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樁基礎及支護工程檢測方案編 寫:審 核:批 準:年10月24日目 錄一、工程項目概況1二、編制依據(jù)1三、地基基礎工程的檢測方法及檢測比例1四、本工程地基基礎的檢測方法及數(shù)量1五、檢測的選樁原則1六、相關檢測技術方案及檢測前的準備工作2(一)基樁低應變法檢測方案2(二)灌注樁鉆芯法檢測4七、檢測工作質量目標、進度保證措施5(一) 檢測質量保證制度5(二)儀器、設備管理制度6(三) 檢測前后對儀器設備及檢測結果進行檢查的制度6八、安全文明作業(yè)保證措施6一、工程項目概況本工程樁基礎采用鉆(沖)孔灌注樁,總樁數(shù)583根,樁徑D=800mm樁,基坑支護灌注樁共338根,樁位布置見樁基平面自編號圖。二、編2、制依據(jù)1.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2.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三、地基基礎工程的檢測方法及檢測比例根據(jù)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 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的項目、方法和數(shù)量如下表。表1 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的項目、方法和數(shù)量序號基礎類型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數(shù)量1鉆(沖)孔灌注樁樁身完整性鉆芯法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0根2低應變法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20%且每個獨立承臺不少于1根四、本工程地基基礎的檢測方法及數(shù)量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建議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抽檢數(shù)量如下表: 表2 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項目清單序號檢測項目工程數(shù)量檢3、測方法檢測數(shù)量檢測比例1工程灌注樁樁身完整性檢測583根(1、2、3樁獨立承臺202個,4、5、6樁獨立承臺29個,7、8、9樁獨立承臺9個)鉆芯法59根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0根2低應變法287根1、3樁及三樁以下獨立承臺每個獨立承臺不少于1根;2、柱下四樁及四樁以上獨立承臺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30%。3支護工程灌注樁樁身完整性檢測338根低應變34根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0根五、檢測的選樁原則1. 選擇施工質量有懷疑的樁;2. 選擇設計方面認為重要的樁;3. 選擇巖土特性復雜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樁;4. 當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檢測方法時,宜根據(jù)前一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來確定后一4、種檢測方法的受檢樁;5. 同類型樁宜均勻分布。六、相關檢測技術方案及檢測前的準備工作(一)基樁低應變法檢測方案1.檢測目的本方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樁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樁身完整性類別。2.檢測依據(jù)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3.檢測儀器設備檢測使用的儀器為美國PDI公司生產的P.I.T樁身完整性測試儀,基樁反射波法檢測設備及現(xiàn)場聯(lián)接見圖1。 圖1 基樁反射波法測試處理系統(tǒng)示意圖4.基本原理基樁反射波法檢測樁身結構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在樁頂施加激振信號產生應力波,該應力波沿樁身傳播過程中,遇到波阻抗變化界面(如蜂窩、離析、縮徑、夾泥、斷裂等樁身5、缺陷)和樁底面時,將產生反射波,通過分析反射波的到時、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斷樁的完整性。5.評判標準根據(jù)實測波形特征對樁身結構完整性分類的一般依據(jù)見表3。表3 樁身結構完整性分類表 類別樁身結構完整性定義波形特征樁身結構完整。無缺陷反射波、或有擴頸反射波,有明確(正常)的樁底反射信號,波速正常。樁身存在輕微缺陷,但樁身結構完整性基本不影響樁的正常使用。缺陷反射波幅值小,有明確(正常)的樁底反射信號,波速正常。樁身存在明顯缺陷,應采用其它方法進一步抽檢確定其可用性。1、 缺陷反射波幅值較大、樁底反射不明顯。2、 嵌巖樁樁底反射波與入射波相位相同。3、 波速不正常。樁身存在嚴重缺陷或斷樁。1、 6、缺陷反射波幅值大。2、 周期性缺陷反射波。樁身存在缺陷的基樁,可能會影響正常使用功能,如可能影響豎向承載力、水平承載力、樁的耐久性或導致不均勻沉降等。 在正常情況下,、類樁樁身結構完整性可滿足使用要求;類樁應采用其它方法進一步抽檢,并根據(jù)實際工程情況確定是否可用;類樁應進行工程處理并進一步檢測確定嚴重缺陷或斷樁以下部位樁身質量是否正常。6.需要現(xiàn)場配合的工作 (1) 灌注樁鑿去樁頭浮漿或鋸掉預制樁的樁頭破損部分,露出新鮮密實混凝土面,并使樁頭保持平整;(2) 清除樁頭碎石、雜物、泥漿和積水,使樁頭保持清潔、干燥;在檢測之前,樁頂承臺不得綁扎鋼筋;(3) 保證傳感器的安裝面光滑平整(可采用砂輪打7、磨),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按如下規(guī)定:實心樁安裝在距樁中心2/3半徑處,根據(jù)樁徑大小均勻布置34個點,激振點在樁中心;管樁安裝在壁厚的1/2處,激振點、傳感器安裝點與樁中心成90夾角;(4) 同時需提供的資料有:樁位平面圖;地質勘察報告;受檢樁的施工記錄;工程概況(后兩項由我方提供表格格式)。(5) 當受檢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且不小于15MPa時,可以開始進行低應變法檢測。7.進度安排及成果提交正常情況下,每臺儀器一天可完成約50根樁的低應變法檢測。我中心將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進度的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員、設備,以確保滿足整個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現(xiàn)場檢測工作完成后,三天內提供初步檢測結果,8、單位工程全部基樁檢測完畢后,五個工作日內提供正式檢測報告。(二)灌注樁鉆芯法檢測1. 檢測目的檢測混凝土灌注樁(一般要求直徑800mm)的樁長及地下連續(xù)墻的墻深、樁身或墻身混凝土強度、樁底或墻底沉渣厚度、樁身或墻身完整性,判定或鑒別樁端或墻底持力層巖土性狀。2.檢測標準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3.檢測數(shù)量鉆孔抽芯檢測樁或槽段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具體工程的總樁數(shù)(總槽段數(shù))、檢測目的及其它檢測需要確定。對工程樁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0根。對地下連續(xù)墻,作為永久性結構的一部分時,抽檢數(shù)量不應少于總槽段數(shù)的20%,且不得少于3個槽段;作為臨時性結構時,抽檢數(shù)量不9、應少于總槽段數(shù)的10%,且不得少于3個槽段。4.檢測儀器設備(1) 鉆機本次鉆芯法檢測采用北京探礦機械廠生產的XY-1A型鉆機,使用101mm單動雙管金剛石鉆具,以101mm金剛石鉆頭鉆進,鉆機額定最高轉速為1050轉分,額定最大壓力為10MPa。(2) 芯樣切割機采用SKQ-型自動切石機和磨平機。(3) 壓力試驗機采用WHY-2000微機控制全自動壓力試驗機。5.檢測技術要求(1) 每根樁的抽芯孔數(shù)量:樁徑小于1.2m宜一樁一孔,樁徑1.21.6m宜一樁二孔,樁徑大于1.6m宜一樁不少于三孔。鉆芯孔位置:當基樁鉆芯孔為一個時,宜在距樁中心1015cm位置開孔;當鉆芯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在距10、樁中心0.150.25D內均勻對稱布置。(2) 連續(xù)墻槽段長度小于4m,每槽段鉆1孔;槽段長度為46m,每槽段鉆2孔;槽段長度大于6m,每槽段鉆3孔。連續(xù)墻鉆芯孔僅為一個時,宜在槽段中心位置開孔;當鉆芯孔為兩個時,宜在距槽段接頭10001500mm的范圍內開孔;當鉆芯孔為兩個以上時,兩端孔宜在距槽段接頭10001500mm的范圍內開孔,其他鉆孔宜在兩端孔之間均勻布置。(3) 對持力層的鉆探深度灌注樁:每根受檢樁不應少于一孔,其鉆探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其它鉆芯孔不宜少于1.0m。對樁底持力層有夾層或巖溶的工程,每根受檢樁的每個鉆芯孔對樁底持力層的鉆探深度均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明確要求時,受檢11、樁中至少1個孔鉆入樁底3倍樁徑且不少于3m。地下連續(xù)墻:對持力層的鉆探,每個槽段至少應有一孔鉆至設計要求的深度。當設計無明確要求時,對于承重墻,宜鉆入持力層3倍墻厚且不少于3m;對于非承重墻,每個鉆芯孔鉆入持力層不應少于0.5m。6.需要現(xiàn)場配合的工作(1) 道路條件:滿足2噸載重貨車運輸鉆機設備進退場;(2) 負責受檢樁(墻)頭的出露和開挖,以便鉆芯檢測孔的準確定位;(3) 若因基坑開挖而使鉆機檢測設備無法安置就位時,負責安排塔吊等設備協(xié)助起吊就位。7. 進度安排及成果提交每臺鉆機在正常的工作情況下,每天預計可以鉆取混凝土芯約25m左右。實際檢測時,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進度的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員、設備12、,以確保滿足整個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室內試驗工作完成后,3個工作日內提供初步檢測結果,單體工程的全部基樁(墻)鉆芯檢測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提供鉆芯檢驗正式報告。七、檢測工作質量目標、進度保證措施(一) 檢測質量保證制度1. 嚴格按照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的技術規(guī)定和有關檢測標準、規(guī)范進行各項檢測工作。2. 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定期檢查、維護和檢定儀器設備,確保儀器設備狀態(tài)良好和準確可靠,實行儀器設備專人負責制,未經同意,他人不得動用。3. 工作人員要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熟練掌握檢測檢驗的有關規(guī)定、標準和方法,并學習有關計量知識、計量法規(guī),了解所用儀器設備性能。參加檢測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業(yè)務學習,經考核合格后,13、才能繼續(xù)上崗工作。4. 在檢測過程中發(fā)生設備故障時,對受影響的檢測數(shù)據(jù)應作廢重測。5. 檢測人員違反有關技術規(guī)定進行檢測時,項目負責人或專業(yè)組長有權責令其停止操作,重新測定。若重新檢測仍不能按有關技術規(guī)定進行時,令其停止工作,加強技術規(guī)定及操作規(guī)程的學習。6. 現(xiàn)場檢測人員要認真填寫原始記錄,做到正確、清楚、不得涂改,并簽字負責。7. 檢測人員要實事求是,必須根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和有關標準編寫檢測報告,不得受外界壓力的干擾和影響。(二)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 項目部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設備臺帳,主要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本及維修檢定檔案,并負責保管儀器使用說明書及檢定證書的復印件。2. 設備負責人負責管理儀器14、設備的檢定和溯源,主要設備應按檢定周期及時校核,儀器設備修理后,若對測試數(shù)據(jù)有影響,則需重新檢定后方可使用。3. 所有儀器設備都必須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專人使用保管,注意防潮防塵,嚴防損壞失靈,影響使用。4. 儀器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應由保管人負責,使用人應在使用記錄本上登記使用狀況,并協(xié)助保管人進行日常清潔保養(yǎng),當設備出現(xiàn)不正常狀態(tài)時,應立即報項目負責人,并做好記錄。(三) 檢測前后對儀器設備及檢測結果進行檢查的制度1. 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查調試,確定其性能是否正常,禁止使用不合格及超過檢定周期的儀器設備。2. 檢查用于檢測工作的原始記錄表格是否齊全。3. 檢查檢測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是15、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做好記錄。如檢測環(huán)境不符合規(guī)范或儀器設備的要求,應在采取有效措施后才能進行檢測。4. 外業(yè)工作結束后應對所用儀器設備的性能狀態(tài)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以確保檢測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5. 每天外業(yè)檢測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檢查原始記錄,確認原始記錄正確無誤后,才可正式結束當天的外業(yè)工作,否則應補測當天的外業(yè)檢測工作。八、安全文明作業(yè)保證措施1. 我公司將安排2名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本次檢測工期內的安全工作,對承擔的工程要向有關人員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并要認真貫徹有關安全施工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2. 甲方現(xiàn)場人員有權對我方檢測人員的安全行為進行監(jiān)督,對不安全的行為或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權要求停止或返工,所需費用由我方負責。3. 作業(yè)過程中,我方檢測人員如因違反消防條例和法規(guī)造成的火災事故,由我方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