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第二電源工程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4698
2022-09-15
34頁
1.25MB
1、35kVxx第二電源工程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報告目 錄1 工程概述- 1 -1.1 設計依據- 1 -1.2 設計水平年- 1 -1.3 主要設計原則- 1 -1.4 主要設計范圍- 2 -1.5 新技術應用- 3 -2 電力系統一次- 3 -2.1 電力系統概況- 3 -2.2 工程建設必要性- 6 -2.3 建設規模- 6 -3 線路路徑選擇及工程設想- 7 -3.1 概況- 7 -3.2 路徑方案概述- 7 -3.3氣象條件- 12 -3.4 導、地線型式- 14 -3.5 絕緣配置- 15 -3.6 桿塔及基礎型式- 15 -3.7 電纜- 17 -3.8 通信影響及防護- 18 -32、.9調度通信- 18 -4 節能、環保、抗災措施分析- 23 -4.1 系統節能分析- 23 -4.2 線路節能分析- 23 -4.3 環保措施- 23 -4.3.1 線路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 23 -4.4 抗災措施- 24 -4.4.1 線路抗災措施- 24 -4.5 抗震措施- 25 -4.6 抗冰措施- 25 -5 投資估算- 26 -6 附件及附圖- 26 -3135kVxx第二電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 工程概述1.1 設計依據xx電網“十二五”規劃。國家電網公司220千伏及110(66)千伏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內容深度規定(Q/GDW270-2009)。工程概況:xx區南部地區353、kVxx變電站現主要依托110kV陳官變電站,電源點單一,且線路為老舊線路,該區域位于城鄉接合部,近幾年新型農業發展迅速,村居集中居住項目較多,負荷增長較快,現有電網運行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亟需改善。1.2 設計水平年預計2013年建設,2014年投產。1.3 主要設計原則1.3.1 主要設計原則如下: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110(66)750kV智能變電站部分(2013年版)。國家電網公司基建【2011】58號國家電網公司2011年新建變電站設計補充規定。國家電網公司基建【2011】539號智能變電站優化集成設計建設指導意見。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備(2013年版)。國家電網公4、司“兩型一化”變電站建設設計導則。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及山東省電力集團公司有關反措要求。1.3.2 工程設計有關的規程及規范:Q/GDW270-2009 220千伏及110(66)千伏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內容深度規定GB311.1-1997 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GB50062-2008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DL/T5222-2005 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DL/T5352-2006 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Q/GDW678-2011 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功能規范GB/T14285-20065、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T5429-2009 電力系統設計技術規程NDGJ96-1992 變電所建筑結構設計技術規定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DL/T5154-2002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DL/T5219-2005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Q/GDW152-2006電力系統污區分級與外絕緣選擇標準GB50217-200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1.4 主要設計范圍本報告根據xx“十二五”電網規劃及2020年遠景展望(2011版),論證匯泰35kVxx第二電源工程的建設必要性、建設規模和建設方案,確定其合理的投產年限,提出接入系6、統方案及與之相關的系統通信、保護、調度自動化等系統二次配置方案,對線路進行工程選線,提出工程設想;并對該工程進行投資估算。1.5 新技術應用介紹工程中新技術推廣類落實情況。序號編號名稱類別專業1JXYM-2012-AA-X-01輸電線路節能降噪金具推廣應用類線路2JXYM-2012-AA-X-05預絞式防振錘、間隔棒2JXYM-2012-AA-B-06 光纖復合地線(OPGW)進站引入方式推廣應用類通信2 電力系統一次2.1 電力系統概況2.1.1 系統現狀xx區電網是xx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歷史原因,xx區地區形成了重復建設、交叉迂回供電、網中有網,多家管理的錯綜復雜的供用電局面。經過一7、二期農網建設改造和縣城電網建設改造,截至2012年12月xx區躉售電網擁有35kV變電站9座,主變17臺/233MVA,35kV 線路15條/124.232 km, 10kV配出線路110條/932.7km,10千伏公用配變501臺/121.185 MVA,0.4千伏線路1025.85公里。xx區躉售電網尚未形成自己完善的供用電網絡體系,至今沒有110kV等級的變電站,送配電電壓以35kV和10kV為主。主要電源點為xx供電公司220kV勝利站、220kV史口站、110kV陳官站、110kV工業站。具體說明如下:35kV龍東站、35kV海科站、35kV佳泰站、35kV萬通站、35kV 方家站8、35kV 史北站、35kV 辛集站電源全部出自220kV史口站;35kV唐家站出自220kV勝利站,為單電源供電;35kVxx站電源出自110kV陳官站,為單電源供電;35kV六戶站電源出自110kV工業站。 目前xx區南部主要供電電源為35kVxx站(容量為2*10MVA)總負荷約8MW.2.1.2 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xx區南部網架薄弱,目前主要依托110kV陳官變電站;220kV史口變電站并為發揮主要作用,xx站單電源點運行。設備老化、線路老舊,35kV陳牛線為70年代的線路,現仍在運行,線路建設標準低,線徑較細,不能滿足負荷增長的需求。xx區南部電網供電安全性、可靠性差,極大制約了本9、地的發展和居民生活用電需求。2.1.3 電力負荷預測“十二五”以來,全區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國民經濟實現跨越發展,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201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95億元,同比增長15.7%;第二產業增加值110.4億元,同比增長3.9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04億元,同比增長22.06%,三次產業比例演進為5.1 : 47.1 : 47.8。2011年,全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73.8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25.9億元,同比增長19%;第三產業增10、加值134.2億元,同比增長17.8%,三次產業比例演進為5.0 : 46.0 : 49.0。2012年,全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19.7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7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42.59億元,同比增長13.25%;第三產業增加值163.04億元,同比增長21.49%,三次產業比例演進為4.4 : 44.6 : 51。xx區“十二五”期間電量年份網供最大負荷(MW)增長率(%)網供電量(億kWh)增長率(%)201160.620.36272012123.71047.2202013152.623.48.5182014180.318.151011、.7262015202.512.312.214目前xx變供電區域為市區南部,主要提供xx鎮轄區內村居的生產生活用電,該區域距離城區有一定距離,但是交通便利,所以城區內小工業企業到此建廠投資較多,近幾年來工農業及商業經濟發達,用電需求飛速增長,且油田生產負荷增長很快。同時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該區域村居改造及村居集中居住工程進展較快,良好的經濟條件促使這一地區的用電量與日俱增,到2014年預計用電負荷將達到13MW。(1) 負荷預測xx區35kVxx站地區主要負荷名稱生產產品、建設內容新增用電負荷(MW)計劃投產時間xx鎮村居改造、集中居住項目居民1500戶62012-2014藍海現代農業園區現代12、種植及養殖、產品初加工、冷藏52013-2015xx小工業園部分負荷石油鉆探配件加工、木器加工等小工業產品22012-20152.2 工程建設必要性滿足負荷增長的需要xx區南部區域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近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及新型農業的發展,居民生產生活用電也在穩步增長,35kVxx變2010年將原有23.15MW主變增容為210MW已滿足用電需求。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的需要35kVxx變僅有110kV陳官站一個電源點,且35kV陳牛線為70年代110kV老線路降壓使用,原有線路老舊,線徑細供電能力差,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用電需求迅猛發展,原有供電線路已逐漸不能滿足區域內負荷的用電需13、求。因此,實施35kV辛牛線工程對提高該區域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優化xx區35kV供電網絡的需要35kVxx變電站主要依托110kV陳官變電站,電源點單一,xx變電站至今仍為單電源運行,實施35kV辛牛線工程后,可進一步發揮220kV史口站的區域作用。2.3 建設規模2.3.1 線路部分新建雙回35kV架空線路,由35kV辛集線T接,架設線路約9公里至35kVxx站,導線采用LGJ-240/30,電纜進站采用電纜,電纜長度約400米,電纜采用 ZR-YJV-26/35-3400。2.3.2 通信部分本工程隨新建雙回35kV線路分別架設24芯OPGW和ADSS光纜各至線路T接點,14、與原史口-辛集24芯OPGW光纜接,線路長度為10km。3 線路路徑選擇及工程設想3.1 概況新建雙回35kV架空線路,由35kV辛集線T接,架設線路約9公里至35kVxx站,導線采用LGJ-240/30,電纜進站采用電纜,電纜長度約400米 ,電纜采用 ZR-YJV-26/35-3400。3.2 路徑方案概述3.2.1 變電站進出線35kVxx站現有備用進線間隔2個;使用間隔1個,來自110kV陳官站,本次雙回接自220kV史口站。3.2.2 路徑選擇送電線路的路徑選擇是線路設計重要內容之一,其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線路的經濟技術指標,影響到工程建設投資,與工程的施工方便、工程質量、運行安全等密15、切相關,因此須從國家建設利益出發,本工程把路徑方案選擇放在設計的首要位置,對路徑進行方案的優選。本工程為新建線路,線路路徑長,區段為政府指定路徑,本路徑已經做過方案對比,對路徑進行了優化。做到了經濟合理。由35kV辛集線T接雙回電纜低鉆500kV濱油線 線路跨越干渠樹木 跨越35kV及10kV線路跨越墳地跨越國防光纜 電纜進線3.2.3 路徑協議本工程在初勘期間,向沿線相關部門介紹了本工程的路徑方案情況,有關單位對線路路徑走向提出了各自的建議。表6-1 相關協議匯總表序號聯系單位協議或了解事項協議情況備 注1xx市xx區xx鎮村鎮建設服務站路徑通過事宜原則同意3.3氣象條件3.3.1設計最大風16、速情況基本設計風速取10m 高處、27m/s。3.3.2設計覆冰情況,有無重冰區本工程全線最大設計冰厚,導線擬采用10mm,地線擬采用15mm,相應風速取10m/s。3.3.3氣溫、雷暴日及凍土深度根據沿線氣象站的記錄資料,參照全國典型氣象區推薦的該地區設計氣溫,本工程取值如下:設計氣溫取值表工 況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設計氣溫()+40-20+10本工程防雷設計時年平均雷暴日數按40取值。3.3.4設計采用的氣象條件一覽表最終確定的設計氣象條件如下: 設計氣象條件 參數條件氣 溫( )風 速( m/s)覆 冰( mm )最高氣溫4000最低氣溫-2000年平均氣溫1000基本風速-527017、覆 冰-51010安裝情況-10100外過電壓15100內過電壓10150冰的比重0.9g/cm3雷暴日數40注:計算桿塔荷載時,地線覆冰厚度增加5mm設計。3.4 導、地線型式3.4.1 導線從導線的輸送容量、綜合投資、運行的安全性等各方面考慮,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導線采用LGJ-240/30鋼芯鋁絞線。3.4.2 地線本工程采用一根OPGW光纜。3.4.3 導地線的機械電氣特性導線特性表:名稱導線型 號LGJ-240/30鋼芯鋁絞線截面(mm2)合計275.96鋁244.29鋼31.67外徑21.60單位長度質量920.720時直流電阻0.1181額定抗拉力75.19彈性模量73.0線膨脹18、系數19.610-6最大使用應力(N/mm2)100.12安全系數2.63.4.4 防振、防舞措施本工程暫不采取防舞措施3.5 絕緣配置3.5.1 污區等級劃分本工程按d級污區配備絕緣,要求泄露比距為2.542.86cm/kV(按最高運行線電壓計算的爬電比距)。3.5.2 絕緣子選型導線懸垂和耐張串都采用FXBW-35/70大小傘、耐酸腐蝕芯棒、擠包穿傘、端部壓接型復合絕緣子,結構高度670mm,最小公稱爬電距離1050mm。跳線懸垂串同懸垂串絕緣子,并加裝配重均壓環3.6 桿塔及基礎型式3.6.1 桿塔型式規劃選型的原則 充分采用國網公司典型設計的經驗,分析各項條件與本工程設計條件接近的工程19、塔型和使用條件配置,結合國內外送電工程的最新設計經驗,得出適合本工程的最佳塔型組合方案。桿塔設計條件本工程為35kV送電線路,桿塔的主要設計條件為:氣象條件:基本風速27m/s,導線最大覆冰10mm(相應風速10m/s),地線最大覆冰15mm;導線型號采用LGJ-240/30。塔型簡介本工程中主要使用以下塔型:構件類型構件型號單重(kg)數量雙回路35B15-SZ1-213600 1035B15-SZ1-243732535B15-SJ1-183918.6 435B15-SJ3-187533.54335B15-SJ4-188594.91T接塔18639.61鋼管桿(低鉆500kV)36634.520、235B15-SZ-3610174.3135SJ410SJ4-18 26876.85 435SZ10SZ-18 9886.8 1535SD10SD-18 24433.5 13.6.2 桿塔基礎根據本工程的地質、水文特點和我院在多條35kV線路工程設計中掌握的各種基礎型式的設計、試驗等資料,推薦采用成熟施工運行經驗的灌注樁基礎。其簡介如下:灌注樁基礎通過鉆機成孔穿透地質條件差的土層,通過樁與樁側土或樁端土的作用,將塔身荷載傳至地基。該基礎施工簡單、效率高。又由于xx大部分地質條件差,地基承載力低,地基變形不滿足要求、淺基礎施工困難以及桿塔受力較大。3.6.3原材料及金具(1) 鋼材鐵塔鋼材采用Q21、345、Q235兩種鋼材;基礎鋼筋采用HPB300、HRB335兩種鋼筋;地腳螺栓采用Q235鋼材。(2) 螺栓鐵塔螺栓M16螺栓、M20螺栓采用6.8級,M24螺栓采用8.8級,腳釘一般為6.8級,代替螺栓時與螺栓級別相同。(3) 混凝土基礎采用C25級,保護帽采用C20級。(4)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5) 金具 采用國網通用金具。3.6.4防腐、防卸 1. 防腐(1)鐵塔構件、螺栓、腳釘均采用熱浸鍍鋅防腐。(2)基礎采用在基礎外表面刷防腐劑,或者在基礎混凝土中摻入鋼筋阻銹劑的防腐措施。 2. 防卸、防松 本工程鋼管桿螺栓全部采用雙帽,橫擔以下采用可復緊防盜螺栓。3.7 電纜3.7.122、 概述線路中變電站進線及穿越500kV線路需敷設電纜,變電站進線需電纜400米,電纜采用穿管直埋敷設方式。3.7.2 電力電纜及附件的選型本工程由于由于線路較短不設中間接頭,終端頭全部采用冷縮型電纜終端。3.7.3過電壓保護、接地及分段接地方式說明:本工程采用兩端直接接地方式3.7.4土建概況地貌成因類型為沖積平原,地貌類型為泥水灘;沿線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巖性為粉土、粘性土及砂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7090kPa,樁側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為qsik=3040kPa,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為 qpk=500600kPa。 電纜采用直埋穿管敷設,三根保護管水平敷設;電纜保護管為無堿夾砂玻23、璃鋼纖維保護管,內徑150mm,壁厚5mm。3.8 通信影響及防護史口、辛集、xx變電站由xx地調調度,由xx供電公司運行管理。本工程隨新建單回35kV線路分別架設24芯OPGW和ADSS光纜各至線路T接點,與原史口-辛集24芯OPGW光纜接,線路長度為9.9km。本期工程新建OPGW光纜總長為9.9km,ADSS光纜長度為9.9km3.9調度通信史口、辛集、xx變電站由xx地調調度,由xx供電公司運行管理。本工程隨新建單回35kV線路分別架設24芯OPGW和ADSS光纜各至線路T接點,與原史口-辛集24芯OPGW光纜接,線路長度為9.9km。本期工程新建OPGW光纜總長為9.9km,ADSS24、光纜長度為9.9km7.1 系統通信3.9.1 現狀及存在的問題xx地區主干光纜電路:目前xx地區主要是利用220kV線路和部分110kV線路敷設的OPGW、ADSS光纜組成地區級主干光纖通信電路,電路容量為STM-16 2.5G、STM-4 622M。xx地區光通信設備均采用中興公司設備。xx地區數據承載網:目前xx地區已初步建設數據承載網,220kV變電站均配置數據承載網設備,以滿足各站多元化業務對通信通道的需求。xx供電公司按照分層組網和分步建設的原則,建成了具有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三層結構的數據承載網。xx220kV史口變電站現有xx地區2.5G光傳輸設備一套,匯聚層PTN設備一套;25、至方家變24芯OPGW光纜兩條、至辛集站24芯OPGW光纜兩條。xx35kVxx變電站現有鍵橋155M光傳輸設備一套,至六戶變12芯ADSS光纜一條。圖3.9-1 xx第二電源工程相關光纜現狀圖3.9.2 需求分析本期35kVxx變電站的主要業務有語音、低速實時數據、以太網數據、視頻圖像等,詳細的業務需求及承載方式見下表:表3.3.3-1 常用業務及承載方式表信息量種類單位、數量、承載方式備注調度電話22W(PCM),SDH行政電話102W(PCM),SDH遠動信息12M(SDH)視頻監控1100M(數據承載網)調度數據網平面I:2路22M(SDH);平面II:2路1100M(數據承載網)。調26、度實時、準實時數據,保護故障錄波信息,遠動信息,電能量計量等。3.9.3系統通信方案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數字化電網、數字化電站的建設已經開始逐步實施,電網的自動化程度、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變電站及調度端的信息量也相應增大,建設光纖通信網是目前最適合電力通信發展的通信方式。(1)光纜建設方案根據本期xx變的業務需求及xx供電公司電力通信網的發展規劃,本工程光纜架設方案如下:本工程隨新建單回35kV線路分別架設24芯OPGW和ADSS光纜各至線路T接點,與原史口-辛集24芯OPGW光纜接,線路長度為9.9km。本期工程新建OPGW光纜總長為9.9km,ADSS光纜長度為9.9kmxx變接入27、后光纜網絡圖如圖3.3-2所示。圖3.9-2辛牛線輸電工程接入后光纜網絡圖(2)設備配置方案1)SDH設備xx變新xx地區622M光傳輸設備1套,本工程利用史口變、辛集變原有622M光接口板,利用新建光纜,開通史口-xx、辛集-xxxx地區622M光路各一條。2)PTN設備本工程在xx站新上1套xx地區接入層PTN設備,對利用史口變、辛集變原有GE光接口板,利用新建光纜,開通史口-xx、辛集-xx間各1路xx地區GE匯聚鏈路。3)PCM設備xx變已有PCM設備滿足工程要求,本期工程不再新增設備。3、載波通信方案本期35kV出線均不開設電力載波通道,線路不進行高頻加工。3.9.4通道組織(1)調28、度通道35kVxx變電站由xx地調調度。義西至xx地調調度通道安排如下:xx-史口-油城-東城-xx地調,利用PTN設備GE光路,備用通道為:xx-辛集-史口-油城-東城-xx地調,利用SDH設備622M光路;(2)線路保護通道本工程35kV線路不設線路保護3.9.5綜合數據網本工程不配置綜合數據網設備3.9.6通信機房及電源通信設備由站內一體化電源供電,站內交流故障時,蓄電池應能維持對通信設備供電4小時。附表3.3-1 辛牛線輸變電工程配套光纜通信設備材料表序號名稱型號規范數量單位備注xx史口辛集合計1光傳輸設備1.1622M光設備STM-411套1.2622M光接口22塊2數據承載網設備229、.1接入PTN設備11套2.2PTN接口板GE2塊3PCM接入設備0套4配線設備4.1ODF12單元44套4.2DDF16單元88套4.3MDF100單元112套4.4綜合配線柜11套5其他5.1導引光纜24芯0.60.6km5.2PE套管300.60.6km5.3電力電纜VV62-1-21010020120m5.4電力電纜BVV-1-125301040m6本地維護終端11套7OPGW光纜24芯11km8ADSS光纜24芯11km4 節能、環保、抗災措施分析4.1 系統節能分析接入系統方案確保技術合理、經濟最優。35kVxx第二電源的接入,可進一步優化和加強xx區地區35kV網架結構,能夠提高30、供電可靠性,本期工程接入系統方案可以靈活適應網絡潮流變化,網架結構清晰,正常和N-l方式下,各線路潮流分布合理,網絡損耗需要。4.2 線路節能分析(1) 路徑選擇結合遠期線路及本工程特點,采用同塔多回路架設,節約線路走廊,減少了對周圍地方規劃、設施的影響,節約林業和土地資源。(2) 導線材質選擇合理選擇導線截面,根據系統要求的輸送容量、經濟電流密度進行導線總截面的計算,選擇線型。經計算和比較,本工程線路35千伏導線采用鋁包鋼芯鋁絞線,線型在同輸送容量參比導線中導電率最高,線損最低,并且施工、運行經驗最為豐富。(3) 采用節能金具推薦采用預絞絲式懸垂線夾、耐張線夾、防滑型防振錘,避免了應力集中造31、成的斷股現象,提高線路防振防舞能力;同時避免了磁滯和渦流損失,降低電能損耗。4.3 環保措施4.3.1 線路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1) 路徑選擇結合遠期線路及本工程特點,采用同塔多回路架設,節約線路走廊,減少了對周圍地方規劃、設施的影響,節約林業和土地資源。(2) 導線材質選擇合理選擇導線截面,根據系統要求的輸送容量、經濟電流密度進行導線總截面的計算,選擇線型。經計算和比較,本工程線路35千伏導線采用鋁包鋼芯鋁絞線,線型在同輸送容量參比導線中導電率最高,線損最低,并且施工、運行經驗最為豐富。(3) 采用節能金具推薦采用預絞絲式懸垂線夾、耐張線夾、防滑型防振錘,避免了應力集中造成的斷股現象,提高線32、路防振防舞能力;同時避免了磁滯和渦流損失,降低電能損耗。4.4 抗災措施4.4.1 線路抗災措施(1)通過詳細現場踏勘和收資,可靠掌握沿線地質、水文氣象條件,多方案比較,使線路盡量避開不良地質區域、氣象條件惡劣區域。(2)與重要的交通運輸干線發生交叉跨越時,合理選擇跨越位置,并對線路采取加強措施。(3)合理確定氣象條件,保證線路可靠運行。(4)根據規程要求,本工程鐵塔設計時,地線比導線增加5mm冰計算荷載,考慮不均勻冰產生的不平衡張力,斷線張力有所提高,從而鐵塔得到加強,有效提高了線路抗覆冰災害的能力。4.5 抗震措施(1)鋼筋混凝土構件屬于脆性材料,抗地震變形能力差,在目前輸變電線路設計中一33、般不再選用,新建桿塔采用鋼管塔或鋼管桿。(2)螺栓連接時,斜材與主材構件間的凈距不小于10mm。(3)節點板較大時,將鋼板卷邊或增焊加勁肋以增加鋼板剛度。(4)在鐵塔塔身變坡度處、受扭力處、塔頂及塔腿頂部等斷面處設置橫隔面。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橫隔面設置間距為23個節間,且橫隔面必須是一個幾何不可變體系。(5)自立式鐵塔的底腳板厚度不小于16mm。法蘭加勁肋的厚度不小于板長的1/15,并且不小于6mm。受剪螺栓的螺紋不得進入剪切面。導地線掛點等位于振動部位的螺栓應采用雙帽防松,其它部位的螺栓采用扣緊螺母防松。(9)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不允許基礎底面脫開地基土。4.6 抗冰措施(1)鋼筋34、混凝土構件屬于脆性材料,抗地震變形能力差,在目前輸變電線路設計中一般不再選用,新建桿塔采用鋼管塔或鋼管桿。(2)螺栓連接時,斜材與主材構件間的凈距不小于10mm。(3)節點板較大時,將鋼板卷邊或增焊加勁肋以增加鋼板剛度。(4)在鐵塔塔身變坡度處、受扭力處、塔頂及塔腿頂部等斷面處設置橫隔面。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橫隔面設置間距為23個節間,且橫隔面必須是一個幾何不可變體系。(5)自立式鐵塔的底腳板厚度不小于16mm。(6)法蘭加勁肋的厚度不小于板長的1/15,并且不小于6mm。(7)受剪螺栓的螺紋不得進入剪切面。(8)導地線掛點等位于振動部位的螺栓應采用雙帽防松,其它部位的螺栓采用扣緊螺母防35、松。(9)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不允許基礎底面脫開地基土。5 投資估算本工程估算投資動態投資1873萬元,其中線路部分1765萬元(其中架空線路工程1466萬元,單位造價162.89萬元/km,電纜線路工程299萬元,單位造價271.82萬元/km),通信工程部分通信設備108萬元(其中光纜通信工程OPGW部分64萬元,單位造價5.77萬元,光纜通信ADSS部分44萬元,單位造價3.96萬元)。詳見附表6 附件及附圖附件:1、35kVxx第二電源工程線路路徑2、35kVxx第二電源工程電纜進站示意圖3、35kVxx第二電源工程桿塔基礎預覽圖4、35kVxx第二電源工程電纜敷設圖5、35kVxx36、第二電源工程xx電網地理接線圖6、35kVxx第二電源工程xx光纜地理接線圖附表一:架空送電工程總估算表表一乙9 km金額單位:萬元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費用金額各項占總計(%)單位投資(萬元/km)一本體工程95666.61 106.21 二輔助設施工程小計95666.61 106.21 三編制年價差1419.80 15.63 四其他費用33823.59 37.61 其中:1、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674.70 7.49 2、基本預備費553.85 6.13 工程靜態投資合計1435100.00 159.45 五動態費用31(一)價差預備費(二)建設期貸款利息31工程動態投資合計1466附表二:電37、纜送電線路工程總估算表表一丁1.1 km金額單位:萬元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費用金額各項占總計(%)單位投資(萬元/km)一本體工程23178.89 209.84 (一)設備購置費165.43 14.46 (二)安裝工程費21573.45 195.39 二輔助設施工程小計23178.89 209.84 三編制年價差144.87 12.94 四其他費用4816.25 43.22 其中:1、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2、基本預備費113.85 10.23 工程靜態投資合計293100.00 266.00 五動態費用6(一)價差預備費(二)建設期貸款利息6工程動態投資合計299附件三:架空送電工程總估算表表一38、乙11.1 km金額單位:萬元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費用金額各項占總計(%)單位投資(萬元/km)一本體工程3859.80 3.38 二輔助設施工程小計3859.80 3.38 三編制年價差1319.98 1.13 四其他費用1320.23 1.14 其中:1、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2、基本預備費23.85 0.22 工程靜態投資合計63100.00 5.65 五動態費用1(一)價差預備費(二)建設期貸款利息1工程動態投資合計64附表四:通信線路工程總估算表表一丁11.1 km金額單位:萬元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費用金額各項占總計(%)單位投資(萬元/km)一本體工程3581.23 3.12 二輔助設施工程小計3581.23 3.12 三編制年價差25.67 0.22 四其他費用613.10 0.50 其中:1、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2、基本預備費23.85 0.15 工程靜態投資合計43100.00 3.84 五動態費用1(一)價差預備費(二)建設期貸款利息1工程動態投資合計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