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建議書(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4540
2022-09-15
17頁
115.50KB
1、項 目 建 議 書項目名稱: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5萬噸/年三氯化磷、1.5萬噸/年三氯氫硅項目)建設單位:重慶xx化工有限公司重慶xx化工有限公司一、企業基本情況重慶xx化工有限公司是由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和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企業,是重慶xx化工總廠搬遷項目實施主體。重慶xx化工總廠于1939年由國際著名愛國實業家、中國氯堿化工創始人吳蘊初先生將上海xx電化廠內遷到重慶所建。隸屬于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2005年,重慶xx實施“科學搬遷、創新發展”戰略,以“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為載體,經過近兩年的建設,搬遷項目已全部建成2、投產。開辟出一條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引領重慶氯堿工業,實現了經濟、社會、環保效益統一協調發展。公司現有實際產品裝置:10萬噸/年燒堿裝置,包括7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其中片堿裝置6萬噸/年),3萬噸/年隔膜燒堿裝置;氯產品裝置,包括4萬噸/年甲烷氯化物、1.5萬噸/年硅氯化物(三氯氫硅)、0.5萬噸/年氯乙酸、3萬噸/年鹽酸及配套的液氯裝置;為水合肼配套建設的50萬噸次氯酸鈉裝置及100萬噸鹽水回收利用裝置。同時配套建設有化學危險品碼頭、火車站及xx生活區。在實現超常規、跨越式、高成長搬遷目標基礎上,公司緊緊抓住打造“千億化醫”重大戰略機遇,充分依托重慶白濤化工園區優勢,以“百億xx3、”為目標,筑牢氯堿基業,打造硅業、氟化工和氯磷化工基地,努力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擬建項目有利于發揮現有公用工程、物流裝置和預留土地等投資效益,體現規模效益。公司10萬噸/年氯堿搬遷工程在規劃搬遷時,考慮到國家相關規定規模要求以及公司日后發展需要,對公用工程、土地等配置時按20萬噸/年規模進行規劃建設,合資方建峰公用工程可以部分滿足本工程需要,但水電汽氣需要從建峰引出,投資新建公用工程外管,同時根據氯堿企業物流要求,需投資新建化危品碼頭、化危品火車站。這樣目前公司10萬噸/年氯堿搬遷工程因考慮以上因素,造成工程投資增加較多,裝置產能規模偏小。新增氯堿4、填平補齊項目將使產品規模得以一定提升,可分攤公用工程成本、盤活存量資產,充分發揮已投資項目效益,體現一定規模效益。能夠利用的存量資產見表1-1:表1-1新增填平補齊項目可利用存量資產表 萬元序號項目總投資分攤投資分攤比例1碼頭2360118050%2火車站7600304040%3生活區2309692.730%4廠外公用工程1986595.830%5界區土地及場平3652730.420%6廠前區附屬工程331099330%7廠區道路綠化135040530%8燒堿裝置在建存量資產12001200100%9110KV站33441337.640%10合計2711110174.541%(2)擬建項目可填5、補公司和白濤化工園區現有吃氯產品的氯氣缺口,解決被打破的氯堿平衡,有利于發揮現有產品裝置的最大出力,增加產值和效益。隨著搬遷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白濤化工園區水合肼項目在2006年同時新建,公司為其配套同時新建了次氯酸鈉、回收處理廢鹽水裝置。為水合肼配套生產后,就地消耗NaOH32%11萬噸/年,消耗氯氣4.5萬噸/年。三氯氫硅投產后,公司根據市場形勢,審時度勢在2008年7月開始了二期新增9000噸三氯氫硅技改項目建設,現已投產。這樣使得原有搬遷項目氯氣平衡被打破,已建燒堿裝置氯氣產能不足,影響了氯下游產品的開工率,甚至造成已建甲烷氯化物等裝置因無氯氣供給而被迫低負荷運行,開工不足。公司和白濤化6、工園區現有已建成投運的裝置若全部滿負荷運行,其用氯量已大大超過現有的產氯量,從下表1-1可以看出現有的10萬噸/年氯堿裝置尚不能滿足現有的用氯產品的用氯量,部分裝置只能低負荷運行或停運。公司8萬噸/年(實際產能10萬噸)燒堿氯氣現有平衡情況見表2-1表2-1 8萬噸/年(實際產能10萬噸)燒堿氯氣現有平衡序號項目氯氣產能/消耗耗氯氣備注一產氯1現有8萬噸/年燒堿(實際產能10萬噸/年)89550二耗氯1現有4萬噸/年甲烷氯化物450182現有1.5萬噸/年硅氯化物154503現有50萬噸/年次氯酸鈉(有效氯7%0.5%)36164配套水合肼水合肼氧化用液化氯氣123654現有3萬噸/年合成鹽酸7、31689600噸高純鹽酸自用正常情況無工業鹽酸5現有0.5萬噸/年氯乙酸46506現有1.5萬噸/年商品液氯正常情況無商品液氯7合計116815116815裝置耗氯能力富裕量27265從以上氯氣平衡來看,用氯裝置能力達到產氯量130.4,氯氣不足,缺口27265噸(不考慮生產工業鹽酸和商品液氯,否則缺口近5萬噸),影響產品裝置整體產能發揮,影響效益。新增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能夠填補公司和白濤化工園區現有吃氯產品的氯氣缺口,使我司現有生產裝置大幅度提高運行水平,使運行結構重新恢復設計時的生產能力。同時可扭轉甲烷氯化物、三氯氫硅和水合肼產品在市場回暖熱銷時,因氯氣供應不足而造成裝置低負荷8、運行或停運導致財務狀況惡化的局面,創造更多的產品價值和經濟效益。(3)擬建項目可滿足落戶白濤化工園區的雙甘膦項目氯氣和燒堿的需要,同時雙甘膦含鹽廢水處理后可作為燒堿的原料,符合公司2008-2012年發展規劃,有利于啟動公司“一基兩翼”中的另一翼(氯磷化工),實現新的產業鏈和循環經濟。重慶紫光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由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xx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紫光xx20萬噸/年雙甘膦項目(分三期建設)落戶白濤化工園區,給我司新增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增添了重重的砝碼。因為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產生的氯氣可滿足10萬噸/年雙甘膦(一、二期規模)原料所需(1噸雙甘膦需0.8噸9、三氯化磷,1噸三氯化磷需0.8噸氯氣),同時雙甘膦生產需耗燒堿(1噸雙甘膦需0.5噸折百燒堿),這樣新增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所產生的氯氣和燒堿有了可靠的出路,雙甘膦項目也有了原料保障。而且雙甘膦生產所產生的含鹽廢水經處理后可作為燒堿的原料。因此啟動我司新增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和紫光xx雙甘膦配套三氯化磷裝置的建設,有利于深化項目互補,實現我司新的循環經濟和產業鏈。公司實施新增10噸/年離子膜燒堿填平補齊項目后氯氣平衡情況見表3-1,其中合成工業鹽酸和瓶裝液氯只作為氯氣平衡調節產品。表3-1 氯堿搬遷工程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填平補齊后氯平衡表序號項目產量(噸/年)氯(噸/年)一產氯量110、3萬噸/年隔膜燒堿300002655027萬噸/年離子膜燒堿70000630003填平補齊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100000900004產氯合計179550二耗氯量1二氯甲烷2010622277三氯甲烷20524227412三氯氫硅1500018000新增1.5萬噸三氯氫硅15000180003次氯酸鈉(有效氯7%0.5%)399600361644鹽酸35600其中:合成工業鹽酸100003300自用高純鹽酸2560084485氯乙酸500046506液氯27440其中:管道汽化氯(水合肼氧化用)12365瓶裝液氯15000150757三氯化磷50000400008耗氯合計2010209裝置耗11、氯率(%)111.96 (四)裝置產能規模合理,是原有搬遷工程存量資產的最大發揮,又符合公司下步發展需要。從現有氯平衡來分析,在裝置滿負荷運行情況下,次鈉裝置、公司氯產品裝置及考慮商品液氯銷售均能夠滿負荷運行,氯氣缺口近5萬噸,再同時考慮耗氯有一定富于則只需要填平補齊45萬噸離子膜燒堿裝置。但此種方式影響了現有裝置存量資產的充分發揮,在預留20萬噸規模裝置上多次補齊實施難度更大,再次擴能成本將會更高。同時園區的雙甘膦(紫光xx)即使目前因為xx裝置產能氯氣不夠,采用外購三氯化磷來生產,但始終較就近生產三氯化磷成本有劣勢,且三氯化磷屬于高危化學品及化學武器原料管控產品,運輸風險大,此次考慮填平補12、齊為之配套符合產業一體化循環經濟戰略。以上即說明填平補齊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及配套裝置的裝置規模是合理且必須的。(二)可行性1、技術可行性(1)選擇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裝置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離子膜法燒堿是采用離子膜法燒堿生產裝置生產出的燒堿,與隔膜法、水銀法相比,具有能耗低,產品質量高、三廢污染小(無隔膜法的石棉絨和水銀法的汞污染,為清潔工藝)、成本低及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高純離子膜堿可應用于氧化鋁、化纖、人造棉、醫藥和食品工業上,市場競爭力和應變性強。離子膜燒堿代表了世界氯堿工業的發展方向。離子膜電解技術分為復極式和單極式兩類。從當前世界離子膜電解技術發展來看,采用自然循環復極式電槽,高13、電流密度,大型化是其發展方向。在新建或改擴建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時,選擇高電流密度、自然循環復極式離子膜法電解槽已成為絕大多數氯堿企業的共識。本項目采用自然循環高電流密度復極槽技術。高電流密度自然循環復極式離子膜法電解槽具有諸多優勢a、高電流密度的優勢強化生產能力。與早期的3.3 kA/m電流密度的離子膜法電解槽相比,相同條件下電流密度為5.5 kA/m時,可提高燒堿產量約66.7%。降低投資費用。以旭化成復極式離子膜法電解槽生產l萬t/a燒堿為例,在運行電流密度為3.3 kA/m時需要98對電極,即需要99個單元槽和 98 張離子交換膜,而運行在高電流密度4.2 kA/m時,則只需78對電極,即14、需要79件單元槽和78張離子交換膜。兩者相比,單元槽數和離子交換膜數均相應減少20%,電解槽維修費用和更換離子交換膜的費用也低,既節省占地面積,又減少建筑廠房投資。減少副反應,提高電流效率。提高電流密度后,在電解液中氫氧化鈉濃度保持不變時,必須相應加大通過離子交換膜的鹽水流量,也就必然減少了OH-的反遷移,減少副反應,有利于提高電流效率。b、自然循環的優勢采用自然循環方式的離子膜法電解槽,一般是利用電解反應過程中在電解室內生成氣體的攜帶作用,并利用電解槽內部結構造成的電解液密度差,使電解液在電解槽內部循環,其推動力為氯氣泡,電流密度越高,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氣泡量越多,推動力也越大。一般國外運行電15、流密度為6 kA/m左右。目前國內電解槽運行的電流密度最高為5.5 kA/m,正常運行時以4.5 kA/m為宜。采用自然循環形式可提高裝置運行的安全、平穩性,減少循環設備和動力能源的消耗,延長離子交換膜的使用壽命,其最終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離子膜法電解裝置的綜合經濟效益。c、復極式電解槽的優勢復極式電解槽具有流程短、設備少、投資省、單臺生產能力大(單臺生產能力達2萬 t/a的電解槽)、占地面積小 、布置合理等特點,單元槽串聯供電,低電流,高電壓,電流效率高,槽間電壓損失少;易采用微機控制,管理方便,單元槽用油壓緊,檢修方便。2、三氯化磷技術成熟可靠三氯化磷可由三種方法制取。一是由磷酸鈣與氯16、氣經一系列工藝生產制得;二是用溶融黃磷直接氯化制得;三是以部分PCl3為溶劑用磷的液體氯化制得。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由于工藝路線較長,設備復雜,投資費用大而且反應劇烈,生產過程操作困難不易使用。第三種方法生產工藝簡單設備少,而且生產較易操作控制,經濟安全,故很多廠家采用這一工藝路線,是氯堿化工常見下游生產工藝,其反應方程式為:2P+ 3Cl2= 2PCl3。桶裝黃磷浸于熔磷槽中用50熱水熔成液態黃磷,熔融黃磷用液下泵打入黃磷計量槽,黃磷計量槽中的熔融黃磷恒壓壓入氯化器中,由外管廊送來的氣氯經氯氣緩沖罐,控制一定壓力后,氯氣經分配通入氯化器液相中與磷反應;生成的三氯化磷以氣態逸出至洗磷塔,經塔頂冷17、凝器冷凝,冷凝液一部份從塔頂回流至洗磷塔,洗去三氯化磷氣相夾帶的游離磷和其它高沸雜質,然后從塔底流至氯化器;洗磷塔保持適當回流比,按比例將三氯化磷收至三氯化磷成品貯槽貯存,使用時用成品泵打至所需工段。從冷凝器出來的不凝氣體經氣液分離罐、尾氣緩沖罐及尾氣冷凝器冷凝后,由尾氣吸收塔吸收處理后排空。尾氣冷凝器的冷凝液流至三氯化磷地下槽。熔磷時產生的煙氣由風機抽至磷煙吸收塔經水洗滌后排空。裝置產生的廢水收集到含磷廢水處理站處理后,部分回用,部分用泵送公司廢水處理站處理。三氯化磷工藝技術特點是工藝路線成熟,控制手段先進,三廢得到合理利用和處理,對環境無污染。三氯化磷裝置所產生含磷污水收集后用泵送入污水處18、理站處理。酸性廢液外售或作為其他用途。擬選的徐州博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三氯化磷先進生產工藝技術,該工藝操作簡單,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純熟,有大規模生產經歷,無須調試。全面兼容間歇式、連續式和自動化生產方式,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3、三氯氫硅工藝經過技改提升后更具競爭力公司三氯氫硅生產已經有30多年歷史,在有著豐富生產經驗和熟練的技術生產隊伍,并在幾十年的生產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專有技術,在建的搬遷項目采用的即是自有成熟可靠、國內先進的生產專有技術。技術革新和進步是企業競爭力的來源,在搬遷工程一期8萬噸/年配套生產的三氯氫硅裝置我司即進行了諸多創新,第一次引進使用DCS控制系統,裝置穩定19、性得以明顯提高;對氫氣凈化系統和在線監測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嚴格氯氫配比控制,提高粗料中三氯氫硅的含量,精餾系統也做了改造,產品質量、產量規模進一步提高,消耗降低,通過已經開車情況來看,改造是成功的。通過已建工程改造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改造提升同樣必要,公司組織力量和設計單位一同,對于主要技術方案進行了認真的優化和改進,從提高單線產能、提高產品質量、收率、降低能耗、減少物耗以及環保處理等方面繼續進行創新提高。在公司新建二期9000噸/年三氯氫硅技改項目上,又有諸多創新包括:為提高產品收率,采用加壓冷凝(原裝置為常壓)方式,冷凝前加壓提高了硅氯化物的分壓,可以冷凝出更多的硅氯化物,裝置三氯氫20、硅產品收率由80%左右搞到95%左右,提高近15,同時減少-35鹽水冷量近50%,氯氣消耗減少約150kg/噸、硅粉消耗減少約50kg/噸,此技術的采用將使變動成本節約近千元。此技術在三氯氫硅行業內已經采用。為提高產品收率,采用變壓吸附技術對于尾氣進行回收,既可以提高產品收率,又能夠回收氫氣,減少污染物排放。相應增加變壓吸附裝置。采用的變壓吸附技術來源為四川省達科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專用于氯化物吸附的專有技術。尾氣吸附的采用可以減少近50的污染物排放,裝置更環保。為降低能耗,直接使用干燥氯氣,在HCL合成脫水工段,采用后脫水工藝。相應增加氯化氫吸附脫水裝置。變壓吸附脫水是行業成熟、使用廣泛21、的工藝技術,此技術的采用可以避免采用氯氣深冷凈化技術來凈化脫除氯氣中氧氣及其它惰性氣體,屬于節能改造,直接使用干燥氯氣與目前已建裝置使用液化后汽化氯氣,氯氣成本可以節余近400元/噸。為解決“三廢”處理存在的問題,減少酸水及廢渣排放。對于三廢處理專業化處理,回收副產鹽酸,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屬于公司與設計院自行設計技術,廢水循環利用,提高廢液中鹽酸濃度到飽和后送鹽酸工段做為吸附液使用,可以大量減少廢水排放量,節約中和劑使用量,具有經濟環保價值。采用公司創新提高的技術用于擴能建設技術上是可行的。(2)建設件可行性分析1、新增填平補齊項目在公司搬遷工程預留地上建設,充分利用已建工程的公用工程富裕能22、力;2、建設地地質水文情況在搬遷工程項目中有充分論證,在同一地建設,按同一設計原則來實施;3、火車站、碼頭已經建成投運,交通運輸便捷。并隨著園區對于公用工程平臺的逐步搭建,外部建設條件進一步優化。4、新建項目周期和前期相比投資建設周期縮短近一半,投資見效快,減少投資期利息及管理費。5、裝置規模擴大后,人員定額并不是同比例增加,基本上現有員工能夠滿足裝置運行要求,僅個別崗位增加運行人員,人力成本節約較大。6、經濟可行分析見附件三、項目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裝置生產規模是根據產品的市場情況、各裝置能力的匹配情況、以及長遠期發展規劃等確定的。本擴建工程生產裝置擬設計規模為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5萬噸23、/年三氯化磷、1.5萬噸/年三氯氫硅。(一)離子膜燒堿裝置32%、50%燒堿按專利商提供規格或國家標準執行,液氯按國家標準執行。(1)離子膜電解裝置:10萬噸/年(折100%NaOH);(2)離子膜燒堿蒸發濃縮50裝置:8萬噸/年(折100%NaOH);(3)鹽水一次精制工序按10萬噸/年燒堿配套規模設計;(4)氯氣干燥工序按10萬噸/年燒堿配套規模設計; (5)氯氫及廢氣處理工序按10萬噸/年燒堿配套規模設計;(6)液氯:按裝置氯氣全液化規模設計;(7)鹽酸工序:2萬噸/年鹽酸(31%HCL)。(二)5萬噸/年三氯化磷產能5萬噸/年三氯化磷,按生產單元劃分有四部分建設:三氯化磷主廠房及生產線24、三氯化磷罐區、污水處理及黃磷堆場,部分廠方為二期預留。(三)1.5萬噸/年三氯氫硅1.5萬噸/年三氯氫硅裝置規模,按生產工藝建設原料氣壓縮工段,氯化工段,包括氫氣凈化、氯化氫合成、三氯氫硅合成三個工序;三氯氫硅精餾工段;尾氣處理工段。(以上年操作時間均為8000小時計)四、產品市場分析(一)離子膜燒堿燒堿裝置主要產品為燒堿及聯產氯氣,目前規劃采用是以氯定堿來進行項目規劃。我司搬遷擴建項目1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填平補齊項目完成后,涪陵基地共20萬噸燒堿所產氯氣和公司、白濤園區已建和規劃建設(三氯化磷)的用氯項目配套,基本上全部就地消化。燒堿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傳統消費領25、域主要為輕工、紡織和化工行業,其次是醫藥、冶金、稀土金屬、石油、電力、水處理及軍工等行業。目前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正逐步走上主要靠內需拉動的軌道,受擴大內需、積極出口政策的拉動,我國的紡織、輕工、煤炭機械、電子、醫藥等行業近幾年將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這些行業對燒堿的需求也將穩步增長。燒堿市場隨著重慶化工大發展,重慶范圍內近期已建、在建用堿項目眾多,本地市場燒堿在近幾年內都相當緊張。新增用堿企業包括化醫大塚水合肼項目、重慶農藥集團有限公司(長壽)及江蘇三和集團重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涪陵李渡)的三氯化磷項目、重慶博賽礦業集團南川先鋒氧化鋁廠30萬噸/年氧化鋁、中國鋁業重慶分公司80萬噸/年氧化鋁項目26、(南川水江)、還有幾家大的造紙企業,已建的建峰雙甘膦項目年耗32%堿量約7.25萬噸等等,若紫光xx20萬噸/年雙甘膦項目建成后可就地消化10萬噸折百燒堿。xx在周邊也擁有很多固有用戶如湖北化纖、貴州鋁廠、廣西萍果鋁廠等。預計在就地、重慶和周邊未來的5年內燒堿表觀消費量將超過60萬噸/年。而目前包括xx8萬噸/年項目在內的重慶燒堿生產企業僅四家,其中長壽化工廠隔膜堿3.5萬噸/年;三陽化工離子膜3.5萬噸/年;南川宏源隔膜堿1.2萬噸/年和2萬噸/年離子膜堿;新建的重慶映天輝離子膜堿10萬噸/年。全部產能加起來在30萬噸/年,燒堿在重慶及周邊地區市場前景看好,大有作為。(二)三氯化磷三氯化磷市27、場定位于園區紫光xx雙甘膦項目配套,如前關于產品裝置規模說明所述,即使目前因為xx裝置產能氯氣不夠,雙甘膦項目采用外購三氯化磷來生產,但始終較就近生產三氯化磷成本有劣勢,且三氯化磷屬于高危化學品及化學武器原料管控產品,運輸風險大,此次考慮填平補齊為之配套符合產業一體化循環經濟戰略。作為xx或者紫光xx依托就近的氯氣資源生產三氯化磷肯定較非氯堿企業外購氯氣生產,并且長途運輸的企業有優勢。類似此類大眾化學品競爭力體現在于就是上下游一體化,在于企業的管理水平,作為已經70年的化工企業,公司有信心在三氯化磷領域達到其他三氯化磷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水平。(三)三氯氫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生產三氯氫硅廠家1028、多家,2006年生產規模約7萬噸, 07年三氯氫硅新建廠和老廠擴產使生產量增加了近一倍,但仍供不應求。當前三氯氫硅市場需求約為27.9萬噸,缺口較大,同時近兩年內有近萬噸的多晶硅生產線要投運,三氯氫硅缺口在短時間內不會緩解。其次用于生產硅偶聯劑系列產品的三氯氫硅需求量穩定增長,有機硅行業充滿活力,生產穩定前景廣闊。 氯堿企業生產三氯氫硅有得天獨厚優勢,我公司有30多年的生產經驗,有大批技術過硬的專業隊伍,產品質量穩定,通過技術改造提高使項目成本更具有競爭力,三廢專業化處理能夠解決環保問題。 xx作為最早生產三氯氫硅的企業,國內同行業有一半以上的技術既是來源于xx,我們在三氯氫硅技術有優勢,只要29、我們加強管理,不斷優化提高技術水平,盡早達產達標,盡早收回投資,我們有信心在日后的競爭中取得好的成績。五、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填平補齊項目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總投資為45827萬元,報批投資報批總投資(含30流動資金)43289萬元,企業自籌3013113萬元,貸款70為32713萬元。六、項目效益分析及風險分析(一)填平補齊項目財務指標匯總表(萬元)序號項 目單位數據備注I經濟數據1項目總投資 萬元45827 其中:規模總投資 萬元43289 2建設投資 萬元40226 3建設期利息 萬元1976 4流動資金 萬元3625 其中:鋪底流動資金 萬元1087 5資金籌措 萬元45827 其中:債30、務資金 萬元32713 項目資本金 萬元13113 資本金比例 %30.29%6年平均營業收入 萬元55116 7年平均營業稅金及附加 萬元394 8年平均總成本費用 萬元49257 9年平均利潤總額 萬元5465 10年平均所得稅 萬元1366 11年平均凈利潤 萬元4099 12年平均息稅前利潤 萬元6050 13年平均增值稅 萬元3944 II財務評價指標1總投資收益率 %13.20%2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 %31.26%3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前) %16.65%4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所得稅前) 萬元13155 Ic=11%5項目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前) 年6.94 6項目投資財務31、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 %13.41%7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所得稅后) 萬元809 Ic=13%8項目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 年7.75 9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 %19.02%10盈虧平衡點(生產能力利用率) %70.42%(二)主要原材料、產品價格原鹽340元/噸,硅粉14000元/噸,黃磷13000元/噸,動力價格電0.5元/千瓦時,蒸汽170元/噸。主要產品售價產品名稱單位產量單價32%液堿噸20000185050%液堿噸800001950液氯噸100001600氯氣噸275001400三氯氫硅噸150009000三氯化磷噸500005300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在財32、務上可行。七、項目工期、進度初步安排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的電槽裝置需要引進,設備制造工期較長,預計填平補齊10萬噸項目工期18個月,計劃于2011年9月建成投產。進度安排見下表。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進度安排序號名稱工期開始時間完成時間1可研報告50d2010年3月1日2010年4月20日2立項報批26d2010年4月21日2010年5月17日3初步設計68d2010年5月18日2010年7月26日4設備采購360d2010年6月30日2011年6月30日5詳細設計180d2010年7月27日2011年1月27日6土建施工120d2011年1月28日2011年5月28日7安裝施工90d233、011年4月28日2011年7月28日8試壓、吹掃、聯動試車60d2011年6月18日2011年8月18日9投料試車10d2011年8月19日2011年9月1日八、結論及其他1、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的實施,能夠起到我司已建搬遷工程填平補齊的效果,充分發揮已建裝置產能,發揮投資效益。2、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能夠充分利用已建工程的公用工程富裕能力,以最少的投入實現規模翻番,項目實施將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公司市場競爭力。3、充分利用優越的建廠條件本項目所選廠址為現有裝置預留空地,不需另征土地,條件較好。4、生產工藝技術先進、成熟、可靠、合理5、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能夠為企業下步發展提供最基礎的條件,為白濤園區紫光xx雙甘膦項目提供支撐。有利于三峽庫區和白濤園區的經濟發展。6、氯堿搬遷工程填平補齊項目報批總投資(含30流動資金)43289萬元,企業自籌30,貸款70。其中建設資產投資40226萬元。年平均營業收入55116萬元,年平均息稅前利潤6050萬元,凈利潤4099萬元,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 13.41% ,項目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7.75年。綜上所述,本項目具有良好的安全、環保及經濟、社會效益。本項目具有較好的建設條件,項目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園區循環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項目建設是可行的,懇請予以批準建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