。則建設期利息估算如下:建設期借款利息0.5100萬元6.93%3.5萬元三、投資估算本項目投資估算總投資310.7萬元。其中:工程費用289.2萬元,基本預備費10萬元,建設期利息3.5萬元,設備購置費5萬元,原苗木折價賠償3萬元。各項目投資估算見附表1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表。四、資金籌措方案及其來源申請銀行貸款100萬元,業主自籌210.7萬元。第十一章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一節 經濟效益一、收入支出預測(一)、假設條16、件 1、近10年國家農業宏觀政策對該項目無重大的不利影響。 2、近10年國家金融政策無重大調整。 3、建設期內建筑材料及人工費無大的波動。4、各項工程均能按期完工并交付使用。(二)、收入來源預測涉及本項目的收益主要來源于養魚凈收入、養豬凈收入、銷售苗木凈收入、農家樂凈收入, 凈收入中未考慮土地租金,具體對收入估算如下:1、養魚凈收入養魚凈收入每年按魚池面積0.2萬元/畝估算, 年凈收入為6.6萬元。2、養豬凈收入養豬凈收入每年按出欄肥豬100頭,每頭肥豬凈收入200元估算,養豬年凈收入為2萬元3、銷售苗木凈收入 銷售苗木凈收入每年按0.2萬元/畝估算,年凈收入為36.8萬元。4、農家樂凈收入農17、家樂凈收入每年按接待人數4萬人考慮, 凈收入按4元/人估算,年凈收入為16萬元。以上項目各年收入估算見附表2凈收入估算匯總表。 (三)、成本費用估算本項目只考慮凈收入,未計的土地租金成本,根據土地租用協議,每畝土地租金按850斤稻谷支付,按2005年稻谷市場價為0.8元/斤,年土地租金為14.8萬元。(四)、現金流量分析 根據以上估算數據資料,該工程項目一年建成投入使用后,按投資靜態現金流量分析,該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為7.6年(含建設期),在2014年可回收全部投資。詳見附表3現金流量分析表。第二節 社會效益1、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綦江縣優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最大限度地優化資源配置,挖掘資源潛力18、,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2、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可為社會提供100個就業崗位。3、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戰略的實施,生態,環保養殖方式能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可以減少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凈化了農村的生活環境,改善人居生活條件,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4、該項目的實施能充分利用農業自身特點,為市民提供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體驗農業的場所,使市民享受農業文化的樂趣。第十二章 簡要結論本項目建設按照規劃方案,租用地217畝,其中改擴建魚池33畝,改擴建苗圃花木基地184畝,新建農家樂用房3000平方米,停車場100019、平方米,新建豬舍200平方米,大棚400平方米,魚池配套用房200平方米。本項目計劃總投資310.7萬元, 資金來源為:申請銀行貸款100萬元,業主自籌210.7萬元。資金來源有保障,經論證,本項目建設方案合理、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可行。項目建設選址恰當,工程地質條件較好,擬建地的水、電、通訊等配套設施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其它相關規定,是國家扶持鼓勵的建設項目,也是納入綦江縣社會經濟發展的農業類規劃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該項目建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十三章 建議及說明第一節 建議為了實現報告中測算的目標,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該項目能順20、利實施,提出以下建議:一、要作好市場信息收集和反饋,及時掌握供需狀態,對生產進行及時宏觀調控和預測,促進項目順利實施,實現規劃目標。二、著重解決資金來源,提供該項目資金保障。三、建設項目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必須堅持“三同時”的原則,即環境保護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切實做好綠化環保工作。四、加強項目實施前期管理,從嚴控制建設標準、建設內容,建設投資、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工期和施工安全。五、制定資金使用計劃,實行投資進度控制,確保效益目標的實現。第二節 說 明一、本報告依據委托方提供的相關資料及數據,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專業技術規范進行編制。二、相關費用計算以報告時點的政策規定標準和提供的資料,若政策標準發生變化,其計算金額應作相應調整。三、本可研報告只作為項目法人確定投資決策,項目融資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