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藍田縣藍橋河河堤治理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2頁)
藍田縣藍橋河河堤治理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2頁).doc
下載文檔 下載文檔
工程報告
上傳人:l** 編號:586209 2022-09-16 22頁 2.33MB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幣

  

還剩頁未讀,繼續閱讀

1、1 前言11.1 工程概況11.2 勘察目的、技術要求11.3 勘察工作技術規范和規程2執行的規范、規程2參考的規范2勘察方法3完成工作量4工作質量評述42 自然地理52.1地形地貌52.2 水文氣象53 區域地質概況53.1 地層巖性53.2 地質構造63.3 地震74 河堤工程地質條件84.1 地形地貌84.2 地層巖性84.3 水文地質條件9地表水9地下水94.4 不良地質作用95 場地地震效應106河堤巖土工程評價106.1 巖土物理力學性質10巖土物理力學指標10河堤原位測試成果13河堤地層滲水試驗指標136.2地基土各項指標建議值136.3 河堤工程地質評價146.4堤身現狀評價12、46.5岸坡穩定性評價156.6滲透性評價156.7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167 堤身加固及堤基處理措施178 天然建筑材料178.1 土料178.2 砂、礫料198.3 石料199 結論及建議209.1 結論209.2 建議20附 錄:1.工程勘察技術要求1-11-22.工程地質平面圖2-12-143.工程地質剖面圖3-13-12 4.工程地質柱狀圖4-14-255.土工試驗成果表5-15-126.水質分析報告6-16-27.顆分曲線圖7-17-48.現場照片81 前言我院受西安市水利規劃勘測設計院的委托,對藍田縣藍橋河河堤治理工程進行了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目的是為藍田縣藍橋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設計3、提供工程地質依據。1.1 工程概況藍田縣藍橋河河堤治理工程位于藍田縣水陸庵西北約1km。工程勘察范圍為楊家村藍橋河危橋至藍橋河與灞河交匯處。距離約2.5km。兩岸治理河堤總長約5km。河堤兩岸均為河道自然下切形成的天然河堤,河堤內側均無砌護,局部人工土筑河堤已經被當地農民種地全部破壞。按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的規定,該堤防工程級別為5級。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1-2001)的規定,擬建藍田縣藍橋河河堤綜合治理巖土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等級為二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1.2 勘察目的、技術要求 根據西安市水利建規劃勘測設計院提供的藍田縣藍橋河河道4、治理工程的工程勘察技術要求(見附錄1),結合國家現行的規范、規程,同時考慮建筑物的特點及場地巖土工程條件,確定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為:1、查明堤岸各層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承載力及滲透性。2、評價二十年一遇水位標高時藍橋河左右堤岸的穩定性,提出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3、提供堤岸工程地質平面圖,工程地質剖面圖及工程地質柱狀圖。4、對存在工程地質問題的地層、河堤邊坡提出工程處理措施。5、進行河堤滲透穩定性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6、調查了解天然建筑材料,對其儲量、質量、開采運輸條件進行了解。1.3 勘察工作技術規范和規程依據西安市水利規劃勘測設計院提出的勘察技術要求,本次勘察依據的規范、規程如下:5、執行的規范、規程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55-2005)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規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內業整理規程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JJ50-92)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堤防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T18896)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參考的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1.4. 勘察方6、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采用外業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鉆探、原位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等方法進行。工程地質測繪為查明河堤現狀分布情況,河堤走廊范圍的地層(巖體)、斷裂構造、不良地質現象的分布及山體邊坡穩定性,進行了1:1000比例尺的工程地質調繪工作,調繪面積1.5km2;調繪點18處;野外調繪路線順規劃河堤走廊及河道外側布置,重點地質情況及地層分界線用羅盤及經緯儀標定位置、皮尺量測距離。測繪范圍:藍田縣藍橋河河堤向外延200300m。工程地質鉆探根據勘察技術要求及勘察規范中工作量布置原則,結合場地條件,藍橋河左右岸河堤勘探測試點均沿規劃河堤軸線布置,間距為300450m左右。共布孔127、個,垂直規劃河堤軸線布置橫斷面2條,鉆孔4個(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附錄2),料場布孔9個總計鉆孔25個。進尺261.8m。鉆孔深度為10.312.4m。鉆探采用GJ-150型工程鉆機,以146mm開孔,108mm終孔,回旋鉆進方法施鉆。本次外業工作共投入GJ150型鉆機3臺。原位測試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在孔內卵石層中進行,試驗落距76cm,錘重63.5kg,記錄擊入10cm錘擊數,以求得卵石層粉質粘土層的密實度及承載力。試坑滲水試驗:主要在沿河堤軸線及河漫灘中做滲水試驗,試驗采用單環法,環高20cm,直徑為37.75cm,面積為1000cm2,環內水柱高10cm,試坑深50cm。記錄穩定滲入水量,8、求得各土層的滲透系數。鉆孔注水試驗:在鉆孔卵石層中做注水試驗,試驗采用鉆孔常水頭注水法,由達西定律得出,試驗土層滲透系數計算公式k=Q/FH其中,Q-注水量(單位:cm3/min)H-試驗水頭(單位:cm)F-形狀系數(單位:cm),因試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鉆孔套管下到孔底,孔底進水,取F=4r。室內土工試驗:主要進行了粘性土的常規、剪切試驗,對無粘性土做了顆粒分析試驗等。對地表水、地下水進行了水質簡分析,以判定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見勘探工作量匯總表1。本次勘察外業工作于2012年2月19日到3月1日進行,共計12天;室內土工試驗于2012年3月7日完成。工作量9、匯總表 表1序號工 作 內 容單 位工 作 量1工程地質測繪km21.52鉆孔米/個261.8/253動力觸探試驗米16.44試坑滲水試驗次85鉆孔注水試驗段次46取樣原狀樣組60擾動樣組707室內試驗土常規試驗組54顆分試驗組17水質簡分析件2快剪件3三軸件4易溶鹽件2粘粒含量件2工作質量評述野外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鉆探、現場原位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均符合規范規程要求。2 自然地理2.1地形地貌工程勘察區隸屬于傾斜平原區地貌單元。工程勘察范圍為楊家村藍橋河危橋至藍橋河與灞河交匯處兩岸。藍橋河發源于秦嶺山區,總體流向自南東流向北西,在藍田縣縣城東側匯入灞河,全長30.4km,河床縱比降12.110、。河堤斷面呈 “U”字型,兩側一級階地發育,河床海拔高程525.46547.5 m,兩岸階地前沿海拔高程539.71561.61河流谷岸高差為3.66.7m。藍橋河流向近西北向,在藍田縣城東注入灞河。本區屬河流一級階地地貌,總體地勢平坦開闊。2.2 水文氣象藍田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干燥,夏熱多雨有伏旱,秋涼氣爽陰雨多。多年平均氣溫13.3,極端最高氣溫43.3,極端最低氣溫-17.4;平均無霜期211天,凍土最大深度25cm。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平均風速1.6m/s,最大風速20m/s。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833.3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8.4%。灞河多年平均流量為11、15.72m3/s,年徑流量4.96億m3,年平均含沙量4.43kg/m3。3 區域地質概況3.1 地層巖性區域地層主要由第四系(Q)松散沉積地層、第四系上更新統(Q3)黃土、及上第三系(N)泥巖組成。3.2 地質構造工程區處于秦嶺山前,區域構造位置處于太華臺拱西南段,新構造運動以來該區長期處于垂直上升階段。影響該區穩定的主要活動性斷裂為秦嶺山前斷裂(F24)、藍橋古城斷裂(F37)、草坪十五里鋪斷裂(F82)。其特征分述如下:1、秦嶺山前斷裂(F24)該斷裂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入河南,呈向南凸的緩弧形,省內長約400公里。斷層三角面清晰。沿斷裂帶可見第四系中小斷裂十分發育。秦嶺北坡72峪谷中谷12、懸谷和瀑布十分發育。山前地帶層層迭復的埋藏型洪積扇(Q1Q4)發育。沿斷裂帶有許多溫泉,該斷裂距工程區5.4km。2、藍橋-古城斷裂(F37)斷裂西自藍橋起,向東經鐵爐子,腰市,洛南,古城,三要入河南,東西向展布,省內長約150km。錯斷N、E及所有老地層。斷裂帶呈負地形,切割一系列南北向山咀??刂坡迥闲律鷰嬙炫璧氐陌l生發展。該斷裂距工程區6.4 km。3、草坪十五里鋪斷裂(F82)該斷裂北起湯峪,東南延至丹鳳,與沙溝街商南斷裂(F42)復合,斷面北東傾,傾角7080,其控制了商丹新生界構造盆地的分布。該斷裂距工程區14.2 km。3.3 地震新構造運動以來,草坪十五里鋪斷裂(F82)及沙13、溝街商南斷裂(F42)活動性明顯,歷史地震活動頻繁。公元前879年3月,藍田附近發生4.7級地震,地震基本烈度為度;1568年1月藍田5級地震,地震基本烈度為度;1599年8月,藍田發生4級以下地震,大雨如注,土窯皆坍。1957年1月30日九間房發生4級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度。秦嶺山區新構造運動,表現形式以地殼垂直隆升與地殼面狀剝蝕為特點。工程區屬穩定性較差地區。依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勘察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4 河堤工程地質條件4.1 地形地貌本次勘察范圍屬于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微地貌為河流I級階地。工14、程區段河床高程548.17526.27m,河道平均比降12.1,河谷斷面均為“U”型。兩側階地對稱發育,河流谷岸高差為3.66.7m,總體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分布,高差變化相對教大各臺階上的地形相對較平坦。4.2 地層巖性根據工程地質調繪、鉆探揭露和室內土工試驗成果,本次勘察范圍的主要地層有第四系全新統耕土(Q4ml)層、第四系下全新統沖積成因卵石(Q42al)及第三系(Q3al)沖積成因粉質粘土組成,其特征簡述如下:層耕土(Q4ml):褐黃色,散體結構,成分以粉土為主,可見植物根系及少量小圓礫,含量約占510%。該層層厚0.300.8m,層底標高559.61530.23m。層卵石(Q4215、al):灰白色,散體結構,亞圓形,卵石成分以花崗巖、混合片麻巖為主,粒徑一般為4.010.0cm,最大粒徑20.0cm以上。充填物以礫砂、中粗砂為主,稍濕濕,密實。該層層厚2.64.3m,層底埋深3.105.4m,層底標高525.63555.41m。粉質粘土(Q3al):淺棕紅色,含少量砂質,結構緊密,土質較均勻,堅硬,局部為可塑。該層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為7.4 m。另外在河道取的三組擾動樣,其統計表及顆分曲線見表4及附錄74.3 水文地質條件測區水體按空間分布條件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大類:4.3.1地表水藍橋河隸屬渭河水系的南山支流。其發源于藍田縣牧護關,在藍田縣城附近匯入灞河,流徑工程區16、長度2.5km,為藍橋河下游河段。平均比降12.1。藍橋河終年流水。平原區無工業,食品加工業基地分布,河水無污染水質良好。該區地表水水化學類型為SO4HCO3CaK+Na型水,總礦化度標0.3069g/l,pH值8,屬弱堿性淡水。據調查歷史最大沖刷深度為1.1m,不沖刷流速為1.52.0(m/s)。4.3.2地下水本區地下水按其賦存條件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層潛水。第四系松散層潛水:分布于藍橋河一級階地及河漫灘地貌單元中的卵石層中,含水介質為沖洪積卵石,儲水空間大、滲透性強,水量少。其補給來源主要為上游地表水、大氣降水,排泄方式為河水常年補給兩岸地下水,并向河流下游排泄。該區地下水水化學類型為HCO17、3SO4CaK+Na型水,礦化度為0.255g/l,pH值為8.14,屬弱堿性淡水。4.4 不良地質作用藍橋河工程區兩側均出露第四系下全新統沖積成因漂卵石屬中密至密實,在洪水期容易出現侵水崩塌破壞。5 場地地震效應按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勘察區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規范表劃分場地土類型為中硬土,按表3.1.3劃分場地類別為類。本次勘察期間未見地下水,沒飽和砂土及粉土層分布,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規定,在地震基本裂度為度時不存在液18、化問題。6河堤巖土工程評價6.1 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巖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和原位測試成果指標統計,是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附錄D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參數取值”方法標準進行的。6.1.1巖土物理力學指標河堤各層土顆粒組成特征見表3。堤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表3地層值別頻 數n平均值fm最小值Xmin最大值Xmin標準差f粉質粘土天然含水量w()3419.21 12.60 29.20 3.135 天然重度o(kN/m3)3419.18 17.10 20.60 0.626 干燥重度d3416.13 13.80 18.20 0.808 比重Gs342.72 2.71 2.19、73 0.003 天然孔隙比e340.66 0.46 0.93 0.084 孔隙度n()3439.58 31.40 48.20 2.998 飽和度Sr()3479.2268.00 99.00 7.726 液限wL()3432.83 30.60 40.00 1.687 塑限wp()3419.59 18.40 23.50 0.919 塑性指數Ip3413.23 12.20 16.50 0.769 液性指數IL34-0.03-0.52 0.70 0.243 壓縮系數a1-2(MPa-1)340.33 0.09 0.64 0.133 壓縮模量Es1-2(MPa)346.07 3.018.20 3.1120、2 Es2-3快剪粘聚力ckPa34內摩擦角(o)34三軸(UU)粘聚力ckPa342923428.832內摩擦角(o)3410.114.021.15.862地基土顆粒組成特征表 表4層號顆粒類別頻數n顆 粒 組 成有效粒徑d10中間粒徑d30界限粒徑d60不均勻系數Cu曲率系數Cc礫 粒砂 粒細 粒20202.02.00.50.50.250.250.0755033.441342粉質粘土2431157226.314.2646.1.3河堤地層滲水試驗指標河堤地層滲水試驗成果見表6。試坑滲水試驗、鉆孔注水試驗成果表 表6滲透試驗類型滲水介質試驗位置滲 透 系 數(cm/s)滲透等級滲 透 系 數(21、cm/s)平均滲透系數(cm/s)現場滲水試驗卵石試坑18.4010-28.710-2強透水試坑28.2310-2試坑39.7810-2試坑49.2510-2試坑58.9810-2試坑65.5110-2試坑79.4810-2試坑89.9710-2鉆孔注水試驗粉質粘土zk51.2610-21.4210-7極微透水zk1.6610-2zk101.5510-2zk21.2110-2備注室外滲水試驗:坑深0.50m,面積1000cm2;鉆孔注水試驗套管半徑0.073m6.2地基土各項指標建議值根據動力觸探測試結果,同時結合地基土野外鑒定特征及類似工程經驗,綜合確定規劃河堤內各層地基土各項指標建議值見表22、7。地基土的各項指標建議值 表7地層編號巖石名稱容許承載力o(kPa)總應力有效應力干燥重度(KN/m3)天然重度(KN/m3)滲 透系 數(cm/s)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卵石35023714021.124.58.710-2粉質粘土20043.671940.22216.0320.31.4210-76.3 河堤工程地質評價本次鉆探揭露成果顯示,河堤的地層巖性基本一致,主要由卵石、粉質粘土構成。為河道自然下切形成的河堤,均未砌護。其工程性能如下:層耕土:褐黃色,以粉土為主,含少量卵石,該層覆蓋較薄,無工程意義。層卵石:灰白色,成分為花崗巖碎屑。層厚2.64.23、6m圓錐動力觸探錘擊數修正平均值為33.44擊,密實,稍濕。滲透系數K8.710-2cm/s,具強透水性。容許承載力o=350kPa,工程性能好。粉質粘土: 淺棕紅色,以粘粒為主,含少量砂質,巖芯呈柱狀,可塑。容許承載力o=200kPa,工程性能較好。6.4堤身現狀評價本工程勘察從藍田縣楊家村藍橋河危橋到下游與灞河交匯口,總長約2.5km。調查發現:藍橋河堤高3.66.7m,兩側均無砌護。河道寬度4273m。通過野外地質測繪調查和鉆探資料分析,堤基上部為2.64.6m厚中密密實的卵石層,為強透水層局部地段不均勻系數CU20易發生滲透變形破壞。6.5岸坡穩定性評價擬建堤防分布于河流一級階地上,沿24、河道階地分布連續,階面寬闊,不存在不良地質現象。擬建堤防不受不穩定邊坡的威脅。由左、右堤防工程地質縱、橫剖面圖(詳見附錄3-13-10)可以看出,堤基土主要由卵石及粉質粘土構成,其工程地質性能好,且不存在軟弱下臥層。據此判定,堤基工程性能穩定,抗滑能力強。6.6滲透性評價本次勘察在壩址區不同地段共進行了8處試坑滲水試驗,其結果均列于表7,參照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附錄J.0.1標準,層卵石滲透系數K8.710-2,為強透水性,其滲流穩定允許水力坡降為: 層卵石:Jy0.10.2。粉質粘土層的允許水力坡降為:層粉質粘土:Jy0.5。藍橋河堤防地基的滲透變形類型依據地基顆粒25、組成的不均勻系數按表8進行判別。 滲透變形類型判別評價表 表8 允許水力坡降滲透變形類型流土型過渡型管涌型Cu33Cu55Cu1010Cu20級配連續級配不連續J允 許0.250.350.350.500.500.800.250.400.150.250.100.20判別結果及J允值不均勻系數Cu20,一般會產生級配連續管涌型破壞0.100.20粒徑小于1mm的顆粒含量25%,一般會產生級配不連續管涌型破壞依據表3所列不均勻系數,層卵石的不均勻系數為7.05422.55,卵石分選性差,級配較好。個別鉆孔試樣不均勻系數Cu20,場地地基土卵石可能會產生級配連續管涌型破壞,存在滲流穩定性問題層粉質粘土26、層為極微透水層,其容許水力坡降經驗值:Jy0.5。粉質粘土層不可能產生滲流變形破壞。粉質粘土層該層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作為擋水建筑物河堤基礎較為理想。6.7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依據勘察區地表水、地下水取樣分析結果,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G,按表G.0.3(將腐蝕性判別依據綜合列于表9)判定場地地表水、地下水均對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無腐蝕性,在干濕交替環境下亦無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 表9判別依據判別結果腐蝕性特征判定依據腐蝕成度界限指標試驗結果腐蝕性判別結果地表水地下水HCO3-含量(mmol/L)無腐蝕HCO3-1.072.82.35HCO3-均1.07 mmol/L無腐蝕pH值無27、腐蝕pH6.57.967.29pH均6.5無腐蝕侵獨性CO2含量(mg/L)無腐蝕CO2151.11.1CO2均15 mg/L無腐蝕Mg2+含量(mg/L)無腐蝕Mg2+100015.216.7Mg2+均1000mg/L無腐蝕普通水泥SO42-含量(mg/L)無腐蝕普通水泥SO42-250120.1143.4SO42-均250 mg/L無腐蝕依據勘察區地表水、地下水取樣分析結果,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修訂版)(該修訂版將過去通用的無腐蝕定為微腐蝕)表(將腐蝕性判別依據綜合列于表10)判定場地地表水、地下水均對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環境28、下對混凝土中的鋼筋亦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 表10腐蝕等級水中的CI-含量(mg/L)試驗結果:水中的CI-含量(mg/L)腐蝕性判別結果長期浸水干濕交替地表水地下水微1000010026.626.6均100mg/L具微腐蝕7 堤身加固及堤基處理措施依據勘探結果及以前工程經驗,擬建河堤堤身及河堤地基工程處理措施:將堤基置于卵石層上部,用筑堤材料按規范要求碾壓密實回填至設計堤高,再對河堤內側進行漿砌石砌護,提高堤身防沖刷及防滲性能,消除滲流變形破壞的隱患,使河堤處于滲流穩定狀態,確保堤身不會產生滲流變形破壞。設計時復核原河堤的抗滑穩定性及滲流穩定性,然后確定具體處理措施。29、對堤基處理措施應考慮卵石層滲流穩定問題。河堤的填筑質量要求滿足:無粘性土的相對密度不應小于0.60;粘性土的壓實系數不應小于0.90。8 天然建筑材料8.1 土料筑堤土料可采用馮新寨村南粉質粘土,塬體寬厚,儲量豐富,巖性為第四系上更新統(Q3al)粉質粘土,土料儲量及質量均滿足工程要求。其土料見表11、12、13。該土料場易開采,交通運輸條件方便,運距約1.0km。料場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 表11地層值別頻 數n平均值fm最小值Xmin最大值Xmin標準差f粉質粘土天然含水量w()2022.1616.6027.404.802天然重度o(kN/m3)2019.2118.1020.400.5630、7干燥重度d2015.8514.1017.500.868比重Gs202.722.722.730.005天然孔隙比e200.690.530.890.091孔隙度n()2040.6934.7047.103.205飽和度Sr()2084.5973.40100.007.288液限wL()2035.8131.1039.802.845塑限wp()2021.2118.6023.401.556塑性指數Ip2014.6112.5016.401.289液性指數IL200.0700.920.331壓縮系數a1-2(MPa-1)200.340.180.660.145壓縮模量Es1-2(MPa)205.652.809.31、502.002快剪粘聚力ckPa343.6710.0082.0036.226內摩擦角(o)319.0013.1023.205.260三軸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o) 土料場綜合指標匯總表 表12擊實實驗土顆粒組成(mm)有機質含量水溶鹽含量pH值粉粒粘粒最大干密度最優含水量0.0750.050.050.010.010.00530MPa136.7MPa軟化系數0.80.66凍融損失率2.1g/cm32.65g/cm3質量評價各項試驗指標均滿足規范質量標準要求9 結論及建議9.1 結論1、工程區位于藍橋河下游段,堤防地基巖性以卵石及粉質粘土為主。2、層粉質粘土工程性能良好,是擋水建筑物的理想基礎。32、3、工程區在12.4m范圍內無飽和砂土層及粉土層分布,不存在液化層??刹豢紤]液化問題。4、擬建場地平坦開闊,不存在不良地質現象。5、層卵石層為強透水層,容許水力坡降Jy0.10.2層粉質粘土為極微透水層容許水力坡降Jy0.5。6、層卵石層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局部地段CU20存在級配不連續管涌變形破壞的可能。7、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G判定,河堤區地下水、地表水均對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無腐蝕性,在干濕交替環境下亦無腐蝕性。8、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該版將過去通用的無腐蝕定為微腐蝕)判定河堤區地下水、地表水對砼、砼結構中鋼筋及鋼結構均具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條件下對鋼結33、構體亦具微腐蝕性。9、場地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場地地基土屬中硬土,場地類別為類。10、本次勘探點密度較小,勘察資料僅供河堤初設使用。9.2 建議1、建議將堤基置于層粉質粘土上部。2、考慮到層卵石為強透水層。設計時復核原河堤的滲流穩定性。3、對河堤進行加寬加高處理,使其堤頂寬度、堤底寬度、河堤堤頂標高應達到設計要求。堤身填筑土的壓實程度要求,無粘性土的相對密度不小于0.60,粘性土的壓實系數不小于0.90。4、本階段鉆孔間距約500.0m左右,不能作為技施階段的依據,應在下階段加密勘探點,進一步查清堤基土在縱向的分布情況。5、基坑開挖后,請通知勘察單位進行施工驗槽。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500萬份文檔
500萬份文檔 免費下載
10萬資源包
10萬資源包 一鍵下載
4萬份資料
4萬份資料 打包下載
24小時客服
24小時客服 會員專屬
開通 VIP
升級會員
  • 周熱門排行

  • 月熱門排行

  • 季熱門排行

  1. 田螺山河姆渡文化遺址生活館室內設計方案(247頁).pdf
  2. 建筑鋼筋平法培訓課件.ppt
  3. 2023東城街城鄉結合示范帶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48頁).pdf
  4. 工業廠房及附屬設施綜合樓輪扣式高支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60頁).docx
  5. 再生水廠配套管網工程項目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6. 天然氣管道保護工程專項施工方案(36頁).docx
  7. 智慧城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57頁).doc
  8. 市區中心醫院信息化改造項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461頁).docx
  9. 華為公司干部任職資格管理制度.doc
  10. 沁源綠化園林工程公司ISO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匯編65頁.doc
  11. 科學技術新館鋼結構工程桁架制作及桁架預拼裝施工方案44頁.doc
  12. 2023城市水廠工藝升級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08頁.pdf
  13. 嘉善縣陶莊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58頁).pdf
  14. 五星級酒店室內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7頁).doc
  15. 雙遼電廠一期配電室基礎及上部結構施工方案(24頁).doc
  16. 排水溝清淤施工方案(25頁).pdf
  17. 新鮮水、消防水儲水池土建工程鋼筋混凝土蓄水池施工方案(82頁).doc
  18. 初級中學校運動場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71頁).doc
  19. 盱眙垃圾焚燒發電廠鋼結構工程500T吊車鋼結構吊裝專項施工方案(40頁).doc
  20. 辦公樓無線網絡WiFi方案【28頁】.doc
  21. 住宅樓施工組織設計書(137頁).doc
  22. 裝修裝飾公司建筑裝修合同范本(3頁).doc
  1. 城市主供水管及備用原水管工程管道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05頁.doc
  2. 田螺山河姆渡文化遺址生活館室內設計方案(247頁).pdf
  3. 建筑工程公司資料員取證培訓課件(307頁).ppt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5.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6. 建筑公司安全物資供應單位及個人防護用品管理制度.doc
  7. 生態治理工程土石方工程及噴播植草籽施工方案(91頁).doc
  8. 建筑鋼筋平法培訓課件.ppt
  9. 2025預算員最全造價筆記包.zip
  10. 山西長治長豐綜合(43萬方)項目(住宅+酒店+商業+辦公)建筑方案設計(246頁).pdf
  11. 施工企業安全技術交底范本大全(361頁).pdf
  12. 2024年建筑公司機電安裝工程質量創優策劃方案(108頁).docx
  13. 2023東城街城鄉結合示范帶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48頁).pdf
  14. 生態治理工程土石方、噴播植草(灌木)籽施工方案(89頁).doc
  15. 工業廠房及附屬設施綜合樓輪扣式高支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60頁).docx
  16. 2021房地產公司創新建筑立面設計研發手冊(50頁).pdf
  17. 學生宿舍室外市政道路工程雨水管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9頁).doc
  18. 住宅新中式和法式立面標準化設計產品研發手冊(含出入口標準化)(273頁).pdf
  19. 智慧城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57頁).doc
  20. 土建、裝飾、維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7頁).doc
  21. 杭州 ·長嶺居別墅項目故事線策劃方案.pdf
  22. 住宅樓施工組織設計書(137頁).doc
  1. 風機安裝工程施工質量強制性條文執行記錄表(40頁).doc
  2. 鐵路特大橋高墩施工專項安全施工方案(48頁).doc
  3. 服裝店鋪形象維護細則及獎懲管理制度.doc
  4. 東方國際休閑廣場商業定位與招商提案(51頁).ppt
  5. 建筑[2009]257號關于建立建筑業企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的通知【5頁】.doc
  6. 城市垃圾中轉站升級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29頁.docx
  7. 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39頁).pdf
  8. 河南省城市基礎設升級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07頁).doc
  9. 城市220kV電力線路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94頁.doc
  10. 800MW光伏40MWh儲能光伏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06頁.pdf
  11. 2023珠海城市主干道道路升級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305頁.pdf
  12. 2023城鎮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63頁).pdf
  13. 城市主供水管及備用原水管工程管道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05頁.doc
  14. 2022城市更新改造補短板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6頁).docx
  15. 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84頁).pdf
  16. 2023生活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附圖)(121頁).pdf
  17. 縣城配電網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66頁.doc
  18. 水天苑小區地源熱泵空調系統設計方案(149頁).doc
  19. 202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22頁).pdf
  20. 田螺山河姆渡文化遺址生活館室內設計方案(247頁).pdf
  21. 淮南礦業集團棚戶區改造項目八公山新村、和平村室外變配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92頁).doc
  22. 建筑工程公司資料員取證培訓課件(307頁).pp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黄浦区| 浦县| 澄城县| 闵行区| 通许县| 修武县| 汤阴县| 菏泽市| 太湖县| 三穗县| 兴国县| 南和县| 拜城县| 桐乡市| 武义县| 许昌县| 云阳县| 大姚县| 咸宁市| 斗六市| 家居| 莱芜市| 清徐县| 宿迁市| 沾化县| 淅川县| 井研县| 德庆县| 上林县| 壤塘县| 盖州市| 安达市| 武汉市| 宜城市| 始兴县| 麻栗坡县| 三原县| 尤溪县| 保定市|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