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85337
2022-09-16
15頁
63.54KB
1、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 目 錄第一章 項目概況11.1項目名稱11.2 項目主管單位11.3 項目建設地點及性質11.4 項目建設內容11.5 項目總投資及來源11.6 項目建設工期1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12.1 項目建設背景1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3第三章 總體方案33.1 項目建設環境33.1.1 工程所在位置33.1.2 地形地貌3工程地質43.1.4 社會經濟4其他外部條件43.2 建設方案43.2.1 建設標準43.2.2 道路設計53.2.3 排水工程63.2.4 橋梁工程63.2.5 附屬工程73.3 配套協作條件73.3.1 2、對外交通73.3.2 建筑材料73.3.3 施工用電、用水83.4 工程建設期限83.5 項目實施措施8第四章 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與消防84.1 環境影晌及保護84.1.1 編制依據84.1.2 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84.2 水土保持94.2.1 編制依據94.2.2 水土流失94.2.3 防治措施94.3 消防10第五章 節能105.1 節能綜述105.2 主要節能措施10第六章 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116.1 土地征用116.2 拆遷安置116.3 補償方案11第七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117.1 投資估算117.2 資金籌措12第八章 效益分析12 第一章 項目概況1.1項目名稱思南縣城3、至塘頭東大道工程1.2 項目主管單位 xxx1.3 項目建設地點及性質建設地點:思南縣思唐鎮、孫家壩鎮、邵家橋鎮、塘頭鎮。建設性質:新建。1.4 項目建設內容大道的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雨污水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交通工程等。1.5 項目總投資及來源項目總投資:17.6億元資金來源:項目資金來源擬通過招商引資解決。1.6 項目建設工期 項目建設工期安排為24個月。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2.1 項目建設背景 思南縣位于貴州省銅仁地區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的中心地帶,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夏熱冬暖、冰雪少見。年均降雨量1100多毫米,年均氣溫17.3,無霜期4、290天。境內大部分地區熱量充足,無霜期長,降水豐富,光、熱、水同季,干、濕季節較明顯。規劃修建的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位于思南縣東南部烏江東岸,大道沿河流走向布局,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是思南縣“十二五“期間工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和城市擴容的主要空間。因此,建設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勢在必行。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是城鎮化發展戰略的需要。根據思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思南將以縣城為中心,以思唐鎮涼水井、思唐鎮塘頭、思唐鎮鸚鵡溪為軸線,大力實施思南縣城與印江縣城、涼水井、孫家壩、邵家橋、塘頭、鸚鵡溪“兩城五鎮同城化”發展戰略,形成城鎮發展群,到205、1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40%左右,全縣城鎮總人口達到28萬人左右,縣城人口超過15萬人,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6.8平方公里,縣城規劃區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城鎮快速發展急需先期搞好干道建設。建設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是工業發展的需要。工業突破是思南縣“十二五“時期的一個重要發展戰略,根據思南縣關于加快工業發展的意見,“十二五”期間,思南將著力建設烏江船舶工業園區和塘頭特色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區,其中:船舶工業園區下轄的關中壩、雙塘、孫家壩、邵家橋四個工業集中區中便有兩個集中區布局在大道沿線,這兩個集中區主要布局以建筑材料生產為主的重工業。因此,工業的快速發展也需要加快本項目建設進度。建設思南縣城至塘頭6、東大道是大項目建設的需要。目前,思南縣正在爭取建設裝機容量為4100萬千瓦的核電站,總投資800多億元,核電站建設也急需打通項目建設地與縣城之間的快速通道,以滿足核電站建設需要。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項目的建設符合思南縣城鎮發展戰略,項目的建設可以很好地解決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容后的交通運輸問題,對于推動思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地周邊的思(南)劍(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之中,地質條件較為明朗;位于周邊的思林水電站已建成發電,思(南)石(阡)公路油路改造已建成通車,配套工程較為成熟,建設條件較好,選址合理;項目建成后可以極大地改善思南縣城邵家橋塘頭沿線的交通7、現狀,拉動工業和城鎮的快速發展,社會效益明顯。因此,建設本項目是十分緊迫和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總體方案3.1 項目建設環境3.1.1 工程所在位置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工程位于思南縣東南部的烏江沿岸,路線起點自縣城河東社區陳家寨,沿烏江而上經兩江口后再沿龍底江而上,終點止于至塘頭鎮機場壩,全線長22公里,設橋梁3座,工程占地面積66公頃。3.1.2 地形地貌大道沿線部分路段為剝蝕侵蝕深切河谷地貌,河谷呈斷面對稱U字型,岸坡較陡,基巖裸露,地形較陡,自然坡度大,為典型的山嶺重丘區地形,山勢起伏較大,地勢陡峻,雞爪地形及沖溝密布,布線較為困難。其余路段地勢平坦,施工方便。工程地質地質情況:大8、道沿線部分路段基巖裸露,巖性為泥巖,巖體較完整,地層連續穩定,產狀1007,未見外傾不良結構面,強風化層厚4.0 米,水淹后存在局部表層滑塌隱患,對路基整體穩定性無影響。其余路段為向斜溝谷與河流沖積帶,沖積場堆積物較厚,場地較平緩,下伏地層為秀山組S2-3X,主要巖性為淺綠色頁巖,中風化頁巖可作為路基持力層。水文情況:工程建設地位于烏江中下游,水量大,水流急。工程沿線有兩條支流匯入烏江,下游為沙坨電站建成蓄水后,受其尾水影響,水位將提高到365m,水位漲幅將變得更小。水樣水質類型為Cca型,即碳酸鹽鈣質水,已達碳酸溶解平衡狀態,水質較穩定,對混凝土結構物不構成碳酸鹽侵蝕性;無氯鹽、鎂鹽和硫酸鹽9、等腐蝕性。3.1.4 社會經濟 至2010年底,全縣總人口67.3萬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0億元,其中:一產15億元,二產8.5億元,三產16.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292元。其他外部條件 該工程具有良好的外部條件。3.2 建設方案3.2.1 建設標準 1)道路工程道路等級:城市主干道;設計行車速度:40公里/小時;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道路建筑限界圾小凈空:車行道4.5m、人行道2.5m。2)排水工程設計洪水頻率:路基1/50,橋梁1/100。3)橋梁工程橋梁設計荷載:汽車荷載:城B級;人群荷載:設計荷載基準值為4.5KN/m2;抗震設防標準: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設防;設計洪水頻率10、:1/100。3.2.2 道路設計1)平面設計思南縣城至塘頭東大道工程全線長22公里,紅線寬度30米,設置平曲線8處。2)縱斷面設計縱斷面根據相交道路、橋梁、兩側地坪標高及城市防洪要求進行設計。3)橫斷面設計大道紅線寬度30米,橫斷面分幅:3m(人行道)+24m(車行道)+3m(人行道)=30m(紅線)。4)路面結構車行道路面結構為4cmAC-13C細粒式改性瀝青砼+8cm厚AC-25C粗粒式瀝青砼,上基層為20cm厚水泥穩定碎石基礎,其重量比為5:95,7天飽水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壓實度達到97%以上,下基層為20cm厚級配碎石基礎,基層材料中水泥標號不低于32.5級。人行道采用5c11、m厚預制C30砼鈾面彩色步磚,2cm厚1:3水泥砂漿座漿層,15cm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重量比為5:95。3.2.3 排水工程1)雨水工程雨水管按就近排放原則進行管道布置,干管管位布置于道路中心線以西2米處,雨水管管徑DN4001000。2)污水工程污水進行分段排放,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干管管位布置于道路中心線以東2米處,污水管管徑DN500600。3.2.4 橋梁工程1)平縱橫設計沿線3座橋梁平面根據道路平面進行布置,橋梁縱斷面根據橋梁控制標高、按照道路設計縱斷面進行設計,橫斷面與道路保持一致。2)橋梁結構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士預制空心板梁;下部結構:橋墩采用樁接蓋梁橋墩、鉆孔灌注樁基礎;12、橋臺采用“一字形”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橋面系:采用10cmC40橋面混凝土,5cm細粒式瀝青混凝士面層鋪裝,橋面采用連續構造。橋梁裝飾:為增加橋梁的美觀性,對橋梁進行景觀裝飾。3.2.5 附屬工程公交站點:沿線設置公交港灣式停靠站,公交站點設置間距一般為500m左右。照明設施: 按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設置道路照明系統。交通設施:交通管理設施與道路一并實施。根據國標道路標志和標線(GB 5768-1999)中有關規定設置相關標志及標線,沿線設置必要的護欄。綠化美觀: 道路綠化綜合考慮沿線建筑性質、環境、日照、通風等因素,結合交通安全、環境保護、城市美化等要求,選擇種植位置、種植形式、種植規模,13、采用適當樹種、草皮、花卉,分片、分段種植。公用管線: 本道路工程沿線的給水、電信、電力、廣電等管線同步實施。無障礙設施:交叉口設緣石坡道,路段緣石坡道結合路段人行道設置。道路人行道全線設置盲道。3.3 配套協作條件3.3.1 對外交通周邊建成道路有思(南)石(阡)三級油路,走線與本項目為平行走向,平均距離100米以內,因此對外交通比較便利。3.3.2 建筑材料本工程設計的建筑材料主要為水泥、瀝青、石砂、石子、管材等以及其他制成品如條形磚、植革磚等,目前上述材料市場供應充足,可就近購買。3.3.3 施工用電、用水該項目靠近孫家壩220KV變電站,因此施工用電電源可取自附近電網,施工用水可取自烏江14、河水。3.4 工程建設期限根據該項目的工程規模和主要工程內容,初步估計建設工期為24 個月。3.5 項目實施措施項目實施采取項目業主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和項目招投標制管理。第四章 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與消防4.1 環境影晌及保護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貫徹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和標準,落實項目所涉及的環保設施必須與拆遷工程“三同時”制度。4.1.1 編制依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4.1.2 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本工程施工期間要求施工單位在生活、作業時自15、覺做到文明施工, 并采取以下措施減少或避免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1)路面結構采用柔性路面,減少噪音、少揚塵而利于周圍環境;2)道路兩側以及道路分隔帶布置綠色長廊,以起到美化環境, 隔絕和降低噪音;3)道路沿線排水雨污分流,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后排放,避免對其他生態水源的污染;4)工程設計施工中認真執行土石方挖、填平衡原則,減少棄土堆放。4.2 水土保持4.2.1 編制依據1)水土保持法2)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辦法4.2.2 水土流失該項目針對可能發生水土流失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本項目引起的水土流失,均應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理。水土流失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路基開挖,棄土堆壓占用土地,破16、壞地表植被;二是填方所需的遠距離取土,開挖、運輸過程中的水土流失。4.2.3 防治措施1)施工期間要求盡量做到挖填同步,施工結束后,及時對場地平整和復原,開挖的土方盡量利用,廢棄的土方要妥善處理。取土時所開挖的土地及時植被保護,運輸時避免揚塵和撒落。2)棄渣和堆土要堅持“先擋后棄、邊棄邊防”的原則,攔擋工程必須先砌筑,并及時對邊坡進行防護,棄渣完成后要及時進行覆土整治綠化。3)按照“三同時”原則,做好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通過以上措施,可以達到水土保持的要求。4.3 消防在城市給水規劃中保證5%的城市用水作為消防用水。市政消防栓的間距不超過12017、m。此外,對本區域進行消防分區,設置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寬度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4.0m。第五章 節能5.1 節能綜述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緊缺狀況日趨嚴重。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節能是為了推進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保護環境,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為加強節能工作,降低使用能耗,緩解能源緊缺的狀況,建設節能型社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精神, 結合項目實際,加強節能工作。5.2 主要節能措施該項目按照國家有關節約能源的現行法律、法規、政策、規定, 采取的主要節能措施如下:1)道18、路設計應能充分發揮汽車行駛的動力性能,提高行駛速度, 縮短行程時間,節約燃料,減少輪胎損耗等綜合考慮設計方案。2)建筑材料等的選用均考慮節能的要求。施工機械選用節能產品, 以降低能耗。3)道路路燈照明采用高效節能燈,以節約用電。道路施工機械配電布置于負荷最大附近處,并分開多回路供電,以減少損耗。4)道路施工時要采取節水措施。第六章 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6.1 土地征用由于本項目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項目投資需通過招商引資方式解決,項目投資考慮用沿線土地增值收益回收,為此項目土地征用考慮按30米寬的紅線范圍征用,需征用土地66公頃,其中:荒山28公頃,耕地38公頃。另外,在大道沿線征用土地45公頃,配置為該項目的商業用地,產生的收益用于項目投資。項目實施共計征用土地111公頃。6.2 拆遷安置工程沿江布線,涉及拆遷農戶不多,拆遷量小,可就地進行安置。6.3 補償方案 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參照高速公路標準執行。第七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7.1 投資估算經估算,項目總投資17.6億元,每公里造價8000萬元。7.2 資金籌措項目投資通過招商引資方式解決。第八章 效益分析本項目收入主要來源于為項目配置的商業用地開發收益。項目配置的商業用地45公頃,按照土地出讓價格5000元/m2測算,可產生收效22.5億元,實現利潤4.9億元,投資利潤率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