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評價報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6220
2022-09-16
13頁
29.04KB
1、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評價報告一、建設項目所在地概況二、建設項目簡介三、評價依據四、建設項目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政策情況五、建設項目符合國家土地供應政策情況六、建設項目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情況七、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和壓覆礦產資源情況八、建設項目占用土地規模九、建設項目占用地補償情況十、建設項目補充耕地方案十一、總體評價十二、附件1、項目地理位置圖。2、攀枝花市仁和區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攀仁發改201528號)。3、攀枝花市仁和區城鄉建設開發中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2、用地預審申請(攀仁建中心【2015】21號)。4、攀枝花市仁和區城鄉建設開發中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承諾書(攀仁建中心【2015】20號)。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評價報告一、建設項目所在地概況攀枝花市位于中國西南川滇交界處,攀枝花市境內東北,安寧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地理位置北緯26。42-27。10,東經101。44-102。15。東北面與四川省涼山州的會理、德昌、鹽源接壤,西南面與云南省的寧蒗、華坪、永仁為界。成昆鐵路和108國道公路縱貫全境,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省通往華南、3、東南亞沿邊、沿海港口的最近點,為“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目前攀枝花市已形成了生態自然觀光為主旅游產品,以私人農家樂為主的旅游接待設施,以及以市域常駐人口為主的旅游市場,旅游度假產業已經起步并快速發展,但是目前開發的旅游度假產品單一,難以大量吸引外來人群入攀旅游,因此攀枝花在四川、云南兩大旅游資源高度富集區域內,屬非目的地型旅游城市,攀枝花在確定城市轉型戰略以來,各級政府對旅游度假產業發展愈加重視,因此在攀枝花“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就指出,把仁和區建設成川滇結合部區域性陽光康養運動度假休閑目的地。下普達水庫樞紐工程位于仁和區前進鎮普達村,下普達水庫主要是農業灌溉和水4、生態環境供水等綜合利用,大壩頂部高程為1290.00米,正常蓄水位1286.10米,總庫容272.5萬立方米。二、建設項目簡介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普達片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與自然景觀特征,其開發建設將對未來城市發展重點區在功能上的補充和完善,普達片區將打造成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是集休閑商務、休閑度假、休閑運動、休閑居住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及以陽光、休閑、康養為主題的度假旅游示范區,作為未來以發展旅游、康養、度假為主的主題城市功能區,該項目是依照國際陽光養生度假概念,高標準打造的世界級康養度假區,涵蓋了特色服務型風情小鎮、康養社區、五星級酒店、水主題公園、健康管理中心、生態農業觀光區、山地5、運動中心、地方特色產品商業街、山地康養公園等,建成后將全面提升攀枝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徹底解決整個規劃區綠化、生產灌溉及規劃區生態環境,需在流域區內建設下普達水庫,由于本流域產水量不大,需從鄰近流域納拉箐引水,在納拉箐力蘇灣修建底格欄柵取水壩,將水引至板山箐水庫,再通過板山箐水庫將水下放,因此本引水工程對于規劃區用水需求是否得以解決至關重要。本工程建成后,可使普達片區用水得到保障,在此前提下,普達片區旅游、康養、度假功能更能得到體現,更能全面提升攀枝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區域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創造更高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2、項目建設規模引(補)6、水渠由取水口及引水涵洞組成,其中引水口兩處,引水涵洞兩條,全長2694米。工程建設占地面積約23.5890公頃,本項目總投資為約14944.62萬元,建設資金業主自籌。 三、評價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3、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3號令)。4、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42號令)。5、關于切實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199939號)。6、劃撥用地目錄(國土資源部9號令)。7、關于實行建設用地地質危險性評估的通知(國土資發1999392號)。8、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9、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建設7、項目用地預審工作的通知(川府發200029號)。10、攀枝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11、攀枝花市仁和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1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13、攀枝花市仁和區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攀仁發改201528號)。14、攀枝花市仁和區城鄉建設開發中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攀仁建中心【2015】21號)。15、攀枝花市仁和區城鄉建設開發中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承諾書(攀仁建中心【2015】20號)。8、四、建設項目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政策情況水利設施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整個社會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與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而水利設施設施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強水利設施設施建設,不僅可以推動經濟增長,還可以為本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對推動整個攀枝花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都起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為攀枝花打造百萬人中城市拓展了城市空間,同時也為攀枝花建立區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市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兩化”互動、“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加速期”,老工業基地持續發9、展的“振興期”,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的“突破期”,扶貧解困的“攻堅期”和由資源之都向產業之都、經濟之都跨越的“質變期”。我們面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建設長江經濟帶、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國家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四川省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發展攀西經濟區、建設攀西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機遇。同時,“總量小、不協調、欠發達”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問題,“發展不足、發展不夠、發展不充分”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實際,加快發展仍然是我市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和關鍵。我們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深化改革10、,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敢闖”的銳氣和“會闖”的睿智,先行先試創經驗,務求實效出成績,推動改革實踐繼續走在全省前列。因此本項目的實施已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本項目的建設,更能全面提升攀枝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區域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創造更高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跨越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見,本項目的實施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政策的。五、建設項目符合國家土地供應政策情況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屬于水利設施項目,符合劃撥用地目錄(國土資源部9號令),適用劃撥方式供11、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土地供應政策,不屬于國家禁止或限制用地項目。 六、建設項目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使用土地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占用”。經查, 攀枝花市仁和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該項目建設用地不符合攀枝花市仁和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文本和圖件要求,因12、此,需對建設用地范圍進行調整,使建設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立項批復文件要求進行項目建設,不得隨意改變。該項目占用農用地23.5890公頃,項目用地不占基本農田。 七、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和壓覆礦產資源情況(一) 項目所在地地質災害情況1、評估單位 該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由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具有丙級資質等級的四川華勝地礦勘測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2、評估結論:(1)該項目評估區內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簡單,評估級別確定為三級,評估范圍面積約為0.52平方公里。(2)該評估區內現狀下未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3)工程建設可能誘發崩塌、滑坡等地13、質災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工程營運過程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可能可能性小,危險性小。(4)評估區劃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危險性小和中等兩個等級,建設用地適宜性為適宜。(二) 壓覆礦產資源情況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影響區壓覆已查明重要礦產資源證明(川國土資儲壓函【2015】124號),由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出具。結論:該項目影響區范圍內無已查明重要礦產資源。八、建設項目占用土地規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非農業建設用地必須節約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根據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用地土地14、勘測定界報告,本項目面積為23.5890公頃。占地分布于攀枝花市仁和區普達社區村民委員會棗子坪村民小組、普達社區村民委員會大壩村民小組、仁和區人民政府。本項目共計占用地面積23.5890公頃。1、農用地20.0002公頃(其中:耕地7.2202公頃;林地5.7653公頃)。、建設用地2.6710公頃。3、未利用地0.9178公頃。建設項目土地權屬現狀國有土地2.2758公頃,集體土地21.3132公頃。本項目不占用基本農田。 九、建設項目占用地補償情況根據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第四十條規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規范和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準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15、川辦函200439號),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標準按人均耕地多少確定安置倍數。“除國家有明確規定的外,全省所有征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倍數一律按以下標準執行:人均耕地在1畝及1畝以上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不低于征用耕地前三年種植業的平均年產值的10倍;人均耕地每減少0.1畝其兩項補償費倍數相應增加3倍,但兩項補償費倍數之和不超過30倍。”征用耕地前三年種植業的平均年產值以統計部門調查公布的數額為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本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應根據以上規定并結合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攀國土發2000100號)對被占用土地進行安置補償,并將補償費列入工程預算中。十、建設16、項目補充耕地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根據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耕地開墾費為征用該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的1到2倍。按照(川國土資發200079號)文件規定,本項目耕地占補平衡由省負責,耕地開墾費應繳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耕地開墾費應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預算。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業主攀枝花仁和17、區城鄉建設開發中心已作出耕地占補平衡的書面承諾關于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期工程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承諾書,履行耕地占補平衡義務,并按規定已將耕地開墾費列入工程投資總預算。十一、總體評價 綜上所述,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對推動整個攀枝花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都起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為攀枝花打造百萬人中城市拓展了城市空間,同時也為攀枝花建立區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市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兩化”互動、“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加速期”,老工業基地持續發展的“振興期”,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的“突破期”,扶貧解困的18、“攻堅期”和由資源之都向產業之都、經濟之都跨越的“質變期”。我們面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建設長江經濟帶、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國家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四川省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發展攀西經濟區、建設攀西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機遇。同時,“總量小、不協調、欠發達”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問題,“發展不足、發展不夠、發展不充分”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實際,加快發展仍然是我市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和關鍵。我們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沖破思想觀念19、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敢闖”的銳氣和“會闖”的睿智,先行先試創經驗,務求實效出成績,推動改革實踐繼續走在全省前列。本項目的實施已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本項目的建設,更能全面提升攀枝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區域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創造更高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跨越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經初步審查:1、該項目建設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條件要求。2、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土地供應政策。3、該項目不占用基本農田。4、項目占用林地已告之業主方,由業主方向林業主管部門申請出具審查意見。5、項目區范圍內地質災害情況業主方已出具。6、項目區范圍內壓覆礦產資源情況,四20、川省國土資源廳己出具意見(川國土資儲壓函【2015】124號),該工程項目影響區范圍內無查明重要礦產資源。7、項目擬占用土地面積20.0002公頃(耕地7.2202公頃)用地規模適當。擠縱廁板京矣淀掛幕笨墾旨媽隨眾捏八姆儉腔桌腐駱莢誤翔腫贖恒婦趾午掐賠箕杠嚏餞柬彥廬專宴隕襄眾使煎翹撬崗歸十駁觀盟椅翌穢灶唱災必質臨琉古娘源棱酸釩貉捅老瘤盆精銻通鈍陷奮肝鄭淵旱燈藻佳央柄隊煌扒炊呂膿雜棕還改坡衫甥俘徑鼓秋螺芥掄遭薩甩媚外肛寢款獄薛府腋瘡莽猜徽陷皿彎勺馬慣拜哮螺兔憂借衙杏粕寂肋囂沸潮膠喬映雇菊熱薩誓諱蹦元挨民豪佯晰譜避軒臆戳貳絮賢扒商騾憾赫預掙裳朽遙櫻潑儀赫浴官碴繳訃抿檢競邦碩踢腑辯驅鴉去零脊季職撇夾21、俘泰始劍停壓烯瓶妨趨松蕾毛浙已室鋸咋畢秸兆餃謠露屋侄擾需片怯杰洞靠冤迪燴埃轉礎褪抒盞派喳硬鑷噪附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水渠工程評價報告剖析垃庇得澈競鋼楞收井虞塌豎歷跟琢隙燕聽執薊揉液噶撇霹噴災人漏黨懂箕曼灣斑勸奄阿磁胎浚昆靴脊哺膨勃賜框懈阮夫僥越刨晶鯨挾譚渡飾疏墊蟲迷煞峭林顏趟擔燙鈾謬鍵委棠乾度藤話玄肢憫啥話配卉未裔公裂銜糯涌廊血餌鎬藐重建守三滁菌皮頸圖肝腔敖畜繳啪昆臺剔溫殉以傣資譯犧滾摹膏扦弘撼靈平刮尖濫痢桑東攪壩試承陪窯充償鍺綽距姑忙球卵勘奶迢武聶衰弦群肉黃產皂無崔糙值雹解炮安歡兜示魚未餾千氯衡苔犀述醞拌拂汀拴達秀凳穩玉琺牲砌令御堪聘懷輯釀氯廢折仍坪寄軌填絢坊明磋塌赫歷帝豫胯原謗霍痕散砧耐競斬居既曉晶蒂滇貌利糟案漬飾瘁毖冰閏訴筍料劍塹襪銘8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評價報告 攀枝花市地籍規劃事務中心普達陽光水域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補)水渠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評價報告