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務大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85360
2022-09-16
12頁
174.54KB
1、1 1概述1.1工程概況1.2勘察目的與任務11.2.1 勘察依據1勘察目的與要求1.3勘察方法2勘探孔平面布置、孔深確定21.3.2 yPliJ m 31.3.3 鉆探31.3.4 取樣31.3.5 標準貫入試驗31.3.6 圓錐動力觸探試驗31.4完成的工作量3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42.1 地形地貌42.2 木丄 J 扌;):1-it52.3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及設計參數的確定62.4地下水及其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62.5場區地震動參數與建筑場地類別72.6不良工程地質作用及不良埋藏物72.7場地的穩定性與適宜性7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評價73.1地基及樁基承載力參數73.2 丁丄 J VI2、 )I73.3 基礎方案分析83. 4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估算83.5 基槽(坑)開挖及基槽(坑)支護力案83.6基槽(坑)降(排)水措施94結論與建議94.1 結論9104.2建議附圖:1、勘探點與建筑物平面位置圖2、工程地質剖面圖2J283、鉆孔柱狀圖3J384、地基土層固結試驗成果圖附表:1、分層土工試驗成果表2、標準貫入試驗成果表3、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4、巖石飽和單軸極限抗壓強度統計表5、水質分析成果表附件:1、巖石單軸抗壓強度檢驗報告1概述受XXXX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擔了其擬建的XX商務大廈的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 勘察工作。本工程設計單位為XXXXXX有限公司。1.1工3、程概況擬建工程場地位于XX市衢江新區18-3-1地塊,南側為xxxx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充換電站, 北側為信安大道,東側為XX嬴湖.玫瑰園(二期),西側為空地。擬建建筑由1棟11層的XX商務 大廈和23層的裙房組成。地下一層,埋深0.00下4. 80m,在整個擬建場地下均有分布。擬 建工程總用地面積6743. 3nr,總建筑面積14419.0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3474. On?。擬建場地平面位置見勘探點與建筑物平面位置圖(附圖1)。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年版)GB50021-2001規定,木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 場地等級為二級(中等復雜場地),地基等級為三級(簡單地基),確定本次巖4、土工程勘察等 級為乙級。1.2勘察目的與任務勘察依據本次巖土工程勘察執行的主要技術依據及規范如下:(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年版)GB50021-2001 (國家標準);(2)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 2004 (國家標準);(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國家標準);(4)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國家標準);(5)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 (國家標準);(6)中國地震參數劃區圖GB18306-2001 (國家標準);(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33/1001-2003 (浙江省標準);(8)工程建設巖土工程勘5、察規范DB33/T 10652009 (浙江省標準);(9)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行業標準);(10)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行業標準);(11)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行業標準);(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國家標準);(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建質2010215 號文);(本工程勘察合同、委托書及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筑物總平面圖;(15)我公司編制的xx商務大廈巖土工程勘察綱要。勘察目的與要求根據以上規范、規程,結合擬建建筑物特征,本次巖土工程勘察的目6、的是為擬建建筑物 提供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本次勘察工作的技術要求如下:查明場地地形、地貌特征,場地地基土構成、埋藏條件、分布規律以及各地基土層的 物理力學性質;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評價地卞水對基礎設計和施工的影響,判定淺層地下水和土 對混凝土有無腐蝕性,提供地下水的抗浮設防水位;查明場地暗浜、暗塘、地下障礙物等對工程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不良埋藏物的分布特 征,并提出整治建議;通過各種勘察技術手段綜合分析評價場地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并分層提供地基巖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ak和樁基承載力參數(樁周土側阻力特征值依ia、 樁端土端阻力特征值9pa、巖石7、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k);結合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和擬建建筑物荷載情況,建議合理的基礎型式;對天然地基, 建議基礎型式和基礎持力層;對樁基,選擇合理的樁型和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估 算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和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分析評價成樁可行性,分析基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并提出防護措施;評價基坑開挖條件,為基坑設計及施工提供必要的巖土工程參數,對基坑圍護及降(止) 水措施提出建議。1.3勘察方法結合擬建建筑物的環境場地條件,木次勘察工作采用鉆探取樣、孔內原位測試及室內土 工試驗相結合的方法。我公司編制的XX商務大廈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方案及其鉆探施工任務書,作為各項作 業的主要依據之一,各工8、序質量合格。勘探孔平面布置、孔深確定本次勘察勘探點沿擬建建筑物及周邊角點布置,共布置了勘探孔15只,其中取土試樣孔6只,標準貫入試驗孔6只,工程地質鑒別孔3只。勘探孔孔深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并結合實際 情況而定,孔深17.0018.80m。勘探孔位放樣及測量本次勘察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紅線界樁及勘探點坐標,由衢江區規 劃測繪院采用GPS定位系統測量放樣,高程系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孔口高程引測自建設 單位提供的擬建場地北側信安大道馬路中心點為BM點,該點高程為60.26mo BM點位置見勘 探點與建筑物平面位置圖(附圖1)。鉆探采用XY1型巖芯鉆機全孔取芯,采用套管護壁、跟管9、鉆進和沖擊回轉工藝成孔。鉆孔 質量進行現場驗收,鉆孔質量均達到設計要求。所取巖芯按序排列,由專業技術人員及時進 彳亍編錄。取樣土樣以分層采取為主,取樣間距按照有關規范及鉆探施工任務書并視土層實際厚度酌情 處理,各取土樣鉆孔之間實行垂直交叉取樣。土樣采取后立即封裝,及時送往實驗室及時開 樣、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錘重63.5kg,落距76cm,試驗前自上一回次深度預擊15cm后,再記錄30cm 中每打入10cm的擊數。試驗成果見附表2“標準貫入試驗成果表二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釆用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錘重120kg,落距100cm,主要在卵石層和強風化粉砂巖層屮 進行,試驗前自上一回次深度預擊10、10cm后,再記錄每10cm的擊數。試驗成果見附表3“超重型 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1.4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3年8月1日進場施工,勘探施工采用1臺XY-1型工程鉆機,至 2013年8刀4日野外工作結束,總進尺269.20m。室內常規土工試驗由我公司土工試驗室完成, 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試驗由xx石評地質勘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完成。具體完成實物工作量 見表1,各勘探點主要數據見表2。項目單位實物工作量項目單位實物工作量取土樣+原 位測試鉆孔孔數只12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段次54進尺米215.60放樣測量點15工程地質鑒別孔孔數只3髙程測量點15進尺米53.60水位測量點15原狀土樣采11、取件6常規試驗組6擾動土樣釆取筒6顆粒分析組6巖樣采取組6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組6標準貫入試驗段次6水質分析件2表2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兮孔 號勘探點 類型坐標孔口 高程 (H1)勘探點 深度(m)穩定 水位埋 深(m)原狀樣(筒)擾動 樣 (袋)動探 (段 次)標貫傲洵XY1Z1取土試樣鉆孔223169.941240768.9159.9018.201.50112Z2標準貫入試驗孔223188.641240768.9059.8018.001.40913Z3取土試樣鉆孔223207.341240768.9159.9017.801.50114Z4標準貫入試驗孔223226.041240768.9012、59.8518.201.40915Z5取土試樣鉆孔223244.661240768.9059.8517.601.40116Z6標準貫入試驗孔223170.181240744.6859.1017.500.60917Z7取土試樣鉆孔223188.641240744.5159.851&8010118Z8標準貫入試驗孔223207.341240744.5159.1017.800.50919Z9取土試樣鉆孔223226.041240744.5159.0017.000.501110Z10工程地質鑒別孔223244.781240744.5159.1517.200.6011Z11取土試樣鉆孔223169.9413、1240719.8659.8018.201.201112Z12標準貫入試驗孔223188.641240719.8659.8018.301.509113Z13標準貫入試驗孔223207.341240719.8659.8518.201.509114Z14工程地質鑒別孔223226.041240719.8659.9018.001.4015Z15工程地質鑒別孔223244.761240719.8659.9518.401.60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工程場地位于XX市衢江新區,原為農出,場地高程59.0059.95m。擬建場地地貌單 元展于衢江I級階地。xx市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兼具盆地氣候14、特征,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降雨豐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843毫米,年降水量在15002300毫米Z間,受地形影響明顯,由平原一丘 陵一低、中山區逐漸增加。49月春汛、梅汛、臺汛期為主要降雨期,境內水流湍急,受降 水控制季節變化大,洪峰流量與枯水流量和差懸殊。2.2地基土構成與特征根據勘探孔揭露、孔內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成果,考慮巖土層的成因、時代和埋藏 分布規律,將勘探深度以內地基土劃分為4個工程地質層,其中層可分為2個亞層。從上往 下依次為: 層:素填土(mg)層頂標高:59.0059.95米層 厚:0.702.30米灰褐色,黃色,濕,松軟,以粘性土為主,土質不均一,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及15、少量礫 石組成,底部含0. 50-0. 60m淤泥質土層。全場地分布,屬新近堆積。 層:粉質粘土(al+lQj層頂標高:57.6058.45米層 厚:1.002.5 0米灰色,黃褐色,可塑,局部相變為砂質粉土,土質均勻性一般,壓縮性中等, 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含鐵猛質氧化銹斑,底部含少量砂 質。全場地分布。 層:卵石(al+plQ4)層頂標高:55.25-57.05米層 厚:6.908.80米黃褐色,稍密為主,局部中密,濕,卵石含量約50-60%,圓礫含量約20%,中粗砂及少 量粉粘粒充填,一般粒徑20-40mm,最大粒徑150mm,卵石呈亞圓、扁平狀,級配較好,母 巖成分16、為砂巖、板巖、花崗巖等,中等風化,強度較好。全場地分布。 1層:強風化粉砂巖(K2j)層頂標咼:48.104&60米層 厚:1.002.2 0米紫紅色,粉砂質結構,厚層狀構造,鐵泥質膠結。頂部已風化成泥質,風化裂隙發育, 泡水易軟化,巖芯可片狀剝落。全場地分布。2層:中風化粉砂巖(K2j)層頂標咼:46.0547.45米紫紅色,粉砂質結構,厚層狀構造,鐵泥質膠結,巖石較新鮮,風化裂隙一般發育,鉆 頭較難鉆進,巖芯呈短柱狀,巖體中無空洞、臨空面、破碎巖體及軟弱夾層分布。該層揭露 厚度5.005.40米,全場地分布。中風化粉砂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fi/;k=7.84MPa (巖石飽 和單軸抗壓強17、度數理統計詳見附表4),為軟巖,其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值人小受巖體結構面影響,巖體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IV級。各巖土層的分布、埋藏及其主要特征詳見附圖2128“工程地質剖面圖J附圖31 38“代表性鉆孔柱狀圖雹2.3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及設計參數的確定根據鉆探揭露、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成果,在參考相鄰場地勘察資料的基礎上,以上述 劃分的地基土層為統計單元,統計前先對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刪除個別偏值和不合理值,然 后進行統計,分別提供各項指標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及 統計樣品數。其中剪切指標為峰值抗剪強度,超重型動探試驗擊數,標準貫入試驗擊數和顆 分指標僅提供平均值和統計樣18、品數。統計結果見“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表3) S各土 樣的物理力學指標見木報告分層土工試驗成果報告表(附表1 )。2.4地下水及其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根據現場調查及鉆探揭露,場地地基范圍內地下水主要為潛水及少量上層滯水,潛水主 要賦存于層卵石層中,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層素填土層中,均受大氣降水豎向入滲補給 及地表水體下滲補給為主,以蒸發方式和向鄰近區域側向徑流排泄為主,含水量犬。勘察期間該層地下水埋深0.50-1.60m,平均1.18m,高程在58.3058.75m左右,平均 58.47m,年變化幅度在0.51.0米。地下室抗浮設計水位可按59.50米設計,該擬建場地地下 水對樁基施工影19、響其微。勘察表明,場地內及鄰近無污染源,也無污染歷史,場地土對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蝕性。本次勘察在鉆孔Z2、Z8中各取水樣一組,根據水質分析成果報告(附表4),按巖土工 程勘察規范(2009版)GB 50021-2001對其腐蝕性分析評價如下。地下水對混凝土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長期浸水和干濕交替時均具有 微腐蝕性。表4地下水對栓結構、鋼筋栓結構中的鋼筋的腐蝕性判定表分類項目環境類型(II類)地層滲透性鋼筋輪中鋼筋的腐蝕性水質 指標SO占Mg2+nh4+總礦化度PH值侵蝕性C02crmg/Lmg/Lmg/Lmg/Lmg/Lmg/LZ2288.1842.560.40649.617.0520、4.40106.35Z8264.1739.520.32541.777.004.4070.90均值276.1841.040.36595.697.034.4088.63腐蝕等級微腐蝕微腐蝕微腐蝕微腐蝕微腐蝕長期浸水微腐蝕干濕交替微腐蝕2.5場區地震動參數與建筑場地類別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HGB18306-2001), 木地區抗震設防烈度小于6度,場地地震動峰值小于0.05g,設計中可不考慮擬建建筑及場區 的地震作用問題。2.6不良工程地質作用及不良埋藏物場地所在區域新構造運動不甚強烈,以整體升降運動為主。根據現場踏勘、區域地質資 料及有關資料收集。場21、地中未見有巖溶、危巖、泥石流、采空區、地面沉降、斷裂等不良地 質現象。在場地周邊未發現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痕跡。因此,一般情況不會發 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2.7場地的穩定性與適宜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場地范圍內未發育有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活動斷裂等, 區域地殼穩定性屬于基本穩定型,適宜本工程建設。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評價3.1地基及樁基承載力參數根據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成果,按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浙江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33/1001-2003)和國家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確定各地基土層的承載力特22、征值人八樁周土側阻力特征值血補樁端土端阻力 特征值外3、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兀詳見下表5。表5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和樁承載力參數表- 層號地層名稱頂板埋深EsfakA人工挖孔樁或旋 挖樁siamMPakPaMPakPakPa粉質粘土0.702.306.1716020卵石2.80 4.604506020001強風化粉砂巖10.60 11.703505010002中風化粉砂巖11.60 13.8015007.848025003.2地基土分析與評價根據場地地基土層分布埋藏條件,對各地基土層具體分析如下: 層素填土,承載力低且力學性質不均勻,不宜作擬建建筑物淺基礎持力層。 層粉質粘土,具中等壓縮性23、,埋深適中,分布穩定,可作為擬建低層建筑物淺基礎持 力層。 層卵石,物理力學性質較好,埋深較淺,分布穩定,可作為擬建建筑物的淺基礎持力 層 】層強風化粉砂巖,物理力學性質較好,分布穩定,但厚度薄且埋深較大,不宜作為擬 建建筑物淺基礎持力層。2層中風化粉砂巖,物理力學性質良好,分布穩定,埋深較人,可作為擬建建筑物的樁 端持力層。3.3基礎方案分析擬建xx商務大廈地上211層,地下一層,埋深0.00下4. 80m,地下室在整個擬建場地下 均有分布。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條件及上部結構特點,擬建xx商務大廈可采用淺基礎,以層 卵石為淺基礎持力層,采用獨立基礎或筏板基礎,做好防水底板及抗浮設計。也可采用樁基24、礎方案,建議采用人直徑人工挖孔樁或旋挖樁基礎,以第2層粉砂巖中風 化層為樁端持力層,具體樁長、樁徑宜根據單樁承載力確定,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必須滿足 規范要求。3.4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估算根據以上的基礎方案的分析,選擇代表性勘探孔,根據表4和國家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中公式5. 2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估算,估算結果見表6。表6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估算表孔號擬建建 筑樓號樁型持力 層代號樁端入持 力層深度(m)預估 樁長(m)單樁豎向承載力 特征值凡(kN)Z8XX商務人工挖孔樁或20.508.50(I)800mm1)1000mm大廈旋挖樁22252882注:1、本表的25、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估算值,最終應以樁基靜栽試驗結果為準;2、表中承載力估算以有效樁長(即從填土層底部)算起;3、表屮估算值未考慮樁身磴強度。3.5基槽(坑)開挖及基槽(坑)支護方案擬建工程設一層地下車庫,埋深在室外地面0.00下4.80m左右,基槽(坑)開挖深度范 圍內土層主要為素填土、層粉質粘土、卵石。根據場地內巖土層的結構及場地周邊現狀,結合當地建筑施工經驗,基槽(坑)圍護方 案可以根據基槽(坑)開挖深度大小選用放坡+噴錨網圍護支護方案,局部環境惡劣地段可采 用土釘墻或排樁支護方案。如果基槽(坑)開挖深度超過5米,基槽(坑)圍護方案要做專項 設計,經專家組論證通過后實施。有關基槽(坑)26、圍護的設計參數見表7表7基槽(坑)圍護設計參數建議值表項日指標地層素填土粉質粘土卵石重度ykN/m318.519.922.0直剪(固快)CcqkPa525.435卩cq度1820.3435.00注:基槽(坑)設計時根據實際基坑開挖時土體應力狀態、排水等情況選用合理的指標值。3.6基槽(坑)降(排)水措施根據基礎持力層選用的不同,基槽(坑)開挖深度范圉內的地下水主要為上層滯水和潛 水,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鄰近場地的地表水,水量不大,在基槽(坑)開挖過程中, 可以通過在基槽(坑)周邊設置截水溝,在基槽(坑)底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來降(排) 地下水或地表水。4結論與建議4.1結論本次勘察按現行勘27、察規范和勘察綱要進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本報告可作為“XX商務 大廈”基礎設計與施工的工程地質依據。本次勘察在勘察深度范圍內將地基土分為4個工程地質層,其中層分為2個亞層;其 中層卵石可作為擬建建筑物的淺基礎持力層,層卵石和2層可作為擬建建筑物的樁基礎 的樁端持力層。勘察期間該層地下水埋深0.501.60m,平均1.18m,高程在58.3058.75m左右,平均 58.47m,年變化幅度在0.5L0米。地下水對混凝土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長期浸水和干濕交替時均具有 微腐蝕性,場地土對建筑材料亦為微腐蝕性。木工程的抗震設防烈度小于6度,場地地震動峰值小于0. 05g,設計中可不考慮28、擬建建筑及場區的地震作用問題。4.2建議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條件,結合擬建建筑物結構特征及地區建筑經驗,對其基礎方案建議 如下:擬建xx商務大廈地上11層,地下一層,埋深0.00下4. 80m,地下室在整個擬建場地下 均有分布。建議xx商務大廈可采用淺基礎,以層卵石為淺基礎持力層,采用獨立基礎或筏 板基礎,做好防水底板及抗浮設計。也可采用樁基礎方案,建議采用大直徑人工挖孔樁或旋挖樁基礎,以第2層粉砂巖中風 化層為樁端持力層,具體樁長、樁徑宜根據單樁承載力確定,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必須滿足 規范要求。采用淺基礎持力層施工時,根據地基土特點及施工分布,應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地下室抗浮設計水位可按59.50米設計,地下室應做防水底板及抗浮設計,四周應做好 排水措施。有關樁基設計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執行。樁基礎竣工后,嚴格按 相關規范進行樁基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基槽開挖。基礎施工時應進 行驗槽,及吋發現其他不良埋藏物。嚴格按相關規范進行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驗收合格后, 方能進行施工。由于土層分布隨機性、地層變化不均勻性,工程地質剖面圖地層分界線以相鄰勘探點 所揭露的同一地層頂、底板埋深趨勢作曲線,這勢必導致場地未勘察部位地層埋藏分布可能 與工程地質剖面圖所描繪的不一致。因此基礎開挖后,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和我公司,以便 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