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85354
2022-09-16
11頁
23.54KB
1、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目 錄前言第一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組織第二章 工程項目概況第三章 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第四章 環境影響、社會評價與安全評估第五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第六章 應急保障第七章 評估結論第八章 特別事項說明前 言開展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中央關于抓穩定、促和諧,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決策,是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保障重大事項順利實施的具體體現,是科學發展觀在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全面貫徹和生動實踐。所以根據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重大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意見(試行)的通知(閩委辦201097號)和福2、州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2010年第2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文件精神,為將重大事項納入維護社會穩定、實施源頭治理的系統工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不利因素。為此,我們主要對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環保和安全、社會穩定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第一章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組織1.1 西蘭鄉成立了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小組。1.2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小組將依據上級有政策規定對主要工程事項進行風險評估。第二章 工程項目概況2.1 項目名稱: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2.2 建設單位:羅源縣西蘭鄉人民政府23、.3 項目建設地點:羅源縣西蘭鄉院前村、后路村、墩厝村、西蘭村2.4 項目建設規模: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路線起點K5+800位于X143縣道K5+800,而后甩開老路在K5+958設置一座1-10米小橋跨過廣由厝后沿山展線上坡,經過榜溪厝、院前里、洋下厝后山,至洋下厝埡口后開始展線下坡,途中經墩中里、墩厝村至終點X143縣道K10+940,樁號為K11+021.43,路線全長5.221公里。沿途經過院前、后路、墩厝、西蘭等4個行政村,公路建設等級為三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7米。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設計荷載為公路-級,橋梁設計洪水頻率為1/504、。2.5 項目建設時間:本項目公路計劃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爭取2011年6月完工。第三章 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3.1 合法性: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得到了省、市、縣有關部門的批準。2008年7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將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列入2008年市級道路交通“黑點”整治項目庫(榕政綜2008125號)。同年10月28日,羅源縣交通局對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批復(羅交建2008108號),11月21日,羅源縣發展和改革局對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申請立項進行批復(羅發改投資2008107號),2009年35、月31日,福建省預交辦同意將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路段列為省級監督整改路段(閩預交辦200910號)。3.2 合理性: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經過院前、后路、西蘭、墩厝四個村,人口(含外來人口)約13000人,沿線密集分布有石材加工企業100多家,平均每50米就有1家石材企業。由于企業密集且外來人口流動頻繁,機動車保有量大,全鄉現有大型拖拉機405輛,重型貨運卡車300多輛,客運車輛30輛,以及私家車、摩托車,還有過境車輛往返等。據羅源公路分局交通量觀測站統計,路段日車流量在4038輛次以上,且大型車滲入量大,路段交通當量(PCU)已超出了農村三級公路的設計流量,超負荷的流量運轉,使路段6、潛在的公路隱患更加突出。據交警部門統計,該路段2006-2008年間發生大小交通安全事故68起,造成 12人死亡、傷97人,經濟損失達1500萬元,按年百公里計該路段年百公里死亡高達63人,遠高于全省平均值。此外,該路段沿線村莊大多數的民房都挨著路旁建設,高密度分布的石材企業加工生產的石粉灰,彌漫籠罩著整個路段,高密度的粉塵污染環境,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的居民身心健康,也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近兩年來,鄉政府投入120多萬元在縣道視線不良路段設立了警示牌、安裝了減速帶等安全標志等設施,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安全問題。此外,區域內有花崗巖等礦藏6000萬m3,有木材積蓄量100多萬m3。因此,目前迫切7、需要以上項目的建設來分流車輛,降低交通安全隱患,同時整合區域內礦產、林木等資源,同時也是推動我縣西部三個鄉鎮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因此,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的建設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3 可行性: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委托寧德市路興設計有限公司提供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其研究工作的范圍及內容如下:概述(項目提出的依據及建設的必要性);經濟社會和交通運輸發展現狀及規劃;交通量分析及預測;工程技術標準;工程建設方案;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經濟評價;實施方案;土地利用、工程環境影響、節能、社會等評價;可行性研究結論。38、.4 主要指標評價國民經濟評價根據交通部、國家計委、建設部的有關規定,對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項目的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為6.0866,經濟凈現值(ENPV)為5283.76萬元,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23.20%(大于社會折現率8%),經濟投資回收期(EN)6.77年(小于經濟評價年22年)。因此,本項目抗風險能力較好,國民經濟評價可行。敏感性分析根據未來可發生的變化不利因素,在費用上浮20%,同時效益下降20%的不利情況下,進行敏感分析評價,其評價結果表明,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具有較好的國民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對促進我縣西9、部三個鄉鎮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以上項目可行。建設方案建設方案按三級公路標準,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設計荷載為公路-級,橋梁設計洪水頻率為1/50,路基寬7.5米,路面寬7米,道路總長5.221公里,規劃用地面積150.81畝。在滿足遠景規劃交通量的同時,考慮遠期升級改造,合理減少工程量,節約投資。3.5 投資估算、資金來源投資估算: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投資估算總金額1520.1078萬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為291.1526萬元。資金來源: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全部建設資金約需人民幣1520.1078萬元,計劃爭取省級補助800萬元,占總投資的10、52.6%,余款由地方政府自籌,占總投資的47.4%。第四章 環境影響、社會評價與安全評估4.1 環境影響評估:修建本工程對所經區域的生態、水、大氣、聲環境將產生不同的影響。設計采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要這些環保措施與主體工程實現“三同時”,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就可以控制在較低水平。從社會、經濟、環境三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考慮,本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遠大于環境損失,本工程是可行的。4.2 社會評價: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地處西蘭鄉下基點村,沿線經濟一般,由于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群眾出行較為困難,因而沿線廣大群眾對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建設非常支持,縣、鄉政府11、極為重視,渴望借此項目的建設來遏制交通事故多發勢頭,同時發展沿線經濟,以早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這些有利方面均為該項目實施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4.3 安全評估: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是道路最基本最必要的交通安全保障系統,集交通管理、安全防護多功能于一體。全由交通標志、標線及護欄組成,設計依據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及公路交通標志板技術條件(JT/T279-1995)對全線的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總體布局設計,設計中并充分考慮道路使用者的行為特性,根據交通流量分析,結合路容路貌考慮,確保行車安全與沿線量、物交織協調,能營造一個安全、流暢、舒適、優美、經濟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清晰、醒目12、地展現標志固有的外部形態特征以充分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正確簡明、立體地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信息量既不過載,也不缺失,設于車輛行進正面方向最容易看見的地方;傳遞的信息應當給予道路使用者以必要反應時間,對于重要的信息并給予重復顯示的機會;標志在所表達的內容上有互補,在所處的空間位置上相互對應或遞進,傳遞給使用者一個全方位、無矛盾、不產生歧義的漸變的信息鏈;對于同一信息有多種表達方位時,優先采用有明確含義的圖案,其次采用明確的數字符號;充分發揮標線的預告、引導作用,加快道路的運行暢通。以上措施是確保道路通行的安全和順暢,其影響和保護著整條道路的安全使用以及道路兩旁行人的安全通行。第五章 社會穩定13、風險評估為加快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建設,同時確保征地拆遷過程中社會穩定,西蘭鄉于2008年8月13日召開黨政領導聯席會議,成立了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建設指揮部,確定了包括材料報送、征地、墳墓搬遷等7個工作小組,明確了各項補償費用及標準。5.1 補償標準:本項目前期征地、拆遷安置所需資金全部由西蘭鄉政府投資,并參照縣政府有關拆遷補償標準進行拆遷安置,并承諾足額及時落實征地拆遷補償資金。5.2 征地、墳墓拆遷與安置1、范圍:根據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建設需求,擬征用院前、后路、墩厝、西蘭四個村部分土地,遷移上述四個村部分墳墓,具體征地數、面積以及墳14、墓狀況見資料。2、墳墓搬遷安置有主墳墓由墳墓戶主自行選擇異地安置;無主墳墓由西蘭鄉政府統一將遺骸異地予以安置;根據以上所述,由于政府安排全面、細致、周到,受到群眾擁護和支持,影響社會不穩定系數較小。第六章 應急保障為確保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順利進行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成立了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建設指揮部,從相關單位抽調了專人組成了工程建設組、征地拆遷組、后勤保障組具體負責,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信訪維穩、征地及墳墓遷移和補償工作。第七章 評估結論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項目的實施,不僅為羅源縣西部三個鄉鎮提供了有利的連接道路,還解決企業及周邊群眾的交通難15、問題,也是做好招商引資以及開展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該項目的實施將會迅速改善沿線及周邊的面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加強聯系、搞活經濟、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改善投資環境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保障。由于領導重視、設計合理、保障有力而且得到大多數群眾支持,社會不穩定系數極小,屬于無風險工程。第八章 特別事項說明1、推行重大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既是推進科學民主決策、維護社會穩定的新路子,又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載體。為推助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催生和諧工程,其目標是:機制作保障,源頭創和諧。2、X143縣道院前至西蘭段黑點改建工程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前抓,各工作組做到了責任落實,措施具體,人員到位,形成了協同配合,上下聯動,并做到防范在前。立足抓早、抓苗頭。3、對涉及征地、墳墓遷移安置、補償、基礎設施損毀修復及資金組織與管理、工程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穩定風險,制定周密的預案,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迅速果斷處置,避免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