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6211
2022-09-16
26頁
68.54KB
1、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環境報告書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二O三年十二月冃錄一、項目概況1二、工程分析結論42.1環境影響因子篩選42.2工程污染源分析匯總4三、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63.1牛態現狀調查結3.2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3.3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73.4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73.5底泥現狀監測結論8四、環境影響預測結論94.1牛態環境影響分析結論94.2水環境影響分析結論94.3聲環境影響分析結論104.4大氣環境影響分析結論104.5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結論114.6水文及泥沙影響分析結4.7社會環境影響分析結五、環境保護措施2、135.1水土保持措施135.2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35.3水環境保護措施135.4聲環境保護措施135.5大氣環境保護措施145.6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措施145.7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措施145.7社會影響減緩措施155.8環保投資估六、風險評價結七、公眾參與結論17八、政策與規劃相符性及選址合理性分析結論18九、結論19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一、項目概況為有效解決茅洲河流域存在問題,深圳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特別強調, 茅洲河治理須按流域進行系統、綜合性治理。目前,茅洲河流域的中上游 干流段綜合整治工程正在施工,其支流部分完成了或正進行初步設計的3、編 制工作。根據深圳市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2009年9月28日關于茅洲 河流域中上游段四條支流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復函,對玉田河、 大函水、木墩河、西田水等4條支流須根據各支流影響區域、敏感程度等 情況,合理安排分期建設計劃,對近期建設條件成熟、實施需求急迫的項 冃,盡快進行項冃設計工作。為此,從工程實施難度及工程示范作用的角 度等綜合考慮,光明新區擬決定先期實施木墩河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木墩河是茅洲河中上游段的一級支流,位于光明新區境內,河道自碧眼水庫壩下蜿蜒曲折穿過自東向西流經光僑路、光明道,在東明大道改道 后穿過龍大高速,匯入茅洲河干流,流域面積5.58km2,河道全長6.372k4、m。 目前,木墩河現狀部分河段防洪不達標,個別橋梁阻水,存在防洪安全隱 患;流域內水環境日趨惡化,河道周邊環境較差。為滿足河道防洪要求, 改善河道水質及周邊環境,木墩河綜合整治工程的建設已迫在眉睫。本次工程范圍為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木墩河上游段(碧眼水庫光僑路)、中下游段(光明大道下游至木墩河河口)及支流 段,一期治理河段總長約4.772kmo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 水質改善工程、生態景觀工程和附屬工程等。本次工程未包括二期工程, 即河道中游覆蓋段(光僑路至光明大道),全長約1.6kmo項目主要建設內容:(1)河道整治工程:河道堤岸按50年一遇防洪 標準設防,項目整治河5、道總長4.772km,其中堤防工程建設河段2.422km; 清淤0.45萬m3;改(新)建橋梁6座;建設蓄洪滯洪區、巡河路、綠道、 下河車道等。(2)水質改善工程:截污完善工程:敷設DN300DN800截污管 道377m;生態補水工程:生態補水管總長3213m,管徑為DN600,補 水規模為2.0萬m3/do(3)生態景觀工程:河岸及岸坡覆綠煩積1.9萬m2,蓄洪滯洪生態 區(東周公園)面積9.35萬m2。1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4)附屬工程:管理房總建筑面積326m2,綠道服務站總建筑面積 約100m2,及電力遷改工程。項目地理位置見圖所6、示。2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圖項目地理位置圖3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二、工程分析結論2.1環境影響因子篩選根據對項目主要環境影響因素的識別,篩選確定項目的評價因子見表2-1 o表2J評價因子一覽表2.2工程污染源分析匯總根據工程分析,項目污染源匯總見表22所示。表2.2污染物排放情況匯總一覽表4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三、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3.1生態現狀調查結7、論1、項冃評價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結構冃前主耍有工業用地、居住用地、 耕地(不涉及基本農田)、園地、林地、荒地、裸地、道路用地、水域等, 沿線水土流失總體較輕,背景土壤侵蝕模數為500t/km2.a,主要為輕度水 力侵蝕。2、本次項目整治范圍中樁號K0+000K0+502、K3+820K4+318段及 其支流Z0+200Z0+454段位于生態控制線范圍內(河道長1254m,占地 面積約2.8ha)o木墩河K3+820K4+318段及其支流Z0+200Z0+454段為上游自然河道,兩側為菜地和苗場,多為植被覆蓋,生態現狀良好。下游K0+000-K0+502段為已整治河道,本次工程擬對河道進行清淤,同8、時完善河道兩岸 巡河路、綠道及綠化帶;該段河道多為人工植被。3、本項目位于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為丘陵區,原生地帶性 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但由于人類活動的干擾和破壞,現 狀植被多為人工林、次生灌草叢,群落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差,但恢復 能力強,是典型的南方山地植被。項冃評價區植被的生物量水平處于屮等。 區域陸牛植被牛態環境質量一般。沿線區域未發現國家保護植物或珍稀植 物。4、項目沿線為人類活動頻繁地區,根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項目 生態環境評價范圍內出沒的動物種類主耍有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昆蟲 等。沿線常見的野生動物主要有小家鼠、褐家鼠等鼠類,麻雀、家燕、喜 雀、鵲鳩等鳥類9、,蟾賒、青蛙等兩棲類,壁虎、石龍子等爬行類,以及蝴 蝶、蜻蜓、蟻、蜂、蠅等昆蟲類。因人類生活、生產活動頻繁,野生動物 不多。本區域未發現受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和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牛動 物。5、水體浮游動植物種類中以富營養化水體出現的種類占多數,數量 上處于絕對多數,如浮游動植物種類以綠藻門和藍藻門為主,浮游動物以 嗜污型水體生物為主,尤其是鐘蟲、草履蟲和聚縮蟲的大量存在;底棲動 物也以耐污型動物為主,這與河岸兩側牛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無序排入河道 造成的污染有關。6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3.2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木墩河地表水水質現狀監測評價結10、果顯示:木墩河水質劣于V類,水 質較差,如氨氮、總磷、CODCr、BOD5等指標的污染指數均大于1,氨氮 的污染指數最大值達7.20,主要原因是木墩河沿岸的居民和工廠的生活污 水未經處理達標直接排入河道,導致河流水質變差。華夏路河段(W1)的 河流水質比華僑路河段(W2)的河流水質差,主要是由于木墩河流經碧眼 社區、東周社區,沿河流域大量的生活污水匯入導致。本評價引用已批復的深圳xx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明廠區二期建 設項冃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中2012年07月1日07月2日對項 目所在區域地下水質量現狀監測結果。結果表明,本區域各地下水監測點 監測項目除氨氮、磷酸鹽指標外,其他監測項目均符11、合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14848-93)三類標準值耍求。3.3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現狀監測結果可知,6個監測點聲環境質量現狀達標,Nl、N2、N5 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N4滿足3類標 準。N3、N6監測點分別臨近交通干線光明大道、華夏路,滿足4a類標準。3.4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結論項目所在區東周社區大氣監測點各常規污染物的單項污染指數均小 于1,監測值均達標,PM10的最大占標率為21.3%, SO2的最大占標率為 5.6%, NO2的最大占標率為19.5%。臭氣濃度能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 準(GB1455493)二級標準(W20)。大氣監測結果12、表明項目所在區域的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良好。本報告書收集了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中上段干流綜合 整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于2011年2月、3月在項目區域附近進行的環 境空氣監測結果。該大氣監測點位于深圳市民眾學校,距木墩河河口 350m。 民眾學校監測點各常規污染物的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各污染物監測值 均達標。臭氣濃度也能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 標準(W20)。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3.5底泥現狀監測結論木墩河底泥監測點所測重金屬指標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15618-1995)的二級標準,但銅、鎘、牒等13、污染物含量接近標準限值, 表明河道底泥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原因主要是木墩河的污水不盡完 善,沿線部分工業廢水直接向河內排放所致,重金屬已在底泥中沉積下來。根據已批復的深圳市河道底泥福永處理廠一期工程(試驗段)環境 影響報告書對相關河道進行毒性鑒別得出結論:福永處理廠一期工程擬 接納河道淤泥(深圳河流域)不屬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險廢物。通過對比, 木墩河底泥主要重金屬含量均小于深圳河流域。因此,本項目河道淤泥初 步鑒別基本不屬于危險廢物范疇。8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四、環境影響預測結論4.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結論1、工程施工破壞的植被主要為當14、地常見物種,不會造成沿線植被生 物多樣性降低。2、項冃施工共造成沿線生物量損失340.121,可通過生態景觀工程進 行彌補。3、工程沿線無國家保護植被或動物,無珍稀植物或動物,工程施工 不會對其造成影響。4、整治工程會造成水生生境暫時性的破壞,造成原有水生生物量的 減少,但是由于河道中的物種均為常見種類,多是由于河流水體受到污染 富營養化產生,清除掉大部分的浮游動植物對河流水質的改善是有利的。 并且工程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是暫時的,隨著河道整治的結束,河水變清, 水牛生物的牛境重新得到恢復和改善。因此,河道整治對水牛牛態影響利 大于弊。5、在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況下,項目共可造成沿線新增水土流 15、失量為2442.64t,項目在施工期必須采取嚴格的水土保持措施,降低水土 流失所造成的影響。6、工程施工期內對景觀產牛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影響雖然僅限于施 工周期內,仍會產生實際的社會效應,建議建設單位應予以重視,及時采 取措施減少景觀影響范圍。4.2水環境影響分析結論1、施工期基坑廢水及混凝土養護廢水為施工期廢水主要來源,在做 到達標排放(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二時段二級標準) 后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2、河道堤岸、橋梁等工程施工會造成河道水體SS暫時的升高,但經 沉淀后,對河道水質影響較小。3、本項冃清淤工程、生態補水工程、截污完善工程的實施,將有利 于改善木墩河水質16、,大大改善區域地表水體的水環境質量,對保護木墩河 水環境也有一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定程度的作用。4、雍水堰將使其上游水體存在富營養化的潛在威脅,但這種影響將 是緩慢的、漸進的,對河水水質的影響不大。5、本項目施工人員生活污水、臨時堆放場產生的廢水經處理后,對 河水水質的影響不大。4.3聲環境影響分析結論本項冃施工期間,如不采取必耍的降躁措施,其場界噪聲不能滿足建 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的要求,對周邊環境的 影響較大。在施工場地外圍(假定施工機械均設置在場地邊界)約100m 范圍內的敏感點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7、。在河道施工期間,木墩河沿岸的居民區(如東周社區、濱河苑小區、 碧眼舊村等)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噪聲污染的影響,短期內將無法滿 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因此,應進一步加 強施工噪聲的防治。運行期補水泵站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中 2 類標準(晝間 60dB (A)、夜間 50dB (A)要求, 補水泵運行時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較小。4.4大氣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1、項目施工揚塵在不灑水的情況下,影響距離在50100m之間;在 灑水的情況下,其影響距離在3540m之間。工程位于建成區,工程各環 境敏感點的大氣環境質量受到一18、定程度的影響。此外,施工物料運輸車輛 引起的揚塵影響距離在3540m之間,運輸道路兩側居民亦會受到揚塵的 影響,應注意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控制對這些環境敏感點的影響。但隨著 施工的結束,施工揚塵對環境的影響也隨Z消失。2、采用類比方法顯示,項目疏浚淤泥惡臭程度應在23級之間,影 響范圍在30m左右,可以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 二級標準要求。有風時,下風向影響范圍約大一些,項目清淤淤泥產生的 惡臭可能對沿線敏感點會造成一定影響。10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3、采用類比方法計算,本項目臨時干化場運行過程中,淤泥臭氣對 周邊敏感19、點產生的影響均不明顯。但為進一步保護周邊居民,可采取投灑 生物除臭劑的方式抑制惡臭物質的產生量。4.5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結論1、施工現場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處理后不會對環境造 成明顯不利影響。2、建筑垃圾回收后運至公明山寮余泥渣土受納場后,不會對環境造 成不利影響。3、對開挖出來的河道表層底泥采用自卸汽車運至淤泥臨時堆放場,干化后運至公明田寮余泥渣土受納場。4.6水文及泥沙影響分析結論工程施工后,河道的斷面特征、坡降特征、泥沙輸移特征等發生改變, 從而對河流水文和泥沙造成影響。河道經過清淤、開挖、邊坡防護等綜合整治,河道斷面形態與整治前 有較大變化,這有利于河床的穩定,增大主河槽的過20、水面積,降低了洪水 位,防止了河床沖刷,有利于行洪與排污。同時,這種斷面形態盡量保證 與兩岸河岸帶及其濕地系統連為一體,有利于沿岸濕地生態系統保持正常 的結構形態。項目綜合整治后,河道坡降有較大下降。河流流速下降不至于導致河 流的劇烈沖刷,從而為河流底棲生物創造較為適宜的生境,符合“生態河 床”的相關要求。對于本項目而言,一方面,由于河道坡降減小,改變了河道的沖淤條 件,可以有效防止河床的沖刷,基本保證河床不沖不淤,保持河床的穩定。 另一方面,河道截彎取前,由于局部彎度大,容易導致泥沙在此處的淤積; 而本次整治工程實施后,河道截彎取直,整個河段基本無大的彎曲,不會 導致河流邊界條件和水流條件的21、突變,因此不會造成局部河段的泥沙淤積。4.7社會環境影響分析結論11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1、工程在施工期對交通的影響是存在的,且在一定的時間內會對交通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根據工程的特點和項目區實際情況,只要采取相應 的減緩措施,項目對城市交通影響是暫時和可恢復的。2、項冃拆遷對涉及拆遷的居民的生活可能會產生暫時的不便,隨著 拆遷政策和補償措施的落實,拆遷居民的生活會逐步穩定,不會帶來太大 的拆遷影響。3、本工程共征用耕地面積6489.03m2,不涉及基本農田。大部分被占 用的土地如果園、林地、菜地等將永遠喪失原有的產出功能,產牛一定的 負面影22、響。本項目施工期間,禁止在耕地內取土、堆放固體廢弄物(棄土、 淤泥、生活垃圾等),減少工程施工對周圍菜地的影響。12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五、環境保護措施5.1水土保持措施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區劃分為河道整治工程區、水質改善工程區、生態 修復工程區、河道附屬工程區、臨建施工區、臨時堆土區、直接影響區等, 各區應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相關措施嚴格執行。5.2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項目開挖前應先將表層土清理堆放一邊,表土開挖厚度為3050crm 開挖表土可利用于后期沿線的綠化。2、臨時占地需恢復的面積為0.7hm2,工程完工后需對其進行植被恢 復。臨時占地23、植被時選用鄉土樹種,注意喬、灌、草及常綠、闊葉、深根 和淺根等不同種類的搭配,形成多層次的林相結構,并具有較強觀賞價值。3、項目施工完成后堤岸沿線應嚴格按照景觀設計要求進行及時復綠。4、沿線護坡除局部河段由于用地條件的限制采用磴墻護岸外,其余 河段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護岸材料宜采取生態型護坡,如生態袋、 三維土工網墊等,將為堤岸水生和陸生的植被恢復創造良好的條件。5.3水環境保護措施1、項目施工生產廢水包括基坑廢水及混凝土養護廢水等,其主要污 染物為pH和SS,采取靜置沉淀48h后排放的處理方式可保證水質達標排 放。2、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嚴禁直接排入木墩河,應在施工現場設置環 保廁所,并在24、生活營地處設置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經處理后可達到水污 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二級標準要求。5.4聲環境保護措施1、在靠近東周社區、濱河苑小區、碧眼舊村等噪聲敏感點的施工區 邊界附近建立臨時性移動式隔聲屏,長度總計約1000mo13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2、合理安排施工期,控制夜間噪聲,考慮到項目沿線敏感點,夜間 22:00至次日凌晨7:00、中午12:00至14:00禁止施工。如因連續作業確需 施工的,應在開工前報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以便取得諒解,并盡 可能縮短施工期。5.5大氣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現場應保持一定的濕度25、,堆放粉狀物料的區域必須建立灑水 清掃制度,由專人負責灑水和場地的清掃,每天至少上下班兩次。施工現 場開闊段應設置不低于1.5m高的封閉式或半封閉式路欄。2、清淤淤泥必須及時運至臨時堆放場。為避免淤泥產生的惡臭對周 邊居民的影響,清淤應盡量避免夏季施工。5.6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措施1、河道清淤時,要求開挖多少運走多少。河道清淤污泥經過密閉的 專用運輸車輛運至臨時堆放場。2、建筑垃圾應按照設計要求,回收后運往公明HI寮余泥渣土受納場 進行處置。3、施工營地以及運營期管理區均應設置垃圾桶,對施工人員和管理 人員的生活垃圾進行收集,然后轉運進入城市垃圾收集處理系統。5.7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措施1淤泥26、臨時堆放場施工揚塵通過設置防塵帷幕以及灑水抑塵等方式降低臨時堆放場施工揚塵對 周邊敏感點產生的影響。2、臨時堆放場臭氣防治措施本評價建議采用微生物菌群除臭劑對項目臨時堆放場惡臭進行處理, 微生物菌群除臭劑能有效抑制致臭微生物的生理生化活動,使臭氣消除效 果比較持久,可在堆放場場的表面通過噴灑菌群稀釋液的方式,有效降低 NH3、H2S等臭氣的濃度。3、】|缶時堆放場廢水防治措施14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臨時堆放場污泥在堆放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或受降水影響而產生的地 表徑流和滲出水,該滲出液屮含一定的污染物。本項冃堆放場廢水約為 28.2m3/do27、擬通過設置調節池+沉淀池,經收集、沉淀處理后排放。4、臨時堆放場地下水防治措施為防止堆放場對地下水的污染,本項目臨時堆放場設置了防滲膜,對 場地地下水影響較小。5、淤泥處置本項目疏浚淤泥已受到一定的污,底泥在臨時堆放場堆置兩至三個月, 干化到一定程度后,運至公明田寮余泥渣土受納場處置。待干化淤泥處置 后,堆放場所在區域進行綠化。5.7社會影響減緩措施為避免施工過程中造成片區交通堵塞,工程將在各交叉路口以及施工 車輛的進出口設置施工提示牌、誘導提示牌、交通活動護欄等,各進出口 安排專人管理。同路段如有多處施工,需施工好一處再進行下一處施工, 方便車輛通行,各種交通活動護欄、指示牌等可以結合各段的28、施工時間順 序合理重復利用。在征用的耕地內施工時,施工前應將表層熟土收集,以便施工結束后 覆土還耕。同時,建設方應根據相關部門意見,研究耕地占補平衡方案, 補償開墾相同面積和質量的耕地。建設單位應落實征地拆遷的重新安置和經濟補償措施,保證拆遷戶的 生活不低于現有水平,并有所改善。5.8環保投資估算本次環評新增環保投資294.2萬元,工程總投資為9703萬元,環保投 資占總投資的3.03%,所占比例合理。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各項環 保措施的投資也是可行的。15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 響報告書(簡本)六、風險評價結論本項目環境風險主要來自于施工期,包括以下幾29、個方面:(1)工程施工對河道沿線環境敏感點的環境影響分析根據河道整治工程對兩側環境敏感點的主要環境影響分析結果,不同 的點位受河道整治工程的影響略冇不同,但主要集中于淤泥臭氣、噪聲和 生態景觀等環境問題,建議建設單位根據環境敏感點的具體方位,結合整 治工程內容,在施工過程采取更加嚴格的防范措施,對于打樁等施工條件 下必須采取防震減振措施,以期對其的影響降到最低。(2)底泥清淤的環境風險分析由于木墩河現狀污染嚴重,本工程河道清淤產生的污染底泥,如不妥 善處置或者處置不當,極易產生二次污染,如對臨時堆放場地土壤、地下 水和周邊地地表水體等造成影響。(3)生物入侵的環境風險分析河道生態景觀工程的樹種30、選擇時,應該多引進鄉土物種,盡量避免外 來物種的引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物種引進不當而造成的生物入侵等生 態風險。16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七、公眾參與結論本項目個人問卷調查共發放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5份,回收率為87.5%o網上公示期間,無人提出任何意見。公眾參與調查顯示,如果建 設方或施工方采用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將生態破壞及環境影響減到最小 程度,并符合國家相關的標準與法規要求后,有95.2%和4.8%的公眾對本 項目建設的態度為支持和無所謂。針對拆遷居民,本次調查共發放個人問 卷8份,回收有效問卷5份,均同意建設方采用按市場貨幣補31、償對原有房 屋居民進行安置,且對本項目建設的態度為支持和無所謂,無反對意見。 2份團體意見均支持本項目的建設,沒有公眾反對本項目的建設。建設單位對公眾意見進行統計和歸納后認為,公眾反映的意見中,主 要是針對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而提出的,建設單位將認真研究并仔細考慮, 完全接受公眾的意見。對公眾意見調查表反映的公眾書曲意見進行反饋, 作岀說明。根據公眾調查結果,項目建設方表示將針對公眾提出的施工揚 塵、施工噪聲等問題,嚴格落實本報告書相應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 全面、認真執行“三同時制度,將本項目建設所帶來的各項環境影響和風 險降低到最低程度。17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32、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八、政策與規劃相符性及選址合理性分析結論1、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冃錄(2013年 修正版)中鼓勵發展的水利江河湖脖清淤疏浚工程類項目,因此項目符 合國家產業政策。同時屬于城市積澇預警和防洪排澇工程,以及防洪控制 性治理工程等,為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和深 圳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導向目錄(2013年修止版)鼓勵類項目, 符合地方產業政策耍求。2、項目與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UT2020)、深圳市西部高新 組團規劃(2005-2020)、深圳市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十一五”規劃、深圳市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72020年)、深33、圳生態市建設規劃 等規劃相符,屬于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中準許建設的市政 工程,與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不相違背。3、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木墩河的水質狀況、生態景觀,且對周 邊環境的影響較小,其工程建設方案從環境角度而言是合理的,對流域環 境起到了較大的改善作用。工程施工布置充分考慮了施工方便、減少占地 等因素,并口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和已開發區,可減輕對植被的破壞和對環 境的擾動,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是較合理的。18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木墩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九、結論本項目屬于河道綜合整治項目。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及廣東省、深圳市 的產業政策,符合深圳市相關規劃。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于施 工期的揚塵與清淤臭氣、施工噪聲、河道淤泥處理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項目實施有助于改善木墩河的水質現狀,提高防洪能力,產牛明顯的環境 經濟效益。綜合來看,本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范圍和程度較小,在 嚴格執行本評價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與污染綜合防治對策的前提下是可 以接受的。綜上所述,本項冃的選址和建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19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