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心糧庫擴建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申請報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85333
2022-09-16
12頁
26.54KB
1、目 錄第一章 概述.5第二章 項目背景.5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7第四章 建設條件及地址. 9第五章 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 9第六章 設備配制及水、電、氣供應條件.10第七章 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10第八章項目組織管理.11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11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1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13第十二章主要結論.14附錄:1、省財政廳省糧食局局關于繼續實行市縣中心糧庫建設以獎代補的通知2、*縣中心糧庫擴建平面示意圖第一章概述一、業主單位概況*縣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政府投資的國有獨資企業。在縣財政局和糧食局的指導下,承擔整個*縣國家儲備糧食的收購、儲藏、輪2、換、供應等任務。二、項目概況本項目為*縣中心糧庫擴建工程,按省定縣級中心糧庫標準建設。項目主要內容為糧食儲備庫。擬建總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散裝稻谷倉容量4000噸。計劃投資265萬元。爭取2009年10月開工,2010年7月底前竣工交付使用。擴建后的*縣中心糧庫倉庫總容量將擴大至*噸,能更好地保障全縣人民對糧食的需求,為我縣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第二章項目背景我國人口眾多,是個農業大國,糧食問題歷來是人民生活和國家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糧食安全直接影響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穩定。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糧食已由過去的供給不足變成供求基本平衡并略有節余3、,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1996年以來,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每年的糧食產量都達到了5000億公斤。糧食豐收后,出現暫時的供過于求,糧食倉儲設施明顯不足,糧食收購和銷售困難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農民的利益。從長遠看,糧食問題仍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問題,切不可盲目樂觀,掉以輕心。由于我國的有效耕地面積有限,據統計去掉應退耕還林還草的坡地,實際耕地面積只有1.23億hm2,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1hm2;我國還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生產受自然的影響很大。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淡水資源比較缺乏,年人均淡水資源只有2200噸左右,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的人口多,已4、超過13億,而且每年還至少增加1000萬人,吃飯問題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盡管加入WTO后國際市場的糧食可以作為我們的補充,但從戰略角度考慮,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問題必須立足國內,自行解決。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強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國家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儲備糧。因此,搞好國家糧庫建設、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糧食倉儲體系極為重要。我國從1998年開始利用國債投資337億元,先后分三批建設了1100多個共計1000多億斤倉容的國家儲備糧庫。并用貼息貸款和補助獎勵等方法大力鼓勵各地建設中心糧庫。*省財政廳和糧食局于2001年開始,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要求各地搞好中心庫建設,并把儲備糧集中5、到中心庫集中存放。 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我縣的糧食倉儲體系非常薄弱,用于儲藏糧食的標準糧庫嚴重不足。93年以前,我縣和其它有些縣、市一樣,為備戰備荒,采取的是分散建設糧庫的原則,全縣*個糧站都有倉庫,每個儲糧點只有幾百噸倉容,交通條件不好,加上以前的投資都以簡易倉的形式為主,倉庫建設的質量也較差。目前這些鄉下糧站的倉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多數已無法使用。1993年,縣領導在省局的支持下,建成了現在的中心糧庫。當時征用土地*余畝,設計總倉容量*噸。一期建設了*噸倉容,以后幾年,在省局和財政的支持下,擴建了*噸,目前總共已有*噸倉容。這些倉庫,這些年來對我縣的國家儲備糧的收購、儲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6、作用。但隨著這幾年儲備糧和代儲糧的不斷增加,中心庫倉容不足的矛盾越加顯現,因此擴建糧庫的工作也提上了議事日程。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的投資政策國家對糧庫建設一直非常重視,1999年以來,利用國債投資337億元,先后分三批建設了1100多個共計1000多億斤倉容的國家儲備糧庫。2001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糧庫建設工作意見的通知,特別強調,國家糧庫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作之一。加強國家糧庫建設,是貫徹落實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切實做到常年常時掛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主要措施。加強國家糧庫建設,將不斷增加國家糧食7、儲備規模,改善國家糧庫的布局和結構,提高糧食儲備的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增強國家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抗御風險的能力。并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國家糧庫建設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協調,進行周密部署,保證國家糧庫建設的順利進行。*省財政廳和糧食局為了鼓勵各縣市建糧庫,也于2001年開始,實行市縣中心糧庫建設以獎代補政策,鼓勵各地建設糧倉。規定每建400萬斤的標準儲備倉房獎補2040萬元。2007年又下文繼續實行(見附錄)。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國家和省對建倉工作的重視,也表明了國家支持各地建設糧食倉庫的投資政策。二、本項目的實施是我縣糧食儲備的需要,是我縣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我縣目前總人口*萬人,年消費糧食*8、萬余噸。目前我縣安排的縣級儲備糧計劃*噸,中央儲備糧*噸,省儲糧*噸,三級儲備糧規模已經超過縣中心糧庫倉容量,使中心庫的正常運作非常困難,有時不得不把縣儲備糧放在條件較差的鄉下糧站,儲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連原來爭取到的中央儲備糧代儲指標,也不得不和中央庫協商,放棄了一部份。本項目的實施將緩解業主倉庫容量嚴重不足的矛盾,是我縣糧食儲備的需要,也是我縣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 三、本項目的實施對刺激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本項目擬投資265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80萬元,還有80萬貸款,這對刺激我縣的經濟和解決就業一定會產生積極作用。第四章建設條件及地址*縣中心糧庫位于城關鎮南面石井村,離城9、中心約3公里,西鄰原205國道(城華線),具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其它三面是山,占地面積50余畝。整個庫區地勢較高,沒有洪水、潮水和內澇威脅,也沒有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四周無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場所,通水通電,完全符合建設糧庫的條件,也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中心庫入口處現有空地一塊,于93年建庫時征用的,2000年轉為出讓土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可規劃建倉庫3000平方米,是較為理想的建倉場所。本項目即建在該塊土地上。該地塊回填土較厚,地基較軟,設計時應引起足夠注意。第五章項目建設規模及方案*縣屬*省25個經濟欠發達縣,也是個糧食凈銷區。根據目前的使用需求和經濟實力,該項目擬建倉庫1610、00平方米,倉庫容量4000噸。1、項目用地:用地1600平方米。2、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全部為標準糧庫,倉庫容量為4000噸。第六章 設備配備及水、電、氣供應條件本項目地塊座落在規劃區內。項目所需的水、電、氣、通訊等,可直接從預留接口接入。第七章環境保護及衛生安全措施本項目位于縣城規劃區內,本項目的建設對自然生態環境基本沒有影響。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的廢棄物為清理糧食的雜質和生活垃圾,能保證不影響外部環境。第八章 項目組織管理 該項目由業主和縣國資委、糧食局共同管理,擬成立一個項目實施小組,實施對項目的領導。項目完成后,業主將進一步加強內部改革與管理,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11、章制度,利用完善的硬件設施,把存在我縣的各級儲備糧管好。第九章項目建設進度安排該項目似于2009年9月底前完成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寫、報批,可行性報告編寫、評審和報批,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查和施工圖設計審查,場地平整,地質鉆探,工程圖紙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并力爭09年10月開始工程施工。確保2010年7月底前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第十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固定資產投資該項目建設標準糧食倉庫1600平方米,一層,倉庫容量以稻谷計是4000噸。計劃投資265萬元,其中土地費用6萬、前期費用10萬、工程費用204萬、配套費用28萬、其它費用5萬、不可預見費用12萬。具體內容如下:(一)土地費用 5萬12、元1、土地整理 6萬元(二)前期費用 10萬元1、規劃放樣費 0.6萬元2、工程勘察費 0.6萬元3、設計費 2萬元4、施工圖審查費 0.4萬元5、基礎設施配套 65元/m2 4.5萬元(減半)6、白蟻防止費 2元/m2 0.3萬元7、教育配套費 10元/m2 0 .2萬元8、質量監督費 2元/m2 0.3萬元9、墻改基金 8元/m2 0.1萬元10、散裝水泥專項基金 0.4萬元(三)建設工程費用 204萬元1、土建費用 1280元/m2 204萬元 (四)配套工程費用 28萬元1、道路與地面 12萬元2、綠化工程 3萬元3、電力工程 2萬元4、室外進、排水 2萬元5、圍墻和大門 9萬元(五)13、其它費用 5萬元1、工程監理 2萬元2、工程招標及代理 2萬元3、防雷費 1萬元(六)不可預見費用 總造價 4% 12萬元二、流動資金本項目所需流動資金,可按現有途徑解決,無需新增流動資金。三、資金來源該項目所需資金共265萬元,擬由業主自籌解決25萬元,貸款80萬元,省糧食局補助80萬元,縣糧食國資公司借款80萬元(或投資)。第十一章綜合效益分析一、營運收入及稅金本項目屬社會公益事業,不以盈利為目的,不計算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主要收入為政府正常撥付的代儲費用,有中儲糧、省儲糧、縣儲糧三塊。按平均每噸代儲費90元,倉容利用率70%計算,該項目每年新增代儲量2800噸,業主年增加收14、入25萬元左右。本項目為非營利性項目,可享受免征營業稅及所得稅的稅收政策。二、社會效益估算我縣是糧食凈銷區,對糧食問題十分敏感,必要的糧食庫存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必要保證。而且從穩定市場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來說,都應該盡量多爭取中儲糧和省儲糧。因此該項目實施的效益主要是社會效益。該項目實施后,可使我縣中心庫倉容增加30%,可增加約3000噸的糧食儲備,危急時可保證全縣人民半個月的口糧。該項目的實施,對穩定我縣的糧食生產、增強政府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抗御風險的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第十二章主要結論1、實施*縣中心糧庫擴建工程項目是非常有必要的。業主經此次擴建,增加了30%的糧食倉庫容量,大大提高了倉儲能力,為保質保量完成各級儲備糧任務打下基礎,也為以后多爭取中儲糧和省儲糧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證。同時,對穩定我縣的糧食生產、增強政府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抗御風險的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2、本項目符合*縣城市規劃和全縣糧食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對*縣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3、本項目得到省財政的大力支持,它的實施能刺激縣內需求,促進我縣的經濟發展。4、由于*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糧食企業自有資金很少,縣財政也非常困難,因此在項目建設中必須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堅決避免鋪張浪費好大求洋的思想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